条码的识别原理(可编辑修改word版)

合集下载

(word完整版)条形码识别技术

(word完整版)条形码识别技术

1.条码技术概述条码技术是在计算机的应用实践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一种自动识别技术,条码应用技术就是应用条码系统进行的信息处理技术。

条码技术的研究始于20世纪中期,是继计算机技术应用和发展应运而生的.随着70年代微处理器的问世,标志着“信息化社会”的到来,它要求人们对社会上各个领域的信息、数据实施正确、有效、及时的采集、传递和管理。

因此如何代替人的视觉、人的手工操作、或者在复杂的环境中正确、迅速地获取信息并加以识别,成为人们普遍关心和有关人员精心研究的课题。

条码技术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优点:1、可靠准确. 有资料可查键盘输入平均每300个字符一个错误,而条码输入平均每15000个字符一个错误.如果加上校验位出错率是千万分之一。

2、数据输入速度快。

与键盘输入相比较,用条形码扫描读入电脑的速度大约是键盘输入的100倍,并且能够实现“即时数据输入”,一个每分钟打90个字的打字员1.6秒可输入12个字符或字符串,而使用条码,做同样的工作只需0。

3秒,速度提高了5倍。

3、经济便宜. 与其它自动化识别技术相比较,推广应用条码技术,所需费用较低。

4、灵活、实用。

条码符号作为一种识别手段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和有关设备组成识别系统实现自动化识别,还可和其他控制设备联系起来实现整个系统的自动化管理。

同时,在没有自动识别设备时,也可实现手工键盘输入。

5、自由度大。

识别装置与条码标签相对位置的自由度要比OCR大得多。

条码通常只在一维方向上表达信息,而同一条码上所表示的信息完全相同并且连续,这样即使是标签有部分缺欠,仍可以从正常部分输入正确的信息。

6、设备简单。

条码符号识别设备的结构简单,操作容易,无需专门训练。

7、易于制作,可印刷,称作为“可印刷的计算机语言”。

条码标签易于制作,对印刷技术设备和材料无特殊要求。

正因为条码具有上述迅速,准确,廉价,使用方便,适应性强等优点,克服了其他输入方法的不足,所以他在各个行业中的发展可谓突飞猛进,最初应用于物流管理,最引人注目的是pos系统,它使商店的定货管理,盘点,库存管理,库存查询,验货管理,收款等各项工作得到极大地提高。

条形码的工作原理

条形码的工作原理

条形码的工作原理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条形码已经成为生产、销售、物流、库存等领域中不可或缺的一种技术手段。

条形码是由一组黑、白条纹组成的图形,它将数字、字母等信息以一种特定的编码方式表示出来,以便于计算机或其他设备进行识别和处理。

本文将介绍条形码的工作原理,包括条形码的编码方式、扫描方式和解码方式等。

一、条形码的编码方式条形码的编码方式有多种,常见的有EAN-13、UPC-A、Code 39、Code 128、QR Code等。

这些编码方式的不同之处在于它们所使用的编码规则、字符集、校验位等方面有所不同。

下面我们以EAN-13为例来介绍一下条形码的编码方式。

EAN-13码是由13个数字组成的条形码,其中包括12个数据位和1个校验位。

EAN-13码的编码规则如下:第1位:表示该条码的编码方式,0-2表示EAN-13码,3表示UPC-A码,6表示UPC-E码;第2-7位:表示厂商代码,由国际上分配给厂商的6位代码组成;第8-12位:表示产品代码,由厂商自行分配的5位代码组成;第13位:为校验位,用于检验前12位的正确性。

EAN-13码的字符集包括数字0-9和字符“-”,其中数字0-9表示0-9这10个数字,字符“-”表示左右两侧各有1个空白区域。

EAN-13码的校验位是通过前12位数字的加权和计算得出的,具体方法为:将第1、3、5、7、9、11位数字相加,再将第2、4、6、8、10、12位数字相加,将两个和分别乘以3和1,将两个乘积相加,然后取10的余数,最后用10减去余数即可得到校验位。

二、条形码的扫描方式条形码的扫描方式是指将条形码图形转换为数字信号的过程。

条形码的扫描方式有多种,常见的有激光扫描、CCD扫描、CMOS扫描等。

这些扫描方式的不同之处在于它们所使用的光源、传感器、处理器等方面有所不同。

下面我们以激光扫描为例来介绍一下条形码的扫描方式。

激光扫描是将激光束投射到条形码上,通过条形码上黑、白条纹的反射来产生光电信号,再将光电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的过程。

条码识别原理

条码识别原理

条码识别原理
条码识别是通过光学字符识别(OCR)技术实现的。

该技术基于
图像处理和模式识别,用于将条码图像转化为可识别的文本形式。

条码通常是由一系列黑白相间的线条组成,其中每个线条代表一个数字或字符。

条码识别过程主要分为图像获取、图像预处理、特征提取和模式匹配四个步骤。

首先,使用摄像机或扫描仪获取条码的图像。

然后,对图像进行预处理,包括去噪、灰度化、二值化等操作,以提高后续处理的效果。

接下来,通过特征提取,从图像中找到条码的边缘特征,并将其转化为二进制码序列。

这些特征可能包括条码的宽度、间距、对称性等。

常用的特征提取方法包括边缘检测、直线检测、角点检测等。

最后,使用模式匹配算法将提取到的特征与事先存储的标准条码模板进行比对,找出最匹配的结果,并将其转化为对应的文本形式。

总的来说,条码识别的原理是通过对条码图像进行预处理和特征提取,然后使用模式匹配算法将提取到的特征与标准模板进行比对,最终实现将条码图像转化为可识别的文本形式。

这种技术在商业领域中广泛应用,如商品管理、物流管理等。

条形码扫描原理

条形码扫描原理

条形码扫描原理
条形码扫描原理是通过光电传感器将条形码上的黑白条纹转换成电信号,然后经过解码器解码成相应的数字或字符。

具体步骤如下:
1. 光源发射:光源通常采用LED或激光,将光线照射到条形码上。

2. 反射和吸收:条形码上的黑白条纹会反射或吸收光线,产生明暗变化。

3. 光电传感器接收:光电传感器位于扫描仪的扫描头,它接收条形码上反射的光线。

4. 电信号转换:光电传感器将接收到的光线转换成相应的电信号,黑白条纹的变化将转换成高低电平的变化。

5. 解码处理:电信号被传输到解码器中进行处理,解码器会将信号解码成具体的数字或字符。

6. 数据输出:解码器将解码后的数据通过连接电脑或其它设备的接口输出,以供进一步处理或记录。

通过以上步骤,条形码扫描仪能够快速准确地读取条形码上的信息,方便商品的追踪、库存管理和销售统计等各种应用。

条形码及RFID识别的原理

条形码及RFID识别的原理

条形码及RFID识别的原理
1、条形码识别的原理:
条形码是由条纹、黑点或字母数字等组合而成的一种二维码,它可将任意长度、任意组合的字符转变成有限长度的特定格式代码。

条形码识别过程如下:识读器首先扫描条形码,计算出相应的角度差,以及条形码横列之间的距离;然后,根据标准规定,对扫描得到的数据进行解码,把其扫描出来的条形码信息转换成可以显示的字符序列;最后,将可显示的字符序列编码成各种类型的电子信息,如电文、计算机信息等,完成信息的传输或存储工作。

2、RFID识别的原理:
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是一种无线射频识别技术,利用无线信号实现物体的互联和追踪管理,RFID识别过程如下:RFID技术组件包括RFID 读写器和RFID标签,一般读写器和标签都安装了射频天线,标签还包含一个射频芯片;读写器通过发射射频信号,发射出一个周期非常短的激励信号,当该信号发射到RFID标签上,标签接收到激励信号后,射频芯片会读取存储在芯片内的数据信息,并以指定的格式发射给读写器,然后读写器就会将该数据信息解码显示出来。

条形码识别原理

条形码识别原理

条形码识别原理
条形码识别原理是通过扫描条形码上的黑白条纹来解码信息。

条形码由一系列精确宽度的黑白条纹组成,每个条纹的宽度和颜色都代表不同的数字或字符。

识别设备(如扫描枪或手机摄像头)通过光源照射条形码,然后通过光敏元件接收被反射回的光线。

光敏元件将接收到的光线转换为电信号,然后通过信号处理算法解码出条形码所代表的信息。

识别设备会首先识别条形码的起始和结束位置,以确定读取的起点和终点。

然后,设备会根据所采集到的黑白条纹的宽度来解码每个字符的数字或字符,并将它们组合起来形成完整的信息。

为了确保准确性和可靠性,条形码识别原理中使用了差错校验算法。

当设备识别到一段数字或字符时,它会使用校验位来验证是否读取正确。

校验位是通过对条形码中的数字或字符进行运算获得的结果,如果运算结果与校验位相符,则说明识别正确,否则就需要重新读取。

此外,条形码的识别速度也得到了大幅提升。

现代的扫描枪或手机摄像头可以以极高的速度扫描条形码,识别出信息并迅速传输给相关应用程序进行处理。

这使得条形码的应用范围更加广泛,例如在商业领域用于商品的库存管理和销售跟踪,以及在物流领域用于追踪货物的流向和状态。

条码识别原理

条码识别原理

条码识别原理
条码识别(Barcode Recognition)是指通过扫描设备识别特殊的图形编码以获取和记录信息的一种技术。

条码识别在商业应用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社会保障、物流、电子邮件、商业发票等,为企业带来更多的便利。

条码识别技术的原理是将特定的条形码转换成可被计算机识别的数据,或者将可被计算机识别的数据转换成可被人类识别的条形码。

转换过程通常需要一种条码识别设备,如扫描仪、摄像头或识别系统。

条码识别设备的类型可分为光学式扫描仪、激光扫描仪、摄像头和解码器等。

光学式扫描仪可以检测到特定的条形码,并将其转换成可被计算机识别的数据;激光扫描仪可以识别特定的条形码,并将其转换成可被计算机识别的数据;摄像头可以搭载在自动控制系统上,用于识别特定的条形码,并将其转换成可被计算机识别的数据;解码器可以识别特定的条形码,并将其转换成可被计算机识别的数据。

条码识别具有许多优点,如准确性高、数据传输速度快、操作简单等。

此外,它还可以提高订单处理速度,提高企业效率。

总之,条码识别是一种非常有用的技术,它可以为企业带来更多的
便利,大大提高企业的效率。

条形码的识别原理

条形码的识别原理
名 称 生 产 日期 图 书分类 号 邮 件 起 止 地 点 类
、 、 、

白条 黑 条 的 宽 度 不 同 相 应 的 电 信
,

别 日期 等 信 息 因 而 在 商 品 流 通 图 书 管理 邮
,



号 持 续 时 间 长短 也 不 同
,
但 是 由光 电 转 换 器
,
,
电管 理 银 行 系 统等 许 多 领 域 都 得 到 了 广 泛 的 应用
条形 码 的 识 别 原 理





形 码 扫 描 光 源 发 出 的 光 经 光 阑及 凸 透 镜
条形 码 概 述


,
条 形 码 是 由美 国 的 年首先提 出 的
, ,

照 射 到 黑 白相 间 的 条 形 码 上 时 反 射 光 经 凸 透
,
近 年 来 随 着 计算 机 应 用
、 、

聚焦 后 照 射 到 光 电 转 换 器 上 于 是 光 电 转
, ,
,
的不 断 普 及 条 形 码 的 应 用 得 到 了 很 大 的 发 展
换器 接 收 到 与 白条 和 黑 条 相 应 的强 弱 不 同 的反 射 光 信 号 并 转 换 成 相 应 的 电信 号 输 出 到 放 大
整 形 电路
条 形 码 可 以 标 出商 品 的 生 产 国 制 造 厂 家 商 品

输 出 的 与 条 形 码 的 条 和 空 相 应 的 电 信 号 一 般仅 左 右 不 能直 接 使 用 因 而 先 要 将 光 电 转 换器 输 出 的 电信 号 送 放 大 器 放 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条码的识别原理
条形码概述
条形码是由美国的 N.T.Woodland 在1949 年首先提出的.近年来,随着计算
机应用的不断普及,条形码的应用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条形码可以标出商品的生产国、制造厂家、商品名称、生产日期、图书分类号、邮件起止地点、类别、日期等信息,因而在商品流通、图书管理、邮电管理、银行系统等许多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条形码是由宽度不同、反射率不同的条和空,按照一定的编码规则(码制)
编制成的,用以表达一组数字或字母符号信息的图形标识符.即条形码是一组粗细不同,按照一定的规则安排间距的平行线条图形.常见的条形码是由反射率相差很大的黑条(简称条)和白条(简称空)组成的.
二、条形码识别系统的组成
为了阅读出条形码所代表的信息,需要一套条形码识别系统,它由条形码扫
描器、放大整形电路、译码接口电路和计算机系统等部分组成(如图)。

二、条形码的识别原理
由于不同颜色的物体,其反射的可见光的波长不同,白色物体能反射各种波长的可见光,黑色物体则吸收各种波长的可见光,所以当条形码扫描器光源发出的光经光阑及凸透镜1后,照射到黑白相间的条形码上时,反射光经凸透镜2聚焦后,照射到光电转换器上,于是光电转换器接收到与白条和黑条相应的强弱不同的反射光信号,并转换成相应的电信号输出到放大整形电路.白条、黑条的宽度不同,相应的电信号持续时间长短也不同.但是,由光电转换器输出的与条形码的条和空相应的电信号一般仅10mV左右,不能直接使用,因而先要将光电转换器输出的电信号送放大器放大.放大后的电信号仍然是一个模拟电信号,为了避免由条形码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