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镀厂职业病危害现状调查_金祖华
深圳辖区内电镀企业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

关键 词 : 电镀 ; 职业卫生 ; 职业危 害; 监 测
中国图书资料分类号 : R 1 3 4
文献标识 码 : A
文章编号 : 1 0 0 4—1 2 5 7 ( 2 0 1 4 ) 1 4—1 8 9 5— 0 3
D e t e c t i o n r e s u l t s o f ma j o r o c c u p a t i o n a l h a z a r d f a c t o r s i n e l e c t r o p l a t i n g e n t e r p r i s e s i n S h e n z h e n
t r o p l a t i n g e n t e pr r i s e s a n d 1 5 e l e c t r o n i c c o mp o n e n t s a n d c i r c u i t b o a r d e l e c t r o p l a t i n g e n t e pr r is e s w e r e i n v e s t i g a t e d,t h e o c c u p a t i o n a l
Ab s t r a c t : [ ob j e c t i v e ]T o a n a l y z e t h e m a j o r o c c u p a t i o n l a h a z a r d f a c t o r s i n e l e c t r o p l a t i n g e n t e r p i r s e s ,p r o v i d e s c i e n t i i f c b a s i s f o r
电镀行业职业病危害探讨与预防措施

化学因素
酸碱类化学物质
电镀工艺中常用的强酸、强碱等 化学物质,如硫酸、氢氧化钠等 ,对皮肤、眼睛和呼吸系统具有
刺激和腐蚀作用。
重金属
电镀液中的重金属离子,如铬、镍 、锌等,可通过皮肤接触或吸入进 入人体,对肝、肾等器官造成损害 。
有机溶剂
电镀前处理和后处理过程中使用的 有机溶剂,如汽油、煤油等,具有 挥发性,长期接触可引起中毒。
工程技术措施
改进生产工艺
采用低毒或无毒的电镀原料,减少有害物质的产生和排放。
加强通风排毒
安装有效的通风排毒设施,确保车间空气中有害物质浓度符合国家 卫生标准。
自动化与密闭化生产
采用自动化生产线和密闭化生产设备,减少工人接触有害物质的机 会。
操作规程与培训教育
制定安全操作规程
01
建立完善的安全操作规程,确保工人正确、安全地操作电镀设
危害程度
急性中毒可引起头痛、恶心、呕吐、胸闷、呼吸困难等症 状,严重者可导致昏迷、抽搐甚至死亡。
预防措施
加强电镀液的管理和使用,定期检测电镀液中有毒有害物 质的含量;加强员工培训,提高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配 备个人防护用品,如防毒面具、防护服等。
慢性中毒事故案例分析
01
事故原因
长期接触电镀液中的有毒有害物质,如铅、汞、镉等,可引起慢性中毒
预防措施制定
根据评估结果,针对不同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包 括工程技术措施、操作规程、个人防护和健康管理等方面。
企业实施指导
为企业提供电镀行业职业病危害预防措施的实施指导,包括方案制定 、设备选型和操作培训等。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智能化技术应用
随着工业4.0和智能制造的发展,电镀行业将越来越多地应用智能化技术,如自动化生产线、机器人操作和智能传感 器等,减少人工操作和化学物质接触,降低职业病危害。
某电镀铬厂作业危害调查

某电镀铬厂作业危害调查某电镀铬厂作业危害调查铬酐、铬酸、铬酸盐及重铬酸盐等六价铬化合物引起的鼻部损害称为铬鼻病。
从事镀铬作业的电镀厂工人长期接触到铬酸雾,容易发生职业性铬鼻病。
为了解某电镀厂工作场所存在的职业病危害情况,制定有关的预防对策,我们于2021年7月对该厂进行了职业卫生调查,并对作业工人进行了职业健康检查。
对象与方法1.1对象以电镀厂生产车间为调查对象,对车间空气铬酸浓度进行测定。
调查组为23名铬作业工人,男14名,女9名,平均年龄34.9岁(21~48岁),平均工龄3.3a(0.5~14a);对照组为某卷烟厂机修岗位不接触毒物人员25名,男15名、女10名,平均年龄35.8岁(20~44岁),平均工龄3.9a(0.5~13a)。
两组人员个人嗜好、生活.惯相近。
1.2方法1.2.1车间空气铬酸雾浓度测定以江苏建湖兴宇分析仪器厂生产的DCY-2A型双气路大气采样仪为动力采集样本,用冲击式采样瓶(双串联)装5ml蒸馏水为吸收液,流量3L/min,采样时间20min,采用二苯碳酰二肼比色法分析。
1.2.2作业工人职业健康检查询问职业史、病史和自觉症状,进行内科、外科、五官科检查及血液、尿液分析。
1.3执行标准GBZ1-2021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2-2021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GBZ12-2021职业性铬鼻病诊断标准。
结果与分析2.1一般情况该厂系一家私有企业,年产值150万元左右。
位于山脚下,占地面积4.5亩,生产区与生活区无截然分开。
生产均为来料电镀,日耗铬酸酐约100kg,生产方式以手工操作为主,车间有通风排毒设施但效果不好,采用24h连续工作两班次运转。
2.2车间空气铬酸雾浓度测定结果分析根据生产特点测定铬酸雾浓度,选择有代表性的劳动者接毒地点作为测定点。
本次调查共测定铬作业点14个,采集样本数84个。
经分析,浓度范围为0~2.332mg/m3,合格点数5个,测定点合格率为35.7%,说明车间内铬污染十分严重。
浙江省某电镀生产项目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与分析

274该评估是评估本项目职业病危害对现场作业工人的生理和心理健康项目和职业危害的已采取的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的状态的正常生产过程的影响。
由浙江某公司委托,对该公司年产2100万件/a生产线和为其配套的危险化学品仓库项目,对其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识别和分析,评估其职业病危害程度和职业病防护措施的有效性,提出相应的科学、合理、可行的防护对策。
1 内容与方法1.1 评价范围及内容本次评估的范围主要是对公司的2100 万件/年电镀生产项目(镀铬车间、镀氰化铜车间、镀镍车间、镀锌车间及危险化学品仓库),对其职业病防治设施的日常运行有效性进行评估。
评价主要内容为:总体布局及设备布局,职业病危害因素分布及对劳动者职业健康受影响程度,建筑卫生学,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防护效果,个人使用的职业危害防护用品,职业健康监护,职业卫生管理措施及落实情况等。
1.2 评价方法根据本项目职业病危害特点,通过职业卫生现场调查、职业病危害因素现场采样和检测、接触职业危害工人职业健康体检等方法收集相关数据和资料,结合本项职业病防护设施运行情况,对运行期间生产作业人员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接触有害因素程度及对职业健康影响进行评估;同时通过检查表法评估职业卫生管理措施等。
2 结果与分析2.1 项目概况与工程分析本项目为年产2100万件/a生产线和为其配套的危险化学品仓库项目。
本项目镀前处理和镀中处理的生产工艺主要采用自动化和机械化相结合的生产流水线。
镀后处理为人工挂件、干燥、筛选加工方式。
2.2 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通过对生产过程、原辅材料、现场检测和实地调查的数据分析,现确定本项目中职业病危害因素主要有;化学有害物质、噪音和高温。
本项目使用的原辅材料主要为盐酸、硫酸、硼酸、氢氧化钠、铬酐、氰化钠、氰化亚铜等。
导致化学性中毒发生主要有下列几种情况:(1)生产过程中,在镀件处理过程中操作人员会接触有害化学物质气溶胶,操作人员吸入过量,易引起人员的化学中毒。
电镀企业在职业卫生评价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电镀企业在职业卫生评价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集团企业公司编码:(LL3698-KKI1269-TM2483-LUI12689-ITT289-电镀企业在职业卫生评价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为了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国务院《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预防、控制和消除电镀企业职业病危害,保护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的安全、健康及其相关权益,我们采用现场调查、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和职业健康检查的方法,对受委托的27家电镀企业开展了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
现将评价中的存在问题与对策报告如下。
1电镀企业在职业卫生评价中的存在问题1.1职业卫生管理不到位,措施不落实由于地方政府对电镀企业的宏观控制,对新增电镀企业不再进行审批,因此,电镀企业的存在出现多样形式,有挂靠电镀生产许可资质企业又单独领取营业执照经营的;有挂靠电镀生产许可资质企业租赁经营的;还有分车间承包经营的。
企业在经营模式上的多样性,造成管理层次增加,责任不明确,管理不到位。
有的管理内容、管理责任、管理措施法人代表明确了,挂靠经营、租赁经营、分车间承包经营的经营者不了解、不熟悉,以致职业卫生管理措施不落实。
1.2生产设备和生产环境条件差生产车间破旧不堪,生产设备简陋,厂容厂貌脏、乱、差。
电镀生产过程中使用的酸、硷强腐蚀性危险化学品,对建筑物、生产设备的腐蚀在现场调查中显而易见。
有的电镀企业生产车间使用钢结构的人字梁、窗户,已经被酸、硷化学品腐蚀成根根筋骨,形成了大量的职业安全隐患。
有的电镀车间窗户几乎没有一块完整的挡风玻璃,墙体腐蚀剥落,车间地面凹凸不平,生产设备、整流器锈迹斑斑。
特别是有抛光生产工艺的,抛光车间的粉尘,地面的二次扬尘造成的职业病危害尤为严重。
1.3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合格率低,职业病危害严重经过对评价企业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检测,检测合格率为67.9%。
合格率低的主要原因是生产车间的空间狭小,房屋缺少高度、跨度,车间上方未设置通风换气窗口,车间内通风不良。
电镀厂电镀工艺中存在哪些职业病危害因素

电镀厂电镀工艺中存在哪些职业病危害因素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工业的不断壮大,各种工业企业不断涌现,电镀厂也是其中一种。
然而,在电镀生产过程中,工人们长期接触到各种化学物质、高温环境、噪音等危害因素,容易患上职业病,对身体健康造成危害。
本文将从电镀厂电镀工艺中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入手,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有害化学物质的危害电镀厂的生产工艺中,使用了许多对人体有害的化学物质,如硫酸、盐酸、氯化铜、氰化钾等等。
这些有害化学物质在生产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挥发,对工人的健康造成危害。
其中,硫酸和氯化铜对呼吸系统和眼睛造成的危害最为明显,容易引起慢性呼吸道炎症和角膜炎等职业病,而氰化钾则是一种高度毒性的化学物质,能够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引起头疼、眩晕、心跳加速等症状,严重时甚至会导致死亡。
二、高温环境的危害电镀厂中的电镀生产过程需要使用热水槽来加热,因此,电镀车间内的温度非常高,尤其是在夏季和一些热带地区,高温环境的危害尤为明显。
长时间处于高温环境下工作容易引发中暑、脱水等症状,甚至对肝、肾等内脏器官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
此外,高温环境还能加速有害化学物质的挥发,加重工人的职业病危害。
三、噪音危害电镀车间中一些机器的噪音较大,如机械轧机、电动铣机等,工人们需要长时间暴露在这些噪音环境中。
患有噪声聋等职业病的人数也在增加,这些职业性疾病严重影响了工人的生活。
四、其他危害因素由于电镀车间中使用的物品和设备较多,因此还存在其它危害因素,如金属粉尘、电磁辐射等,都可能给工人带来影响。
五、预防措施为了避免电镀厂电镀工艺中的职业病危害,电镀厂需要采取相应措施。
一方面,可通过改善技术和工艺,减少有害化学物质的使用;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排风设备、防护设施、劳动保护用品等方法来保障工人的健康。
针对有害化学物质的危害,电镀厂应该实行科学合理的通风系统,及时排出有害气体;工人应该配备专用呼吸器,避免吸入有害物质。
而对于高温环境的危害,电镀厂需要实行加强制度管理、完善交叉岗位轮换制度等措施,有效规避高温环境对工人的危害。
电镀行业职业病危害及防治

电镀行业职业病危害及防治容易产生职业病的行业主要以有机化工原料制造业、化学试剂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以及塑料制造制品业为主。
而电镀行业做为一个工艺产品,在生产的过程当中也极其容易产生废尘和废气对人体产生危害,电镀所产生的职业病有所不同的是,电镀造成的对身体的影响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主要分为以下三类:一、触电危险。
人体接触高压,低压电源都可能会造成触电伤亡事故。
电镀生产中用到很多电气设备,如抛光机,滚光机,整流电源,行车,离心烘干机,电热烘炉,电加热器,过滤机,滚镀机和污水处理设备等,它们的输入电压一般很高。
另外,电镀车间工作场地潮湿,设备易受腐蚀,故在使用和检测、修理过程当中,如有设备不正常运转,防护措施不力或操作失误,就很容易造成触电事故。
二、粉尘危害。
作业过程当中都会产生大量的可能含有硅,铬,铝,铁,铜和麻布等的粉尘,这些粉尘会给作业工人带来严重的职业危害。
大多数有机溶剂有毒,三氯乙烯中毒会造成皮疹,昏厥,高烧,淋巴肿大,最后会引发多种并发症,直至皮肤溃烂,肝肾功能衰竭而死亡;苯中毒主要影响人体造血功能,轻的引起白细胞减少,重则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最后出现白血病;四氯化碳可引起肝肾严重损害。
此外,电镀铬时会散发出大量的铬雾,铬化合物能引起皮肤溃疡,贫血,肾炎及神经炎等多种疾病,并有致癌和诱发基因突变的作用。
三、其他危害。
除上述主要危险危害外,电镀生产中还可能存在噪声危害(如超声波清洗,压缩空气吹干等过程),机械伤害和起重伤害等。
拿氰化物来说,氰化物是电镀中常用的化工原料之一,非常容易被人体吸收,经口、呼吸道或健康的皮肤都能进入人体。
氰化物进入胃内在胃酸的解离下,能立即水解成氰烃酸而被吸收,此种物质进入血液循环后,血液中的细胞色素氧化酶的FE3+与氰根结合,生成氰化高铁细胞色素氧化酶,丧失传递电子的能力,使呼吸链中断,细胞窒息死亡。
由于氰化物在类脂中的溶解度比较大,所以中枢神精系统首先受到危害,尤其呼吸中枢更为敏感。
浙江省某电镀生产项目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与分析

浙江省某电镀生产项目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与分析电镀生产是一种常见的工业生产过程,但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的职业病危害。
本文将对浙江省电镀生产项目的职业病危害现状进行评价与分析,以帮助相关人员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首先,浙江省电镀生产项目涉及到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包括有害物质中毒、物理因素对身体健康的威胁以及职业心理压力带来的心理问题等。
有害物质中毒是电镀生产中最常见的职业病危害之一、电镀过程中使用的化学药剂中含有重金属如铬、镉、铜等,这些重金属在高温、高压、酸碱等条件下很容易释放出来,并且对人体健康造成重大危害。
例如,铬化合物可引发呼吸系统疾病和鼻咽癌等,镉可导致骨质疏松症和肾脏损害等。
因此,必须要求工人使用个人防护装备,并加强通风设备的安装和维护,从根本上减少对有害物质的接触。
其次,电镀生产过程中使用的电力和化学药剂会产生一定的物理因素,对工人的身体健康造成威胁。
例如,电镀过程中会产生较高的温度,对操作人员的皮肤造成灼伤;电流的存在也带来了与电击有关的安全风险。
此外,电镀过程中产生的酸碱溶液会对皮肤和眼睛造成腐蚀。
因此,必须加强对操作人员的防护培训,提醒他们正确使用个人防护装备,并定期进行身体健康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因工作引起的身体不适。
最后,电镀生产项目的工作环境往往存在一定的职业心理压力,如高强度的工作任务、工作时间的不规律以及噪音、震动等不良环境因素。
这些问题容易导致工人出现疲劳、抑郁和焦虑等心理问题,进而影响到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因此,需要加强对工人心理健康的关注,提供心理支持和辅导服务,并规范工作时间和强度,改善工作环境。
综上所述,浙江省电镀生产项目存在一定的职业病危害。
为减少职业病的发生,必须加强对有害物质的防护,加强对工人的防护培训,定期进行身体健康检查,改善工作环境,提供心理支持和辅导服务。
只有全面落实相关的安全措施和防护措施,才能确保工人的身体健康和工作安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纤维的合成,刺激平滑肌细胞增生从而导致血管壁重 构。②Hcy 抑制内皮细胞 DNA 的合成, 促使大量自由 基和活性氧化物的生成,刺激血管壁引起血管内皮细 胞的损伤,NO 代谢障碍,改变管壁弹性蛋白等,导致炎 症和管壁的斑块形成,血管壁重构,收缩舒张功能异常 及大动脉的僵硬度增加;同时,还抑制凝血酶调节蛋白 在内皮细胞表面的表达,降低抗凝血酶的活力促使血 小板黏附聚集,导致血栓形成或动脉粥样硬化最终引 起心脏血流受阻,高血压形成[10]。并且,高血压与 tHcy 两者之间具有增加心脑血管风险的显著协同作用[11-12]。
(下转第 253 页)
职业与健康 2015 年 1 月第 31 卷第 2 期 Occup and Health,Jan. 2015,Vol. 31. No.2
·253·
表2 几种因素对tHcy的影响
指标
例数 tHcy异常数 tHcy异常率(%) χ2 值 P值
体重指数 正常 5 668 1 618
包装
检验 烫十
封闭
作者简介:金祖华,男,主管医师,主要从事职业卫生工作。
图1 生产工艺流程
·250·
职业与健康 2015 年 1 月第 31 卷第 2 期 Occup and Health,Jan. 2015,Vol. 31. No.2
1.3 职业卫生调查 现场了解该厂的生产规模、工艺 流程、主要生产设备及布局、原辅材料、劳动者的工作 状况、职业病防护措施、个人防护用品及佩戴情况、职 业卫生管理制度等,确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或存在的 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种类、分布、危害程度及职业卫 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4 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 铬及其化合物、镍及其化 合 物 、硫 酸 及 三 氧 化 硫 和 氢 氧 化 钠 的 采 样 使 用 BFC-35E 双气路空气采样仪,氯化氢及盐酸和氰化氢 的采样使用 TDP-1000B 双气路气体采样仪。测试依据 文献[1-7]的规范和方法进行,评价标准采用《工作场所 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第 1 部分 化学有害因素》[8]。 1.5 职业健康检查 按照卫生部 《职业健康监护技术 规范》要求,对该厂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人员进行职业 健康检查。
examination
上海闵行区电镀厂是一家乡镇企业改制企业,主 要镀种有铜、镍、铬等类型。为了解该厂职业病危害因 素浓度和员工职业健康检查情况,以及采取防护措施 的运行情况和防护效果。同时,为加强老企业职业卫生 管理,改善作业场所、保护劳动者职业健康提供科学依 据。我们在 2013 年 8—9 月中,对该厂进行了职业卫生 现况调查和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
(PC-STEL)的 2.42 倍,其余均符合职业接触限值要求。 见表 1。 2.5 职业健康检查结果 该厂在 2013 年 3 月委托上 海市某医院对 58 名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员工进行 在岗期间的职业健康检查。本次健康检查应检人数为 58 人,实际检查 58 人,检查率为 100%,检查出 3 人患 有其他疾病(肾结石、胆囊炎、甲状腺肿大),转内科诊 治;2 人复查;其余均正常。
金祖华,尤佳恺,梁继仁,张雄伟 JIN Zu-hua,YOU Jia-kai,LIANG Ji-ren,ZHANG Xiong-wei
上海市闵行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环境与职业卫生科,201101
摘要:目的 通过了解电镀厂职业病危害现状,为制定防治对策提供依据。方法 现场职业卫生调查、对作业场所中的职业
作,需加强行政监管,督促该厂提高职业病防治能力,并建立和健全完善的职业卫生综合防护措施。
关键词:职业病危害现状调查;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职业健康检查
中国图书资料分类号:R13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1257(2015)02-0249-03
DOI:10.13329/ki.zyyjk.2015.0034
病危害因素进行检测,对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工人进行职业健康检查。结果 检测的 6 种职业病危害因素中,有 2 个铬
及其化合物检测点时间加权平均(TWA)浓度超标,其短时接触最高浓度是短时接触容许溶度(PC-STEL)的 2.42 倍,其余均
符合职业接触限值要求。职业健康检查发现 3 人患有其他疾病,2 人需要复查。结论 该厂未能完全落实职业卫生管理工
职业与健康 2015 年 1 月第 31 卷第 2 期 Occup and Health,Jan. 2015,Vol. 31. No.2
·249·
·调查研究·
电镀厂职业病危害现状调查
Investigation on present situation of occupational hazards in electroplating factory
2
<0.130
2
<0.130,<0.130
2
0.63~1.8
7.5
-
2
0.24~0.68
2
-
2
<0.1
1
-
超标点数 0 2 0 0 0 0
注:CTWA—时间加权平均浓度;PC-TWA—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CSTEL—短时间接触浓度;PC-STEL—短时 间接触容许浓度;CMC—最高浓度; MAC—最高容许浓度。
2结果
2.1 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分布 电镀车间主要有碱缸、 硫酸缸、盐酸缸、铜缸、镍缸、铬缸等设备,操作工接触 氢氧化钠、硫酸及三氧化硫、盐酸及氯化氢、氰化氢、镍 及其化合物和铬及其化合物。 2.2 卫生防护措施 该厂主要生产方式都是手工操 作,各种生产缸均未安装机械通风排毒设施,仅在铬缸 中添加了 F53 抑雾剂、在铜缸中添加了抑雾剂,来防止 电镀加热过程中大量有害气体蒸发。 2.3 个人防护用品 该厂为员工配有工作服、工作帽、 防护镜,接毒工人佩戴专用的防毒面罩(新华化工厂生 产 3 号虑毒罐)。 2.4 检测结果 该厂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有氢氧化 钠、硫酸及三氧化硫、盐酸及氯化氢、氰化氢、镍及其化 合物和铬及其化合物,共 6 种。根据 GBZ 159-2004,对 6 种职业病危害因素分别检测了 2 个点。检测结果中有 2 个铬及其化合物检测点时间加权平均(TWA)浓度超 标 ,其 短 时 接 触 最 高 浓 度 是 短 时 接 触 容 许 浓 度
厂房面积 1 940 m2,主要有 2 间电镀车间,实行每天 8 h, 每周 5 d 工作制。 1.2 生产工艺流程 见图 1。
化学除油 清洗 酸洗除锈 清洗 电解除油
清洗
回收
镀铜
清洗 酸洗
清洗
1 对象与方法
镀镍
回收
清洗
镀铬
回收
清洗
1.1 对象 该厂始建于 1965 年,2000 年 10 月改制为 有 限 公 司 ,2012 年 产 值 1 855 万 ,现 有 职 工 76 人 。
28.5
23.54 <0.01
异常 3 660 1 218
33.3
腰臀比值 正常 3 752 1 263
33.7
31.50 <0.01
异常 5 576 1 573
28.2
超体重 正常 3 819 1 214
31.8
5.87 <0.05
异常 5 509 1 622
29.4
注:tHcy-总同型半胱氨酸;血浆tHcy>15 μmol/L为异常。
Investigation on present situation of occupational hazards in electroplating factory
JIN Zu-hua,YOU Jia-kai,LIANG Ji-ren,ZHANG Xiong-wei Department of Environmental and Occupational Health,Minhang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Shanghai,201101,China
危害因素名称 镍及其化合物 铬及其化合物 硫酸及三氧化硫 氯化氢及盐酸 氢氧化钠 氰化氢及氰化物
表1 某电镀厂工作场所中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mg/m3)
检测点数
CSTEL/CMC
PC-STEL/MAC
CTMA
2
0.081~0.34
2.5
0.13,0.18
2
0.103~0.363
0.15
0.126,0.142
3讨论
从生产工艺流程、设备布局、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类 别构成及接触人群的人数分布等情况来看,目前该电 镀厂存在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为氢氧化钠、硫酸及 三氧化硫、盐酸及氯化氢、氰化氢、镍及其化合物和铬 及其化合物。本次调查结果表明,该厂铬及其化合物检 测结果的浓度不符合我国规定的职业接触限值要求, 原因与电镀车间内生产设备上未安装机械通风排毒设 备、车间布局较密集、抑雾剂使用效果不理想、铬缸中 溶剂的浓度高等因素有关。而该厂其他职业病危害因 素检测浓度均符合职业接触限值要求,主要与各个生 产缸中溶剂浓度低有关。因此,该厂现阶段职业病危害 防护的重点应放在铬及其化合物检测及其操作工的防 护上:①定期对生产作业场所中的铬及其化合物进行 检测。② 铬酸缸操作位上安装机械通风排毒设备,或者 有条件的改进生产工艺。③加强对接触铬酸作业人员 的个人防护和宣传教育,减少接触时间及定期进行职 业健康检查。④职业禁忌证人员应及时调离岗位。
Abstract:[Objective]To understand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occupational hazards in electroplating factory,provide the basis for making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asures. [Methods]The occupational hazards in workplaces were detected by the field occupational health investigation,and the occupational health examination was conducted among workers exposed to occupational hazards.[Results]Among six occupational hazards were detected,the time weighted average (TWA) concentration of chromium and its compounds in two detection points exceeded the standard,which the highest short-term concentration was 2.42 times greater than the permissible concentration-short term exposure limi(t PC-STEL). The detection results of rest occupational hazards met the occupational exposure limits. In the occupational health examination,it is found that 3 workers suffered from other diseases and 2 workers need to check again.[Conclusion]The factory didn't fully implement the occupational health management. Therefore,the administrative supervision department should strengthen the administrative management,urge the factory to improve the occupational prevention ability,establish and complete the comprehensive protection measures of occupational health. Key words:Investigation on present situation of occupational hazards;Detection of occupational hazards;Occupational heal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