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原料及加工
典型精细化工产品的合成原料

(5) 边观察边轻轻搅拌,使皂基起泡 沫,看到泡沫就停止搅拌。不同的油 脂起泡沫的情况不同。
(6)泡沫有时会涌出来,要特别小心。 出现泡沫后停止搅拌。待泡沫静下来 后,继续搅拌至皂基变成面糊状。
典型精细化工产品的合成原料
1. 合成加工助剂材料
在橡胶、塑料和合成纤维等材料和产品的生产、加工、使用过程中,为改善 工艺条件、提高产品质量或赋予产品某些特殊性能所添加的各种辅助化学品 统称为助剂或添加剂。
目的: (1)改善工艺条件; (2)提高产品质量; (3)赋予产品某些特殊功能。
它已形成精细化工中一重要的分支,产量逐年增加。其中橡塑助剂中的 填充剂(包括增强剂)消耗量最大,占总量50%,其次是增塑剂,约占30%。
己二酸二辛酯(DOA) 癸二酸二丁酯(DBS)
壬二酸二辛酯(DOZ)
癸二酸二辛酯(DOS)
2. 表面活性剂
表面活性剂的应用 应用于工业、农业、医药、石油、纺织等生产的方方面面。素有工业
味精之美誉。 表面活性剂的化学结构特点: 1)具有双亲媒性结构;亲油基、亲水基;(憎水基、憎油基) 2)具有一定的溶解度; 3)界面吸附; 4)界面定向排列; 5)生成胶束; 6)多种功能性。
• 阻燃助剂
增塑剂
• 概念:凡是在树脂成型过程中能增进树脂的可塑性和流动 性,并改善或改进树脂的基本性能,或赋予其新的性能的 辅助化学品都可称为增塑剂。
• 特点:它们通常是高沸点,较难挥发液体或低熔点固体, 一般不与橡塑材料理
增塑剂分子首先必须克服聚合物内部各种对抗塑化的因素,插 入到大分子链之间,将分子链间的相互作用减弱,使在较低 的温度下就可以发生链段和分子链的运动,即使链段开始运 动的温度Tg和分子链开始运动的温度Tf降低,从而达到增塑 的目的。
化工的生产和加工工艺

化工的生产和加工工艺化工的生产和加工工艺在工业生产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化工工艺是指通过特定的方法和技术,将原料转变为所需的终产品的过程。
下面将从化工生产和加工工艺的定义、分类、步骤、优化和安全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首先,化工生产和加工工艺是指在化学工业中,通过一系列的工艺步骤,将原料经过反应、分离、纯化等过程转变成所需产品的过程。
它涉及到物质的转化、分离和纯化等环节,通常包括原料处理、反应、分离和收纳等步骤。
化工工艺的目标是实现高产、高效、高质的产品生产。
化工生产和加工工艺可以分为有机化工、无机化工、材料化工、能源化工等多个领域。
有机化工主要涉及到有机物质的制备和应用,如化学药品、合成材料等;无机化工主要涉及到无机物质的制备和应用,如无机盐、酸碱等;材料化工主要涉及到材料的开发和利用,如高分子材料、陶瓷材料等;能源化工主要涉及到能源的生产和利用,如石油化工、天然气化工等。
化工生产和加工工艺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原料处理、反应、分离和收纳。
原料处理是将原料进行物理或化学处理,以满足反应的要求。
反应是指将原料经过化学反应转变为所需产品的过程,常见的反应方式有合成反应、催化反应、氧化反应等。
分离是指将反应混合物中的产品与副产物进行分离,常见的分离方式有蒸馏、萃取、结晶等。
收纳是指将分离出来的产品进行包装和储存,以供后续利用。
化工生产和加工工艺的优化是指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的过程。
优化可以从原料的选择、反应条件的控制、分离工艺的改进、能耗的降低等方面进行。
通过优化,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资源消耗,提高产品质量。
化工生产和加工工艺的安全性是至关重要的。
化学反应会伴随着一系列的危险,如高温、高压、有毒、易燃等。
因此,必须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正确使用个人防护装备,加强设备检查和维护,做好事故预防和处理。
此外,化工生产和加工工艺还需要遵循环境保护的原则,减少对环境的污染,降低资源的消耗。
行业分类——化工

一、无机化学工业1、基本无机化学工业①盐化工:含焦炭、电石、氯碱、聚氯乙烯生产及加工②煤化工:含焦炭、煤焦油、煤炭气化、合成氨、联醇、煤制油、煤制烯烧代表产品:硫酸、盐酸、硝酸、磷酸、硼酸、纯碱、烧碱、氢氧化物、过氧化物、氯气、氯化物、碳酸盐、硝酸盐、硫酸盐、磷酸盐、硼酸盐等2、化学矿山工业代表产品:工业盐、硫磺、硫铁矿、磷矿、钾矿、电气石、珍珠岩、云母、高岭土、石英粉、石棉、膨润土、滑石粉、活性碳、石膏、光卤石、硅灰石、石墨、长石等3、化肥与农药工业①化学肥料工业②农药工业代表产品:氮肥、磷肥、钾肥、复合肥、微量元素、杀虫剂、除草剂、杀菌剂、杀鼠剂、生物农药、生长激素、其他农药等二、石油化学工业(不含)1、石油炼制2、石油加工3、天然气加工代表产品:烷燃、快炷、烯烧、芳香烧、醇类、酮类、酚类、酰类、酎类、酯类、酸酎、短酸盐类等三、精细化学工业1、合成树脂与塑料工业含单体、聚合物、添加剂、工程塑料、塑料加工产品等代表产品:环氧树脂、酚醛树脂、丙烯酸树脂、聚酯树脂、离子交换树脂、氨基树脂、有机硅树脂、吠喃树脂、聚氨酯树脂等2、橡胶工业代表产品:天然橡胶、丁苯橡胶、丁睛橡胶、顺丁橡胶、氯丁橡胶、硅橡胶、乙丙橡胶、氯化橡胶、天然乳胶、胶粉、丁苯胶乳、氟橡胶3、化学纤维工业代表产品:涤纶、锦纶、睛纶、维纶、丙纶、氯纶、氨纶、纤维素、粘胶纤维、其他纤维4、制药化学工业①中药②化学药③兽药(含饲料添加剂)④原料药5、日用化学工业①香料②洗涤剂③化妆品④食品添加剂(含饲料添加剂)6、化学添加剂工业代表产品:溶剂、试剂、药剂、催化剂、胶粘剂、助剂、表面活性剂、增塑剂、其他添加剂等7、涂料、染料工业代表产品:中间体、涂料、染料、颜料、香料、糅料等8、信息材料工业①感光材料②磁性记录材料③光学记录材料9、其他化学工业①农产品化学工业②发酵工业③生物化学工业④海洋化学工业⑤环境保护化学工业⑥火工产品化学工业化工行业化工行业就是从事化学工业生产和开发的企业和单位的总称。
化工工艺学 第三章 化工原料及其初步加工

一、天然气的分类
一、天然气的分类
3、按酸气含量分类 按酸气(acid gas,指CO2 和硫化物)含量多 少,天然气可分为酸性天然气和洁气。 酸性天然气(sour gas)指含有显著量的硫化 物和CO2等酸气,这类气体必须经处理后才能达到 管输标准或商品气气质指标的天然气。 洁气(sweet gas)是指硫化物含量甚微或根 本不含的气体,它不需净化就可外输和利用。
一、天然气的分类
由此可见酸性天然气和洁气的划分采取模糊 的判据,而具体的数值指标并无统一的标准。在 我国,由于以CO2的净化处理要求不严格,而一般 采用西南油田分公司的管输指标即硫含量不高于 20mg/Sm3 (CHN)作为界定指标,把含硫量高于 20mg/Sm3(CHN)天然气称为酸性天然气,否则为 洁气。把净化后达到管输要求的天然气称为净化 气。
矿井工作对“瓦斯”十分重视,除去采取一些 必要的安全措施外,有的矿工会提着一个装有金 丝雀的鸟笼下到矿井,把鸟笼挂在工作区内。原 来,金丝雀对“瓦斯”或其他毒气特别敏感,只要 有非常淡薄的“瓦斯”产生,对人体还远不能有致 命作用时,金丝雀就已经失去知觉而昏倒。矿工 们察觉到达种情景后,可立即撤出矿井,避免伤 亡事故的发生。
2、天然气制合成甲醇等的合成气
碳一化学:是以一个碳原子的化合物为原 料,如一氧化碳、甲醇等,来合成各种基本有机 化工产品的化学体系。 甲醇不仅是碳一化学的重要产品,同时也是 重要原料,是合成气化学加工的起点,故称其为 碳一化学的重要支柱。
2、天然气制合成甲醇等的合成气
甲醇是由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加氢合成的:
一、天然气的分类
液相中除含有重烃外,仍含有一定量的丁烷、 丙烷。与此同时,为了降低原油的饱和蒸气压, 防止原油在储运过程中的挥发耗损,油田上往往 采用各种原油稳定工艺回收原油中C1~C5组分, 回收回来的气体,称为原油稳定气,简称原稳气。
化学工业中的原料与产品的生产

化学工业中的原料与产品的生产化学工业是现代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的领域广泛,从石油化工到医药制造,从塑料制品到肥料生产,都离不开化学反应过程。
原料和产品是化学工业的两个核心要素,它们的生产对于实现工业化和提高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一、化学工业中的原料生产化学工业的原料主要来自于天然资源和合成材料。
天然资源包括矿石、石油、天然气、植物和动物等,而合成材料则是通过化学反应合成的原料。
以下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化学工业原料的生产过程。
1. 石油和石油化工产品石油是化学工业中最重要的原料之一,它被广泛用于燃料、塑料、合成纤维、润滑剂等领域。
石油的生产来自于油田开采,经过一系列的物理和化学处理后,得到不同的石油化工产品。
例如,石油可以通过裂化反应得到乙烯和丙烯等烯烃,进一步合成聚乙烯和聚丙烯塑料。
2. 化学肥料化学肥料的生产离不开氮、磷、钾等元素的提取和合成。
例如,氨是制造尿素和其他氮肥的主要原料,常用的制备方法有合成氨、铵盐法和硝石法。
磷肥的主要原料是磷矿石,经过酸处理和磷酸化反应,得到各种磷肥产品。
钾肥则主要来自于钾长石和钾盐矿石的提取和加工。
3. 塑料制品塑料制品是化学工业的重要产品之一,它们的生产基于化学反应和高分子聚合。
常见的塑料包括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等,它们的原料主要是石化产品。
例如,聚乙烯的生产是通过乙烯的聚合反应得到的,而乙烯可以从石油提炼或通过裂解石油得到。
二、化学工业中的产品生产化学工业生产的产品涵盖了食品、药品、塑料、化妆品、涂料和颜料等。
以下将介绍几种常见化学工业产品的生产过程。
1. 药品药品的生产包括原料药和制剂的制备。
原料药的生产通常涉及提取、合成、纯化和结晶等步骤。
例如,青霉素的生产是通过青霉素菌发酵得到,然后经过分离纯化得到纯净的原料药。
制剂的制备则是将原料药和辅料按一定配方比例混合制成制剂,例如片剂、胶囊、注射剂等。
2. 塑料制品塑料制品的生产包括塑料的加工和成型。
塑料的加工包括熔融加工和热固化加工两种方式。
化工工艺学课件第二章化学工业原料及其加工[可修改版ppt]
![化工工艺学课件第二章化学工业原料及其加工[可修改版ppt]](https://img.taocdn.com/s3/m/fb7eccc9a6c30c2258019e29.png)
①链式饱和烃 烃类化合物(碳氢化合物) ②环烷烃
③芳香烃
表2-1 大庆原油的主要理化性质
①硫化物
非烃化合物 ②氮化物
③含氧化合物 ④金属有机化合物
胶质和沥青质
为了充分利用宝贵的石油资源。要对石油进行一次加工和二次加工,在生产 出汽油、航空煤油、柴油、锅炉燃油和液化气的同时,制取各类化工原料。
(2)燃料—润滑油型炼油厂 在生产各种燃料油的同时,还生产各种润滑油原料。通过各 种润滑油生产工艺制得润滑油组分,经调配方法制得各种润 滑油。 (3)燃料—化工型炼油厂 在生产各种燃料油的同时生产炼油气、液化石油气和芳烃等 石油化工原料。除此之外,随着对石油化工产品需求的不断 增长,一类以此生产化工产品为目的的化工型炼油厂也迅速 发展起来。 (4)燃料—润滑油—化工型炼油厂 此类炼油厂既生产燃料、润滑油类石油产品,又生产石油化 工原料。
(1)待处理原油的性质、组成; (2)对石油产品的要求,包括产品种类、质量和数量; (3)资源综合利用; (4)工艺装置对原料变更的适应性; (5)技术先进、能耗低、经济合理。
根据主要产品的类型,炼油厂可分为如下四种类型。
(1)燃料型炼油厂 以生产汽油、喷气燃料、柴油和燃料油,同时副产燃料气、芳烃和石油焦 等。主要加工装置为常、减压蒸馏、催化重整、催化裂化、延迟焦化等。其 特点是通过一次加工尽可能将石油中轻质油品抽出,得到汽油、煤油、柴油 直溜产品,并利用二次加工工艺将原油中的重质油和石油气转化为轻质燃料 油。由于国内燃料产品占石油产品总量的一半以上,故此类型炼厂的数量最 多。
❖ 原油按组,凝
固点高,含硫及胶质较少,大庆原油属于此类。 • 环烷基原油含有较多的环烷烃和芳香烃,密度较大,凝固点
化工原料加工技术及其应用研究

化工原料加工技术及其应用研究随着现代化工产业的迅猛发展,化工原料加工技术的研究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化工原料是化学产业的基石,对于生产出高品质的化工产品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化工原料加工技术及其应用研究的相关内容。
一、化工原料加工技术的意义化工原料加工技术是指将自然界中的化工原料经过一系列的物理、化学变换和加工处理,转变成所需的化工产品的过程。
这样的技术在化工产业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化工原料加工技术可以改变原料的性质和结构,以满足不同化工产品的生产需求。
例如,在一些有机合成反应中,需要对原料进行分子结构的改变,从而合成出所需的化合物。
这就需要依靠化工原料加工技术,通过催化剂、温度、压力等条件的控制,使原料发生特定的变化。
其次,化工原料加工技术可以提高原料的纯度。
很多化工原料在自然界中是以杂质的形式存在的,这些杂质会对产生的化工产品的品质产生影响。
通过适当的加工处理,可以去除原料中的杂质,使得产生的化工产品的纯度更高。
再次,化工原料加工技术可以提高原料的可用性和利用率。
有些化工原料是以固体或液体的形式存在的,在应用过程中可能存在难溶解或难反应的问题。
通过适当的加工技术,如研磨、溶解、催化等,可以使得原料更易于在反应中发挥作用,提高其利用率。
二、化工原料加工技术的方法化工原料加工技术的方法多种多样,根据不同的原料特性和目标产品的要求,选择合适的加工方法非常重要。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化工原料加工技术方法。
第一,物理加工方法。
物理加工方法主要通过对原料的物理性质进行改变来实现加工目的。
例如,通过研磨、筛分、分离等物理方法可以改变原料的粒度和颗粒形状,提高其可流动性和分散性。
第二,化学加工方法。
化学加工方法主要通过对原料进行化学反应,改变其分子结构和化学性质。
例如,通过氧化、还原、酯化等反应,可以将原料转化为所需的化合物。
第三,能量加工方法。
能量加工方法主要通过加热、冷却、压缩等方式,改变原料的温度、压力等参数。
生产资料化工生产过程及流程

生产资料化工生产过程及流程在化工生产中,生产资料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生产资料包括原材料、设备、劳动力、能源等,这些都是化工生产过程所必须的。
化工生产过程通常包括以下几个阶段:原料处理、反应、分离、精馏、制品提纯等。
每个阶段都需要不同的生产资料支持。
原料处理阶段是化工生产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原料处理是指将原始的原料进行预处理,使其符合化工反应所需要的条件。
原料加工通常包括粉碎、筛分、干燥、混合、配料等过程。
为了获得高质量的化工制品,需要使用高质量的原材料。
有些原料可能需要经过特殊的处理才能用于化工生产,例如脱色、脱水等。
反应阶段是进行化学反应的过程。
化学反应涉及到原材料之间的物理和化学变化。
化学反应需要特别的反应器和设备来加热、冷却、搅拌、催化等,以便确保反应的成功。
反应所需的能源形式也各不相同,例如能提供热能、电能的设备等。
在反应期间,需要对反应条件进行严格的控制,以确保反应的成功。
这可能需要进行实时监测、分析和控制。
分离阶段是将产物从反应混合物中分离出来的过程。
这需要在具有合适的设备和技术的条件下实现。
分离通常包括物理处理,例如过滤、离心、离子交换等。
使用具有高效能、可靠性和环保性的分离设备和方法可以提高化工生产的效率和成本效益。
精馏是从混合物中分离组分的过程,其中根据不同的沸点,分离可高度挥发性的组分。
通过特殊的设计和操作,可以确保足够高质量的产品得以分离和提纯。
放气和抽真空也可以用来分离一个反应混合物中的气态组分。
制品提纯是将化工反应产生的制品进行解离和纯化的过程。
这是整个化工制品生产周期中最后一个步骤。
它可以通过物理和化学变换来完成,例如结晶、重结晶、蒸发、过滤、溶解等。
制品提纯通常需要使用高精度的设备进行加热、冷却、搅拌、过滤等,以确保反应的成功。
制品提纯最终会生成高品质的化学产品,以满足客户的需求。
总之,生产资料是化学反应的核心,生产过程的顺畅度和效率取决于精细检修和使用好的设备持久经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来源:石油又称原油,存在于地下多孔的储油构
造中。由低级动植物在地压和细菌的作用下,经过 复杂的化学变化和生物化学变化而形成。大量集 中在中东(伊拉克、科威特、沙特阿拉伯、伊朗和 阿联酋等)、美国、苏联、英国、墨西哥和中国。 中国自六十年代初发现大庆油田,30多年来,又发 现了不少大油田,已开采的有大庆、大港、胜利、 辽河和中原油田等。近年来,中国又在新疆塔里木 盆地和陕甘宁盆地发现了储量丰富的油气田。
四 原油预处理及常减压蒸馏
• 石油的蒸馏就是,将原油加热,按原油中 各种组分沸点不同,将其分割为多个沸点 范围(馏分)而提取出来的方法. • 常压分馏:塔内压力接近大气压力的分馏方 法,处理沸点<350oC的石油产品,可以得 到石油气、汽油、挥发油、煤油、柴油等
• 减压分馏法 • 处理沸点>350oC的重质馏分 • 塔内压力低于大气压力一般只有4000~ 10000Pa,甚至低于1333Pa,也称真空分馏. 依据压力降低,沸点降低的原理来处理沸点高于 350oC以上的重质馏分提高轻质产品的收得率 • 可提炼常压下沸点为350~500oC的粗柴油和轻质 润滑油等
二.石油的性质、组成 、来源与开采
石油定义:埋藏在地下的可燃性液体、矿物 原油定义:从地下开采出来未加工处理的石油 • 石油组成:烃类,非烃类,胶质和沥青。几乎没有烯烃和炔烃。
烃组成:主要是烷烃(CnH2n+2)、环烷烃(CnH2n)、芳香烃(CnH2n-6)、 C 85%-87%;H 11%-14%;S、N、O—1%. S: H2S,RSH,RSR,RSSR,COS,Ar-SH 分类:烷基石油(石蜡基石油)、环烷基石油(沥青基 石油)、 混合基 石油 元素组成:C、H及其它元素 原油性质: 颜色:黄—-黑褐色,有荧光. 相对密度:0.75---1.0 粘度:动力粘度,运动粘度,恩氏粘度 凝固点,闪电(开杯,闭杯)
天然气利用要注意的问题
爆炸极限(5~16%): 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氧气)混合达到一定比例时,再 遇明火时能发生爆炸的极限范围。 最高浓度成为爆炸上限,最低浓度成为爆炸下限
分类
干气: 即贫气,甲烷含量大于90%。其次是C2H6,C3H8和C4H10,并含有少 量的C5以上重组分,CO2、N2、H2S和NH3等。它稍加压缩不会有液 体产生,故被称作干气。属于这一类的有天然气井和煤田伴生气。 湿气: 即富气,甲烷含量小于90%,还含有C2,C3,C4。除CH4和C2H6等低 碳烷烃外,还含有少量轻汽油,对它稍加压缩就有汽油析出来,故称湿气。 属于这一类的天然气有油田伴生气。 天然气的成分随产地不同而有所差异,甚至随开采的时间和气象条件 的变化而变化。含C2以上烷烃愈多,天然气的比重愈大。
• 中国最大的输气管道工程——西气东输工程——是“十五” 期间国家安排建设的特大型基础设施,主要任务是将新疆 塔里木盆地的天然气送往豫皖江浙沪地区,沿线经过新疆、 甘肃、宁夏、陕西、山西、河南、安徽、江苏、上海、浙 江10个省市区。工程包括塔里木盆地天然气资源勘探开发、 塔里木至上海天然气长输管道建设以及下游天然气利用配 套设施建设。这一工程西起新疆塔里木盆地的轮南,终点 位于上海西部的青浦白鹤镇,主干管道全长约4000公里, 输气规模设计为年输商品气120亿立方米,是国内迄今建 设的距离最长、管径最大、压力最高、输气量最大、技术 含量最高的输气管道工程。
干气中绝大部分是甲烷,因此是制造合成 氨和甲醇的好原料,由于热值很高,也是很好 的燃料。湿气中乙烷以上烃类含量高,像利 比亚和沙特阿拉伯油田气中乙烷浓度分别 达到19%(v)和15%(v)以上,它们加适当压力 会被液化,常被称为“液化石油气”(LPG), 用作热裂化原料或民用燃料, C5以上烷烃, 稍加压缩即被凝析出来,常被称为“凝析汽 油”,也是热裂化制低级烯烃的好原料。
天然气的化工利用
纯天然气和低级烷烃的化工利用主要有四条途径。 1)经转化先制成合成气(CO+H2),或含氢很高的合 成氨原料气,然后进一步合成甲醇、氨、高级醇和 羰基化产品。 2)经部分氧化制乙炔。 3)经热裂解制乙烯、丙烯、丁烯、丁二烯和乙炔。 4)直接制造化工产品。例如制造炭黑、氢氰酸、各 种氯甲烷、硝基甲烷、甲醇和甲醛等。
1 原油预处理(电化学沉降脱盐脱水)
工艺流程图 A. 加热沉降法 B. 化学处理法 C. 高压电场法
T↑,粘度↓,水受重力下沉。 加破乳剂破化乳化
工艺过程
我国各炼厂大都采用两级脱盐脱水流程。原油自 油罐抽出后,先与淡水、破乳剂按比例混合,经 加热到规定温度,送入一级脱盐罐,一级电脱盐 的脱盐率在90%~95%之间,在进入二级脱盐之 前,仍需注入淡水,一级注水是为了溶解悬浮的 盐粒,二级注水是为了增大原油中的水量,以增 大水滴的偶极聚结力。
预处理的基本原理
• 原油中的盐大部分溶于所含水中,故脱盐脱水是同时进行 的。为了脱除悬浮在原油中的盐粒,在原油中注入一定量 的新鲜水(注入量一般为5%),充分混合,然后在破乳剂和 高压电场的作用下,使微小水滴逐步聚集成较大水滴,借 重力从油中沉降分离,达到脱盐脱水的目的,这通常称为 电化学脱盐脱水过程。 原油乳化液通过高压电场时,在分散相水滴上形成感应 电荷,带有正、负电荷的水滴在作定向位移时,相互碰撞 而合成大水滴,加速沉降。水滴直径愈大,原油和水的相 对密度差愈大,温度愈高,原油粘度愈小,沉降速度愈快。 在这些因素中,水滴直径和油水相对密度差是关键,当水 滴直径小到使其下降速度小于原油上升速度时,水滴就不 能下沉,而随油上浮,达不到沉降分离的目的。
• 储集地区包括沙特阿拉伯、科威特、伊朗、伊拉 克和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等。如果再扩大到中东地 区,根据1992年的数字,这个地区的石油探明储 量占世界总储量的66.38%,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 储集地区。 世界石油储量最丰富的国家——沙特 阿拉伯。1998年1月1日剩余探明储量为356.75亿 吨,占世界同期石油剩余探明储量1390.92亿吨的 25.6%。 世界海洋石油储量最丰富的地区——波 斯湾。有海上可采储量120—130亿吨。
第一节 石油天然气的化学加工
一、天然气及其加工产品 定义: 天然气是埋藏在地下的可燃性气体,它可以单独存 在,还可与石油和煤伴生,称为油田伴生气(油田气)和煤田伴 生气(煤层气)。 组成:CH4,H2,C2(以下所指的均为烷烃),C3,C4,少量 C5,CO2,N2,H2S等
利用:民用;工业用:直接应用,生产合成气,生产液化 气;化工利用
• 世界天然气储量最丰富的国家——俄罗斯。1997年剩余探 明储量为48.1450万亿立方米,占世界当年总探明储量 144.05万亿立方米的33.4%,高居世界首位。 世界石油产 量最高的国家——历史上为前苏联,1987年和1988年石 油产量均达6.24亿吨。1997年为沙特阿拉伯,生产石油 4.0825亿吨,占世界当年石油总产量32.47亿吨的12.6%。 世界海洋天然气储量最丰富的国家——前苏联。1989年探 明可采储量45280亿立方米,占世界当年同类储量296019 亿立方米的15.3%。 世界天然气产量最高的国家——俄罗 斯。1991年天然气产量曾达到5998亿立方米。以后逐年 下降。1996年产气5.05亿吨石油当量,占世界当年天然气 产量20.087亿吨石油当量的25.1%,居世界第一位。
馏程:当油品加热蒸馏时,滴出第一滴油品时的 气相温度,称为“初馏点”,蒸馏到最后达到的 最高气相温度称为“终馏点”,初馏点到终馏点 的温度范围成为该油品的馏程。在馏程之间蒸馏 的蒸出物称为“馏分”。 原油预处理(脱盐、脱水、脱硫化物)→常压蒸 馏→减压蒸馏 指标:含盐量不大于0.05Kg/m3 ,含水量不超过 0.2%
中国石油之最
• 中国陆上最早的油矿——延长油矿。 中国陆上最大的石 油生产基地——大庆石油生产基地。 中国陆上最大的天 然气生产基地——四川天然气生产基地。 中国海上建成 的最大油田——绥中36—1油田,1997年,探明石油地质 储量2.1亿吨,年产油100万吨。中国海上建成的最大气 田——崖13—1气田,1997年,探明天然气地质储量 907.9亿立方米,年产气34亿立方米。中国海上建成的最 大气田——1907年钻成的延长1号井。 中国海上第一口油 井——1960年广东石油管理局海南勘探大队在莺歌海村水 道口附近的浅海中钻的英冲1井。 中国第一支地球物理勘 探重力队——组建于1945年,由翁文波任队长,在甘肃河 西走廊进行勘探。 中国第一支钻井队——1878年清政府 批准组建的台湾石油钻井队。
• 中国第一条长距离输气管道——1964年四川气田建设的从 巴县石油沟至重庆市的巴渝输气管道。 中国第一所石油 大学——1953年10月1日成立的北京石油学院,阎子元担 任第一任院长兼党委书记。 中国第一次石油会战—— 1958年石油工业部组织的川中石油会战。 中国石油第一 批部队转业军人——1952年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十九军五十 七师转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石油工程第一师。从此,以张复 振为师长、张文彬为政委的石油师全师指战员7747人,全 部成为石油产业大军的一支生力军。 中国原油第一次出 口——1962年大庆油田原油出口日本。
• 世界石油资源量最大的国家——科威特。1997年剩余探明 储量为131.65亿吨,但根据科威特石油界人士透露,其探 明储量远远大于公布的数字。科威特境内至少有3个特大 型含油构造,它他除具埋藏浅、易开采、油层厚、质量高 等特点外,还同周围邻国的油田沟通,形成锅状,而科威 特正好在锅底,油田面积实际上超过1.7万平方公里的国 土,因而采油后油田储量不见减少,反而增加,这使它有 可能超过沙特阿拉伯成为世界上第一大产油国。 世界石 油储量最丰富的地区——阿拉伯—伊朗油区,石油储集面 积330余万平方公里,石油可采储量在700亿吨以上。
化工生产基本原料简介
• 自然界包括:地壳表层,大陆架,水圈,大气层和 生物圈。 • 化工初始原料:矿物,生物资源,水和空气,废弃 物等。 世界能源消耗量: 石油40%、煤27%、天然气23%、核能7%、水3%。 • 2004年世界石油产量前五位:俄罗斯、沙特、美 国、伊朗、中国。中国石油产量1.75亿吨,探明 储量25亿吨,探明天然气储量1.51亿吨。 • 2004年中国煤炭产量19.8亿吨,居世界第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