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建筑设计规范
商业建筑设计规范

商业建筑规划设计控制要点1、总平面的设计要求1.1购物中心一般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入口广场,入口广场应结合城市主要交通道路及步行街主要出入口设置。
1.2购物中心设计中应考虑与城市交通的泊接站点,如公交车站、出租车停靠站等。
应充分考虑泊接站站面的长、宽等功能需求。
有轨道交通时,考虑与轨道交通的连接可能。
1.2.1自方案深化阶段开场,在总图及购物中心首层平面图中应表达出泊接站点,一般设两处港湾式停车站点。
1.2.2应将泊接站点设计纳入景观标识系统设计。
1.2.3规划设计部工程负责人应依据工程公司与政府协调沟通的结果,将泊接站点在图中落实到位。
1.3大、中型以上城市商业广场,原那么上不设大型地面停车场。
1.4、XX的工程,建筑密度不宜大于55%。
1.5购物中心沿主要道路尽量不设车库出入口,假设必须设,不可垂直道路,在退线宽裕情况下可顺着红线边缘设。
并且不能在商铺前横向设车道出入口。
1.6人防设计:人防设计应优先考虑异地建立,人防区域应优先考虑布置在持有物业局部。
2、购物中心的设计要求2.1购物中心主力店首层对外开门不要太多,同一业态两个门之间的距离不要小于50米。
首层商业入口的门做平开门,不做转门或自动门〔北方寒冷地区另议〕。
购物中心商铺原那么上不对外开门。
2.2购物中心首层内装设计时应考虑尽可能多的橱窗等商业展示面。
购物中心的疏散楼梯原那么上应垂直外墙布置,少占用沿街面,以到达同样效果。
3、室内商业步行街的设计要求〔以下简称“室内步行街〞〕3.1室内步行街的中庭必须设在转折部位。
假设有两个及以上中庭时要分主次,一大一小,中庭形状要有所不同。
主中庭开洞面积大于600平方米,次中庭开洞面积300~400平方米左右。
两中庭间距离宜大于100米。
3.2严寒及寒冷地区商业广场室内步行街出入口必须设双层门廊,并且设风幕,不得设门帘。
3.3假设为三层室内步行街,第三层宜全部做餐饮,重点布置具有当地餐饮美食文化特色的餐饮业态。
商业建筑设计规范

商业建筑设计规范1.结构设计规范:商业建筑的结构设计应遵循当地的建筑规范和标准,以确保建筑的安全和稳定性。
结构设计应考虑到建筑的使用寿命、荷载条件、抗震需求等因素,并使用符合相关标准的材料和技术。
2.空间规划规范:商业建筑的空间规划应满足建筑功能的需求和用户的操作流程。
建筑内的公共区域、办公区、商业展示区、厕所、走廊等区域的设计应符合相关的安全标准和通行要求。
3.采光和通风规范:商业建筑的采光和通风应考虑到室内环境的舒适性和健康性。
建筑的采光设计应尽量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光,同时避免过度照明。
通风系统应满足空气质量标准,确保室内空气的流通和排放。
4.消防安全规范:商业建筑的消防安全设计应符合相关的消防法规和标准。
建筑应配备火警报警系统、灭火设备和疏散设施,以应对火灾和其他紧急情况。
5.建筑外观和景观规范:商业建筑的外观设计应与周围环境相协调,并符合相关的城市规划和建筑风格。
建筑的景观设计应考虑到绿化、道路、停车场等因素,以提供一个宜人的环境。
6.可持续发展规范:商业建筑的设计应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包括节能、水资源管理、材料选择和室内环境质量等方面。
建筑应采用节能设备和技术,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
7.残疾人友好规范:商业建筑应考虑到残疾人的使用需求,提供无障碍设施和便利设施,以确保所有人都能方便地进入和使用建筑。
8.声环境规范:商业建筑应考虑到周围环境的噪音污染,并采取措施减少噪音传播。
建筑内的公共区域和工作区域应满足相关的噪音标准,以提供一个安静和舒适的工作环境。
9.安全规范:商业建筑应具备安全设施和系统,包括监控系统、入侵报警系统和安全保护设备。
建筑内的公共区域和工作区域应符合相关的安全标准,以确保员工和客户的安全。
10.绿色建筑规范:商业建筑应鼓励使用可再生能源和环保材料,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建筑的设计和施工过程应遵循绿色建筑评估标准,以确保建筑的可持续性和环境友好性。
综上所述,商业建筑设计规范旨在确保商业建筑的安全、可持续发展和功能性。
商店建筑设计规范JGJ48-88

商店建筑设计规JGJ48-88(试行)主编单位:中南建筑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国建设部中华人民国商业部实行日期:1989年4月1日关于发布专业标准《商店建筑设计规》的通知(88)建标字第223号根据原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83)城科字第224号和原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商业部(83)城设字第189号文的要求,由中南建筑负责编制的《商店建筑设计规》,经审查,现批准为专业标准,编号JGJ48-88,自一九八九年四月一日起实施。
在实施过程中如有问题和意见,请函告中南建筑。
中华人民国建设部中华人民国商业部一九八八年九月十四日第一章总则第1.0.1条为保证商店建筑设计符合适用、安全、卫生等基本要求,特制定本规。
第1.0.2条本规适用于全国城镇及工矿区新建、扩建和改建的商店建筑(含综合性建筑的商店部分)。
第1.0.3条商店建筑设计应符合城市规划和环境保护的要求,并应合理地组织交通路线,方便群众和体现对残疾人员的关怀。
第1.0.4条商店建筑的规模,根据其使用类别、建筑面积分为大、中、小型,应符合表1.0.4的规定。
第1.0.5条商店建筑设计,除应符合本规的规定外,还应符合《民用建筑设计通则》(JGJ37-87)以及国家和专业部门颁发的有关设计标准、规和规定。
第二章基地和总平面第一节选址和布置第2.1.1条大中型商店建筑基地宜选择在城市商业地区或主要道路的适宜位置。
大中型菜市场类建筑基地,通路出口距城市干道交叉路口红线转弯起点处不应小于70m。
小区的商店建筑服务半径不宜超过300m。
第2.1.2条商店建筑不宜设在有甲、乙类火灾危险性厂房、仓库和易燃、可燃材料堆场附近;如因用地条件所限,其安全距离应符合防火规的有关规定。
第2.1.3条大中型商店建筑应有不少于两个面的出入口与城市道路相邻接;或基地应有不小于1/4的周边总长度和建筑物不少于两个出入口与一边城市道路相邻接。
第2.1.4条大中型商店基地,在建筑物背面或侧面,应设置净宽度不小于4m的运输道路。
商业建筑设计规范

商业建筑设计规范1. 引言商业建筑设计规范是指在商业建筑设计过程中需要遵循的一系列准则和标准。
商业建筑的设计要求与其他类型的建筑有所不同,考虑到商业活动的特性和经济效益。
本文将详细介绍商业建筑设计规范的相关内容,以确保商业建筑的安全性、实用性和美观性。
2. 建筑功能和空间布局商业建筑的功能和空间布局应根据实际需求进行合理的规划和设计。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商业建筑功能和空间布局的考虑因素:•商业建筑的主要功能:确定商业建筑的主要用途,如零售、办公、餐饮等,并根据功能要求进行相应的布局设计。
•空间分隔:根据不同功能区域的要求,合理划分建筑内部的不同空间,如零售区、办公区、休息区等,并确保各功能区域之间的流线清晰。
•人流分布:考虑到商业建筑的客流量,合理规划人流分布和通道布局,以确保顾客的舒适感和安全性。
•商业设施布局:考虑到商业设施的使用效率和用户体验,合理布局餐厅、厕所、停车场等公共设施。
3. 建筑结构和安全性商业建筑的结构设计和安全性是保障建筑物正常运行的重要因素。
以下是商业建筑结构设计和安全性的相关考虑:•建筑承载力:根据商业建筑的使用需求,确保建筑结构具备足够的承载力和刚度以满足设计要求。
•防火安全:采取必要的防火措施,如设置火灾报警系统、灭火设备等,确保商业建筑的安全性和应急处理能力。
•防盗和安全系统:合理设计安全系统,包括监控摄像头、防盗门窗、门禁系统等,以确保商业建筑内部的安全和秩序。
•紧急疏散通道:保证商业建筑内部的紧急疏散通道的设置合理,并确保其畅通无阻。
4. 建筑外观和环境融合商业建筑的外观设计和与周围环境的融合是提升商业形象和吸引力的重要因素。
以下是商业建筑外观设计和环境融合的相关考虑:•建筑立面设计:根据建筑功能、风格和质感要求,设计符合商业形象和视觉效果的立面。
•细节处理:注重建筑细节的处理,如门窗、立柱、外墙装饰等,以营造独特的商业建筑风格。
•绿化和景观:结合商业建筑周围的环境特点,合理设计绿化和景观元素,为商业区域营造宜人的环境。
商业建筑设计规范

七、商店建筑设计规范(JGJ48-88)1.0.4 商店建筑的规模,根据其使用类别、建筑面积分为大、中、小型,应符合表3.-7的规定2.1.3 大中型商店建筑应有不少于两个的出入口与城市道路相邻接; 或基地应有不小于1/4 的周边总长度或建筑物不少于两个出入口与一边城市道路相邻接。
2.1.4 大中型商店基地内, 在建筑物背面或侧面应设置净宽度不小于4m 的运输道路。
基地内消防车道也可与运输道路结合设置。
3.1.6 营业部分的室内公用楼梯的梯段净宽不应小于 1.4m, 踏步高度不应大于0.16m, 踏步宽度不应小于0.28m。
3.1.7 大型商店营业部分层数为 4 层及 4 层以上时, 宜设自动扶梯或乘客电梯; 商店的多层仓库可按规模设置载货电梯或电动提升机、输送机。
3.1.8 营业部分的自动扶梯倾斜部分与水平面夹角应等于或小于300; 自动扶梯上、下两端水平部分3m 范围内不得兼作他用。
当只设单向自动扶梯时, 附近应设置相配伍的楼梯。
3.1.11 设系统空调的商店, 营业厅与空气处理室之间的隔墙应为防火兼隔声构造,并不得直接开门相通。
3.2.2 营业厅面积指标可按平均每个售货岗位15m2 计( 含顾客占用部分); 也可按每位顾客 1.35m2 计。
营业厅内如堆放大量商品时, 应将指标计算以外的面积计入仓储部分。
3.2.3 普通营业厅内走道最小净宽:1. 通道在柜台与墙面或陈列窗之间时, 为2.2Om;2. 通道在两个平行柜台之间:(1) 每个柜台长度小于7.5m 时, 为2.2Om;(2) 一个柜台长度小于7.5m 、另一个柜台长度7.5~15m 时, 为3.00 m;(3) 每个柜台长度7.5~15m 时, 为3.7Om;(4) 每个柜台长度大于15m 时, 为4.00 m;(5) 通道一端设有楼梯时, 上、下两个梯段宽度之和再加1 m。
3. 柜台边与开敞楼梯最近踏步间距离4m, 并不小于楼梯间净宽;4. 通道内如有陈列物时, 通道净宽度应增加该物宽度;5,无柜台售区、小型营业厅可在20%以内酌减;6,菜市场、摊贩市场宜增加20%。
最新商业建筑工程设计规范

最新商业建筑工程设计规范商业建筑工程设计规范是指在商业建筑设计过程中应遵循的标准和规范。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商业建筑的设计要求也在不断提高。
本文将介绍最新的商业建筑工程设计规范。
1. 建筑形态商业建筑的形态应符合以下要求:- 建筑外形应美观大方,与周围环境协调一致;- 增加建筑的可识别性和标志性,便于商业宣传和品牌塑造;- 设计合理的内外空间布局,以提供舒适的使用环境。
2. 功能布局商业建筑的功能布局应考虑以下因素:- 按商业功能合理划分区域,例如商店、餐厅、娱乐设施等;- 考虑商业流线和人流量,合理安排各功能区域的位置;- 保证功能区域之间的相互关联和便捷的互动。
3. 结构设计商业建筑的结构设计应满足以下要求:- 结构稳定可靠,能够承受设计荷载;- 采用高效的结构形式,减少结构材料的使用;- 考虑商业活动对结构造成的振动和噪声,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减震和隔音。
4. 空调与照明设计商业建筑的空调与照明设计应考虑以下因素:- 提供舒适的室内温度和湿度,保证商业活动的正常进行;- 节能环保,减少能源消耗和碳排放;- 采用合适的照明设计,营造良好的商业氛围。
5. 消防与安全设计商业建筑的消防与安全设计应满足以下要求:- 安装消防系统,包括灭火设施和疏散通道;- 考虑商业活动可能带来的火灾和安全隐患,采取相应的预防和控制措施;- 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确保商业建筑的安全运营。
6. 环境友好设计商业建筑的环境友好设计应考虑以下因素:- 选择地理位置优越的建筑用地,减少交通对环境的影响;- 采用可再生能源和节能设备,减少能源消耗和碳排放;- 考虑建筑材料的环境友好性,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
7. 可持续发展商业建筑的可持续发展应考虑以下因素:- 考虑建筑的功能可变性,便于未来的改造和扩展;- 采用可持续的水资源管理措施,减少水资源的浪费;- 关注建筑的社会责任和文化价值,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以上是最新商业建筑工程设计规范的主要内容,设计师在商业建筑设计过程中应遵循这些规范,以确保商业建筑的质量和可持续发展。
商业建筑设计规范

商业建筑设计规范首先,商业建筑的设计要符合建筑物的功能需求。
商业建筑的设计应该考虑到商业活动的规模、类型和特点,确保能够满足商业租户的需求和期望。
商业建筑的设计还应注意到商业流程的顺畅性,包括流线布局、公共空间的设计、商业设施的设置等。
其次,商业建筑的结构设计要满足安全和抗震要求。
商业建筑的结构设计应符合国家建筑标准和抗震要求,提供足够的抗震性能和结构稳定性。
结构设计还应考虑到商业活动的需求,如大跨度结构、空间高度等。
第三,商业建筑的材料选择要考虑到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商业建筑的材料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并且应具有良好的环保性能和可持续性。
材料的选择还应考虑到商业建筑的使用寿命、维护成本和整体美观度。
第四,商业建筑的设备设计要满足商业活动的需求。
商业建筑的设备设计应包括通风、空调、照明、给排水等系统的设计,确保商业活动的舒适度和效率。
设备设计还应考虑到能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要求。
最后,商业建筑的能源使用要达到节能和环保的要求。
商业建筑的能源使用应符合国家能源标准,采用高效节能设备和技术,减少能源的消耗和浪费。
商业建筑的能源使用还应考虑到商业活动的需求,如商业设备的能耗、照明的亮度和时段等。
综上所述,商业建筑设计规范涵盖了建筑的功能需求、结构安全、材料选择、设备设计和能源使用等方面。
这些规范旨在确保商业建筑的安全、可持续性和人性化,为商业活动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在实施过程中,设计师应严格按照规范执行,并不断进行改进和创新,以满足不断变化的商业需求和环境保护的要求。
建筑设计中的商业建筑规范要求

建筑设计中的商业建筑规范要求商业建筑作为城市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城市形象的塑造和经济的促进有着重要的作用。
在建筑设计中,商业建筑的规范要求必不可少。
本文将围绕商业建筑的规范要求展开论述。
一、商业建筑的适用范围商业建筑的适用范围包括购物中心、商场、酒店、办公楼等各类商业场所。
这些建筑的设计与建造需要遵守相应的规范要求,以保证建筑的安全性、舒适性和实用性。
二、商业建筑的建筑面积规定商业建筑的建筑面积是一个重要的规范要求。
根据不同的商业场所,不同的规定也会有所不同。
购物中心和商场的建筑面积通常较大,需要满足商家的租赁需求,同时也有顾客流量的考虑;酒店和办公楼的建筑面积相对较小,更注重内部空间的合理利用和功能分区。
三、商业建筑的安全要求商业建筑的安全性是最基本的规范要求之一。
商业建筑应符合防火、防爆、防盗等方面的要求。
建筑结构的承载能力和抗震性能也需要符合相应的规定。
此外,商业建筑的疏散通道、紧急出口、消防设施等也需要满足法律法规所规定的要求。
四、商业建筑的设计布局商业建筑的设计布局需要考虑人流量、商品陈列、照明等因素。
购物中心和商场需要设计合理的平面布局,以方便顾客的购物和导航;酒店和办公楼需要合理设置公共区域和私密区域,以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此外,照明的设计也需要符合工程技术标准。
五、商业建筑的能源节约商业建筑的能源节约是适应当代社会发展和环保要求的重点规范要求之一。
商业建筑应尽量使用高效节能设备,选择合适的保温和隔热材料,减少能源浪费。
在设计过程中,还要考虑采光和通风等自然环境因素的利用,以改善建筑的舒适性。
六、商业建筑的无障碍设计商业建筑的无障碍设计是为了提供更便捷的使用环境给老年人、残疾人和行动不便的人群。
商业建筑应设置无障碍通道、无障碍卫生间、无障碍斜坡等设施,以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提高建筑的可达性和可用性。
七、商业建筑的环境保护商业建筑的环境保护是为了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保护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商业建筑规划设计控制要点1、总平面的设计要求购物中心一般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入口广场,入口广场应结合城市主要交通道路及步行街主要出入口设置。
购物中心设计中应考虑与城市交通的泊接站点,如公交车站、出租车停靠站等。
应充分考虑泊接站站面的长、宽等功能需求。
有轨道交通时,考虑与轨道交通的连接可能。
1.2.1 自方案深化阶段开始,在总图及购物中心首层平面图中应体现出泊接站点,一般设两处港湾式停车站点。
应将泊接站点设计纳入景观标识系统设计。
规划设计部项目负责人应依据项目公司与政府协调沟通的结果,将泊接站点在图中落实到位。
大、中型以上城市商业广场,原则上不设大型地面停车场。
北京、上海的项目,建筑密度不宜大于55%。
购物中心沿主要道路尽量不设车库出入口,若必须设,不可垂直道路,在退线宽裕情况下可顺着红线边缘设。
并且不能在商铺前横向设车道出入口。
人防设计:人防设计应优先考虑异地建设,人防区域应优先考虑布置在持有物业部分。
2、购物中心的设计要求购物中心主力店首层对外开门不要太多,同一业态两个门之间的距离不要小于50 米。
首层商业入口的门做平开门,不做转门或自动门(北方寒冷地区另议)。
购物中心商铺原则上不对外开门。
购物中心首层内装设计时应考虑尽可能多的橱窗等商业展示面。
购物中心的疏散楼梯原则上应垂直外墙布置,少占用沿街面,以达到同样效果。
3、室内商业步行街的设计要求(以下简称“室内步行街”)室内步行街的中庭必须设在转折部位。
若有两个及以上中庭时要分主次,一大一小,中庭形状要有所不同。
主中庭开洞面积大于600 平方米,次中庭开洞面积300~400平方米左右。
两中庭间距离宜大于100 米。
严寒及寒冷地区商业广场室内步行街出入口必须设双层门廊,并且设风幕,不得设门帘。
若为三层室内步行街,第三层宜全部做餐饮,重点布置具有当地餐饮美食文化特色的餐饮业态。
重油烟餐饮业态尽可能放置在三层,以减少其对一、二层的影响;油烟尽可能高空排放。
三层室内步行街使用率(租赁面积与步行街总建筑面积之比)应达到50%。
室内步行街的尺度室内步行街的长度以280~350 米为宜,宽度宜为38—40米,—万平方米。
室内步行街两侧店面之间宽度:首层9~10米,二、三层15~17 米。
室内步行街走道净宽宜~4 米,“洞”口宽度宜为9 米,“桥”的净宽度宜为米,中庭周围走道净宽应适当加宽,观光电梯处走道必须加宽,可至5~6 米。
“洞”口及“桥”边缘不得设反梁。
室内步行街采光顶的开口宽度,应较下层开口两侧各扩大米左右。
室内步行街的剖面:步行街一般为三层。
首层层高为米,二、三层层高为米,吊顶下净高分别控制不低于米和米。
室内步行街第三层延伸到二层室外街商铺上方的,室内步行街必须注意向外侧偏移。
占室外步行街三层的,应退后外街5 米左右。
室内步行街卫生间的设置:根据室内步行街的长度不同,一般设3~5 组卫生间。
卫生间的间距为80~100 米,面积为70~100平方米/组。
每组卫生间蹲位:男厕不宜少于5 个,女厕不宜少于10 个;男卫生间小便斗不应少于5 个;洗手盆各不应少于4个。
室内步行街卫生间应与主力店合用,应考虑无障碍设计。
室内步行街的采光廊和中庭的采光天棚应考虑广告装饰物的安装,需要预留一定数量的吊挂件。
中庭的吊挂件预留6~8 个,要考虑方便安装LED 电子屏,总荷载20KN。
采光廊按每跨预留一处吊挂件,应考虑电动提升装置。
室内步行街中庭的采光天棚及步行街的采光廊必须进行节能设计,应设置电动遮阳装置。
主力店对室内步行街开口的设置原则:主力店对室内步行街的主要开口,单边连接设置一处,双边连接不超过两处。
主要开口尺寸为一个整跨,位置宜尽量设置在中庭区域。
室内步行街地面为浅暖色石材。
室内步行街的电梯及自动扶梯设计要求:自动扶梯距步行街主入口不小于10 米,间距宜控制在50 米左右。
自动扶梯应靠洞口一侧并平行布置,以免遮挡视线。
提升高度为两层及两层以上的自动扶梯,靠外墙时应不留缝,临空一侧必须做安全防护,招标采购前必须明确保护高度。
室内步行街的自动扶梯应有一组通往地下停车场各层。
观光梯在中庭设置,以2 部为一组,观光梯轿厢要使用玻璃使其通透,井道为钢和玻璃结构,观光梯应通到地下停车场各层,在停车场应设置通透玻璃候梯厅,候梯厅需设计空调。
厅外入口处应设计防护设施。
室内步行街的货梯,吨位为~2 吨,可与主力店合用(不含百货)。
供室内步行街独立使用的货梯不应超过2 组。
室内步行街的各层内外出入口均应设置人流计数系统。
4、百货楼的设计要求在总图中百货楼应设置在重要区位,贴临广场,应设置单独的对外出入口。
百货单层面积宜大于5000 平方米,总建筑面积宜为~3万平方米。
百货宜设置中庭。
中庭宜居中布置,一般占4~6个柱跨。
百货对室内步行街开口宜设置在中庭。
百货一般在中庭两侧各设置1 组自动扶梯。
最终百货楼的中庭是否设置,需以百货租户的意见为主要参考依据。
5、娱乐楼的设计要求娱乐楼应设置单独的对外出入口。
娱乐楼为四层时常态各层布置为:电玩或待定、桌球吧、KTV、影城,楼层位置可根据设计调整。
在二、三线城市中,影城只做8~9 个厅,即:一个容纳280~300 人左右的大厅、一个VIP 厅、其余均为不超过200 人的中厅。
省会以上城市应设10 个厅(含)以上。
部分市场好的城市或区位可以考虑12~15个厅。
10厅的影城中需设一个300 人以上的大厅;除VIP厅外,其余影厅人数均不得少于100 人。
各影城影厅人数应有级差,同样规模影厅不得超过4厅。
室内步行街首层设立影城售票位(位置与影城区域互补)。
6、综合楼的设计要求综合楼原则上不设健身业态,各层业态构成分别为:待定、电器(或其它)、儿童城、酒楼(主题餐厅)。
综合楼应设置单独的对外出入口;酒楼在一层宜设置独立门厅并设电梯。
7、独立酒楼的设计要求酒楼应设置单独的对外出入口。
酒楼首层设独立大堂,面积约150 平方米左右,两层通高,2~3 部客梯,大堂宜与步行街连通。
8、超市的设计要求超市原则上只在室内步行街内设置一个出入口,不对外单独开口。
总建筑面积宜控制在~ 万平方米。
规划设计部应对超市的外租区进行管控,商管公司配合,避免出现“第二条室内步行街”。
9、五星级(含超五星级)酒店的设计要求总图设计要求:在总图中酒店应设置在重要区位,贴临城市主路,宜独立设置。
酒店主入口门前宜退红线25 米。
酒店地下部分设计要求:地下部分主要功能为后勤服务、停车及设备用房,根据情况设置夜总会。
地下建筑面积(不含停车面积)设置夜总会的不得超过8000 平方米,不设置夜总会的不得超过6500 平方米。
夜总会只表示范围,不做内部布置。
酒店首层设计要求:首层大堂挑空区面积宜600~800平方米,距入口10 米以内不得有柱子,以横向布置大堂为宜。
自助餐区域应设置VIP间。
客梯区域应考虑避免总服务台视线通视。
酒店二层设计要求:酒店二层一般为餐饮功能,为中餐厅和风味餐厅。
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可设西餐厅;地级市的酒店不设风味餐厅,仅设中餐厅。
酒店的中餐厅,包房宜为8~12 间;其中应至少设一间豪华包房,面积在100 平方米以上,餐台宜为25~30位以上。
所有项目中的餐厅包房都要有送餐间,最好带卫生间。
滨江酒店(如福州、武昌等沿江项目),餐厅要放在四层并设室外观景平台,康体部分放在二层。
酒店三层设计要求:酒店三层为会议及大宴会厅功能。
应考虑设置1~2 个会见厅,其中一个可容纳40 人的大会见厅,会见厅应设置卫生间及衣帽间。
宜设置一个250~300平方米左右的中会议室,及中小会议室8 个左右,可以与大宴会厅不在一个楼层。
应考虑足够面积的卫生间。
应考虑衣帽间。
大宴会厅根据城市不同净面积约在1300~1800平方米左右,并可同时分隔成为3 个中型会议厅使用。
酒店四层设计要求:酒店四层原则上为康体功能。
考虑游泳、健身及跳操、美容美发及SPA 会所等功能。
SPA 会所应按立天唐人的全套间模式设计,根据面积设置5~7 套,每套约150~300平方米左右。
每套均含桑拿、SPA功能,并考虑单间及棋牌室。
冷热水池高出地面500,下降500,水面净高约为500~600mm。
酒店健身房做100~200 平方米。
酒店泳池的休息区宜40~50 平方米。
美容美发应设置1~2间VIP房间。
酒店行政楼层设计要求:行政酒廊应紧邻客梯电梯间布置,位置应考虑周边环境景观。
行政酒廊的接待台应迎宾布置。
酒店卫生间的设计要求:酒店公共卫生间必须做两道门,进入第一道门后再分男女。
卫生间最好设计成比较方正的空间,洁具靠边布置,房间中间最好能留出4平方米左右的空地,不要设计成狭长的空间。
大宴会厅男卫生间里小便斗不少于10 个,厕位8 个左右。
女卫生间厕位数约15个左右。
酒店套间客房的卫生间要设两个洗手盆,总统套浴缸不应过高,高度控制在500左右。
酒店配套设施设计要求:酒店凡多部货梯在一个核心筒内的,一定要布置在一起,不得分散布置。
酒店裙房中的设备机房尽可能放在夹层中,少占用有效面积。
空调一律采用四管制。
酒店冷、热水给水管路要分开设置。
酒店层高设计要求:首层大堂高不小于12 米(7 米+5米),滨水酒店适当增加。
宴会厅层高不小于10 米。
客房层高宜为~ 米。
酒店的其他设计要求:三北地区(东北、西北、华北)新建酒店的外立面饰面材料尽可能采用石材,少用铝板(考虑酸雨腐蚀)。
酒店计算套房比例时,总统套不计算在内。
六星级酒店一律不设双床间,五星级配30%左右。
10、室外步行街(底商)的设计要求除北京、上海外,原则上不做3层室外步行街商铺,以2层一拖二模式为主。
严禁设计三层分层销售的室外步行街。
原则也不设计一、二层分层销售的商铺。
室外步行街(指大商业以外)商铺上的塔楼全部做结构转换。
室外步行街街宽一般约9~15米。
所有室外步行街应设公共卫生间,每条街至少设一处。
商铺内预留卫生间给排水管道。
室外步行街不应做大树和水景。
商铺进深一般为10~14米,以12 米为宜,面宽米左右。
底商不做过街楼,采用全断开的形式。
室外步行街根据长度在转折处设置两个左右节点空间。
11、写字楼的设计要求写字楼的定义:“甲级写字楼”代表“5A写字楼”或“高级写字楼”,做中央空调;“写字楼”代表“公寓”、“SOHO”或普通档次销售写字楼,不做中央空调。
写字楼入口不要正对电梯厅,入口正对面可以考虑服务台或背景墙。
甲级写字楼应设置两层共享的入口大堂,大堂挑空部分面积约250~400平方米;甲级写字楼标准层层高宜为米。
独立的甲级写字楼应考虑环绕型大堂。
甲级写字楼客梯:按照5000 平方米左右设一部客梯考虑。
回迁写字楼应优先采取插蜡烛的方式,设100平米左右的大堂。
12、商管物管用房的设计要求商业综合体地上部分考虑部分商业管理用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