泵站设计方案
泵站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泵站施工组织设计方案一、项目背景及目标泵站位于我国某重要河流沿岸,工程主要包括新建泵站一座,及相关配套设施。
项目旨在提高区域防洪排涝能力,保障农业生产,改善生态环境。
我们的目标是确保工程按期完成,质量达标,安全可靠。
二、施工准备工作1.施工图纸及技术规范:组织设计人员对施工图纸进行审查,确保图纸完整、准确。
同时,熟悉相关技术规范,为施工提供技术支持。
2.施工队伍:选拔具有丰富施工经验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组成施工队伍。
对施工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提高其技能水平。
3.施工材料:根据工程需求,提前采购优质施工材料,确保材料供应充足。
4.施工设备:配置满足施工需求的各类设备,包括挖掘机、装载机、混凝土搅拌机等。
三、施工阶段划分1.土建施工阶段:主要包括泵站主体结构、引水渠道、出水渠道等土建工程的施工。
2.机电设备及金属结构安装阶段:主要包括泵站机电设备及金属结构的安装、调试。
3.调试运行阶段:对泵站进行调试,确保设备运行正常。
4.竣工验收阶段:组织专家对工程进行验收,确保工程质量达标。
四、施工方法及工艺1.土建施工:采用分段施工法,将工程分为若干施工段,同步进行。
采用现代化施工工艺,提高施工效率。
2.机电设备及金属结构安装:采用现场组装法,将设备分解为若干部分,现场组装。
采用精密测量技术,确保设备安装精度。
3.调试运行:在设备安装完成后,进行调试运行,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五、施工进度安排1.施工前期:进行施工图纸审查、施工队伍培训、施工材料采购等工作。
2.施工中期:完成土建工程、机电设备及金属结构安装。
3.施工后期:进行调试运行、竣工验收。
六、施工质量控制1.施工过程控制:对施工过程进行全面监控,确保施工质量。
2.施工材料控制:对施工材料进行严格验收,确保材料质量。
3.施工设备控制:对施工设备进行定期检查,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七、施工安全管理1.安全培训: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培训,提高其安全意识。
2.安全措施:制定完善的安全措施,确保施工安全。
一体化泵站设计方案

一体化泵站设计方案一体化泵站设计方案引言泵站是工农业生产中常用的设备,用于将液体或气体从低处输送到高处,具有广泛的应用。
一体化泵站是一种集水泵、控制系统和管道等设备于一体的综合设施。
本文将介绍一体化泵站的设计方案。
设计目标设计一体化泵站的目标是提供高效、可靠的液体或气体输送系统,以满足工农业生产的需求。
具体设计目标如下:1. 提供稳定的输送能力,确保输送过程中不发生堵塞、泄漏等问题;2. 减少泵站设备的体积和占地面积,提高空间利用率;3. 提供智能化控制系统,实现远程监测、故障诊断和自动化操作;4. 考虑环境保护,减少泵站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设计方案泵站选型根据工农业生产的需求和输送介质的特性,选择适应的泵站类型。
常见的泵站类型有离心泵站、柱塞泵站、齿轮泵站等。
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泵站类型。
泵站布局为了提高泵站的空间利用率,可以采用垂直布局或水平布局。
垂直布局将泵站的不同部分安置在不同的楼层,减少设备的占地面积。
水平布局则将不同部分安置在同一楼层,减少设备的高度。
控制系统设计引入智能化控制系统,实现泵站的自动化操作和远程监测。
控制系统可以实时监测泵站的运行状态,对故障进行诊断,并自动采取措施进行修复。
同时,控制系统可以实现远程操作,降低维护和管理的成本。
管道设计在泵站设计中,管道的设计十分重要。
管道的布置应合理,避免泵站因管道过长、过细等原因产生过大的阻力和能耗。
管道的材质应选择耐腐蚀、高强度的材料,以确保泵站的长期稳定运行。
环境保护措施在泵站设计中应考虑环境保护的要求。
可以通过增加消声装置、防止泄漏等措施减少泵站对周围环境的干扰。
同时,可以考虑利用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风能等为泵站提供电力,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
结论一体化泵站是一种集水泵、控制系统和管道等设备于一体的综合设施。
设计一体化泵站时,应考虑提供稳定的输送能力、减少设备体积、提供智能化控制系统和保护环境等目标。
通过选择适应的泵站类型、合理布局、智能化控制系统的设计、管道设计和环境保护措施,可以实现高效、可靠的一体化泵站设计。
泵站工程设计方案

1.1 泵站工程设计1.1.1 设计依据1.1.1.1 法律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2016 年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2016 年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15 年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4 年修订);《建设项目用地预审管理办法》(2008 年修订);《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2017 年修订);1.1.1.2 主要规程及规范《水利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2020年版);《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L 252-2017;《水利水电工程初步设计报告编制规程》SL 619-2013;《水工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SL 191-2008;《水工建筑物抗冰冻设计规范》GB/T 50662-2011;《泵站设计规范》GB 50265-2010;《水闸设计规范》SL 265-2016;《水电站压力钢管设计规范》SL 281-2003;《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 18306-2015;《水工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SL 203-1997;《室外给水设计标准》GB 50013-2018;《给水排水工程构筑物结构设计规范》GB 50069-2002;《给水排水工程管道结构设计规范》GB 50332-200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12;《水利水电工程设计工程量计算规定》SL 328-2005《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标准》GB 50433-2018;《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4-2015;《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68-2008;《给水排水构筑物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141-2008;《水利水电工程边坡设计规范》SL 386-2007;山东省水利厅鲁水定字[2015]3号文颁发的《山东省水利水电工程设计概(估)算费用构成及计算标准》和《山东省水利水电工程设计概(估)算编制办法》;国家及行业颁布的其他有关现行法规和标准等。
泵站工程布置方案

泵站工程布置方案一、前言泵站是用来输送和提升液体的设备,广泛应用于各种工业生产和城市供水系统中。
精心设计和合理布置的泵站可有效提高生产效率和输送水平,减少能源消耗和运行成本。
因此,对于泵站工程的合理布置方案十分重要。
本文将围绕泵站工程的布置方案展开讨论,分析泵站工程布置方案的设计原则和应注意的问题,为泵站工程设计提供参考。
二、泵站工程布置方案的设计原则1. 合理利用场地泵站的布置应充分考虑场地的大小、地形和周边环境。
合理利用场地资源,尽可能减少土地占用,确保泵站设施的规划和建设符合相关规范和标准。
2. 考虑设备安装和维护泵站设备的安装和维护需要考虑到设备的运行空间、通风、排水等因素。
合理的布置方案应该方便设备的安装和日常维护,减少维护成本和维修时间。
3. 考虑设备的运行效率泵站设备的布置应保证设备的运行效率。
合理布置泵站设备,避免设备之间相互干扰,确保泵站设备的正常运行和输送效率。
4. 合理配置安全防护设施泵站作为一种输送液体的设备,应充分考虑设施的安全性和防护措施。
合理配置安全防护设施,有效预防事故和减少风险。
5. 考虑环保和节能泵站的布置应充分考虑环保和节能问题,合理运用可再生能源、节约能源和减少排放。
保护环境、减少能源消耗是泵站工程布置方案设计的重要目标。
6. 考虑系统的可扩展性在泵站工程布置方案设计过程中,应考虑系统的可扩展性,为今后系统的升级和扩展留下空间和条件。
三、泵站工程布置方案的应注意问题1. 设备布置的合理性对于不同种类的泵站设备,应充分考虑设备的布置位置和相互关系。
合理布置设备,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输送效率。
2. 设备安装和维护的便利性泵站设备的安装和维护应该便利,方便设备的日常维护和维修。
泵站设备的布置应该充分考虑到设备的运行空间、通风和排水等因素。
3. 设备的排布顺序泵站设备的排布顺序应该保证设备之间没有相互干扰,有利于设备的正常运行和维护。
4. 安全防护设施的配置泵站作为液体输送设备,应充分考虑安全防护设施的配置,防止事故和减少风险。
泵站改造工程设计方案

泵站改造工程设计方案一、工程概况1.1 项目背景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城市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和改造工作成为了一项重要的国家发展任务。
作为城市污水处理系统中重要的一环,泵站在排水和污水处理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泵站的改造工程成为了一项紧迫的任务。
本设计方案旨在对某城市的污水泵站进行改造工程设计,提高其运行效率和安全性,从而更好地满足城市污水处理的需要。
1.2 工程地点本工程位于某城市的市区,占地面积约1000平方米,周边有居民区和商业区,交通便利。
1.3 建设内容本工程主要涉及某城市的污水泵站改造工程,包括设备更新、管网优化、系统集成等内容。
二、项目建设目标2.1 技术目标- 提高泵站的运行效率,降低运行成本;- 提升设备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减少故障率;- 完善污水处理系统,提高污水处理能力。
2.2 经济目标- 提高泵站的经济效益,增加运行收入;- 减少维护和运行成本,提高资产利用率;- 增加设备寿命,延长投资回收周期。
2.3 环保目标- 降低排放物的浓度,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采用节能设备,减少能源消耗;- 注重设备更新和环保设施建设,提高污水处理效果。
三、工程改造方案3.1 设备更新根据该泵站的实际情况,旧设备存在运行效率低、能源消耗高、故障率较高等问题。
因此,本工程将主要针对泵站的设备进行更新改造。
首先是替换老化的泵、阀门等设备,选择高效节能的新型设备。
采用智能控制系统,自动调整运行参数,实现能耗的最优化。
同时,安装实时监测设备,对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控,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处理。
3.2 管网优化泵站所属的排水管网也需要进行优化改造。
对已损坏或老化的管道进行更换,完善管网的布局结构,提高排水能力。
同时,针对管网的密封性和耐腐蚀性进行加固和防护,减少漏水和排放物泄漏。
3.3 系统集成将泵站的设备、管网和控制系统进行整合集成。
通过物联网技术和大数据分析,实现泵站的远程监控和智能化管理。
泵站工程设计方案 (一)

泵站工程设计方案 (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对于水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大,给供水系统带来了相应的压力。
因此,泵站工程作为供水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要满足日益增长的供水需求,还要提高供水系统的稳定性。
在泵站工程的设计中,必须考虑多种因素,例如泵站的地理位置、周围环境、供水需求等等。
接下来,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泵站工程的设计方案。
一、泵站工程的地理位置泵站的地理位置是泵站工程设计中最为重要的一点。
泵站应该建在水资源集中的地区,以便降低水输送过程中的阻力。
同时,在选址的过程中还需要考虑到供水区域的地理位置和周围环境。
这样可以确保泵站不会对周围的环境和居民造成影响。
二、泵站工程的泵站筛选在泵站工程设计中,泵站的选择非常重要。
选用合适的泵站可以提高供水系统的效率和稳定性,减少故障和维护时间。
一般来说,小型供水系统选用单级离心泵,大型供水系统则需要考虑多级离心泵。
三、泵站工程的管道设计泵站工程的管道设计也非常重要。
优秀的管道系统可以减少泵站输送时间和能耗,提高供水系统的效率。
在进行管道设计时,应该考虑到供水区域的地形、管道材质、管道长度、管道的摩阻系数等因素。
这样可以确保管道系统的稳定性和有效性。
四、泵站工程的控制和监测控制和监测在泵站工程设计中也是必要的步骤。
一个好的控制和监测系统可以帮助工程师更好地监控水流量和水压。
同时,在设计控制和监测系统时,还需要考虑到未来的发展和扩张。
总之,泵站工程设计方案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包括泵站的地理位置、泵站的选择、管道设计以及控制和监测系统的设计。
只有将这些因素充分考虑,才能设计出一个高效、稳定的供水系统,以满足城市日益增长的供水需求,让居民享受更好的生活条件。
取水泵站工程设计方案

取水泵站工程设计方案水泵站是城市供水系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设施,为保证居民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用水的正常供应,水泵站工程设计方案应当做到合理、安全和高效。
下面是一份具体的水泵站工程设计方案,其设计思路和要点如下:一、选址和布置1.选址:水泵站建设地点应远离居民区,以免噪音和震动对居民生活造成影响。
同时还要考虑就近取水,方便供水管网连接。
2.布置:水泵房和水泵设备应尽量靠近水源,方便取水。
水泵房内设有交流室、操作室和控制室,以便管理人员日常操作和监控设备。
二、水泵设备选择1.选用高效节能水泵,提高泵站的运行效率和降低能源消耗。
2.采用多台水泵并行运行,确保在任何情况下都能保证供水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三、供水管网设计1.独立供水管网和非独立供水管网两种设计方案都可以考虑。
独立供水管网适用于人口密集的城市区域,可以灵活控制供水量;非独立供水管网适用于人口稀少的农村地区,可以节约管道建设成本。
2.供水管网应采用合理的管径和施工方式,确保水流畅通,减小阻力和压力损失。
四、自动控制系统1.安装自动控制系统,实现水泵的智能化调节和运行,节约人力资源。
2.配备液位报警器和传感器,实时监测水位和水压,及时采取措施以保证水泵的正常运行。
五、安全和环保设计1.设计防污染措施,避免污水倒灌,确保供水水质的安全和清洁。
2.配置自动灭火系统和应急备用电源,以防止火灾和停电造成的损失。
3.设计噪音隔离措施,减小水泵运行时的噪音对周边居民的影响。
六、运维管理1.定期维护保养水泵设备,检查电机、轴承等关键部件的磨损情况,及时更换。
2.建立完善的运维管理制度,确保水泵站运行安全稳定。
综上所述,水泵站工程设计方案应综合考虑选址布置、水泵设备选择、供水管网设计、自动控制系统、安全环保设计和运维管理等诸多因素,以确保水泵站的正常运行和供水的可靠性。
一体化泵站设计方案

一体化泵站设计方案1. 引言一体化泵站是一种集水泵、配电柜、自控系统等设施于一体的泵站设备。
其设计方案的主要目标是确保泵站运行的安全、可靠,并提高泵站的运行效率。
本文将介绍一体化泵站的设计方案,包括泵站选址、设备配置、系统功能等方面的内容。
2. 泵站选址在进行一体化泵站的设计前,需要先仔细选择合适的泵站选址。
选址应考虑以下几个因素:•地理位置:选择离被供水区较近的位置,以减少输送管道长度和能源消耗。
•供水需求:根据当地供水需求,选择合适的泵站规模。
•地质条件:考虑地质条件对泵站建设和运行的影响,确保泵站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周边环境:避免选址在污染源附近或环境敏感区,保护地下水资源。
3. 设备配置一体化泵站的设备配置应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选择,主要包括水泵、配电柜、自控系统等。
3.1 水泵水泵是一体化泵站的核心设备,选择合适的水泵对泵站的性能至关重要。
在选择水泵时,需要考虑以下因素:•流量要求:根据供水需求确定泵站的流量要求,选择适合的水泵类型和数量。
•扬程要求:根据输送管道的长度和高度差确定泵站的扬程要求,选择具有合适扬程的水泵。
•能效要求:选择具有高效率的水泵,以降低能源消耗和运行成本。
3.2 配电柜配电柜用于泵站的电力供应和保护,其配置应满足以下要求:•电力供应:为泵站提供稳定可靠的电力供应,考虑备用电源或应急发电设备。
•电力保护:配置过载保护、短路保护等电力保护装置,确保泵站设备和人员的安全。
3.3 自控系统自控系统用于对泵站进行自动化控制和监测,其主要功能包括:•远程监测:通过传感器和监测设备实时监测泵站的运行状态和数据。
•自动控制:根据实时监测数据,自动调节水泵的运行状态和流量,实现自动化控制。
•报警管理:配置报警装置,及时发送泵站异常报警信息,以便及时处理故障。
4. 系统功能一体化泵站的设计方案应确保系统具有以下功能:•远程监测与管理:通过网络连接,实现对泵站的远程监测和管理,提高泵站的运行效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决定泵站的形式及泵房形式
布置原则:水泵机组间距一不防碍操作和维修的需要为原则,机组布置应保证运 行安全,装卸,维修和管理方便。 侧向进、出水的泵,采用横向排列的方式比较好。泵机组的基础长度较小,因此 横向排列虽然稍增长泵房的长度,且只需要采用一套起重设备,进出水管顺直,水利 条件好,节省电耗。故本设计方案中采用横向排列如下图(图 3—1) 。详见书本 164
图 3—1 泵的排列方式 根据清水池最低水位标高 H=170.8m, 地面标高 H=175.8m 和水泵中最小吸上高 度 HS=3.5m 的条件,确定泵房为矩形半地下式。详细布置图如附图 A-B。
5
四、水泵吸水管和压水管的计算
1、配件的选择
表 4-1 编 号 1 2 3 4 规格 名称 正三通 90°弯 头 闸阀 偏心渐 缩管 止回阀 渐扩管 DN600 DN500 DN450 DN500× DN350 DN450 DN250× DN400 DN500× 770 DN450 DN600× 450 各配件规格型号及主要尺寸 主要尺 材 寸 (mm) 料 L=1000 L=770 L=510 L=450 钢 钢 铸 铁 钢 铸 铁 钢 数 量 ( 个) 3 3 5 3 DN500 L=540 钢 3个 规格 主要尺 寸 (mm) 材 料 数量 (个)
参考文献
1. 《水泵及水泵站》教材 2. 《给排水设计手册》 (第 2 版) 3. 《泵站设计规范》GB/T50265-97 4. 《给排水标准图集-钢制管件》02S403
8
5 6
L=1000 L=550
3 3 DN450 × DN500 L=450 钢 3
7 8 9
喇叭口 橡胶接 头 渐缩管
H=500 L=300 L=450 橡 胶 钢
3 3 6
2、管道水头损失
一级供水: 吸水管路中水头损失: hs h fs hls =0.516m. 压水管路水头损失: hd h fd hld =0.898m 从泵吸水口到输水干管上的全部水头损失为:
h h h
s
d
=0.516m+0.898m=1.414m
二级供水: 吸水管路中水头损失: hs h fs hls =0.412m
6
. 压水管路水头损失: hd h fd hld =1.007m 从泵吸水口到输水干管上的全部水头损失为:
h h h
2、选泵方案的比较
根据比较初选泵的泵效率,选择方案一:三台 350S75(1 台备用),在用水低峰
2
期采用一台 350S75,流量变幅为 972-1441 m 3 / h ;用水高峰期时采用两台 350S75 流量变幅为 1944-2880 m 3 / h 。 表 2-2 选泵方案比较 该方案的优点:在各水泵的高效段都能满足流量、扬程需求;同型号的水泵、电动 机,型号整齐,便于配套使用。水泵基础制作、管路安装方便、易于操作。 用水范围 运行泵 方案编号 泵流量 范 围 泵扬程 H(m) 所 需 扬 程 H(m) 65-80 65 扬程 泵 效 利用 率 % 率 % 81 78-84
目
一 二 水泵机组的选择
录
设计参数 ………………………………………………………………………1
1 选择水泵………………………………………………………………1 2 选泵法案比较…………………………………………………………2 3 特性曲线………………………………………………………………2 4 泵的安装尺寸与外形尺寸……………………………………………3 5 确定电机………………………………………………………………3 6 泵机组的基础设计……………………………………………………4 三 四 决定泵站的形式及泵房形式 …………………………………………………4 水泵吸水管和压水管的计算 1 配件的选择……………………………………………………………5 2 管道水头损失…………………………………………………………5 五 六 泵安装高度的确定和泵房设计尺寸计算 ……………………………………6 附属设备的选择 1 起重设备………………………………………………………………6 2 排水设备………………………………………………………………6 3 计量设备………………………………………………………………6 4 引水设备………………………………………………………………7 参考文献 ………………………………………………………………………7
六、 附属设备的选择
1、起重设备:
最大起重量为 1 台 Y400-4 电机 1 台 350S75 水泵总重 3265kg,选用 LDT4—S 型电动 单梁起重机和 AS310-24 1/4 电动葫芦(起重量 4000 kg,跨度 19.5m,提升高度 6m) 。
2、排水设备
设潜水排污泵 2 台,一用一备,设集水坑一个,容积为 2.0×1.0×1.5=3.0m3 选取 50QW15-7-0.75 型潜水排污泵,其参数为: Q 15m 3 / h ; H 7 m ; n 2820r / min ; N 0.75kW
η(%) 余量 高度 Hs(m
m 3 / h (m)
972 80 1450 271 303 319 136 1450 147.9 165.5 200 Y400-4 355 78 85 80 72.7 84.2 80 5.2 3.5 599 5.8 3.5 1200
350S75 1260 75 1440 65 300S58 576 790 972 63 58 50
m3 / h
及其 台数
m3 / h
方案一 3 台 350S75
1301.4 一级用水
350S75 一 972-1440 台
(1 台备用) 2361.8 二级用水 方案二 2 台 300S58 3 台 350S75
350S75 两 1944-2880 65-80 台
79.5
99
80-85
1301.4 300S58 两 1152-1944 50-63 一级用水 2361.8 台 350S752 两台 1944-2880 65-80
60.36
96
75-80
(1 台备用) 二级用水
79.5
99
80-85
3、
350S75 的特性曲线及大致管道特性曲线
2台350S75并联的特性曲线图 120 100 80
H(m)
60 40 20 0 0 1000 2000 Q(m^3/h) 3000 4000
2台350S75并联的(QH)曲线 2台350S75并联的管道 特性曲线 1台350S75的(Q-H)曲 线
电动机尺寸 型号
710 1000
100 400
Y 系列 6kV 中型高压电动机安装尺寸图(2-2)
4
6、设计水泵机组的基础
350S75 型泵不带底座,所以选定其基础为混泥土块方式基础,机组基础采用混凝 土材料。由于本方案 3 台泵型号一样,该基础也一样。确定该基础的尺寸为长 3mm×宽 1.1mm×高 1.44m
D01 460
D1 500
n1-Φd1 16-23
DN2 D02 250 350
D2 390
n2-Φd2 12-23
S 型的安装尺寸图(图 2—1)
5、确定电机
根据水泵样本提供的配套可选电机,选定 Y 系列型三相异步电动机其参数如下 电动机(不带底座)安装尺寸图(2—2)和外形尺寸表(2—4) 电动机外形尺寸表(2—4) 重量 (kg) A Y400-4 B C 335 D 110 E 210 F 28 G H K 35 2065
3、计量设备
在压水管上设超声波流量计,选取 SP-1 型超声波流量计 2 台,安装在泵房外输水干 管上,距离泵房 7m。 在压水管上设压力表,型号为 Y-60Z,测量范围为 0.0~1.0MPa。在吸水管上设真
7
空表,型号为 Z-60Z,测量范围为 0~760mmHg。
4、引水设备
启动引水设备,选用水环式真空泵,真空泵的最大排气量 Qv K W p Ws H a / T H a H ss
二、水泵机组的选择
1、选择水泵
根据求得的流量和扬程参照《给水排水设计手册—材料设备—续册 2》中 S 型单级 双吸离心泵性能范围初步选择出如下表(表 2-1)的泵型。 表 2—1 可选泵泵型号及各参数 流 泵型号 量 Q 扬 程 H 转速 n (r/min) 轴功率 电动机 N(kw) 型号及 功率 N(kw 效率 气蚀 吸上 重量 (kg)
1.10 0.25 8.33 10.33 / 300 / 10.33 3.74 0.05
Qv —真空泵的最大排气量(m3/s) 其中 ; K —漏气系数(1.05~1.10) ; Wp —最大一台水泵泵壳内空气容积(m3) ; Ws —吸水管中空气容积; H a —一个大气压的水柱高度,取 10.33; T —水泵引水时间(h) ,一般取 5min; H ss —离心泵的安装高度(m) ; 真空泵的最大真空度 H V max H ss 760 / 10.33 3.075 760 / 10.33 226.23 mmHg 其中 H V max —真空泵的最大真空度(mmHg) ; H ss —离心泵的安装高度(m) ,最好取吸水井最低水位至水泵顶部的高差。 根据 QV 和 H V max 选取 SZB-8 型水环式真空泵 3 台,(2 用 1 备),布置在泵房靠墙边处。
1
一、设计参数
1、泵站的设计流量为 48200 m3/d。 2、消防用水量为 60L/s。 3、该二级泵站采用两级供水最小供水量: 22:00~6:00 为 361.5L/s,6:00~22:00 为 656.1L/s。 4、一级供水时水泵所需扬程为 60.36m,二级供水时水泵所需扬程为 79.5m。 5、清水池地面标高为 175.8m。 6、清水池最低动水位标高为 170.8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