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农林大学-研究生复试-作物育种学-第8章-远缘杂交与倍性育种

福建农林大学-研究生复试-作物育种学-第8章-远缘杂交与倍性育种
福建农林大学-研究生复试-作物育种学-第8章-远缘杂交与倍性育种

第8章远缘杂交与倍性育种

要求:熟悉远缘杂交的概念,了解克服远缘杂交困难的基本方法。了解多倍体的来源及特点,多倍体产生的途径,多倍体育种的基本步骤。掌握单倍体产生的途径,单倍体的鉴定及育种步骤。

内容:

一、远缘杂交

(一)远缘杂交的作用

(二)远缘杂交障碍克服及后代选择

二、倍性育种

(一)多倍体育种

(二)单倍体育种

?一、远缘杂交

(一)远缘杂交的作用

1、远缘杂交的概念

不同种、属或亲缘关系更远的植物类型间的有性杂交

属间杂交:水稻×玉米;水稻×竹子;

水稻×李氏禾;玉米×高粱;

小麦×大麦;小麦×黑麦

种间杂交:陆地棉×海岛棉;普通小麦×硬粒小麦;

甘蓝型油菜×白菜型油菜。

?远缘杂交的主要特征是生殖隔离

从育种的角度出发,栽培作物与其野生种的杂交、种内亚种杂交以及不同生态型间的杂交,也属远缘杂交。但一般不存在严重的生殖隔离,因此,特称为亚远缘杂交。

如栽培稻×野生稻,籼稻×粳稻、冬小麦×春小麦等。

?2、远缘杂交的作用

(1)有利基因转移。将异源种属植物有利性状引入栽培作物品种,提高抗逆、抗病性,培育新品种或创造新材料。

普通小麦×长穗偃麦草(抗条锈病)(2n=42)[1956]

小偃6号[1979]

高产、优质、抗条锈病、抗逆(耐干热风)

推广面积近70万hm2。更重要的是小偃6号已成为我国小麦育种的骨干亲本(长达15年以上),其衍生品种达50多个,累计推广3亿多亩,增产小麦150亿多斤。

?小偃6号:20年磨一剑

小偃6号的耐干热风特性是这样发现的。当时,小麦成熟前连续40天阴雨,6月14日天气突然暴晴,一天中几乎所有的小麦都青干了,除小偃6号的祖父(小偃55-6)和长穗偃麦草仍保持着金黄颜色外,其他材料全部青干,这个材料经过两次杂交,育成了小偃6号。

2006年度唯一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科学家。

竹稻:30年磨一剑

广东梅洲市农校

远缘杂交在一定程度上打破物种之间界限,促进不同物种的基因交流。

但由于生殖隔离的存在,远缘杂交不可能象品种间杂交那样,可以通过正常的基因交换与重组。必须采用基因渐渗(不断回交)的办法才能达到遗传物质交流的目的。

(2)人工创造新物种

通过不同种、属杂交,染色体加倍,创造人工物种

?完全异源双二倍体(含双亲全部染色体组):

八倍体小黑麦AABBDD×RR→ AABBDDRR

六倍体小黑麦AABB×RR→ AABBRR

?不完全异源双二倍体(双亲的部分染色体组不全)

八倍体小偃麦AABBDD×BBEEFF

AABBDDEE

?(3)研究生物的进化

?普通小麦是由三种野生植物经过两次远缘杂交,经历了九千年的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才形成今天的小麦。?从中东地区九千年前的古墓里边挖出来的是一粒小麦,一个小穗上只结一粒种子,产量很低。后来一粒小麦与拟

斯卑尔脱山羊草,发生了天然杂交,即远缘杂交。

?从此有了二粒小麦,就是一个小穗上长两粒种子,产量提高了。

?公元前五千年左右,二粒小麦又与方穗山羊草进行了第二次天然远缘杂交。

?第二次远缘杂交后,小麦的面粉产生了很大变化:

●一粒小麦和二粒小麦的面粉都不能发面

●普通小麦的面粉才能够发面,今天的馒头、面包,就是因为能够发面

●这个基因哪里来的?它是方穗山羊草贡献的。

(4)创造异染色体体系

1)异附加系(alien addition line):在某物种染色体组的基础上,增加一条、二条或一对、两对外源染色体,形成具有另一物种特性的新类型。

?增加一条外源染色体:单体附加系,2n+1

?增加二条不同外源染色体:双单体附加系,2n+1+1

?增加一对外源染色体:二体附加系, 2n+2

2)异代换系(alien substitution line):某物种的一对或几对染色体,被另一物种的一对或几对染色体所取代形成的新类型。

3)易位系(translocation line ):某物种的一段染色体和另一物种的染色体片段发生交换后产生的新类型。

(5)诱导单倍体(孤雌生殖)

(6)利用杂种优势(远源杂交核置换选育不育系、利用核质杂种?)

?(二)远缘杂交障碍克服及后代选择

1、三大障碍(困难)

(1)杂交不亲和(不可交配性)。

(2)杂种夭亡、或不育。

(3)杂种后代性状分离范围大,时间长,不易稳定,即“疯狂分离”。

?2、克服方法

(1)杂交不亲和的克服方法

1)表现:

——受精过程受阻

——幼胚发育受阻

——胚乳败育

?结果:不能得到种子

?2)克服办法

——亲本选择,确定适当母本

?广泛测交

?在栽培种与野生种杂交时,以栽培种为母本。

?在染色体数目不同时,以数目多的作母本。

——桥梁法(媒介法)

利用亲缘关系与两亲本较近的第三个种作为桥梁,这个“桥梁种”起了有性媒介作用。

A ×B不易成功,可采取:(A×C)×(B×C),C为桥梁种。

矮粒多/黑麦→2.9% ,(中国春/矮粒多)/黑麦→61.7%

——染色体预先加倍

染色体数目不同的物种杂交时,可先将染色体数目少的进行染色体加倍后再杂交。

——采用特殊的授粉方法

?重复授粉。利用雌蕊发育程度和生理状况的差异,多次授粉,促进结籽。

?混合授粉。

?提前或延迟授粉

——柱头手术

柱头移植:父本花粉授在同种植物柱头上,然后在花粉管尚未完全伸长之前切下柱头,移植到异种的母本花柱上;

或先进行异种柱头嫁接,待1-2天愈合后授粉。

花柱截短:将母本花柱切除或剪短,直接授上父本花粉。

——理化因素或激素处理

射线处理:比如γ射线照花粉再授粉。

化学或激素处理:GA、萘乙酸、硼酸、吲哚乙酸等。

——生物技术

试管受精:从母本花中取出胚珠,置于试管

中培养进行人工授精。

体细胞杂交:去掉细胞膜后进行细胞融合。

(2)杂种夭亡、不育的克服方法

1)表现

——受精不完全,不能获得完整的杂交种子(幼胚畸形、没有胚乳或胚乳很少)。

——远缘杂种不发芽或发芽在不同发育时期夭亡。

——长成植株,但不能受精结实繁衍后代。

2)克服办法

——幼胚离体培养(胚拯救)

——杂种染色体加倍法

——连续回交

——延长杂种的生育期

?(3)远缘杂种后代的分离与控制

1)远缘杂种后代性状分离的特点

——性状分离无规律性

来自双亲的异源染色体缺乏同源性,减数分裂过程紊乱,形成具有不同染色体数目和质量的各种配子。因此,后代性状分离复杂且不规律,上下代之间的性状关系也难于预测和估计。

——分离类型多,有向两亲分化的倾向

不仅会分离出各种中间类型,而且还出现大量的亲本类型、亲本祖先的类型、超亲类型以及某些特殊类型等,变异极其丰富。

——分离世代长,稳定慢

分离不一定发生在F2,有的从第一代开始分离,有的到第3-4代才开始分离,分离现象往往延续到7-8代甚至更多。

?2)对远缘杂种后代分离的控制

——杂种一代染色体加倍

杂种一代是双单倍体,加倍后形成纯合的双二倍体,不分离、稳定。

——连续回交

可使杂种的同源的(轮回亲本)染色体数目增加,配对趋于正常,使杂种较快稳定。

——诱导杂种产生加倍单倍体

花粉(花药)培养成单倍体,经加倍获得稳定的纯合二倍体成为稳定个体。

?3、远缘杂种后代的选择

(1)F2、F3群体要大

(2)不宜在低世代淘汰组合

(3)对低世代材料选择标准要宽

(4)应用回交法或复交法进行再加工

(5)歧化选择

将分离群体中的两极端类型(近亲本型)个体选出来,再进行随机交配形成新群体。可以增加双亲染色体在减数分裂过程中非姐妹染色单体交换的机会,打破基因连锁,实现有利基因转移。

?二、倍性育种

?倍性育种:利用人工诱发植物染色体数目变异的材料选育新品种或新种质的育种技术。

?染色体加倍的多倍体育种。

?染色体减半的单倍体育种。

?(一)多倍体育种

1、多倍体的概念和种类

(1)概念:2n≥3x

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个体。

染色体组(x):维持生物体生存的最低限度的一组染色体数目,也叫染色体基数。

染色体组内的各染色体形态、结构和连锁群都彼此不同,但它构成一个完整而协调的体系,缺少之一均可能变异、不育或死亡。这是染色体组最基本的特征。

一般地,属内不同种的染色体基数是相同的。

高粱x=10 ,小麦x=7 ,棉属x=13,玉米x=10 甘薯x=15,豌豆x=7 ,稻属x=12

正常情况下,属内不同种的染色体数目以染色体基数的整数倍变化,即整倍体。

如,小麦属,多个种都是7的整数倍。

配子体孢子体

一粒小麦n= x=7 , 2n= 2x = 14

二粒小麦n= 2x = 14, 2n= 4x = 28

普通小麦n= 3x = 21,2n= 6x = 42

?如果,体细胞(2n)的染色体数目比该物种的正常合子染色体数多或少一个或若干个染色体,称为非整倍体。

?(2)多倍体的类型及其来源

1)类型

?同源多倍体:增加的染色体组来自同一物种。

?异源多倍体:增加的染色体组来自不同物种。

?过渡类型或复合类型:

?区段异源多倍体:BBB1B1

?同源异源多倍体:AAAABBBB

?倍半二倍体:AABB×BB → ABB

?2)多倍体的自然产生途径

?合子染色体数目加倍:受精后的合子染色体加倍。

?分生组织染色体加倍:有丝分裂异常,染色体复制、分裂,但细胞不分裂。染色体加倍的细胞发育形成多倍体。?未减数配子的受精结合:主要途径

不减数的二倍体雌配子(n=2x),和正常的雄配子(n=1x)受精结合,发育成三倍体。

2x的雌雄配子受精结合,发育为四倍体。

?3)植物界的天然多倍体

自然界广泛生存着多倍体植物,据统计,被子植物中50%以上的物种是多倍体。禾本科植物中到达75%以上。

栽培作物中,小麦、烟草、花生、棉花、甘薯、马铃薯、甘蔗、苹果、李、樱桃、菊、水仙、郁金香等都是自然形成的多倍体。玉米?

天然的异源多倍体比同源多倍体多,同源多倍体大多是无性繁殖、多年生的。

?同源多倍体(autopolyploid):

甘薯同源六倍体,2n= 6x

马铃薯同源四倍体,2n= 4x

香蕉同源三倍体,2n= 3x

?异源多倍体(allopolyploid):

陆地棉异源四倍体A1A1D1D1;2n= 4x

普通小麦异源六倍体AABBDD,2n= 6x

小黑麦异源六倍体AABBRR;2n= 6x

八倍体小黑麦AABBDDRR,2n= 8x

?2、多倍体的特点

(1)器官巨型性

巨型性是同源多倍体主要形态特征之一。细胞核和细胞体积(特别是保卫细胞)、叶片、厚度、气孔和花粉粒、花和种子、茎的粗度增大。

“巨大性”不是绝对的,如四倍体甜瓜、哈密瓜的果实反而比二倍体小,其他植株性状仍具巨大性。

(2)生长发育一般比二倍体缓慢,成熟较迟,分枝(分蘖)能力减弱。

(3)抗逆性提高,适应性增强。如三倍体和四倍体西瓜对枯萎病有较强的抗性,可连种多茬。四倍体的萝卜对普通根肿病的抗性比二倍体高。

(4)同源多倍体育性差,结实率低。同源三倍体几乎不育。

异源多倍体植物的染色体配对正常,植株雌雄配子发育正常,结实率较高。

育种上,同源四倍体和同种二倍体杂交,获得同源三倍体。

?3、多倍体的育种意义

(1)同源多倍体:利用植物某些器官的巨大性和生殖器官的不育性。多倍体牧草,三倍体西瓜、甜菜等。四倍体牡蛎(动物)。

(2)异源多倍体:

?克服远缘杂交的困难。

?创造人工物种,八倍体、六倍体小黑麦。

?作为种、属间的遗传桥梁,进行基因转移或渐渗。

粘毛烟草(2x=GG=24) ×普通烟草(4x=TTSS=48)

抗花叶病(R) ↓

F1(3x=TSG=36) ,不育

↓染色体加倍

6x=TTSSGG=72,可育,抗病

?普通烟草(4x=TTSS) × TTSSGG

↓染色体选择消失

抗病普通烟草(R)

?4、多倍体育种要点

(1)诱导材料的选择

——利用营养器官或无性繁殖的植物

——多年生的植物

——远缘杂种后代中,综合性状好材料

——染色体倍数少的植物(合适的倍性水平)

?(2)多倍体人工诱导

物理因素:

温度骤变

机械创伤

辐射线

化学因素:

秋水仙素,富民隆,等

?浸渍;滴液;注射;涂抹

?秋水仙素浓度:0.1%、0.3%和0.5%

?6个水稻品种

?结果:成苗率和加倍频率随着浓度的增加均呈显著下降。当秋水仙素处理浓度为0.1%时,其成苗率和加倍成功

频率最高。

(3)多倍体的鉴定

1)形态学鉴定:形态巨大性、不育性等

2)细胞学鉴定:

①检查花粉母细胞或根尖细胞染色体数

②流式细胞仪测定

?(二)单倍体育种

1、概念和种类

(1)概念

具有配子体染色体数目(n)的孢子体。

(2)种类

?一倍体(单元单倍体):二倍体植物产生的,仅含有一组染色体(x)的单倍体。

如水稻单倍体。

?多倍单倍体:多倍体植物产生的,含有一组以上染色体组的单倍体。如小麦单倍体。

?(3)特点

?长势:与正常的植株相比,单倍体一般长得弱小。

?育性:

?一倍体几乎是完全不育的。只有整组染色体都进入一个配子中,才是可孕配子。几率非常低。

?偶倍性同源多倍体(如4 x )的单倍体,由于其同源染色体之间可以正常联合,形成可孕配子,因此,可育性高。?偶倍性异源多倍体的单倍体,大部分配子是不育的。

?2、获得单倍体的途径

(1)组织和离体培养

1)花药(花粉)培养:(另章介绍)

首例单倍体植株是由印度Guha等(1964)从毛叶曼陀罗花药诱导培养出的。之后烟草、水稻(O.sativa)等也诱导培养出单倍体植株。

利用花药培养已在250多种植物中获得单倍体植株。

2)未受精子房(胚珠)培养:

(2)远缘杂交诱导孤雌生殖:远缘花粉刺激未受精卵细胞单性发育,产生单倍体。

(3)双生苗或多胚苗筛选

裸子植物中形成双胚或多胚是普遍现象,被子植物中的柑桔属也较常见,其他属(如稻属)也可发生。

双胚种子长成的双生苗中有部分是单倍体(孤雌生殖),其出现的频率在棉花中高达87.5%。

(4)辐射与化学诱变

?3、单倍体二倍化及倍性鉴定

(1)单倍体的二倍化

1)秋水仙素处理分生组织

0.01%-0.4%, 以0.1% -0.2%较佳

2)激素加倍法

如,在培养基上附加2,4-D (2,4-二氯苯氧乙酸)进行花粉(药)培养。

3)辐射处理

γ射线处理绿芽也可提高水稻植株染色体加倍率,但加倍植株的育性较差,多数为不育材料。

?(2)二倍体的鉴定

1)形态学鉴定:气孔大小、保卫细胞大小,叶绿体数目鉴定,植株形态鉴定等。

2)细胞学鉴定:

①检查花粉母细胞或根尖细胞染色体数

②流式细胞仪测定

?4、单倍体育种的特点

(1)优点:

1)使杂合体快速纯合,缩短育种年限

2)提高选择效率。F1(AaBb)

AB Ab aB ab

AB AABB AABb AaBB AaBb

Ab AABb Aabb AaBb Aabb

aB AaBB AaBb aaBB aaBb

ab AaBb Aabb aaBb aabb

3)排除显隐性干扰,提高选择的准确性

4)其他用途:与诱变育种结合;构建永久性遗传群体(Doubled Haploid,DH)。

(2)不足

1)缺乏常规育种各个分离世代的基因重组和交换,减少了优良基因积累的机会。

2)诱导单倍体的技术不完善,花药培养时出愈率、绿苗率不高,好的类型可能丢失。

?5、单倍体育种程序

(1)选择合适的材料诱导单倍体

?杂合体(F1)、高代材料(加速纯合)

(2)诱导生产单倍体

(3)染色体加倍

(4)后代选择

实例:水稻不育系、自交不亲和系

思考题:

1、远缘杂交概念?举例说明远缘杂交在作物育种中有何特殊作用。

2、什么是异代换系、异附加系、易位系?

3、远缘杂交存在哪些困难?如何克服?

4、什么叫倍性育种?

5、多倍体和单倍体各有哪几种类型?

6、多倍体和单倍体在育种上有何作用?

7、人工诱导多倍体和单倍体的方法有哪些?

第三章 园林树种的选择与配置

第三章园林树种的选择与生态配植 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掌握园林树木栽培中树种选择与配植的理论依据和方法技术。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树种选择、适地适树、种植密度及树种组成,生态配植。 难点:适地适树的途径与方法,树种的选择与搭配,生态配植。 第一节园林树种的选择 一、树种选择的意义与原则 应考虑:树种的生态学特性;使栽培树种最大限度满足生态和观赏效果的需要。 主要原则:1. 适地适树;2. 根据栽植的目的;3. 群植时,选择生态习性差异大的树木;4. 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尽可能地综合利用;5. 苗木的来源较多,栽培技术可行,成本不要太高;6. 安全而不污染环境。 [例]行道树的选择:冠大、荫浓;高大乔木,枝下高>2m;树木无臭、无毒,干无刺,花果不污染衣物,耐践踏、耐铺装。 二、适地适树 (一) 概念 使栽植树种(或品种、类型)的特性,主要是生态学特性,和栽植地的立地条件相适应,达到在当前技术、经济条件下,充分发挥所选树种在相应立地上的最大生长潜力、生态效益与观赏功能。 “树”-树种(或品种、类型)的生物学、生态学及观赏方面的特性。 “地”-栽植地的气候、土壤、生物及污染状况。 (二) 适地适树的标准 1. 生物学标准:(1) 栽植能成活;(2) 能正常生长发育和开花结果;(3) 对不良环境有较强的抗性,有相应的稳定性。该标准可用立地指数和其它生长指标来评价。 2. 功能标准:(1) 生态效益;(2) 观赏效益;(3) 经济效益。 (三) 途径与方法

1.途径:(1) 对应选择(双向选择),包括选树适地和选地适树;(2) 改地适树;(3) 改树适地,包括选种、引种、育种。关系:(1)为基础,(2) (3)只有在(1)基础上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2.方法 充分了解地与树的特性,深入分析树种与立地因子的关系,选择最适树种。可分两步:先调查分析“地”的特性,然后根据地的特性和栽植目的选择树种。 (1) 地的特性的调查分析:了解栽植地区的大气候与地貌特征;分析绿地类型及其对树木的功能要求;分析栽植地段地面状况及对生长的影响;调查栽植地点的小气候、土壤理化性质及环境污染状况;分析生物因子,特别是病虫危害的可能性和可控制的程度。 (2) 树种筛选:在功能效益相似的树种中,选最适树种;对功能与适应性相似的树种,尽量以乡土树种为主;对乡土树种,应区分中心分布区和边缘分布区;已基本驯化的外来树种(如悬铃木、池杉、刺槐等),可视为乡土树种;新引进树种或类型,从与本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相似的原产地引种,并经试栽,取得经验后,再逐步推广。均应注意种源的选择。 第二节栽植密度与树种组成 一、栽植密度 (一) 栽植密度的概念与意义 1.概念: 2.意义:结构是否合理,群体是否稳定;空间资源利用是否合理;美学要求是否得到满足。 (二) 密度对树木生长发育的影响 1. 影响树冠和林冠的发育; 2. 影响群体及其组成个体形象的表现程度; 3. 影响树干直径和根系生长; 4. 影响开花结实。 (三) 确定栽植密度的原则 1. 根据栽培目的; 2. 根据树种的生物学特性; 3. 根据立地条件; 4. 根据经营要求。

福建农林大学校主(西)大门设计及及三环路衔接主要路网规划

福建农林大学校主(西)大门设计及与三环路衔接主要路网规划 设计任务书 一、基本情况 福建农林大学地处福州市南台岛北端,东衔闽江,南临妙峰山,西接乌龙江,北依淮安山,呈两江夹岸地形。校园总用地面积2285亩,师生员工达4万多人。学校现有连接南江滨大道的东大门,以及通往316国道的南门,本项目为校园总平规划中衔接福州三环路的主(西)大门。 二、编制依据及技术规范 1、设计任务书 2、国家现行规划设计规范、标准 3、福建农林大学校园总平规划 4、福建农林大学校园道路图 5、《福建农林大学“十二.五”事业发展规划》 6、福建省、福州市城市规划有关管理文件及指标 7、三环路有关图纸文件 三、规划和设计要求 校主(西)大门座落在校园南北中轴线的西端,向西衔接福州三环路,东接校园同安路和中华名特优植物园,北临校园金山路主干道,南接校园将乐路,大门建筑(或广场)及与三环路衔接的路网将形成学校未来最重要的标志性入口区域。 (一)设计指导思想:充分彰显福建农林大学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历史积淀。以景观、生态为先导,实现大门建筑与周边景观的水乳交融,凸显农林院校特色。 设计总原则:开放包容、简约大气、淳厚质朴,自然和谐。 (二)校大门的设计:应规划布局合理,在满足开放办学要求,

方便对外交流,便于疏导的同时,兼具方便灵活管理的特点。应保证大门建筑与三环路的合理间距,妥善处理三环路与校主(西)大门用地之间近4米的高差所带来的视觉压力。考虑到校主(西)大门在校园格局中的重要位置,以及学校人流量大、车辆通行频繁的特点,设计中考虑在该区域设置安全缓冲区并与校主(西)大门之间形成广场,做到相关衔接道路一并融入广场,并成为广场的有机组成部分。 (三)路网规划:参照校园总平规划和已有的道路系统,充分考虑校主(西)大门在校园路网构架中交通枢纽的作用,着重实现与福州三环路的有效和有序衔接,同时兼顾与校园路网的合理衔接。路网规划力求便捷流畅、安全,妥善处理人与车的关系,做到人车分流、各行其道。 (四)景观规划:校主(西)大门和广场与周边建筑、道路和景观环境共同形成校前区的主轴线景观带,风格上应与校内既有建筑、景观保持完整性和一致性。校前区主轴线景观带应充分体现环境规划理念,即:以景观为基础,体现景观衬托建筑,建筑融入景观。规划中适当考虑增加校主(西)大门区域夜景效果。 (五)管线规划:校主(西)大门东侧同安路设有雨水管网,在规划中应考虑妥善解决广场及周边区域排水及相应管线的衔接问题。 (六)本规划应考虑旧堤坝拆除后及堤坝外77亩用地规划的衔接,以及相关道路、管线延伸等衔接问题。 四、规划和设计内容 (一)校主(西)大门(含广场)规划和设计:大门建筑(含广场)具体规模和体量由设计单位构思、创意、发挥。开标后,由中标设计单位进行施工图深化设计。 (二)与三环路衔接的主要路网规划。 (三)校主(西)大门(含广场)及周边景观规划,以及广场周边有关管线规划。

新版福建农林大学风景园林考研经验考研参考书考研真题

考研这个念头,我也不知道为什么,会如此的难以抑制,可能真的和大多数情况一样,我并没有过脑子,只是内心的声音告诉我:我想这样做。 得知录取的消息后,真是万分感概,太多的话想要诉说。 但是这里我主要想要给大家介绍一下我的备考经验,考研这一路走来,收集考研信息着实不易,希望我的文字能给师弟师妹们一个小指引,不要走太多无用的路。其实在刚考完之后就想写一篇经验贴,不过由于种种事情就给耽搁下来了,一直到今天才有时间把自己考研的历程写下来。 先介绍一下我自己,我是一个比较执着的人,不过有时候又有一些懒散,人嘛总是复杂的,对于考研的想法我其实从刚刚大一的时候就已经有了,在刚刚进入大三的时候就开始着手复习了,不过初期也只是了解一下具体的考研流程以及收集一些考研的资料,反正说到底就是没有特别着急,就我个人的感受来说考研备考并不需要特别长的时间,因为如果时间太长的话容易产生疲惫和心理上的变化反而不好。 下面会是我的一些具体经验介绍和干货整理,篇幅总体会比较长,只因,考研实在是一项大工程,真不是一两句话可描述完的。 所以希望大家耐心看完,并且会有所帮助。 文章结尾处附上我自己备考阶段整理的学习资料,大家可以自取。 福建农林大学风景园林专硕的初试科目为:(101)思想政治理论(204)英语二(344)风景园林基础(820)园林规划设计 考试大纲: 参考书目为:

《中国古典园林史》周维权。 《园林艺术原理》。 《城市绿地规划》刘颂。 《西方园林史》朱建宁。没有特殊要求西方园林史皆可。 《植物造景》关文灵 先综合说一下英语的复习建议吧。 如何做阅读? 做阅读题的时候我建议大家先看题干,了解一下这篇文章大致讲什么内容,然后对应题干去阅读文章,在阅读文章的过程中可以把你做出答题选择的依据标注出来,便于核对答案时看看自己的思路是否正确,毕竟重要的不是这道题你最后的答案正确与否,而是你答题的思路正确与否。 此外,每次做完阅读题也要稍微归纳一下错误选项的出题陷阱,到底是因果互换、主观臆断还是过分推断等,渐渐地你拿到一道阅读题就会条件反射出出题人的出题思路,这也有助于你检验自己选择的答案的合理性。 对于真题上的每一篇阅读,我做完核对答案后都重新精读了一遍,把不认识的单词进行标注通过查阅字典和手机弄懂消化,然后对每一篇阅读进行口头翻译,这样一来不仅加深了自己对阅读这一块的理解,也提升了自己的翻译能力。对于阅读理解B有些年份考查排序,有些年份考查小标题,还有些年份考查将抽出的句子还原,解答这类题型主要突破点是找出相关性和提示词,就拿排序来说,段落与段落之间、句子与句子之间很多时候都有包括转折、递进、因果等相关性,文章中也往往会给出一些表示这些关系的提示词,这些地方就是你答题的突破点,具体细节大家认真阅读真题的解析都可以看到。

一、博士、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海南大学

作物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095101) 一、学科简介 作物专业是海南大学的传统优势学科专业,也是统一招收和培养研究生并授予硕士、博士学位最早的学科,包括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作物遗传育种学。学科从1958年建校时开始建立和发展起来,是我国唯一以国家战略物资橡胶等热带作物为主要研究对象,培养面向包括海南在内的中国热区进行科研、服务和人才的重要学科点。作物专业研究领域主要为作物高产与资源高效栽培理论与技术、作物高产优质协调机理与栽培调控机制、环境友好与作物安全生产理论与技术等。学科注重“作物、环境、技术的系统结合”,利用作物基础与应用基础理论研究,结合生产实际,形成高效生态安全配套的现代高新技术,促进常规栽培与育种技术的更新,以适应新的发展要求。充分利用海南热区气候优势,大力发展热带作物应用基础与应用研究。现拥有农业部热带作物栽培生理学重点开放实验室,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和海南省作物栽培学重点学科。学科师资力量强,年龄结构合理。现有硕士生导师21人,博士生导师11人,其中教授15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占90%以上。近年来,本学科先后承担并参与了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农业部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以及其他省部级等相关重大科研项目40余项,科研总经费2000多万元,其中国家级课题20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项;获国家和省级科技成果进步奖10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海南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发表学术论文200多篇,其中被SCI收录多篇;出版学术专著19部。 二、培养目标 培养在作物种植、生产与管理方面具有坚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解决农业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承担作物种植技术或管理工作,具有良好职业素养和品学兼优的作物专业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具体要求为: (1)热爱祖国,热爱农业,遵纪守法,具有科学严谨和求真务实的学习态度和工作作风,品行端正,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能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服务。 (2)掌握农学领域的基础理论及重要知识;能透彻理解与运用作物科学的相关知识,并创造性地开展作物生产和科研及管理实践工作;全面的了解和掌握作物种植方向的研究及相关成果;掌握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实验技能、先进技术方法、现代技术手段;具有创新能力;能够承担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的能力;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和较强实践能力。 三、研究方向 本学科主要以作物(尤其是热带作物)为研究对象,在以下3个研究方向开展科学研究。

福建农林大学机动车入校收费管理暂行办法

福建农林大学机动车入校收费管理暂行办法 (讨论稿) 第一条为加强校园机动车管理,改善校园交通状况,维护校园正常秩序,营造“平安、优美、节约、和谐”的校园环境,保护师生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和合法权益,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福建农林大学道路交通安全管理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规定收费是指机动车进入福建农林大学金山学区校园内(包括生活区)所产生的资源占用费,适用于所有进入福建农林大学金山校区校园的机动车。 第三条学校成立校园交通管理领导小组,由校办、财务处、纪委、监察处、宣传部、后勤管理处、国有资产管理处、产业处、保卫处等部门组成,科学管理机动车入校收费管理工作。 第四条学校委托保卫处进行机动车入校收费管理工作。其它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另行收费。保卫处指派保安员负责收费,财务处每周负责结算一次。 第五条进入校园的机动车驾驶人,应当自觉遵守道路交通法律法规和《福建农林大学道路交通安全管理规定》,安全驾驶、文明驾驶、遵规泊车。 第六条学校在校门安装机动车智能收费管理系统,所有机动车均应凭智能管理卡(以下简称“智能卡”)进出校门。 智能卡分为固定智能卡和临时智能卡,其中固定智能卡分为免费卡、年卡、月卡。持固定智能卡的车辆,经智能收费管理系统远程自动识别后,实现自动升闸放行。其它临时来车在进门时领取临时智能

卡,出门时经识别系统读卡、验证,收费后放行。 第七条学校依实际情况对进校机动车进行分类,适用不同的收费标准。具体分为: (一)本校公车。执行公务的本校车辆可向学校保卫处申请《公务车辆确认证明》并办理免费卡。 (二)本校教职员工(含离退休)私车 学校教职员工(含离退休)的私车可申请办理免费卡。 (三)本校教职员工(含离退休)配偶及直系亲属私车 学校教职员工(含离退休)配偶及直系亲属的私车可申请办理免费卡,须交卡片成本费。 (四)在校学生私车 在校各类学生凭单位证明可申请办理免费卡,须交卡片成本费。 (五)校内租房户私车 校内租房户可依本办法规定条件申请办理年卡、月卡,并依据本办法第八条规定收费。 (六)外单位驻校内机构车辆 、西边村、下安新苑居民的车辆,可申请办理免费卡,每户仅限张。 、其余驻校机构、经营性单位及其工作人员车辆,可申请办理年卡、月卡,并依据本办法第八条规定收费。 (七)临时停车 外来车辆进入校园须经保安员同意。无正当理由或与学校无关的车辆一律不得进入校园。除使用固定智能卡或本办法另有规定的车辆外,出租车、校外进校送货车、校外进校接送人员(包括幼儿园)的

农学院海南大学

农学院 农学 [主修课程] :普通生物学、生物化学、遗传育种学、生物统计与田间试验设计、作物(热带作物)栽培学、耕作学、植物保护概论、农业推广学、农产品贮藏与加工技术、农业经济管理、种子学等。 [就业方向]:适合于到农林行政管理部门、科教单位、农业综合开发公司、种子公司等相关单位工作,以及在农业基层单位从事技术推广、生产管理等工作。 草业科学 [主修课程] :草地资源调查与规划学、牧草育种学、草坪学、草地保护学、牧草栽培学、畜牧学、牧草与饲料作物加工与贮藏、环境保护学、反刍动物营养学、草地生态学等。 [就业方向]:本学科毕业生可在城市园林、水土保持、环保、畜牧、草原管理、人工草场、草坪运动场、城建等企事业部门从事各种类型草坪的建植与管理工作,以及从事各种功能草地的培育、优良牧草和草坪草的选育、优良草种品种种子生产等技术与管理工作;也可从事高尔夫球场建造、高尔夫球场经营策划、高尔夫俱乐部管理、在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从事高尔夫市场调研、高尔夫赛事组织、高尔夫运动管理等科研、教学工作,以及培养能在牧草生产、饲料加工与储藏领域进行应用研究、技术开发、生产管理和行政管理等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高级技术人才。 农业资源与环境 [主修课程] :物理化学、植物生理学,生物化学、土壤学、地理信息系统、土壤资源利用、土壤农化分析、仪器分析、农产品品质分析、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植物营养研究法、环境土壤学、环境质量评价、环境监测、环境化学、微生物学、生态学、测量学、栽培学等。 [就业方向]:培养具备农业资源与环境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农业资源调查与规划、农产品质量监测、土壤、水资源分析和新型肥料研发等基本技能,毕业后能适合于农业、土地、环保、水利、农资等部门或单位从事农业资源管理及应用、国土资源开发及保护、分析测试、生态农业、农业环保、资源遥感与信息技术及土壤肥料的教学、科研、管理等工作的高级科学技术人才。 生物技术 [主修课程] :基础生物学:植物学、动物生物学、微生物生物学、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分子生物学、生理学、免疫学、生物统计学现代生物技术:基因工程原理、细胞工程、蛋白质工程、发酵工程、生物技术制药、生化技术原理与实验、分子克隆技术、育种学原理。 [就业方向]:本科毕业后可继续攻读生命科学领域的各类硕士研究生专业,近年来,本专业每年均有50%以上的毕业生考取研究生;也可到农、林、牧、渔、环保、园林、医药、食品、工业等行业的企事业单位和行政管理部门从事与生物技术有关的应用研究、技术开发、生产管理、教学研究和行政管理等工作。 动物科学 [主修课程] :动物生理学、动物生物化学、动物遗传学、家畜育种学、动物营养学、动物繁殖学、动物环境卫生学、动物生产学、饲料学、牧草和饲料生产学、畜牧微生物学等。 [就业方向]:适合到畜禽生产企业、各级畜牧行政部门、科学研究单位,从事生产、科研、经营管理及科技推广,以及在高等院校从事科研教学工作。 园艺园林学院 园艺 [主修课程] :植物学、植物生理生化、测量学、土壤肥料学、田间试验设计与生物统计、热带园艺作物种子种苗学、园艺学(园艺作物栽培学、果树栽培学、热带果树栽培学、观赏树木学、花卉学或蔬菜栽培学等)、园艺作物育种学、园艺作物虫害防治、园艺作物病害防治、热带园艺产品采后技术、园艺产品商品学、园艺设施栽培、农业经济管理、园艺作物组织培养等。 [就业方向]:毕业生适合于农林行政管理部门、科教单位、农业综合开发区、旅游风景区、城镇园林绿化等单位从事果树、花卉和蔬菜的遗传育种、栽培管理、种苗繁育,植物造景(含插花与盆景制作)园艺产品采后处理与保鲜,园艺技术开发等相关工作。园林 [主修课程] :绘画、设计初步、观赏树木学、观赏花卉学、园林规划设计原理、建筑结构、建筑构造、园林建筑设计、园林工程、园林设计、种植设计、园林生态学,园林史、建筑史,风景区规划,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环境小品设计、计算机辅助设计等。 [就业方向]:毕业生适合于城建、园林等系统的有关管理部门、公司从事园林规划设计和管理工作,以及科研机构、农林院校从事科研教学工作。具有从事各类城市和乡村景观规划设计、施工、管理以及教研科学工作。 园艺(果树方向) [主修课程] :植物学、植物生理生化、遗传学、土壤肥料学、田间试验设计与生物统计、园艺作物育种学、果树学、果树栽培生理、园艺作物病虫害防治、园艺产品采后技术、果品加工、园艺产品商品学、农业经济管理、特种热带果树栽培、园艺设施栽培等。 [就业方向]:该专业毕业生适合到农林行政管理部门、科教单位、农林苗木生产部门、农业综合开发区、等单位从事果树、花卉、蔬菜的遗传育种、栽培管理、技术指导、园艺产品采后处理与保鲜、果品加工、营销、管理等工作。 园艺(花卉与景观设计方向) [主修课程] :植物学、植物生理生化、测量学、土壤肥料学、田间试验设计与生物统计、观赏植物繁殖技术、观赏树木学、花卉学、花卉应用、观赏植物配置、园艺作物育种学、园艺作物虫害防治、园艺作物病害防治、热带园艺产品采后技术、园艺产品商品学、园艺设施栽培、农业经济管理、园艺作物组织培养、园林设计、园林绿地规划、计算机辅助设计等。 [就业方向]:毕业生适合于农林行政管理部门、科教单位、农业综合开发区、旅游风景区、城镇园林绿化等单位从事花卉等园艺植物的栽培、繁育管理,植物造景(含插花与盆景制作),园艺技术开发,景观规划、设计、施工、概算、评估、养护等相关工作。 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 [主修课程] : 农业设施学、农业建筑学、设施农业工程学、设施环境工程学、设施作物遗传育种学、无土栽培原理与技术、农业设施设计基础、计算机辅助设计、温室的设计与建造、农业园区规划设计与管理、植物生理生化、设施作物病虫害。 [就业方向]:毕业生适合从事设施农业及相关领域的规划设计、产品制造、产业开发、技术推广、经营管理工作,以及科研机构、农林院校从事科研教学工作。 海洋学院 水产养殖学 [主修课程] :鱼类增养殖学、虾蟹增养殖学、贝类增养殖学、水产动物育种学、水产动物疾病防治、水环境化学等。 [就业方向]:毕业学生既可从事水产苗种繁育、水产养殖、水产饲料研发、水产品加工运输等行业的技术工作,也可从事水产养殖和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等领域的科学研究、教育和行政管理工作。本专业历届毕业生一次就业率高达95%以上,具有广阔的就业前景。 制药工程 [主修课程] :有机化学、生物化学、药物化学、化工原理、基因工程、制药工程、药剂学、药物分析、药理学、制药工艺学、天然药物化学、生物技术药物等。 [就业方向]:学生毕业后能到医药、农药、生物工程和精细化工等部门和领域从事医药产品的生产、药物检验、科技开发、应用研究、经营管理及教学工作。毕业生也可以继续攻读制药工程、生物工程、药学与生命科学等方面的硕士研究生,从事高等学校和科研单位的教学科研工作。 环境与植物保护学院 环境科学 [主修课程] :环境生态学、环境学、环境化学、环境生物学、环境监测、环境工程学、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水污染控制工程、固体废弃物处理与处置、环境质量及评价、环境规划与管理、环境信息系统、环境法学、、环境经济学等。 [就业方向]:适合于农林生产部门、环境理论研究机构等单位从事环境规划、环境管理、土地利用、生态修复、城市规划等方面的实际运用工作,以及大气、海洋、交通、工业、农业、医学、军事等领域的污染控制和环境管理工作。

第五章 杂交育种

第五章杂交育种 第一节杂交育种的意义 不同品种间杂交获得杂种,继而在杂种后代进行选择以育成符合生产要求的新品种,称杂交育种。 自然界通过生物群体间的天然杂交而产生变异,成为自然选择和生物进化的物质基础,具有重大的创造性意义。人类通过人工杂交和选择,有意识地将不同亲本的理想基因组合在一起,创造新的种质资源,选育前所未有的优良新品种,具有更大的创造性意义。 杂交育种是当前作物育种中最常用和最有效的育种方法。我国作物育种工作,通过杂交育种获得了极为显著的成效。 小麦 据《中国小麦品种及其系谱》(1983)统计,以杂交育种方法育成的品种占50%。又据统计,1986到1988 年间各单位育成并通过审定的品种28个,其中27个是杂交育成。 蚂蚱麦×碧玉麦→碧蚂1号,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在黄河流域中下游八个省推广面积曾达9000多万亩。 我国20世纪60至70年代小麦推广品种育成途径 水稻 (品种间杂交指籼稻或品种间杂交育种和杂种优势利用是我国水稻育种的主要途径。 粳稻亚种内的品种之间的杂交。籼稻品种和粳稻品种之间的杂交,则为亚种间杂交。)20世纪50年代迄今,采用品种间杂交育种方法,育成大批优良品种。如:早籼广陆矮4号(广场3784/陆财号)、二九青(29矮 7号/青小金早)、湘矮早9号(IR8/湘矮早4号)、南京11号(南京6号/二九矮4号)等。 棉花 我国50年以来育成的新品种中,约有1/3 是应用杂交育种法育成,其中绝大多数是通过品种间杂交育成。如鲁棉1号、泗棉2号等,这些品种丰产性好,但品质较差。丰产而品质较优的品种有徐州514 、豫棉1号、冀棉8号、鲁棉6号等。 大豆 杂交育种是迄今大豆育种最主要、最通用、最有成效的途径。我国20世纪60年代以来育成的新品种,大都由杂交育成。如北方夏大豆区的冀豆4号、豫豆8号、鲁豆7号、中豆19,南方多播季区的南农73-935、浙春2豆、湘春豆13等。 中国采用不同育种途径分年代育成的大豆品种数 杂交育种的遗传原理 (1)基因重组 (2)基因互作 (3)基因积累

海南大学2013年《作物栽培学》复习资料

《作物栽培学》复习资料 1、研究作物起源的意义及主要作物的起源地。 意义:(1)人类可以了解众多的植物遗传资源并建立“基因库”,利用有用的基因改造现有的作物并选育新品种为人类所利用(水稻的两次绿色革命);(2)可了解作物起源地的生态地理条件,达到人为控制作物生长的目的;(3)进一步研究人类的农耕文化。 中国北部:黍、稗子、大豆、赤豆、桑、人参。中国云南、印度北部(包括东南亚):水稻、荞麦、大麻、黄麻、胡椒、茶。中亚:蚕豆、鹰嘴豆、生菜、芥菜、亚麻、棉花。近东:小麦、大麦、黑麦、红花、小苜蓿、紫花苜蓿。地中海:蚕豆、油菜、芜菁、甜菜、啤酒花、白三叶。西非、埃塞俄比亚:台麸、高粱、珍珠粟、咖啡、芝麻、龙爪稷。中美洲:玉米、甘薯、菜豆、棉花、可可。 2、作物生产的意义。 (1)人民生活资料的主要来源;(2)工业生产的重要原料;(3)出口创汇的重要物资;(4)重要的生物质能源 3、作物栽培学的研究领域与面临的问题。 研究领域:构筑“高产--低环境负担”的作物生产技术,扩大植物资源的多样性,提高作物产量、产品质量、生产效率、稳产性能等。面临问题:快速增长的人口要求进一步扩大粮食等有用植物资源的生产。由于生产的扩大,势必会带来地域生态系统、地球环境的破坏,威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4、S生长曲线在生产上的应用。 作为检验作物生长发育进程是否正常的依据之一:在作物生育过程中应密切注视苗情,使之达到该期应有的长势长相,向高产方向发展。决定调控时间:作物的生长发育是不可逆的,各种促进或抑制作物生长的措施,都应该在作物生长发育最快速度到来之前应用。作为调节各器官平衡生长的参照:同一作物的不同器官,通过S形生长周期的步伐不同,生育速度各异,在控制某一器官生育的同时,应注意这项措施对其他器官的影响。 5、种子休眠的原因及其主要处理方法。 胚的后熟:是种子休眠的主要原因,胚组织在生理上尚未成熟,因而不具备发芽能力。这类种子可通过低温和水分处理,促进后熟,使之发芽。硬实:硬实种皮不透水,不透气,故不能发芽,如豆类作物在干燥、高温、氮肥多的环境下种植常易产生硬实。一般采用机械磨伤种皮或用酒精、浓硫酸等化学物处理使种皮溶解,增强其透性。抑制发芽的物质:如因脱落酸、酚类化合物、有机酸等。在这种情况下,可通过改变光、温、水、气等条件,或采用植物激素如赤霉素、细胞分裂素、乙烯和过氧化氢、硝酸盐等化学物质予以处理,使休眠解除。 6、如何提高种子发芽率和发芽的一致性。 水分:不同作物种子吸水量不同,含淀粉多的种子吸水量较少;含蛋白质、脂肪较多的种子则吸水量较多。温度:种子发芽是在一系列酶的参与下进行的,而酶的催化与温度有密切关系。不同作物种子发芽所需最低、最适、最高温度不同,即使同一种作物,也因生态型、品种或品系不同而有差异。氧气:种子发芽过程中,旺盛的物质代谢和物质运输等需要强烈的有氧呼吸作用来保证,因此氧气对种子发芽极为重要。各种作物种子萌发需氧程度不同,花生、大豆、棉花等种子含油较多,萌发时较其他种子要求更多的氧。 (1)对种子进行处理,可提高发芽率。如浸种,播种前用冷水或温水浸种2--24小时,可使坚硬的种皮软化,有利于催芽;对种子或果壳坚硬的不易发芽种子需将其剥除或挫伤后再播种;通过酸碱处理种子,使种皮软化提高发芽率;细小的植物种子,用细土拌种后播种有利播种均匀,提高发芽率。(2)低温清种,高温发芽

植物育种学习题及答案

《植物育种学》思考题 第一章作物的繁殖方式及品种类型 1. 无性繁殖作物进行杂交育种时,大体上要作哪些工作,才能育出品种? 2. 试述通过有性杂交培育无性繁殖作物的特点。 3. 根据品种群体内个体同源染色体等位基因以及个体间基因型的情况,可将不同的品种归纳 为哪几种群体类型? 4. 农作物品种有哪些基本特性? 5. 不同类型的品种群体的育种特点是什么? 第二章种质资源 1.种质资源在作物育种中有哪些作用? 2.简述本地资源、外地资源、野生资源和人工创造的种质资源的特点与利用价值。 3.试述作物种质资源研究的主要工作内容与鉴定方法。 4.建拓作物基因库有何意义?如何建拓作物基因库? 5.建立作物种质资源数据库有何意义,如何建立作物种质资源数据库? 第三章育种目标 1.现代农业对作物品种有哪些基本要求? 2.制订育种目标的原则是什么? 3.作物育种的主要目标性状有哪些? 4.怎样才能正确地制订出切实可行的育种目标? 5.对你所熟悉的地区,拟订一个作物的育种目标,交说明理由。 第四章引种与选择育种 1.如何提高引种成功的可能性? 2.根据你熟悉地区的生态特点及生产需要怎样尽快的将外地小麦或水稻品种引入到生产 中,请说明步骤及理由。 3.来自同一生态区的某种农作物品种有何共同特点? 4.简述引种成功的影响因素及引种规律。 5.比较单株选择法和混合选择法的差别,优缺点及其应用范围。 第五章杂交育种

1.杂交育种中,亲本选配的原则是什么?为什么说正确选配亲本是杂交育种的关键? 2.三个各具不同特点的亲本品种,试设计一个三品种三交及三品种双交的育种方案。①假 设亲本并注明其主要特点;②杂种后代处理方法及各世代工作重点,并说明理由;③方案要求写出杂交到品种比较试验,并注明世代年限。 3.杂交育种工作中,常用的杂交方式为单交和复交,两种杂交方式有什么区别? 4.为什么说杂交方式是影响杂交育种成败的重要因素之一?杂交方式有哪些?试说明在单 交、三交、四交、双交等杂交方式中,每一亲本遗传组成的比重如何?为什么在三交和四交中要把农艺性状好的亲本放在最后一次杂交? 5.简述系谱法、混合法、衍生系统法和单籽传法及它们各自的工作特点,并比较它们各自 的优缺点及应用。 第六回交育种 1.什么是轮回亲本和非轮回亲本?在回交育种中它们各有何作用?在选用轮回亲本和非轮 回亲本时要注意哪些问题? 2.A品种丰产不抗病,B品种抗病(为单隐性基因控制)不丰产,试写出通过回交改良的步骤。 3.A品种丰产不抗病,B品种抗病(单显性基因控制)不丰产,试写出通过回交改良的步骤。 4.今从国外引入小麦“苏早不育系”及保持系和T808恢复系。但“苏早不育系”晚熟, 植株太高,不适于华北地区种植,试设计一个改良利用“苏早不育系”的方案。 5.A品种为一丰产的优良品种,但已经丧失抗病性,欲加以改良使之抗病,你认为采用何种 方法能有效改良?设计一具体改良方案。(考虑抗病基因为显性和隐性遗传两种可能性)。 6.多系品种的培育在植物抗病育种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小麦锈病是我国小麦生产中的 主要病害之一,培育抗锈病小麦品种是小麦育种家的永久课题,小麦的抗锈病基因有的为显性,有的为隐性。假设你是一个小麦育种家,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培育一套小麦抗锈病的近等基因系,进而培育多系品种,你会怎样做?试详细说明。 第七章诱变育种 1.试述化学诱变与物理诱变特点。 2.诱变育种M1为何需要密植? 3.诱变育种与其他育种(如杂交育种)相比,在后代处理上有何异同? 第八章远缘杂交育种 1.试说明远缘杂交不易成功的原因及克服方法。 2.远缘杂交后代的分离与品种间杂交杂交的后代分离有何异同?并阐述远缘杂交“疯狂分

海南大学中长期学科建设发展规划

海南大学中长期学科建设发展规划 世纪之初,高等教育规模持续扩大,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各高等学校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且越来越显现为内涵发展的竞争。海南大学能否在本世纪初的高等教育激烈竞争与快速发展中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科建设的质量与水平。为了推进学校学科健康快速发展,为学校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提供更为有力的支撑,根据《海南大学中长期发展战略规划》和学校学科建设基础,制定本学科建设发展规划。 一、学科建设现状及其分析 学科建设是高校建设的核心,代表着学校的发展水平,在高校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多年来,海南大学一直把学科建设放在学校各项工作的首位,立足实际,紧抓不懈,在此过程中初步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学科体系。 自1997年以来,海南大学在顺利通过普通高等学校教学工作合格评价后,抓住机遇,锐意改革,同心协力,开拓进取,在学科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1998年,学校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实现了硕士学位授权点零的突破。2000年和2003年,经国务院学位办批准,又有10个学科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目前,学校的硕士学位点已增至11个,并增设了工商管理硕士、法律硕士和公共管理硕士3个专业学位点。重点学科建设也取得了较大的发展,现有7个省级重点(扶持)学科,10个校级重点学科,另有1个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6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还有7 名学科带头人或学术骨干被具有博士学位授权点的单位聘为兼职博士生导师。现有在校硕士研究生980余人。这些成绩的取得,为海南大学学科建设的快速发

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学校在实施学科建设和发展过程中,立足于海南独特的自然资源与社会条件,瞄准海南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领域,坚持以海南经济社会密切相关的重要理论、技术问题为切入点,紧紧围绕“热、海、特”做好文章,稳步推进学校的重点学科建设。 在重点学科的建设过程中,学校通过将学科建设与科学研究、队伍建设、研究生教育、本科教学工作有机结合,较好地发挥了重点学科建设的龙头作用,促进了学校各项事业的发展,带动了整体办学水平的提高。 经过20余年的不懈努力,目前,海南大学已拥有哲学、经济学、法学、文学、理学、工学、农学和管理学等8大学科门类,学科结构日趋合理,初步形成了文理并重、理工农哲经管法文结合、基础学科与应用学科协调发展的格局,基本建立起具有较强地方特色的、与海南省经济建设发展需要相适应的学科体系,为我校学科的进一步建设与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目前,海南大学拥有的硕士学位点、重点学科及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分别见下表1及表2。 表1 2005年海南大学硕士学位及专业学位点一览表

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海南大学

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090101) 一、培养目标 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高级专门人才。要求硕士研究生: 1、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德优良,学风严谨,具有实事求是、不断追求新知、勇于创造的科学精神,积极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2、掌握本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系统的专门知识和技能;具有从事作物栽培学和耕作学学科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 3、较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较好的外语听说和科学论文写作能力。 4、身心健康,吃苦耐劳,勤奋工作。 二、研究方向 本学科主要以作物(尤其是热带作物)为研究对象,在以下3个研究方向开展科学研究。 1、作物栽培生理生态:主要研究群体结构、环境条件和营养状况对产量、品质的影响,通过光合生理、水分生理、营养生理、逆境生理等研究,揭示作物产量和品质的形成过程与机理。 2、作物栽培技术:主要研究热带北缘地区的作物生长发育规律,作物生产与环境的关系,作物高产、优质、高效、环保的栽培技术及其生产模式。 3、土壤肥力与养分资源管理:主要研究热带土壤肥力特征及可持续利用,热带地区土壤培肥的机理和措施,栽培作物的营养规律与需肥特性,作物高产、高效、优质的养分综合管理技术。 三、学制和学习年限 硕士研究生学制为3年。个别因特殊情况,不能按期完成培养计划者,须按规定提出延长学习年限的书面报告,经研究生处批准,可适当延长,但在学年限最长不得超过4年。延长学习期间的一切费用自理。 四、培养方式 1、本专业硕士研究生采取全日制培养方式。

低碳园林

福建农林大学 研究生课程论文 授课时间2014 -2015 学年度第 1 学期 学号:3141726022 研究生姓名:谢陈林 课程名称:园林现代科技发展专题 论文题目:低碳思维在园林景观 规划设计中的应用 考试时间:2015.01.16 考生成绩: 授课或主考教师:黄启堂教授

目录 摘要 (1) 1引言 (1) 2当代园林景观规划设计中出现的问题 (1) 3低碳景观概念解析 (1) 3.1低碳的内涵 (1) 3.2低碳景观概念 (2) 4低碳思维在园林景观规划设计中的应用 (2) 4.1低碳思维在居住区景观的应用 (2) 4.2低碳思维在城市公共空间的应用 (3) 4.3低碳思维在校园景观中的应用 (3) 4.4低碳思维在城市广场中的应用 (4) 5低碳景观设计原则 (4) 5.1因地制宜进行规划设计 (4) 5.2选择低碳材料 (4) 5.3合理构建绿色空间 (5) 5.4雨水的收集与利用 (5) 5.5新高科技的能源 (5) 6结论 (5) 参考文献 (6)

低碳思维在园林景观规划设计中的应用 摘要:随着全球变暖的趋势,环境质量越发低下,低碳理念成为各业人事所热议和探讨的 话题。低碳生活、低碳生产、低碳消费和低碳景观等各种低碳理念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生活的用语。将低碳思维注入园林规划设计中,不仅能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还能节约化石能源,使人类、动物、植物与环境友好相互,和平共生。因而生态低碳型的园林景观设计理念已经成为景观设计师的主要设计原则之一。 关键词:低碳思维园林景观规划设计 1引言 在人类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由于经济规模、人口规模等发展的规模不断扩大,污染、破坏环境的问题越发严重。空气质量低、水环境污染、植被稀缺等问题,导致人类疾病增多,生活质量下降。为了更好的生活环境和生活质量,低碳思维几乎涵盖了各个产业和领域。随着低碳生活的思维逐渐融入人类生活,低碳经济、低碳城市都已经成为各个地区发展的新目标和新方向。因此,在园林景观规划设计中引入低碳思维是尤为迫切和需要的。 2当代园林景观规划设计中出现的问题 随着国家经济快速发展,各个城市地区的园林景观建设也迎来了其高速发展的时期。但由于过于追求效率往往出现了许多不可忽视的问题。其主要问题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由于景观建设的时间起步较晚,很多地区都是先有建筑再进行园林景观改造,而不是在前期做好了统筹规划。因此就会出现景观和建筑不能得到很好的融合,就会使景观和建筑不和谐。②植物配置不合理,由于客观需要,许多景观规划设计在植物配置中运用了大量的大树移植,不顾其正常的生长周期,制造一时的景观效果。在其过程中大部分植物很难存活,及时存活也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来进行维护。③建材的不合理应用,在现代景观规划设计中不尊重自然规律、单一的追求繁华的景观效果的现象屡见不鲜。使用高耗能材料,如室外防腐木、玻璃等。四是景观生命周期短,由于特殊的景观需要,如花博会,花费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规划设计,满足其举办城市的需要,但会后参观人数却寥寥无几,是否在当初规划设计时有考虑到会后的管理问题。④由于人类审美能力的提高,以前的园林景观或许已经不能满足人类的审美需求,许多景观需要重建再造,其中又将花费大量的人力财力和物力[1]。 3低碳景观概念解析 3.1低碳的内涵 低碳,意指较低(更低)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为主)排放。随着世界工业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剧增、人类欲望的无限上升和生产生活方式的无节制,全球变暖,二氧化碳的排放越来越大,地球的臭氧层产生了巨大的危机问题,自然灾难频频出现,已经严重影响人类的生活和健康安全。由于人类日益关注环境问题,因此,“低碳”、“低碳生活”等词汇已经成为国内外的热门用语[2]。 低碳意在倡导一种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减少有害气体排放。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的进步。

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学科简介

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学科简介 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2003年被列为省级重点学科,2009年学科评估验收结果为优秀。 队伍建设该学科建设之初由海南大学(原华南热带农业大学)农学院、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品资所和橡胶所等单位的有关系、室构成,2007年两校合并后进一步整合两校资源夯实了学科建设的基础。本学科现有科教人员44人,其中教授18人,博士学位10人。 科学研究该学科有包括热带作物栽培原理与技术、热带农业资源与环境、热带作物种质资源开发与利用等研究方向。发表学术论文共197篇其中SCI收录4篇,出版专著15部;获得获国家级奖3项,省部级奖13项,科研成果转化共2项、直接经济效益共22.14亿元;承担科研项目共121项,其中国家级18项,国务院各部门项目28项; 教学和人才培养该学科是我校传统学科和主干学科,有农学、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草业科学3个本科专业,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植物营养、土壤3个硕士点和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博士点。2006年《土壤肥料学》被列为校及精品课程,2007年《作物栽培学》被列为校及精品课程。“农业资源综合利用实验教学中心”、“基础农学实验教学中心”被省教育厅批准为校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点,2007年获得省部共建热带作物栽培与耕作学科实验室,2008年获得省级

热带作物教学示范中心,2008年获得省级热带作物科学特色优势学科,2009年获得国家级热带作物科学特色优势学科。获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奖共2项、获省部级优秀教学成果奖共3项,农学协会获得全国百佳优秀学生社团。五年来共授予博士学位13人、硕士学位93人。 国内外学术交流几年来年共主办参加国际学术交流382人次、其中海外31人次。主办和协办国际学术会议(培训班)2次,国内学术会议1次。国际合作研究项目2项。派往海外进修3人。 (数据统计截止至2009年12月)

【福建农林大学排名】福建农林大学特色专业-福建农林大学录取分数线

【福建农林大学排名】福建农林大学特色专业-福建农林大学录取分数 线 福建农林大学是一所具有73年办学历史的省重点大学。其最早前身为1936年创办的福建协和大学农科。2000年,福建农业大学和福建林学院合并为福建农林大学。建校以来,学校形成了“明德、诚智、博学、创新”的校训,凝炼了“五种品格”(即耕牛的拓荒品格、骏马的争先品格、蜜蜂的勤勉品格、青松的顽强品格、小草的奉献品格),坚持追求“敬业乐群、达士通人”的精神境界。学校位于福州市西郊,校园占地面积234万m2,校舍面积80万m2,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2亿元。现有1个国家重点学科、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个国家理科生物学基地(试办)、2个农业部重点学科、1个国家林业局重点学科、18个福建省重点学科、6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6个一级学科博士点、45个二级学科博士点、11个一级学科硕士点、78个二级学科硕士点、3个专业硕士学位点、15个高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的学科专业。有22个学院、66个本科专业、43个成人学历教育专业。涵盖8大学科门类,在校本科生2.1万多人、研究生近3000人。现有教职工2300多人,专任教师1504人,有正高职称人员224人,副高职称人员478人,有福建省属高校唯一的1位中科院院士,96名博士生导师。自1984年以来,先后有10人入选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4人入选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4人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一、二层次人选,6人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39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7人入选教育部高等学校农林科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3人被评为福建省杰出科技人员,1人被评为福建省杰出人民教师,28人被评为福建省优秀专家,75人入选福建省“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9人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教育工作者,37人被评为福建省优秀教师、教育工作者,7人被评为省级教学名师。2008年,学校取得了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的成绩,是第二批实施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高校。现有国家级精品课程3门,省级精品课程39门,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5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4个,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9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6个,省级教学团队5支。在校内外建立了一批教学科研实验厂场,其中教学林场近3100万m2。

作物栽培学仿真试卷四 参考答案

湖南农业大学课程考核试卷 课程名称(全称): 作物栽培学 课程代码: 考核时间: 年 月 日 试卷号: A 考核对象: 农学专业、农艺教育专业 1、短日照作物 生长发育需要短日照,短日照促进发育,只有当日照长度短于一定临界日长时,才能开花的作物。 2、全生育期 作物从播种到收获的整个生育所需时间。 3、叶面积指数 总绿叶面积与土地面积的比值。 4、收获指数 经济产量占生物产量的比例,即生物产量转化为经济产量的效率。 5、无效分蘖 禾本科作物发生的分蘖,其中一部份出生较迟的,不能正常的生长发育到结实的小分蘖称为无效分蘖。 6、春油菜 春天播种,可在10℃左右,甚至更高的温度下生长发育的油菜。 一、名词解释(本大题共20分,每小题2分)

7、棉花铃重 单铃子棉重,以克表示。 8、苎麻蔸 为苎麻地下部的总称,包括不定根和地下茎。 9、水稻的基本营养生长期 水稻在进入生殖生长前,不受温度和光周期诱导影响而缩短的营养生长期。10、再生稻 利用水稻的再生特性,在头季稻收获后,通过水肥管理等栽培技术措施,使头季稻(中稻)稻桩上的休眠芽萌发生长发育成可再次收获的一季水稻。 1、三碳作物光合作用的CO2补偿点低,而四碳作物光合作用的CO2补偿点高。………………………………………………………………………………(×) 2、豆类作物主要提供植物性蛋白质,均属豆科。………………………(×) 3、喜温作物生长发育的最低温度为30 ℃左右。其全生育期需要较多的积温。………………………………………………………………………………(×) 4、作物与环境协调统一,是引种成功的关键。………………………(√) 5、油菜雄蕊6枚,属四强雄蕊,种子呈球形或近似球形,由种皮、胚乳遗迹和胚三部分组成。……………………………………………………………(×) 6、一般来说,早熟品种单株生产力低,晚熟品种单株生产力高,因此早熟品种群体产量一定低于晚熟品种。……………………………………………(×) 7、解除种子的休眠可通过改变光、温、水、气等条件。或采用如赤霉素、细胞分裂素、乙烯和过氧化氢、硝酸盐等化学物质予以处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