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下册古诗八首解释 (3)
二年级必背古诗词二年级语文古诗词原文、翻译及赏析

小学二年级必背古诗词小学二年级语文古诗词原文、翻译及赏析古诗词是小学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古诗词是小学生语文学习中必须掌握的知识。
因此,小编整理了小学二年级语文古诗词,供大家使用。
赠刘景文 / 冬景(宋代:苏轼 )【原文】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译文】荷花凋谢连那擎雨的荷叶也枯萎了,只有那开败了菊花的花枝还傲寒斗霜。
一年中最好的景致你一定要记住,那就是在橙子金黄、橘子青绿的秋末冬初的时节啊。
【注释】⑴刘景文:刘季孙,字景文,工诗,时任两浙兵马都监,驻杭州。
苏轼视他为国士,曾上表推荐,并以诗歌唱酬往来。
⑵荷尽:荷花枯萎,残败凋谢。
擎:举,向上托。
雨盖:旧称雨伞,诗中比喻荷叶舒展的样子。
⑶菊残:菊花凋谢。
犹:仍然。
傲霜:不怕霜冻寒冷,坚强不屈。
⑷君:原指古代君王,后泛指对男子的敬称,您。
须记:一定要记住。
⑸正是:一作“最是”。
橙黄橘绿时:指橙子发黄、橘子将黄犹绿的时候,指农历秋末冬初。
【赏析】这首诗是诗人写赠给好友刘景文的。
诗的前两句写景,抓住“荷尽”、“菊残”描绘出秋末冬初的萧瑟景象。
“已无”与“犹有”形成强烈对比,突出菊花傲霜斗寒的形象。
后两句议景,揭示赠诗的目的。
说明冬景虽然萧瑟冷落,但也有硕果累累、成熟丰收的一面,而这一点恰恰是其他季节无法相比的。
诗人这样写,是用来比喻人到壮年,虽已青春流逝,但也是人生成熟、大有作为的黄金阶段,勉励朋友珍惜这大好时光,乐观向上、努力不懈,切不要意志消沉、妄自菲薄。
山行(唐代:杜牧 )【原文】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译文】沿着弯弯曲曲的小路上山,在那白云深处,居然还有人家。
停下车来,是因为喜爱这深秋枫林晚景。
枫叶秋霜染过,艳比二月春花。
【注释】1.山行:在山中行走。
2.远上:登上远处的。
3.寒山:深秋季节的山。
4.石径:石子的小路。
6.深:另有版本作“生”。
( “深”可理解为在云雾缭绕的的深处; “生”可理解为在形成白云的地方 )7.车:轿子。
二年级下学期古诗词(带注解)

清晨的微雨湿润了渭城地面的灰尘,馆驿青堂瓦舍柳树的枝叶翠嫩一新。
渭城:在今陕西省西安市西北,即秦代咸阳古城。浥:润湿。客舍:旅馆。柳色:柳树象征离别。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真诚地奉劝我的朋友再干一杯美酒,向西出了阳关就难以遇到故旧亲人。
阳关:在今甘肃省敦煌西南,为自古赴西北边疆的要道。
蒌(lóu)蒿(hāo)满地芦芽短,
正是河豚(tún)欲上时。
河滩上已经满是蒌蒿,芦笋也开始抽芽,而河豚此时正要逆流而上,从大海回游到江河里来了。
蒌蒿:草名,有青蒿、白蒿等种。芦芽:芦苇的幼芽,可食用。河豚:鱼的一种,学名“鲀”,肉味鲜美,但是卵巢和肝脏有剧毒。产于我国沿海和一些内河。每年春天逆江而上,在淡水中产卵。上:指逆江而上。
磨:折磨,挫折,磨炼。击:打击。坚劲:坚强有力。任:任凭,无论,不管。尔:你。
题西林壁
宋代:苏轼
横看成岭侧(cè)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
横看:从正面看。庐山总是南北走向,横看就是从东面西面看.侧:侧面。各不同:各不相同。
正是江南好风景,
落花时节又逢君。
没有想到,在这风景一派大好的江南;正是落花时节,能巧遇你这位老相熟。
江南:这里指今湖南省一带。落花时节:暮春,通常指阴历三月。落花的寓意很多,人衰老飘零,社会的凋弊丧乱都在其中。君:指李龟年。
平调
唐代:李白
云想衣裳花想容,
春风拂槛(jiàn)露华浓。
见云之灿烂想其衣裳之华艳,见花之艳丽想人之容貌照人。
孔子说:“学习并且按时地去复习,不也很快乐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很高兴吗?别人不了解我但我不生气,不也是道德上有修养的人吗?”
二年级古诗词必背加译文

二年级古诗词必背加译文二年级学生通常需要背诵一些经典的古诗词,以下是一些适合二年级学生背诵的古诗词及其译文:1. 《静夜思》- 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译文:床前明亮的月光,让人误以为是地上的霜。
抬头望着明亮的月亮,低头时不禁思念起远方的家乡。
2. 《春晓》- 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译文:春天的早晨,睡意正浓,不知不觉就到了天亮,到处都能听到鸟儿的叫声。
昨夜的风雨声中,不知道有多少花朵凋落。
3. 《登鹳雀楼》- 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译文:太阳依着山边落下,黄河流入大海。
想要看到更远的地方,就要再登上一层楼。
4. 《绝句》- 杜甫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译文:两只黄鹂在翠绿的柳树上鸣叫,一行白鹭飞向蓝天。
窗户映着西岭上千年不化的雪,门外停泊着来自东吴的船只。
5. 《望庐山瀑布》- 李白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译文:阳光照耀着香炉峰,生出紫色的烟雾。
远远望去,瀑布挂在山前。
瀑布飞流直下,仿佛有三千尺高,让人怀疑是银河从天上落下来。
6. 《江雪》- 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译文:所有的山头都没有鸟飞过,所有的小路上都不见人影。
一个穿着蓑衣戴着斗笠的老翁,独自在寒冷的江上钓鱼。
7. 《游子吟》- 孟郊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译文:慈祥的母亲手中的线,为远行的儿子缝制衣服。
临行前密密地缝制,担心儿子迟迟不归。
谁说小小的草心,能够报答春天的阳光。
这些诗词不仅语言优美,而且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和哲理,适合二年级学生学习和背诵。
【必背古诗】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古典诗(含译文)

【必背古诗】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古典
诗(含译文)
古诗一:《春晓》
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
古诗二:《画》
远看山有色,
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
人来鸟不惊。
古诗三:《白日依山尽》
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古诗四:《静夜思》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古诗五:《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古诗六:《咏鹅》
白鹅在草村,
真是太可爱。
它绿化的河,
水浅又水清。
古诗七:《悯农》
春种一粒粟,
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
农夫犹饿死。
古诗八:《夜泊左江渔船》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边一夜鱼龙舞。
脚步無声微漾船,
疑是画出青山图。
以上是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的古典诗选,每首诗都具有简洁明了的语言,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出诗人的情感和思考。
这些诗篇可以帮助孩子们提高语文领悟能力,培养对古代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古诗的中文原文以及对应的英文翻译都可以在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中找到,通过反复朗读和理解其中的词句,孩子们可以更好地体会诗歌的美妙和诗人的意境。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古诗解释

古诗解释:
《草》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意思是:原野上那茂盛的野草,到秋天枯萎,但第二年春天又会长得十分茂盛,年年循环,生生不已。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意思是:不管野火怎样无情地焚烧也不能把它烧尽,只要春风一吹,小草又会蓬勃生长。
形象生动地表现了野草顽强的生命力。
《宿新市徐公店》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意思是:在稀疏的篱笆旁边有一条小路伸向远方,树上的花已经落了,但树叶还没有长得茂盛浓密。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意思是:一个孩子奔跑着追逐翩翩起舞的黄蝴蝶,这蝴蝶飞入金黄色的菜花丛中怎么也找不到了。
《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比喻句)
意思是:在阳光的照射下,庐山的香炉峰升起紫色的云雾,远远望去,瀑布像是一条巨大的白练高挂在山川之间。
(这两句讲远看庐山瀑布的景色。
)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夸张句)
意思是:那长长的瀑布飞快地直往下泻,真让人以为那是银河从九重天外落下来。
(这两句诗突出了瀑布壮观的景象。
)
《绝句》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两只黄鹂在青翠的柳树上欢乐地歌唱,一行白鹭在晴朗的天空中自由飞翔。
(“黄”“青”“翠”“白”相互映衬,构成一幅色彩鲜明、生机勃勃的景象,令人赏心悦目,表达了作者喜悦的心情。
)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意思是:透过窗外看得见西岭千年不化的积雪,门外江面上停泊着来自东吴的客船。
(这两句诗突出了草堂周围清新开阔的自然景观。
)。
二年级古诗词必背解释下册

二年级古诗词必背解释下册
二年级的同学们,你们好!在下册的古诗词学习中,我们将会接触到一些经典的古诗文,这些诗词不仅语言优美,而且蕴含着丰富的文化知识和深刻的思想情感。
下面,我将为大家解释几首必背的古诗词。
1. 《春晓》 - 孟浩然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早晨的美景,诗人在睡梦中被鸟儿的叫声唤醒,感受到了春天的气息。
诗中“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和对自然美景的欣赏。
2. 《静夜思》 - 李白
这是一首表达思乡之情的诗。
诗人在夜晚看到明亮的月光,不禁想起了远方的家乡和亲人。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描绘了夜晚的宁静和月光的明亮,而“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则表达了诗人深深的乡愁。
3. 《悯农》(其一) - 李绅
这首诗通过描述农民辛勤劳作的场景,表达了对农民的同情和尊重。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描绘了农民在烈日下劳作的辛苦,而“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则提醒我们要珍惜粮食,感恩农民的辛勤付出。
4. 《登鹳雀楼》 - 王之涣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登高望远的情景,表达了诗人的壮志和胸怀。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描绘了壮丽的自然景观,而“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则表达了诗人不断追求更高目标的决心。
5. 《江雪》 - 柳宗元
这首诗以雪景为背景,表达了诗人的孤独和超脱。
“千山鸟飞绝,万
径人踪灭”描绘了一幅静谧的雪景,而“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则展现了诗人在大自然中寻求心灵宁静的愿望。
这些古诗词都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希望同学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仅
能够背诵,更能够理解诗词背后的深层含义,感受古人的智慧和情感。
小学古诗解释二年级下 Microsoft Word 文档

长歌行(汉乐府)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行:是古代诗歌的一种形式,长歌行是一首汉代乐府民歌。
词解:葵:指一种蔬菜。
花叶:即花叶,指草木。
衰:枯萎。
诗词的第一第二句描述:你看那园中的蔬菜一颗颗长得绿油油的,那早晨的露水正等着太阳来晒干,春天的阳光把所有的一切都给了这世间的生命,这一草一木。
也正是无私的太阳让世界让世界有了如此美丽的光辉。
诗词的第三第四句描述:诗人正陶醉在这美景中,可一想到随着时间的一天天溜走,秋天一到,这草木就会枯黄,花儿也会枯萎。
就像河流总会向东流到大海里,而从来不会向西又回到起点一样。
感悟:时间总是无情而不等人的。
快乐的时间过的特别的快;如果昨天的事情不及时完成,今天又会耽误更多的时间-------赠汪伦(唐)李白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生。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资料:公元775年李白游安徽泾县桃花潭时,结识的汪伦并交了朋友,临走时有感而发吟诵了这首诗送给朋友。
李白一生既喜欢作诗,也喜欢喝酒和游历名上大川。
汪伦非常仰慕他的才华,很想和他结交朋友。
于是就写了一封信托人带给李白,上面写道:“先生,您喜欢游览吗?这里有十里桃花;您喜欢喝酒吗?这里有万家酒店。
”李白一看,呀!这么好的地方,我去看看。
可是到了那里,即没看到十里桃花,也没看到有万家酒店,李白疑惑不解。
汪伦解释说:“十里桃花外有个桃花渡口,万里酒店里有个姓万的人开了一家酒店,并不是一万家酒店。
”李白恍然大悟,他不但没有生气,反而被汪伦的幽默与风趣逗得哈哈大笑起来,两人一见如故。
在以后的日子里,汪伦每天盛情款待李白,并带他游遍了当地的名山胜景,他们一起饮酒作诗,情趣相投,短短几天就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临别时,汪伦踏歌相送,李白被他的真诚深深感动了,即兴吟诗一首------赠汪伦。
把赠汪伦拓展延伸方式写成小故事我登上小船,眼前飞过一排大雁。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全部古诗(含译文)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全部古诗(含译文)古诗(一)村居【清】高鼎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译文】农历二月,村子前后青草渐渐发芽生长,黄莺飞来飞去。
杨柳披着长长的绿枝条,随风摆动,好像在轻轻地抚摸着堤岸。
在水泽和草木间蒸发的水气,烟雾般地凝聚着。
杨柳似乎为这浓丽的景色所迷醉了。
村里的孩子们放学以后,一路上没什么耽搁,回家挺早,赶忙趁着东风劲吹的时机,把风筝放上蓝天。
古诗(二)咏柳【唐】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注释】⑴ 柳:柳树,落叶乔木或灌木,叶子狭长,种类很多。
本诗描写的是垂柳。
⑵ 碧玉:碧绿色的玉。
这里用以比喻春天的嫩绿的柳叶。
⑶ 妆:装饰,打扮。
⑷ 一树:满树。
一,满,全。
在中国古典诗词和文章中,数量词在使用中并不一定表示确切的数量。
下一句的“万”,就是表示很多的意思。
⑸ 绦:用丝编成的绳带。
丝绦:形容一丝丝像丝带般的柳条。
⑹ 裁:裁剪,用刀或剪子把片状物体分成若干部分。
⑺ 二月:农历二月,正是仲春时节。
⑻ 似:好像,如同。
【译文】柳树像碧玉装扮成的美女一样,千万枝柳条像她那绿色的丝带。
知道这细嫩的柳叶是谁剪裁的吗?就是那象剪刀的二月春风啊!【题解】这是一首咏物诗,通过赞美柳树,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无限热爱。
古诗(三)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宋】杨万里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译文】六月里西湖的风光景色到底和其他时节的不一样:那密密层层的荷叶铺展开去,与蓝天相连接,一片无边无际的青翠碧绿;那亭亭玉立的荷花绽蕾盛开,在阳光辉映下,显得格外的鲜艳娇红。
古诗(四)绝句【唐】杜甫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译文】两只黄鹂在翠绿的柳树间婉转地歌唱,一队整齐的白鹭直冲向蔚蓝的天空。
我坐在窗前,可以望见西岭上堆积着终年不化的积雪,门前停泊着自万里外的东吴远行而来的船只。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年级下学期古诗8首竹里馆[唐.王维] 游园不值[南宋.叶绍翁]独坐幽篁里,应怜屐齿印苍苔,弹琴复长啸。
小扣柴扉久不开。
深林人不知,春色满园关不住,明月来相照。
一枝红杏出墙来。
小儿垂钓[唐.胡令能] 清明[唐.杜牧]蓬头稚子学垂纶,清明时节雨纷纷,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上行人欲断魂。
路人借问遥招手,借问酒家何处有,怕得鱼惊不应人。
牧童遥指杏花村。
遗爱寺[唐.白居易] 枫桥夜泊[唐.张继]弄日临溪坐,月落乌啼霜满天,寻花绕寺行。
江枫渔火对愁眠。
时时闻鸟语,姑苏城外寒山寺,处处是泉声。
夜半钟声到客船。
塞下曲[唐.卢纶] 小池[宋.杨万里]林暗草惊风,泉眼无声惜细流,将军夜引弓。
树阴照水爱晴柔。
平民寻白羽,小荷才露尖尖角,没在石棱中。
早有蜻蜓立上头。
竹里馆[唐.王维]Dú Zuò Yōu Huánɡ Lǐ, Dàn Qín Fù Chánɡ Xiào 。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Shēn Lín Rén Bù Zhī, Mínɡ Yuè Lái Xiānɡ Zhào 。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作者背景王维(701-760),唐代诗人。
字摩诘,蒲州(今山西永济)人。
他有多方面的艺术成就,人们称赞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注词释义幽:幽静。
篁:竹林。
复:又,再。
长啸:撮口出声对啸。
啸声清越而舒长,所以叫长啸。
古诗今译独自坐在幽深的竹林里,一边弹着琴一边又长啸。
深深的山林中无人知晓,皎洁的月亮从空中映照。
名句赏析——“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这首诗前两句写诗人独自一人坐在幽深茂密的竹林之中,一边弹着琴弦,一边又发出长长的啸声。
其实,不论“弹琴”还是“长啸”,都体现出诗人高雅闲谈、超凡脱俗的气质,而这却是不容易引起别人共鸣的。
所以后两句表明自己虽僻居深林之中,也并不为此感到孤独,因为那一轮皎洁的月亮还在时时照耀着自己。
这里使用了拟人化的手法,把倾洒着银辉的一轮明月当成心心相印的知己朋友,显示出诗人新颖而独到的想象力。
全诗的格调幽静闲远,仿佛诗人的心境与自然的景致全部融为一体了。
清明[唐.杜牧]Qīnɡ Mínɡ Shí Jiē Yǔ Fēn Fēn , Lù Shɑnɡ Xínɡ Rén Yù Duàn Hún 。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Jiè Wèn Jiǔ Jiā Hé Chù Yǒu ? Mù Tónɡ Yáo Zhǐ Xìnɡ Huā Cūn 。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作者背景杜牧(803-852),唐代诗人。
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
精通兵法,有政治才能。
诗文都写得很好,诗以七绝最为出色,与李商隐齐名,世称“小李杜”。
注词释义清明:清明节。
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在阳历四月五日前后,历代有踏青扫墓垢风俗。
纷纷:形容多。
断魂:神情凄迷,烦闷不乐。
形容十分伤心悲哀。
借问:请问。
古诗今译清明时候偏赶上细雨蒙蒙,路上的行人心情更加愁闷。
问一声牧童哪里才有酒家,他指了指远处的杏花小村。
名句赏析——“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这一天正是清明佳节,柳绿花红、春光明媚。
但这日却细雨纷纷,这“纷纷”在此自然无疑问是形容那春雨的意境;它实际上还在形容着那位雨中行路者的心情。
清明节是个色彩情调都很浓郁的节日,本该是家人团聚,或游玩观赏,或上坟扫墓;而今行人孤身赶路,触景伤怀,心头的滋味是复杂的。
再加上身在雨丝风片之中,纷纷洒洒,冒雨趱行,那心镜更是加倍的凄迷纷乱了。
天气如此,心情如此,找家酒店避雨休息,借酒浇愁,当然是很自然的事。
诗人捕捉到这一情景,而且描写得格外生动。
“借问酒家何处有”,是问谁?从下一句得知是问牧童,“牧童遥指杏花村”,告诉人们什么?从上句得知是指酒家。
这种两句互相补充,互相发明的写法叫作“互文见意”。
它节省了字句,增加了诗歌的跳跃性。
一问一答,情景十分生动。
这首小诗,一个难字也没有,一个典故也不用,整篇是十分通俗的语言,写得自如之极,毫无经营造作之痕。
音节十分和谐圆满,景象非常清新、生动,而又境界优美、兴味隐跃。
第一句交代情景、环境、气氛,是“起”;第二句是“承”,写出了人物,显示了人物的凄迷纷乱的心境;第三句是——“转”,然而也就提出了如何摆脱这种心境的办法;而这就直接逼出了第四句,成为整篇的精彩所在——“合”。
在艺术上这是由低而高、逐步上升、高潮顶点放在最后的手法。
所谓高潮顶点,却又不是一览无余,索然兴尽,而是余韵邈然,耐人寻味。
小儿垂钓[唐.胡令能]Pénɡ Tóu Zhì Zǐ Xué Chuí Lún , Cè Zuò Méi Tái Cǎo Yìnɡ Shēn 。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Lù Rén Jiè Wèn Yáo Zhāo Shǒu , Pà Dé Yú Jīnɡ Bù Yīnɡ Rén 。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作者简介】胡令能莆田隐者,唐诗人少为负局锼钉之业。
梦人剖其腹,以一卷书内之,遂能吟咏,远近号为胡钉铰。
诗四首,皆写得十分生动传神、精妙超凡,不愧是仙家所赠之诗作。
[简析]1、稚子:年龄小的孩子;2、垂纶:钓鱼; 纶:钓鱼用的丝线;3、莓:一种小草;4、苔:苔藓植物;5、借问:向人打听;6、应:理睬;7、垂纶:钓鱼;8、遥:远远地;【诗文解释】一个蓬头小孩学着大人钓鱼。
侧身坐在莓苔上,身影掩映在野草丛中。
听到有过路的人问路连忙远远地招了招手。
害怕惊动了鱼不敢答话。
[简析]这是一首描写儿童生活情趣的诗作。
一、二句重在写形,三、四句重在传神。
诗人对这垂钓小儿的形貌不加粉饰,直写山野孩子头发蓬乱的本来面目,使人觉得自然可爱与真实可信。
“侧坐”带有随意坐下的意思。
由此亦可想见小儿不拘形迹专注于钓鱼的情景。
“草映身”,不仅是在为小儿画像,在结构上,也为下句的“路人借问”埋下伏笔。
因为路人之向他打问,就因为看得见他。
后两句中“遥招手”的主语还是小儿。
他之所以要以动作来代替答话,是害怕把鱼惊散。
他的动作是“遥招手”,说明他对路人的问话并非漠不关心。
至于他在“招手”之后,又怎样向“路人”低声耳语,那是读者想象中的事,诗人再没有交代的必要,所以,在说明了“ 遥招手”的原因之后,诗作也就戛然而止。
这首诗勾画小儿垂钓的神情动态活灵活现,富有生趣,堪称佳作!遗爱寺[唐.白居易]Nònɡ Shí Lín Xī Zuò, Xún Huā Rào Sì Hánɡ。
弄石临溪坐,寻花绕寺行。
Shí Shí Wén Niǎo Yǔ, Chù Chù Shì Quán Shēnɡ。
时时闻鸟语,处处是泉声。
【诗人简介】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
他的诗多方面的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黑暗和人民的疾苦,揭露政治弊端。
语言通俗易懂,在平淡中见神奇,并善于叙事。
【注释】(1)遗爱寺:地名。
(2)弄:玩。
【解读】:全诗大意为:遗爱寺坐落在绿水清清、鲜花绽放的香炉峰下,你坐在溪边可以玩弄各式各样的石子儿。
绕着寺院周围逛一逛,可以看到很多盛开的花,每时每刻都能听到小鸟清脆的叫声,泉水叮叮咚咚地在歌唱。
【题解】:遗爱寺这是一首写景抒情的短诗,诗以“石”“溪”“花”“鸟语”“泉声”的点染,勾勒出遗爱寺令人神往的风景,通过“弄”“寻”“行”等动作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
枫桥夜泊[唐.张继]Yuè Luò Wū Tí Shuānɡ Mǎn Tiān , Jiānɡ Fēnɡ Yú Huǒ Duì Chóu Mián 。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Gū Sū Chénɡ Wài Hán Shān Sì, Yè Bàn Zhōnɡ Shēnɡ Dào Kè Chuán 。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作者背景张继(生卒年不详),唐代诗人,字懿孙,襄州(今湖北襄樊)人。
他的诗多登临记行,不假雕琢。
《枫桥夜泊》是广为流传的名作。
注词释义枫桥:在今江苏苏州西部的一座桥。
愁眠:怀着旅愁,似睡非睡。
姑苏:苏州的别称,因城西南有姑苏山而得名。
寒山寺:在今苏州西枫桥附近的一座古寺,因唐初著名诗僧寒山曾住这里而得名。
寒山寺位于苏州城西的枫桥古镇,因邻近枫桥,所以又叫枫桥寺。
夜半钟声:唐代寺院的半夜打钟声音。
古诗今译月已落下乌鸦啼叫秋霜满天,江边枫树渔火点点对愁而眠。
姑苏城外寂寞清静寒山古寺,半夜里钟声悠扬传到了客船。
名句赏析——“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秋天的夜晚,一艘远道而来的客船停泊在苏州城外的枫桥边。
明月已经落下,几声乌鸦的啼叫,满天的寒霜,江边的枫树,点点的渔火,这清冷的水乡秋夜,陪伴着舟中的游子,让他感到是多么凄凉。
此诗只用两句话,就写出了诗人所见、所闻、所感,并绘出了一幅凄清的秋夜羁旅图。
但此诗更具神韵的却是后两句,那寒山寺的夜半钟声,不但衬托出夜的宁静,更在重重地撞击着诗人那颗孤寂的心灵,让人感到时空的永恒和寂寞,产生出有关人生和历史的无际遐想。
这种动静结合的意境创造,最为典型地传达了中国诗歌艺术的韵味。
塞下曲--六首(其二)[唐.卢纶]Lín àn Cǎo Jīnɡ Fēnɡ, Jiānɡ Jūn Yè Yǐn Gōnɡ。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Pínɡ Mínɡ Xún Bái Yǔ, Méi Zài Shí Lénɡ Zhōnɡ。
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作者简介]】卢纶(748-800),字允言,河中蒲(今山西永济县)人。
唐代诗人。
【注解】:塞下曲:乐府取名,意为边塞所唱之歌曲。
草惊风:风吹草丛,以为有猛兽潜伏。
【韵译】:夜里林深草密,忽然刮来一阵疾风;是猛虎吧?将军从容不迫搭箭引弓。
天明搜猎去,寻找白羽装饰的箭杆。
发现整个箭头,深嵌入一块石中。
卢纶《塞下曲》共六首一组,分别写发号施令、射猎破敌、奏凯庆功等等军营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