椒江城区山体公园的概念性规划设计

合集下载

山体公园改造策划书范文3篇

山体公园改造策划书范文3篇

山体公园改造策划书范文3篇篇一《山体公园改造策划书范文》一、引言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健康生活的追求,山体公园作为城市中的绿色空间,具有重要的生态、休闲和文化价值。

为了提升山体公园的品质和吸引力,满足市民日益增长的休闲娱乐需求,特制定本改造策划书。

二、项目背景(一)山体公园现状目前,该山体公园存在设施陈旧、景观单一、功能不完善等问题,无法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二)周边环境分析山体公园周边有居民区、商业区和学校等,人口密集,具有较大的潜在游客群体。

三、改造目标(一)打造生态优美、功能齐全的城市休闲公园。

(二)提升公园的景观品质和文化内涵,增强市民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三)改善公园的基础设施,提高游客的舒适度和安全性。

四、改造内容(一)景观提升1. 植物景观优化对现有植被进行梳理和修剪,保留优质树种,补种适宜的花卉和草坪。

营造多样化的植物群落,增加植物的层次感和色彩丰富度。

2. 景观节点打造在山顶设置观景平台,提供俯瞰城市美景的视野。

在山腰和山谷设置休闲广场、健身步道、儿童游乐区等节点,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3. 水体景观建设对公园内的溪流进行整治和美化,增加水体的流动性和观赏性。

建设人工湖或池塘,增添公园的灵动性。

(二)设施完善1. 道路系统优化拓宽和改造主要道路,提高通行能力和安全性。

铺设环保型步道,连接各个景观节点。

2. 休憩设施建设增设座椅、凉亭、廊架等休憩设施,方便游客休息。

建设生态厕所,提高公园的卫生水平。

3. 照明系统升级安装节能型照明灯具,确保公园夜间的安全性和观赏性。

设计特色照明景观,营造浪漫的氛围。

(三)文化建设1. 挖掘山体公园的历史文化内涵,通过标识牌、雕塑等形式展示给游客。

2. 举办文化活动,如艺术展览、民俗表演、科普讲座等,丰富公园的文化氛围。

3. 建设文化长廊,展示当地的文化特色和发展历程。

五、实施步骤(一)前期准备阶段([具体时间 1])1. 开展调研工作,了解山体公园的现状和周边环境。

关于打造马鞍山山体公园的建议

关于打造马鞍山山体公园的建议

关于打造马鞍山山体公园的建议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绿地和公园的建设变得愈发重要。

在马鞍山这座城市中,打造一个山体公园是非常值得考虑的一个项目。

山体公园不仅能够提供城市居民一个休闲娱乐的场所,还能够起到保护环境和增强生态系统功能的作用。

以下是关于打造马鞍山山体公园的一些建议。

一、选择合适的地点选择合适的地点是打造山体公园的第一步。

马鞍山拥有许多山脉和丘陵地带,因此可以考虑在这些地带建设公园。

选址时需要考虑交通便利性、土壤质量、气候条件等因素,确保公园能够持久稳定地存在并为居民带来便利。

二、保护生态环境打造山体公园的过程中,需要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

在设计过程中应避免破坏山体原有植被和动物栖息地,充分考虑保护地上和地下的生物多样性。

在公园建设完成后,需要定期进行生态评估和监测,及时发现并解决潜在的环境问题。

三、合理规划公园空间在公园空间规划方面,应充分满足市民的需求,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规划。

例如,可以设置不同的休闲区域、儿童游乐区、运动场地、户外瑜伽场地等。

同时,考虑到城市化进程对活动空间的需求,还可以考虑在公园内建设集会场所、活动中心等设施,为市民提供更多的社交和娱乐场所。

四、合理配置设施与服务公园中的设施和服务是提供市民休闲娱乐的关键。

公园内可以设置散步道、健身区、游泳池、餐厅等设施以满足市民的不同需求。

同时,还可以考虑设置停车场、卫生间、垃圾处理设施等服务设施,方便市民的使用。

此外,公园内的管理人员也需要合理配置,确保公园的安全和秩序。

五、推动公园的环保建设在设计公园的过程中,应考虑到环保建设的要求。

可以采用生态建设的方式,例如,选择可再生材料进行建设,确保建筑物的可持续性。

此外,还可以引入太阳能发电设备、雨水收集系统等新技术,提高公园的能源利用效率。

六、开展教育活动在山体公园中,可以开展各类教育活动,向市民普及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知识。

例如,可以组织研讨会、讲座、展览等,让市民了解公园的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

山体公园化绿地设计规范

山体公园化绿地设计规范

城镇山体公园化绿地设计规范Code for the design of mountain park incities and towns2007-12-28发布2008-3-1实施贵州省建设厅发布贵州省地方标准城镇山体公园化绿地设计规范DBJ52-53-2007Code for the design of mountain park incities and towns主编单位:贵州省风景园林学会批准部门:贵州省建设厅实施日期:2008年3月1日2007年12月贵阳关于发布工程建设地方标准《城镇山体公园化绿地规划与设计规范》的通知黔建科标通[2007]593号各市(州、地)建设局、规划局、城管局、园林局,各建筑、规划设计企业,各质量监督站及有关单位: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和谐社会,营造经济适用、环境优美、节能环保的城镇人居环境。

我厅组织贵州省风景园林学会等单位编制的地方标准《城镇山体公园化绿地规划与设计规范》已完成,编号为DBJ52-53-2007,现予发布,自2008年3月1日起实施。

本标准由我厅负责归口管理和出版发行工作,由贵州省风景园林学会负责具体内容解释。

由于目前国家尚无此类绿地设计规范,编制组依据国家、行业的现行相关技术标准,结合我省实际,经过认真总结多年来实践经验,完成了该标准的编制。

请各单位在该标准实施过程中,将修改意见和建议反馈至省建设厅标准处。

贵州省建设厅二○○七年十二月二十八日前言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和谐社会,营造经济适用、环境优美、节能环保的城镇人居环境。

结合我省实际,合理利用城镇内山体林地,将其建设成为城镇山体公园化绿地,发挥山体林地在城镇中改善生态和游憩功能的作用。

根据《城乡规划法》、《城市绿化条例》、《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编制纲要(试行)》、《城市绿地设计规范》等有关法律法规和国家、行业现行有关标准规定,为更好地实施《贵州省绿化条例》、《贵州省城市绿化管理办法》和《贵州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城市绿化建设的通知》,制定本标准。

遵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加快遵义市中心城区山体公园化建设修建性详细规划编制工作的意见的通知

遵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加快遵义市中心城区山体公园化建设修建性详细规划编制工作的意见的通知

遵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加快遵义市中心城区山体公园化建设修建性详细规划编制工作的意见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遵义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1.08.16•【字号】遵府办发[2011]176号•【施行日期】2011.08.16•【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城乡建设综合规定正文遵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加快遵义市中心城区山体公园化建设修建性详细规划编制工作的意见的通知(遵府办发〔2011〕176号)红花岗区、汇川区、遵义县人民政府,新蒲新区管委会,市政府有关工作部门:《关于加快遵义市中心城区山体公园化建设修建性详细规划编制工作的意见》已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一一年八月十六日关于加快遵义市中心城区山体公园化建设修建性详细规划编制工作的意见为加快推进遵义市中心城区山体公园化绿地建设,根据《遵义市中心城区山体公园体系规划》,红花岗区、汇川区、新蒲新区、遵义县(以下简称“三区一县”)要抓紧成中心城区25个山体公园的修建性详细规划编制工作。

为此,特提出如下意见。

一、编制依据和内容“三区一县”要根据《遵义市中心城区山体公园体系规划》划分的公园体系和2011年《遵义市中心城区山体公园化建设工作目标责任状》要求,结合项目情况,组织编制各自行政区域内规划的山体公园修建性详细规划编制(项目名称详见附表)。

二、编制时间2011年9月30日前,根据《遵义市中心城区山体公园体系规划》,完成2011年已签订责任状项目山体公园修建性详细规划编制并同时完成其余项目规划编制的前期准备工作;2011年12月31日前,根据《遵义市中心城区山体公园体系规划》完成各山体公园的修建性详细规划,并确定2012年项目建设内容及投资计划等工作。

三、编制要求(一)按照“生态绿地保护典范、群众休闲健身乐园、遵义旅游度假圣地、贵州山水园林精品”的原则,借鉴东部地区的先进经验,高起点规划建设,为遵义城市发展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实现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山体公园设计方案

山体公园设计方案

山体公园设计方案山体公园设计方案一、项目背景山体公园是指以山体地形为基础,通过规划、设计和建设,打造成集休闲、娱乐、教育、健身等功能于一体的公共空间。

山体公园具有自然景观、文化氛围和社交活动的综合性特点,能够为市民提供优美的自然环境和丰富多彩的文化体验。

二、设计理念1. 生态保护:在设计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山体生态保护,尽量保留原有的植被和地形特点,同时引进当地适宜的植物种类,营造自然、生态的山地环境。

2. 功能结合:山体公园应根据实际需求,合理设置各项功能区域,包括休闲区、游憩区、健身区、教育区、文化展示区等,使其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3. 人文建设:结合山体公园的地理特点和文化背景,进行合理的人文景观布置,如设置雕塑、喷泉、园林景观等,营造浓郁的艺术氛围。

三、设计内容1. 入口广场:在公园入口设置一个宽敞明亮的广场,作为公园的门面,同时也是市民休闲和集结的地方。

在广场中央设置一个喷泉,增添水景的美观。

2. 主要景区:在山腰和山顶位置设置主要景区,包括花坛、运动场、景观台等。

在花坛中种植各种鲜花和绿化植物,打造优美的花海景观。

在运动场中设置各种娱乐和体育设施,满足市民的休闲娱乐需求。

景观台可供市民观赏整个山体公园的美景,也可用于举办各类文化活动。

3. 教育区:在公园内设置一个教育区,用于开展各类环境教育和科普知识的宣传教育活动。

可以展览有关自然保护、生态文明和可持续发展的主题展览,还可以设置互动体验区,让市民亲身参与学习。

4. 步道系统:在山体公园内设置完善的步道系统,供市民进行健身和游览。

步道可以沿着山脊和山涧而建,通过各个景点,供市民欣赏山体风景。

5. 服务设施:在公园内设置一些服务设施,如公共厕所、观景亭、饮水站等,方便市民在公园内的活动。

四、实施计划1. 前期准备:进行项目论证和方案策划,获取相关的土地使用和环境保护等的审批手续。

2. 设计方案:与设计师团队合作,进行相关的景观设计和功能规划。

山体公园规划设计理念

山体公园规划设计理念

山体公园规划设计理念山体公园规划设计理念山体公园作为城市的重要绿化空间,既是城市居民休闲娱乐的场所,也是人们接触自然、短暂逃离喧嚣的天地。

因此,山体公园的规划设计理念应注重人文关怀、自然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围绕着这三大理念,探讨山体公园规划设计的方向。

首先,人文关怀是山体公园规划设计的重要理念。

山体公园作为城市居民休闲娱乐的场所,其规划设计应重视人们的舒适感和活动需求。

通过合理设置休息区、游乐区、健身区等功能区,满足人们不同的需求。

在休息区,应设置舒适的座椅、休息亭和供人们休息、聚会的场所。

在游乐区,应建设多样化的游乐设施,如儿童游乐区、亲子游乐区、智力游乐区等,满足不同年龄层次的人们的需求。

在健身区,应设置开放的运动场地和器材,供居民进行健身锻炼。

此外,山体公园还应设计一些开放性活动场地,举办一些文艺演出、户外展览等活动,为市民提供文化娱乐的场所。

人文关怀则意味着公园规划设计应注重人们的需求和体验,从而增加其吸引力,提升人们的参与度。

其次,自然保护是山体公园规划设计的重要理念。

山体公园不仅要给人们提供休闲娱乐的场所,也是自然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在规划设计过程中,应注重保护山体生态环境,保护物种多样性和生态平衡。

首先,在植物配置方面,应选择具有地方特色的本土植物,提高植被覆盖率,增加公园的生态价值。

其次,在公园的水资源管理上,应合理设置湖泊、河流、喷泉等水体,并利用水循环系统实现水资源的高效利用。

再次,在公园的垃圾处理上,应实行分类处理,通过垃圾回收和可再利用技术,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总之,自然保护是山体公园规划设计的重要理念,公园的规划设计应尊重自然环境,保护生态系统平衡,为居民创造健康、舒适、清新的自然空间。

最后,可持续发展是山体公园规划设计的重要理念。

可持续发展意味着公园的规划设计应兼顾社会经济、环境和人类福祉的需求。

在社会经济方面,山体公园应设立合理的收费机制,通过合理收费来维持公园的运营和维护。

山体公园景观设计概念

山体公园景观设计概念

山体公园景观设计概念1. 打开山体公园的大门想象一下,你刚刚走进一个山体公园,眼前是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象。

哎呀,这地方真是让人眼前一亮!山体公园,这名字听起来就让人觉得仿佛能与大自然亲密接触,犹如一块尚未雕琢的璞玉。

而我们今天要聊的,就是如何把这块璞玉打磨成一颗璀璨的宝石。

1.1 自然山体的魅力首先,山体公园的设计,最重要的就是要保留和放大那种自然的魅力。

想象一下山间的那些石头、树木、流水,这些都是上天的杰作,我们可不能把它们像豆腐脑一样搞成一团浆糊。

山体的每一块岩石,每一棵古树,都有它自己独特的故事。

我们的任务,就是把这些自然奇迹变成公园的一部分,让它们继续在这里讲述它们的故事。

咋做到这一点呢?简单!咱们得保持自然的轮廓,把人造的东西做到与自然和谐共处,比如铺设一些自然风格的步道,搭建几个隐蔽的观景平台,让人们既能享受风景,又不打扰到大自然的原貌。

1.2 山体公园的功能布局再来说说功能布局。

这可不是摆个秋千、装个滑梯那么简单。

这儿我们需要考虑的,是怎么让公园既有趣又实用。

比如说,设个野餐区,人们可以在树下野餐,享受那种“山中无老虎,猴子称霸王”的闲适感;再设个观景台,让大家可以一览山间的风光,这可是拍照打卡的好地方。

还有那些健身爱好者?咱们得为他们设计些自然风格的健身路径,让他们能在跑步时感受到山间的清新空气,一边锻炼一边享受自然风光。

2. 设计中的趣味与人文2.1 趣味性的设计元素说到设计中的趣味,咱们得来点新鲜的。

不妨设计一些互动性的装置,比如说,设置些创意十足的步道灯,这些灯在夜晚可以发出柔和的光,让人感觉仿佛走在梦幻的光带上。

此外,咱们还可以设一些小型的艺术装置,这些装置不仅能美化环境,还能激发游客的好奇心,让他们在探索中体验到乐趣。

比如说,设置一座小巧玲珑的雕塑园,里面放一些别致的艺术雕塑,既能点缀风景,又能吸引游客驻足欣赏。

2.2 融入地方文化除了趣味性,山体公园设计中还得融入地方文化。

山体公园管理运营方案设计

山体公园管理运营方案设计

山体公园管理运营方案设计1. 简介山体公园是一种以山地自然景观为主题的公共场所,旨在提供给市民一个接近大自然的休闲娱乐场所。

为了确保山体公园的管理和运营顺利进行,本文将提出一份山体公园管理运营方案设计。

2. 公园规划与设计2.1 场地选择在选择山体公园场地时,需要考虑地理位置、交通便利性以及自然景观等因素。

同时需要确保场地可持续发展,并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规划方案。

2.2 设施建设根据公园规模和需求,合理规划公园内的设施建设,包括步道、休闲区、观景台、儿童游乐设施等。

确保设施的安全性和可持续性,并提供便利的服务设施,如卫生间、休息站等。

2.3 环境保护在公园规划和建设过程中,要注重环境保护。

合理管理山体植被,防止滥伐滥砍,保护野生动植物的栖息地。

同时,要加强垃圾分类与处理,保持公园环境的清洁与整洁。

3. 运营管理3.1 人员管理为了确保公园的正常运营,需要设立专门的管理团队,包括经理、保安、清洁工等。

同时,要对团队成员进行培训,提升他们的专业素养和服务意识。

3.2 计划与安排制定详细的公园运营计划,包括日常巡逻、设施维护、活动策划等。

根据季节和人流量的变化,制定相应的工作安排,确保公园的运营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

3.3 安全管理公园的安全是管理运营的重要方面。

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包括安全检查、应急预案等,确保游客的安全。

同时,进行危险源排查和隐患排查,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3.4 服务品质提供优质的服务是山体公园管理运营的核心。

为游客提供导览服务,增加游客的体验感,同时加强与周边商户的合作,提供便利的餐饮和购物服务。

3.5 宣传推广通过多种渠道进行宣传推广,吸引更多的游客。

可以利用互联网平台、社交媒体等进行推广,同时可以举办各类文化活动,提高公园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4. 财务管理4.1 费用收入建立合理的财务管理制度,明确公园的费用收入来源,包括门票收入、场地租赁、活动收费等。

并制定合理的价格政策,确保公园的财务健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椒江城区山体公园的概念性规划设计
项目概况
浙江省台州市椒江城区山体公园位于椒江城区的山体,具体为白云山(包括大、小白云山,葭沚山)、太和山(包括太和山,腾云山)、枫山、凤凰山
和东山等山体部分,面积约400公顷。

规划目标及要求
根据台州市总体规划,椒江城区的山体是重要的自然景观资源,将其规划成各具特色的休闲风景游览区。

本次规划要充分整合规划范围内的历史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将之规划成为具有独特文化和环境优美的森林公园及城市空中花园。

本次规划的设计要求为:
1.各山体应有完整的游步道系统,将所有景点有机结合,使之成为供人们游览、休闲、观景的完善的山体森林公园。

2.据山体原有椒江“八景八胜”的恢复性规划设计,充分挖掘其丰富的人文、历史自然资源,规划设计成新的景观。

3.据原有植被条件,提出各山体植物景观改造要求及规划。

4.规划深度,总体范围按总体规划要求,山体景观范围内的一些重点景观及景点规划深度,特别是各山体的进出口要按修建性详规进行规划设计。

枫山桥
为了方便居住在枫山东侧的居民,同时为了便于游客在枫山和太和山各景点之间游览,建议在建设路上,太和山乃崦岭与枫山相距最近的地方搭建天桥,取名为“枫山桥”。

枫山桥横跨城市交通干道之一——建设路,连接两座山体,考虑到城市现代景观和山体的自然风光,枫山桥采用了现代与古朴相结合的设计风格,具有景观和城市交通双重功能。

明珠百花谷
充分利用太和山茶园、明珠里水库及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在水库周围规划一个以休闲、旅游、疗养、度假为主的山中绿地。

久居闹市的市民,可以在这里找回只有自然相伴的乐趣。

在水库边建茶室、望塔亭、休息木屋,但体量不大,建筑风格以当地古建和民居风格为主,同时建筑材料选用生态型,以木材为主。

水库周围种植垂柳、白玉兰、二乔玉兰,休息庭廊旁以樱花、碧桃和海棠为主,地被灌木采用栽培品种丰富的杜鹃花科植物,以展现春天山花烂漫的美景。

茶室中可以安排民间乐器演奏。

从太和山顶望去,一派“嘉树列道,被野茶园,弦歌四间,民安其业”的美景。

白云山北入口
现状:位于轮渡路与云西路的交叉处。

轮渡路的对景,周边地块属于云西路沿山地块拆迁改造计划用地。

节点东侧为规划中的商业街,西侧为规划中的高档商住区。

一条土路通往白云山脚下的宗教区。

规划思路:白云山宗教文化浓厚,山中有许多道教和佛教的宫、观、寺、庙。

主入口山门的设计采用传统的牌楼形式。

此牌楼也是轮渡路的对景。

正中央横刻“白云胜景”,竖刻“上有白云野望之胜,下有半山避暑之乐,佛经道经声声,不绝真参悟之得也”。

山门前置三个香炉,内设红色灯光,意喻山中“香火旺盛”。

牌楼和香炉共同构成白云山主入口的标志性景点。

进入山门,为一条“佛主题”大道,路面每隔一段距离,刻有“佛”文化主题的雕刻。

道路两旁植高大的松柏,如罗汉松、白皮松等。

主入口两侧规划为停车场,停车场两侧设弧形大幅宣传幕,既起到了宣传景点,突出主题的功能,又与东侧规划中的商业街公共绿地和西侧商住区自然衔接。

枫山西入口
现状:枫山路经一条土路与上山园路相连,缺乏入口标志。

规划思路:在入口处用塑石堆砌的入口标志,简单,大方。

流香涧
现状:无入口标志,通向景点的园路需要疏理,景点周围植被现状欠佳。

规划构思:增设景点入口标志。

选用天然石材置于景点的入口处,上刻“流香涧”。

在现有园路基础上,改善园路两旁植被情况。

沿路种植各种清香的花草,一路走去,有淙淙流水声与飞花相随,一缕缕淡淡幽香,不时扑鼻而来。

凤凰双亭
“凤凰双亭”将凤凰山主体和南面的坡地意境相连,与北观景台、凤凰山北入口文化广场共同位于凤凰山南北中轴线上。

现状:凤凰山主体西南54米高处已建有一六角亭,亭前为一块三层坡地,未经规划。

规划思路:建议将这一坡地处理为三层平台,供市民活动和休息之用。

采用天然石片嵌草,设栏杆,对亭前植被做疏林处理,适当打开“观景窗”。

同时,在凤凰山南面的小山坡上建亭,与现有的六角亭两两相望,合称为“凤凰双亭”。

通过此二亭达到将凤凰山的两部分意境相连的效果。

醉夕阳
现状:“醉夕阳”景点位于枫山西面,现状为一小面积的山中平地,无任何人工设计。

然而此平地为山中一块不可多得的好地块。

主要观赏面朝西,为城市景观。

规划构思:此平地的设计主要依托于夕阳西下时的自然景观。

平地上设置一花架,为游人提供休息、观景的场所。

平地上种植杜鹃花,当杜鹃花开放时鲜艳的红色与夕阳的红色相互辉映,好似“一园红艳醉坡坨”的意境,令人陶醉。

利用花架与山体之间的空地种植竹子,与现有的松、柏相搭配,意喻长寿,与“夕照台”意境相合。

鱼欢坳
在水库边选择了一处植被茂密、环境清幽的向内凹进的地块,规划为以钓鱼为主的集观赏和娱乐为一体的平台。

白云山岩场驳坎
建议对岩场的驳坎进行复绿处理,并配以一些艺术化处理手法,对驳坎较高(高约50米)处分层处理。

上层选用草本植物,通过喷播草种的方法;下层土层较厚,可种植乔木,如杜英、枫香、无患子等;岩石层外露的地方,中层进行彩喷处理。

以岩石为背景,喷绘一些体现椒江人文与自然景观的图画。

土质疏松,难以进行复绿的地方,采用挡土墙(岩壁)艺术化处理。

用挡土墙保
护疏松的土壤不被雨水冲走,墙壁上则可以喷绘一些与山体和周围城市景观相协调的画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