椒江城区山体公园的概念性规划设计

合集下载

山体公园改造策划书范文3篇

山体公园改造策划书范文3篇

山体公园改造策划书范文3篇篇一《山体公园改造策划书范文》一、引言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健康生活的追求,山体公园作为城市中的绿色空间,具有重要的生态、休闲和文化价值。

为了提升山体公园的品质和吸引力,满足市民日益增长的休闲娱乐需求,特制定本改造策划书。

二、项目背景(一)山体公园现状目前,该山体公园存在设施陈旧、景观单一、功能不完善等问题,无法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二)周边环境分析山体公园周边有居民区、商业区和学校等,人口密集,具有较大的潜在游客群体。

三、改造目标(一)打造生态优美、功能齐全的城市休闲公园。

(二)提升公园的景观品质和文化内涵,增强市民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三)改善公园的基础设施,提高游客的舒适度和安全性。

四、改造内容(一)景观提升1. 植物景观优化对现有植被进行梳理和修剪,保留优质树种,补种适宜的花卉和草坪。

营造多样化的植物群落,增加植物的层次感和色彩丰富度。

2. 景观节点打造在山顶设置观景平台,提供俯瞰城市美景的视野。

在山腰和山谷设置休闲广场、健身步道、儿童游乐区等节点,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3. 水体景观建设对公园内的溪流进行整治和美化,增加水体的流动性和观赏性。

建设人工湖或池塘,增添公园的灵动性。

(二)设施完善1. 道路系统优化拓宽和改造主要道路,提高通行能力和安全性。

铺设环保型步道,连接各个景观节点。

2. 休憩设施建设增设座椅、凉亭、廊架等休憩设施,方便游客休息。

建设生态厕所,提高公园的卫生水平。

3. 照明系统升级安装节能型照明灯具,确保公园夜间的安全性和观赏性。

设计特色照明景观,营造浪漫的氛围。

(三)文化建设1. 挖掘山体公园的历史文化内涵,通过标识牌、雕塑等形式展示给游客。

2. 举办文化活动,如艺术展览、民俗表演、科普讲座等,丰富公园的文化氛围。

3. 建设文化长廊,展示当地的文化特色和发展历程。

五、实施步骤(一)前期准备阶段([具体时间 1])1. 开展调研工作,了解山体公园的现状和周边环境。

关于打造马鞍山山体公园的建议

关于打造马鞍山山体公园的建议

关于打造马鞍山山体公园的建议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绿地和公园的建设变得愈发重要。

在马鞍山这座城市中,打造一个山体公园是非常值得考虑的一个项目。

山体公园不仅能够提供城市居民一个休闲娱乐的场所,还能够起到保护环境和增强生态系统功能的作用。

以下是关于打造马鞍山山体公园的一些建议。

一、选择合适的地点选择合适的地点是打造山体公园的第一步。

马鞍山拥有许多山脉和丘陵地带,因此可以考虑在这些地带建设公园。

选址时需要考虑交通便利性、土壤质量、气候条件等因素,确保公园能够持久稳定地存在并为居民带来便利。

二、保护生态环境打造山体公园的过程中,需要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

在设计过程中应避免破坏山体原有植被和动物栖息地,充分考虑保护地上和地下的生物多样性。

在公园建设完成后,需要定期进行生态评估和监测,及时发现并解决潜在的环境问题。

三、合理规划公园空间在公园空间规划方面,应充分满足市民的需求,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规划。

例如,可以设置不同的休闲区域、儿童游乐区、运动场地、户外瑜伽场地等。

同时,考虑到城市化进程对活动空间的需求,还可以考虑在公园内建设集会场所、活动中心等设施,为市民提供更多的社交和娱乐场所。

四、合理配置设施与服务公园中的设施和服务是提供市民休闲娱乐的关键。

公园内可以设置散步道、健身区、游泳池、餐厅等设施以满足市民的不同需求。

同时,还可以考虑设置停车场、卫生间、垃圾处理设施等服务设施,方便市民的使用。

此外,公园内的管理人员也需要合理配置,确保公园的安全和秩序。

五、推动公园的环保建设在设计公园的过程中,应考虑到环保建设的要求。

可以采用生态建设的方式,例如,选择可再生材料进行建设,确保建筑物的可持续性。

此外,还可以引入太阳能发电设备、雨水收集系统等新技术,提高公园的能源利用效率。

六、开展教育活动在山体公园中,可以开展各类教育活动,向市民普及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知识。

例如,可以组织研讨会、讲座、展览等,让市民了解公园的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

生态修复理论下山体公园规划设计

生态修复理论下山体公园规划设计

生态修复理论下山体公园规划设计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人们的审美能力逐步提升,对于城市建设和城市园林景观有了更加高的追求。

自十九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一直是我們党和政府在权衡发展与生态这个问题上所倡导的发展新模式。

在城镇化建设的同时,要力求中国城乡社会进行生态转型。

因此,新型城镇化建设在未来发展的道路上更要时刻牢记“生态文明建设”的宗旨,对传统城镇发展的模式进行反思和改革。

在这个背景下,在城市园林建设中,外观设计已经不是首要考虑的因素,绿色生态变得越来越重要。

响应绿色生活号召、将生态规划理念融入城市园林景观设计已经成为潮流。

“生态设计”理念应运而生,“生态设计”是通过对破损绿地的肌理进行景观生态修复,使其在修复自身生态问题的同时,又能与周边破损绿地相互修复,达到循环的状态。

我国丘陵山地约占全国陆地总面积的68%,大多数城市用地包括了山体。

山体公园作为公园绿地中较为独特的一种,其地形地貌高差大,起伏广。

在生态园林城市建设方针导向下,在山体公园规划设计工作,结合当地实际发展情况,既要根据城市人们的实际生活需求,加强山体轮廓的有效保护,向人们展示山体公园的文化特色,也要增加城市绿色空间,积极推动立体式绿色生态文明建设。

因此,城市山体公园的规划设计已成为当今城市发展的主题,由此可见,即便不是多山的区域,山体公园对于所在区域的小气候,空气污染的改善,生态环境的平衡都有显著的积极影响。

通过研究发现,山地公园的自然环境特征首先体现地质稳定性差,地质的稳定性外部因素包括降雨、人类工程活动、地表水的动力变化作用,内部因索包括地形地貌条件、工程岩组类型及区域构造背录等。

这些因索的相互彩响常会引发滑坡、危岩、崩塌、地面塌陷、地裂缝、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其次,生态敏感脆弱,山地城市公园易出现陡坡、堡坎、山崖等生态敏感区,这些区域往往坡度陡、土壤贫瘠、土壤水分含量低,容易出现水土流失、土壤侵蚀、原生植被破坏等生态问题,一旦人为破坏,就极难恢复,生态环塊极为脆弱。

公园概念性规划方案设计

公园概念性规划方案设计

公园概念性规划方案设计引言近年来,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对休闲娱乐空间的需求也越来越高。

公园作为城市绿色休闲场所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可以提供人们放松身心的场所,还可以增加城市的形象和吸引力。

因此,对公园的概念性规划方案设计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围绕公园的规划目标、功能布局、景观设计和设施设置等方面展开讨论。

规划目标公园的规划目标决定了其发展方向和未来发展的重点。

在本次概念性规划方案设计中,我们以以下几个目标为基础:1. 创造生态环境:公园应该是一个绿色的生态系统,可以增加城市的氧气供应,净化空气和降低环境污染。

2. 提供休闲娱乐场所:公园应该为市民提供丰富多样的休闲娱乐设施,如绿地、游乐场、健身区等。

3. 促进社交互动:公园应该创造一个有利于人们社交互动的环境,例如设立休闲广场和咖啡馆等。

4. 保护文化遗产:公园应该保护和展示城市的历史文化遗产,通过景观和雕塑等方式,让市民了解和欣赏城市的历史。

5. 增加城市形象和吸引力:公园设计应该独特而美观,能够增加城市的形象和吸引力,吸引更多的游客和投资项目。

功能布局基于上述规划目标,公园的功能布局应该满足市民的需求和公共利益。

我们建议对公园的功能进行如下规划:1. 绿地和花坛区:在公园内布置大片绿地和花坛,提供舒适的休闲场所,增加人们的心情愉悦感。

2. 儿童游乐区:设置丰富多样的儿童游乐设施,如蹦床、溜滑梯和秋千等,满足孩子们的娱乐需求。

3. 健身休闲区:设立健身器材和休闲区,供市民锻炼身体和放松心情。

4. 景观区:通过种植树木和花草,营造美丽的景观,如湖泊景观、草地景观和山地景观等。

5. 娱乐设施区:设置游乐场、露天音乐厅和咖啡馆等设施,举办各类文化娱乐活动。

6. 文化遗产展示区:通过雕塑和展览等方式,展示城市的历史文化遗产,让市民了解和欣赏。

景观设计景观设计是公园规划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关系到公园的美观性和功能性。

在本次规划中,我们提出以下几个景观设计方案:1. 设立湖泊和水系:在公园中心设计一个湖泊,可以通过设置喷泉和瀑布等水景,增加公园的美观性。

《贵阳市中心城区山体保护利用专项规划》

《贵阳市中心城区山体保护利用专项规划》

“机器学习”图像识别
分类技术
计算机数字地理学应用
技术
利用数字高程模型,深度计算相关地理学的量化信息。
(5)GIS平台技术运用
通过GIS平台整合处理多种地理信息,无缝对接各类GIS空间 数据库,进行空间叠加与数学运算、地理统计分析,全程辅助规划 过程,保障规划数据的严谨性与科学性。
自然山体的识别方法
“城-山”矛盾,特编制《贵阳市中心城区山体保护利用专项规划》。
主要技术 创新与突破
《规划》以GIS平台为支撑,通过综合运用卫星遥感、大数据采集分析、图像分类、数字地理学等相关学科原理,辅 助指导规划全过程。 (1)卫星遥感分析技术
卫星遥感分析技术
大数据采集分析技术Fra bibliotek通过采集1973年以来卫星所摄数据,筛选42年间覆盖贵阳市 域的16幅有效影像进行处理分析,提取量化信息。
①文字百科数据库可视化——挖掘山体特征属性
自然山体的识别方法
②数字高程模型深度计算——挖掘地形特征指标
自然山体的识别方法
③机器学习分类算法模型——自动确定山体分布
自然山体的识别方法
④卫星遥感+大数据分析——精准评估山体价值
卫星遥感技术运用
大数据分析技术运用
自然山体的识别方法
④卫星遥感+大数据分析——精准评估山体价值
地城市特色,构建“一河百山千园”的生态格局。
设计团队: 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贵州分院 周扬 李政霖 段凯文 姚源泉 杨孝增 谢南薇 高翔
贵阳市城乡规划局
吕力 李发文 曹敏政
腾讯视频源码:
https:///iframe/player.html?vid=s0527lm5ck1&tiny=0&auto=0

山体公园化绿地设计规范

山体公园化绿地设计规范

城镇山体公园化绿地设计规范Code for the design of mountain park incities and towns2007-12-28发布2008-3-1实施贵州省建设厅发布贵州省地方标准城镇山体公园化绿地设计规范DBJ52-53-2007Code for the design of mountain park incities and towns主编单位:贵州省风景园林学会批准部门:贵州省建设厅实施日期:2008年3月1日2007年12月贵阳关于发布工程建设地方标准《城镇山体公园化绿地规划与设计规范》的通知黔建科标通[2007]593号各市(州、地)建设局、规划局、城管局、园林局,各建筑、规划设计企业,各质量监督站及有关单位: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和谐社会,营造经济适用、环境优美、节能环保的城镇人居环境。

我厅组织贵州省风景园林学会等单位编制的地方标准《城镇山体公园化绿地规划与设计规范》已完成,编号为DBJ52-53-2007,现予发布,自2008年3月1日起实施。

本标准由我厅负责归口管理和出版发行工作,由贵州省风景园林学会负责具体内容解释。

由于目前国家尚无此类绿地设计规范,编制组依据国家、行业的现行相关技术标准,结合我省实际,经过认真总结多年来实践经验,完成了该标准的编制。

请各单位在该标准实施过程中,将修改意见和建议反馈至省建设厅标准处。

贵州省建设厅二○○七年十二月二十八日前言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和谐社会,营造经济适用、环境优美、节能环保的城镇人居环境。

结合我省实际,合理利用城镇内山体林地,将其建设成为城镇山体公园化绿地,发挥山体林地在城镇中改善生态和游憩功能的作用。

根据《城乡规划法》、《城市绿化条例》、《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编制纲要(试行)》、《城市绿地设计规范》等有关法律法规和国家、行业现行有关标准规定,为更好地实施《贵州省绿化条例》、《贵州省城市绿化管理办法》和《贵州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城市绿化建设的通知》,制定本标准。

遵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加快遵义市中心城区山体公园化建设修建性详细规划编制工作的意见的通知

遵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加快遵义市中心城区山体公园化建设修建性详细规划编制工作的意见的通知

遵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加快遵义市中心城区山体公园化建设修建性详细规划编制工作的意见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遵义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1.08.16•【字号】遵府办发[2011]176号•【施行日期】2011.08.16•【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城乡建设综合规定正文遵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加快遵义市中心城区山体公园化建设修建性详细规划编制工作的意见的通知(遵府办发〔2011〕176号)红花岗区、汇川区、遵义县人民政府,新蒲新区管委会,市政府有关工作部门:《关于加快遵义市中心城区山体公园化建设修建性详细规划编制工作的意见》已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一一年八月十六日关于加快遵义市中心城区山体公园化建设修建性详细规划编制工作的意见为加快推进遵义市中心城区山体公园化绿地建设,根据《遵义市中心城区山体公园体系规划》,红花岗区、汇川区、新蒲新区、遵义县(以下简称“三区一县”)要抓紧成中心城区25个山体公园的修建性详细规划编制工作。

为此,特提出如下意见。

一、编制依据和内容“三区一县”要根据《遵义市中心城区山体公园体系规划》划分的公园体系和2011年《遵义市中心城区山体公园化建设工作目标责任状》要求,结合项目情况,组织编制各自行政区域内规划的山体公园修建性详细规划编制(项目名称详见附表)。

二、编制时间2011年9月30日前,根据《遵义市中心城区山体公园体系规划》,完成2011年已签订责任状项目山体公园修建性详细规划编制并同时完成其余项目规划编制的前期准备工作;2011年12月31日前,根据《遵义市中心城区山体公园体系规划》完成各山体公园的修建性详细规划,并确定2012年项目建设内容及投资计划等工作。

三、编制要求(一)按照“生态绿地保护典范、群众休闲健身乐园、遵义旅游度假圣地、贵州山水园林精品”的原则,借鉴东部地区的先进经验,高起点规划建设,为遵义城市发展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实现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山体公园设计方案

山体公园设计方案

山体公园设计方案山体公园设计方案一、项目背景山体公园是指以山体地形为基础,通过规划、设计和建设,打造成集休闲、娱乐、教育、健身等功能于一体的公共空间。

山体公园具有自然景观、文化氛围和社交活动的综合性特点,能够为市民提供优美的自然环境和丰富多彩的文化体验。

二、设计理念1. 生态保护:在设计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山体生态保护,尽量保留原有的植被和地形特点,同时引进当地适宜的植物种类,营造自然、生态的山地环境。

2. 功能结合:山体公园应根据实际需求,合理设置各项功能区域,包括休闲区、游憩区、健身区、教育区、文化展示区等,使其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3. 人文建设:结合山体公园的地理特点和文化背景,进行合理的人文景观布置,如设置雕塑、喷泉、园林景观等,营造浓郁的艺术氛围。

三、设计内容1. 入口广场:在公园入口设置一个宽敞明亮的广场,作为公园的门面,同时也是市民休闲和集结的地方。

在广场中央设置一个喷泉,增添水景的美观。

2. 主要景区:在山腰和山顶位置设置主要景区,包括花坛、运动场、景观台等。

在花坛中种植各种鲜花和绿化植物,打造优美的花海景观。

在运动场中设置各种娱乐和体育设施,满足市民的休闲娱乐需求。

景观台可供市民观赏整个山体公园的美景,也可用于举办各类文化活动。

3. 教育区:在公园内设置一个教育区,用于开展各类环境教育和科普知识的宣传教育活动。

可以展览有关自然保护、生态文明和可持续发展的主题展览,还可以设置互动体验区,让市民亲身参与学习。

4. 步道系统:在山体公园内设置完善的步道系统,供市民进行健身和游览。

步道可以沿着山脊和山涧而建,通过各个景点,供市民欣赏山体风景。

5. 服务设施:在公园内设置一些服务设施,如公共厕所、观景亭、饮水站等,方便市民在公园内的活动。

四、实施计划1. 前期准备:进行项目论证和方案策划,获取相关的土地使用和环境保护等的审批手续。

2. 设计方案:与设计师团队合作,进行相关的景观设计和功能规划。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椒江城区山体公园的概念性规划设计
    项目概况
浙江省台州市椒江城区山体公园位于椒江城区的山体,具体为白云山(包含大、小白云山,葭沚山)、太和山(包含太和山,腾云山)、枫山、凤凰山和东山等山体部分,面积约400公顷。

计划目的及请求
依据台州市总体计划,椒江城区的山体是主要的自然景观资源,将其计划成各具特点的休闲景致游览区。

本次计划要充足整合计划范畴内的历史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将之计划成为具有奇特文化和环境精美的森林公园及城市空中花园。

本次计划的设计请求为:
1.各山体应有完全的游步道体系,将所有景点有机联合,使之成为供人们游览、休闲、观景的完美的山体森林公园。

2.据山体原有椒江“八景八胜”的恢复性计划设计,充足发掘其丰盛的人文、历史自然资源,计划设计成新的景观。

3.据原有植被条件,提出各山体植物景观改革请求及计划。

4.计划深度,总体范畴按总体计划请求,山体景观范畴内的一些重点景观及景点计划深度,特殊是各山体的进出口要按修建性详规进行计划设计。

枫山桥
为了便利居住在枫山东侧的居民,同时为了便于游客在枫山和太和山各景点之间游览,建议在建设路上,太和山乃崦岭与枫山相距最近的处所搭建天桥,取名为“枫山桥”。

枫山桥横跨城市交通干道之一——建设路,衔接两座山体,斟酌到城市现代景观和山体的自然风光,枫山桥采取了现代与古朴相联合的设计作风,具有景观和城市交通双重功效。

明珠百花谷
充足应用太和山茶园、明珠里水库及其奇特的地理地位,在水库周围计划一个以休闲、旅游、疗养、度假为主的山中绿地。

久居闹市的市民,可以在这里找回只有自然相伴的乐趣。

在水库边建茶室、望塔亭、休息木屋,但体量不大,建筑作风以当地古建和民居作风为主,同时建筑资料选用生态型,以木材为主。

水库周围种植垂柳、白玉兰、二乔玉兰,休息庭廊旁以樱花、碧桃和海棠为主,地被灌木采取栽培品种丰盛的杜鹃花科植物,以展示春天山花烂漫的美景。

茶室中可以部署民间乐器演奏。

从太和山顶望去,一派“嘉树列道,被野茶园,弦歌四间,民安其业”的美景。

白云山北入口
现状:位于轮渡路与云西路的交叉处。

轮渡路的对景,周边地块属于云西路沿山地块拆迁改革打算用地。

节点东侧为计划中的商业街,西侧为计划中的高级商住区。

一条土路通往白云山脚下的宗教区。

计划思路:白云山宗教文化浓重,山中有许多道教和佛教的宫、观、寺、庙。

主入口山门的设计采取传统的牌楼情势。

此牌楼也是轮渡路的对景。

正中央横刻“白云胜景”,竖刻“上有白云野望之胜,下有半山避暑之乐,佛经道经声声,不绝真参悟之得也”。

山门前置三个香炉,内设红色灯光,意喻山中“香火茂盛”。

牌楼和香炉共同构成白云山主入口的标记性景点。

进入山门,为一条“佛主题”大道,路面每隔一段距离,刻有“佛”文化主题的雕刻。

途径两旁植高大的松柏,如罗汉松、白皮松等。

主入口两侧计划为停车场,停车场两侧设弧形大幅宣扬幕,既起到了宣扬景点,突出主题的功效,又与东侧计划中的商业街公共绿地和西侧商住区自然连接。

枫山西入口
现状:枫山路经一条土路与上山园路相连,缺少入口标记。

计划思路:在入口处用塑石堆砌的入口标记,简略,慷慨。

流香涧
现状:无入口标记,通向景点的园路须要疏理,景点周围植被现状欠佳。

计划构思:增设景点入口标记。

选用天然石材置于景点的入口处,上刻“流香涧”。

在现有园路基本上,改良园路两旁植被情形。

沿路种植各种幽香的花草,一路走去,有淙淙流水声与飞花相随,一缕缕淡淡清香,不时扑鼻而来。

凤凰双亭
“凤凰双亭”将凤凰山主体和南面的坡地意境相连,与北观景台、凤凰山北入口文化广场共同位于凤凰山南北中轴线上。

现状:凤凰山主体西南54米高处已建有一六角亭,亭前为一块三层坡地,未经计划。

计划思路:建议将这一坡地处置为三层平台,供市民运动和休息之用。

采取天然石片嵌草,设栏杆,对亭前植被做疏林处置,恰当打开“观景窗”。

同时,在凤凰山南面的小山坡上建亭,与现有的六角亭两两相望,合称为“凤凰双亭”。

通过此二亭到达将凤凰山的两部分意境相连的后果。

醉夕阳
现状:“醉夕阳”景点位于枫山西面,现状为一小面积的山中平地,无任何人工设计。

然而此平地为山中一块不可多得的好地块。

重要欣赏面朝西,为城市景观。

计划构思:此平地的设计重要依托于夕阳西下时的自然景观。

平地上设置一花架,为游人供给休息、观景的场合。

平地上种植杜鹃花,当杜鹃花开放时鲜艳的红色与夕阳的红色相互辉映,好似“一园红艳醉坡坨”的意境,令人沉醉。

应用花架与山体之间的空地种植竹子,与现有的松、柏相搭配,意喻长寿,与“夕照台”意境相合。

鱼欢坳
在水库边选择了一处植被茂密、环境清幽的向内凹进的地块,计划为以钓鱼为主的集欣赏和娱乐为一体的平台。

白云山岩场驳坎
建议对岩场的驳坎进行复绿处置,并配以一些艺术化处置伎俩,对驳坎较高(高约50米)处罚层处置。

上层选用草本植物,通过喷播草种的方式;下层土层较厚,可种植乔木,如杜英、枫香、无患子等;岩石层外露的处所,中层进行彩喷处置。

以岩石为背景,喷绘一些体现椒江人文与自然景观的图画。

土质疏松,难以进行复绿的处所,采取挡土墙(岩壁)艺术化处置。

用挡土墙维护疏松的土壤不被雨水冲走,墙壁上则可以喷绘一些与山体和周围城市景观相和谐的画面。

本文来源:第一园林网
(/news/lunwen/2012121910135737821.html)。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