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讲 计算机系统知识

合集下载

2-4-1 Windows操作系统使用简介

2-4-1 Windows操作系统使用简介

文件与文件夹的操作

4、复制文件或文件夹

5、移动文件或文件夹
6、删除文件或文件夹 7、更改文件或文件夹的名称


文件和文件夹的查找(一)
在计算机中查找文件和文件通常有以下几 种情况. 情况1:知道文件和文件夹的具体名称和位 置(即地址),可以在资源管理器窗口, 依次选择“盘符→文件夹→子文件夹…”找 到。
文件主名又被称为文件名;扩展名是可选项,
又称为后缀名,一般用来标识文件的类型。
文件主名与扩展名之间用小数点“.”隔开。
思考:

如何判断文件类型?你的办法是什么?
文件类型
类型 .com .exe .bat .hlp .doc .xls .txt .zip 含义 命令文件 可执行文件 批处理文件 帮助信息文件 Word文档文件 Excel文档文件 文本文件 压缩文件 类型 .dbf .bas .c .htm .bmp .sys .wav .avi 含义 数据库文件 BASIC源程序文件 C源程序文件 超文本标记文件 位图文件 系统文件 声音文件 视频文件

在文件夹里除了可以包含文件外还可以包含文 件夹,包含的文件夹称为“子文件夹”。 如果一个文件夹里包含有子文件夹,则这个文 件夹称为这些子文件夹的父文件夹。在磁盘上 所有文件夹以这种父子关系形成的逻辑结构称 树型结构,最顶层的文件夹称为根文件夹,每 个磁盘上只有一个根文件夹。

二、文件和文件夹的命名
二是给用户提供一个良好的界面,使用户可以
不必了解计算机硬件的结构与特性,也不必知 道软件的存放地点与方式等,就可以方便灵活 地操作和使用计算机。
思考题

什么是DOS操作系统?它和WINDOWS操作系 统有什么区别?

2.2计算机系统的互联(第1课时,教学设计)高一信息技术同步精讲教学设计(教科版2019必修2)

2.2计算机系统的互联(第1课时,教学设计)高一信息技术同步精讲教学设计(教科版2019必修2)
- 《网络技术实战教程》:通过实际案例,了解网络互联技术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 《OSI七层模型与TCP/IP协议详解》:详细解读OSI七层模型和TCP/IP协议,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网络互联的原理。
- 《网络工程师手册》:提供丰富的网络设备配置与调试技巧,为学生实践操作提供参考。
- 《互联网发展简史》:了解互联网的发展历程,帮助学生认识网络技术对现代社会的影响。
- 设备配置:了解不同品牌网络设备的配置方法,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 故障排查:学习网络设备故障的排查与解决方法,提高网络维护能力。
(5)网络技术发展历程
- 互联网起源:了解互联网的起源和发展历程,认识网络技术的重要性。
- 网络技术进步:学习网络技术不断发展的原因,思考未来网络技术的发展趋势。
板书设计
2. 拓展建议:
- 阅读教材《计算机网络》中关于网络互联的相关章节,加深对网络结构、拓扑、协议等基础知识的理解。
- 学习《网络技术实战教程》,通过实际案例了解网络互联技术的应用,尝试进行简单的网络配置与调试。
- 阅读详解OSI七层模型和TCP/IP协议的书籍,掌握网络互联的核心原理,为解决实际问题提供理论支持。
2. ②网络协议:HTTP、FTP、SMTP、DNS
3. ③网络设备:交换机、路由器、防火墙
4. ④OSI七层模型: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应用层
5. ⑤TCP/IP协议:TCP、IP、UDP
6. ⑦网络互联原理:层次结构、协议栈、数据封装与解封装
7. ⑧网络设备操作:配置方法、故障排查
设计预习问题:围绕网络互联原理,设计问题如“列举你所了解的网络协议及其作用”。
监控预习进度:通过平台数据,跟踪学生预习情况,确保对重难点的初步理解。

第二讲 第2章 MCS-51单片微型计算机结构

第二讲 第2章  MCS-51单片微型计算机结构

S1
S2
S3
读下一个操作 码(丢弃) P1 P2 P1 P2 P1 P2 P1 P2 P1 P2 P1 P2 P1 P S1 S2 S3 S4 S5 S6 S1 (a) 单字节,单周期指令 例:MOV A R1
读操作码 读操作码 读第二字节
2
P1 P2 P1 P2 P1 P2 P1 P2 P1 P2 P1 P2 P1 P S1 S2 S3 S4 S5 S6 S1 (b) 双字节,单周期指令 例:ADD A dir 读操作码
MCS-51单片机的结构原理
一、计算机的经典组成 计算机的经典结构见 图1.1 所示。这种结 构是由计算机的开 拓者——数学家约 翰· 诺依曼最先提 冯· 出的,所以就称之 为冯· 诺依曼计算机 体系结构,也叫普 林斯顿结构。
图 1.1 计算机经典结构
二、 MCS-51单片机的基本组成
(一) 8051单片机的结构
﹡IP B8H ﹡IE A8H TMOD ﹡TCON TL0 TH0 TL1 TH1 PCON ﹡SCON 寄存器 SBUF
IP.7~IP.0 BFH~B8H 中断优先控制器 IE.7~IE.0 AFH~A8H 中断允许控制器 89H 定时器方式选择 88H TCON.7~TCON.0 8FH~88H 定时控制寄存器 8AH 定时器T0低8位 8CH 定时器T0高8位 8BH 定时器T1低8位 8DH 定时器T1高8位 87H 电源控制及波特率选择 98H SCON.7~SCON.0 9FH~98H 串行口控制 99H 串行口数据缓冲器
F0H E0H D0H B8H B0H A8H A0H 98H 90H 88H 80H
特 殊 功 能 寄 存 器 中 位 寻 址
FFFFH 外部 RAM

《第2课认识计算机教案》小学信息技术甘教课标版四年级上册教案

《第2课认识计算机教案》小学信息技术甘教课标版四年级上册教案

第2课认识计算机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计算机在学习、生活、娱乐方面的作用。

2、认识计算机的各个组成部分及其功能。

3、认识各种各样的计算机。

4、了解计算机的硬件和软件。

学情分析学情分析:现在大部分孩子家里都有计算机,也会用计算机上网、打字、画画等,在学习本课时,可以让学生来介绍计算机在学习、生活、娱乐方面的应用,教师补充即可。

计算机的组成部分及功能学生也知道一些,可以让他们做介绍,教师补充,并给出计算机外设分为输入、输出设备的概念,让学生来分辨。

学生还用过很多软件,可以给出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的概念,让他们说说自己用过软件是哪一类。

计算机的种类很多,学生见过一些,可以让他们说说特点,然后教师补充教师学生没说到的。

最后,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配置计算机。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认识计算机的主机和外设,明确软件与硬件的关系。

教学难点:知道计算机各部分的名称及其功能,了解计算机的软件与硬件的关系,能区分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了解各种计算机的性能。

教学过程4.1 教学活动【导入】一、情境导入:1、师:计算机,它的英文名字叫做Computer,是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发明之一,目前已广泛应用于社会的各个领域。

学生看一段关于计算机在各个领域应用的视频。

请同学们说一说你是如何使用计算机的。

2、师:通过刚才同学们的发言,我们发现计算机不光可以用于学习、娱乐,还可以在日常生活中使用。

【讲授】二、认识计算机:1、师:计算机的本领这么大,同学们想不想来认识它呢?请同学们观察计算机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学生看课件中出示的计算机的图片,说说计算机各组成部分的名称(主机、显示器、键盘、鼠标)。

2、师:它们的功能是什么?3、学生发言,教师给出正确的解释。

4、告诉学生主机以外的设备是外部设备,简称外设,引出输入、输出设备的概念。

5、师:通常一台计算机主要由主机、显示器、键盘、鼠标组成,但如果要实现更多的功能,我们还要给计算机配上相应的外设。

学生看概念图节点上分别出示的各组成部分的图片,分析显示器、键盘、鼠标,哪个是输入设备,哪个是输出设备。

计算机网络介绍

计算机网络介绍

范围内建立起来的计算机网络。
(3)广域网:广域计算机网(WAN, Wide Area Network)简称广域网。广域网在地理上 可以跨越很大的距离,连网的计算机之间的距离一般在几十公里以上,跨省、跨国甚至跨洲,网络 之间也可通过特定方式进行互联,实现了局域资源共享与广域资源共享相结合,形成了地域广大的
以当接头多时容易产生接触不良的隐患,这是目前运行中的以太网所发生的最常见
故障之一。
1.5 网络的传输介质 (3)光纤
光纤又叫光缆(光导纤维的简称),它由纤芯、包层和保护层组成,如图1-12 所示。由于光纤具有损耗低、频带宽、数据传输率高、抗电磁干扰力强等特点,多 用于高速的网络主干铺设。
图 1-12 光纤
1.5 网络操作系统
网络操作系统(NOS, Network Operation System)是指能使网络上的计算机方 便而有效地共享网络资源,为用户提供所需的各种服务的操作系统软件。
当前网络操作系统按其功能可以分为以下三种常见结构:专用服务 器结构网络、主从式结构网络、对等式网络。
1.5 网络操作系统
3.按信息交换方式分: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分组交换、混合交换、信元交换。 (1)电路交换网:如电话网; (2)报文交换网:如电报网; (3)分组交换网:如X..25 网; (4)混合交换网(同时采用电路和分组交换):如帧中继网;
(5)信元交换网:如ATM 网。
1.3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4.按传输技术分:广播型网络,点到点网络。 (1)广播型网络:如传统以太网(广播、组播);
1.4 网络的拓扑结构 典型应用:以太网交换机、集线器(HUB)、ATM 交换机等,如图1-3 所示。
图 1-2 星型拓扑结构
图 1-3 星型拓扑结构的应用

计算机基础知识第二课

计算机基础知识第二课

计算机基础知识第二课
计算机基础知识第二课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 存储介质和存储器:
- 存储介质:包括硬盘、光盘、闪存等,用于长期存储数据。

- 存储器:包括内存、高速缓存等,用于临时存储数据,提高计算机的运行速度。

2. 文件系统:
- 文件系统是计算机用于组织和存储文件的一种方式。

- 常见的文件系统有FAT32、NTFS、EXT4等。

3. 输入输出设备:
- 输入设备:用于将外部数据输入到计算机中,包括键盘、鼠标、摄像头等。

- 输出设备:用于将计算机处理后的数据输出,包括显示器、打印机、音响等。

4. 操作系统:
- 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系统的核心软件,负责管理和控制计算机硬件资源,提供用户与计算机之间的接口。

- 常见的操作系统有Windows、macOS、Linux等。

5. 网络基础知识:
- IP地址:用于唯一标识网络中的设备。

- 网关:连接不同网络的节点,用于数据包的转发。

- DNS:域名系统,将域名解析为IP地址的服务。

6. 计算机网络:
- 计算机网络是多个计算机通过通信设备互联而成的系统。

- 常见的网络拓扑结构有总线型、星型、环型等。

7. 数据通信:
- 数据通信是指计算机之间通过信号传输数据的过程。

- 常见的数据传输方式有串行传输和并行传输。

8. 计算机安全:
- 计算机安全是指保护计算机系统和数据免受未经授权的访问、使用、披露、破坏的能力。

- 常见的计算机安全措施有防火墙、密码、身份认证等。

以上是计算机基础知识第二课的主要内容。

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二)

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二)
(2)传输控制协议TCP (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 TCP协议定义了两台计 算机之间进行可靠传输时 交换的数据和确认信息的 格式,以及计算机为了确 保数据的正确到达而采取 的措施。该协议是面向连 接的,可提供可靠的、按 序传送数据的服务。
大学信息技术基础
16.1 因特网基本技术
(一)结构
IP地址是一种层次型地址,携带了标识对象的位置信息。 是由两部分组成,即网络地址和主机地址。
(二)


A类
B类
C类
D类
E类
大学信息技术基础
(二)分类
IP地址分成五类,即A类、B类、C类、D类和E类,其中A类、B类、C类地 址经常使用,称为IP主类地址,它们均由两部分组成。类和E类地址 被称为IP次类地址。
大学信息技术基础
16.1 因特网基本技术
五、域名系统
因特网采用层次树状结构的命名方法,使得任何一个连接 在因特网上的主机或路由器都可以有一个唯一的层次结
构的名字,即域名(domain name)。
(一)域名组成 由若干部分组成,各部分之间用圆点“.”作为分隔符。它
的层次从左到右,逐级升高,其一般格式是:
传输分组
(3)网络层 网络层解决了计算机 到计算机通信的问题。
网络层 IP 数据报 网络接口层 物理帧 硬件链路
(4)网络接口层
负责接收IP数据报, 并把该数据报发送到 相应的网络上。
大学信息技术基础
16.1 因特网基本技术
(三)TCP/IP各层协议与OSI七层协议的对应关系 如图:
应用层 表示层 会话层 传输层 网络层 数据链路层 Telnet FTP SMTP DNS TFTP NFS SNMP BOOTP

计算机基础第二部分汉字输入

计算机基础第二部分汉字输入

2、汉字的四种结构
单:字根本身成为一个汉字,如“王” 散:汉字由几个字根组成,且字根间有一定的距
离,或字根相互接触。如“计、午” 连:不要理解为字根间相互接触。而是特指二种 情况 ①单笔画与字根相互连接,如“千、产” ②带点结构,如“太、术” 交:字根相互交叉,如“里、专”
3、末笔交叉识别码
中英文切换按钮 全角/半角切换按钮 软键盘按钮
输入法显示及切换按钮
中英文标点切换按钮
按Shift+Space键可以快速切换
单击(左键)
单击右键
2. 外码窗和侯选窗
在键入某个汉字的编码后,会出现外码窗和侯选窗。外码 窗显示输入的汉字编码,候选窗显示与之对应的所有汉字。
候选窗
外码窗
为选定所需的汉字或词组,可以: ◎输入这个字或词组前面的数字。 ◎按+或 – 键,或者单击 或 按钮,还可以按 [PageUp]或[PageDown]键进行前后翻页查找。

编码规则图
(2) 成字字根的编码 在一个字根键上,不是键名字的那些既是字根又是汉字 的键内字称为成字字根。 编码方法: 第一码是成字字根所在的键位代码; 第二码是成字字根笔画中第一个笔画所在的键位代码; 第三码是成字字根笔画中第二个笔画所在的键位代码; 第四码是成字字根笔画中最末一个笔画所在的键位代码。 如果某字根只有两个笔画,则加空格键结束。
月文凵 刀二阝 文凵冂厶 木古 二小 三丨 士丿一乙 二人 EYB VFB YBMC SD FI DH FTGN FW
能连不交的拆字
天 下 自 太 产 于
一大 一卜 丿目 大丶 立丿 GD GH TH DY UT
一十
GF
折字综合练习
高 汉 速 姓 名 标 等 简 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于16色的显示模式,每个像素需4个bit的存储空间,计算机公式 如下:
需要显示存储器容量(bit) = 水平分辨率×垂直分辨率×每个像素需4个bit 在16色的显示模式下,若分辨率为640×480,则需要的存储空间为: 640×480×4=1228800bit=153600B=150KB
2. 3 计算机的软件系统
控制器是计算机的指挥中枢,主要作用是使计算
机能够自动地执行命令。
(2)内存储器
存储器主要负责对数据和控制信息的存储,是计算机 的记忆单元。存储器分为内存和外存两种。
内存
也称主存。内存分成只读存储器(ROM)和随机读写 存储器(RAM)两种。 断电不丢失数据的是( ROM)。 高速缓冲存储器Cache 高速缓存(Cache)是一种存取速度比CPU慢,但比内存 快的高速缓冲存储器,它置于CPU和内存之间,以满足CPU 对内存高速访问的要求。Cache 是一种高速、高性能的存 储器,访问速度是RAM的10倍,但容量要比RAM小的多。
防止干扰:机房内应尽量免使用电炉、电视或
其它强电设备。
2.6
计算机病毒及防治
2.6.1 计算机病毒概念
计算机病毒是指一些人为地编制的程序,寄生在磁
盘的引导区或某些类型的程序中,干扰计算机的正常工
作,甚至摧毁整个计算机系统。
2.6.2 计算机病毒的特点、症状及破坏性
1 计算机病毒的特点 (1)寄生性 (2)传染性 (3)潜伏性 (4)破坏性 2 计算机病毒症状 (1)显示器显示异常 (2)计算机系统异常 (3)打印机异常
(1) 计算机硬件组成
1)运算器
2)控制器
3)存储器
4)输入设备
5)输出设备
(2)计算机的工作原理 预先编写好的程序和运算处理中所需要的数 据,通过输入设备送到计算机的内存储器中,即 存储程序。在开始执行程序时,控制器从内存储 器中逐条读取程序中的指令,并按照每条指令的要 求执行所规定的操作。例如,如果要执行的是某种 算术运算,则按指令中包含的地址从内存储器中取 出数据,再送往运算器执行要求的算术运算操作, 然后按地址把结果送往内存储器中。
2.4
计算机的主要性能指标
字长 运算速度 时钟频率(主频) 内存容量
存取周期
运算速度:取决于指令的执行时间,用每百万条指令
(MIPS)描述
时钟周期:时钟周期的倒数时钟频率(主频) 字长:指计算机一次能处理的所包含的二进制数的位
数,如CPU的字长为32位,表示其能处理的最 大二进制数为232
第2讲
2.1
计算机系统基础知识
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组成
计算机系统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组成。
硬件指的是所能够看得见的组成计算机的物 理设备,例如:显示器、主机等,是构成计算机 的实体;
软件是用来指挥计算机完成具体工作的程序 和数据,是整个计算机的灵魂。
2.2
计算机的硬件系统
1、计算机的硬件组成及工作原理
2. 计算机硬件各部件的介绍
(1)中央处理器(CPU) 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简称 CPU,包括控制器和运算器两个部件,是计算机系统 的核心。
运算器是计算机的核心部件,主要负责对信息的
加工处理。运算器不断地从存储器中得到要加工的数据, 对其进行加、减、乘、除及各种逻辑运算,并将最后的 结果送回存储器中,整个过程在控制器的指挥下有条不 紊地进行。
(3)外存
外存也称为辅助存储器。外存分为磁介质型 存储器和光介质型存储器两种,磁介质型常指硬 盘和软盘,光介质型则指光盘。 注意:内存的访问速度快,外存的访问速度慢; 对同样的存储容量,内存的价格高,外存的价格 低。 存储器的速度比较: Cache> RAM >硬盘>软盘
存储器容量
存储器的容量决定它所能表示的信息量,是计算机性能的 一个重要指标。
内存容量:计算机存储信息的能力 存取周期:存储器一次完整的存取操作所需要的时间,
通常用微秒数表示,它直接影响计算机的 运算速度
2.5 计算机的使用环境
环境温度:在室温15~35 ℃ 之间
环境湿度:相对温度最高不能超过80% ,
相对湿度也不能低于20% 洁净要求:注意防尘
电源要求:稳压,最好有UPS
3 计算机病毒的破坏性 (1)破坏文件分配表 (2)扰乱屏幕 (3)破坏文件的相关属性
(4)对磁盘格式化
(5)破坏键盘输入 (6)破坏内存 (7)破坏打印机内存等
2.6.3
计算机病毒的防治与清除
1 计算机病毒的预防 (1)制定严格的机房管理制度 (2)对干净数据应经常性的做好备份 (3)系统引导固定 (4)读重要的软盘时,要找开写保护,防止病毒感染 (5)改变文件属性,将所有命令文件(.COM)改为只 读文件,可以访止某些病毒的攻击 (6)为计算机系统安装病毒访火墙
1 软件系统概述 软件是微机的灵魂。没有安装软件的微机称为“裸 机”,无法完成任何工作。微型机的软件系统可以分为系 统软件和应用 软件两大类 。 系统软件用来管理和控制计算机的各种操作,是计算机 的基础软件。常用的系统软件有Dos、Windows、Unix等 操作系统及各种语言系统。
应用软件是用各种高级语言编用程序是面向用户的 最高层程序。
存储器的容量常采用的单位有: 位(bit)、字节(Byte)、千字节(KB)、兆字节 (MB)、吉字节(GB)、太字节(TB); 位:是存储器的最小单位,可以表示一位二进制数,即0或1称 为一位。 它们的换算关系是:
1Byte=8 bit
1KB=1024B, 1MB=1024KB 1GB=1024MB, 1TB=1024GB
2 病毒的清除 计算机一旦染上病毒,最好用杀毒软件来清除, 目前,常用的清除病毒软件有KV3000、瑞星、 KILL98、金山毒霸、Norton AntiVirus2004等。
(4)输入设备
外部信息与计算机的接口称为输入设备。 常用的输入设备有键盘、鼠标和扫描仪等。 键盘(101键键盘示意图)
鼠标
(5)输出设备
显示器 显示器由监视器和显示适配卡组成,是最常用的输出设备。 性能指标:分辨率(屏幕上的像素数)常用的显示器VGA(256种颜 色)。 显示器存储容量的计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