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总收入概念和构成

合集下载

财政收入的概述

财政收入的概述

1、财政收入与C
社会总产品价值构成中的C是生产资料的 转移价值,也称为补偿基金。作为补偿基 金,C可以分为两部分:
一是补偿在生产过程中消耗的劳动对象 的价值,如原料、材料、辅助材料等。劳 动对象在生产中直接构成产品的实体,一 次性地把价值转移到新产品价值中去。它 不能构成财政收入的来源,否则企业的再 生产就无法顺利进行。
占税 收总 收入 的比
重 (%)
1927.4 24.3 2
21.6
321.24 17.1 4.8
占税 收总 增收 额的 比重 (%)
16.8
2.8
占财 政总 收入 的比
重 88.9
19.2
4.3
1453.2 28.3 8
2408.3 37.9 3
731.83 29.8
14.4 19.2 7.0
12.7 21 6.4
从财政收入总量的结构来看,税收收入是我 国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在税收收入中, 流转税依然是我国的主体 税种,2007年扣除出口退税后的增值税、 消费税、营业税实现的收入占全部税收的 40.8%, 同时,随着企业经营效益和居民收入水平
的提高,所得税收入的比重也在逐年提高, 2007年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的比重已 经达到了26.2%
二、财政收入增长的结构性分析 财政收入由税收收入和非税收入构成,其中,
税收21种,非税收入种类比较多,其中纳入 预算的有6类,不同的税种和非税收入都有不 同的经济来源和不同的收入要素。分析财政 收入增长,必须按照不同的收入种类,分析 各税种和非税收入的增长及其经济影响因素。
表1 2007年税收总收入和主要税种收入表(单 位:亿元)
12.8 17.1 6.2
290.76 25.5 3.1

财政收入概述(PPT)

财政收入概述(PPT)
生产单位扩大再生产和集体福利事业等所需的资金
国家(guójiā)从M中集中的数量
225 第二十五页,共三十页。
2、图形法:拉弗曲线
反映(fǎnyìng)税率与税收收入之间关系的曲线
税率可带来最大产量和税 收的点是m。
超过(chāoguò)点m,产量和税 收均下降; 小于点m,产量增加,但
税率过低。
按财政体制划分:中央本级和地方(dìfāng)本级 按纳入预算与否:预算收入和预算外收入
6
第六页,共三十页。
〔二〕财政收入的形式(xíngshì)
税收〔最主要(zhǔyào)的财政收入形式〕
社会保险基金收入 国有资产收入 债务收入 非税收入
转移性收入
7
第七页,共三十页。
1、税收(shuìshōu)
16
第十六页,共三十页。
“合理负担〞原那么(nà me)
“合理负担〞原那么主要表达在税收中,就是指在组织财 政收入时,按纳税人收入的多少,采取不同的征收比例, 实行负担能力(nénglì)强的多负担,负担能力(nénglì)弱的少负 担。它通常采取不同的征税范围,不同的税率,减免税等 方式来实现。实行合理负担,是实现企业公平竞争的需要 ,也是保证国家财力的需要。
17
第十七页,共三十页。
二、财政收入规模(guīmó)和结构
〔一〕财政收入规模
1-12月累计(lèi jì),2021年全国公共财政收入117210
亿元,比上年增加13335亿元,增长12.8%。其中,中央
财政收入56133亿元,比上年增加4805亿元,增长9.4%;
地方财政收入〔本级〕61077亿元,比上年增加8530亿
26
第二十六页,共三十页。
该曲线具有重要意义:

第7章财政收入概述(财政收入规模与构成分析)

第7章财政收入概述(财政收入规模与构成分析)
14239.7 28197.7 31140.42 26652.4
占预算数 (%)
-----
地方政府 国有土地使 性基金收 用权出让收 入(亿元) 入占地方政
府性基金收 入(%)
18326.51 77.7
226.5
33609.27 83.90
170.5
38232.31 81.45
105.3
34216.74 77.89
29491.0 787500.0
22..0 15.7
27592.8 8001.8 3275.5 907400.0
16.9 13.6 17.1 13.6
32535.0 17020.8 39328.0
3406.7
19.7
17.2
9.1
8,5
8
表4
年份
1990 1995 2000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三、赠与。包括:来自外国政府赠与、来自国际组织赠 与和来自其他广义政府单位的赠与。
四、其他收入。包括:财产收入,出售商品和服务,罚
金、罚款和罚没收入,除赠与外的其他自愿转移,杂
项和未列明的收入等。
4
表1 IMF政府收入分类
5
二、 财政收入的分类
(二)按财政收入的管理方式分类 1、预算内收入 预算内收入仅包括税收收入和非税收入中的一般预 算收费,它的明显特征是纳入国家预算统计、按国 家预算立法程序管理、由政府统筹安排使用。 2、预算外收入 预算外收入在收入性质上明确定义为财政性资金, 但却不纳入国家预算(一般预算)统计、管理和统 筹使用,而是另外编制基金预算,专款专用,实行 收支两条线管理的资金。如社会保险基金收入和非 税收入中的政府性基金收入。

国家财政收入

国家财政收入

国家财政收入国家财政收入是指国家通过税收征收、非税收入、外汇收入以及国家资产收益等渠道获得的财政资金。

作为国家财政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财政收入直接影响着国家经济发展、社会公共服务和民生福祉。

首先,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

税收包括直接税和间接税两种形式。

直接税是指直接由个人或企业纳税人缴纳的税款,如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和财产税等。

间接税则是通过商品和服务的销售中征收的税款,如增值税、消费税和关税等。

税收的征收使国家能够从全体居民和企业中收取一定比例的财富用于国家建设和公共事业。

其次,非税收入也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

非税收入主要包括国有资产经营性收入、行政事业性收费、罚款和没收的财产等。

其中,国有资产经营性收入是指国家通过国有企事业单位的经营活动所取得的收入,这包括企业利润、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益等。

行政事业性收费则是指国家和地方政府为提供一些行政管理服务而收取的费用,如公路通行费、学校教育费等。

此外,外汇收入也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

外汇收入是指国家通过对外贸易、国际投资和金融活动等获得的外汇资金。

国家通过出口商品和服务的贸易顺差以及外商直接投资等方式获取大量外汇收入。

这些外汇收入能够用于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技术引进和国际支付等方面,对促进国家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最后,国家资产收益是指国家通过国有资产的投资、经营获得的收入。

国家通过各类国有企事业单位的投资、运营获得的利润、股息和分红等也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

国家资产收益的增加可以进一步增加国家财政收入,并可用于国家发展重点产业、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等。

总之,国家财政收入是支持国家发展、提供公共服务的重要来源。

通过税收、非税收入、外汇收入和国家资产收益等多个渠道的运作,国家能够获得必要的财政资金,进一步推动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和改善民生福祉。

财政总收入和一般预算收入的区别和一些其它财政概念

财政总收入和一般预算收入的区别和一些其它财政概念

财政总收入和一般预算收入的区别和一些其它财政概念财政总收入是最大的一个概念,财政总收入包括财政部门组织的收入、国税组织的收入、地税组织的收入等,是财政大收入的概念。

一般预算收入是指地方实际可用财力,扣除了上缴中央部分的税收,比如上缴中央财政75%的增值税、上缴中央财政60%的所得税等属于财政总收入的盘子,没有计入一般预算收入。

一般预算收入包括国税、地税扣除上缴中央财政部分的地方留存部分再加财政部门组织的收入。

地方财政总收入(全口径,如北京市财政收入)=地方财政收入+上划中央收入=地方一般预算财政收入+基金预算收入(包括政府性基金收入和社会保险基金收入)+上划中央收入注:包含有基金收入的财政总收入叫做全口径财政收入,否则仅叫财政总收入。

地方一般预算财政收入:通过一定的形式和程序,有计划有组织并由国家支配的纳入预算管理的资金。

包括:(1)税收收入。

国内增值税的25%、营业税、企业所得税(纳入分享范围的企业所得税的40%+未纳入分享范围企业全部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的40%、资源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房产税、印花税(证券印花税的3%+其余印花税的全部)、城镇土地使用税、土地增值税、车船税、耕地占用税、契税、烟叶税、其他税收收入。

(2)非税收入。

专项收入、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罚没收入、国有资本经营收入、国有资源有偿使用收入、其他收入。

一般预算收入是最容易造假的数据,其含金量并不高. 因为在一般预算收入里面有很大一部分是非税收入,而非税收入是地方政府最容易注水的数据. 有的地方政府把市属公交公司的车票收入,市属自来水公司的水费收入,甚至市属电视台的广告收入都纳入了非税收入,这样的数据岂不是很无聊? 含金量最高的是国税收入,国税中70%以上是要上划给中央收入和省级收入的,上缴的都是真金白银,地方政府根本不可能造假.地方财政总收入、地方财政收入和地方一般预算收入的区别基金预算收入:指按规定收取,转入或通过当年财政安排,由财政管理并具有指定用途的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等。

财政经常性收入

财政经常性收入

财政经常性收入是指每个财政年度都能连续不断、稳定取得的财政收入。

根据财政部和全国人大预工委的规定,其原则上包括三方面:一是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剔除城市维护建设税、行政事业性收费、罚没收入、专项收入、国有资产经营收益以及其他一次性收入);二是中央核定的增值税及消费税税收返还、所得税基数返还及出口退税基数返还;三是中央通过所得税分享改革增加的一般性转移支付收入。

可支配财力是指国家或地方政府在一定时期内所能机动地支配使用的财政资金。

按现行法规和财政体制,地方政府可支配财力由地方一般预算收入、上级税收返还收入、上级财力性转移支付补助收入,以及原体制上解中央收入或中央补助地方收入等构成。

财政收支平衡是指年度预算执行的结果,即总收入等于总支出。

若总收入大于总支出为预算结余;总支出大于总收入为预算赤字。

按照《预算法》的要求,我国省以下地方各级财政实行当年收支平衡,略有结余的方针,不得编制赤字预算,也不准许执行结果中出现预算赤字。

预算结余是财政后备的一部分。

"收支两条线"管理是指凡有非税收入的单位,取得非税收入时,必须按规定全部上缴国库或同级财政专户;支出时,由财政部门统筹安排,根据核定或批准的年度预算和预算外资金收支计划以及单位的支出申请和实际工作需要,从国库和财政专户向申请单位拨款。

"收支两条线"管理内容不仅指单纯的收支管理,而是包括多个具体相关的工作内容。

在收入管理方面,包括项目审批、标准核定、票据管理、征收体制、账户设置等方面管理;在支出方面,包括部门预算、核拨制度、核定事业发展定额、实行项目库等方面管理。

预算草案是指未经法定程序审查和批准的政府、机关、团体、事业单位的年度收支计划,通常指未经人大批准的某一年度政府财政预算收支计划。

中央各部门根据国务院的指示和财政部的部署,具体布置所属单位编制预算草案,并负责汇总,编制出本部门的预算草案,报财政部审核。

财政部审核汇总中央各部门的预算草案,编制出中央预算草案。

第十二章 财政收入概述

第十二章 财政收入概述

第十二章财政收入概述第一节、财政收入原则与分类学习要求:掌握财政收入的基本原则掌握税收分类的内容;掌握影响财政收入规模的因素学习内容:一、财政收入的含义及原则1、财政收入的含义:财政收入,是指政府为履行其职能,实施公共政策和提供公共物品与服务需要而筹集一切资金的总和。

财政收入是衡量一国政府财力的重要指标,政府在社会活动中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的范围与数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财政收入的充裕程度。

2、财政收入原则-----是一个国家或政府在组织财政收入时应遵循的基本准则。

包括:(1)发展经济,扩大财政收入来源的原则(即“开源”)经济发展水平是制约财政收入规模的根本性因素。

(如93-08年全国财政收入年均增长率为19.6%)。

经济发展水平与财政收入是“源”与“流”;“根与叶”的关系。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财政的首要任务是直接发展经济;而市场经济体制下,市场机制的核心是如何让企业积极去创造财富,最终实现社会财富的增长。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财政“生财”的含义是支持和推动市场内在机制的生成与发育,减少不必要的干预,使市场机制的运行和传导更有效率。

(2)兼顾国家、企业和个人三者利益关系的原则在一定时期内国民收入确定的条件下,财政收入的多少与企业和个人的收入之间是此消彼长的关系。

在组织财政收入时,必须根据经济的客观承受能力、经济主体的实际负担能力,公平合理的确定企业和个人的负担水平,同时要以规范的形式和相对稳定的标准取得财政收入。

(3)规范政府间收入分配关系的原则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收入分配关系取决于事权的合理划分。

既要防止中央财权过度集中,也要防止中央财政收入比重过低;另外中央和地方间财政收入分配关系要以规范的体制形式确定下来,并保持相对稳定。

【例题1--07年、08年单选】制约财政收入规模的根本性因素是()。

A.税率标准B.纳税人数量C.经济发展水平D.居民收入水平【例题2--课后题第2题】市场经济体制下,财政“生财”的含义是( )A财政直接投资办企业B支持市场内在机制的生成和发育C提高税率D提高财政收入占GDP比重二、财政收入分类国际上通常按政府取得财政收入的形式,将财政收入分为税收收入、国有资产收益、国债收入和收费收入。

第6章 财政收入总论 《财政学教程》PPT课件

第6章 财政收入总论 《财政学教程》PPT课件

中央 15.5 24.5 38.4 33.8 52.2 52.2 52.3 51.1 49.41 47.91 46.59
比重
地方 84.5 75.5 61.6 66.2 47.8 47.8 47.7 48.9 50.59 52.09 53.41
45.95 45.49 45.34
54.05 54.51 54.66
新中国成立以来财政收入的构成情况
税收
48.98 203.65 281.20 571.70 2 040.79 2 821.86 6 038.04 12 581.51 28 778.54 73 210.79 89738.39 100614.28 110530.70 119175.31 124922.20 130360.73
(一)财政收入规模的绝对量及其衡量指标 (二)财政收入规模的相对量及其衡量指标 (三)反映财政收入规模变化的指标
(一)财政收入规模的绝对量 及其衡量指标
财政收入规模的绝对量:是指一定时期内财政 收入的实际数量。
衡量财政收入规模的绝对指标:是财政总收入, 它是一个有规律、有序列、多层次的指标体系。
(二)财政收入规模的相对量 及其衡量指标
三、财政收入与公共产品提供
财政收入与公共产品之间关系的结合点,在 于公共产品成本的补偿方式。但从总体上讲, 政府提供公共产品是有成本的,这些成本只 能通过财政收入的形式加以弥补。
第二节 财政收入结构分析
一、财政收入结构的含义及影响因素 二、财政收入结构的分析
一、财政收入结构的含义及影响因素
财政收入结构:是指财政收入的构成因素以及 各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主要是指财政收入的 来源结构。
3 256.62 6 989.17 16 548.53 42 488.47 51327.32 56175.23 60198.48 64493.45 69267.19 72365.6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财政总收入>地方财政收入>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
..
地方财政收入=基金收入+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
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我在本贴7楼,帖了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所涉及的27个子项目)
上划中央“两税”收入,上划中央所得税
财政一般预算总收入
基金预算收入(我在本贴5楼,帖了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所涉及的9个子项目)
地方财政收入
财政总收入
财政一般预算总收入=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上划中央“两税”收入+上划中央所得税
地方财政收入=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基金预算收入
财政总收入=地方财政收入+上划中央“两税”收入+上划中央所得税
=财政一般预算总收入+基金预算收入
=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基金预算收入+上划中央“两税”收入+上划中央所得税
地方财政收入包括营业税、地方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城镇维护建设税、房产税、车船使用税、印花税、屠宰税、农牧业税、农业特产税、耕地占用税、契税、增值税25%部分,证券交易税(印花税)的50%部分和除海洋石油资源税以外的其他资源税。

而基金收入的解释是:亦称为专款收入或预算外收入,指具有专门用途或对应的支出科目的财政收入。

主要包括:工业交通部门、商贸部门、文教部门、农业部门、其他部门的基金收入和社会保障基金收入、地方财政税费附加收入、基金预算调拨收入等。

还有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
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分下面27项,这个全国口径一样
下面的税中有些税全部归地方,有些税和国家按比例分.
税收性收入占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越高越好,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可以理解为地方可以支配的税收收入.
四川地税局要征收农业5税(农业税,农业特产税,牧业税,耕地占用税,契税)
重庆则由地方财政局直接征收
不管哪个部门征收都最后汇入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中
农业税,农业特产税,牧业税现在可以忽略不记但是,耕地占用税,契税有几十亿的收入
重庆地税部门要代收5大社保费用,而四川地税部门不收这些
一、增值税
二、营业税
三、企业所得税
四、企业所得税退税
五、个人所得税
六、资源税
七、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
八、城市维护建设税
九、房产税
十、印花税
十一、城镇土地使用税
十二、土地增值税
十三、车船使用和牌照税
十四、屠宰税
十五、筵席税
十六、农业税
十七、农业特产税
十八、牧业税
十九、耕地占用税
二十、契税
二十一、国有资产经营收益
二十二、国有企业计划亏损补贴
二十三、行政性收费收入
二十四、罚没收入
二十五、海域场地矿区使用费收入
二十六、专项收入
二十七、其他收入
首先要明白基金收入不是税收收入
在基金决算表上一般来说基金收入分为九大类
一、工业交通部门基金收入
二、文教部门基金收入
三、社会保险基金收入
四、农业部门基金收入
五、土地有偿使用收入
六、政府住房基金收入
七、其他部门基金收入
八、地方财政税费附加收入
九、其他
上面9大类中目前很多地方第一收入是土地有偿使用收入
其次是以养路费为大头的工业交通部门基金收入
另外虽然基金决算表上有社会保险基金收入,但是这个收入还是单独的,在基金决算表上可以忽略不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