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美术——我们的城市
大班美术教案及教学反思《我们的城市》

大班美术教案及教学反思《我们的城市》教案:《我们的城市》一、教学内容1. 教材章节:幼儿园大班美术课程2. 详细内容:通过观察和描绘城市的建筑物、街道、交通工具等元素,让幼儿了解和表达对城市的认识和感受。
二、教学目标1. 培养幼儿对城市的认知和观察能力;2. 培养幼儿的美术表现能力和创造力;3. 培养幼儿合作、分享和交流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难点:如何引导幼儿观察和描绘城市的细节;2. 重点:培养幼儿的美术表现能力和创造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城市建筑图片、城市街道图片、交通工具图片、画纸、画笔、彩色铅笔等;2. 学具:每个幼儿准备一张画纸、一套彩色铅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展示城市建筑、街道和交通工具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和描述城市的特点;2. 讲解与示范:向幼儿讲解如何描绘城市的建筑物、街道和交通工具,并进行示范;3. 创作环节:让幼儿根据自己的观察和想象,描绘自己心目中的城市;4. 分享与交流:让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鼓励他们分享创作过程中的想法和感受,引导幼儿相互欣赏和交流;六、板书设计1. 板书我们的城市;2. 板书内容:建筑物、街道、交通工具;3. 板书形式:图片和文字相结合。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观察家庭所在的城市,选择一个感兴趣的建筑物或场景,用彩色铅笔描绘出来;2. 答案:幼儿根据自己的观察和想象,描绘出自己心目中的城市建筑物或场景。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和描绘城市的建筑物、街道和交通工具,让幼儿了解和表达对城市的认识和感受。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幼儿观察城市的细节,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美术表现能力。
同时,要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创作出具有个性的作品。
2. 拓展延伸:可以组织幼儿进行城市主题的参观活动,让他们亲身体验城市的生活和文化,进一步激发他们对城市的兴趣和热爱。
还可以邀请家长参与幼儿的美术创作,让他们共同完成一件城市主题的作品,增进亲子关系。
大班美术活动我们的城市教案【含教学反思】

大班美术活动我们的城市教案【含教学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美术活动教材第四章《我们的世界》,详细内容为“我们的城市”。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城市的构成元素,运用绘画表达对城市的认识和情感。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城市的构成元素,如建筑、道路、桥梁等。
2. 培养学生运用绘画表达对城市的认识和情感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观察城市元素,并将其运用到绘画中。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运用绘画表达对城市的认识和情感的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城市图片、绘画材料、画纸、画笔、彩泥等。
学具:画纸、画笔、彩泥、剪刀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城市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城市中的建筑、道路、桥梁等元素,让学生对城市有直观的认识。
2. 例题讲解(10分钟)以一张城市风景画为例,讲解如何运用绘画表达城市的构成元素和情感。
3.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根据观察到的城市元素,进行绘画创作。
4. 分组讨论与展示(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绘画作品,互相交流心得,每组选出代表进行作品展示。
六、板书设计1. 我们的城市2. 城市元素:建筑、道路、桥梁等3. 绘画步骤:观察、构思、绘制、上色4. 作品展示:学生优秀作品展示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我心中的城市”为主题,绘制一幅城市风景画。
2. 答案:学生需完成一幅具有城市元素、色彩丰富、表达个人情感的城市风景画。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让学生对城市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提高了学生的绘画能力。
但在教学过程中,部分学生对城市元素的观察不够细致,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观察身边的城市环境,发现更多城市元素,并运用到绘画创作中。
同时,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城市规划展览馆,了解城市的发展变迁,激发学生对城市美术的兴趣。
大班美术教案及教学反思《我们的城市》

大班美术教案及教学反思《我们的城市》一、教学背景本次教学是针对大班幼儿的美术课教学,主题为《我们的城市》。
本教学以“我身边的一切”为出发点,旨在引导幼儿用艺术的形式去了解、认识和表达城市的一切。
二、教学目标1.培养幼儿的美学素养和创意思维能力;2.了解城市的一些特点、文化和建筑等,增强幼儿的城市意识;3.学习使用色彩、线条和形状表达、描绘城市景观;4.培养幼儿的耐心、细心和观察力,增强他们对城市景观的感知和理解。
三、教学准备1.大型白纸和彩笔、彩纸;2.一些城市景观的图片,如城市公园、摩天楼、城市广场等;3.讲解PPT。
四、教学过程第一步:情境渲染教师出示一张城市的大型彩色图片,文字介绍一下城市及其中的一些特点,引导幼儿畅想城市的美好和生活的丰富。
第二步:主题讲解教师用PPT讲解“我们的城市”,内容包括城市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文化特色等,让幼儿对城市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第三步:音乐鉴赏教师放一首有关城市主题的音乐,让幼儿动情地倾听,并要求他们观察周围环境,听音乐所表达的情感。
第四步:实践操作1.教师出示城市景观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思考、表达,如问颜色怎么选、形状怎么画、线条要不要用等。
每位幼儿自主地选择一张图片进行色彩填充、线条单元化和形状制作;2.教师给每位幼儿发放彩纸,让他们用制作好的单元以及一些剪纸方法,制作一个城市景象图或一些小物件,对他们所关注到的城市景象进行表达。
第五步:作品展示教师要求每位幼儿在班级中进行作品展示,同时对每个幼儿所制作的作品进行简单评价和表扬。
五、教学反思通过以上的教学步骤,本课程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采用多种方式引导幼儿充分参与,让幼儿在实践操作中学习和体验知识,增强了幼儿的美感和城市意识。
此外,幼儿可以通过自主设计、创造和表达,增强了幼儿的自信心和自主性。
但是,在教学实践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比如,在实践操作环节,部分幼儿对于颜色、形状、线条等的使用还有欠缺,需要进一步指导和提醒。
大班美术活动我们的城市教案【含教学反思】

大班美术活动:我们的城市教案介绍本教案是为大班儿童设计的美术活动,其主题是“我们的城市”。
本活动的目的是让儿童了解城市的建筑、景观、文化等方面,同时提高他们的美术素养。
教学目标1.帮助儿童了解城市的景观和文化2.提高儿童的绘画能力、创造力和观察力3.通过合作学习,增加儿童的社交技能教学资源1.画纸、彩笔、彩色纸2.图书馆书籍和儿童杂志3.城市地图和胶水4.覆膜机和封口袋教学步骤第一步:介绍城市景观教师和家长可以给儿童展示各种城市景观的照片、图画和书籍。
在上课时,教师可以使用计算机投影仪,在教室屏幕上展示图片,以便所有学生都能观看。
然后,教师可以带领学生用口语描述这些景观并询问他们的看法。
第二步:绘制城市景观让儿童用彩笔和纸绘制他们最喜欢的城市景观。
他们可以参考图片,但也可以用自己的想象力发挥创造力。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基础素描指导,例如如何正确绘制建筑、路灯等。
第三步:设计一个城市让儿童参考城市地图和城市景观,设计自己理想的城市。
他们需要定义其城市的名称、人口、建筑、景观等方面。
当儿童设计完毕后,教师可以让他们把城市设计贴在教室墙上。
第四步:制作城市标志教师可以教导儿童如何制作城市的标志。
儿童可以使用彩色纸、剪刀和胶水来制作标志。
完成后,教师可以帮助他们覆膜并放置在封口袋中,以确保标志会持续保留,并在以后的学年中作为装饰品使用。
教学反思通过对大班儿童进行“我们的城市”主题的美术活动,他们得以了解和探索城市文化、建筑和景观。
通过绘画和设计城市,他们的美术技能和创造力得到了提高,同时也增强了社交技能。
总的来说,这项活动在儿童认识自己的城市方面有突出的效果。
但是,一些年龄较小的儿童可能需要更多的辅导和指导才能完成任务。
因此,教师和家长需留意每个儿童的学习进度,给予适当支持。
大班美术教案及教学反思《我们的城市》

《我们的城市》一、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对城市建筑和环境的观察力。
2.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材料和手法表现自己眼中的城市。
3.培养学生合作创作的能力,提高美术素养。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观察城市建筑特点,运用多种材料创作城市画面。
2.教学难点:运用多种材料表现城市建筑和环境的细节。
三、教学准备1.教学材料:画纸、水彩笔、油画棒、剪刀、胶水、废旧物品等。
2.教学环境:宽敞的教室,便于学生创作和交流。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邀请学生谈谈自己所在的城市,引导学生关注城市的特点。
2.展示城市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城市建筑和环境。
(二)新授1.讲解城市建筑的特点,如高楼大厦、桥梁、公园等。
2.引导学生观察城市环境,如绿化、交通、人文等。
3.讲解如何运用多种材料和手法表现城市画面。
(三)实践操作1.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种主题进行创作,如城市建筑、城市环境等。
2.学生在组内讨论创作方案,确定画面布局、材料选择等。
3.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运用多种材料进行创作。
4.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鼓励学生发挥创意。
(四)作品展示与评价1.学生将完成的作品展示在教室墙上,供大家欣赏。
2.学生互相评价,分享创作心得。
(五)教学反思1.本节课学生参与度较高,对城市建筑和环境的观察力有所提高。
2.学生在创作过程中,能够运用多种材料表现城市画面,提高了美术素养。
3.学生合作创作能力得到锻炼,课堂氛围和谐。
4.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及时关注学生的需求,解答疑问,提高教学效果。
不足之处:1.部分学生在创作过程中,对材料的选择和使用仍存在一定的困难。
2.课堂时间有限,部分学生的作品未能完全展示。
改进措施:1.在下次教学中,提前为学生提供更多关于城市建筑和环境的素材,以便学生更好地进行创作。
2.增加课堂时间,让学生有更充足的时间完成作品。
3.加强对学生的个别辅导,提高学生的创作能力。
通过本次教学活动,学生不仅提高了对城市建筑和环境的观察力,还学会了运用多种材料进行创作,合作创作能力得到锻炼。
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我们的城市》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我们的城市》含反思一、教学目标:1. 培养幼儿对城市的认知能力,了解城市中的不同建筑、交通工具和人们的活动。
2. 开发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他们艺术的表达能力。
3. 提供幼儿自由创作和合作交流的机会,培养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
4. 培养幼儿细致入微的观察力和耐心,提高他们的绘画技巧和美感。
二、教学内容:1. 城市建筑:教师向幼儿介绍不同类型的城市建筑,如住宅楼、商业中心、学校和医院等。
幼儿通过观察图片,学习识别和描述各种建筑物的特征。
2. 交通工具:教师引导幼儿认识城市中的各种交通工具,如汽车、公交车、出租车和自行车等。
幼儿可以通过绘画、拼图或制作模型等形式,展示他们对交通工具的理解。
3. 日常活动:幼儿通过观察图片和故事,了解城市中人们的日常活动,如购物、工作、学习和娱乐等。
他们可以通过角色扮演或绘画的形式,表达自己在城市中的日常活动。
4. 创作:在教师的指导下,幼儿自由创作城市场景。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艺术素材,如纸张、颜料、画笔和贴纸等,让幼儿发挥想象力,创作出自己心目中的城市。
5. 分享和展示:幼儿在完成作品后,可以向全班分享自己的作品,分享自己对城市的认识和想象。
三、教学过程:1. 激发兴趣:教师通过展示一些美丽的城市图片或播放城市中的一些音乐,激发幼儿对城市的兴趣和好奇心。
2. 认知建筑物:教师引导幼儿辨认并描述不同类型的建筑物,让他们理解不同建筑物的特征和用途。
3. 认知交通工具:教师出示图片或物体,让幼儿认知和描述不同的交通工具,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4. 观察日常活动:教师通过故事或图片,让幼儿观察并分析城市中人们的日常活动,引发他们的思考和想象。
5. 艺术创作:教师引导幼儿运用自己学到的知识和观察力,自由创作城市场景。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示范,启发幼儿的创作灵感。
6. 分享和展示:幼儿在完成作品后,可以向全班分享自己的作品,让他们展示自己对城市的理解和想象。
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我们的城市》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我们的城市》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材第四章《我们的世界》,详细内容为《我们的城市》。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幼儿了解城市的构成元素,学会用线条和色彩描绘城市景象。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城市的基本构成,如房屋、道路、桥梁等。
2. 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学会用线条和色彩表现城市景象。
3. 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和审美观念,激发他们对美术创作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如何引导幼儿观察城市景象,运用线条和色彩进行创作。
重点:掌握城市的基本构成元素,学会用线条和色彩描绘城市。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城市景象图片、画纸、画笔、水彩颜料、调色板、画架等。
学具:画纸、画笔、水彩颜料、调色板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城市景象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图片中的城市元素,如房屋、道路、桥梁等。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以一幅城市画为例,讲解如何用线条和色彩描绘城市景象,强调线条的流畅和色彩的搭配。
3. 随堂练习(15分钟)幼儿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城市画的创作。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幼儿在绘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4. 展示与评价(5分钟)教师挑选部分幼儿的作品进行展示,引导幼儿互相评价,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观点。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我们的城市2. 板书内容:(1)城市元素:房屋、道路、桥梁等。
(2)绘画技巧:线条流畅、色彩搭配。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用线条和色彩描绘一幅你喜欢的城市景象。
2. 答案:根据幼儿的绘画能力,教师给予适当的指导。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次课程中,大部分幼儿能够掌握城市的基本构成元素,并运用线条和色彩进行创作。
但在绘画过程中,部分幼儿对线条和色彩的掌握不够熟练,需要进一步指导。
拓展延伸:1. 引导幼儿关注生活中的城市景象,学会用美术的眼光去观察。
2. 组织一次户外写生活动,让幼儿实地观察城市景象,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和绘画技巧。
大班美术教案《我们的城市》

大班美术教案《我们的城市》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美术教材第四章《城市与建筑》,详细内容为《我们的城市》。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城市的构成元素,学会用自己的视角观察城市,并用绘画形式表现自己对城市的理解和感受。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城市的构成元素,如建筑、道路、桥梁、绿化等。
2. 培养学生用自己的视角观察和描绘城市的能力,发展他们的绘画技能。
3. 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念,激发他们对美术创作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观察和表现城市的细节,使画面具有丰富性和生动性。
重点:掌握城市的基本构成元素,学会用绘画形式表现自己对城市的理解和感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绘画素材、画纸、画笔、颜料等。
学具:画纸、画笔、颜料、调色盘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PPT展示城市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城市的特点和构成元素,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1)展示城市图片,引导学生说出城市的构成元素。
(2)讨论城市的特点,如繁华、忙碌、有序等。
2. 讲解:讲解城市的基本构成元素,结合实例进行分析。
(1)建筑:介绍建筑的不同类型和特点,如高楼、别墅、教堂等。
(2)道路:讲解道路的形状、方向和功能,如直线、曲线、交叉路口等。
(3)桥梁:介绍桥梁的种类和结构,如梁桥、拱桥、悬索桥等。
(4)绿化:讲解绿化在城市中的作用,如美化环境、净化空气等。
3. 实践:引导学生进行绘画创作。
(1)发放画纸、画笔、颜料等材料。
(2)教师示范绘画过程,讲解绘画技巧。
(3)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和理解,进行绘画创作。
4. 课堂互动: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教师给予点评和指导。
六、板书设计1. 《我们的城市》2. 内容:(1)城市构成元素:建筑、道路、桥梁、绿化等。
(2)绘画技巧:线条、色彩、构图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我们的城市》为主题,创作一幅描绘城市的绘画作品。
2. 答案要求:(1)画面具有丰富性和生动性,表现城市的细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班美术——我们的城市
活动目标:
1、合理利用费旧物品,培养环抱意识。
2、使用粘贴装饰,变化出各种物品,培养幼儿对动手制作的兴趣。
3、提高手部肌肉动作的灵活性。
活动准备:
1、一次性的饭盒和盘子,泡沫、乒乓球或棉花。
2、已经制作好的作品:台灯、船、脸谱、桌子、椅子、花盆、钟、煤气灶、镜框等。
3、水彩笔、剪刀、镊子、胶水、细铅丝、自粘纸。
4、摄制的录象(**随意丢一次性饭盒和盘子)
活动过程:
一、观看录象,讨论
师:出示一次性饭盒和盘子,看看录象中的他们把盒子放哪里了?你喜欢吗?你看到了,你想怎么办?(观看录象)
师:谁告诉我你喜欢这样的行为吗?你看到了,你想怎么办?
(应该把一次性饭盒和盘子放到垃圾箱里。
2-3位)
师:你们的这种行为真好,想想有没有更好的办法了呢?你们可以讨论一下。
师引导:扔在垃圾箱里就没有了,能不能利用一下,美化一下我们的环境呢?
师:谁来说说可以怎么办?(可以做成东西)
师:可以做成什么东西?(花盆、椅子、包……)
二、参观制作好的物品,自由结伴探索讨论。
师:你们想的办法真好,等一下请你们去参观一下小朋友与老师共同制作举办的一个“一次性饭盒和盘子”手工艺展,你们几个几个结伴自由研究讨论一下,如何制作的,等听见老师的信号你们回到自己的座位上来。
(幼儿参观)教师指导观察:看看这个包的带你有什么发现?是怎么粘上去的呢?看看煤气灶上面的盆子你有什么?旁边的开关是用什么做的?
师:谁来告诉大家,你发现镜框的下面的脚是怎么做的?(剪两小块一样大纸盒,然后剪一刀,就能把镜框插上去了,另外一种是将饭盒带边剪下一块,然后贴在后面)边讲边演示一次。
师:谁来告诉大家,你发现脸谱是怎么做的?(把饭盒分成两半,然后在后面划上两道,然后粘上布、线、纸)……
三、幼儿操作
师:老师为你们准备了好多的东西,第一张桌子上的材料是制作台灯、包、船;第二张桌子上是制作钟、脸谱;第三张桌子上是制作镜框和花篮;第四张桌子是制作桌子、椅子和煤气灶,做好后,请放在“一次性饭盒和盘子”手工艺展中,等一下,我们要拿到外面去展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