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道疾病CT诊断

合集下载

肠道疾病CT诊断PPT课件

肠道疾病CT诊断PPT课件

谢谢!
肿瘤局限于上皮内或黏膜内(Tis), 侵达黏膜下层(T1), 肿瘤侵达肠壁固有肌 层(T2); 3.病变段肠管外缘不光整、毛糙, 周围脂肪间隙可见结节或条索影, 为肠周脂 肪受累; 4.肿瘤组织侵犯相邻脏器;
肿瘤穿透固有肌层至浆膜下或无浆膜段的结肠和直肠的肠旁组织(T3); 5.远隔脏器可见肿瘤灶.
肠系膜下动脉栓塞
肠系膜静脉栓塞
胃癌术后门静脉及肠系膜上静脉栓塞伴肠梗阻
肠系膜静脉狭窄
肠系膜静脉钙化
肠系膜动脉瘤
肠壁血管性疾病
肠壁粘膜面出血
空肠血管性病变
肠道疾病的CT诊断
• 肠道炎症疾病 • 肠道血管性疾病 • 急腹症 • 肠道肿瘤性疾病
肠梗阻
粪石性肠梗阻
粘连性肠梗阻
肠梗阻
肠扭转
• 小肠肿瘤:
十二指肠 空肠 回肠
空回肠肿瘤
回肠末端腺瘤
回肠末端腺癌
空肠恶性间质瘤
回盲部肿瘤
结肠肿瘤
直肠癌
家族性结肠腺瘤病
肿瘤的供血动脉及引流静脉(一)
肿瘤的供血动脉及引流静脉(二)
肾癌术后十二指肠转移
回肠末段腺癌
多期增强MDCT:肿瘤TMN分期
• 以直结肠肿瘤为例
1.强化组织未侵犯病变段肠管全层, 为部分肌层受累; 2.强化组织侵犯病变段肠管全层, 但相应外缘光整, 周围脂肪间隙清晰, 为全层 肌层受累;
阑尾炎
阑尾周围炎
阑尾周围脓肿
Crohn‘s disease
结核
大网膜污征
十二指肠憩室炎
肠系膜巨淋巴结增生症
Castleman’s病在肠系膜 淋巴结的表现,淋巴组织和 淋巴滤泡反应性增生,弥漫 型注意与淋巴瘤及坏死性淋 巴结炎鉴别

扫描CT做胃肠道检查效果如何

扫描CT做胃肠道检查效果如何

扫描CT做胃肠道检查效果如何扫描CT是检查胃肠道的一种影像学检查方法,通过检查可以得知胃肠道有没有发生病变,如:食管病变、胃病变、小肠病变、结肠病变等,主要适用于胃痛、肠道疾病的人群。

扫描CT主要分为平扫、增强扫描、造影造影三种,其中平扫属于一种常规检查;增强扫描是从静脉注入水溶性有机碘,然后在进行扫描,使得胃肠道的病变更加清楚;造影扫描是对线性器官或结构的造影,然后进行扫描,可以清楚显示胃肠道中的肿瘤。

一、胃肠道CT检查的指征胃肠道CT检查的指征主要有:恶性肿瘤的术前分期和评估;腔内、壁内、腔外病变的鉴别;观察恶性肿瘤治疗后的疗效,并了解有没有复发;有消化道症状,临床上不能确定病变部位,内窥镜和钡餐检查为阴性。

胃肠道检查中胃镜和X线钡餐检查是常规检查方法,通过胃镜可以显示黏膜下的肿物,检查其表面黏膜是不是完整的,有没有溃疡,同时还可以提取部分组织进行病理检查,便于对GST做出准确的诊断,但是胃镜检查只能观察到胃腔内黏膜的病变。

X线钡餐检查能够整体的显示病变的范围、大小、位置,可以检查胃粘膜是不是光滑状态,胃壁有没有受到肿块压迫,但是在观察肿块和胃的关系过程中会受到一定的限制,且GST一般是生长在胃腔外。

二、胃肠道CT检查的作用胃肠道做扫描CT检查能够清楚的显示肠胃道消化管管壁的结构、血管情况、腹腔类实质脏器等有没有结构上的变化,为医生的诊断提供非常好的提示。

例如:肝胆脾胰实质脏器的结构、腹膜大网膜肠系膜血管、肠系膜淋巴结腹膜后淋巴结等。

在检查消化道肿瘤中,胃肠道壁中出现消化道壁内的肿瘤、占位性病变、严重炎症时,通过扫描CT可以发现肠壁全层有着非常明显的增厚,另外,消化道占位病变中,通过扫描CT能够清楚的显示胃肠道内息肉、胃癌、胃间质瘤、胃恶性淋巴瘤等占位性病变的位置,清楚的了解有没有出现淋巴结转移或者肿瘤的浸润等情况。

在检查胃肠梗阻中,通过扫描CT结果可以更好的诊断幽门梗阻、急性胃扩张、胃穿孔、肠梗阻、胃潴留等疾病。

小孩肠梗阻ct诊断标准

小孩肠梗阻ct诊断标准

小孩肠梗阻ct诊断标准-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部分的内容主要是对文章整体进行简要介绍,包括小孩肠梗阻的背景和概况,以及本文的结构和目的。

概述部分可以按照以下内容进行撰写:小孩肠梗阻是一种常见的儿科急症,指的是儿童肠道内存在机械性阻塞导致食物和液体不能正常通过的疾病。

肠梗阻的发生会导致腹痛、呕吐、腹胀等症状,并严重影响儿童的生活质量和健康。

因此,准确诊断小孩肠梗阻对于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至关重要。

本文旨在探讨小孩肠梗阻的CT诊断标准,并对其应用价值和局限性进行分析和总结。

文章将从肠梗阻的定义、病因和临床表现等方面进行介绍,重点关注CT技术在小孩肠梗阻诊断中的应用。

通过对已有文献和研究成果的综合分析,本文将提出一套可行的CT诊断标准,以帮助医生准确判断小孩肠梗阻的发生和程度,从而更好地指导治疗方案的制定和实施。

在文章的正文部分中,我们将先就肠梗阻的定义、病因和临床表现进行详细介绍,为读者提供全面了解肠梗阻的基础知识。

然后,我们将重点阐述肠梗阻的CT诊断标准,包括其重要性、应用价值和局限性等方面。

最后,我们将对目前存在的研究局限性进行探讨,并提出未来的研究方向,以期为小孩肠梗阻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更好的支持和指导。

通过本文的撰写和研究,我们期望能够为小孩肠梗阻的CT诊断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并为临床提供更准确、快速的诊断方法,以提高患儿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按照以下结构进行叙述:引言、正文和结论。

引言部分将首先对肠梗阻进行概述,介绍其定义、病因以及临床表现,同时明确本文的目的。

随后,将总结引言部分的内容,并对整篇文章进行概述,为读者提供一个清晰的文本框架。

正文部分将围绕肠梗阻的定义、病因、临床表现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会对肠梗阻的定义进行阐述,包括其病理生理特征以及诊断标准的重要性。

接着,会探讨肠梗阻的病因,例如肿瘤、粘连或扭转等,以帮助读者理解肠梗阻的多样性原因。

肠套叠ct诊断标准

肠套叠ct诊断标准

肠套叠ct诊断标准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肠套叠是一种常见的急性腹痛疾病,通常发生在婴儿和幼儿身上,但也有可能在成人中发生。

如果不及时发现和治疗,肠套叠可能导致肠壁组织坏死、出血甚至穿孔,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

因此,准确的诊断对于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至关重要。

目前,计算机断层扫描(CT)是诊断肠套叠最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方法之一。

在CT图像上,医生可以清晰地观察到肠道的形态、位置以及可能存在的套叠部位,从而帮助确定诊断。

下面我们将介绍一些关于肠套叠CT诊断的标准,以便帮助临床医生提高诊断准确性和诊断效率。

一、直接征象的诊断标准1. 肠管肥厚:在CT图像上,肠管呈现肥厚、增粗,这是肠套叠的直接表现之一。

通常,肥厚的肠管与套叠部位相连,形成明显的肠壁厚实的“环形征”。

2. 肠套叠部位的闭塞征象:肠套叠引起的梗阻会导致套叠部位局部的闭塞,CT图像上可见该部位的肠管扩张,并出现积液或积气,形成“套叠征”。

3. 肠道血供减少:在CT血管造影后的图像上,套叠部位的肠壁会显示出血供减少的表现,表现为肠壁强化程度减弱,呈现为“充血性肠套叠”征象。

以上是肠套叠CT直接征象的诊断标准,通过观察这些征象,医生可以在图像上明确地看到肠套叠的存在,有助于确定病情的严重程度。

二、间接征象的诊断标准除了直接征象外,肠套叠的诊断还需要结合一些间接征象来进行综合判断。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肠套叠CT间接征象的诊断标准:1. 肠管内积气:受到套叠部位阻塞的影响,患者肠道内的气体不能正常排出,从而在CT图像上显示为肠管内积气,呈现为“积气征”。

2. 肠系膜肿块:肠套叠引起的肠道损伤和炎症反应可能导致附近肠系膜的肿胀和增厚,CT图像上呈现为肠系膜的肿块,有助于诊断肠套叠的可能性。

3. 肠周积液:在肠套叠的早期,患者可能会出现轻度的肠管积液,这是肠套叠造成的肠内液体滞留的表现之一。

CT图像上可以看到肠周区域有一定程度的液体密度影像。

十二指肠淤积症ct诊断标准

十二指肠淤积症ct诊断标准

十二指肠淤积症ct诊断标准
十二指肠淤积症CT诊断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 肠管扩张:在CT图像上,可以看到十二指肠明显扩张,直径增大。

2. 肠内容物滞留:CT图像上可以观察到大量的食物残渣滞留在肠道内,无
法顺利排出。

3. 肠道位置异常:十二指肠淤积症患者的肠道位置可能存在异常,例如肠道扭转、肠道移位等。

4. 伴随症状:患者可能伴随有恶心、呕吐等症状,且呕吐物中可能含有胆汁。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标准并不是绝对的,诊断时还需要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其他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

如有需要,建议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

胃肠道不常见病变的CT诊断及鉴别

胃肠道不常见病变的CT诊断及鉴别

表1
健康教育 路径表
健康教育实践
人院第 l d
健康教育内容 熟悉病房环境 ; 交代安全注意事项 ; 交代病人 责任护士 和管床 医生 ; 留取标本 的方 法和 相关注意事项 , 告之卫生要求 。 讲解完善相关检查的注意 事项和方法, 和相关疾病的知识。 讲解术前准备 内容及意义( 身体准备、 药物准备 、 血液准备、 家属准备、 皮肤准备 、 饮食准备 、 用物准备 、 心理 准备等 ) ; 指导家属和病人掌握术 后配合治疗的方法( 如何配合吸痰、 翻身 、 置入尿管胃管等 ) ; 介绍术后需掌握的功能 训练 ( 吞咽功能 、 咀嚼功能、 舌体功能、 语音功能等 ) 。 讲解饮食要求 ; 睡眠的意义; 手术标识的意义。 讲解 配合气道管理 , 指导正确咳痰 , 配合吸痰 ; 患者如何配合 胃管置人和置人 胃管的 目的, 以及家属如何 准备食物 ; 讲解患者正确体 位及 目的 ; 讲解放置 引流管相关 内容 ; 心理护理 。 指导患者家属更换患者体位 ; 讲解疼痛 的缓解 方法 ; 讲述负压引流管、 气管插管 、 气管套管 、 尿 管等拔 出指征 ; 切口 保 护、 自我护理知识 、 讲解床上大、 小便 的正确方法 。 指导患者下床活动 ; 经 口进食的时机和方法 ; 功能训练指导。
如下 。 1 . 资料与方法
【 文章编号】 1 0 0 4— 4 9 4 9 ( 2 0 1 4 ) 0 9 — 0 5 6 2 — 0 1
的护士负责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效果的评估。对 同一项 治疗项 目进行 患者 配合度 的调 查和评估 , 分为完 全配合、 基本配合、 不 配合 3种情况。功能 锻炼掌握 情况采用 问卷形 式, 得分 1 0 0— 8 5分为掌握情 况优 良, 8 4— 6 O分为掌 握情 况 良好 , 6 o分 以下 为掌 握情

胃肠道不常见病变的CT诊断及鉴别

胃肠道不常见病变的CT诊断及鉴别

胃肠道不常见病变的CT诊断及鉴别【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9-0562-02胃肠道疾病的CT检查,既有明显的优势,又有明显的不足。

其显示病变全貌,周围器官改变,指导手术治疗观察疗效作用,逐步成为临床不可缺的手段,但其病变异病同影现象较多,不易鉴别。

现就我们近来临床CT诊断工作中遇到的少见胃肠道病变,及有鉴别意义的相关病变,作一介绍。

一、胃肠道间质瘤(一)病例介绍:病例1,男性,68岁,无明显诱因左上腹困痛不适2月,不伴返酸、恶心、呕吐,当地B超:左后腹肿物。

手术:胃底体小弯侧外生性肿物约10×10×10cm,侵及脾上极,左侧膈肌,左肾上腺。

病理:恶性间质瘤。

病例2,女性,44岁,左上腹饱胀5月余,伴间断全身不适、无力,无恶心、呕吐及消化不良,无黑便。

全消化道造影:十二指肠曲扩大,胃小弯移位,考虑腹腔占位性病变。

手术:胃后小网膜囊处实性占位,20×15×12cm,质硬,表面光,有蒂与小网膜相连,压迫胃体部,胃壁完好,断蒂结扎后顺利取出,周围未见淋巴结肿大。

病理:胃小弯小网膜间质瘤(考虑腹腔间质瘤)病例3,男性,61岁。

食欲不振伴体重下降1年余,加重1-2个月。

查:左下腹可极8×8 cm,质硬中等肿物,活动,压痛(+)。

手术:剖腹探查,见肿瘤位于距Treiz韧带15.0cm空肠系膜侧,约10.0×7.0×5.0cm大小,连界清,周围脏器及腹腔未见转移灶。

病理:(空肠)间质瘤(低度恶性)免疫组化:CD117(-),CD34(++),CD68(-),5MA(-)病例4,男性,40岁。

便血4天,伴头晕心悸一天。

查:贫血貌,腹软,未触及肿块,无压痛及反跳痛。

RBC2.89×1012/L,HGB:85g/1。

B超示右脐周可见一低回声区。

肠系膜上动脉造影:右中腹局部见异常实质期染色,由空肠动脉分支供血,全消化道造影及肠镜,未见器质性病变,ECT示左下腹高血供团块影。

巨结肠ct诊断标准

巨结肠ct诊断标准

巨结肠ct诊断标准巨结肠是一种常见的肠道疾病,其诊断需要通过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检查来确定。

其中,CT检查是一种比较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方法,能够提供较为准确的诊断结果。

那么,巨结肠CT诊断标准是什么呢?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

首先,巨结肠的CT表现有哪些呢?一般来说,巨结肠的CT 表现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肠腔扩张:巨结肠的主要特征之一就是肠腔扩张,CT检查可以清晰地显示出肠腔的扩张情况。

2. 肠壁增厚:巨结肠的肠壁会因为炎症反应而增厚,CT检查可以显示出肠壁的厚度。

3. 粪便潴留:由于肠腔扩张和肠壁增厚,巨结肠患者常常出现粪便潴留的情况,这也可以通过CT检查来观察。

4. 溃疡和息肉:在巨结肠患者中,有些人会出现溃疡和息肉等病变,这些病变也可以通过CT检查来发现。

除了以上几个方面外,CT检查还可以观察到其他一些与巨结肠相关的表现,如腹部积液、淋巴结增大等。

那么,在进行巨结肠CT诊断时,应该如何判断是否为巨结肠呢?一般来说,需要同时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 临床表现:巨结肠的主要临床表现包括腹泻、便秘、腹痛等,需要通过详细的病史询问和体格检查来确定。

2. 影像学检查:CT检查是巨结肠诊断中比较重要的一种影像学检查方法,可以提供较为准确的诊断结果。

3. 病理学检查:在进行巨结肠诊断时,还需要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以确定是否存在炎症、溃疡和息肉等病变。

综合以上三个方面的信息,可以比较准确地进行巨结肠的诊断。

当然,在进行诊断时还需要排除其他可能引起相似临床表现的疾病,如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等。

总之,巨结肠CT诊断标准主要包括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和病理学检查三个方面。

在进行诊断时需要综合考虑以上三个方面的信息,并排除其他可能引起相似临床表现的疾病。

希望本文能够对大家了解巨结肠CT诊断标准有所帮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MDCT在肠道影像诊断中的作用
1
肠道基本解剖
• 小肠及结肠CT形态 • 肠道血管解剖 • 肠道淋巴回流
2
空肠及回肠形态
空 肠
回 肠
3
空回肠CT影像
4
回盲部
5
结肠形态
6
结肠正常CT影像
7
结肠镜影像
8
肠道基本解剖
• 小肠及结肠CT形态 • 肠道血管解剖 • 肠道淋巴回流
9
空回肠血管
10
结肠血管
11
结肠血管CT图像
12
肠道基本解剖
• 小肠及结肠CT形态 • 肠道血管解剖 • 肠道淋巴回流
13
结肠淋巴回流
14
肠道淋巴结正常CT图像
15
肠道常见疾病的CT诊断
• 肠道炎性疾病 • 肠道血管性疾病 • 急腹症 • 肠道肿瘤性疾病
16
肠道炎性性疾病
• 伪膜性结肠炎 • 阑尾炎 • crohn's disease • 结核 • 肠系膜淋巴结炎 • 十二指肠憩室炎
23
肠道疾病的CT诊断
• 肠道炎症疾病 • 肠道血管性疾病 • 急腹症 • 肠道肿瘤性疾病
24
肠系膜下动脉栓塞
25
肠系膜静脉栓塞
胃癌术后门静脉及肠系膜上静脉栓塞伴肠梗阻
26
肠系膜静脉狭窄
27
肠系膜静脉钙化
28
肠系膜动脉瘤
29
肠壁血管性疾病
30
肠壁粘膜面出血
31
空肠血管性病变
32
肠道疾病的CT诊断
性预测值86.7%, 准确性86.1% 。
54
结肠肝曲癌淋巴结转移
55
分期评价中存在的不足
• 较难区分黏膜下层与肌层的侵犯, 因此对T2以上 的肿瘤出现过度诊断
• 显示是否累肠周脂肪敏感性100%, 但因肠周充血、 反应性炎症表现而对肿瘤侵犯范围出现过度判断
• 对淋巴结转移,特别是小淋巴结(<5mm)不能准确 定性*(希望能对找到淋巴结转移比较准确的影像 学标准,并对非手术治疗后淋巴结的变化进行评 估)
• 肠道炎症疾病 • 肠道血管性疾病 • 急腹症 • 肠道肿瘤性疾病
33
肠梗阻
粪石性肠梗阻 34
粘连性肠梗阻
35
肠梗阻

肠扭转
37
肠套叠
38
肠道穿孔
39
肠道疾病的CT诊断
• 肠道炎症疾病 • 肠道血管性疾病 • 急腹症 • 肠道肿瘤性疾病
40
Two parts
• MDCT多平面重建及血管重建在肠道肿瘤定 位及血供评价方面的优势
56
谢谢!
57
• MDCT在肠道肿瘤分期评价中的作用
41
肠道肿瘤的定位
• 直结肠肿瘤:
回盲部 升结肠(包括肝曲) 横结肠 降结肠(包括脾曲) 乙状结肠 直肠
• 小肠肿瘤:
十二指肠 空肠 回肠
42
空回肠肿瘤
回肠末端腺瘤
回肠末端腺癌 43
空肠恶性间质瘤
44
回盲部肿瘤
45
结肠肿瘤
46
直肠癌
47
家族性结肠腺瘤病
17
伪膜性结肠炎及缺血性结肠炎
缺血性肠炎
顽固性梭性芽孢杆菌肠炎
肝硬化低蛋白血症 18
阑尾炎
阑尾周围炎
阑尾周围脓肿 19
Crohn‘s disease
20
结核
大网膜污征
21
十二指肠憩室炎
22
肠系膜巨淋巴结增生症
Castleman’s病在肠系膜 淋巴结的表现,淋巴组织和 淋巴滤泡反应性增生,弥漫 型注意与淋巴瘤及坏死性淋 巴结炎鉴别
51
肿瘤的肠壁及肠周脂肪间隙侵犯
MDCT显示是否累及肠周脂肪 敏感性100%, 但因肠周充血, 反应性炎症而对肿瘤侵犯范围 出现过度判断, 特异性64.2%.
52
肿瘤对邻近组织侵犯及远处脏器转移
53
淋巴结转移
目前对淋巴结转移没有一个明确 的诊断标准,淋巴结大小及其强 化方式均不能完全判断其是否转 移,根据文献报道:腹部淋巴结 转移瘤诊断总的敏感性78.5%, 特 异性86.7%, 阳性预测值84.8%,阴
肿瘤局限于上皮内或黏膜内(Tis), 侵达黏膜下层(T1), 肿瘤侵达肠壁固有肌 层(T2); 3.病变段肠管外缘不光整、毛糙, 周围脂肪间隙可见结节或条索影, 为肠周脂 肪受累; 4.肿瘤组织侵犯相邻脏器;
肿瘤穿透固有肌层至浆膜下或无浆膜段的结肠和直肠的肠旁组织(T3); 5.远隔脏器可见肿瘤灶.
肿瘤穿透脏层腹膜或累及其他器官、结构(T4). 6.N分期:N0指无区域淋巴结转移;N1指仅有l—3个肠管周围淋巴结;N2指 有4个和4个以上肠管周围淋巴结转移;阳性淋巴结指单独或融合的淋巴结长 径超过1.0 cm,增强扫描明显强化者。 另有文献报道:CT诊断淋巴结转移标准: 淋巴结与原发灶同步强化, 淋巴结 出现与原发灶相同的无强化区或钙化,有上述改变之一判断为淋巴结转移瘤.
48
肿瘤的供血动脉及引流静脉(一)
49
肿瘤的供血动脉及引流静脉(二)
肾癌术后十二指肠转移
回肠末段腺癌
50
多期增强MDCT:肿瘤TMN分期
• 以直结肠肿瘤为例
1.强化组织未侵犯病变段肠管全层, 为部分肌层受累; 2.强化组织侵犯病变段肠管全层, 但相应外缘光整, 周围脂肪间隙清晰, 为全层 肌层受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