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号解读易经的智慧
古典文献中的符号与意义解析

古典文献中的符号与意义解析古典文献作为人类文明的一部分,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和哲学内涵。
在这些文献中,我们常常会遇到各种符号,这些符号通常具有丰富的意义,并且在文献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对古典文献中常见的符号进行解析,并探讨其所蕴含的意义。
一、太极图案:太极图案是古代中国哲学中的重要符号,常常出现在古典诗歌、书画、哲学文献中。
太极图案由“阴”与“阳”组成,象征着宇宙的无限变化和阴阳相生的哲学观念。
在文献中,太极图案常常用于表达对宇宙规律和人生道理的思考,引导读者思考人类与自然界的关系和对生命的理解。
二、五行图:五行图是古代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符号,也广泛出现在古典文献中。
五行包括金、木、水、火、土,分别代表着世界的各个方面,如金代表财富、木代表成长、水代表流动等。
在文献中,五行图经常被用来描述事物的属性和相互关系,展示事物的演变和变化规律。
三、龙凤图案:龙凤图案是中国古代文化中的传统形象,常常出现在文献中作为吉祥的象征。
龙代表着君主的权威和威严,而凤象征着仁慈和美德。
在文献中,龙凤图案通常用来描述君主的身份和美德,传达吉祥的祝愿和美好的寓意。
四、卦象:卦象是古代中国易经中的重要符号,也常见于古典文献之中。
易经是中国古代哲学中的重要部分,卦象包括八卦和六十四卦,代表着宇宙的各种力量和事物的属性。
在文献中,卦象常用来描述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引导读者思考人生的变化和选择。
五、花鸟画:花鸟画是中国古代绘画中的重要题材,也经常出现在古典文献中。
花鸟画以花卉和禽鸟等自然界的形象为主题,表达对自然界美的追求和赞美。
在文献中,花鸟画常用来描述人与自然界的和谐关系,强调人类与自然世界的共生和互动。
六、文人画:文人画是古代中国文化中的一种独特绘画形式,常出现在古典文献中。
文人画注重传达艺术家对人世间万象的独立思考和审美理念。
在文献中,文人画常用来表达作者对人类情感、社会现象和自然景观的反思和记录。
以上是一些古典文献中常见的符号及其意义的解析。
周易相关符号

周易相关符号
周易中有许多符号与象征,下面是一些常见的周易相关符号:
1. 八卦:八卦是周易中的重要符号,包含乾、坤、震、巽、坎、离、艮、兑八种卦象,分布于三阳三阴之中,代表着宇宙万物的变化和运行规律。
2. 卦爻:卦爻是八卦中的线条,分为阳爻(阳爻凸起)和阴爻(阴爻平坦)两种。
阳爻和阴爻的组合形成八卦,代表着万物的两种状态。
3. 卦象:卦象是由卦爻组成的图形,在八卦中有不同的图形和排列方式。
每个卦象都有特定的意义和象征。
4. 化卦:化卦是通过将一卦中的某些爻位转换成相对应的另一卦而得到的新卦。
化卦代表着事物的发展和变化。
5. 变爻:变爻是指在卜卦过程中,卦爻发生变动的情况。
变爻的出现代表着事物的变化和转折。
6. 爻辞:爻辞是六爻卦爻的说明和解释。
在卜卦过程中,通过解读爻辞可以了解卦爻的含义和影响。
7. 易经符号:易经中还有一些特殊符号,如“﹏”、“○”等,这
些符号用来表示八卦之间的变动和相关概念。
这些符号和象征在周易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并被广泛用于占卜、解卦和研究周易。
从符号学解析“三”的文化意蕴

从符号学解析“三”的文化意蕴“三”在中国文化中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被广泛应用于思想、艺术、建筑、礼仪、哲学等多个领域。
从符号学角度来解析“三”的文化意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三”在中国的古代哲学中被视为宇宙的基本构成元素之一。
《易经》中有“一阴一阳之谓道,三连而后有明”之说,强调了“三”的重要性。
在中国传统哲学中,宇宙间的事物被分为天、地、人三个层面。
天代表上帝,地代表自然,人代表人类。
这种三分的观念反映了古代人对宇宙的理解,并且被广泛地运用于建造庙宇、墓地等建筑物中。
“三”在中国艺术中也有重要的地位。
中国传统绘画中常常有“三山五岳”的表现形式,以三座山为主,五座岳为辅,构成一幅完整的画面。
这种构图方式不仅具有美学上的平衡和和谐,还反映了中国人对自然的崇拜和对大自然的理解。
在音乐中,“三”也是一种常见的节奏和旋律形式,如“三拍子”、“三连音”等,体现了中国古代音乐中的韵律美。
“三”在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中也有广泛的体现。
中国古代有“三纲五常”之说,即君为三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仁为五常,仁、义、礼、智、信。
这种思想观念体现了人们对于家庭和社会关系的认识,要求人们在个人行为中遵循三纲五常的原则。
中国人有着“早起三分人,三分人,三分财富”的习惯,强调了时间的宝贵和效率的重要性。
“三”在中国的传统节日和习俗中也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如中国人过年时常常把红包放进红色的挂袋里,形成“三贴袋”,寓意着“挂袋红包,一年团圆、财源广进、万事如意”。
中国人婚礼中的“三书六礼”也体现了“三”的文化意蕴。
三书即“请求书、名字书、界胞书”,是婚姻正式进行前,由男方向女方提出求婚的方式。
“三”作为中国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符号,涵盖了思想、艺术、建筑、礼仪、习俗等多个领域。
它不仅反映了中国人对宇宙的理解和对自然的崇拜,还体现了中国人在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中的独特观念。
通过对“三”的符号学解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中国文化的丰富内涵。
易经中的数字符号数理与卜筮的奥秘

易经中的数字符号数理与卜筮的奥秘易经是中国古代的一部重要典籍,它集中体现了中国古代哲学、数学、卜筮等方面的智慧。
其中的数字符号数理以及卜筮的奥秘受到了广泛的研究与探讨。
本文将从三个方面来探讨易经中的数字符号数理和卜筮的奥秘。
一、易经中的数字符号数理易经中的数字符号是一种表达思想和哲学的符号体系。
其中,最基础的数字符号为阴阳、六十四卦和八卦。
阴阳是基本的对立统一原理,是世界万物变化的基础。
六十四卦则是将阴阳进行组合得出的六十四种变化。
八卦则是在阴阳的基础上衍生出的八种基本状态。
通过这些数字符号,易经呈现了一种关于世界万物变化的系统思维,为人们认识和理解世界提供了重要的基础。
进一步来看,易经中的数字符号有着严格的数理关系。
根据易经的理论,六十四卦可以通过八卦和阴阳的组合得出。
每一爻都有阴阳之别,将八卦进行排列组合,便能得出如坤、震、巽等六十四卦。
同时,这些六十四卦还可以通过相互卦变的方式进行推演和解读。
这种数字符号的体系为卜筮提供了理论基础,并使得易经成为了中国古代卜筮的重要工具之一。
二、易经中的卜筮方法与推演卜筮是古代中国人通过神秘而具有仪式感的方式进行占卜和预测的方法。
易经作为卜筮的一种工具,具有独特的卜筮方法和推演流程。
在易经中,卜筮主要包括三种方法:龟卜、梅卜和蓍卜。
龟卜是最古老的卜筮方法之一,通过观察龟的壳纹来推测吉凶。
这种方法取材於自然,强调随机性和自然界的规律。
梅卜则利用雪梅中的花纹来进行卜筮,根据纹路的形状和位置来预测吉凶。
蓍卜则是通过使用蓍草进行卜筮,根据蓍草投掷后的位置推断吉凶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这些卜筮方法不仅需要严格的技巧,还需要深入理解易经中的数字符号和数理关系。
在卜筮过程中,易经注重推演和解读。
通过按照一定的流程,比如“上下卦”、“变爻”等,将卦辞和爻辞与特定的问题关联起来。
通过对爻辞的解释和卦辞的理解,卜筮者能够得到一种直接有效的答案。
这种推演的方法是基于易经数字符号和数理关系的思维,旨在通过数学和哲学的结合来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
易经的数学智慧 (2)

易经的数学智慧易经是中国古代的一部重要经典,被誉为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之一。
它不仅是一部哲学著作,也是一部充满智慧和数学思维的经典之作。
易经中蕴含着丰富的数学智慧,这些智慧不仅可以帮助人们理解自然界的规律,还可以应用于生活中的决策和问题解决。
一、易经与二进制数系统易经中的八卦符号(乾、坤、震、巽、坎、离、艮、兑)可以看作是一种二进制数系统的表示方式。
每个八卦符号都由三个爻组成,每个爻可以是阳爻(表示1)或阴爻(表示0)。
通过组合不同的爻,可以表示出不同的八卦符号。
这种二进制的表示方式在计算机科学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成为了现代计算机中的基础。
二、易经与概率统计易经中的卦象可以看作是一种概率统计的工具。
卦象的变化可以通过概率的方式来解释和理解。
例如,易经中的“乾卦”代表天,是由三个阳爻组成的,表示着阳气旺盛,代表着成功、刚健和积极的力量。
而“坤卦”代表地,是由三个阴爻组成的,表示着阴气盛行,代表着柔顺、稳定和消极的力量。
通过对卦象的概率统计分析,可以帮助人们预测和理解事物发展的趋势。
三、易经与数学运算易经中的六十四卦可以看作是一种数学运算的符号系统。
每个卦都有其特定的含义和象征,通过对卦的组合和运算,可以得到不同的结果。
例如,两个卦相互组合可以得到“变卦”,变卦可以通过数学运算来解释和理解。
这种数学运算的思维方式在数学领域中也有着重要的应用,例如在代数中的运算规则和逻辑推理中的运算规则等。
四、易经与决策分析易经中的卦象可以用于决策分析。
通过对卦象的解读和分析,可以帮助人们做出正确的决策。
例如,易经中的“乾卦”代表着成功和积极的力量,而“坤卦”代表着稳定和消极的力量。
在面对决策时,可以通过对卦象进行分析,选择符合自身情况和目标的卦象,从而做出更加明智和有效的决策。
综上所述,易经不仅是一部哲学著作,更是一部充满着数学智慧的经典之作。
通过对易经中的数学思维和智慧的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应用于生活和工作中,提升我们的决策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符号解读易经的智慧

符号解读易经的智慧凝聚着中国古圣先贤智慧的《易经》,曾长久地被误解为一本算命的书。
随着科技的发展,东西方文化的交融,《易经》越来越受到中外科学界、文化界的重视,西方学者称之为“一部奇妙的未来学著作”。
那么,《周易》是一本什么样的书呢?这是一本古老而新奇的书,陌生而熟悉,深刻而易懂。
面对这组矛盾的词语,我们不禁要问,《周易》是什么?我们如何理解古老而神秘的《周易》?理解易经的真理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意义?六十四卦代表了什么?是我们的祖先把宇宙所有的事情归纳起来,概括成的六十四种代表情境。
六十四卦对我们的人生究竟有什么作用?是当我们遇到事情的时候,能够按图索骥,明白自己的处境,知道自己应把握的基本原则,清楚怎么应对。
《周易》中运用八卦预测信息的方法的发明,正是我国人民具有唯物主义世界观的真实写照,他们在实践中很好地认识社会、改造社会、推动社会不断向前发展。
所以,易卦及《周易》,是个储存量很大的信息库。
其实,每个人的命运都掌握在自己手中,每个人的占卜都是自己画的。
在大多数读者的要求下,我们从阅读《易经》的符号开始解读《易经》的智慧。
《周易》最基本的阴阳符号《周易》文本不同于其他儒家经典的一个重要标志是,它有一个与占卜话语系统相关的非常整洁、完备的符号系统,其最基本的构成是具有治疗意义的阳符号和阴爻--符号。
卜筮意义下的阴阳符号,是筮占活动中的记号或标识,其意义通过附在这些符号之后的文辞而表现出来。
对于这套符号体系的形成和意义,《周易》给出了如下解释:“周易是一本广为人知的书,它有天道、人道和隧道。
它也有三种材料和两种,所以六种材料不是另一种,三种材料的方法也是。
”“材”字,通“才”,“三材之道”,又称“三极之道”,说的是天地人。
此本来是就《周易》符号构成而言的。
六十四卦符号本之于阴阳两个最基本的符号,阴阳这两个符号,重叠构成了三画的八卦,再由三画八卦相重,构成的六十四卦。
八卦符号取三画,寓意是天地人,上爻为天,中爻为人,下爻为地。
易经的数学智慧

易经的数学智慧易经,又称《周易》,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经典之一。
它不仅是一部哲学著作,更是一种卜筮方法和预测未来的工具。
易经中蕴含着丰富的数学智慧,通过数学的方法和原理,可以解读其中蕴含的深刻哲理和预测未来的信息。
1. 数学符号与易经易经中有八卦和六十四卦,八卦是由三个爻组成,每个爻有两种状态,分别用阴(0)和阳(1)表示。
这样,一个八卦可以用一个三位二进制数表示,而六十四卦则可以用六位二进制数表示。
通过将八卦和卦象与二进制数进行对应,我们可以将易经中的卦象转化为数学符号,进而进行数学分析和运算。
2. 数学运算与易经在易经中,卦象之间存在着一种变换关系,即变卦。
变卦是通过改变某个爻的阴阳状态来得到新的卦象。
这种变换关系可以用数学中的异或运算来表示。
异或运算是一种逻辑运算,当两个数的对应位不同时,结果为1;当两个数的对应位相同时,结果为0。
通过异或运算,我们可以得到易经中卦象之间的变换关系,进而推算出未来的变化趋势。
3. 数学模型与易经易经中的卦象可以看作是一种信息的编码方式,而数学模型可以帮助我们解读其中蕴含的信息。
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我们可以分析卦象之间的相互关系,预测未来的发展趋势。
例如,可以使用图论中的网络模型来表示卦象之间的关系,通过分析网络的拓扑结构和节点之间的连接方式,可以得到卦象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进而预测未来的发展趋势。
4. 数学推理与易经易经中的卦象和爻辞中蕴含着丰富的哲理和智慧,通过数学推理,我们可以深入理解其中的含义。
例如,可以使用数学中的逻辑推理来分析卦象和爻辞中的关系,通过推理,我们可以得到卦象和爻辞之间的逻辑结构和内在联系,进而理解其中的哲理和智慧。
5. 数学预测与易经易经被广泛应用于卜筮和预测未来的领域,而数学可以提供一种科学的方法和工具来进行预测。
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和运用数学方法,我们可以分析历史数据和趋势,预测未来的发展趋势和可能的变化。
例如,可以使用时间序列分析来预测未来的趋势和周期性变化,通过统计学方法可以分析卦象和爻辞中的概率分布,进而预测未来的可能性。
全面精讲易经的智慧知识课件(内容完整 可编辑使用)

竹:竹签为筹
• 古代的占筮之官,我们 从筮字的写法上可以看 出,那是一些上通天神、 下察地理用竹签蓍草为 君王起卦决策之人。
上横为天 左右各一人,探索 预测吉凶
下横为地
• 刘大钧教授说其知识地 位不亚于目前的二院 (科学院、工程院)院 士。
1、会意词。从竹,从巫。“竹”表草 木,“巫”表占断者。本义:古代用蓍( shī) 草占断的一种活动称“筮”。
2、筮,易卦用蓍也。——《说文》 3、卜之,不吉;筮之,吉。——《左传·僖公 四年》
孔子也占
• 帛 书 《 易 传 ·要 》 记 载 : “ 子 赣 ( 贡 ) 曰 : 夫 子 亦 信 其 筮 乎 ? 子 曰 : 吾 百 占 而 七 十 当 。 唯 周 梁 山 之 占 也 , 亦必从其多者而已矣。”
• 瑞士著名的心理学家和精神病学家 荣格曾说过:
• “谈到人类唯一智慧宝典,首推中 国的《易经》。在科学方面,我们 所得的定律,常常是短命的,或被 后来的事实所推翻,唯有中国的 《易经》,亘古常新, 相延四千年 之久,依然具有价值,而与最新的 原子物理学颇多相同的地方。”
《易经》的占筮预测功能
• 秦始皇”焚书坑儒”之 时,就是把《周易》定 为占筮之书而幸免于难。
• 后来被汉代京房简化为用三枚金钱起卦,但其结果二者 的概率是完全不同,以乾卦九五爻为例,用蓍草起卦法 概率为万分之一,而金钱起卦法为千分之五。
• 金钱起卦法唯一的好处是省时,对于我们玩易研理可以 节省时间,但对于占卜决策于事无补。
链接:蓍草
• 【蓍草】
• (1)《辞海》解释“蓍”字说:“植物 名,别称‘蓍草’、‘锯齿草’、‘蚰 蜒草’。菊科,多年生直立草本。叶互 生,长线状披针形,篦状羽裂,裂片边 缘有锐锯齿。头状花序多数密集于枝顶 成复伞房花丛,夏秋间开白色花。…… 用分根或种子繁殖。全草供药用,民间 用治风湿疼痛,外用治毒蛇咬伤。茎、 叶含芳香油,可作调香原料。庭院内有 栽培供,观赏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符号解读易经的智慧本期主讲:林忠军,中国周易学会秘书长、国际易学联合会理事、山东大学易学与中国古代哲学研究中心副主任、学术委员会委员、博士生导师。
凝聚着中国古圣先贤智慧的《易经》,曾长久地被误解为一本算命的书。
随着科技的发展,东西方文化的交融,《易经》越来越受到中外科学界、文化界的重视,西方学者称之为“一部奇妙的未来学著作”。
那么,《易经》究竟是一部什么样的书呢?它是一部既古老又新奇,既陌生又熟悉,既高深莫测又简单易懂的书。
面对这一组互相矛盾的词语,我们不禁要问,《易经》究竟是什么?我们又如何才能够读懂古老而神秘的《易经》?而懂了《易经》的道理,对于我们的人生会有什么意义呢?六十四卦代表了什么?是我们的祖先把宇宙所有的事情归纳起来,概括成的六十四种代表情境。
六十四卦对我们的人生究竟有什么作用?是当我们遇到事情的时候,能够按图索骥,明白自己的处境,知道自己应把握的基本原则,清楚怎么应对。
《周易》中运用八卦预测信息的方法的发明,正是我国人民具有唯物主义世界观的真实写照,他们在实践中很好地认识社会、改造社会、推动社会不断向前发展。
所以,易卦及《周易》,是个储存量很大的信息库。
其实,每个人的命运都掌握在自己手里,每个人的卦也都是由自己画的。
应广大读者的要求,我们从本期开始,就从读懂《易经》的符号开始解读《易经》的智慧。
《周易》最基本的阴阳符号《周易》文本区别于其他儒家经典的重要标志是有一套与卜筮话语系统相关的、极为整齐的、自成体系的符号系统,其最基本构成是具有对待意义的阳爻—符号和阴爻--符号。
卜筮意义下的阴阳符号,是筮占活动中的记号或标识,其意义通过附在这些符号之后的文辞而表现出来。
对于这一套符号体系的形成及其意蕴,《系辞传》作了如下的解释:“《易》之为书也,广大悉备,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兼三材而两之,故六。
六者非它也,三材之道也。
”“材”字,通“才”,“三材之道”,又称“三极之道”,说的是天地人。
此本来是就《周易》符号构成而言的。
六十四卦符号本之于阴阳两个最基本的符号,阴阳这两个符号,重叠构成了三画的八卦,再由三画八卦相重,构成的六十四卦。
八卦符号取三画,寓意是天地人,上爻为天,中爻为人,下爻为地。
即所谓“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
内涵天地人三材的八卦符号相重,仍然内涵天地人三才之道。
每一卦六爻,上两爻为天,中两爻为人,下两爻为地。
即所谓“兼三材而两之,故六。
六者非它也,三材之道也。
”《说卦传》讲的更为清楚:“兼三才而两之,故《易》六画而成章”。
《周易》符号形成理论,反映出先民的精深奥妙的哲学智慧。
【编辑注评】三才之道,是先民对于宇宙的宏观理解和直观认识。
在古人眼里,天高远在上,地广博在下,上者尊贵,下者卑下,而人居天地之间,与天地共存。
对于以农耕文明为主的先民来说,天地是他们衣食父母,他们依靠天地生活和生产,若风调雨顺,则衣食无忧;反之,则会因为生活所困而流离失所。
因而他们的命运总是与天地联系在一起,从而形成天地人一体思想。
而天地人所处位置,司空见惯,无须思考,人人皆知。
先贤效法观天地人位置画三画为卦,以显现三才之道。
其实,三画之符号反映的是先民的天人合一的宇宙观。
阴阳、刚柔、仁义本质上都是一回事三画之八卦,每一卦是一个整体,由三画相重而成的六画也是一个整体。
按照《易传》对于《周易》的解释,天地产生万物和人,人产生之后居天地之中,与天地共处于一体,《序卦传》:“有天地,然后有万物。
盈天地之间者,唯万物。
”天地与万物关系不仅仅是逻辑上的先后关系,也是天地父母与子女的关系,因为在《易传》看来,天是最大的阳,地是最大的阴,天地德性也是生生不息。
如同男女交媾繁衍后代一样,天地交感而生万物,“天地感而万物化生,天地絪缊,万物化醇,男女构精,万物化生。
”万物和人,由于本之于天地,故形成不同的两类:阴类和阳类。
人和万物在生成过程中,凡是得阳气多者为阳性,得阴气多者为阴性。
因此,人作为自然界的一分子,与世间的万物一样,由天地交媾而化生,立于天地之间,与天地平等相处,内涵天地阴阳之道和生生之德。
所谓阴阳之道,表现在君臣、夫妇、父子以及以仁义为核心的伦理道德,“昔者,圣人之作《易》也,将以顺性命之理。
是以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
” 《说卦》天地之道即阴阳、刚柔,表示自然界的结构与功能;人之道即仁义,则表示社会的人伦道德,仁义不等于阴阳,刚柔。
这在性质显然是有区别的,但人是自然界的产物,有一种以类相从的同构关系:仁是仁爱则为阴柔,义是公正,则为阳刚,他们是一致的,在这个意义说,阴阳、刚柔、仁义,本质上又是相同的。
只是不同称呼而已。
所以,八卦三画或阴或阳,三才除了位置区别,其符号及性质完全一致。
【编辑注评】在《易经》的阴阳学说中,天是阳,地是阴,男人是阳,女人是阴。
在八卦图中,纯阳卦在上,纯阴卦在下,于是就有人说,这标志着男尊女卑。
其实这是对阴阳学说的错误理解。
阴阳是一体两面,如影随形,合一的意思就是阴中有阳,阳中有阴,这样才有生命力,完全是阳也没有用。
一个人脾气很硬,硬到底,只会被气死。
只有一个人的时候,不会有什么矛盾,因为没有人可骂,只好去工作,只好自谋生活。
有了两个人的时候,问题就出来了,就开始计较,就开始争吵了。
人与人能否处得好,能否和谐,我们把它归根到夫妇的相处上。
大家可以好好去想一想:为什么不是从父子开始,而是从夫妇开始呢?因为夫妇关系处不好,其他关系都很难处好。
一家人彼此之间大都有血缘关系,不是父子、父女,就是母子、母女,要不就是兄弟姐妹,但是睡在自己身边的,却是唯一一个没有血缘关系的人——配偶。
说起来有血缘关系的应该比较放心才对,但是我们专挑一个没有血缘关系的住在一起,这就告诉我们,你如果能跟这个没有血缘关系的人相处好的话,整个家就好了。
《周易》符号是宇宙的密码不仅每一卦反映出天人合一思想,而且“兼三才而两之”的六十四卦所显现的也是天人合一的整体思维。
依《易传》的理解和解释,今本六十四卦排列体现了自然界产生和创化的过程,当人与万物产生之后,人与自然密不可分,共生共存,生生不息,大化流行,浑然一体。
《周易》以乾坤两卦为首,乾为天,坤为地,象征世界开始于天地。
以坎离两卦为上经末,坎为水,为月,离为日,为明,象征天地生万物日月阴阳贯穿其中,而万物生机勃勃达到显明完善的地步。
以咸恒两卦为下经之始,咸,为男女交感,恒为家庭恒久,象征万物生成后又产生了人类男女、夫妇家庭、君臣社会及与此相关的社会制度。
以既济未济为整个六十四卦之尾,象征整个世界形成后其发展以至无穷。
从上面分析看,《周易》的符号是对天地人宇宙的模拟和效法。
构成《周易》六十四卦阴阳符号是宇宙最基本元素,三画之八卦则是宇宙八种自然物质,六画之六十四卦则囊括天下所有事物。
《周易》符号是宇宙的密码,其思维是天人合一的整体性思维,有着抽象性、模糊性、系统性、有序性、开放性等特点。
基于此,当今有的学者称《周易》六十四卦为内涵天地人三才之道的宇宙图式或宇宙代数学。
【编辑注评】最古老的仁字是一竖两横,就是一阳一阴,左边是阳,右边是阴。
其实很多字,都跟阴阳是有相关的。
把阴女写到左边来,把阳子写到右边去,就是个“好”字,代表男女好合。
两性和合就叫仁,所以仁是做人的基础。
天地万物都有“仁”《周易》符号所显现的天地人三才之道的宇宙模式是理论模式,而在现实中,并非如此。
就人而言,人与天地万物最大的区别,在于有思维、意识、欲望,这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标志,但由于欲望利益的驱使与支配,超越自然、以人为中心的观念开始形成,人的自然本性逐渐丧失,其行为慢慢偏离了自然。
为了找回人失落的自然本性,《易传》提出种种恢复人性的方法。
首先,学问思辨的知识积累,进德修业,以提高素养,减损私欲,抑制邪恶,最大限度恢复人的自然属性。
其次,人应以效法自然行动,如提出“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说的是乾卦象代表天,天道刚健运行不止,人应当效法之,有进取心,积极向上,尤其在遇到困难时,不为困难所吓倒,以惊人的毅力克服之。
坤卦象代表地,地道温柔顺从,宽厚仁慈,养载万物。
人当效法之,以博大胸怀和仁慈之心接人待物。
再次,遵从天地之道。
只要顺从天地之道可以得到天地之道的佑助。
《周易·大有》上说:“自天佑之,吉无不利。
”《易传》把这段话赋予了更深的含义。
认为人道是天道的体现,就某个人而言,不仅要顺从天道,也要顺从人道。
孔子解释说:“天之所助者,顺也;人之所助者,信也。
履信思乎顺,又以尚贤也。
是以自天佑之,吉无不利也。
”【编辑注评】孔子的一贯之道就是中,就是仁,就是太极。
发散出去,可以讲忠恕等一大堆东西,收回来就是一个“仁”字。
其实仁就是阴阳,左边的单人旁是阳,右边的两横是阴。
一阳一阴就叫仁,就叫中,就叫太极。
一个果仁,埋进土里以后,它会发芽,会长出一棵茂盛的树来,就靠那个“仁”而已。
仁是最核心的东西,天地万物都有“仁”。
凡事不可以自己为中心不能脱离和违背自然《周易》三才之道所展现的天人合一的思想的意义在于内涵了当今是生态文明和管理的基本原理。
就生态文明而言,告诫人们,人与自然一体,共生共存,当以善待万物,厚爱万物。
不可以自己为中心脱离和违背自然。
就管理而言,易学管理不仅包括人类社会,也包括宇宙万物。
在人管理社会中,其进程和效果受到天地万物规律的制约,故在管理人的同时,必须考虑天地万物对人管理的作用。
在这个意义上说,天地万物成为《易传》管理重要的对象。
要求管理者应当本着“天人合一”精神,做到在不破坏人与自然和谐基础上认识自然,顺从自然,效法自然,驾驭自然,不能片面追求物质利益,要制定可持续发展战略,在整体利益和局部利益发生矛盾时,处理好整体利益和局部利益,提高环保意识,保护生态平衡。
同时,管理不是被动顺从自然的,而是积极的参与管理天地万物。
“财成天地之道,辅相天地之宜”,保证万物生长发展,满足人们生活的需求。
否则,人就会受到自然的严厉惩罚。
【编辑注评】人类一味向大自然索取,盲目开发,从而违背了自然规律自食其果而受到了自然的惩罚。
《周易》提出的三才之道及其所蕴含的天人合一理论是化解当今社会出现这一危机的最有效的原则。
[ 2010年03月16日10:30:56 ] 整理自《辽沈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