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规划设计导则
浅析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规划设计要点

浅析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规划设计要点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对农业发展至关重要,对经济发展也有直接影响。
农田水利规划设计是农田水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农业以及农村规划中也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为了能够更好的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农田水利规划过程中要保证安全性以及科学合理性,文章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规划设计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同时,对规划的原则也进行了提出,希望能够促进农田水利工程的规划设计水平有更大的提高。
标签:小型农田水利;规划设计;科学合理1 加强农田水利建设的重要意义1.1 农田水利建设关系社会的稳定在农业工程中,小型农田水利设施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其是保障粮食安全生产的重要农田基础建设,在农业生产中具有决定性作用。
加强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建设,能够更好的开拓农村市场,为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支撑。
促进农业发展,农民才能获得更多的收入,才能保证社会稳定发展。
1.2 农田水利建设关系国家粮食生产安全我国国土面积非常辽阔,但是,却是一个水资源非常匮乏的国家,因此,农业生产中经常会受到一定的限制,为了能够保证农业生产,稳定粮食的生产能力,对灌溉水的利用效率要进行提高。
并且,对灌溉的方法以及技术水平也要进行改善,将原有的技术以及条件进行改善,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提高粮食的生产能力,也必须加强农田水利等农业设施的建设。
1.3 农田水利建设关系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一直以来,我国就是农业生产大国,农田水利设施的建设对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直接的影响,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对生产成本进行降低是经济效益得到提高的保障。
2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规划设计中存在的问题2.1 工程规划缺乏系统性以及全面性我国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在规划过程中缺乏系统性以及全面性,很多工程在立项以后对可行性研究没有进行重视,经常在立项以后出现很多的问题,导致工程施工质量受到影响。
还有些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在建设过程中出现了急于求成的现象,没有按照相关的技术规范进行施工,导致工程的实施出现了很大的问题,对农业经济的未来发展有很大的危害。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规划设计导则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规划设计导则一、引言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是农业生产的重要基础设施,对于保障粮食安全、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提高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质量和效益,科学合理地进行规划设计是关键。
本导则旨在为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规划设计提供指导和参考,确保工程能够满足农业生产的需求,同时实现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
二、工程类型与功能(一)灌溉工程小型农田灌溉工程主要包括渠道灌溉、管道灌溉和喷灌、微灌等形式。
渠道灌溉适用于地形较为平坦、水源充足的地区;管道灌溉具有节水、节能、省地等优点;喷灌适用于大面积、地形较复杂的农田;微灌则适用于经济作物和设施农业。
(二)排水工程排水工程的主要功能是排除农田多余的地表水和地下水,降低地下水位,防止土壤盐碱化和渍涝灾害。
常见的排水方式有明沟排水、暗管排水和竖井排水等。
(三)蓄水工程蓄水工程包括塘坝、蓄水池等,用于储存雨水和地表径流,为灌溉提供水源。
(四)泵站工程泵站工程用于提水灌溉或排水,根据扬程和流量的不同选择合适的水泵和电机。
三、规划设计原则(一)因地制宜根据当地的地形地貌、气候条件、土壤特性、水资源状况和农业种植结构等因素,选择合适的工程类型和布局方案,充分利用当地的自然条件和资源。
(二)节水优先贯彻节水理念,采用先进的节水灌溉技术和管理措施,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水资源浪费。
(三)综合利用统筹考虑灌溉、排水、蓄水、防洪等多种功能,实现水资源的综合利用和优化配置。
(四)生态环保在工程规划设计中,注重生态环境保护,避免对生态系统造成破坏,尽量减少工程建设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五)经济合理在满足工程功能和质量要求的前提下,降低工程造价和运行成本,提高工程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四、规划设计依据和资料收集(一)规划设计依据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规划设计应依据国家和地方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文件、技术标准和规范,以及农业发展规划、水资源综合规划等相关规划。
(二)资料收集1、自然地理资料包括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象水文、土壤类型等。
农田水利工程设计导则解读

二、设计导则主要内容
下田坡道、过沟板以及田间路桥
二、设计导则主要内容
2.7土地平整
土地平整不宜成片进行,以条田(或几块条田)为单元进行,土方原则上应就地平衡;
土地平整工程设计要有田块高程资料、土地平整方案(含土方平衡计算)、土方调运量及相应概
算; 整个平整工序应分粗、中、细三阶段进行。建议实施时,粗平、中平由项目承包单位完成,细平 原则上应留给经营单位在泡田时完成,经平整后,条田内部的田面高差应不超过50mm。
3、圩区工程
新建圩区必须符合相关规划,包括水利规划、属地开发建设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以及农业布 局规划等。 工程设计时,若规划资料已明确工程布局和规模的,应复核计算以确定工程布局和规模;无规划
依据的,设计单位应按规定进行除涝计算,并确定工程布局和规模;
圩区达标改造项目,必须与圩内河道、圩堤的达标整治有计划同步推进,河闸必须配套,以充分 发挥工程效益; 工程设计时,应划定管理区范围,工程布置泵闸统筹考虑管理房、配电房布局,配备供管护人员
规范》; 圩区工程等级一般定为Ⅳ等4级,特殊情况具体对待; 水系沟通工程中河道护岸堤防级别与所在河道堤防级别一致,一般定为Ⅳ等4级。
水系沟通工程中桥梁汽车荷载等级,与所在道路级别相匹配,一般按公路Ⅱ级设计。
1.2技术标准
防洪、排涝、降渍、灌溉保证率、渠系水利用系数、管道系统水利用系数等技术标准 与我市以前发布的相关文件基本一致。
接建筑物,并对河道边坡作必要护砌。
二、设计导则主要内容
田间明渠分水闸
二、设计导则主要内容
2.4喷灌、微灌工程
管网的布置应与项目区道路以及排水沟相互协调,各级管道均不能布置在项
目区道路下面,管道的敷设应与道路、排水沟同步实施,避免废弃工程;
试析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规划设计

试析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规划设计小型农田水利设施是农业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前提条件,是农民抗御自然灾害,改善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农村生态环境条件的基础设施,是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物质保障条件,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
通过规划,选择合适的设计标准,确保水利工程的布局,并且进行水利工程规划设计,对于充分利用水土资源经济开发都有重要的意义。
1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规划设计的基本原则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规划设计内容,主要包括水源工程、输水工程、田间工程几个等方面,这些工程的规划设计基本原则具体如下:1.1水源工程规划设计基本原则。
首先是人工降雨,结合相关的物理原理和气象原理,利用空中作业和地面作业的人工降雨方式,在水库和河流水量不足的情况下,就需要以这种方式缓解旱情;其次是水源涵养林,截留降雨和调节径流,以控制土壤的侵蚀、削减洪峰、提高土壤入渗能力、提高土体贮水能力、改善小气候环境等;再次是地面取水,借助无坝引水、拦河坝、水闸和泵站等,拦截天然河流的水体,并引入灌溉区域当中。
1.2输水工程规划设计基本原则。
该工程的功能是将水流引入灌溉区域和将多余水资源排出灌溉区域,一方面是构建明渠、低压管道、喷灌系统、滴管系统等,其中常见明渠包括土渠、衬砌渠道两种,低压管道输水工程需要突出节水、节能、省地、省工、适应性强等优点,喷灌和滴管则要求提高灌水的效率。
另一方面是排水工程,以排水沟为主,旨在控制降雨流径和调节地下水位,关于排水沟的布置,需要尽量设置于较低区域,并以自流排水的方式,以及保证排水站的电源。
1.3田间工程规划设计基本原则。
该工程的方案布置,需要在考虑田、渠、沟、路协调性的基础上,以"沟一渠一路"、"沟一路一渠"、"路一沟一渠"等模式,因地制宜地安排机耕道路布置方式。
如果工程具有防范风沙的需求,还需要设置防护林。
2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规划设计的方法建议鉴于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规划设计的基本原则,为了进一步提高工程规划设计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我们需要从水源工程、输水工程、田间工程人手,找准各个工程规划设计的切人口,并结合各工程的功能需求,做好规划设计工作:2.1水源工程规划设计水源工程的规划设计,要求统筹兼顾人工降雨、水源涵养林、取水工程的功能实现,具体的规划设计内容如下:2.1.1人工降雨。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规划设计导则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规划设计导则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是指为了合理利用农田水资源,提高农田水利设施效益,保证农田灌溉和排水的需要,进行的一系列工程规划和设计。
本文将从农田水利的重要性、规划设计原则和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阐述。
农田水利在农业生产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合理的农田水利工程能够调节农田水分,保证庄稼的正常生长,提升农作物产量。
同时,农田水利工程也能够防止因为水涝、旱灾等自然灾害对农田造成的破坏,提高农田生态环境的稳定性。
因此,科学合理的规划设计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至关重要。
在规划设计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时,需要遵循以下原则:1. 充分了解农田的地理环境和水文情况:对于具体的农田地理环境和水文情况,需要进行详细的调查和研究,包括土地利用类型、地形地貌、降水状况、温度变化和水资源情况等。
只有充分了解农田环境和水文情况,才能进行合理的规划和设计。
2. 合理确定农田水资源利用方式:根据农田地理环境和水文情况,合理确定农田水资源的利用方式,包括灌溉、排水、渔业养殖等。
同时要注重节水和保护水资源的原则,通过科学合理的水资源利用,提高农田水利设施的效用。
3. 制定合理的工程建设方案:在制定工程建设方案时,要考虑农田水利工程的功能需求和预算情况,综合考虑工程的投资收益、环境影响和可行性等因素。
根据需要确定具体的工程类型,包括水库、渠道、泵站、水闸等。
同时要注重工程的可持续发展和环境友好性,尽可能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4. 安全可靠的工程设计:在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设计过程中,要注重安全可靠性。
要根据具体情况,确定合理的工程规模和工程参数,确保工程稳定运行和防止灾害事故发生。
对于工程设计中的各项指标要进行合理的计算和评估,确保工程的质量。
在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规划设计中,还应注意以下事项:1. 根据农田的实际需求和用水量,合理确定农田水资源的配置方式和灌溉面积。
2. 根据农业生产的季节性需求,确定农田水利工程的供水路线和水源选取。
论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设计的几个要点

论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设计的几个要点1. 引言1.1 引言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设计是一项重要的农业工作,对于提高农田灌溉效率、增加农田产量、改善农田土壤环境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在设计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时,需要考虑多种因素,包括设计原则、灌溉系统设计、水利设施选择、小型水库设计以及农田土壤特性的考虑。
通过科学合理的设计,可以有效地提高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效率和稳定性,为农田生产提供有力的支持。
在本文中,将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设计的几个要点进行详细探讨。
首先会介绍设计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基本原则,包括节约水资源、提高灌溉效率、降低成本等方面。
接着将探讨灌溉系统的设计,包括灌溉方式的选择、管道布置的设计等内容。
然后将分析水利设施的选择标准,以及小型水库的设计要点。
最后将讨论在设计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时需要考虑的农田土壤特性,如土壤种类、水分利用效率等因素。
通过全面论述这些要点,可以为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设计提供科学的指导和借鉴。
2. 正文2.1 设计原则设计原则是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设计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它直接影响到整个工程的实施效果和农田的灌溉效率。
在设计原则中,首要考虑的是满足农田对水资源的需求,并保证水资源的有效利用。
其次是要考虑到农田的地形地势特点,合理利用地势高低差,确保水源的顺利输送到需要的地方。
设计原则中还需要考虑到农田的土壤特性,根据土壤的渗透性和保水性来确定灌溉方法和水量,以达到最佳的灌溉效果。
在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设计原则中,还需要考虑到工程的可持续性和经济性。
工程所需的材料和设备应当容易获取和维护,以保证工程的长期运行。
设计也要尽量降低投资成本,以确保工程的经济效益。
设计原则是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设计中的基础,只有遵循科学的设计原则,才能保证工程的顺利实施和农田的正常灌溉,从而提高农田的产量和效益。
2.2 灌溉系统设计灌溉系统设计是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设计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其设计的合理与否直接影响到农田作物的生长和产量。
简论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的规划设计

简论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的规划设计农业发展离不开水利设施建设,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事关农业发展,而在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中,规划设计工作是其基础,只有充分认识到小农水设施规划设计的重要意义,并结合当前基层小农水设施建设实际,对小农水设施的规划设计工作进行一定的研究,提高小农水设施规划建设水平,才能更好的发挥小农水设施作用,保障农业持续稳定发展。
一、小农水设施规划设计工作的重要意义和设计标准1、小农水设施规划设计工作的重要意义小农水设施是农业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农业农村规划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当前我国提出了“四化同步”的发展概念,其中一个重要部分就是农业现代化,而提升小农水建设水平是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做好小农水设施建设水平,就要做好小农水设施的规划设计工作,制定出科学合理、高效实用的小农水设施,更好地保障农业发展。
2、小农水设施规划设计的标准小农水设施是农业灌溉的基础和保障,特别是我国北方地区属于季风气候区,季节降雨量变化较大且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因此,小农水设施的规划设计不能简单的借鉴以往经验,而是要确定合理的设计标准,结合区域小农水设施建设现状、农业灌区灌溉水源来水情况、当地农业发展需要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等依据,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确定设计方案。
一般通过以下两个方面的标准进行规划设计,一是农田抗旱天数标准,抗旱天数是指以塘坝、水库等灌溉供水主体的供水能力为依据,以持续无降雨或降雨较少的情况下灌溉主体可以保证农作物灌溉用水天数为标准,比如某地小农水设施依托的水库等灌溉供水主体可以持续供水保证天数为100天,那么可以将该小农水设施设计标准中的抗旱天数设定为100天,并根据小农水设施的其他特殊要求进行适当调整;二是农田灌溉的设计保证率,该指标是指在某一个小农水设施灌区内,其储存的灌溉用水可以满足农田需要的年份占到总年份的比重,该比重转化为百分数即为农田灌溉用水保证率,比如某地农田灌溉用水保证率为75%,则说明其灌溉用水在3/4的年份可以完全满足灌区需要,而1/4的年份可能无法完全满足灌区需要,以此指标可以合理确定小农水设施的库容和建设规模,但该指标确定时要结合当地实际情况,例如北方灌溉用水比较缺乏、以旱作植物为主的地区,灌溉设计保证率可在50%-70%之间即可,而在南方水源充足、以水稻等喜水作物为主的种植区,则需要将灌溉设计保证率维持在80%以上,确保农作物生长需要。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标准课件

灌溉供水,计划播种时灌水1次,灌溉方法采用坐水种;生 长期灌水2次,灌溉方法采用地膜穴灌。 1.5×3+1.5×5×2=19.5m3
牲畜用水 (1×40+3×15 + 5×5)×365÷1000=40.15m3
该户人家1年用水共计:73+19.5+40.15 =132.65m3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标准
(二)几种用途的雨水积蓄利用工程
m
S i S ij
j
式中:Si——i种材料集流面总面积, m2; Sij——j种用途第i种材料的集流面面积, m2;
(区分概念:不同用途的工程供水保证率不同,当一个工程 有几种用途时,应采用不同保证率的降雨量分别计算不同 用途所需的各类集流面面积,再把同类型集流面各种用途 所需面积相加,即得到该类型集流面的总面积。)
(二)蓄水工程容积的确定
V
KW
1-
式中:V——蓄水容积,m3; W——全年供水量,m3 ; α——蓄水工程蒸发、渗漏损失系数,取0.05~0.1; K——容积系数,我省可取0.25~0.4。
(K值,我省的一些经验,复蓄次数3~4次,相当于容积系 数为0.25 ~0.33。)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标准
下面给出一些参考尺寸:
岩石地区水窖的参考尺寸表
容积(m3) 15 20 30
深度(m) 2.2 2.4 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