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菇多糖的提取纯化及其理化性质的研究_张欣

合集下载

香菇多糖制剂生产技术研究

香菇多糖制剂生产技术研究

06
结论与展望
研究成果总结
提取工艺优化
通过对比不同提取方法,确定了最佳的香菇 多糖提取工艺,提高了多糖得率和纯度。
制剂技术研发
成功开发出具有良好稳定性和溶解度的香菇多糖口 服制剂和注射制剂,为临床应用提供了有力支持。
质量控制体系建立
建立了完善的香菇多糖制剂质量控制体系, 包括原料检验、生产过程监控和成品检测等 环节,确保产品质量和安全。
香菇多糖制剂生产技术研 究
汇报人: 2023-11-30
目录
CONTENTS
• 研究背景与意义 • 香菇多糖提取工艺研究 • 香菇多糖制剂制备工艺研究 • 香菇多糖制剂质量控制技术研究 • 香菇多糖制剂生产技术研究应用前景展望 • 结论与展望
01
研究背景与意义
香菇多糖制剂概述
香菇多糖
从香菇中提取的一类生物活性多糖, 具有抗肿瘤、免疫调节等多种药理作 用。
制备工艺条件优化
提取工艺优化
采用热水浸提法、酶解法等方法 提高香菇多糖的提取率,同时考 察提取温度、时间、料液比等因 素对提取效果的影响。
制剂成型工艺
研究口服制剂和注射剂的成型工 艺,如干燥、填充、压片、灌封 等,确保产品质量稳定。
01
原料筛选
选用优质香菇子实体,通过提取 、分离、纯化等工艺步骤制备香 菇多糖原料。
02
03
分离纯化工艺
利用超滤、大孔树脂吸附、色谱 等技术对香菇多糖进行分离纯化 ,提高产品纯度和质量。
04
制剂质量评价标准及方法
性状
观察产品的外观、颜色、气味等,应符合规 定要求。
鉴别
对产品进行水分、灰分、重金属、微生物限 度等检查,应符合规定要求。
检查

香菇多糖的研究报告

香菇多糖的研究报告

香菇多糖的研究报告摘要利用果胶酶、纤维素酶和漆酶对香菇进行酶解,固定料水比( 1∶15) 和反应温度( 40℃) ,以酶解后多糖提取率为指标,考察不同浓度的3 种酶对香菇多糖提取的影响。

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建立香菇多糖酶法提取的二次多项数学模型,并验证了该模型的有效性; 探讨了果胶酶、纤维素酶、漆酶3 个因子的交互作用及其最佳水平。

响应面分析结果表明: 果胶酶、纤维素酶、漆酶显著影响香菇多糖的提取效果,在果胶酶浓度为7.11%,纤维素酶浓度为6.82%,漆酶浓度为3.69%的优化条件下,香菇多糖的提取率达到37.07%。

关键词:香菇多糖,果胶酶,纤维素酶,漆酶,响应面2.前言糖类的研究已有百余年的历史, 近20 多年来, 随着膜的化学功能, 免疫物质的化学研究的进展以及探寻新药物资源的不断拓展和研究的深入, 发现糖类在生物体中的作用不仅是作为能量资源或结构材料, 更重要的是还参与了生命现象中细胞的各种活动, 具有多种多样的生物学功能。

多糖一般由十个分子以上的单糖通过糖苷键连接而成的高分子多聚物。

多糖按来源大致可分为植物多糖、动物多糖、海藻多糖、微生物多糖即细菌多糖和真菌多糖等。

其中, 具有很强生物活性的真菌多糖的研究日益受到重视, 真菌多糖从真菌子实体、菌丝体、发酵液中分离, 是一类可以控制细胞分裂分化、调节细胞生长和衰老的活性多糖。

真菌多糖作为药物研究始于20 世纪50 年代, 在60 年代以后成为免疫促进剂受到广泛关注, 其中香菇多糖( lent inan, LNT) 是研究得较透彻的多糖之一。

香菇[ Lentinus edodes ( Berk. ) Sing] 为担子菌纲伞形科真菌, 是世界名贵食用菌兼药用菌之一。

1968 年日本千原吴郎首先利用热水从香菇子实体中浸提出6 种胞外多糖, 1970 年Chihard和Sasaki 用热水浸提结合有机溶剂沉淀从香菇中提取到另外4 种多糖, 20 世纪80 年代以来, LNT的研究受到广泛的重视, 取得了一系列进展[ 1] 。

香菇多糖的提取、分离纯化及结构分析研究进展

香菇多糖的提取、分离纯化及结构分析研究进展
(eh dxG 2 0 Sp aoe D A —ehdx LJ 高 压 液 相 柱 Sp ae -0 ehrs、 E E Sp ae )3 、 5 层析 。
另外据报道 , 应用膜分离技 术分离 香菇 多糖也 取得 了较 3 香菇多糖的提取分离和纯化
3 1 香 菇 多 糖 的提 取 . 对 于 食 用 菌 多 糖 的 分 离 提 取 常 用 水
30 3 ) 1 0 2
摘 要 : 菇多糖作为香菇的主要活性成分 , 香 具有多种 药理活性。燕现代 医学和药理学的研 究表明, 香菇 多糖具 有抑制肿 瘤、 节免疫 抗 氧 化 、 调

抗 病 毒 等 药 理 活 性 。 本 文 主 要综 述 了图 内 外香 菇 多糖 提 取 、 离纯 化 、 构 分 析 方 面 的研 究 概 况 , 分 结 并对 香 菇 多 糖 的未 来研 究 方 向进 行展 望
常采用石油醚 、 乙醇等有机溶剂除去原料 中的脂肪成分 (, 引 也
等方法 [ ~,。分级沉 淀法 是用 不 同浓度 的 沉淀 剂如 甲醇、 2 3 9 ]
有见报道 , 采用 c 2 临界 对香 菇原 料进 行脱脂 处 理后 , 先 o超
再 进 行 适 当粉 碎 4 1 。 90 ,)
n n Sf t e rsa c a u ur e e r h.

KE W ORDS: n ia ; ta t n; rf ain;tu tr n lss Y Le t n Exrci Puic t Sr cuea ay i n o i o
香 菇 [et u oe ( e .s 为侧耳 科担子 菌。 民 L n ns dds B r ) 砌 i e k i
1 63. o c m
1 ・

香菇多糖提取与纯化新工艺

香菇多糖提取与纯化新工艺
世界各பைடு நூலகம்。
香菇属变温结实性菌类,传统产区主要分布在南方各省。北方地区气候变化剧烈, 昼夜温差大,适合香菇生长发育,尤其是夏季7 ̄9月份南方高温季节,香菇生产受到影 响,市场香菇供不应求。北方地区具备生产香菇的条件,特别是黑龙江省独特的气候和 自然资源优势,为夏季发展香菇生产提供了保证“1. 香菇的生产有两种方法。一是固体培养子实体,二是通过深层发酵生产,前者生
迎L《!』
关于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
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北京化工大学有关保留和使用学位论文的规
定,即:研究生在校攻读学位期间论文工作的知识产权单位属北京化工大 学。学校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允
许学位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学校可以公布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可 以允许采用影印、缩印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 本学位论文不属于保密范围,适用本授权书。
ultrasonic.The
consentration
optimal conditions of 1.Omol/L
for
alkali method
at
65"C,alkali
and
are
powder-water ratio of35:1,but for enzyme method,the
at
optimal conditions
目前已报到的纯化精制香菇多糖的方法有有机溶剂沉淀法离心沉淀色谱法阴第一章绪论阳离子交换树脂法酶解法凝胶层析法高速逆流色谱法盐析法季胺盐沉淀法金属络合物法以及制备性区域电泳法制备性高效液相层析超滤法和亲和层析法王卫国等嘲通过正交试验法找到了一种在多糖香菇多糖分离纯化过程中新的脱蛋白方法
北京化工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香菇多糖提取与纯化新工艺 姓名:张佳 申请学位级别:硕士 专业:发酵工程 指导教师:陈劲春 20070601

香菇多糖的提取及活性研究进展

香菇多糖的提取及活性研究进展

香菇多糖的提取及活性研究进展发表时间:2015-10-28T14:17:02.153Z 来源:《健康世界》2015年3期作者:张玲芝1 姜猛1 丁侃2*[导读] 1.赛珂睿德生物医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上海 201203; 2.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糖化学与糖生物学实验室上海 200031 在保健食品和药品研发方面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本文综述了香菇多糖的化学结构、分离纯化以及生理活性和作用机制等方面的研究概况。

1.赛珂睿德生物医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上海 201203;2.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糖化学与糖生物学实验室上海 200031摘要:香菇多糖是从香菇中分离纯化的一种主链以β-(1→3)-葡聚糖为主、侧链为β-(1→ 6)-连接的葡聚糖,是以增强T细胞和巨噬细胞功能为主的免疫增强剂,具有通过免疫激活功能发挥抗肿瘤活性等重要的生物活性,疗效好、毒副作用小,在保健食品和药品研发方面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本文综述了香菇多糖的化学结构、分离纯化以及生理活性和作用机制等方面的研究概况。

关键词:香菇多糖;化学结构;提取;纯化;生物活性多糖来源于高等植物、微生物(细菌和真菌)、地衣和海藻等,是自然界中含量最丰富的生物聚合物,具有能量储存、结构支持、防御功能和抗原决定性等多方面的生物功能[1]。

真菌多糖作为药物研究始于20世纪50年代,在60年代以后成为免疫促进剂受到广泛关注,香菇多糖(1entinan,LNT)是研究得较透彻的多糖之一[2]。

香菇[Lentinus edodes(Berk.)Sing]为担子菌纲伞形科真菌,是世界名贵食用菌兼药用菌之一,素有“蘑菇皇后”之称。

1968年日本千原吴郎首先利用热水从香菇子实体中浸提出6种胞外多糖;1970年Chihard和Sasaki等人证明从香菇中提取出的香菇多糖(一种β-(1→3)-D葡聚糖,LNT),并发现它具有明显的抗肿瘤活性[3,4]。

自此,香菇葡聚糖广受关注,许多研究者[5-7]发现香菇葡聚糖通过刺激人体免疫细胞(如T细胞,巨噬细胞等),对多种肿瘤细胞具有自然杀伤能力。

香菇多糖的提取实验报告

香菇多糖的提取实验报告

香菇多糖的提取实验报告1. 掌握香菇多糖的提取方法;2. 了解香菇多糖的物化性质;3. 研究香菇多糖的抗氧化活性。

实验原理:香菇多糖是一种高分子多糖,具有多种保健功效,如抗氧化、抗肿瘤、促免疫等。

香菇多糖的提取方法有多种,其中较为常用的是热水浸提法和酸碱法。

热水浸提法是指将香菇粉末加到一定的温度下的水中,随后进行浸提,加热时间和浸提时间是影响提取率和质量的关键因素。

酸碱法是指将香菇粉末加入一定比例的酸和碱溶液中,进行水解,随后用酒精沉淀,最后用稀酸或碱溶解,并用冷醇进行沉淀和洗涤,得到香菇多糖。

实验材料:香菇粉末、蒸馏水、NaOH、HCl、酒精、醋酸钠、DPPH、卡拉菲指示剂。

实验步骤:实验一:热水浸提法提取香菇多糖1. 取4g香菇粉末,加入200mL蒸馏水中,加热至80℃,并保持2h;2. 将提取液用纱布过滤,分别收集滤液;3. 将滤液浓缩至大约50mL,用三倍体积的酒精沉淀,过滤并收集沉淀;4. 重复上述步骤2和步骤3,直至香菇多糖的浓度达到所需浓度为止。

实验二:酸碱法提取香菇多糖1. 取4g香菇粉末,加入100mL0.1mol/L NaOH中,进行水解,保持100℃,2h;2. 加入等量的0.1mol/L HCl至酸度为2,用酒精沉淀;3. 用10%醋酸钠溶液洗涤沉淀,并用稀棕黑色指示剂观察,直至洗涤液呈现淡黄色;4. 用酒精洗涤沉淀,分别重复上述步骤2-3,将洗涤干燥的沉淀溶解后,混合,加热水浴,调节pH至7左右,沉淀多糖,洗涤,干燥得到香菇多糖。

实验三:测定香菇多糖的抗氧化活性1. 取一定量的DPPH溶液(30mg/L),加入1mL香菇多糖液体,反应30min;2. 测定吸收值,计算香菇多糖的抗氧化活性。

实验结果:通过实验一和实验二分别提取了香菇多糖,得出了两种不同的提取方法的多糖成品。

经过实验三,测得香菇多糖的抗氧化活性,根据吸收值的大小可以判断多糖的抗氧化强弱。

实验结论:热水浸提法和酸碱法提取香菇多糖都是有效的提取方法。

香菇多糖的分离纯化(水提醇沉法)

香菇多糖的分离纯化(水提醇沉法)

香菇多糖的分离纯化(水提醇沉法)香菇多糖的提取、纯化(水提醇沉法)一、实验目的了解并掌握水提醇沉法提取香菇多糖的原理和方法。

二、实验原理提取香菇多糖的方法有:水提醇沉法(热水浸提法)、碱浸提法和酶解法。

水提醇沉法是最常见的方法。

香菇多糖溶于水。

热水浸提时,香菇的组织细胞破裂,多糖成分浸出,再用乙醇沉淀香菇多糖。

料液比、温度、时间、PH值、乙醇浓度、提取次数都是影响提取效果的重要因素。

最佳提取条件为:料液比1:40(30~40倍均可),提取温度为80~95℃,提取时间2h,提取时的乙醇浓度为75%,PH 值6.0~8.0,提取次数为2次。

三、材料和仪器材料:香菇(取子实体)、蒸馏水、无水乙醇、Sevage试剂、(Sevage试剂配制:取三氯甲烷和正丁醇,按照5﹕1进行混合,放置在棕色瓶中备用。

)仪器:分析天平、高速离心机、离心试管、冷冻干燥机、磁力搅拌器、恒温水浴锅、烧杯等。

四、实验步骤1、提取:将干燥的香菇子实体粉碎后,加入30倍的蒸馏水,用沸水提取2h,过滤,滤渣再按第一次提取工艺提取1次,将上清液合并后于80℃下浓缩。

在冷却后的浓缩液中加入一定量95%的乙醇,使乙醇的浓度为75%,室温下放置过夜,离心,将收集到的沉淀用真空冷冻干燥机冻干,放到后4℃冰箱中保存、备用。

2、sevage法除蛋白:称取得到的样品10g(含水率9.7%)充分溶解于100mL蒸馏水中。

加入一定体积的Sevage试剂,用磁力搅拌器剧烈搅拌20 min 左右,离心,分离粗多糖中蛋白质杂质。

重复2次。

3、乙醇沉淀:往除过蛋白的多糖溶液(上清液)中缓慢加入95%的乙醇,至乙醇体积占溶液总体积的75%,边加边搅拌,使多糖均匀沉淀。

放在4℃冰箱中6h,6000r/min 离心10min,弃去上清液,将沉淀在溶解于蒸馏水中,重复以上过程3次,将最后得到的溶液放在-40℃的冷冻干燥机中冻干,制得香菇粗多糖。

五、含量测定(苯酚-硫酸法)1、标准曲线的绘制精确称取100 mg 葡萄糖,溶解定容于100 mL容量瓶中,得含1 mg/mL葡萄糖的对照品储备溶液,备用。

香菇多糖提取、张

香菇多糖提取、张

向香菇处理物中加盐酸溶液使其最终浓度分别为 0.3mol/L、 0.4mol/L、 0.5mol/L , 臵于60℃恒温水浴中浸提 8h , 加适量的NaOH中和至中性,过滤, 浓缩。 微波提取法 向香菇处理物中按1:25加入去离子水浸泡过夜,粉碎,在一定微
酸浸提法
波条件下提取,冷却后离心,从上清液中取样测定其中多糖含量。
超声波提取法

向香菇处理物中加入蒸馏水,进行超声波处理浸提。
8000r/min离心五分钟,取上清液,用旋转蒸发仪浓缩至10~20ml,加入两倍体积 的无水乙醇,进行醇沉。放臵过夜后再次离心,留取沉淀物,干燥至恒重。
向香菇处理物的中加 0.1g纤维素酶和0.5g果胶酶,目的是为了酶解 细胞表面结构及细胞间连接物,使其部分糖类物质的溶出。往酶解后的香菇处理物中加入 20倍体积的蒸馏水,并在40水浴恒温下浸泡80min 。迅速升温沸腾90min ,后过滤得滤液。 离心沉淀,上清液浓缩,乙醇沉淀。 向香菇处理物中加 0.1g纤维素酶和 0.5g 果胶酶,目的是为了酶解细胞表面结构及细胞间连接物, 使其部分糖类物质的溶出。加 20 倍体积的水在 40 水浴恒温下浸泡 80min。后再迅速升温煮沸 60min,用 4层纱布过滤后收 集滤液, 再调节 pH分别为 4.5、5.0、5.5 ,进行酸浸提, 然后再用 4层纱布过滤后收集滤 液。合并两次滤液。浓缩。
多糖的提取
取香菇10g,于组织捣碎机内粉碎,加入20倍量水,90 ℃水浴加热30min,抽滤,得 滤液,加活性炭(1mg/mL),搅拌吸附1h,抽滤,得滤液,用氯仿萃取(3次)以除尽蛋白 质,萃余液中加无水乙醇,使其乙醇最终浓度为80%,沉淀12h后,于离心机中离心 (4000r/min)30min,沉淀物分别用无水乙醇,丙酮,乙醚洗涤三次,既得香菇多糖提取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香菇多糖的提取纯化及其理化性质的研究3
张 欣 吕作舟
(华中农业大学 武汉 430070)
摘要 本研究以香菇菌盖、菌柄、菌丝体为试材,采用水浸法、碱浸法提取香菇多糖。

并且,从香菇菌盖中提取纯化得到两种新多糖:香菇多糖A(水浸物)和香菇多糖B(碱浸物)。

关键词 香菇 菌盖 多糖 提取 纯化 理化性质
香菇(Lentinula edodes)不仅是一种美味佳肴,也是一种著名的药用菌。

我国历代的医药学家对香菇的药性及功能均有著述,如《日用本草》认为香菇“益气、不饥、治风、破血”〔1〕。

现代研究结果表明,香菇中含有能降低血浆胆固醇的香菇嘌呤〔2〕,含有诱生干扰素的双链核糖核酸〔3〕,且含有抗肿瘤活性物质———香菇多糖及香菇糖肽〔4,5〕。

1970年G oro Chihara首先从香菇子实体中浸提出6种香菇多糖,并证明其中一种具有明显的抗肿瘤作用,定名为Lentinan〔5〕。

自此,世界各地掀起了一股从大型真菌中寻找抗肿瘤药物的热潮。

有关香菇多糖的研究尤其活跃,包括提取工艺及分离纯化研究,香菇多糖理化性质及药用价值研究〔6,7,8〕。

但对多糖理化性质、结构、药效、药理等方面仍无定论,仍须继续深入研究。

本研究以香菇的菌盖、菌柄、菌丝体为试材,分别采用水浸法、碱浸法提取香菇多糖,检测分析了粗多糖、多糖、蛋白质与原材料之间量的关系,并且,从香菇菌盖中提纯了两种新多糖,对其理化性质和结构进行了初步研究,为进一步对香菇多糖的结构分析、药效、药理实验提供参考。

本研究主要结果如下:
11以香菇菌盖、菌柄、菌丝体为试材,采用水浸法、碱浸法提取香菇多糖。

粗多糖、多糖得率都以菌盖的水浸物为最高,而以菌丝体的碱浸物为最低。

蛋白质得率以菌柄水浸物为最高,以菌丝体的碱浸物为最低。

21氨基酸自动分析仪的分析结果表明:香菇菌盖水浸物、碱浸物中氨基酸含量丰富,其中包括人体必需氨基酸。

水浸物主要含天门冬氨酸、谷氨酸;碱浸物主要含天门冬氨酸、谷氨酸、丙氨酸、缬氨酸、亮氨酸。

31采用水浸法、碱浸法从香菇菌盖中提取粗多糖,然后经乙醇沉淀、Sevag法脱蛋白、CT AB (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络合沉淀、氨化钠溶液溶解、透析,得到两种多糖:香菇多糖A(水浸物)和香菇多糖B(碱浸物)〔9〕。

这种纯化方法具有简便、经济的特点。

41多糖的纸层析结果表明:多糖A、多糖B均仅为一个斑点,R f值分别为0152,0120。

多糖的PAGE电泳结果表明:多糖A,B均为紫红色的单一谱带,R f值分别为0151,0162;它们均从负极向正极移动,表明它们是酸性多糖。

紫外光谱分析结果表明:多糖A、多糖B均未发现核酸(260nm)和蛋白质(280nm)特征吸收峰〔10〕。

组分含量分析表明:多糖A、多糖B均无含氮物质存在,但含少量灰分和水分。

以上对多糖的鉴定结果表明:多糖A、多糖B均一性高,多糖A的纯度为7911%,多糖B的纯度为8312%,符合化学定性定量标准;它们是酸性多糖。

51多糖A,B均为灰白色粉未。

多糖B不溶于稀酸。

多糖A,B均溶于水、稀碱,尤易溶于热水,不溶于乙醇、丙酮、乙醚、乙酸乙酯等有机溶剂,其水溶液透明粘稠状,可被5%CT AB络合沉淀。

旋光计测得多糖A的旋光率为〔α〕D25℃+ 4311°(水),多糖B的旋光率为〔α〕D25℃+2513°(水)。

采用改良型膜渗透压法测得香菇多糖A的数均分量为8131×104,香菇多糖B为9140×104。

61红外光谱分析结果表明,多糖A、多糖B具类似结构,但不属同一种物质。

两种多糖在890cm-1均具吸收峰,在840cm-1均无吸收峰,表明它们为β-糖苷〔11〕;多糖A,B都含有-C OO-基团。

因此,香菇多糖A、香菇多糖B均是β-酸性异多糖。

71纸层析结果表明:多糖A,B均由葡萄糖(G lc)、半乳糖(G al)、阿拉伯糖(Ara)、木糖(X yl)、鼠李糖(Rha)构成。

用正丁醇-冰醋酸-水(4∶1∶5)为展开剂,以葡萄糖的R f值为1100,则它们的R f值之比为,G lc∶G al∶Ara∶X yl∶Rha= 1100∶1117∶1152∶1176∶2117。

气相色谱检测多糖的单糖组成及摩尔比,多糖A为Ara∶Rha∶X yl∶G al∶G lc= 4136∶2103∶1100∶5164∶13180;多糖B为Ara∶Rha∶X yl∶G al∶G lc=9137∶1100∶1164∶7119∶23136。

3 湖北省重点科技计划项目。

收稿日期 1999—07—20
43中国食用菌 E DI BLE FUNGI OF CHI NA V ol118,N o16
81将多糖A 、多糖B 与已发表的香菇多糖相比较,结果表明:香菇多糖A 、多糖B 不同于已报道的香菇多糖,是香菇多糖家族中的两个新成员。

主要参考文献
1 杨新美主编1食用菌栽培学1中国农业出版社,19962 孙培龙等1香菇嘌呤研究简述1中国食用菌,1995,14
(2):44~46
3 Fujii Suzuki 等1香菇提取物可作干扰素诱生剂1见:杨
庆尧主编1国外食用菌研究,1983,223~230
4 Fujii T ,et al.Is ol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a New Antitu 2m or P olysaccharide ,K S -2,Extracted from Culture M ycelia of Lentinus edodes.The Journal of Antibiotics ,1978,31(11):1079~1090
5 Chihara G.et al.Fraction and Purification of the polysaccha 2
rides with M arked Antitum or Activity ,Especially Lentinan from Lentinus edodes.Cancer Res.,1970,30:2776~2781
6 杨晓彤等.香菇菌丝体中两种新多糖的分离、纯化和
鉴定1食用菌学报,1994,1(2):25~31
7 杨晓彤等1香菇菌丝体多糖LeBD1-1的分离纯化和分析1微生物学报,1997,37(1):119~1238 郑健仙等1香菇柄P JFI 多糖的结构研究1中国食用菌,
1995,14(5):7~9
9 张惟杰主编1复合多糖生化研究技术1上海科学技术
出版社,1987
10 曹培让等1金针菇子实体多糖PA3DE 的分离、纯化
和分析1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学报,1989,21(2):
152~156
11 许燕萍等1凤尾侧耳多糖的分离纯化及抗氧化作用1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1997,18(2):59~61
STU DIES ON EXTRACTION,PURIFICATION,CHEMICAL AN D
PH YSICAL PROPERTY OF SHIITAKE POLYSACCHARIDES
Zh ang Xin ,Lu Zuozhou
(Huazho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Wuhan 430070)
Abstract :Shiitake polysaccharides have been gained from cap ,stipe and mycelia of shiitake by means of water -extracted and alkali -extracted methods and tw o kinds of new polysaccharides ,polysaccharide A (the water -extracted com ponent )and polysaccharide B (the alkali -extracted com ponent ),were purified from shiitake cap.
K ey w ords :Lentinula edodes ;Cap ;P olysaccharide ;Extraction ;Purificaton ;Chemical and physical property
5
3第18卷 第6期 中国食用菌 E DI BLE FUNGI OF CHI N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