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分工明细

区域分工明细
区域分工明细

区域分工明细

活动流程

推进产业分工与合作-提升京津冀区域综合竞争力

推进产业分工与合作提升京津冀区域综合竞争力 近年来,京津冀区域快速崛起,成为继长三角、珠三角之后的我国经济增长第三极。2008年京津冀地区实现GDP2.98万亿元,同比增长11.9%,超过9.0%的全国平均水平;实际利用外资额为166亿美元,吸纳外资占全国的18%。京津冀区域已经成为当前中国经济板块中极具影响力的经济隆起地带,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一、加快京津冀区域经济发展面临重要机遇期 当前,中国进入更加注重区域发展的新阶段,随着中关村发展纳入国家战略及国家颁布实施十一大产业振兴规划,京津冀区域经济发展面临重要机遇,即将出台的《京津冀都市圈区域规划》也将为京津冀深化区域经济合作带来重大契机。 (一)中国进入更加注重区域协调发展的新阶段 2008年,我国人均GDP突破3000美元,按照发展经济学的观点,人均GDP3000美元前后是经济社会结构发生重大变化的标志性阶段。此阶段,经济将快速增长,城市化水平也会迅速提高,据估算,2008年我国城市化水平已经达到45.68%。但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深,诸如城乡差距扩大、区域发展不平衡等问题也更加突出,特别是沿海地区和内陆地区、东部和中西部地区、大城市与小城市的差距尤为明显。从经济发展水平来看,2008年东部GDP比东北、中部、西部GDP之和还高4.78万亿,人均GDP差距更为明显,2007年我国东部地区为32089.14元/人,东北地区约为东部的67%,中部约为东部的46%,西部约为东部的41%。区域差距拉大引起了一系列的区域矛盾和问题,比如西部地区发展相对落后,且生态环境对经济发展的约束和压力日益增

大;东北部地区产业结构老化,面临着经济转型和产业结构调整的迫切需求;沿海地区过度“拥挤”,发达城市在城市转型、产业置换和新兴产业发展等方面面临很多空间资源矛盾等。 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统筹区域发展、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均衡协调发展,要将深化区域分工、加强区域合作,缩小区域差距、实现共同发展放在更加突出的地位。京津冀区域地缘优势独特,辐射三北,连接东西,向南联系着长三角、珠三角和港澳台。这一地区的发展对于缩小我国东西部、南北部的发展差距,缓解我国落后地区和发达地区已经出现的“马太效应”,最终促进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作用。 中国的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为京津冀发展带来巨大机遇,天津滨海新区、河北曹妃甸、北京中关村的建设发展先后列入国家发展战略,成为带动京津冀区域发展的三大动力引擎。就像深圳之于珠三角,上海浦东之于长三角,这三大区域的发展不仅能够大大提升京津冀区域乃至我国北部地区国际竞争力,而且在探索新时期区域发展新模式,促进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等方面也具有重大的意义。 (二)中关村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中关村科技园区是我国成立最早、规模最大的高科技园区。经过20年发展,中关村高新技术企业从500余家发展到超过2万家;高新技术产业总收入从14亿元增长到超过1万亿元,年均增长速度超过40%;年上缴税收从5000万元增长到500亿元。目前,中关村已形成中国规模最大、实力最强、结构最完善的区域创新体系,产生了闪联、TD-SCDMA、IPv6等一系列重大行业标准以及曙光4000A超级计算机、神州5号、神州6号、非典灭活疫苗、嫦娥1号等大量重大科技创新成果,缩小了我国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前沿领域的科技差距,成为我国自主创新的一面旗帜。中关村的创新成果还通过技术交易、技术

各种区域分工理论

各种区域分工理论 1 成本学说成本学说是运用生产成本的比较来解释国际分工的一种理论。这里,主要介绍亚当?斯密的绝对成本学说和大卫?李嘉图的比较成本学说。 斯密在1776年出版了《国家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一书,提出了绝对成本学说。他认为每个国家都有适于生产某些特定产品的绝对有利的生产条件,如果每个国家都根据绝对有利的生产条件去进行专业化生产,就可以使成本绝对降低。然后,彼此进行产品交换,则对有关国家都有利。这样,如果各个国家都能够利用优势条件发展专业化生产部门,就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成本,使各国的劳动力和资本得到正确的分配和最有效的利用。在自由贸易条件下,用成本最低的产品去进行自由贸易就能用最少的花费换回更多的商品,从而比它们各自都去生产所需要的一切东西更能增加国民财富。因此,他主张国际分工的原则是,就某种商品而言,如果别的国家生产的成本比本国低,那么该国就不要生产这种商品;输出本国绝对成本低的商品去换来货币,然后购买别国生产的廉价商品,就会更经济、合理。斯密的学说最早成为扩大国际贸易的理论基础。但是,它也有不足之处。不难发现,根据他的观点,如果一个国家与其它国家相比,在商品生产方面都处于绝对劣势,那么就很难甚至不可能发生国际分工和贸易。这显然与国际分工和贸易的实际相矛盾。 比较成本学说是李嘉图在1817年出版的《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一书中提出的。他认为,由于资本和劳动力在国家间不能完全自由地流动和转移,所以,不应该以绝对成本的大小来作为国际分工和贸易的原则,而是要依据比较成本来开展国际分工与贸易。如果有两个生产率水平不相等的国家,其中一个国家生产任何一种商品都处于绝对有利的地位,但有利的程度不同;另一个国家生产任何一种商品都处于绝对不利地位,但不利的程度不同:在这样的情况下,两个国家仍然可以通过国际分工和贸易而相互获得利益。因为,一个国家无论处于什么发展阶段,经济力量如何,都有其相对优势,即使处于劣势,也能从中发现相对优势。在自由贸易的条件下,各国应该把资本和劳动用于具有相对优势的产业部门,生产本国最有利的产品,利用国际分工和贸易完成相互之间的互补,从而在使用和消耗等量资源的情况下,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实现本国经济的快速发展。2、要素禀赋学说要素禀赋学说是由赫克歇尔(E.Heckscher)和俄林(B.C.Ohlin)提出的。1919年,赫克歇尔就提出了要素禀赋的有关论点。在此基础上,俄林在1933年出版的《区际贸易与国际贸易》一书中比较全面地提出了要素禀赋学说。所以,后人也把要素禀赋学说称之为赫克歇尔-俄林模型或H-O 学说。 要素禀赋学说的基本思想是,区域之间或国家之间生产要素的禀赋差异是它们之间出现分工和发生贸易的主要原因。一般地,在资本丰富的国家,利息率水平相对低于工资水平。在劳动力丰富的国家,工资水平相对低于利息率水平。所以,如果各个国家都密集地使用丰富的要素生产商品就能获得比较优势。也就是说,资本丰富的国家可以较便宜地生产需要大量资本的资本密集型商品。劳动力丰富的国家则可以较便宜地生产需要大量劳动的劳动密集型商品。在国际贸易中它们就能够出口使用低廉生产要素比例大的商品,进口使用昂贵生产要素比例大的商品。这样,既发挥了各自的比较优势,又满足了相互的需求。在自由贸易的条件下,各个区域或国家都应该根据要素禀赋条件,进行分工,开展贸易,从而更有

哈大齐工业走廊区域分工与合作问题研究

摘要:合理的区域分工是哈大齐工业走廊区域经济整合的动力源,每个区 域应找准自己的位置,进行合理的区域分工,因地制宜地选择最为合适的主导 产业;密切的区域合作是哈大齐工业走廊区域经济整合的内在要求,目前, “走廊”各区域在经济上具有很强的互补性,但经济合作的水平不高,这已成 为“走廊”进行区域经济整合的最大制约因素,因此,必须提高区域内各行为 主体对区域合作前景的前瞻性认识,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加强区域合作。 关键词:哈大齐工业走廊;区域经济整合;区域分工;区域合作 2005年6月,国务院确定了“哈大齐工业走廊”的经济发展思路。在经济 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如何实现哈大齐工业走廊区域经济整合,进一步提升哈大齐工业走廊参与国际、国内竞争的整体实力,是关系到“走廊”区域经济发展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对于这个问题,我们课题组成员在认真 研究区域经济整合理论的基础上,深入到“走廊”各区域走访调查,对“走廊”区域经济整合的优势、目标、制约因素及对策等问题进行了研究,最终达成共识:对哈大齐工业走廊区域经济进行整合就是要打破行政区域界限,实现“走廊”区域经济一体化。而实现“走廊”区域经济一体化是一个发展的过程,在 这个过程中区域分工与合作问题不可避免地摆在了未来的发展中,这一问题是 实现哈大齐工业走廊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充要条件。因此,我们在对哈大齐工业 走廊区域经济整合问题初探的基础上,还要进一步研究哈大齐工业走廊区域分 工与合作问题。 一、合理的区域分工是哈大齐工业走廊区域经济整合的动力源 区域分工亦称劳动地域分工或地理分工,是社会分工在经济地理空间上的 表现形式。区域分工从单个区域的角度看,表现为区域生产专门化,即各地区 专门生产某种产品,或某一类产品,甚至是产品的某一部分。它实际上是生产 力“趋优分布”规律下,人们为获得各种区域利益而出现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 移的必然选择过程。也就是说,在经济利益的趋动下,各区域根据自己的优势 进行劳动地域分工,当劳动地域分工达到一定规模时就会形成区域专业化部门[1]。因此,地域分工的产生源于以下两个原因:一是区域的比较优势,二是规 模经济。哈大齐工业走廊各区域有各自的比较优势,并能形成规模经济,客观 上存在区域分工的条件。因此,在对哈大齐工业走廊区域经济进行整合的过程中,每个区域应该在所在的经济和行政区域的坐标上找准自己的位置,进行合 理的区域分工,确认各自区域经济发展的主导要素,因地制宜的选择最为合适 的主导产业。 哈大齐工业走廊哈尔滨区域是全省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和交通中心,具有雄厚的产业基础,较为先进的技术装备,以及电站成套设备、飞机、燃气 轮机、汽车等高加工度产品的自主研发能力,具有成为哈大齐工业走廊产业集 聚核心的实力。因此,其产业发展应以建设我国重要的绿色食品基地、装备工 业基地、高新技术产业基地以及生态旅游基地为目标,逐步成为综合性的产业 发展中心。 哈大齐工业走廊大庆区域辖5区4县,是“走廊”南部城市带的重要节点,也是中国最大的石油、石化基地。近年来,大庆市石油、石化工业稳步发展,

区域经济学理论

区域经济理论,是研究生产资源在一定空间(区域)优化配置和组合,以获得最大产出的学说。生产资源是有限的,但有限的资源在区域内进行优化组合,可以获得尽可能多的产出。正是由于不同的理论,对于区域内资源配置的重点和布局主张不同,以及对资源配置方式选择不同,形成了不同的理论派别。以下对区域经济理论的十种流派作一介绍评价。 杜能农业区位论: 杜能在《孤立国》中提出了著名的孤立国理论:假定有一个孤立国,它全是沃土平原,但与别国隔绝;在这一孤立国中有一个城市,远离都市的外围平原变为荒芜土地;都市所需农产品由乡村供给,都市提供农村地区全部加工品。在这种假设下杜能提出了各种产业的分布范围,或者说它们的区位。他把都市外围按距离远近划成6个环带,这些环带后来被称为杜能环。第一个杜能环被称为自由农作区,距离都市最近,主要生产新鲜蔬菜、牛奶等。由此向外,距离变远,运费增加,新鲜农产品可能因来不及运抵城市而腐烂,依次导出第二个杜能环林业带,第三环为谷物轮作区,第四环为谷草轮作区,第五环为牧业区,第六环为荒芜土地。地租的差别全视距离都市远近而定,越近都市,地租越高,远则反之。 韦伯工业区位论 韦伯于1909年出版了《工业区位论》,提出他的工业区位理论。 假定:(1)原材料产地是已知的;(2)消费地的位置和规模也是给定的;(3)劳动力不具有流动性,每个有可能发展工业的地位,

都有相应的劳动力供给,而且每类工业的工资率是固定的,在此工资率下,劳动力可充分供给。 韦伯认为,假定暂时不考虑劳动力成本和聚集因素对工业区位的影响,那么工业区位就是由运输成本高低决定的,运输成本会将工业企业吸引到运输成本最低的地点上去,运输成本最低的地点即为工业的合理区位,称为运输区位或运输指向的区位。 除了运输成本之外,劳动力成本的地理差异也影响着工业区位,从而有可能使由运输成本决定的工业区位结构发生变形。区位的变化只有在新地点劳动力成本可以产生的节约大于为此增加的运输成本的情况下才能发生。 平衡发展理论 平衡发展理论,是以哈罗德-多马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为理论基础发展起来的。平衡发展理论认为,落后国家存在两种恶性循环,即供给不足的恶性循环和需求不足的恶性循环,而解决这两种恶性循环的关键,是实施平衡发展战略,即同时在各产业、各地区进行投资,既促进各产业、各部门协调发展,改善供给状况,又在各产业、各地区之间形成相互支持性投资的格局,不断扩大需求。因此,平衡发展理论强调产业间和地区间的关联互补性,主张在各产业、各地区之间均衡部署生产力,实现产业和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平衡发展理论的出发点是为了促进产业协调发展和缩小地区发展差距。但是一般区域通常不具备平衡发展的条件,欠发达区域不可能拥有推动所有产业同时发展的雄厚资金,如果少量资金分散投放到所

区域分工与协作

区域分工与协作 一、经济联合与协作工作存在的必要性 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我们将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融入世界经济,经济联合与协作工作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手段。 1.生产要素和自然资源的有效配置,决定了经协工作的长期性。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越来越强。社会化大生产实际上就是生产要素和自然资源的有效配置和最佳组合。这种有效配置和组合的过程就是形成新的生产力的过程。大到一个城市、一个地区经济的发展,小到一个企业的全部生产过程,都离不开生产要素的最佳组合和自然资源的有效配置。要素和资源配置的结果,直接决定着投入产出效率和经济效益。特别是我国资源分布落差大,经济发展不平衡,需要通过生产要素和自然资源的合理流动和有效配置,实现经济协调健康发展。这个配置和组合的过程是靠人来实现的,而且是靠众多的人来实现的,这些人组成的组织称为合作组织或经协组织。因此,只要有人类存在,有生产过程,就会有要素和资源的配置和组合过程,这个过程的必要性和长期性,也就决定了经济协作机构存在的必要性和长期性。 2.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为经协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市场经济已打破了原有的国界,国内市场国际化,国际市场国内化。我国经济将在更高程度和更大范围内融入世界经济体系,这必然使经济主体间的协作也超出国界,实现国内协作与国际合作的进一步融合与互补。同时,市场化和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提高,对国内产业结构调整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迫切需要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这些都为经协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我们要树立新的发展理念,着眼于国内外统一的大市场,按照“以内促外、以外促内”的原则,坚持对内经济协作与对外经济合作相结合,坚持“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利用两种资源、开拓两个市场,提高产品的市场覆盖率和综合竞争力。 3.扩大内需的方针,为经协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中央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把扩大内需作为长期坚持的战略方针,将有力地拉动经济增长,也为扩大对内开放和开展经济联合与协作注入了新的活力。扩大内需与扩大对内开放是从两个不同的角度,做的都是开拓国内市场这篇大文章。扩大内需是由国家注入资金,拉动需求,资金投入是纵向的,对内开放是省市间的联合与协作,是横向的,纵向投入越大,横向工作内容越多,扩大对内开放就会有更为广阔的市场空间。 4.经协工作自身的职能,决定了它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政府行为。经协机构作为综合职能部门,既没有项目审批权,也没有资金调拨权和行政执法权,要想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更好地发挥作用,主要应从四个方面搞好协调和服务:一是综合服务。以市场导率团出访为契机,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组织、引导有关部门和企业走出去,开拓市场,搞好合作。二是协调服务。发挥经协职能,积极为供需双方牵线搭桥,帮助协调解决合作中遇到的问题。三是信息服务。发挥经协网络作用,为党政领导机构提供有价值的信息,为领导决策提供参考。天津经协办每年为市委、市政府提供信息5500多条,采纳1800多条。四是政策服务。为进一步优化投资环境,先后制定了《天津市鼓励外地在津投资暂行办法》、《关于进一步加强对内招商引资工作的意见》、《进一步优化对内开放环境为外地投资服务试行办法》等,经市政府批转全市执行。 上述四个方面充分说明了经协机构存在的必要性和长期性,那么,为什么理论上必要,干起来需要,而在机构改革中,经协部门总是作为最先考虑的精简对象。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在部门设置上存在“唯上”思想,更多的是考虑有没有上级对口部门,而很少考虑客观实际需要。而天津是从客观实际需要出发的。二是经协部门作为协调服务的综合职能部门,是专业部门不能替代的,而当前往往存在着综合与专业混淆

新兴古典分工理论与区域分工抉择

本文已发表于《经济科学》2002年第3期 新兴古典分工理论与区域分工抉择 聂辉华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100102) 提要:本文运用新兴古典经济学关于劳动分工的理论,通过分析劳动分工的决定因素,论证了劳动分工、制度供给、交易费用和市场规模之间的内生关系。作者进一步运用新兴古典分工理论分析了不同经济实力的区域在不同的阶段应选择的最优分工网络,从而分析了我国中西部区域经济发展缓慢的内在原因。 关键词:新兴古典经济学、劳动分工、区域经济 1776年,亚当?斯密(Adam Smith)发表的宏篇巨制《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被公认为古典经济学的开山之作。按照斯密的本意,劳动分工对提高生产力水平的进步作用和市场竞争对优化社会资源的配置作用是国民财富增加的不可或缺的两个方面。经济学发展了一百多年后,能同时处理“劳动分工”和“市场竞争”的数学工具(如处理角点解的“库恩—塔克定理”)仍没有发现。为避开这个难题,新古典经济学的创始人马歇尔(Alfred?Marshel)把全社会的人分成纯消费者和纯生产者两部分,用效用函数和无规模报酬的生产函数来描述“市场竞争”。但是生产函数只反映了各种投入产出的关系,而未反映专业化水平、组织结构、递增报酬,这显然与斯密关于“劳动分工”的思想相悖。本文所要揭示的,正是长久以来被遗忘的古典经济学的另一分支。 本文结构做如下安排:第一部分综述新兴古典经济学关于劳动分工的理论,指出劳动分工的决定因素;第二部分运用模型证明几个劳动分工方面的定理;第三部分将这些定理应用于区域劳动分工模式的抉择;最后是小结以及本文结论的推广。 一、新兴古典分工理论 1、综述1 亚当?斯密在《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中开篇就谈到劳动分工。斯密认为,“劳动生产力上最大的改进,以及运用劳动时所表现的更大的熟练、技巧和判断力,似乎都是劳动分工的结构。”(第5页)斯密说,分工能够提高劳动生产力的原因有三:第一是劳动者的技巧因业专而日进;第二是减少了工种的转换成本;第三是有利于新技术的发明和应用。关于分工的决定因素,他认为“分工起因于交换能力,分工的程度,因此总要受到交换能力大小的限制,换言之,要受市场广狭的限制” 1 限于篇幅及作者能力,本文不打算对“新兴古典经济学”的分工理论做详细介绍,感兴趣的读者可登录相关网站(https://www.360docs.net/doc/5015774601.html,)查看。

区域分工理论

区域分工理论 一、区域分工的基本概念和特征 (一)区域分工的内涵和实质 1.分工的内涵 分工作为一种生产方式,或者说人们进行生产活动时的行为方式,是指将原来由一个经济活动或一个经济活动中所包含的不同操作分解为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经济行为主体承担。分工和专业化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专业化则指的是一个人或组织减少其生产活动中的不同职能的操作的种类;或者说,将生产活动集中于较少的不同职能的操作上。专业化和分工越是发展,一个人或组织的生产活动越集中于更少的不同职能操作上。通常意义的分工与专业化,往往有两种含义:一是指分工与专业化的程度或状态;二是指分工与专业化的趋向或过程。 在古典经济学家看来,分工不仅仅是一个单纯的经济因素,而是一定社会经济制度在生产领域中的集中反映。斯密在论述分工提高生产率的同时,也揭示了分工对于促进发明创造、扩大交易规模与市场范围、改善社会福利的作用。分工的深化不仅促进了生产制度的创新,而且推动交易制度的规范与完善,由此带来收益递增,构成长期经济增长的源泉。 马克思将分工分为企业内分工和社会内分工。企业内分工是指在企业这样一个组织内的个人之间的分工。社会内分工是指在一个社会内,微观经济单位之间形成的分工与专业化。马克思在对这两者进行区别的大量分析中,十分深刻地揭示了分工的制度内涵。首先,分工不仅是单个企业的生产组织制度,而且是整个经济活动的生产组织制度。其次,分工不是没有历史背景的生产要素组织,而是以特定的经济制度,尤其是最为基本的生产资料所有制为前提的,是所有制在具体生产组织上的反映。最后,社会分工与企业内部分工有统一的一面,但也有冲突的一面,即企业内部分工的有组织有比例与市场经济下社会分工的无组织无规则性之间存在着深刻的矛盾,而这个矛盾正是私有制市场经济中必然存在的根本矛盾在分工制度上的集中体现。 自给自足、局部分工和完全分工,并用图形对分工及其演进作了直观的示意。如图3-1所示。 (a)自给自足(b)部分分工(c)专业化分工 分工的演进。杨小凯认为随着交易费用发生改变,有关分工与专业化的决策可能会发生连

调查报告小组分工

调查报告小组分工 篇一:调查报告小组成员及分工 调查小组成员及分工 调查背景:当今世界,文化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成为推动各种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迫切要求通过深化文化体质改革,消除各种体制性障碍,不断提高文化竞争力,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随着经济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日益增长,只有加强文化发展步伐,才能使经济,政治,社会建设全面推进。此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 调查目的:为了加快社区群众文化活动基本模式建设,促进社区群众文化活动健康蓬勃发展。同时了解社区文化生活发展状况,了解社区老百姓对文化生活的需求,文化建设的供给状况等。为兆园社区文化发展提出意见和建议。 调查地点:南京市建邺区兆园社区 调查时间:XX年5月8日到XX年5月18日 调查具体项目:问卷调查兆园社区资料收集及采访 调查工作

调查前期工作: (1)确定调查课题 (2)确定调查对象,制定详细的时间进度表及工作(转载于: 小龙文档网:调查报告小组分工)安排 (3)制作调查问卷,联系社区 (4)做好物资准备:问卷相机等 (5)对兆园社区进行网上资料收集。 调查实践内容 (1)调查小组成员在兆园社区内做问卷调查,手机居民资料 (2)调查小组成员进入社区中心,向有关人员收集社区近几年文化活动资料 (3)其他成员对社区中心工作人员进行访问 (4)资料的后期整理,与总结 (5)制作调查报告 调查评价 (1)自我评价

(2)社区评价 调查问卷 (1)兆园社区经常开展文化活动吗 A 不长开展B经常开展C不了解 (2)社区中心对社区文化开展有重要作用吗 A是B 不是 C不了解 (3)社区是否有一个阅览室提供书籍报刊类给社区居民阅览: A.有 B. 无 C.不确定 (4)兆园社区是否注重文化生活的培养 A是 B否C不了解 (5)居民对兆园社区在与居民的交流服务上满意状况如何 A满意B一般 C不满意 (6)居民对文化生活的需求如何 A非常渴望B一般 C不知道 (7)你觉得兆园社区与其他社区文化生活相比

小组成员职责分工

一、小组成员职责分工 小组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体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学生在小组内有明确的责任分工,并各行其职,是小组合作学习顺利开展的保障。 在小组学习的初期摸索阶段,组内职务固定。一段时间后,可根据实际情况有限度轮流或者全面轮流。 建议实行混杂分工。首先,常务分工,固定每个小组的组长,对全组的各项工作全面监督、负责,保证小组学习模式顺利开展;其次,根据学业情况和性格特长担任学科组长和其他“百分评比”任务,如纪律、卫生、活动等 (二)学科职责 小组成员在学习、适应一段时间,明确小组学习的基本实施规律后,可根据学科特长,不同成员担任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化学、史地政、生物及其他科学科组长。担任学科组长,也是一个学习过程,需要优秀的带动其他同学。 1.学科组长职责: (1)是小组本学科带头人; (2)本学科小组合作合作学习的组织者和指挥者: ①检查、督促本学科的导学案、作业完成情况 ②做好任务的分工; ③②开展组内讨论 ④调控任务的完成程度 ⑤落实展示的人员和内容 2.学科组员职责: (1)自觉参与,把合作学习作为一种习惯,变成自己的自发行动: (2)自觉接受小组长分配的学习任务; (3)自觉地完成学案中最基本的学习任务; (4)自觉地与同学合作交流和反思 (三)值周职责(百分评比管理) 每个小组按周获得管理班级事务的能力,根据兴趣爱好特长自觉分工 二、小组精神文化建设 “小组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体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肖川:《新课程与学习方式变革》,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因此,小组合作学习的精神实质有三层含义:合作精神、创新精神和自主精神,其中合作精神最需要通过小组精神文化建设来加强。 合作探究是小组学习的重要步骤,小组成员围绕某一个问题展开讨论,发表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在小组内进行交流,相互学习,互相帮助,达成共识,解决问题,共同发展。这一

结合区域优势、区域分工理论,试以某城市为案例,分析其在区域分工中的特点和问题

结合区域优势、区域分工理论,试以杭州为案例,分析其在区域分工 中的特点和问题 杨加利规划11乙1191710234 (一)区域特征 近几年来,构筑大都市、建设新天堂,实施大都市发展战略,是杭州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目标。杭州始终把推进城市化摆在重要位置,市第九次党代会做出了实施大都市发展战略的重大决策,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意见和重大举措,包括萧山、余杭撤市设区,调整高新区、滨江区管理体制,调整之江旅游度假区和西湖区管理体制建立西湖风景名胜区,开展两轮撤乡(镇)建街、撤村建居,编制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和西湖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实施“十大工程”和西湖综合保护等重大工程,有力地推动了杭州的城市化建设。这些都是杭州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也是杭州区域创新建设必须把握的大环境。具体表现在: 1.城市定位奠定了区域创新体系的基点 杭州着眼于“浙江省省会城市、长三角南翼中心城市、国际风景旅游城市”的城市定位,从浙江、中国、世界这三个不同层次为杭州未来的发展定下了基调,也决定了杭州区域创新体系范围和内涵。对浙江而言,杭州是省会城市,是全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必须构筑以高新技术为先导的先进制造业新高地和以旅游业为龙头的现代服务业新高地,增强区域范围内优化配置各类要素资源和集聚辐射能力,真正发挥领跑作用。对中国而言,杭州是长三角南翼的中心城市,必须发挥自身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主动接轨上海,积极参与长三角地区的分工与合作,提升在长三角城市群和新经济网络中的节点区位优势,拓展腹地辐射力,增强综合竞争力。对世界而言,杭州是国际风景旅游城市,必须以国际化为先导,发挥独特风景旅游资源和丰富的人文历史资源,打造国际旅游目的地,成为世界有影响的休闲之都。杭州城市定位的三句话实际上为杭州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定下了基点,从长远来看,杭州的区域创新体系必须从三个层次来满足杭州发展需要,即要满足于浙江省区域中心发展的要求,要满足于长三角南翼中心城市发展的需求,也要满足于打造国际风景旅游城市的需要。

心得体会:构建长三角多层次区域分工合作体系(最新)

心得体会:构建长三角多层次区域分工合作体系(最新)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关键在于经济一体化。经济一体化的本质是资源要素能充分流动、有效配置,这要求区域分工要有序、合作要紧密。长三角区域分工合作涉及到不同的利益主体,在多个层面进行展开,每个层面的分工合作的侧重点有所不同。根据区域空间范围,可以从城市、都市圈、省域交界地带三个主要层面来构建长三角多层次区域分工合作体系。 一、城市层面:产业链式分工与合作 城市与城市之间的分工与合作,首先都是从具体的产业分工与合作开始的。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的雏形——X经济区,就是从凤凰、永久自行车厂的跨省市联合生产开始的,欧盟一体化也脱胎于欧洲煤钢共同体。而长三角城市之间的产业分工与合作,多年来,在地方政府的税收竞争和标杆竞争下,竞争思维大于合作思维,导致优势产业重合度较高、同质化竞争加剧。对长三角41个城市的“十三五”规划进行对比研究后发现,有39个城市将现代物流业作为优

先发展的产业进行培育,除了现代物流业,重合度较高的产业还有金融业(36个)、高端装备业(34个)、医药制造业(26个)、汽车制造业(26个)、新材料(26个)、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23个)。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新要素的涌现,长三角城市之间原有产业分工模式已不适应新的要求。从国际上看,分工的趋势正逐渐由产业间分工为主变为产业内分工为主、由产成品分工主变为以零部件中间品分工为主。世界贸易中中间品贸易已占到70%,30%是产成品,而四十年前,中间品是30%,产成品是70%。所以,在这样的形势下,长三角城市之间的关系,不应再是简单的中心与外围的等级关系,也不是标杆竞争的关系,而是合作、平等、协同的关系。而这种合作、平等、协同的关系需要以跨区域的产业链分工与合作来突破,来将行政边界模糊化。具体来说,可以从长三角目前重合度较高、同时也是未来产业发展方向的一些产业,比如现代物流业、生物医药、智能制造、新材料、集成电路等产业入手。一是详细梳理产业的链条,厘清各地产业基础,组建产业联盟;二是改变原来的以不同产业作为政策切分依据,而是对链条上不同环节采取有针对性的政策扶持;三是制定长三角产业链招商地图,鼓励不同城市同一产业内的企业开展兼并重组。

区域分析与规划

《区域分析与规划学》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主要影响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区域产业构成状况的是( C ) A、人口数量 B、人口迁移 C、人口素质 D、人口分布 2.下列不属于区域发展新趋势的是( C ) A、区域分工全球化 B、区域间竞争与合作并行不悖 C、合作共赢成为区域发展的主题 D、可持续发展成为区域发展的主题 3.全国性综合开发计划是下列哪个国家的?( A )。 A.日本 B.德国 C.美国 D.法国 4.以下哪组属于自然资源所具有的特征的是( D ) A.结构性、有限性、整体性、社会性 B.系统性、结构性、动态性、社会性 C.有限性、区域性、社会性、多用途性 D.有限性、区域性、整体性、多用途性 5. 陕北地区煤油汽能资源丰富,开发利用潜在巨大,在国家能源产业战略布局中居重要地位,那么它在区域优势的类型中属于( C ) A、局部优势 B、潜在优势 C、全局优势 D 现实优势 6.下列不属于区域具有的特征的是( B ) A.整体性 B.统一性 C.结构性 D.动态性 7.下列不属于按自然资源的利用方式分类的是( A )A.地下资源 B.天然食物 C.矿产 D.森林 8.( C )是人类文化存在和发展的物质条件。A.社会环境 B.经济环境 C.自然环境 D.区域环境 9. 不属于同一类的生态环境补偿方式的是:( B )。A.实物补偿 B.基金 C.技术补偿 D.政策补偿 10.20世界90年代( D )学者提出了“阳光经济”理论。 A.杜能 B.沃尔特—艾莎德 C.杰奎—西斯 D.赫尔曼—舍尔 11.一个国家或区域都存在一个经济上的“最大收益点”,当劳动力超过这个量时,都会引起收益减少,处于“最大收益点人口为( B ) A.人口容量 B.适度人口 C.人口承载力 D. 最大人口量 12.区域合作的类型包括区域行业合作和( A ) A.区域全面合作 B.区域市场合作 C.区域生产合作 D.区域商业合作 13.下列属于区域最基础的特性是( C ) A.整体性与结构性 B.整体性与动态性 C.结构性与动态性 D.动态性 14. 下列不属于生态环境质量评价内容的是( B ) A.生态环境调查 B.调查资料整理 C.生态环境现状评价 D.生态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 15.边际外部收益简写( B ) A.MPB B.MEB C.MSB D.MSC 16.下列不属于按产业布局指向性分类的是( C )

2021新版地测安全质量区域分工负责制度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2021新版地测安全质量区域分 工负责制度 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production management. Safety and production are in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2021新版地测安全质量区域分工负责制度 1为把安全生产落实到实处,地测工作要实施业务保安区域分工负责制度,做到每名职工任务清楚,职责明确。 2地测部门领导负责全部门地测业务保安,并对地测部门职工安全作业负责。 3副职领导、各专业组队及每名职工,按专业分区域进行业务分工。 4每名职工都必须按既定分工,各负其责,严格执行业务规程和质量标准化标准,按时保质完成工作。 5各层次主管负责人对其下属工作进行定期检查与不定期抽查,对查到的问题必须限期整改,同时,检查结果作为奖金分配的主要依据。 6对于积极推广先进技术、先进经验、出色完成工作、对生产贡献较大者给予表彰奖励;因工作失误(不及时)而造成事故的,视

情节轻重给予扣除当月部分奖金、全部奖金或其它行政处分。 管理人员“三违”考核制度 1地测部门组、队以上的管理人员为本组、队主要安全责任人,必须认真贯彻执行各项章制度,加强组、队管理。 2出现“三违”人员的组、队,给予组、队长与违章者同等处罚。 3连续出现“三违”的组、队,应按规定严肃处理,免除季度安全奖。 4管理人员出现违章行为,加倍处罚。 云博创意设计 MzYunBo Creative Design Co., Ltd.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的动力机制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的动力机制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经济全球化浪潮的推进,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的动力结构和动力机制都发生了重要的变化。企业作为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的微观基础,其组织行为是影响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的决定性力量。经济全球化使企业的生产组织方式由传统的大规模、垂直一体化的生产方式向更为灵活的水平分工的企业网络转变。企业内部生产网络和外部网络的形成和发展成为区域产业垂直分工与水平分工的内外部动力,它们的叠加作用型构了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关系。 关键词:区域;产业分工;产业合作;动力 近年来,对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的研究开始增多。不少学者基于产业经济学的视角,利用计算不同区域的产业相似系数等方法来分析区域产业分工问题,并提出应通过政府政策制定区域产业规划等手段,在不同区域形成合理的产业分布格局,以加强区域之间的产业分工,避免产业同构引发的恶性竞争。事实上,随着市场化和全球化的推进,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的形式日趋多样化,不仅有产业间分工、产业内分工,还有产品内分工;不仅有产品内垂直分工,还有产品内水平分工,这种复杂的分工与合作关系很难用产业层面的统计数据来准确描述。另外,什么是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的最主要影响因素?政府在促进区域分工与合作中的作用有多大?政府政策的作用机制是什么?这些问题都没有得到解决。实际上,企业是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的微观基础,企业之间的分工与合作是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的动力来源,企业之间的分工与合作关系决定了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的方式、强度和效率。有鉴于此,本文尝试从企业行为出发,对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的动力机制进行初步探讨。 一、经济全球化与企业生产组织方式变化 近30多年来,随着经济技术的进步,企业的生产组织方式始终处在变革之中,旧的生产组织方式不断被突破,新的生产组织方式不断被创造和推广。20世纪70年代中期之前,在国际上占主导地位的企业生产方式是福特制。福特制生产方式的特点是生产单元规模巨大,使用流水线制造工艺,生产大批量的标准化产品,用于大众消费。这种大规模、垂直一体化的生产方式将传统企业的内部化特征发挥到了极致。70年代中期之后,福特制开始被各种新的企业生产方式所取代。电子和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给企业的生产方式带来了一系列影响。首先,生产过程中的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使得生产过程可以分拆为系列操作过程;其次,单个操作过程越来越标准化和常规化,容许使用半熟练和不熟练工人;最后,生产过程的灵活性越来越高,改变了生产规模和成本之间的关系,可以缩短生产周期,增加产品

十大经济理论

十大经济理论 一、平衡发展理论 平衡发展理论,是以哈罗德-多马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为理论基础发展起来的。其中又有两种代表性理论,即罗森斯坦—罗丹的大推进理论和纳克斯的平衡发展理论。推进理论的核心是外部经济效果,即通过对相互补充的部门同时进行投资,一方面可以创造出互为需求的市场,解决因市场需求不足而阻碍经济发展的问题;另一方面可以降低生产成本,增加利润,提高储蓄率,进一步扩大投资,消除供给不足的瓶颈。平衡发展理论认为,落后国家存在两种恶性循环,即供给不足的恶性循环(低生产率——低收入——低储蓄——资本供给不足——低生产率)和需求不足的恶性循环(低生产率——低收入——消费需求不足——投资需求不足——低生产率),而解决这两种恶性循环的关键,是实施平衡发展战略,即同时在各产业、各地区进行投资,既促进各产业、各部门协调发展,改善供给状况,又在各产业、各地区之间形成相互支持性投资的格局,不断扩大需求。因此,平衡发展理论强调产业间和地区间的关联互补性,主张在各产业、各地区之间均衡部署生产力,实现产业和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平衡发展理论的出发点是为了促进产业协调发展和缩小地区发展差距。但是一般区域通常不具备平衡发展的条件,欠发达区域不可能拥有推动所有产业同时发展的雄厚资金,如果少量资金分散投放到所有产业,则区域内优势产业的投资得不到保证,不能获得好的效益,其他产业也不可能发展起来。即使发达区域也由于其所处区位以及拥有的资源、产业基础、技术水平、劳动力等经济发展条件不同,不同产业的投资会产生不同的效率,因而也需要优先保证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的投资,而不可能兼顾到各个产业的投资。所以平衡发展理论在实际应用中缺乏可操作性。 二、不平衡发展理论 不平衡发展理论,是以赫希曼为代表提出来的。他认为,经济增长过程是不平衡的。该理论强调经济部门或产业的不平衡发展,并强调关联效应和资源优化配置效应。在他看来,发展中国家应集中有限的资源和资本,优先发展少数“主导部门”,尤其是“直接生产性活动”部门。不平衡增长理论的核心是关联效应原理。关联效应就是各个产业部门中客观存在的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的关联度,并可用该产业产品的需求价格弹性和收入弹性来度量。因此,优先投资和发展的产业,必定是关联效应最大的产业,也是该产业产品的需求价格弹性和收入弹性最大的

小组成员职责分工精编版

小组成员职责分工精编 版 MQS system office room 【MQS16H-TTMS2A-MQSS8Q8-MQSH16898】

一、小组成员职责分工 小组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体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学生在小组内有明确的责任分工,并各行其职,是小组合作学习顺利开展的保障。 在小组学习的初期摸索阶段,组内职务固定。一段时间后,可根据实际情况有限度轮流或者全面轮流。 建议实行混杂分工。首先,常务分工,固定每个小组的组长,对全组的各项工作全面监督、负责,保证小组学习模式顺利开展;其次,根据学业情况和性格特长担任学科组长和其他“百分评比”任务,如纪律、卫生、活动等 小组成员在学习、适应一段时间,明确小组学习的基本实施规律后,可根据学科特长,不同成员担任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化学、史地政、生物及其他科学科组长。担任学科组长,也是一个学习过程,需要优秀的带动其他同学。 1.学科组长职责: (1)是小组本学科带头人; (2)本学科小组合作合作学习的组织者和指挥者: ①检查、督促本学科的导学案、作业完成情况 ②做好任务的分工; ③②开展组内讨论 ④调控任务的完成程度 ⑤落实展示的人员和内容 3.学科组员职责:

(1)自觉参与,把合作学习作为一种习惯,变成自己的自发行动: (2)自觉接受小组长分配的学习任务; (3)自觉地完成学案中最基本的学习任务; (4)自觉地与同学合作交流和反思 (三)值周职责(百分评比管理) 每个小组按周获得管理班级事务的能力,根据兴趣爱好特长自觉分工 二、小组精神文化建设 “小组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体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肖川:《新课程与学习方式变革》,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因此,小组合作学习的精神实质有三层含义:合作精神、创新精神和自主精神,其中合作精神最需要通过小组精神文化建设来加强。 合作探究是小组学习的重要步骤,小组成员围绕某一个问题展开讨论,发表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在小组内进行交流,相互学习,互相帮助,达成共识,解决问题,共同发展。这一过程需要小组有共同的价值追求,认同感、归属感、责任心和团队精神。这是小组精神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 (一)小组共同文化 1.小组名称: 由小组成员共同制定的固定化称谓,体现小组特色,原则上每个小组对应一个名称。 2.组徽(组标): 小组成员共同参与,设计有本组特色的组徽或组标。 3.小组口号: 由小组成员共同制定的有鼓动作用的简练明确的语句,应具有导向、激情、砺志、凝聚 等特点。 4.奋斗目标: ①注意长学年目标、学期目标、每月目标相结合; ②注意与班级总美德目标相结合 ③在教师引导下,由本组学生共同制定,是努力的方向,又有实现的途径,忌 不合实际 1.职责明确制 职责明确到人,并以明确的方式标注(如挂牌、贴桌签等方式),以便教师和学生知晓。 2.学习规范制

区域联系和主要的方式

在哈萨克斯坦生产的棉花→在土耳其纺织成棉线→在中国台湾省用德国制造的燃料染色→在波兰纺织厂织成粗棉布→在法国厂家生产的口袋衬里、洗涤和烫衣说明标签→在意大利厂家生产的纽扣、小铆钉→在菲律宾缝制牛仔裤→在希腊用浮石和硫酸对牛仔裤进行成品加工→德国人每年收集大约50万吨旧衣服→由德国人每年捐献旧衣服的越30%送往非洲。之前,其中的旧牛仔裤进入荷兰进行整理。 小结: 牛仔裤成衣的出现需要多道工序加工而成,一直到就牛仔裤的收集、整理、捐献等各环节和工序都分别在不同国家或地区完成,由此可见,不同区域的人们通过不同的经济活动发生着联系,这就是地域联系。 在生产活动中,各地区都有自己的优势条件,有些拥有丰富的原料、燃料,有些拥有廉价的劳动力。有些又拥有市场、技术或其他优势,地域联系使得各地的优势得以充分发挥一、地域联系的重要性 原料来源广 产品去向多发挥各区域比较优势 现代社会生产生产专业化→地域联系 地域分工细实现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交通运输 地域联系的主要方式: 通信 商业贸易 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 a、适运货物 空运:贵重、急需、数量不大的货物 公路:短途、量小、易死、易腐、鲜货 铁路:远程、量大 水运:大宗、笨重、远程、不急需的货物 管道:流体(气体、液体、固体粉末) b、运输方式选择的一般原则 贵重或急需的货物(数量不大):航空运输 容易死亡、变质的活物、鲜货:短途→公路运输 货运方式选择长途且数量大→铁路专用车 大宗笨重的货物(运距离运输)→水运或铁路运输 长距离、短时间内必须到达→航空运输 客运方式选择短途→公路运输 经济实惠的抵达→水运或铁路运输

C.综合考虑运距、运量、运费确定运输方式 近→公路小→航空 运距航空 远→水运运量铁路高→铁路 铁路大→运费 水运低→水运 另外还要考虑实际情况,看当地条件是否能满足。 图11-1-1 表示四种货物生产运输过程中的相关特征。读图回答(1)~(2)题。 1.适合航空运输的货物是( ) A.①B.②C.③D.④ 2.货物④的最佳运输方式是( ) A.公路B.河运C.铁路D.海运 右图是“铁路、公路、河运、海运、航空五种交通运输方式技术经济特征比较”示意图,图中1至5表示从最高到最低的五个等级。读图回答题。 3.图中a、b、c所代表的交通运输方式分别是 A.铁路、海运、公路 B.河运、公路、铁路 C.航空、铁路、公路 D.航空、公路、铁路 4.我国从中东进口石油,将石油从波斯湾运至上海, 应选择图中的 A.a运输方式 B.c运输方式 C.d运输方式 D.e运输方式 中亚位于“丝绸之路经济带”的中部,中亚国家与我国之间 已形成由铁路、公路、航空和管道等多种交通运输方式构成的综合运输体系。读我国与中亚部分地区略图,完成下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