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空间设计

合集下载

如何做建筑大空间营造方案设计

如何做建筑大空间营造方案设计

建筑大空间营造方案设计1、背景介绍在当今社会,人们日益重视建筑空间的设计和利用。

大空间建筑被广泛运用于商务大楼、展览馆、体育馆、会议中心等地方,成为城市的重要地标和文化景观。

而如何设计和营造一个具有氛围的大空间,是建筑师们面临的一项艰巨任务。

本文将围绕大空间建筑的设计原则、空间利用和氛围营造等方面展开讨论,并提出一个综合性的建筑方案设计。

2、设计原则在设计大空间建筑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原则:(1)功能性:大空间建筑通常被用作展览、演出、会议等活动,因此建筑设计要符合这些功能的需求。

例如,展览馆需要有充足的展示空间和观众通道,体育馆需要具备良好的观赛视角和运动设施等。

(2)空间感:大空间建筑需要营造宽敞、明亮的空间感,使人们在其中感到舒适和自在。

这就需要合理利用采光、天窗等手段,使室内空间充满自然光线。

(3)氛围营造:大空间建筑的氛围对人们的体验有重要影响。

设计师可以通过色彩、材料、灯光等方式营造不同的氛围,如明亮活泼、庄重肃穆等,以满足不同活动和需求的场景。

(4)可持续性:大空间建筑的设计要考虑到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选择环保材料、节能设计等措施,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延长建筑的使用寿命。

3、空间利用在大空间建筑设计中,空间利用是一个重要方面。

如何在宽敞的室内空间中合理布局功能区域,使人们能够方便舒适地进行各种活动,是设计师们需要思考的问题。

以下是一些提高空间利用效率的设计方法:(1)多功能区划:将大空间分割成不同功能区域,如展示区、休息区、办公区等,使每个区域既有自己的特点又可以相互配合,提高空间的利用率。

(2)灵活的隔断:采用可移动、可折叠的隔断墙等设计,可以在不同活动场景下灵活调整空间格局,增加建筑的使用灵活性。

(3)高效的通道设计:合理设置通道和连接空间的走廊、楼梯等,使人们能够便捷地穿行于各个功能区域,提高空间的利用效率。

4、氛围营造在大空间建筑中,氛围的营造至关重要。

不同的氛围可以带给人们不同的体验和感受,通过色彩、材料、灯光等手段来营造不同的氛围可以使建筑更具魅力和个性。

建筑空间设计

建筑空间设计

建筑空间设计建筑空间设计旨在创造宜人、实用和美观的建筑环境,为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提供舒适的空间。

在建筑空间设计中,考虑到的不仅是空间的布局和功能性,还包括了对美学、文化、社会和环境等方面的综合考量。

设计原则1. 功能性在建筑空间设计中,功能性是首要考虑的因素。

空间的设计应该充分满足使用者的需求,确保空间布局合理、通风良好、采光充足、便利实用。

2. 美学性建筑空间设计不仅要实用,还应该注重美学,打造具有艺术性和美感的空间。

通过合理的比例、色彩和材质搭配,营造出令人愉悦的视觉效果。

3. 共享性建筑空间设计应该考虑到多个使用者的需求,打造出适合共享的空间环境,促进人们之间的互动与交流,构建社区感和归属感。

4. 环境友好在建筑空间设计中,应该注重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选择绿色环保材料,设计节能环保的建筑系统,降低建筑对环境的影响,营造健康舒适的室内环境。

设计过程1. 研究和分析在设计建筑空间之前,需要对项目的需求进行充分的调研和分析,包括对场地、功能、使用者和环境等方面的了解,为后续的设计奠定基础。

2. 概念设计基于研究和分析的结果,进行概念设计,提出不同的设计方案和理念,进行初步的布局和形式构想,为最终设计提供思路。

3. 设计发展在概念设计的基础上,进行设计的深化和发展,考虑到细节和具体要求,调整空间结构、布局和材料,最终形成完整的设计方案。

4. 施工图设计将设计方案转化为具体的施工图,详细规定建筑的各个部分的结构、材料和尺寸,满足施工的需求,确保建筑空间的质量。

设计案例1. XX大厦XX大厦是一栋位于城市中心的商业办公楼,建筑空间设计充分考虑到商务人士的需求,融合了现代化的办公设施和独特的建筑风格,成为城市的标志性建筑之一。

2. XX社区中心XX社区中心是一个集休闲、娱乐和文化活动于一体的公共建筑,建筑空间设计注重多功能性和共享性,为社区居民提供了一个活动、交流的场所。

建筑空间设计是建筑领域中至关重要的一环,通过合理的布局和设计,创造出宜人的空间环境,让人们在其中生活、工作和交流。

如何做建筑空间平面组合方案设计

如何做建筑空间平面组合方案设计

建筑空间平面组合方案设计一、引言建筑空间平面组合方案设计是指在建筑规划过程中,根据建筑设计要求和功能需求,结合场地环境和空间限制,对建筑空间的平面布局进行设计和组合。

其目的是在确保功能性的基础上,使建筑空间更具观赏性和美感,为用户提供舒适、实用的空间环境。

本文将以一座商业综合体的平面组合方案设计为例,探讨建筑空间平面组合方案的设计方法和技巧。

二、场地分析商业综合体的场地位于城市的繁华商业区,周围是高层写字楼和商业建筑。

场地面积约为10000平方米,东西向宽120米,南北向长80米。

场地形状较为规则,周围道路宽敞,交通便利。

在分析场地环境的基础上,建筑师开始对商业综合体的平面组合方案进行设计。

三、功能需求商业综合体包含购物中心、餐饮区、办公楼和公共活动空间。

购物中心包括服装、鞋包、家居用品等多个品类店铺,需要合理的布局和通道设置,使消费者可以方便地浏览和购买商品。

餐饮区包括中餐厅、西餐厅、咖啡厅等,需要考虑就餐人数和用餐环境。

办公楼需要提供独立的入口和电梯,保证办公区域的私密性和独立性。

公共活动空间包括广场、步行街等,需要提供休闲和娱乐设施,吸引人流和增加活动氛围。

四、设计理念在功能需求的基础上,建筑师提出商业综合体应该体现“开放、多元、共享”的设计理念。

开放是指商业综合体应该具有开放性的空间格局,使人们可以自由流动和互动。

多元是指商业综合体应该包含多个功能区域,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共享是指商业综合体应该提供共享的公共活动空间,让人们可以在这里交流和互动。

在此设计理念的指导下,建筑师开始进行平面组合方案的设计。

五、平面布局1.购物中心区:购物中心区位于商业综合体的中心位置,面积约为4000平方米。

建筑师将购物中心区划分为四个主要功能区域:服装区、鞋包区、家居区和休闲区。

这四个区域围绕中央广场展开,形成环绕式的空间布局,使消费者可以方便地穿行和购物。

2.餐饮区:餐饮区位于商业综合体的东侧,面积约为2000平方米。

建筑设计空间布局

建筑设计空间布局

建筑设计空间布局建筑设计是一个综合性的过程,其中空间布局是其中一个至关重要的方面。

空间布局是指如何将建筑内部的各个功能区域有机地组织在一起,使其相互协调、通畅流畅,同时又能满足使用者的需求和体验。

本文将从不同方面探讨建筑设计中的空间布局问题,并给出一些实践中常用的技巧和原则。

一、空间流线布局空间流线布局是指在建筑内部确定各个功能区域的相对位置,使得人们在使用建筑时能够便捷地流动。

在商业建筑中,通常需要充分考虑人流、货物流和信息流的布局。

例如,商场的布局应该以主要进入口为中心,通过合理设置走廊和扶手电梯,将各个商铺和服务设施串联起来,形成一个便捷的购物环境。

在住宅建筑中,重点考虑的是私密性和通行的便利性。

例如,公共区域和私人空间应该有明确的界限,同时需要设计合适的通道来连接不同的功能区域。

此外,在设计多层住宅时,合理设置楼梯和电梯位置,以提供便利的垂直交通,也是一项重要的考虑。

二、功能区域布局根据建筑的不同用途和需求,需要将各个功能区域(如客厅、卧室、厨房等)有机地组织在一起。

设计师需要考虑不同功能区域之间的关系,确保布局合理、通畅。

例如,在办公楼中,通常需要将工作区域、会议室、接待区等功能区域相互连接,便于员工的工作和协作。

在住宅设计中,客厅通常是与其他功能区域相连的重要区域。

设计师可以采用开放式布局,将客厅与餐厅、厨房等区域无缝连接,增加功能的互动性和通透感。

此外,还应合理规划卧室、卫生间等私人空间,确保隐私和使用的舒适性。

三、空间比例和尺度空间比例和尺度在建筑设计中也是非常重要的方面。

合理的空间比例和尺度关系到人们在使用建筑时的感受和体验。

例如,在设计展览馆时,需要考虑展览空间和观众流动之间的关系,控制好展厅的尺度和空间布局,以营造出舒适、宜人的观展环境。

此外,还需要注意不同功能区域之间的相对比例。

例如,在餐厅设计中,用餐区和服务区的比例要适中,以保证用餐环境的舒适性和顾客的便利性。

四、自然光线和采光布局自然光线是建筑设计中的重要要素之一,它能够为建筑提供舒适的环境和节能的效果。

建筑空间与设计PPT课件电子版本

建筑空间与设计PPT课件电子版本
1. 静态封闭空间 ⑴ 限度性强的界面围合; ⑵ 内向的私密性尽端; ⑶ 领域感很强的对称向心形式; ⑷ 空间界面及陈设的比例尺度协调统一。
1、静态封闭空间
1、静态封闭空间
古典时代的建筑空间:承重体系;静止、永恒的空间
2. 动态开敞空间 ⑴ 界面围合不完整,某一侧界面具有开洞 或启闭的形态; ⑵ 外向性强,限定度弱,具有与自然和周围环境交流渗透的特点; ⑶ 利用自然、物理和人为的诸种要素,造成空间与时间结合的“四维空间”; ⑷ 界面形体对比变化,图案线型动感强烈。
巴塞罗那博览会德国馆
巴塞罗那博览会德国馆
巴塞罗那博览会德国馆巴塞罗那博Biblioteka 会德国馆巴塞罗那博览会德国馆
巴塞罗那博览会德国馆
巴塞罗那博览会德国馆
巴塞罗那博览会德国馆
巴塞罗那博览会德国馆
巴塞罗那博览会德国馆
岭南建筑:流动空间在地化
广州东方宾馆架空层与天台花园
岭南建筑:流动空间在地化
动态开敞空间
3. 虚拟流动空间 ⑴ 不以界面围合作为限定要素,依靠形体的启示,视觉的联想来划定空间; ⑵ 以象征性的分隔,造成视野通透交通无阻隔,保持最大限度交融与连续的空间; ⑶ 极富流动感的方向引导性空间线形; ⑷ 借助于室内家具及装饰要素形成 “心理空间”。
虚拟流动空间
二、现代建筑——流动空间
友谊剧院休息厅
岭南建筑:流动空间在地化
黄婆洞度假村
第四部分 作业 ——空间的限定与组合
对一个30m*15m的空间进行划分,完成空间的限定与组合 要求提供三种方案 作业要求:平面图与轴测图(1:100) 学时:3周半,第4周周四下课交
结束
1941年,任教于哈佛大学的吉迪安(Sigfried Giedion, 1888-1968)出版了《空间、时间和建筑——一种新传统的成长》(Space, Time and Architecture, the growth of a new tradition)。 第一次把建筑空间提高到超乎建筑构图与要素的高度,并将对在运动过程中所感知的空间,也即他的“时间-空间”概念的表现视为现代建筑与以往历史建筑的最大不同。

建筑设计讲义-空间篇

建筑设计讲义-空间篇

04
空间设计趋势
绿色生态设计
总结词
绿色生态设计强调建筑与环境的和谐共生,通过 采用可再生资源、节能技术和环保材料,降低建 筑对环境的负荷,营造健康、舒适、可持续的室 内环境。
节能技术应用
如保温、隔热、自然采光等,提高建筑能效,降 低能耗。
使用可再生资源
如太阳能、风能等,替代传统化石能源,减少碳 排放。
案例二:某购物中心的空间设计
总结词
激发购物欲望,引导人流
详细描述
购物中心的空间设计旨在激发消费者的购物欲望,引 导人流。通过合理的动线规划,将各个商铺串联起来 ,使顾客在购物过程中能便捷地到达目的地。同时, 设计富有创意的视觉元素和照明效果,营造出吸引人 的购物环境。此外,还考虑了商铺的布局和橱窗设计 ,以展示商品特色,吸引顾客驻足。
流线
合理规划人流、物流的流动线路,确保空间的通达性和流畅性,同时考虑空间的导向性和识别性。
空间的光影与色彩
光影
利用自然光和人工光的投射和反射,创造出丰富的光影效果,增强空间的层次感和立体 感。
色彩
通过选择合适的色彩搭配,营造出特定的氛围和情感,同时考虑色彩的生理和心理效应。
空间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材质与细节
材质
选择合适的建筑材料和表面处理方式, 以达到所需的质感、温度感、视觉效果 等。
环保材料选择
选用低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的环保建材,保 障室内空气质量。
人性化设计
总结词
空间布局合理
色彩搭配舒适
照明设计
家具人体工程学
人性化设计关注人的需 求和情感,通过空间布 局、色彩搭配、照明和 家具等设计元素,营造 舒适、温馨、富有情感 共鸣的室内氛围。

建筑设计中的空间布局

建筑设计中的空间布局

建筑设计中的空间布局建筑设计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艺术,它需要从多个方面来考虑和设计。

其中最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空间布局。

空间布局是建筑设计中很重要的一环,影响着建筑物的整体效果和使用效果。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建筑设计中的空间布局,从不同的角度分析建筑的空间使用。

一、空间规划和功能分区空间规划是建筑设计中最基本的设计要素之一,它的主要作用是确定建筑物内部空间的分区和功能分配。

空间规划可以使建筑物内部空间得到最充分的利用,同时也可以满足各种使用要求,提高空间的使用效率。

在空间规划中,需要考虑到建筑物的不同功能区域的使用要求和使用效果。

例如,大厅、会议室、办公室、餐厅等区域都具有不同的功能。

在进行空间规划时,需要根据这些功能的不同,进行相应的分区和功能分配。

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满足各种不同人群的使用需求,同时也可以使建筑物内部空间更加合理和安排有序。

二、人性化的空间设计人性化的空间设计是建筑设计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它关注的是人的需求和感受。

一个好的空间设计需要考虑人的活动和需求,以及人与空间的交互关系。

因此,在建筑空间设计中,需要从人性化的角度来考虑空间布局。

例如,在公共建筑中,可以通过合理的空间规划和布局,使人们在使用建筑物时感到舒适和愉悦。

比如,大厅可以采用开放式的设计,使得人们在进入建筑物时,能够感觉到宽敞明亮,同时还可以舒缓人们的情绪和压力。

此外,色彩、光线、材料等也都可以影响人们的情绪和感受。

因此,在建筑空间设计中,也需要考虑这些因素来创造一个更加人性化的空间环境。

三、细节设计细节设计是建筑设计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它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细节设计包括建筑物内外各个细节的处理,例如窗户、门、天花板、地毯、墙面等。

通过好的细节设计,可以让建筑物更富有个性和文化特色,同时也可以提高它的实用性和美观性。

在细节设计中,要考虑到建筑物内空间的整体风格和要求,和不同细节之间的关联。

细节设计可以突出建筑物中的一些特色,同时也可以让建筑物更加协调和自然。

建筑空间设计的心理因素分析

建筑空间设计的心理因素分析

建筑空间设计的心理因素分析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建筑空间设计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建筑空间设计不仅仅只是一个物理空间的布局,更重要的是如何满足人们的心理需求。

在建筑空间设计中,心理因素起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从人们对空间的需求、心理因素及其应用等方面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人们对空间的需求人们对空间的需求是多种多样的,这也是设计师需要关注的重要问题。

人们对空间的需求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1.功能需求空间首先要满足人们的基本功能需求。

例如,住宅空间不仅要有厨房、卫生间等基本设施,还要能够满足休息、娱乐等多种需求。

2.安全需求人们在空间中必须感到安全。

这意味着空间应该保持清洁、明亮、舒适、通风,并且必须具有足够的安全措施。

3.隐私需求无论是住宅还是办公室,人们对空间的隐私需求都是必要的。

因此,设计师必须充分考虑空间的私密性,确保人们在空间中不会受到侵扰。

4.审美需求空间的外观和内部设计必须符合每个人的审美需求。

美丽、舒适的设计既能满足人们的视觉需求,同时也会让人们感到更加愉悦。

二、心理因素心理因素是影响人们对建筑空间设计的重要因素。

有些设计可以增强人们的情感体验,而有些设计则会制造压迫感。

1.空间舒适度空间的舒适度是心理因素的重要因素之一。

设计师必须确保人们在空间中感到舒适和愉悦。

这可以通过空间的色彩、材料、光线、温度和声音等多种因素来实现。

例如,在住宅设计中,色彩应该自然、和谐的,因为这有助于放松人们的大脑,延长人们的寿命。

2.人类量身定制的设计建筑空间设计不仅要考虑实用性和美观,更重要的是设计一间属于人类的宽敞空间,让人们的活动呈现出天然的舒适和放松的状态。

例如,设计师可以通过调整家具的高低宽窄来适应人们的身体姿势和活动方式。

3. 空间尺寸空间尺寸是心理因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空间必须足够大,让人们不会感到拥挤,在一个空间中呼吸自由。

如果空间过小,人们会感到压迫和逼仄,导致心理上的烦躁感和不安全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筑空间设计
由同济大学逸夫楼想到的……
中国有五千年文明,深厚的文化底蕴足以使建筑形式多变而意境深幽,凝聚的文化沉淀能唤醒人们潜伏的需要,从而满足于深藏心底久远的追求,梁思成先生在谈论中国建筑文化时经常不无自豪地说:历史上每一个民族的文化都产生了它自己的建筑,随着这文化而兴盛衰亡,那么在这个瞬息万变的现代世界中,作为当代中国的建筑师们,如何去精心地对待每一个设计,使设计思想真正体现以人为本,营造一个“人的场所”呢?如何为建筑文化的繁荣作出自己的贡献呢?
建筑事业是“万岁的事业”,从本质讲是上百年、上千年的大计大业,因此也往往是遗憾最多的文化,有些房造好后人见人骂,但如不利用则浪费更大,只好“削足适履凑合用”,因此建筑师的职责和任务,就是要不断地设计出精品来,使遗憾降到最低限,使建筑更好地服务于人,为人所用。

同济大学逸夫楼就是一个很好地与环境结合,运用空间流动渗透手法,使室内空间设计别具一格,把功能与空间完美组合在一起的设计精品,它足以体现了建筑师的巧妙构思和独具匠心的创新意识。

同济大学逸夫楼,又名科学苑,建筑面积6800m2,是一个集学术交流中心和现代化教学、办公为一体的综合楼,坐落于四平路,校园东大门前,平面呈“工”字形,造型和色彩浑然一体,为校前区校园环境的完整和质量的提高增添一景,大面积的白色面砖、灰色眉线及宝蓝色玻璃,使立面典雅,富有雕塑感,形成校园主要的景观。

人是自然的产物,在长期的历史进化的过程中与自然界形成了不可分割的亲密关系,人们对树木、花草、流水、喷泉等有一种本能的、自然的爱好。

波特曼曾说过:建筑是一种社会艺术,而且是一种最大众化的社会艺术,建筑实质性的东西是空间,而空间的本质是为人服务,所以建筑要给人提供一个能够回归自然的空间和场所,在波特曼的精彩的共享空间和城市综合体中,处处能看到绿色的植物、花草、流动并发出响声的溪水与喷泉,使人仿佛置身于一个真实的自然之中,而逸夫楼设计者恰恰抓住了这一点,巧妙地运用两个简洁、狭长型中庭,呈“T”字型相交,南北向的中庭带有二层回廓,兼有交通、交往、展示等多功能,内装修呈浅色基调,再加上柔和的光线透过蓝色玻璃天棚,为整个室内罩上一层淡淡的蓝灰色基调,中庭南端的富有动感的花岗石拼贴画,与北端大片透明玻璃
透过的绿色树影,往来的人群相映成趣,使狭长的中庭充满生机活力,使室内外空间和谐地组合起来,给人一种舒心、怡人之美感,尤其是在风和日丽的晴朗天气,身临其中,心情也会变得如阳光般灿烂、明媚。

位于大报告一侧的另一个东西向中庭,也体现了设计师的点睛之笔,充分利用了功能的需要,使中庭地面由西至东逐级抬高,形成五个不同标高的大平台,平台上布置了绿化、供人休憩的座椅,顶棚采用大玻璃,和煦的阳光洒入,身临其中的人们会疑惑?是室内还是室外呢?这既解决了交通疏散问题,又丰富了室内景观,并巧妙地通过走廊与南北中庭联系在一起,极富创意,简简单单的两个中庭,经过建筑师精心设计,产生了独特的魅力、优雅的情调和整体的节奏感。

充分体现了建筑师对人性的关注和追求,在自然中,那雨声、水声、小鸟的鸣叫声,那活动的人,一切都是动态的了。

爱动态是人性的内涵之一,逸夫楼的空间设计中,上下来回走动的人,富有动感的雕塑、苍翠欲滴的绿树,这一切形成了一个充满生机,富有生活趣味的人性的空间。

西方有句名言“建筑是凝固的音乐”和“建筑是石头的史书”,前者讲建筑的形式美,后者讲建筑所反映的文化深层结构。

那么如何让建筑体现出这两点呢?一是建筑师要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建筑设计并不是1+1=2,每个建筑师个体之间都有区别,区别处不在“硬件”,而在“软件”,软件所要解决的是使建筑的风格体现时代风貌,民族特色,与环境融洽协调,体现建筑师的文化,素质修养等。

逸夫楼的室外空间设计与室内空间设计均体现了设计师新颖的构思与丰富的想象力,如立面设计简洁而又富于变化,采用半圆、圆、球体的造型母题,极富有个性和丰富变化中的统一性,外样转角作弧线处理,使大块厚实的体量柔和许多,半圆形的入口,上嵌圆形校徽图案,中庭上空的半圆形拱顶等,富有变化而又不离主题,入口广场尺度适宜,与学院广场遥相呼应,白色与宝蓝色彩在绿树掩映下,极富韵律感,使人赏心悦目。

人常说好的建筑远观有势、近看有型,可粗看亦可细玩。

精心设计,不仅要有好的细部处理,更重要的是建筑师要有大胆的创新意识、渊博的知识和敬业精神。

愿当代的建筑师们都能精心的设计,以人为本,设计出能反映出我们时代特征,民族文化的更多更好的精品,使建筑更好地服务于大众,体现二十一世纪中国应有的新的形象。

2001.4.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