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西马铃薯产业发展及成本与收益调查

合集下载

定西市马铃薯产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

定西市马铃薯产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

定西市马铃薯产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定西市是一个马铃薯产业发展较为成熟的地区,拥有较为完善的产业链条和市场体系。

目前,该地区马铃薯种植面积达到了40000多亩,年产量超过20万吨,其中以马铃薯淀粉生产为主要产业,占据了市场的较大份额。

此外,马铃薯种植还涉及到食品、饲料等多个领域,形成了较为多元化的产业格局。

问题:
尽管定西市马铃薯产业发展较为成熟,但仍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马铃薯的品质和品种较为单一,无法满足消费者不断增长的需求。

其次,农民在种植过程中缺乏科学技术的指导和支持,导致种植效率不高,产量不稳定。

另外,由于市场压力和竞争加剧,部分农民为了追求快速利润,使用化肥、农药等大量的化学物质,导致马铃薯的质量下降,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了潜在的危害。

对策: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定西市应采取以下措施:
1.加强技术培训和扶持政策,提高农民的种植技能和管理水平,提高马铃薯的品质和产量水平。

2.推广品种多样化,引进更多适应当地气候和土地条件的马铃薯品种,丰富市场供应和消费者选择。

3.加强市场监管和质量检测,严格控制农药、化肥等化学物质的使用,保证马铃薯的品质和安全性。

4.建立马铃薯产业联盟,促进产业链上下游的合作和协调,提高
整个产业的效益和影响力。

5.支持科技创新,引进先进的种植技术和生产设备,提高马铃薯的品质和产量水平,推动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马铃薯生产现状、问题及对策探讨——以甘肃省定西市为例

马铃薯生产现状、问题及对策探讨——以甘肃省定西市为例

品牌战略与电子商务马铃薯生产现状、问题及对策探讨—以甘肃省定西市为例蒲文鹏刘芳芳赵艳红(西北师范大学,甘肃兰州730070)摘要:近年来,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定西市马铃薯生产已逐步向合作化、规模化方向发展,马铃薯耕种的 机械化程度、育种技术不断提高,贮藏体系渐趋完善,并已建立起马铃薯专用肥生产线,马铃薯生产的专业化程度 一步步增强,经济效益大大提高,改善了当地人民的生活水平。

但当地马铃薯生产仍存在诸多问题。

此次调查旨 在通过实地走访调研、查阅文献、分析调查结果来认识当地马铃薯生产现状及不足之处,并且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建议。

关键词:定西市;马铃薯;生产现状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定西市位于甘肃中部,处于南温带半湿润—中温带半干旱丨x:,海拔较高,昼夜温差大,生产的马铃薯营养价值高,素有“马铃薯之乡”的称号。

早在21世纪初期,当地政府提出“洋芋工程”的发展战略,马铃薯产 业走向规模化发展道路。

近年来,马铃薯生产技术有了很大提升,种植规模扩大,马铃薯产量激增,远销欧 非拉。

调查发现,当地马铃薯耕种的机械化程度虽有所提高,育种技术进步,但点籽、收获大多延续传统的手工操作,生产效率低,缺少适合在当地水肥条件下种 植的特色马铃薯薯种、农业订单管理欠科学规范,制约 着当地马铃薯生产向专业化方向发展。

在庞大的资源 条件、良好的外部环境、日益扩大的国际国内市场下,解决马铃薯发展存在的问题,推动当地马铃薯生产技术与生产效率的提高,不仅关乎当地经济的发展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而且对于国家粮食安全与西部大开发战略有重大影响,对于定西马铃薯生产发展的研究有极大的现实意义。

1问卷设计与调查情况1.1问卷设计调查问卷主要包含三部分是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在问卷中设置五个题项,以调查马铃薯种植人群 的受教育状况、家庭收人状况、家庭人口数和家庭所在 县区等基本情况;二是马铃薯的种植现状,包括马铃薯 种植收获方式、施肥方式以及贮藏方式等是就交通状况、种植马铃薯所人、政府支持力度方面进行的满意 度调查a1.2调查情况本次调查以定西市各县区马铃薯种植人群为调查对象,主要在安定区西川、香泉、渭源县会川、五竹、大安乡、陇西县福星、高楞、通安、通渭县马营、华岭、doi:10. 19311/ki. 1672-3198. 2016. 30. 036彰县芒岔、石川、草滩、临洮龙门、连儿湾、岷县麻子乡、闾井镇等马铃薯生产的典型乡镇地区展开,采用 实地走访的调查方式,共计调查7个县K 18个乡镇30个行政村294户,历时H个月。

甘肃定西市马铃薯发展状况

甘肃定西市马铃薯发展状况

甘肃定西市马铃薯发展状况甘肃定西市是中国马铃薯的重要产区,其马铃薯产业在当地农业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

以下是对定西市马铃薯发展状况的详细分析:一、地理优势定西市位于甘肃省的中部,海拔较高,气候凉爽,土壤肥沃,光照充足,降雨量适中,非常适合马铃薯的生长。

此外,定西市还拥有便利的交通条件,为马铃薯的运输和销售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二、生产情况定西市的马铃薯种植面积广阔,是中国马铃薯的主产区之一。

当地农民有着丰富的马铃薯种植经验和技术,对马铃薯的生长和发育有着深入的了解。

在种植过程中,农民们注重科学施肥、合理灌溉、病虫害防治等环节,使得定西市的马铃薯产量和质量都得到了保障。

三、产业现状定西市的马铃薯产业已经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产业链。

从种薯繁育、种植、收购、储存、加工到销售,各个环节都得到了有效的衔接和优化。

定西市还积极发展马铃薯加工业,延长产业链条,提高产品附加值。

目前,定西市的马铃薯加工产品主要包括薯片、薯条、全粉等,这些产品在国内外市场上都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青睐。

四、发展前景随着消费者对健康饮食的追求和对马铃薯营养价值的认识不断提高,马铃薯市场需求量将会进一步增加。

定西市作为中国马铃薯的重要产区,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和丰富的种植经验,其马铃薯产业的发展前景非常广阔。

未来,定西市可以继续加强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提高马铃薯的产量和质量,扩大品牌影响力,加强与国内外企业的合作与交流,推动马铃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五、存在问题与挑战尽管定西市的马铃薯产业已经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随着种植面积的扩大和产量的提高,市场竞争日益激烈,需要进一步提高产品的质量和附加值,增强市场竞争力。

其次,在加工环节上还存在一些技术瓶颈和设备老化问题,需要加大科技投入和设备更新。

此外,在销售渠道上还需要进一步拓展和优化,加强与国内外市场的联系和合作。

最后,在可持续发展方面还需要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和资源的合理利用,推动产业与环境的和谐发展。

定西马铃薯调研报告

定西马铃薯调研报告

定西马铃薯调研报告以下是关于定西马铃薯调研的报告,总计1000字:标题:定西马铃薯调研报告摘要:本报告对定西马铃薯产业进行了调研,涵盖了产业规模、产量、种植面积、品种、销售渠道等方面的信息。

调研结果显示,定西马铃薯产业正在积极发展,但仍面临一些挑战和机遇。

一、介绍定西市位于中国甘肃省,是该省重要的农业区域之一。

马铃薯作为主要的农产品之一,在定西有着广泛的种植和消费市场。

本次调研旨在了解定西马铃薯产业的现状、问题和发展趋势。

二、现状分析1. 产业规模:定西马铃薯产业的规模逐年增加,种植面积不断扩大。

根据调查数据显示,近年来,定西市的马铃薯种植面积已经超过XX万亩,产量也随之增长。

2. 品种:定西市的马铃薯品种丰富多样,包括普通马铃薯、紫薯、红皮马铃薯等。

各个品种在市场上有不同的需求和价值。

3. 销售渠道:调查显示,定西市的马铃薯销售渠道主要由批发市场、农贸市场和超市等组成。

部分农民也通过网络销售,提高了销售效益。

三、问题与挑战1. 品牌建设不足:在调研中发现,定西马铃薯缺乏统一的品牌形象和宣传,导致产品在市场上缺乏竞争力。

2. 市场需求不平衡:目前,定西市的马铃薯市场主要集中在农贸市场和批发市场,对高品质、不同品种的马铃薯需求较低。

3. 配套设施不完善:一些农民在种植和销售过程中遇到了一些问题,如运输困难、仓储设施不足等。

四、机遇与发展趋势1. 品牌建设机会:通过加强品牌建设和宣传,定西马铃薯可以在市场上建立更好的品牌形象,提高产品的竞争力。

2. 市场多样化需求:随着消费者对食品质量和品种的要求提高,定西马铃薯可以通过培育不同品种、提高产品质量和创新销售渠道来满足市场需求。

3. 政府支持政策:政府可以通过制定支持政策,提供资金支持和技术指导,帮助定西马铃薯产业健康发展。

五、建议1. 加强品牌建设:定西市可以通过打造统一的品牌形象和宣传,提高产品的认知度和市场影响力。

2. 提升品质和创新:定西市应该注重培育高品质的马铃薯品种,并且密切关注市场需求,根据消费者的偏好进行创新。

定西市马铃薯产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建议

定西市马铃薯产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建议

78 2018率第O1期(昆第534期)
农经管理 ; .II
NongjingGuanIi ’
淀粉 (薯条 )千吨以上 的龙头加工 企业 34家 ,有 82家 中小 型 淀粉 厂以生产粗淀粉 、粉条 、粉皮 为主 ,其 中安定 区鲜薯 加工 能 力达到 36万 t,小型淀 粉/JnT点遍布城 乡 ,产 品发展到 薯 片 、薯条 、变性淀粉 、粉 皮等 10多个品种 。同时成立了定西市 马铃薯 淀粉行业协会 ,组建 了甘肃首家 马铃 薯淀粉质量安 全 检测检验 中心 。据 2012年定西市统一抽样检验结果 ,定西市 多数企业生 产的精淀粉综合指标达到 国家一级 品标 准 ,部 分 企业达 到国际优级标准 。
农 经 管 理

NongjingGuan
定西市马铃 薯产业 发展现状 、存在 问题 及建议
李 丽
(甘 肃 省 陇西县 文峰 镇人 民政 府 ,甘 肃 陇 西 748100)
摘 要 :本文通过对定西市马铃 薯产业发展现状的 阐述 ,分析 了马铃薯 产业发展 中存在的 问题 ,并提 出了加大各方挟持和 资金投 入力度 ;完善标 准化 生产 ,增加机械化种植 面积 ;组建新的企业龙头 ;完善马铃薯 营销体 系,开拓马铃薯新市场 ;提 高企业 环保意识 ,促进马铃薯加工业健康持续发展等建议。
关 键词 :定西市 ;马铃 薯;产业 ;标 准化 ;建议
中图分类号 :F326.11 文献标 识码 :A 文章编号 :1o03—6997(2018)0卜0o78~O3
定西市位于甘肃 省中部 ,北 与兰州市 、白银 市相连 ,东与 平 凉市 、天水市毗邻 ,南 与陇南 市接壤 ,西 与甘南州 、临夏州 交界 。南北长 210 km,东西宽 179 km,总面积 19 609 km ,人 口300万人 。海拔高度 1 640~3900in。定西市是全 国最适宜于 马铃薯种植 的三大区域之一 ,年降水 400~600 mm,且 主要集 中在秋 季 ,年平 均气温 6.7℃ ,无霜期 109—162 d,生 长期 内 日最高气温 ≥30℃的 日数 很少【1l,且持续 时间短 ,这些光能 资 源及降 水规律 与马铃薯 块茎膨 大期相 吻合 ,雨热 同期 ,不仅 对 增加 马铃薯 的产量 、积 累马铃薯 于物质有 利 ,而且 能抑制 马铃薯病毒病 的蔓延 和加重 ,对 马铃 薯品质和 品种的退化速 度也有所减缓[21。同时 ,定西市的土壤主要 为黑垆 土 、黄绵土 、 灰钙土 和潮土 4个土类 ,土壤少氮 、富钾 、缺磷 ,这些优 越 的 土地资源 ,为优质 马铃薯 的生产提供 了更 大的发展空 间。由 于特 产的马铃薯个 大 、质优 ,色 白体 圆 ,薯皮 光滑 ,薯 型整齐 ,口感 醇香 ,干物质 含量高 ,耐运 、耐藏 ,是各 种马铃薯淀粉及其制 品生产 的上好 原 料 『31。 1 定西市马铃薯产业发晨现状 1.1种 植 面 积 不 断 扩 大

定西市马铃薯产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

定西市马铃薯产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

定西市马铃薯产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的推进,马铃薯作为重要的农产品之一,其产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

定西市作为甘肃省马铃薯种植重镇之一,其马铃薯产业也在逐渐壮大。

但是,随之而来的问题也日益突出。

本文将对定西市马铃薯产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进行探讨。

一、现状分析1.产业规模扩大近年来,定西市马铃薯种植面积不断扩大,2019年种植面积达到31.87万亩,同比增长4.5%。

同时,产值也在逐年攀升,2019年达到94.2亿元。

2.产品品质提升随着种植技术的不断提高和品种的不断改良,定西市马铃薯的品质也逐渐提升。

目前,该市已有多个品种获得国家农业部颁发的品种保护证书。

3.市场前景广阔马铃薯是我国居民膳食中的主要来源之一,其市场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加。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结构的改变,对马铃薯的需求也将越来越大。

二、问题分析1.品种单一目前,定西市的马铃薯品种仍相对单一,大部分是普通马铃薯和优质马铃薯。

缺少特色品种的开发和推广,影响了市场竞争力。

2.产业链不完善定西市马铃薯产业链上下游环节不完善,缺乏统一的产品质量标准和品牌,导致产品同质化严重,价格竞争激烈。

3.品牌知名度不高缺乏知名品牌的支持,定西市马铃薯在市场上的竞争力较弱,难以形成品牌效应,影响了市场开拓和产品销售。

三、对策建议1.加强品种改良和开发加强与相关科研机构的合作,推进马铃薯良种选育和品种改良,开发具有特色的高端品种,提高市场竞争力。

2.完善产业链加强上下游协调,建立统一的产品质量标准和品牌,并引导企业加强生产配套设施建设,提高产品加工和销售水平,形成完整的产业链。

3.加强品牌宣传和营销加强企业对品牌的宣传和营销,提高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

同时,加强网络营销和电商渠道的建设,拓展销售渠道和市场份额。

总之,定西市马铃薯产业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但仍面临着诸多挑战。

希望通过各方的共同努力,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和知名品牌,推动定西市马铃薯产业迈上新台阶。

定西市马铃薯产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

定西市马铃薯产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

定西市马铃薯产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
定西市位于甘肃省中部,是中国著名的马铃薯生产区之一。

近年来,随着国内外市场需求的不断增加,定西市马铃薯产业发展迅猛,但也面临着一些问题。

一、现状
1.产业规模扩大:定西市马铃薯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年产量也在逐年增加。

2.品种逐渐增多:除了传统的马铃薯品种外,定西市还引进了多个适应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新品种。

3.加工业发展迅速:随着马铃薯加工技术的不断提升,定西市马铃薯加工企业数量也在不断增加。

二、问题
1.品质不稳定:由于气候条件和土壤质量变化较大,定西市马铃薯品质不稳定,导致销售难度加大。

2.销售渠道单一:定西市马铃薯销售主要依赖于传统的批发市场,缺乏多样化的销售渠道。

3.缺乏品牌建设:缺乏知名品牌的马铃薯企业难以获得消费者的信任和认可。

三、对策
1.加强品质管理:定西市马铃薯企业应加强品质管理,采取科学合理的种植、收储、运输等措施,提高马铃薯品质的稳定性。

2.拓宽销售渠道:定西市马铃薯企业应积极拓宽销售渠道,开拓
电商、连锁超市等多样化的销售渠道,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

3.加强品牌建设:定西市马铃薯企业应积极开展品牌建设,利用品牌效应提高产品知名度和美誉度,提升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综上所述,定西市马铃薯产业发展前景广阔,但也需要从品质管理、销售渠道、品牌建设等方面加强改进,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进一步促进马铃薯产业健康发展。

2024年土豆种植市场调查报告

2024年土豆种植市场调查报告

土豆种植市场调查报告1. 引言土豆是世界上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也是主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土豆种植业在许多国家都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

本报告通过对土豆种植市场进行调查,旨在了解土豆种植业的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2. 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用了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两种方法。

问卷调查主要针对土豆种植农户进行,以了解他们的种植规模、种植技术、收益情况等。

实地访谈主要针对土豆种植企业和销售商,以获取更加全面的市场信息和市场需求。

3. 土豆种植市场概况经过调查,我们了解到土豆种植市场的概况如下:•土豆种植面积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主要由于土豆的需求量持续增加。

•多数农户的土豆种植规模较小,专业化大户较少。

•目前市场上主要供应的土豆品种有马铃薯、红薯和番薯等。

•土豆种植业的市场竞争较为激烈,价格波动较大。

根据实地访谈的结果,我们对土豆市场的需求进行了分析:•食品加工行业对土豆的需求量大,主要用于制作薯片、薯条等食品。

•家庭消费市场对土豆的需求也较大,主要用于烹饪和食用。

•部分地区的农户在农闲时期也会种植土豆,以增加收益。

5. 土豆种植技术和管理情况调查显示,土豆种植农户普遍采用的种植技术和管理方法如下:•土豆品种的选择主要考虑产量、品质和抗病性。

•土壤的选择和处理对土豆的产量和质量有重要影响。

•合理的施肥和灌溉管理可以提高土豆的生长和产量。

6. 土豆种植收益情况根据问卷调查的结果,我们对土豆种植收益进行了统计和分析:•大多数农户的土豆种植收益较为可观,但仍有部分农户存在收益较低的情况。

•土豆的销售价格受市场波动影响较大,会对农户的收益产生一定影响。

通过对市场调查和需求分析,我们对土豆种植市场的前景进行了展望:•随着人们对健康食品的关注增加,土豆种植业有望得到更多的发展机会。

•土豆加工行业的快速发展将促进土豆市场的扩大。

•技术进步和科研成果的应用将提高土豆种植的效益和质量。

8. 结论综上所述,土豆种植市场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但也存在一些挑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定西马铃薯产业发展及成本与收益调查发布日期:2008/06/05 阅读次数:84 来源:定西市物价局综合科近年来,我市各级政府坚持顺应天时、遵循自然规律,顺应市场、遵循经济规律,顺应时代、遵循科学规律的“三个顺应、三个遵循”的工作指导原则,在发挥比较优势,发展特色经济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绩,特别是马铃薯产业更是我市经济发展、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和“拳头”产品。

一、生产现状我市是甘肃省马铃薯的主产区,全国马铃薯之乡。

我市地处甘肃中部,分为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干旱半干旱区和高寒阴湿区两个自然类型,干旱少雨,年均不足300毫米的降水量在时间分布上又很不均匀,春夏之交的“卡脖子旱”使许多高杆农作物不适宜生长,从这一气候条件出发,顺应自然规律,种植耐旱的马铃薯就成为调整种植结构的现实选择,而马铃薯具有加工增值高、耐旱、耐瘠薄、高产稳产、适应性强、营养成分全和产业链长等优点。

我市马铃薯种植已呈片带化、规模化发展,种植面积多年稳定在300万亩以上,已成为全国三大马铃薯主产区之一,安定区已成为全国马铃薯种植第一县,种植面积达100万亩。

在我市形成了陇薯、渭薯、武薯、青海薯、甘农薯和外引专用薯等六大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品种系列,成为国内最大的马铃薯良种和脱毒种薯生产基地;形成了洮河、渭河、漳河流域川水区优质菜用薯和加工专用薯、南部高寒阴湿区优质菜用型和脱毒种薯、北部干旱半干旱区高淀粉型和外销商品薯三个特色鲜明的区域化分布基地。

2007全市马铃薯播种面积365.97万亩,总产量366万吨,面积、产量分别占全市粮食作物的61.20%、72%,占全省马铃薯播种面积、产量的37%、29%。

全市农民人均1.37亩,由于受春旱的严重影响,单位面积产量仅为1000公斤,比2006年的1400公斤减产28.57%。

二、加工、生产、销售优势突显(一)规模优势已经形成,基地规范化、集约化和订单化生产水平不断提高。

1、根据“围绕龙头建基地、突出特色建基地、依据市场建基地、连片开发建基地”的思路,通过政府推动、科技驱动、企业带动,不断扩大马铃薯种植面积,基本形成了区域化布局、规范化种植、订单化生产的格局。

从1996年提出“洋芋工程”到2007年底全市马铃薯种植面积由150万亩迅速扩大到366万亩,实现了由零星分布、分散种植向区域化、规模化和产业带的转变。

我市有6个县区种植面积突破30万亩,其中4个县区突破50万亩,在短短10年的时间里,我市把“小土豆”做成了“大产业”。

规模化、标准化让洋芋“土起来”,按照“村有点、乡有片、县区有带”的要求和“科学布局、合理轮作、规范种植”的原则,实行农艺农机结合、良种良法配套、大力推广旱农综合组装配套技术,我市共建马铃薯无公害标准化示范基地165个、150.50万亩。

从去年开始,我市企业连续向天津顶峰集团发送4列马铃薯精淀粉专列,开创了全省乃至全国淀粉专列的先河,由于质量有保证,淀粉从原来的3500元/吨提高到5050元/吨,标准化生产不仅让农民获利,企业也得到了实惠。

2、我市把扶植和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作为保护和支持农业、有效化解自然风险、市场风险和推进农业产业化的重要措施来抓,共发展马铃薯专业合作组织180多个,主要从事良种、种植、加工、贮藏、外销、技术信息等方面的中介服务,主要有龙头企业带动型、经营服务型、股份合作型、政府引导型和能人带动型等六种组织类型,在订单农业的发展上,起到了重要作用。

以“企业+协会+基地+农户”、“企业+基地+农户”、协会+基地+农户”等形式,实施订单化种植217.21万亩,占马铃薯种植面积的60%以上,且订单模式已由政府推动为主向企业、协会、大户主动对接农户的市场化运作转变。

(二)龙头企业不断壮大,淀粉精深加工能力、质量逐年提高。

近年来,我市提出并实施“抓大、扶中、限小”战略,大力发展马铃薯淀粉加工能力,我市淀粉加工企业达443家,千吨以上规模的33家,其精淀粉及其制品生产能力达35万吨,万吨以上规模的达20家。

产品发展到精淀粉、变性淀粉、全粉、薯条、精粉皮、膨化食品等10多个品种。

2007年我市已加工马铃薯62.20万吨,生产淀粉11.04万吨,完成工业总产值3.08亿元,增加值1.05亿元,占我市全部工业增加值的7.36%。

定西薯峰公司等15家企业先后被认定为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陇西清吉等9家企业先后被认定为省级以上农业化重点龙头企业,临洮腾胜公司被认定为国家农业化重点龙头企业。

根据我市统一抽样检验结果,绝大多数企业生产的精淀粉综合指标达国标一级品标准,部分产品达国标优级标准。

(三)流通网络日益完善,外销、贮藏工作成效显著1、为调节市场需求的时空分布,缓解集中上市压力,廷长加工原料供应时间,稳定价格、增加农民收入,我市提出了“深挖窖、广积薯、均上市、稳价格、保加工、增收入”的思路,认真总结推广农户、大户、协会、企业创造的不同类型的有效贮藏模式,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科学规划、统一标准,已形成了农户分散贮藏5-10吨、协会(大户)30-50吨、企业80-100吨三个贮藏层次,商品薯、加工薯、种薯三个贮藏类型和“企业+乡镇”、“协和(大户)+乡镇”、“农户贮藏”三种贮藏模式的良好格局。

截止2007年底,各类贮藏窖(库)达90万眼(座),贮藏能力达250万吨。

2、运用“品牌+专列+团队精神”的营销手段,实施“稳定占领低端市场、巩固提高高端市场、研究开拓超级市场(超市)、逐步挺进国际市场”的营销战略,创市场、进终端,占领消费群体。

我市已建成临洮康家崖、陇西文峰、安定马铃薯交易综合中心、安定区谗口、渭源会川、岷县梅川六个较大规模的马铃薯专业批发市场,有中小型马铃薯交易市场32个,参与马铃薯交易的农贸市场185个,有2000多个收购网点遍布乡村,马铃薯贩运大户3125个,初步形成了以六大专业市场为主体,中小型市场和相关农贸市场为补充,以购销贩运大户为依托,以收购网点为基础的马铃薯交易批发市场和购销服务网络。

3、政府、协会、铁路联手解决运力“瓶颈”制约,增强了我市马铃薯承载市场风险的能力。

面对公路治超、铁路运力十分紧张的严峻形势,我市成立了马铃薯销售协调领导机构,组建了铁路运输路地联运办公室,多方协调争取铁路运力,政府、铁路部门联手推出的“车皮计划”让农民放宽了心,2004年9月24日,中国铁路运输史上第一趟农产品专列---定西马铃薯专列从我市陇西车站驶出发往广州。

2007年平均每天有8节车皮发往广州、湖北、上海、四川、江苏等地,外销鲜薯100.07万吨。

在中原、华南市场占有份额一度达90%以上,上海、南京等华东市场和重庆、成都等西南市场的份额也稳定在50%以上,在广东大朗、湖北武汉、上海曹安、四川成都、江苏南京等终端市场,只要听说是定西的马铃薯,商贩们一拥而上,一抢而光。

马铃薯专列的开通,为我市马铃薯建立了几十个直销窗口,最重要的是建立了价格信息平台、物流配载平台、交易平台。

通过调控车皮运载权,增强了我市马铃薯承载市场风险的能力,提升了马铃薯的市场在终端形成并掌控价格。

(四)良种推广步伐明显加快,科研与技术创新工作得到加强。

近年来,我市在稳定面积的同时把马铃薯增产的着力点等中良种和实用技术的推广应用上,制定了《定西市2006-2008年马铃薯良种工程规划》和《定西市马铃薯良种工程项目财政专项资金扶植方案》,自2005年以来,我市在积极争取省财政马铃薯专项资金的同时,通过多方筹措,已投放马铃薯产业财政专项资金1065.26万元,其中用于良种工程项目357.26万元,并协调农发行贷款两年1.19亿元,主要用于脱毒种薯扩繁和良种推广。

同时,大力推广应用机耕、机播、深松等技术建立标准化示范基地。

为切实加强产学研的有效对接,依靠技术创新提升产业层次,我市农业科研、推广部门积极与国内外科研院校靠接,研发和引进新品种、马铃薯茎尖脱毒,已形成年生产脱毒苗3000万株、原原种4500万粒的能力,成为目前国内最大的马铃薯脱毒种薯生产基地,建立原种扩繁基地5100亩,其中网棚扩繁基地3163亩,建立一级种扩繁基地5.23万亩,二级种基地50万亩。

种薯生产已由政府推动为主向公司化、企业化、集约化、市场化、专业化方向发展。

(五)政府扶植力度不断加大,产业化经营保障体系进一步强化。

专门成立了“定西市支柱产业开发领导小组”和“定西市马铃薯产业发展办公室”,具体负责产业发展规划、产品开发、基地建设和技术服务等工作。

结合我市实际,先后制定出台了《定西市农业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认定管理暂行办法》、《甘肃定西马铃薯优势产业链建设规划》、《定西市马铃薯产业发展财政支持项目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政策措施,明确了产业展方向和重点,为做大做强特色支柱产业奠定了坚实基础。

截止2007年底,我市共制定审领无公害马铃薯甘肃地方标准5项,注册马铃薯品牌商标10个;“渭源马铃薯良种”、“安定区专用型马铃薯及其加工制品”、“定西马铃薯脱毒种薯及其制品”等3个马铃薯产品已获得国家原产地地埋标记注册;临洮“腾胜”牌、安定“鲁家沟”牌、陇西“清吉”牌马铃薯、通渭粉丝和安定超兴精淀粉获得国家A级绿色食品证书;安定“大江”牌马铃薯获得国家有机食品认证;渭源、陇西、临洮、安定四县区的马铃薯生产基地被认证为省级无公害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基地;安定、渭源分别被中国农学会特产之乡组委会命名为“中国马铃薯之乡”、“中国马铃薯良种之乡”。

三、对比分析1、产量对比单位:公斤从我市开展的农本调查的小麦、玉米、当归三个品种看,马铃薯的亩产(按5斤折1斤小麦计算)高于当归,低于小麦、玉米。

从马铃薯的亩产量推算出我市马铃薯的总产量约365.97万吨。

2、产值对比单位:元马铃薯亩产值高于小麦,低于玉米、当归,从亩产值推算出我市马铃薯的总产值为26.35亿元,农民人均987.29元。

3、总成本对比度单位:元从上面几个品种可以看出,马铃薯的成本高于小麦外,大大低于玉米、当归。

4、亩净利润对比马铃薯亩净利润高于小麦,大大低于玉米、当归。

从亩净利润推算出我市马铃薯的纯收入为5.87亿元,农民人均220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11.81%5、成本利润率对比从成本利润率看,马铃薯高于小麦,低于玉米,当归。

综合起来看,马铃薯的指标低于当归、玉米、高于小麦,我市的当归、玉米、小麦几乎占据着高产田、稳产田,而马铃薯绝大部分播种在瘠薄低产田里面,粮食作物的成本利润率能达到20%以上就已经是比较好的收成和效益。

穷也洋芋,富也洋芋,上世纪七十年代世界粮农组织考察我市后开出了一份“以洋芋度日,不适合人类居住”的“死亡诊断书”,上世纪九十年代以前,我市因“贫瘠甲天下”而家喻户晓,九十年代后,我市却以脱贫之快和脱贫之好闻名全国,洋芋让我市实现了几百年来第一次华丽的转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