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奥数教程:还原问题(二)全国通用(含答案)
甽年级下册科学课件还原问题 奥数问题 全国通用17 张ppt)

随堂练习:
1、一数减去8,加上10,再除以7,乘4,结果 是48,问:这个数是多少?
2、一个数B,减去84,乘以3,除以5, 再加上82,结果是190,问:B 原来是 多少?
方法 2 用“列表法”解还原问题
3. 学校运来36棵树苗,乐乐与欢欢两个人去栽,乐乐拿了若干树苗,欢欢拿
了剩余的树苗,欢欢看到乐乐拿得太多,就抢了10棵,乐乐不肯,又从欢
•
6.选择思维方式。除直接从事物本身 入手, 抓住其 中自己 感受最 深的一 个方面 外,也 可以从 侧面出 击,这 往往能 出奇制 胜。
•
7.合理想象联想、提升材料层次。联 想和想 象是作 文不可 或缺的 思维方 式,它 可以使 我们在 写作时 由物及 人,由 人及社 会,有 效地提 升素材 的层次 ,从而 达到文 章表达 “以小 见大” 的目的 。
还原问题
简单题型:认 识一下基础题
型
例【1】 三(1)班小图书箱第一天借出了存书的一半, 第2天又借出43本,还剩32本。小图书箱原有图书多少本?
解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1天借书后还剩的本数:32 +43=75(本)
原有图书的本数:75×2=150 (本)
综合算式:(32+43)×2=150 (本)
答:小图书箱原有图书150本。
•
4.联系实际,挖掘材料的闪光点。生 活中有 些事情 看似平 淡无奇 ,但它 却是整 个社会 的基础 ,对这 些生活 素材进 行多方 面的思 考,深 入的开 掘,就 能够从 具体的 人事景 物概括 出人类 普遍的 感情和 抽象的 道理。
•
5.重视细节描写,于细微处见大。这 是很重 要的一 个环节 ,因为 要于细 微处见 事物的 大,往 往是通 过其细 部特征 传达出 来的, 写得越 细致, 越深入 ,给读 者留下 的印象 就越深 ,所体 现出的 道理就 越深。
四年级奥数:还原问题

四年级奥数:还原问题还原问题是指题目给出的是一个数经过某些变化后的结果,要求原来的数的问题.解答这一类的问题时,要根据题意,从所给的结果出发,抓住逆运算关系,由后向前一步步逆推(倒推法、还原法),做相反的运算,逐步靠拢已知条件,直到问题得到解决.在解答还原问题时,如果列综合算式,要注意括号的正确使用.典型例题例【1】三(1)班小图书箱第一天借出了存书的一半,第2天又借出43本,还剩32本.小图书箱原有图书多少本?分析经过两天借出图书,小图书最后还剩32本书.由此可以往前推算:第2天没借出43本前(也就是第1天借出图书后),应有(32+43)本书,再根据“第1天借出了存书的一半”,可推算出这75本书也就是第1天借出后的另一半,即相当于第1天借出的本数.这样,小图书箱原有的图书本数可求得.解第1天借书后还剩的本数:32+43=75(本)原有图书的本数:75×2=150(本)综合算式:(32+43)×2=150(本)答:小图书箱原有图书150本.例【2】某数加上5,乘以5,减去5,除以5,其结果等于5.求这个数.分析从后往前推,原来是加法,推回去是减法;原来是减法,推回去是加法;原来是乘法,推回去是除法;原来是除法,推回去是乘法.从最后一步推起,“除以5,其结果等于5”可以求出被除数:5×5=30;再看倒数第2步,“减去5”得25,可以求出被减数:25+5=30;然后看倒数第3步,“乘以5”得30,可以求出被乘数:30÷5=6;最后看第1步,“某数加上5”得6,某数为6-5=1.解 5×5=2525+5=3030÷5=66-5=1答:所求的数为1.例【3】小明在做一道加法算式题,由于粗心,将个位上的5看作9,把十位上的8看作3,结果所得的和是123.正确的结果应是多少?分析要求正确的和,就要知道两个正确的加数.看错的加数是39,因此得到错误的和是123.根据逆运算可得到一个没看错的加数是123-89=84,题中已知一个正确的加数是85,所以正确的和是85+84=169把个位上的5看作9,相当于把正确的和多算了4,求正确的和应把4减去;把视为上的8看作3,相当于把正确的和少算了50,求正确的和应把50加上去.这样,正确的答案123+50-4=169.解一 123-39+85=84+85=169解二 9-5=480-30=50123+50-4=169答:正确的答案是169.例【4】仓库里有一批大米.第一天售出的重量比总数的一半少12吨.第二天售出的重量比剩下的一半少12吨,结果还剩下19吨.这个仓库原有大米多少吨?分析如果第二天刚好售出剩下的一半,就应是(19+12)吨.第一天售出以后剩下的吨数是(19+12)×2吨.以下类推.解(19+12)×2=62(吨)(62-12)×2=100(吨)答:这个仓库原有大米100吨.小结还原问题是逆解应用题.一般根据加减法或乘除法的互逆运算关系,由题目所叙述的顺序倒过来思考,从最后一个已知条件出发,逆推而上,求得结果.。
小学奥数教程之还原问题

学习奥数的优点1、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更容易让学生体验成功,树立自信。
2、训练学生良好的数学思维习惯和思维品质。
要使经过奥数训练的学生,思维更敏捷,考虑问题比别人更深层次。
3、锻炼学生优良的意志品质。
可以培养持之以恒的耐心和克服困难的信心,以及战胜难题的勇气。
可以养成坚韧不拔的毅力4、获得扎实的数学基本功,发挥创新精神和创造力的最大空间。
还原问题学生姓名授课日期教师姓名授课时长知识定位一个数,经过一系列运算,可以得到一个新的数,反过来,从最后得到的数,倒推回去,可以得出原来的数,这种求原来的数的问题,称为还原问题。
还原问题的解法就是倒推。
必要时还可以借助图的表示使解题更加清楚。
重点难点1.还原法的知识点2.画图在解题过程中的应用考点1.还原问题与其他知识点的结合知识梳理【授课批注】本讲力求实现的一个核心目标是让孩子掌握倒推的方法,让学生了解到有些类数学问题,反向思考比正向思考更容易更简单。
还原法:依照题意叙述由后往前推算,最终解决问题的方法,叫做还原法(或称倒推法).这种问题叫做还原问题.解答还原问题的一般方法是:1.从最后的结果出发,采用与原题中相反的逆运算方法,原题加的用减,减的用加,乘的用除,除的用乘.2.根据原题的叙述顺序,从上面列出数量关系式,再用逆运算方法得出原数.例题精讲【试题来源】 【题目】某数先加上3,再乘以3,然后除以2,最后减去2,结果是10,问:原数是多少? 【答案】5 【解析】分析时可以从最后的结果是10逐步倒着推。
这个数没减去2时应该是多少?没除以2时应该是多少?没乘以3时应该是多少?没加上3时应该是多少?这样依次逆推,就可以推出某数。
如果没减去2,此数是: 如果没除以2,此数是: 如果没乘以3,此数是: 如果没加上3,此数是: 综合算式:答:原数是5.【知识点】还原问题 【适用场合】当堂例题 【难度系数】1【试题来源】 【题目】小智问小康:“你今年几岁?”小康回答说:“用我的年龄数减去8,乘以7,加上6,除以5,正好等于4. 请你算一算,我今年几岁?” 【答案】10 【解析】分析时可以从最后的结果是4逐步倒着推。
小学奥数 还原问题(二) 精选练习例题 含答案解析(附知识点拨及考点)

本讲主要学习还原问题.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可以使学生掌握倒推法的解题思路以及方法,并会运用倒推法解决问题. 1. 掌握用倒推法解单个变量的还原问题.2. 了解用倒推法解多个变量的还原问题.3. 培养学生“倒推”的思想.一、还原问题 已知一个数,经过某些运算之后,得到了一个新数,求原来的数是多少的应用问题,它的解法常常是以新数为基础,按运算顺序倒推回去,解出原数,这种方法叫做逆推法或还原法,这种问题就是还原问题.还原问题又叫做逆推运算问题.解这类问题利用加减互为逆运算和乘除互为逆运算的道理,根据题意的叙述顺序由后向前逆推计算.在计算过程中采用相反的运算,逐步逆推.二、解还原问题的方法在解题过程中注意两个相反:一是运算次序与原来相反;二是运算方法与原来相反.方法:倒推法。
口诀:加减互逆,乘除互逆,要求原数,逆推新数.关键:从最后结果出发,逐步向前一步一步推理,每一步运算都是原来运算的逆运算,即变加为减,变减为加,变乘为除,变除为乘.列式时还要注意运算顺序,正确使用括号.模块一、单个变量的还原问题【例 1】 刚打完篮球,冬冬觉得非常渴,就拿起一大瓶矿泉水狂喝.他第一口就喝了整瓶水的一半,第二口又喝了剩下的13,第三口则喝了剩下的14,第四口再喝剩下的15,第五口喝了剩下的16.此时瓶子里还剩0.5升矿泉水,那么最开始瓶子里有几升矿泉水?例题精讲知识点拨教学目标6-1-2.还原问题(二)【解析】 最开始瓶子里有矿泉水:111110.511111323456⎡⎤⎛⎫⎛⎫⎛⎫⎛⎫⎛⎫÷-⨯-⨯-⨯-⨯-=⎢⎥ ⎪ ⎪ ⎪ ⎪ ⎪⎝⎭⎝⎭⎝⎭⎝⎭⎝⎭⎣⎦(升). 【答案】3升【例 2】 李白提壶去买洒,遇店加一倍,见花喝一斗。
三遇店和花,喝光壶中酒。
壶中原有( )斗酒。
【考点】单个变量的还原问题 【难度】4星 【题型】填空【关键词】可逆思想方法,走美杯,六年级【解析】 设李白壶中原有x 斗酒,则三次经过店和花之后变为02[2(21)1]10x ⨯⨯---= 870x -= 78x = 即壶中原有78斗酒. 【答案】78斗【例 3】 有60名学生,男生、女生各30名,他们手拉手围成一个圆圈.如果让原本牵着手的男生和女生放开手,可以分成18个小组.那么,如果原本牵着手的男生和男生放开手时,分成了_ _个小组.【考点】单个变量的还原问题 【难度】4星 【题型】填空【关键词】迎春杯,四年级,初赛,3题【解析】 方法一:男生和女生放手分成18个组,说明有男生被计算18次,男生与男生放开手后分成的组数和男生数相同,但是因为是围成了一圈,所以刚刚计算人数会被算成了两次,所以按照逆推的原则,原来有男生30人,被计算302=60⨯(次),所以()60182=21-÷(次)分成了21组。
小学数学四年级奥数讲与练第23讲《还原问题(二)》(习题含答案)

第23讲:还原问题(二)(含答案)上一讲我们讲了还原问题的基本思想和解法,下面再讲一些较复杂的还原问题和列表逆推法。
例1有一堆棋子,把它四等分后剩下一枚,取走三份又一枚;剩下的再四等分又剩一枚,再取走三份又一枚;剩下的再四等分又剩一枚。
问:原来至少有多少枚棋子?分析与解:棋子最少的情况是最后一次四等分时每份为1枚。
由此逆推,得到第三次分之前有1×4+1=5(枚),第二次分之前有5×1+1=21(枚),第一次分之前有21×4+1=85(枚)。
所以原来至少有85枚棋子。
例2袋里有若干个球,小明每次拿出其中的一半再放回一个球,这样共操作了5次,袋中还有3个球。
问:袋中原有多少个球?分析与解:利用逆推法从第5次操作后向前逆推。
第5次操作后有3个,第4次操作后有(3—1)×2=4(个),第3次……为了简洁清楚,可以列表逆推如下:所以原来袋中有34个球。
例3三堆苹果共48个。
先从第一堆中拿出与第二堆个数相等的苹果并入第二堆;再从第二堆中拿出与第三堆个数相等的苹果并入第三堆;最后又从第三堆中拿出与这时第一堆个数相等的苹果并入第一堆。
这时,三堆苹果数恰好相等。
问:三堆苹果原来各有多少个?分析与解:由题意知,最后每堆苹果都是48÷3=16(个),由此向前逆推如下表:原来第一、二、三堆依次有22,14,12个苹果。
逆推时注意,每次变化中,有一堆未动;有一堆增加了一倍,逆推时应除以2;另一堆减少了增加一倍那堆增加的数,逆推时应使用加法。
例4有甲、乙、丙三个油桶,各盛油若干千克。
先将甲桶油倒入乙、丙两桶,使它们各增加原有油的一倍;再将乙桶油倒入丙、甲两桶,使它们的油各增加一倍;最后按同样的规律将丙桶油倒入甲、乙两桶。
这时,各桶油都是16千克。
问:各桶原有油多少千克?分析与解:与例3类似,列表逆推如下:原来甲、乙、丙桶分别有油26,14,8千克。
逆推时注意,每次变化时,有两桶各增加了一倍,逆推时应分别除以2;另一桶减少了上述两桶增加的数,逆推时应使用加法。
小学奥数教程还原问题二全国通用含答案

还原问题(二)6-1-2.教学目标本讲主要学习还原问题.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可以使学生掌握倒推法的解题思路以及方法,并会运用倒推法解决问题.1. 掌握用倒推法解单个变量的还原问题.2. 了解用倒推法解多个变量的还原问题.的思想.3. 培养学生“倒推”知识点拨一、还原问题已知一个数,经过某些运算之后,得到了一个新数,求原来的数是多少的应用问题,它的解法常常是以新数为基础,按运算顺序倒推回去,解出原数,这种方法叫做逆推法或还原法,这种问题就是还原问题.还原问题又叫做逆推运算问题.解这类问题利用加减互为逆运算和乘除互为逆运算的道理,根据题意的叙述顺序由后向前逆推计算.在计算过程中采用相反的运算,逐步逆推.二、解还原问题的方法在解题过程中注意两个相反:一是运算次序与原来相反;二是运算方法与原来相反.方法:倒推法。
口诀:加减互逆,乘除互逆,要求原数,逆推新数.从最后结果出发,逐步向前一步一步推理,每一步运算都是原来运算的逆运算,即变加为减,变关键:.减为加,变乘为除,变除为乘.列式时还要注意运算顺序,正确使用括号例题精讲模块一、单个变量的还原问题他第一口就喝了整瓶水的一半,第二刚打完篮球,冬冬觉得非常渴,就拿起一大瓶矿泉水狂喝.【例1】1111此时,第五口喝了剩下的.口又喝了剩下的,第三口则喝了剩下的,第四口再喝剩下的6453 升矿泉水,那么最开始瓶子里有几升矿泉水?瓶子里还剩0.5 【难度】4星【题型】解答【考点】单个变量的还原问题【关键词】可逆思想方法??11111??????????开始瓶子里有矿泉水:(升).【解析】最3?1?1?1?????10.5??1?????????????23456????????????【答案】升3)斗酒。
李白提壶去买洒,遇店加一倍,见花喝一斗。
三遇店和花,喝光壶中酒。
壶中原有(】2 【例【考点】单个变量的还原问题【难度】4星【题型】填空【关键词】可逆思想方法,走美杯,六年级【解析】设李白壶中原有斗酒,则三次经过店和花之后变为0x2?[2?(2x?1)?1]?1?08x?7?07x? 87即壶中原有斗酒.87【答案】斗8【例3】有60名学生,男生、女生各30名,他们手拉手围成一个圆圈.如果让原本牵着手的男生和女生放开手,可以分成18个小组.那么,如果原本牵着手的男生和男生放开手时,分成了_ _个小组.【考点】单个变量的还原问题【难度】4星【题型】填空【关键词】迎春杯,四年级,初赛,3题【解析】方法一:男生和女生放手分成个组,说明有男生被计算次,男生与男生放开手后分成的组数和1818男生数相同,但是因为是围成了一圈,所以刚刚计算人数会被算成了两次,所以按照逆推的原则,??(次)分成了,所以组。
(小学奥数)还原问题(二)

6-1-2.還原問題(二)教學目標本講主要學習還原問題.通過本節課的學習,可以使學生掌握倒推法的解題思路以及方法,並會運用倒推法解決問題.1. 掌握用倒推法解單個變數的還原問題.2. 瞭解用倒推法解多個變數的還原問題.3. 培養學生“倒推”的思想.知識點撥一、還原問題已知一個數,經過某些運算之後,得到了一個新數,求原來的數是多少的應用問題,它的解法常常是以新數為基礎,按運算順序倒推回去,解出原數,這種方法叫做逆推法或還原法,這種問題就是還原問題.還原問題又叫做逆推運算問題.解這類問題利用加減互為逆運算和乘除互為逆運算的道理,根據題意的敘述順序由後向前逆推計算.在計算過程中採用相反的運算,逐步逆推.二、解還原問題的方法在解題過程中注意兩個相反:一是運算次序與原來相反;二是運算方法與原來相反.方法:倒推法。
口訣:加減互逆,乘除互逆,要求原數,逆推新數.關鍵:從最後結果出發,逐步向前一步一步推理,每一步運算都是原來運算的意運算順序,正確使用括弧.模組一、單個變數的還原問題【例 1】剛打完籃球,冬冬覺得非常渴,就拿起一大瓶礦泉水狂喝.他第一口就喝了整瓶水的一半,第二口又喝了剩下的13,第三口則喝了剩下的14,第四口再喝剩下的15,第五口喝了剩下的16.此時瓶子裏還剩0.5升礦泉水,那麼最開始瓶子裏有幾升礦泉水?【例 2】李白提壺去買灑,遇店加一倍,見花喝一鬥。
三遇店和花,喝光壺中酒。
壺中原有()鬥酒。
【例 3】有60名學生,男生、女生各30名,他們手拉手圍成一個圓圈.如果讓原本牽著手的男生和女生放開手,可以分成18個小組.那麼,如果原本牽著手的男生和男生放開手時,分成了_ _個小組.例題精講模組二、多個變數的還原問題【例 4】甲、乙、丙、丁四個學習小組共有圖書280本,班主任老師提議讓四個組的書一樣多,得到擁護,於是從甲調14本給乙,從乙調15本給丙,從丙調17本給丁,從丁調18本給甲。
這時四個組的書一樣多。
小学奥数 还原问题(二) 精选例题练习习题(含知识点拨)

本讲主要学习还原问题.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可以使学生掌握倒推法的解题思路以及方法,并会运用倒推法解决问题.1. 掌握用倒推法解单个变量的还原问题.2. 了解用倒推法解多个变量的还原问题.3. 培养学生“倒推”的思想.一、还原问题已知一个数,经过某些运算之后,得到了一个新数,求原来的数是多少的应用问题,它的解法常常是以新数为基础,按运算顺序倒推回去,解出原数,这种方法叫做逆推法或还原法,这种问题就是还原问题.还原问题又叫做逆推运算问题.解这类问题利用加减互为逆运算和乘除互为逆运算的道理,根据题意的叙述顺序由后向前逆推计算.在计算过程中采用相反的运算,逐步逆推.二、解还原问题的方法在解题过程中注意两个相反:一是运算次序与原来相反;二是运算方法与原来相反. 方法:倒推法。
口诀:加减互逆,乘除互逆,要求原数,逆推新数.关键:从最后结果出发,逐步向前一步一步推理,每一步运算都是原来运算的逆运算,即变加为减,变减为加,变乘为除,变除为乘.列式时还要注意运算顺序,正确使用括号.模块一、单个变量的还原问题【例 1】 刚打完篮球,冬冬觉得非常渴,就拿起一大瓶矿泉水狂喝.他第一口就喝了整瓶水的一半,第二口又喝了剩下的13,第三口则喝了剩下的14,第四口再喝剩下的15,第五口喝了剩下的16.此时瓶子里还剩0.5升矿泉水,那么最开始瓶子里有几升矿泉水?例题精讲知识点拨教学目标6-1-2.还原问题(二)【例3】有60名学生,男生、女生各30名,他们手拉手围成一个圆圈.如果让原本牵着手的男生和女生放开手,可以分成18个小组.那么,如果原本牵着手的男生和男生放开手时,分成了_ _个小组.模块二、多个变量的还原问题【例4】甲、乙、丙、丁四个学习小组共有图书280本,班主任老师提议让四个组的书一样多,得到拥护,于是从甲调14本给乙,从乙调15本给丙,从丙调17本给丁,从丁调18本给甲。
这时四个组的书一样多。
这说明甲组原来有书______ 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讲主要学习还原问题.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可以使学生掌握倒推法的解题思路以及方法,并会运用倒推法解决问题. 1. 掌握用倒推法解单个变量的还原问题.2. 了解用倒推法解多个变量的还原问题.3. 培养学生“倒推”的思想.一、还原问题 已知一个数,经过某些运算之后,得到了一个新数,求原来的数是多少的应用问题,它的解法常常是以新数为基础,按运算顺序倒推回去,解出原数,这种方法叫做逆推法或还原法,这种问题就是还原问题.还原问题又叫做逆推运算问题.解这类问题利用加减互为逆运算和乘除互为逆运算的道理,根据题意的叙述顺序由后向前逆推计算.在计算过程中采用相反的运算,逐步逆推.二、解还原问题的方法在解题过程中注意两个相反:一是运算次序与原来相反;二是运算方法与原来相反.方法:倒推法。
口诀:加减互逆,乘除互逆,要求原数,逆推新数.关键:从最后结果出发,逐步向前一步一步推理,每一步运算都是原来运算的逆运算,即变加为减,变减为加,变乘为除,变除为乘.列式时还要注意运算顺序,正确使用括号.模块一、单个变量的还原问题【例 1】 刚打完篮球,冬冬觉得非常渴,就拿起一大瓶矿泉水狂喝.他第一口就喝了整瓶水的一半,第二口又喝了剩下的13,第三口则喝了剩下的14,第四口再喝剩下的15,第五口喝了剩下的16.此时瓶子里还剩0.5升矿泉水,那么最开始瓶子里有几升矿泉水?【考点】单个变量的还原问题 【难度】4星 【题型】解答【关键词】可逆思想方法【解析】 最开始瓶子里有矿泉水:111110.511111323456⎡⎤⎛⎫⎛⎫⎛⎫⎛⎫⎛⎫÷-⨯-⨯-⨯-⨯-=⎢⎥ ⎪ ⎪ ⎪ ⎪ ⎪⎝⎭⎝⎭⎝⎭⎝⎭⎝⎭⎣⎦(升). 【答案】3升【例 2】 李白提壶去买洒,遇店加一倍,见花喝一斗。
三遇店和花,喝光壶中酒。
壶中原有( )斗酒。
例题精讲知识点拨教学目标6-1-2.还原问题(二)【考点】单个变量的还原问题 【难度】4星 【题型】填空【关键词】可逆思想方法,走美杯,六年级【解析】 设李白壶中原有x 斗酒,则三次经过店和花之后变为0 2[2(21)1]10x ⨯⨯---= 870x -= 78x = 即壶中原有78斗酒. 【答案】78斗【例 3】 有60名学生,男生、女生各30名,他们手拉手围成一个圆圈.如果让原本牵着手的男生和女生放开手,可以分成18个小组.那么,如果原本牵着手的男生和男生放开手时,分成了_ _个小组.【考点】单个变量的还原问题 【难度】4星 【题型】填空【关键词】迎春杯,四年级,初赛,3题【解析】 方法一:男生和女生放手分成18个组,说明有男生被计算18次,男生与男生放开手后分成的组数和男生数相同,但是因为是围成了一圈,所以刚刚计算人数会被算成了两次,所以按照逆推的原则,原来有男生30人,被计算302=60⨯(次),所以()60182=21-÷(次)分成了21组。
方法二:60名学生围成圈,每个人与相邻的同学牵手,那么有60对牵着的手,其中男生与女生牵手的有18对,假设男生与男生牵手的有x 人,那么,参与围圈的男生一共有()21829+÷=+x x 人,所以930+=x ,21=x .那么原来牵手的男生和男生放手,分成了21个小组.【答案】21个小组模块二、多个变量的还原问题【例 4】 甲、乙、丙、丁四个学习小组共有图书280本,班主任老师提议让四个组的书一样多,得到拥护,于是从甲调14本给乙,从乙调15本给丙,从丙调17本给丁,从丁调18本给甲。
这时四个组的书一样多。
这说明甲组原来有书______ 本。
【考点】多个变量的还原问题 【难度】2星 【题型】填空【关键词】希望杯,4年级,1试【解析】 甲得到4本,乙失去1本,丙失去2本,丁失去1本后,四个人书一样多,为280÷4=70,所以甲原来有70-4=66本书【答案】66本书【例 5】 一群小神仙玩扔沙袋游戏,他们分为甲、乙两个组,共有140只沙袋.如果甲组先给乙组5只,乙组又给甲组8只,这时两组沙袋数相等.两个组原来各有沙袋多少只?【考点】多个变量的还原问题 【难度】2星 【题型】解答【关键词】可逆思想方法【解析】 甲乙两组的沙袋经历了两次交换.第二次交换后两组沙袋相等,又知沙袋总数为140只,所以这时两组各有沙袋70只.解答时可以从70开始倒推.列表倒推如下: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是找到从哪里开始倒推.因为甲乙两组的沙袋经历了两次交换后数量相等,所以应从两组各有沙袋70只开始倒推.【答案】甲67,乙73【巩固】 甲、乙两班各要种若干棵树,如果甲班拿出与乙班同样多的树给乙班,乙班再从现有的树中也拿出与甲班同样多的树给甲班,这时两班恰好都有28棵树,问甲、乙两班原来各有树多少棵?【考点】多个变量的还原问题 【难度】2星 【题型】解答【关键词】可逆思想方法【解析】 如果后来乙班不给与甲班同样多的树,甲班应有树28214÷=(棵),乙班有281442+=(棵),如果开始不从甲班拿出与乙班同样多的树,乙班原有树42221÷=(棵),甲班原有树142135+=(棵).列表倒推如下:【答案】甲班原有树35棵,乙班原有树21棵【例 6】 有甲、乙两堆棋子,其中甲堆棋子多于乙堆.现在按如下方法移动棋子:第一次从甲堆中拿出和乙堆一样多的棋子放到乙堆;第二次从乙堆中拿出和甲堆剩下的同样多的棋子放到甲堆;第三次又从甲堆中拿出和乙堆同样多的棋子放到乙堆.照此移法,移动三次后,甲、乙两堆棋子数恰好都是32个.问甲、乙两堆棋子原来各有多少个?【考点】多个变量的还原问题 【难度】4星 【题型】解答【关键词】可逆思想方法【解析】 我们从最后一步倒着分析.因为第三次是从甲堆拿出棋子放到乙堆,这样做的结果是两堆棋子都是32个,因此,在未进行第三次移动之前,乙堆只有32216÷=(个)棋子,而甲堆的棋子数是321648+=(个),这样再逆推下去,逆推的过程可以用下表来表示,表中的箭头表示逆推的方向.所以,甲堆原有44个棋子;乙堆原有20个棋子. ÷2÷240204424162+ + 3232244816÷+ 32原有棋子第一次移动后第二次移动后第三次移动后甲堆棋子乙堆棋子采用列表法非常清楚.【答案】甲乙两堆棋子原来各有44个和20个【巩固】 有一个两层书架,一共摆放224本书,先从上层取出与下层本数同样多的书放入下层,再从下层现有书中,取出与上层剩下的本数同样多的书放入上层,这算进行了一轮调整.若如此共进行了两轮调整后,两层摆放书的本数相等,上层书架原来摆放________本书,下层书架原来摆放________本书.【考点】多个变量的还原问题 【难度】4星 【题型】填空【关键词】学而思杯,3年级,第8题,可逆思想方法【解析】 还原法结果:上层 112 本;下层 112 本上层 56 本;下层 168 本上层 140 本;下层 84 本上层70 本;下层154 本上层147 本;下层77 本【答案】上层147本,下层77本【例 7】三人有不等的存款,只知如果甲给乙40元,乙再给丙30元,丙再给甲20元,给乙70元,这样三人各有240元,三人原来各有存款多少元?【考点】多个变量的还原问题【难度】2星【题型】解答【关键词】可逆思想方法【解析】甲:2404020260-++=.-+-=(元);丙:240302070300 +-=(元);乙:240403070160【答案】甲260元,乙160元,丙300元【巩固】小巧、小亚、小红共有90个玻璃球,小巧给小亚6个,小亚给小红5个,小红给小巧8个,他们的玻璃球个数正好相等.小巧、小亚、小红原来各有多少个玻璃球?【考点】多个变量的还原问题【难度】2星【题型】解答【关键词】可逆思想方法【解析】由已知条件可知,小巧比原来多了2个,小亚比原来多了1个,小红少了3个,三人一样多时,都是+=-=(个),小红原来有30333 90330-=(个),小亚原来有30129÷=(个),所以小巧原来有30228(个).【答案】所以小巧原来有28个,小亚原来有29个,小红原来有33个.【例 8】三棵树上共有36只鸟,有4只鸟从第一棵树上飞到第二棵树上,有8只鸟从第二棵树上飞到第三棵树上,有10只鸟从第三棵树上飞到第一棵树上,这时,三棵树上的鸟同样多.原来每棵树上各有几只鸟?【考点】多个变量的还原问题【难度】3星【题型】解答【关键词】可逆思想方法【解析】这道题要采用倒推法,最后三棵树上的鸟同样多,那每棵数上就是36312÷=(只),第一棵树上的鸟,先是飞了4只到第二棵树上,然后又有10只飞了回来,现在和原来比小鸟增加了6只,这样比较就能求出第一棵树上小鸟的只数;第二棵树上的鸟,先是飞来了4只,然后又有飞走了8只,现在和原来比少了4只,这样比较就能求出第二棵树上小鸟的只数;第三棵树上的鸟,先是飞来了8只,然后又飞走了10只,现在和原来比少了1只,这样比较就能求出第三棵树上小鸟的只数.列式:现在一样多的:36312--=(只),÷=(只),第一棵树上的小鸟只数:121046-+=(只)或12(104)6第二棵树上的小鸟只数:128416+-=(只),第三棵树上的小鸟只数:+-=(只)或12(84)16+-=(只)或12(108)141210814+-=(只)原来第一棵树上有6只小鸟,第二棵树上有16只小鸟,第三棵树上有14只小鸟.【答案】原来第一棵树上有6只小鸟,第二棵树上有16只小鸟,第三棵树上有14只小鸟【巩固】三棵树上共有27只鸟,从第一棵飞到第二棵2只,从第二棵飞到第三棵3只,从第三棵飞到第一棵4只,这时,三棵树上的鸟同样多.原来每棵树上各有几只鸟?【考点】多个变量的还原问题【难度】3星【题型】解答【关键词】可逆思想方法【解析】三棵树上的鸟同样多的只数:2739-+=(只),第二棵数÷=(只),第一棵数上鸟的只数:9427上鸟的只数:92310-+=(只),第一棵数上有7只鸟,-+=(只),第三棵数上鸟的只数:93410第二棵数上有10只鸟,第三棵数上有10只鸟.【答案】第一棵数上有7只鸟,第二棵数上有10只鸟,第三棵数上有10只鸟【巩固】3个笼子里共养了78只鹦鹉,如果从第1个笼子里取出8只放到第2个笼子里,再从第2个笼子里取出6只放到第3个笼子里,那么3个笼子里的鹦鹉一样多.求3个笼子里原来各养了多少只鹦鹉? 【考点】多个变量的还原问题【难度】3星【题型】解答【关键词】可逆思想方法【解析】3个笼子里的鹦鹉不管怎样取,78只的总数始终不变.变化后“3个笼子里的鹦鹉一样多”,可以求出现在每个笼里的是78326÷=(只).根据“从第1个笼子里取出8只放到第2个笼子里”,可以知道第1个笼子里原来养了26834+=(只);再根据“从第2个笼子里取出6只放到第3个笼子里”,得出第2个笼子里有:266824-=(只).+-=(只),第3个笼子里原有26620【答案】第1个笼子里原来养了34只,第2个笼子里有24只,第3个笼子里原有20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