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外部性理论

合集下载

第三章----外部性理论-Microsoft-Word-文档

第三章----外部性理论-Microsoft-Word-文档

第三章外部性理论外部性的定义外部性的类型外部性的理论应用教学目的:1.理解外部性的定义,了解外部性的类型。

2.能够图解外部经济性和外部不经济性,掌握科斯条件下的庇古税。

教学重点与难点:帕累托最优定价,科斯条件下的庇古税。

第一节外部性的定义外部性定义图解外部性一、外部性的定义1.外部性的定义:英国经济学Marshall,A.提出来的概念。

外部性:一个经济主体的经济活动对其它经济主体的影响,而这种影响并没有通过货币形式或市场机制反映出来。

换句话说:外部性是指私人收益与社会收益,私人成本与社会成本不一致的现象。

2.图解外部性第二节外部性的类型外部性的分类外部性的特征外部性的测度外部性对资源配置的影响一、外部性的分类1. 按有无产权划分公共外部性私人外部性2.按影响方向划分正的外部性(外部经济):指某个经济行为主体的行动使他人或社会受益,而受益者无须花费代价。

负的外部性(外部不经济):指某个经济行为主体的行动使他人或社会受损,而造成外部不经济的人却没有为此承担成本。

3.按影响途径划分•金钱的(市场的)外部经济例:(1)鞋的需求量增加会导致皮革价格上升,影响皮包消费者的利益,但会刺激皮包制造商改造工艺,集约生产,提高皮革的利用效率。

(2)铁路开通与马车运输废业(3)火车提速与飞机乘客减少的关系特点:通过市场来实现:生产要素市场和产品市场技术的外部经济概念的缘由:Pigou,A.C.例:(1)渔场过量捕捞的例子(2)某一工厂处理废气的技术水平于洗衣价格4)可转移的外部性二、外部性特征1.外部性独立于市场机制之外。

经济活动对他人的影响并不反映在市场机制的运行过程中,而是在市场运行机制之外。

市场机制的基本特征是,如果经济主体的活动引起了其他经济主体收益的增减变化,这一经济主体必须以价格形式向对方索要或支付货币。

如果发生了外部性,那么就不会有表现为价格形式的货币支付。

因此,外部性发生于市场运行机制之外。

2.外部性产生于决策范围之外而具有伴随性3.外部性与受损者之间具有某种关联性4.外部性具有某种强制性。

第三章外部性理论

第三章外部性理论

本章结束!
外部边际成本(MEC) 外部边际成本(MEC)的三种情况
第二节
外部效应与资源配置效率
外部边际成本(MEC) 外部边际成本(MEC)的三种情况 对负的外部效应来说,这种情况发 对负的外部效应来说, 生的可能性一般较小,为什么?? 生的可能性一般较小,为什么?? 原因是:外部边际成本的递减实际 原因是: 上意味着污染造成的总损害将按一个递 减的比率增加;而在某一点之后, 减的比率增加;而在某一点之后,追加 的污染不会带来进一步的损害.显而易见, 的污染不会带来进一步的损害.显而易见, 污染损失不可能存在一个最高限额. 污染损失不可能存在一个最高限额.
价格、效益和成本(元) 45 30 25 10 X Y D’=MPB+W=MSB D=MPB 0 10 12 疫苗接种量(万人次) R U V Z S=MSC
第三节
外部效应与资源配置效率
三、矫正性的财政补贴与正的外部效应的内在化 矫正性财政补贴的作用 (1)将外部边际效益加计到私人边际效 益之上; (2)将产量调整到MSB=MSC; (3)增加带有正的外部效应的物品或服 务的消费者所获得的效益,从而鼓励这类物 品或服务的消费.
第三章 第一节 主要内容
外部性理论
外部效应的涵义及分类 外部效应与资源配置效率 外部效应的内在化
第一节 外部效应的涵义及分类
一、外部效应的涵义
外部效应是指某些个人或企业 外部效应是指某些个人或企业 的经济行为影响了其他人或企业, 的经济行为影响了其他人或企业, 却没有为之承担应有的成本费用 或没有获得相应的报酬的现象。 或没有获得相应的报酬的现象。 换言之, 换言之,外部效应就是未在价格 中得以反映的经济交易成本或效 益。
第三节

第三章 外部性理论

第三章 外部性理论

第二节 外部性的分类
外部经济性和外部不经济性
生产外部性和消费外部性
公共外部性和私人外部性:外部性是否具有
公共物品的性质(即对某人的影响是否会减 少对其他人的影响) 可转移的外部性:指受害者有机会向第三方 “转移”的外部性现象。如垃圾转移、用污 染水做豆腐卖给别人等,也就是“向受害者 征税或收费”现象。
成本地就资源配置进行协商,那么,他们就可以自 己解决外部性问题。 (2)指在产权明晰的基础上,只要交易费用较低且 交易有利可图,无论经济当事人哪一方拥有产权, 都存在向社会最优点移动的自然趋势。
科斯条件下的产权交易(由谈判达到的外部性消除)
科斯条件下的庇古税
在科斯条件下,庇古税本身将造成资源配置失误
外部经济性
当存在外部经济性时,边际社会效益MSB大于边 际私人效益MPB。差额是外部环境效益MEB。以 植树为例:
价格 P! P* MEB O
MSB
MPB MC
Q1
Q*
植树量
私人植树量Q1小于由MSB和MC决定的有效植树量Q*
外部不经济性
当存在外部不经济性时,边际社会成本MSC大于边 际私人成本MPC。差额是外部环境成本MEC。以伐 木为例:
1、简述外部性的定义及其各种类型。 2、辨析私人物品外部性和公共物品外部性的区别,讨论两种 情况下利用谈判(交易)达到有效率资源配置的可能性。 3、试讨论“外部性”概念在环境经济学中的适用性及其应用。 4、简述环境外部性对资源配置的影响? 5、试述环境外部性内在化的基本途径? 6、经济学家认为污染问题是各种外部现象中的一种,当一个 部门的决策以无意的方式危害到其他部门而又没有给予相应 的补偿时就产生了外部性。这是否意味着造成污染的单位, 如发电厂,对受到其排放影响的部门给予补偿后污染问题就 解决了呢?

第三章 外部性理论

第三章 外部性理论

二、外部性的帕累托最优定价
1、不可减少的外部性: 工厂空气污染问题有两种解决方法,(1)工厂排 放到有效率的水平上(2)受害者采取有效的防护 措施;总之应对污染者征收等于社会边际损害的 税或费。 2、可减少的外部性 工厂垃圾堆放问题,如对堆放地点没有限制选边 际损害最少的地方堆放;若对堆放地点有限制, 则选择收费最少,边际损害最少的地方,这两种 选择都是有效率的。对外部性的来源征收庇古税, 对受害者不提供补充刺激。
还应该注意:
(1)外部性不仅仅等同于经济主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关 系。(城市居民吃粮食,但是他的消费并没有进入农 民的生产函数,两者之间并不存在外部性。) (2)这种外部影响是否是故意的。例如,一个人开车 时故意把泥水溅到他不喜欢的某个行人的身上,虽然 这个行人无法选择他“消费”的泥水数量,但这种影 响不可以视为是一种外部性。 (3)要区别货币外部性和技术外部性,货币外部性不 是真的外部性,只有技术外部性才是真正的外部性。 (4)当补偿(或者赔偿)行为发生时,不能说不存在 外部性,而只能说减少了外部性。
2、外部不经济性:i因为Xnj的存在而受损,希望j能减少Xnj。 例如上游的居民伐木给下游的居民带来损害。
当存在外部不经济性时, MSC>MPC,差额是 MEC。但是一个个人利 益最大化的种树人砍伐树 木时,其砍伐水平由MB 和MPC决定,这时私人 砍伐水平Q1大于由MB和 MSC决定的有效水平Q。 当要求砍伐水平达到Q时, 必须提高伐木的价格或对 伐木者征税。因此,如果 外部不经济性得不到有效 纠正,也会导致资源的配 臵失误。
二、外部经济性和外部不经济性的模型分析
1、外部经济性
(i因为Xnj的存在而受益,希望j能增加Xnj 。例如上游 居民植树,保护水土,下游居民受益,此时植树这一 行为的社会效益大于私人效益,产生外部经济性。)

第三章 外部性理论

第三章 外部性理论

政府确定排放总量,企业可以对排放权进行交
易。 2.可交易许可证的优势:总量控制、激励效应 3.可交易许可证的劣势:制度设计的公平问题
2 .外部性的类别 (1)货币外部性和技术外部性
考虑如下两个例子: (1)汽油价格高于3美元1加仑时,你决定买一辆小点的、省油的
汽车。不幸的是,数以百万的人也跟你有同样的想法,结果是, 小车的价格平均提高了好几百美元。其他人决定买一个小车导致 你受到损害,因为他们的行为提高了你打算买的车的价格;
(4)机会主义行为 由于主观信息的不对称,可能会造成机会主义行为。 这种双方可能存在的机会主义行为将会导致谈判破裂, 无法达成有效的结果。
(5)个人不愿意创建市场
(6)集体行动的困境
五、外部性的政府解决办法
1.“庀古税”与财政补贴 ①“庀古税”是一种矫正性税收。通过征税调整私人 边际成本,达到市场效率水平。其操作方法:对带有 负外部性的物品、劳务或行为,征收相当于其外部边 际成本大小的税收,从而将私人边际成本提高到与社 会边际成本相等,实现负外部性的内部化。 ②财政补贴是一种矫正性补贴。通过征税调整私人边 际收益,达到市场效率水平。其操作方法是:对带有 正外部性的物品、劳务或行为的主体,按外部边际收 益的大小发放补贴,从而将私人边际收益提高到与社 会边际收益相等的水平,实现正外部性的内部化。
可以通过外部性各方的自愿谈判,将外部性内部化, 从而达到有效率的结果;有效结果的达成,与谁拥有 初始权利无关。
4.科斯定理失效 (1)存在收入效应 法定权利的分配决定了谁付费谁受益,因此它会影 响人们的收入。由付费带来的显著收入效应会影响均 衡的位置。 (2)法定权利难以界定 (3)外部性的主观性 当需要主观信息才能进行谈判时,交易成本可能相 当高昂。

第三章外部性理论课件

第三章外部性理论课件


T 垄 - 运

一 产 争 和和 竞, 断就
个既有严重环境外部性叉有垄断竞争的行必或
< >>
出数量,相对于合个合 的市场而言,其量理的
乎价塞企会和要数求量,品考将虑是外何霧 数
外舐性这两种力社,促 为了取得最佳的系会效 不能判断经济体 是否
輒« ,有业则利的必于产须社对会价这的格两方种把向力 变
企 不 狀 量*- 。业 经 态 向 都, 淤 ? 不 予其 篇 同 以产 士 言 纠oS 品 和 之 方 正价 完 , 向 ,
由MB和MSC决定的
>4
嶋 (4)外部性理论对资源配置的影响
对外部性的制造者:应该征税
外部性基于对资源价格的影响,将进步影响资源的配置, 以燃
煤发电厂 染行 :-
1
J
1

------
-*
1
1
1
1
.
He Qy
S
囝3-3污染行为対燃煤发电量的影哬

如果给空气污染确定一个合理的负价格,将会增加电力生产的
成良好影响井使周围的人受益,而行为人井未从周围取得额外的利益、如植树造林、饭 店旅馆,
•外部不经济性, 指某项活动使得社会成本萵于个体成本的悄况,即某项活动对周围事务 而 造成不良影响, 行为人并未为此付出任何补偿费,如环境污染。
•生产的外部 生产过程产生的外部性,
性:
消费过程产生的外部性,
•公共(非竞争)外部性:不可减少的,如污染的水、空气、嗓声己经公共场所的垃圾。
行动的某些效益或费用不在决策者的考虑范围 内的时候所产生的一种低效率的现象,它将导 致市场失灵。 l外部性计量(社会成本或效益与私人成本或效 益之间的差值)

第三章 外部性理论(新)

第三章 外部性理论(新)
边 际 效 益 边 际 成 本 P1 P0 私人边际效益
社会边际效益
\
边际成本
E1 E0
O
Q0
Q1
生产量
正的外部性与资源配置
3.庇古税收
外部性实际上是边际私人收益与边际社会收益、边际 私人成本与边际社会成本的不一致;
庇古法则:如果要达到社会总福利的最大化,任何经
济活动的边际社会收益与边际社会成本必须相等。因
1.1外部性理论的渊源及演进
(1)马歇尔的外部性理论:
1890 年出版的《经济学原理》一书中,
在分析厂商的生产成本时首次提出“外
部经济”的概念,为正确分析外部性问 题奠定了基础;
(2)庇古的观点:
1920 年出版《福利经济学》认为 “ 外部
性造成了私人边际产品与社会边际产品的之间
的不一致 ”。在治理外部性的经济手段方面,
Fi f ( X i , X i , X i , , X i , X j )
1 2 3 m n
i j
则可以说生产者(或消费者)j 对生产者
(或消费者)i 存在外部影响。
环境资源保护活动中的外部性
• 人的经济活动对他人、对环境造成了影响而又没 有将这些影响计入市场交易的成本与价格之中; • 外部不经济性是使经济主体忽视环境保护即不愿 意在环境保护方面投资的内在原因;或者说包括 资源开发利用活动在内的经济活动的外部不经济 性,是造成环境污染和环境破坏的基本原因;
用时空转移来解释环境外部性
认为外部性在时间和空间上是可以转移的,
环境外部性的风险可以在空间上和时间上转移。
时空转移的原因在于经济活动的分散性,各代人 出于对自身利益的考虑,将环境风险转移给下一 代,形成环境风险的时间转移。而不同区域的人 出于对区域利益的考虑,将环境风险转移给了其

第三章 外部性理论ppt课件

第三章  外部性理论ppt课件
U j U j(X 1 j,X 2j, ,X n,jX m )k j k
式中Uj 表示j 的福利函数,j和编k指辑版不ppp同t 的人或厂商,Xi指经济活动 6
第一节 外部性的定义
当存在外部经济性时, 边际社会效益MSB大于 边际私人效益MPB。差 额是外部环境效益MEB。 种树人投资植树造林时, 其投资行为由MPB和边 际成本MC决定,这时私 人植树量Q1小于由MSB 和MC决定的有效植树量 Q。当要求私人植树量达 到Q时,必须降低植树的
供给(Supply):
是指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内在 各种可能的价格下愿意而且 能够提供出售的该种商品的 数量。既有出售的愿意又有 提供出售的能力,才能形成 有效供给。
商品的供给数量取决于多种因 素:商品的价格、生产的成本 (要素价格)、生产的技术水平、 相关商品的价格和生产者对未来 的预期。
编辑版pppt
编辑版pppt
26
第三节 支付意愿和消费者剩余
假设某消费者以每盒5元的市场价格购买了13盒牛奶。
消费者实际支付:13×5=65元,
愿意支付的价格:17+16+15+…+5=143元
消费者剩余为:143-65=78元。
价格(元)
17
消费者剩余
消费者剩余是需 15
求曲线和市场均 10
衡价格之间的面

5
存在正外部性时:
社会收益高于个人收益
编辑版pppt
12
第二节 外部性的分类
负外部性的几个例子
开汽车
交通便捷、节约时间、还可以运货
对他人的影响: 汽车行驶过程中的噪声;
汽车尾气带来的空气污染……
编辑版pppt
13
第二节 外部性的分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私人的边际收益与社会的边际收益相等,并使私 人利润最大化的产量与社会最佳产量相等,以消
除外部性。
T
经济效率要求一种非均衡的价格机制 对外部不经济性的制造者设计一个负价
格或收税,对外部经济性的制造者设计
一个正价格或补贴;
对外部性的消费者设计一个零价格;
负价格或收税以及正价格或补贴,能够 对外部性的制造者一个正确的刺激。
向他人转移外部性引起的社会边际损害。
社会最优解决方案是净损害或转移成本净
值最小;
从受害者的作用本质讲,经济效率并不要
求征税或补偿。只有当一个经济主体同时
身兼外部性的受害者和制造者两种身份时
才应对他收费,这只是考虑到后者的作用。
2.4货币外部性和技术外部性:
货币外部性:生产者通过市场价格体 现出的外部性;只是投入和产出的价 格变化;
一般的,行为人对其任何行为都要承担因行为
所导致的任何成本或获得因其行为带来的任何 收益,只有这样,才会对行为人产生良好行为 的激励和对不良行为的抑止;
对于可转移的外部性,需要某种形式的
刺激引导受害者以及外部性的制造者采
取有效率的行为——即采取对受害者征 税的形式,以解决任何形式的外部性转
移,受害者必须支付的税额应等于由于
技术外部性:生产者通过直接的、非 市场的相互依赖所产生的外部性。
区别:
货币外部性源于需求和供应的市场不完善,产生于经
济活动中由于需求和供应变化产生投入和产出的价格
变化,价格变化只表明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收入转
移,没有改变生产者的生产函数和生产效率;
技术外部性最终的效果可能也是一些相关变量的价格
(4)科斯的外部性理论:
1960年发表《社会成本问题》,认为外部性的产生并非
市场运行的必然结果,而是由于产权界定不清,有效产
权制度的确立和实施可解决外部性问题。科斯将外部性
引入制度分析之中,使人们对外部性问题有了全新的认
识和更深刻的理解。但由于科斯的理论建立在较强的假
定前提之下,而这些条件在现实中难以满足,使其理论
用数学语言表述:
在没有市场交换的情况下,一个生产单位的生
产行为(或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影响了其他生 产单位(或消费者)的生产过程(或生活标 准),如果
Fi f ( X , X , X ,, X , X ) i j
1 i 2 i 3 i m i n j
则可以说生产者(或消费者)j 对生产者
自家房子的外形别致独特,阳台上种满花草,美
丽的建筑和花草的芳香让路人感到赏心悦目;
外部经济性:
一些人的生产或消费使另一些人受益
价 而又无法向后者收费 格 MSB=MPB+MEB
MPB MPB P1 P*
的现象。因为
X
n 的 j
MC
存在而受益,希望 j能增加 X
n 。 j
MEB
MEB
O
Q1 Q*
植树量 植树量
按外部性的可减少性
公共外部性 私人外部性
可转移的外部性 货币外部性和技术外部性
2.1按外部性的影响效果: (1)外部经济性
电视广播和报纸杂志上的补钙广告促使菜市场肉 骨头旺销; 养蜂场养蜂取蜜,蜂儿飞到别人的果园从果树采 回了蜜,果园的主人也因此受益,因为他的果树 经蜜蜂传授花粉能结更多的果实;
前者无须补偿
后者的现象。i 因为X
n 的存在 j
而受损,希望j
能减少X n。 j
2.2按外部性的可减少性:
公共外部性:“不可减少”,因为具有公共物品供给的
普遍性——非竞争性,受害(益)者是在相关范围内的
一群体,且受害(益)者的增加,并不减少他人承受的
外部性;具有“不可抗拒性”,如:大气污染、噪声、
和价值的变化,但其介入改变了生产者的生产函数或
消费者的效用函数,投入的初始集合将产生不同的产
出的初始集合;
货币外部性不是真正的外部性;
第二节 环境外部性对资源配置影响
从资源配置的角度分析,外部性表示当一个行动
的某些效益或费用不在决策者的考虑范围内的时 候所产生的一种低效率的现象; 计量: 外部边际成本:MSC=MPC+MEC 外部边际效益:MSB=MPB+MEB
难以成为政策依据。尽管如此,他提出的通过确立产权
以消除外部性的思想对于解决环境问题仍具重要意义;
(5)外部性理论的新进展
用不可分割性来解释环境外部性。奥尔森认为任
何个人都不可能排他性的消费公共产品,即
“外部性具有不可分割性” ,由于大部分环境
因子和自然资源都具有公共物品的性质,使用中
会产生搭便车行为,使供给方无法获得其优化配
第三章 外部性理论
外部性问题是经济学中一个经久不衰 的话题。外部性不仅是新古典经济学 的重要范畴,也是新制度经济学的重 点研究对象。 外部性概念的定义问题至今仍然是一 个难题。有的经济学家把外部性概念 看作是经济学文献中最难捉摸的概念 之一。
外部性问题是经济学中一个经久不衰的话题。
外部性不仅是新古典经济学的重要范畴,也
置生产的收益指标,而需求者又不愿意真实表达
自己对公共物品的主观需求,使生产者的需求曲
线无法确定,从而形成外部性;
用非竞争性来解释环境外部性
认为环境属于公共物品,主要特征是非竞 争性,因此环境污染和资源耗竭等问题的形 成根源在于环境的非竞争性。治理这类环境 问题时:一是完善市场体系,在公共环境资 源使用中引入市场机制,通过完善市场机制 使外部效应内部化来治理外部性;二是强调 环境管制的作用,环境管制者要通过加大投 入力度来改善环境质量;
1.1外部性理论的渊源及演进
(1)马歇尔的外部性理论:
1890 年出版的《经济学原理》一书中,
在分析厂商的生产成本时首次提出“外
部经济”的概念,为正确分析外部性问 题奠定了基础;
(2)庇古的观点:
1920 年出版《福利经济学》认为 “ 外部
性造成了私人边际产品与社会边际产品的之间
的不一致 ”。在治理外部性的经济手段方面,
意 义:
庇古税在经济活动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在基础设施建设领域采用的“谁受益,谁投资”
的政策、环境保护领域采用的“谁污染,谁治
理”的政策,都是庇古理论的具体应用; 排污收费制度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环境保护的重 要经济手段,其理论基础也是庇古税;
局限性:
政府是公共利益的天然代表者,并能自觉按公共利益对 产生外部性的经济活动进行干预。然而,事实上公共决 策存在很大的局限性; 第二,庇古税运用的前提是政府必须知道引起外部性和
公共场合吸烟、环境保护、植树造林; 私人外部性:“可减少”——竞争性,受害(益)者是 明确的,一个受害(益)者对外部性的消费减少了他人 的类似消费,如:垃圾排放在私人场所。
2.3可转移的外部性:
特指受害者有机会向第三方“转移”外部性的 现象:受害者通过向他人转移外部不经济性, 以避免外部性对自己的损害;
第一,庇古理论的前提是存在所谓的“社会福利函数”,
受它影响的所有个人的边际成本或收益,拥有与决定帕
累托最优资源配置相关的所有信息,以确定最优产量或
消费水平的税收或补贴,只有这样政府才能定出最优的
税率和补贴。但现实中政府不可能拥有足够的信息,因 此从理论上讲,庇古税是完美的,但税收方案在现实中
很难操作,实际的执行效果与预期存在相当大的偏差;
(或消费者)i 存在外部影响。
所谓外部效应就是某经济主体的福 利函数的自变量中包含了他人的行 为,而该经济主体又没有向他人提 供报酬或索取补偿。 外部性是指行为人的私人成本与社 会成本、私人收益与社会收益不相 一致的情形。
环境资源保护活动中的外部性
人的经济活动对他人、对环境造成了影响而又没 有将这些影响计入市场交易的成本与价格之中; 外部不经济性是使经济主体忽视环境保护即不愿 意在环境保护方面投资的内在原因;或者说包括 资源开发利用活动在内的经济活动的外部不经济 性,是造成环境污染和环境破坏的基本原因;
用时空转移来解释环境外部性
认为外部性在时间和空间上是可以转移的,
环境外部性的风险可以在空间上和时间上转移。
时空转移的原因在于经济活动的分散性,各代人 出于对自身利益的考虑,将环境风险转移给下一 代,形成环境风险的时间转移。而不同区域的人 出于对区域利益的考虑,将环境风险转移给了其
Hale Waihona Puke 它地区,形成了环境风险的空间转移;
用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解释外部性
从市场失灵来看,由于市场机制不完全、 市场机制扭曲等原因引起市场失灵,从而形成 外部性;从政府失灵来看,由于政府未干预、 政府政策失灵、政府干预政策的低效率或高成
本引起政府失灵,从而形成生态环境破坏的外
部性;
2.外部性的分类:
按外部性的影响效果
外部经济性 外部不经济性
外部性的存在,造成完全依靠市场机制不能实现
资源的最优配置,使具有外部性的产品过量生产
或过少供应;
1.外部不经济性对资源配置的影响
边 际 效 益 边 际 成 本 边际效益 私人边际成本 社会边际成本
P1 P0
\ O
Q1 Q0
负的外部性与资源配置
生产量
外部性基于对资源价格的影响,将进一步
影响资源的配置 ,以燃煤发电厂的污染行
济活动的边际社会收益与边际社会成本必须相等。因
此,在存在外部经济的情况下,政府应该对带来外部
成本的经济人征税,税额等于边际外部成本,或者对 于带来外部收益的经济人,政府应该给予相应的补贴, 补贴额等于边际外部收益。
3.1庇古税:矫正外部成本,通过税收制度使
私人的边际成本与社会的边际成本相等,并使私 人利润最大化的产量与社会最佳产量相等,以消
是新制度经济学的重点研究对象。外部性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