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系统防雷工程设计浅谈
浅谈6KV电力系统的防雷

浅谈6KV电力系统的防雷摘要:6KV配电线路是保证油田生产和生活用电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否安全、可靠运行直接关系到油田生产和居民生活用电。
雷击跳闸一直是电力供应安全的重要问题,目前,我厂6KV电力系统基本上都是架空传输的,雷击造成的断电事故成为最主要的问题。
因此,寻找适当的防雷措施,进行有效的操作,成为维护6KV电力系统的主要任务。
主题词:线路运行防雷措施一、概述到了夏季,阴雨天气中常常会伴有闪电、雷击等现象。
这样长期阴湿的环境,本来就会对6KV电线路产生一些不良影响,例如会导致设备的陈旧,输电线路受到一定程度的腐蚀,都会给电力输送带来一定程度的不良影响,再加上时有雷击现象发生,就更可能在电力输送过程中产生事故,设备比较陈旧,网络布局不合理,再加上环境原因,因为意外被雷电击中的输电线路事故频繁发生。
2014年从6月到9月份,我厂6KV线路由于雷击共发生23起事故,事故比例占同期事故的五之一,变电所发生6起,占同期事故的三分之一。
不仅影响设备的正常运作,并影响了油田的正常生产及居民的生活。
所以说,保证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是油田生产至关重要的。
二、6KV线路防雷措施探讨雷击事件是造成输电线路故障的关键因素,那么就要采取一切有效措施,建立一个强大的保护屏障,防止光波的干扰,以提高线路防雷水平,以避免或减少线路绝缘,大幅降低雷击跳闸率,这样才可以有效地保障整个输电线路的正常工作,针对当前的环境,提出了以下防雷措施:1、执行雷电参数分析。
目前,很多行业都进行了数据分析工作,对行业的历史数据进行搜集、分析,挖掘出可以做出决策的一些结果。
对电力系统也是这样,对地区的历史数据进行分析,找出雷击事件比较频繁的地区,进行科学的分析,确定雷击的可能性大小,指导我们采取合理的措施,预防雷击事件的发生。
这是雷击事件预防开始往智能方向发展的一个起步,要不断的坚持下去,使防雷措施更加科学、更加合理。
2、降低杆塔接地方面的电阻。
电气设备防雷工程设计探讨

电气设备防雷工程设计探讨一、引言电气设备的防雷工程设计是现代电气工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它涉及到电网设备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对电气设备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电气设备防雷工程设计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就电气设备防雷工程设计的一些关键问题进行探讨,以期对电气工程设计者有所帮助。
二、电气设备防雷工程设计的重要性防雷工程设计是电气设备工程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
在雷电活动频繁的地区,如果电气设备的防雷工程设计不到位,容易导致雷电对设备造成损害,影响电网设备的正常运行。
而且在雷电天气出现时,设备的损坏还可能导致电网的短路和事故,给生产和生活带来严重影响。
电气设备防雷工程设计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1. 防雷接地系统设计在电气设备防雷工程设计中,防雷接地系统的设计是非常关键的一环。
防雷接地系统的作用是将雷击电流通过合适的途径导入大地,使其稳定流入大地,保护电气设备不受雷击损害。
防雷接地系统的设计必须符合一定的要求,包括合理的接地电阻、良好的导电材料选择、合理的接地深度等。
只有做好了防雷接地系统的设计,才能有效保护电气设备不受雷击损害。
2. 避雷装置的选择和布置在电气设备防雷工程设计中,避雷装置的选择和布置也是非常关键的。
避雷装置的作用是在雷电活动时吸收雷电能量,减少雷电对电气设备的损害。
避雷装置的选择必须与电气设备的特性相匹配,避雷装置的布置也必须考虑到电气设备的布局和周围环境的影响。
只有做到了合理选择和布置避雷装置,才能最大程度地减少雷电对电气设备的损害。
3. 防雷设备的维护和检测在电气设备防雷工程设计之后,防雷设备的维护和检测也是非常重要的。
因为防雷设备的长时间使用可能会导致设备老化和损坏,影响其正常功能。
对防雷设备的定期维护和检测至关重要。
只有做好了防雷设备的维护和检测,才能保证其正常工作,并且有效保护电气设备不受雷击损害。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电气设备防雷工程设计也在不断地进步和完善。
未来,随着新材料、新技术的不断应用,电气设备防雷工程设计将会迎来新的发展趋势。
浅谈输电线路综合防雷优化设计

将雷 电转移到避雷线上, 进而有效减少 了输 电线路遭受雷击 的
几 率 , 导 电流 通 过 杆 塔 以及 接 地 设 备 传 到 地 面 。 同 时还 应 注 引 意 的是, 到导线上方铺 设避雷线 , 直接接地 。 雷云经过避雷线放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电, 通过避雷线 , 电流可 以散播 在地下 。如果 是 1O V输 电线 lk 路, 以上 , 或 需全线铺设避雷线。对于雷击 多发地区, 双避雷线 的铺设是 必要手段 , 以有效地 隔离雷 电, 可 使其无 法与导线直
22 避 雷器及避 雷 针的合 理应 用 .
输 电线 路 遭 受 雷击 会 发 生 线 路 跳 闸故 障 , 相 对 频 繁 发 生 在
跳闸故障的地区, 可选择使用避雷器抵御雷击事故 。将避雷器 设 置 在 高 压 输 电线 路 上 对 于 防 雷 以及 保 护 输 电线 路 的 正 常 运 行 有 着无 可 取 代 的作 用 。一 旦 出现 避 雷器 电压 低 于 杆 塔 以 及 导 线 电位差 的状况 , 避雷器可 自动分流 , 不会 出现 绝缘子 闪络 的 问题 。 当前, 国的部分地 方已经开始应用和推广避 雷器 , 我 通过 不断的实践和经验 总结, 避雷器的运行效果较为 良好 。但 同时 又 因 为 避 雷 器 的 安 装 成 本 太 高 , 此 , 根 据 具 体 情 况 具 体 分 因 要 析是否需要安装避雷器, 尽量避免不必要 的浪费 。 此外 , 还能够有效避免雷击 以及 输电线路故障 的办法 是选 择 应 用氧 化 锌 避 雷 器 来 抑制 感 应 雷 过 电压 , 图 1 如 :
以电流行波的形式放电, 同时还会 以电压行波的方式沿着导线 散播。 是 , 但 由此而 产 生 的强 大 电流通 过 接 地 电子 排 除 。 击 过 雷 电压会 对 绝 缘 子 产 生 一 定 的破 坏 影 响 。当绝 缘 子 的 闪 络 电压 低 于雷击 电流的 电压,架空输 电线 路就会 出现绝缘 闪络事 故, 进 而就 会形 成工 频电弧,输 电线路 的系统保护就会发挥作用 , 通 过电压以及 电流互 感器等 的信号 , 最终致使输电线路跳闸故障
浅谈输电线路防雷设计

浅谈输电线路防雷设计
输电线路防雷设计是电力工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关系到电力系统正常运行和设备
的安全稳定。
在防雷设计中,主要考虑到三个方面的问题,即雷电电流的直接打击问题、
电力系统的过电压问题以及设备的绝缘问题。
雷电电流的直接打击问题是输电线路防雷设计的首要考虑因素。
当雷电击中输电线路时,会产生强大的雷电电流,直接打击到设备和线路上,可能对设备和线路造成严重损坏。
为了减小雷电电流对设备和线路的影响,需要在设计中考虑合理的导线截面、杆塔高度以
及导线的距离等因素。
还需要采取一些防护措施,比如安装避雷针、避雷器等,将雷电电
流引导到地下,在一定程度上保护设备和线路的安全。
电力系统的过电压问题也是输电线路防雷设计中需要考虑的因素之一。
雷电击中输电
线路会产生瞬态过电压,可能导致设备的故障或烧毁。
为了防止过电压对设备的损坏,需
要在设计中考虑合理的绝缘等级,选用合适的材料,并安装合适的避雷器来降低过电压的
影响。
设备的绝缘问题也是输电线路防雷设计中需要重视的问题。
在雷电击中输电线路时,
会产生高电压,对设备的绝缘性能提出了较高要求。
为了保护设备的绝缘,需要选用合适
的绝缘材料,合理设计绝缘结构,确保设备具有良好的绝缘性能,防止雷电电流对设备造
成绝缘击穿。
浅谈输电线路防雷设计

浅谈输电线路防雷设计输电线路作为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旦遭遇雷击就可能造成巨大的损失。
因此,在输电线路的设计中,防雷技术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它可以有效地避免雷击引发的事故,并保障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
1. 针对输电线路防雷的必要性由于电线塔高耸在空中,且输电线路往往贯穿大片平原或山区,使得其成为雷击的主要目标。
雷电是世界上最具破坏力的自然灾害之一,而输电线路一旦遭到雷击,就会直接或间接的对电力系统造成重大的影响。
如果不采取充分措施,将可能造成以下几方面的危害:(1) 冲击电力系统的稳定性雷击所形成的强电场和磁场会产生瞬间的电压和电流,从而导致电力系统的短时过电压,进而导致电力设备应力增大,引发闪络或击穿事故,当然其主要是会对输电线路及其相关设备造成损害。
(2) 损坏电力设备雷电经常会把电力设备击穿,引发设备失灵,损坏的设备不仅会导致电能损失和维修成本,也会影响电力系统的可靠性和运行的稳定性。
(3) 影响社会和经济发展由于输电线路的遭雷可能会导致城市停电,影响工业、商业等领域正常生产生活,进而对社会、经济发展造成极大的影响。
甚至在大暴雨等恶劣气象条件下,也会引发灾害级别的事故,使得灾情失控,威胁人类安全。
因此,为了确保输电线路的长期稳定运行,需要对输电线路防雷进行充分的设计和实施。
(1) 避雷器的设置避雷器是防止输电线路被雷击的主要设备之一。
避雷器的主要原理是采用空气放电管和瞬时回路,使得雷电电流通过避雷器而不是通过输电线路。
因此,合理设置避雷器对于保证输电线路的安全运行至关重要。
通常可根据输电线路的性质、工作电压等考虑避雷器的选择和数量,实际规定应按照国家标准和有关规定执行。
地线是避雷器接地引线的延伸,它主要用作电流接地保护及向地排放雷击电流。
地线数量、长度、直径、接地电阻等应根据雷电环境和视情况而定。
地线的设置应符合相关的标准和规定。
(3) 金属隔离开关的使用金属隔离开关能够提高用户的个人安全和抗雷性能,可以将雷击电流的磁场和电场分离开来,降低磁场辐射,同时保持线路的稳定运行。
解析电力系统防雷工程设计

【 关键词 1 电力系统; 防雷工程; 设计
【 中图分 类号 】 T M 7 6 【 文献标识码 】 B 【 文章编" g " ] 2 0 9 5 — 2 0 6 6 ( 2 0 1 3 ) 1 4 — 0 0 6 5 — 0 2
比较 紧密 。 密度 过 高 时 , 在 雷 雨天 中较 难 完全 避 免 雷 击现 象 。 ( 线路 绝 缘性 较 差 。 合 成 绝缘 子在 输 电线 路 中的 应 用 , 易 因耐
2 . 2 U P S过 电压 防护
U P S中一 般 设 有 压 敏 电 阻 , 对雷击具有一定的防护作 用, 雷 水 平 相 对较 差 增加 发 生 雷 击 的 几 率 。( ! ) 输 电线路 的 遮 蔽 性 但 防 护 能 力较 弱 . 一 旦 出现 雷 击 . 很 容 易 导 致 自身 连 并 接微 电
力 系统 在 运 作 中仍 存 在 雷 击 现 象。 本 文 就 电力 系统 中 防 雷 工 般 情 况 下 . 接 地 电 阻 率愈 小 , 则 电压 值 相 对愈 低 。 安 全 的 接 地 所 以 及 输 电线 路 中防 雷 工 程 设 计 情 况 展 开 , 以为 防 雷工 程 在 电力 系统 中的 优 化 设 计 和 最佳 化 运 用 提 供 参 考 。
表 l 安全 接 地 电 阻 的需 求 情 况
接 地 电 阻( n)
接 地 网 类 型
的 理 论 研 究 较 多 .对 电力 系统 的 防 雷工 作 起 到 了重 要 的指 导
作用 , 但 在 具 体 的 防 雷措 施 实施 中也 还 存 在 部 分 问题 , 导致 电
110kV双回路同塔架设线路防雷

浅谈110kV双回路同塔架设线路防雷摘要输电线路防雷的基本任务是采用技术上与经济上合理的措施将雷击事故减少到可以接受的程度,以保证供电的可靠与经济性。
关键词输电线路双回路防雷1综述电力系统雷害事故中,以线路的事故占很大的比例。
为了能够保证安全供电,输电线路防雷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线路防雷的基本任务是采用技术上与经济上合理的措施将雷击事故减少到可以接受的程度,以保证供电的可靠与经济性。
输电线路防雷性能的优劣主要由耐雷水平和雷击跳闸率来衡量。
本次讨论的是双回路同塔架设。
双回路同塔架设必然使得杆塔较高(对比单回路架设),这样一来就产生了以下几个问题:1)线路引雷面积增大;2)杆塔电感增大;3)绕击的几率增大;4)雷击易造成双回路同时跳闸。
故防雷设计对整个线路是否能够安全运行就显得非常重要。
雷电流超过线路耐雷水平,引起冲击闪络,冲击闪络之后建立起工频电弧,引起线路跳闸。
架空线路上出现的大气过电压有两种,一种是由于雷直击线路引起的,称为直击雷过电压;另一种是雷击线路附近地面,由于电磁感应引起的,称为感应雷过电压。
实测证明感应雷过电压一般不超过500kv,110kv线路的绝缘水平较高,感应雷过电压一般不会引起闪络事故,故本次线路防雷的分析只针对直击雷过电压。
结合实际工程经验,本次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防雷的分析:1)雷直击导线问题;2)雷击避雷线时对导线的反击问题;3)防止雷击塔顶时对导线的反击问题;4)两回线路同时跳闸的问题。
2绕击的分析绕击是引起线路绝缘闪路的主要形式,如何尽可能的减少绕击的几率就显得尤为重要。
雷闪绕过避雷线而直接击中导线,称之为绕击。
发生绕击的概率称为绕击率pa。
《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dl/t620-1997)c8规定山区线路:α-保护角;ht-杆塔高度。
对于山区110kv线路,pa一般小于1%。
虽然绕击率很小,绕击导线的可能性不大,但一旦发生绕击,所产生的雷电过电压很高,即使是绝缘水平很高的超高压线路也难免闪络。
浅谈输电线路防雷设计

浅谈输电线路防雷设计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电力行业的发展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在电力行业中,输电线路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而在输电线路的设计中,防雷设计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因为雷电天气是一个自然界的大自然灾害,在雷电天气下,如果没有合适的防雷设计,输电线路可能会受到严重的损坏,给电力系统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
本文将会从防雷设计的重要性、防雷设计的原则和方法等几个方面对输电线路防雷设计进行探讨。
一、防雷设计的重要性我们来谈谈防雷设计的重要性。
雷电天气对于输电线路来说是非常危险的。
输电线路如果受到雷电的影响,可能会导致线路短路、设备损坏、停电等问题。
甚至在严重的情况下,可能会导致火灾或者其他严重事故的发生。
防雷设计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保护输电线路不受雷电的影响,保证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
防雷设计的重要性还体现在其经济性上。
一旦输电线路发生了雷击,可能会导致大规模的设备损坏,维修和更换成本非常高昂。
通过合理的防雷设计,可以有效地降低维修成本,提高输电线路的使用寿命,达到一种经济节约的效果。
防雷设施的合理配置以及相关材料的选用也是对资源的有效利用,具有积极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防雷设计的重要性还表现在人身安全上。
一旦输电线路发生了雷击,可能会引发火灾等问题,对于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威胁。
通过合理的防雷设计,可以有效地避免这些问题的发生,保障人们的生命财产的安全。
无论从什么角度来看,防雷设计都是非常重要的。
它可以保护输电线路的正常运行,降低维修成本,保障人身安全。
无论是现有的输电线路还是新建的输电线路,在设计过程中都应该高度重视防雷设计。
防雷设计是工程技术的一门重要技术,它有其自身的原则。
防雷的原则就是“预防为主、综合防护、综合治理”。
从预防为主来讲,就是要在建设输电线路时,就要考虑到防雷问题,避免在后期才开始进行防雷设计。
综合防护就是通过多种手段、多种设施进行组合,形成一个完整的防雷体系,提高防雷的效果。
综合治理就是通过对山区、森林等自然环境进行的防治措施,来降低雷电危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力系统防雷工程设计浅谈摘要:电力系统的雷电保护愈来愈向精细化、准确化、专业化方向发展,因此本文通过分析雷电能量计算与防雷保护之间的关系,浅谈了电力系统中变电所、输电线路等方面的防雷工程设计,逐步完善现代科学的防雷体系。
关键词:电力系统变电所雷击保护Abstract:The lightning protection in the electric power system are becoming more and more fine chemical,accurate and professional,so this article analysi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ightning protection and lightning energy calculation,discuss on the engineering design of lightning protection about substation, transmission line, and gradually improve the modern science of lightning protection system.Key Words:Electric power system;Substation;Lightning;Protection 随着我国电力事业的蓬勃发展和电网的不断扩大,,电网防雷就成为电力事业中的一项重要工作。
电网在现有技术的条件下仍然会出现遭雷击的现象。
从某种方面上来说,雷电袭击是影响电网的可靠稳定的重要因素之一。
本文就国内外现有的技术条件,研究分析目前电网的设备现状,结合实际情况阐述了现实中防雷保护存在的问题,并展望了未来电网防雷保护的发展方向。
雷电是一种极具破坏力的自然现象,其电压可高达数百万伏,瞬间电流更可高达数十万安培。
千百年来,雷电所造成的破坏可谓不计其数。
落雷后在雷击中心1.5~2km半径的范围内都可能产生危险过电压损害线路上的设备。
在两个多世纪的防雷历史中雷电灾害防御,从建筑物防雷发展到供电防雷、电气和电子设备防雷,直到现在的现代微电子设备防雷。
随着高新技术发展防雷技术和产品到显著发展,目前已经发展到消散削减、屏蔽隔离、抑制分流、疏导均衡等电位、优化接地泄放和雷电控测定位预警等技术。
近十多年来围绕这些问题人们进行了不懈的努力,提出了许多新的防雷理论,研制出一大批新的防雷器件、设备和材料,开发出许多全新的雷电防护技术。
我国于1994年颁布了新的《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1994,该规范参考了大量国际标准,无论从指导思想、技术要求还是技术措施上讲都处在国际领先地位,这也标志着我们国家对雷害的重视。
1 雷击的形成与防护1.1 雷云的形成地球上由于大气的剧烈运动,引起静电摩擦,云团内部会产生大量的带正、负电荷的带电离子,在空间电场力的作用,带电离子定向垂直移动,使云团上部积与下部积累正负电荷,分层电荷在云团内产生,形成雷云。
雷云的成因主要来自于大气的运动,当雷云在天空移动时,在其下方的地面上会静电感应出一个带相反电荷的地面阴影。
1.2 尖端放电与雷击如果有一个带尖锋的金属球,让它带上负电,由于电荷同性相斥的作用,球体尖锋部分的电子受到同性电荷排斥力最强,最容易被排斥而离开金属球,这就是“尖端放电”。
1.3 雷云放电雷云放电理论是“长间隙放电”理论,该理论认为雷云对地放电的过程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即云中放电、对地先导、定向闪击和回闪。
1.4 雷击防护雷击防护通过合理、有效的手段和设备将雷电的能量尽可能的引入到大地,即疏导而不是堵住或消灭雷电。
一个完整的防雷系统一般包括两个内容:直接雷击的防护和感应雷击的防护。
为了保护建筑物免受雷击引起事故及人身安全;内部防雷系统以防止雷电的过电压侵入设备中造成损坏,为了实现内部避雷,需要对建筑物进出各保护区的金属电缆、金属管道等安装过电压保护器进行保护并接地良好。
2 防雷工程设计中的重要依据2.1 当雷电击中避雷线或杆顶时,我们可计算雷电流的公式如下I=U50%/{(1-K)[β(R+L/2.6)+h/2.6]}公式中:K为耦合系数;h为杆高;β为分流系数;不同电压的输电线路上的避雷线的分流系数见表1。
R为冲击接地电阻;L为输电线路电感。
2.2 输电线路保护角为防止雷电击中输电线路,α、h越小越好。
保护角的大小,关系线路遭雷电绕击的可能。
计算绕击概率,可以用下面的公式:其中,a为保护角;Pa为绕击概率;h为杆高。
根据送电线路的运行数据、现场测试和试验模拟均可证明,避雷线对边导线的保护角、杆塔高度以及高压送电线路的地形、地貌和地质条件分区与雷电绕击率有关。
对山区杆塔的计算公式是:山区高压送电线路的绕击率约为平地高压送电线路的3倍。
一些地区雷电活动相对强烈,使某一区段的线路较其它线路更容易遭受雷击。
3 电源系统的设计方案电源系统选用多级保护,防范从直击雷到操作浪涌的各级过电压的侵袭。
(1)在电源系统总配电间配电回路380V低压总配电箱安装一台DHENTB100防雷箱或者一套CSP100电源防雷模块,用于配电回路的第一级电源防护。
主要防护因强大的雷电流(传导雷)经电源线传导至配电柜后对设备造成的损坏;如果安装防雷模块,为防止浪涌保护器遭受雷击损坏后,电源对地短路,需要在浪涌保护器前安装60A空气开关作为短路保护装置。
(2)在机房分配电柜,安装1套德国一台DHENTB40防雷箱或者一套DGMTT385电源防雷模块,作为配电回路的第二级电源防护。
主要防护因强大的雷电流(传导雷)经10kV电源线传导至配电柜后对后端设备造成的损坏,并实现L-N的等电位连接;为防止浪涌保护器遭受雷击后损坏后,电源对地短路,需要在浪涌保护器前安装30A空气开关作为短路保护装置。
(3)在楼层分配电箱空气开关后级处,串联安装德国DHENDRM2P255的单相防雷器,保护单相AC220V电网的供电系统。
4 变电所防雷保护变电所是电力系统中对电能的电压和电流进行变换、集中和分配的场所,是联系发电厂与电力用户的纽带,担负着电压变换和电能分配的重要任务。
如果变电所发生雷击事故,会给国家和人民造成巨大的损失。
所以变电所的防雷是不可忽视的问题。
通常情况下变电所雷击有两种情况,一是雷直击于变电所的设备上,二是架空线路的雷电感应过电压和直击雷过电压形成的雷电波沿线路侵入变电所。
其具体表现形式如下。
(1)直击雷过电压。
雷云直接击中电力装置时,形成强大的雷电流,雷电流在电力装置上产生较高的电压,雷电流通过物体时,将产生有破坏作用的热效应和机械效应。
(2)感应过电压。
当雷云在架空导线上方,由于静电感应,在架空导线上积聚了大量的异性束缚电荷,在雷云对大地放电时,线路上的电荷被释放,形成的自由电荷流向线路的两端,产生很高的过电压,此过电压会对电力网络造成危害变电站防侵入波保护的主要措施是在变电站内采用避雷器,在母线和进线处加装避雷器;对于直击雷的防护采用避雷针。
避雷针和避雷线这两种装置都是通过拦截措施,改变雷电波的入地路径,从而起到防雷保护的作用。
小变电所多采用独立避雷针,大变电所多在变电站构架上采用避雷针或避雷线,或者两者相结合。
变电所防雷保护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变电所发生的雷击是随机的。
因此,其防雷保护,应因地制宜地对变电所设计防护。
(2)变电所防雷保护一般由三个子系统组成。
三道防线之间,关系密切,互相影响,不应孤立设置。
(3)电力变压器绕组各侧选用WGMOA的In等级应相同,耐雷可靠性应一致。
(4)选用沿架空输电线路导线侵入变电所的雷电波陡度和幅值,即WGMOA至被保护物之间的最大允许电气距离。
5 电力变压器防雷保护电力变压器绕组各侧设防的耐雷可靠性应一致,不论哪一侧绕组损坏,变压器都要停运和修理。
根据容量大小、损坏影响程度及供电重要性来决定电力变压器防雷保护的简繁。
所以IEC99-4以交流无间隙金属氧化物避雷器(WGMOA)的标称放电电流值(In)来分类,In等级不同,试验要求不同。
用户根据电力变压器的重要性来选用WGMOA的In等级。
WGMOA 型录[1]中说明:电站WGMOA的In分为10kA和20kA两个等级;In =10kA的,Ur为(3~336)kA;In=20kA的,Ur为(3~800)kV;配电型WGMOA的In只有5kA。
例如大容量变压器,保护高压或超高压一次侧绕组绝缘选用WGMOA的In=10kA或20kA,而二次中压侧WGMOA也应选用In=10kA或20kA。
In等级实际上反映变压器的耐雷可靠性,即风险程度。
6 输电线路防雷保护6.1 采用避雷线、避雷针其主要作用是防止雷直击导线。
同时还有以下作用:在雷击塔顶时起分流作用,从而减小塔顶电位;对导线有耦合作用,从而降低绝缘子串上的电压;对导线有屏蔽作用,从而降低导线上的感应过电压。
输电线路愈高,采用避雷线的效果愈好。
我国110kV线路一般全线架设避雷线,220kV及以上线路则是全线架设避雷线。
为了提高避雷线对导线的屏蔽作用,减小绕击率,避雷线的保护角较小,通常采用20°~30°,甚至负保护角。
通常,避雷线应在每基杆塔处接地。
但在超高压线路上,将避雷线经一小间隙对地绝缘。
当线路正常运行时,避雷线是绝缘的;当线路出现强雷云电场或雷击线路时,小间隙击穿,避雷线自动转为接地状态。
6.2 降低杆塔接地电阻降低杆塔冲击接地电阻是提高线路耐雷水平、降低雷击跳闸率的最经济而有效的措施。
6.3 架设耦合地线在导线下方4~5m处架设接地的耦合导线连同避雷线一起来增大它们与导线间的耦合系数,增大杆塔向两侧的分流作用。
耦合地线可使雷击跳闸率下降50%左右。
6.4 采用中性点非有效接地方式我国35kV及以下电网一般采用中性点不接地或经消弧线圈接地的方式。
线路跳闸率约可下降1/3左右。
6.5 加强线路绝缘增加绝缘子片数,增大跨越档导线与避雷线间的距离。
采用不平衡绝缘方式,使两回线的绝缘子片数有差异,雷击时,片数少的回路先闪络,闪络后的导线相当于耦合地线,增加了对另一回导线的耦合作用。
6.6 装设自动重合闸装置利用绝缘的自恢复性,降低线路的雷击事故率。
7 防雷保护发展方向7.1 加强监测构建雷电探测系统未来主要的发展重心着力于加强雷电定位技术的开发和应用研究,进一步完善雷电定位系统设备,开发全国雷电监测站网的综合定位技术,作为今后探测业务发展的主要任务之一。
因此,从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出发,发展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卫星空间综合探测设备和地面雷电探测设备,开发和完善全国雷电监测网的综合定位技术,在常规雷电定位站网产品中增加云闪信息、雷电的三维观测、利用星载雷电探测器与地面雷电站网结合构成新一代一体化的先进探测系统,获取全面的雷电监测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