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断面与影像解剖学

合集下载

人体断面与影像解剖学教学探讨

人体断面与影像解剖学教学探讨

养 学 生 的 综 合 能 力 .使 本 学 科 与 临 床 影 像 知 识 结 合 点 有 较 为 深入 的研 究 . 使 教 学 内容 更 加 丰 富 . 培 养 了 学生 抽 象 思 维 能 力 和 阅 片能 力 . 缩 短 教 学与 临床 的 距 离 . 把培 养学 生的知识 、 能 效 果 。 力、 素 质 融 为一 体 大纲 以“ 校院结合” 教 学模 式 , 使 学 生 通 过 4 . 注蘑 断 面 实物 标 本和 影 像 图 片相 结 合 尸体 断 面 解剖 实物 标 本 和 活 体影 像 断层 图 片 . 二 者 均 系通 课 程的学 习. 能 够 掌握 扎 实 的 断 面 解剖 学 知 识 . 为后 续 专 业 课
【 摘要】 人 体 断 面 与影 像 解 剖 学是 阐述 尸 体或 器 官不 同方 位 的 断 面标 本 及 其 对 应 的 影像 图 的一 } ’ 1 科 学, 是 影像 专 业 的 专 业 基 础课 . 是 必修课 和 核 心课 程 , 本 文 通过 设 计科 学合 理 的教 学 大 纲和 计 划 、 应 用计 算 机 多媒 体 教 学 、 改 革 教 学模 式 、 注重 断 面 实物 标 本 和影 像 图片 相 结合 、 培 养 学 生绘 图 法 、 实验 室设 施要 设 备 齐全 、 改 革 考 试模 式等 教 学 方 法 , 在 教 学 实践 中作 了一 些有 益的 尝试 和探 索. 使教 学效 果 明显 提 高 【 关键词】 人体 断面 与影 像 解剖 学 教 学 方法
上发展起来 的. 所 以. 局 部 解剖 学在 这 两 门学 科 中 间起 着 非 常 重 要 的作 用 传 统 的人 体 断 面解 剖 学 的 教 学 模 式 是 “ 系统 解 剖 学一 断 面解 剖 学 ” . 这 两 门课 分 别在 影 像 技 术 专 业 学 生入 学 的 第 学期 和 第 二 学期 开 设 在 这 个 教 学模 式 中缺乏 了 系统 解剖 学 和 断 面 解剖 学之 间的 纽 带— — 局 部 解 剖 学 . 增 加 了 学 生 学 习的 难度 . 教 学 效 果 不理 想日 我们改革后的教学模式是“ 系统 解 剖 学一 局部 解剖 学一 断 面 解剖 学一 影 像 解剖 学” 系统 解 剖 学还 是 安 排 在 第 一 学期 学 习 . 第二 学 期 局 部 解剖 学 和 断 面解 剖 学 同 时 学习. 即在 讲 述 每 一部 分 时 . 先讲 述 局 部 解 剖 学 , 然后 讲 述 断 面 解 剖 学 在 上 实训 课 时 . 也 是 按 照 先 实 习 系统 解 剖 学及 局 部 解 剖 学, 然后 实 习断 面 解剖 学 . 同 时 穿插 影 像 解 剖 学的 相 关 内容 这 样 学 生既 复 习和 巩 固 了 系统 解 剖 学 的知 识 . 也 可 以很 好 学 习 和 掌握 断 面 解剖 学 的 内容 .并 为 以后 进 入 临床 打 下 影 像 学基 础 这 种模 式 的转 变能 够 充 分调 动 学 生 的 学 习积 极 性 . 加深了 学 生对 人 体 断 面 与影 像 解 剖 的 理解 . 教 学 效 果起 到 事 半 功倍 的

人体断面与影像解剖学实验报告

人体断面与影像解剖学实验报告

目录第一篇人体断面与影像解剖学习题 (1)第一章总论 (2)第二章头颈部 (3)第三章颈部 (15)第四章耳部 (17)第五章胸部 (20)第六章腹部 (26)第七章盆部 (32)第八章四肢 (38)第九章脊柱区 (41)第二篇人体断面与影像解剖学实验报告 (43)实验一绪论头部横断层解剖 (44)实验二头部矢状和冠状断层解剖 (47)实验三脑血管的应用解剖 (51)实验四颈部断层解剖 (52)实验五纵隔断层解剖 (54)实验六胸内淋巴结和肺段解剖 (57)实验七腹部断层解剖 (63)实验八盆部和会阴断层解剖 (66)实验九脊柱区断层解剖 (69)实验十四肢断层解剖 (71)第三篇人体断面与影像解剖学习题集参考答案 (77)第一篇人体断面与影像解剖学习题第一章总论一、单项选择题1.人体断面解剖学主要研究内容是()A.按人体各个系统进行形态结构等的叙述B.将人体分成若干个部分,阐述每一个局部有关结构的层次排列、局部位置及毗邻关系C.研究正常人体不同方位断面上的器官结构的形态、位置以及其相互关系D.研究正常人体功能活动规律的科学E.探索人体机械运动与体育动作的关系2.下列关于“断面”的描述,哪项是正确的()A.通过CT或MRI获得图像B.具有一定的厚度C.是指切割标本的表面,也叫做剖面D.是根据超声波回声的强弱,用明暗不同的光点在屏幕上构成的声像图E.以上均正确3.下列关于冠状面的描述,哪项是错误的()A.又称做额状面B.垂直于矢状面C.按左右方向将人体分成前、后两部分D.将人体分成上、下两部分E.垂直于水平面4.CT和MRI等先进技术是在何年代引进我国的()A .19世纪初期 B. 20世纪初期 C. 20世纪60年代D. 20世纪70年代E. 20世纪80年代5.生物塑化技术的塑化过程不包括()A.固定B.脱水C.真空浸渍D.硬化处理E冷冻二、多项选择题1.断面解剖学的服务对象包括()A.影像诊断学B.介入放射学C.超声诊断学D.显微外科学E.数字化虚拟人2.冷冻切片技术的基本步骤包括()A.选材B.固定 C .X线标记、画线 D.冷冻、切制 E.硬化三、名词解释l.正中矢状面2.断层四、问答题1.人体断面解剖学的定义和特点。

人体断面与影像解剖学—脊柱区+

人体断面与影像解剖学—脊柱区+
6.竖脊肌
第四页,共63页。
三、脊柱区的结构配布特点

柱 位于中轴部位,是脊柱区的主体部分,可分为脊柱前
部、脊柱后部和两者间的椎管及其内容物等。
椎旁软组织 附于脊柱的棘突和横突,主要为脊柱周围肌。
椎旁软组织
脊柱后部 椎管及内容物
脊柱前部
脊柱
第五页,共63页。
第二节脊柱区的应用解剖
一、脊柱 二、椎管及内容物 三、脊柱静脉 四、椎旁软组织
脊髓
脊髓 脑脊液
脑脊液 硬膜囊
TT1W2WI I 硬膜外脂肪组织
硬膜外脂肪组织
第三十七页,共63页。
椎内静脉丛
硬脊膜囊
终池
硬膜外脂肪
脊神经根
马尾
第三十八页,共63页。
3.椎间孔
充填椎间孔的脂肪组织呈高信号;
行走于其中的脊神经根呈圆形、长圆形低或等信号影
纤维环 椎间孔
脂肪组织
关节突关节
第三十九页,共63页。
✓椎内静脉丛 位于硬膜 外间隙内,在CT平扫上 不能单独显示,增强扫 描呈点状高密度影。
椎间盘 硬脊膜囊
竖脊肌
第三十一页,共63页。
硬膜外脂肪 椎弓板
前纵韧带
硬膜外脂肪
3.椎间孔
位于椎管前外侧, 其内的脊神经根呈 软组织密度,周围 有低密度的脂肪组 织环绕
椎体
脊神经根
关节突关节
第三十二页,共63页。
第七页,共63页。
✓椎骨的构造
椎弓根、关节突和横 突主要是骨密质
椎体:内大量骨松质, 外为一层薄的骨密质
棘突:内大量骨 松质,外为一层 薄的骨密质
第八页,共63页。
(二)椎骨的连接
1.椎体间连接 椎体借前纵韧带、后纵韧带和椎间盘相连

最新人体断面与影像解剖学习题附答案

最新人体断面与影像解剖学习题附答案

人体断面与影像解剖一、头部1、侧脑室三角区是由侧脑室___、___和后脚汇合而成。

2、位于大脑镰上、下缘内的静脉管道为___、___。

3、胼胝体可分为、__、__、__和__、。

4、脑由前向后做连续切片,首先切到的基底核部分为___;脑室部分为___。

5、眶耳线为___与___的连线,颅部横断层扫描多以此为基线。

选择1、鞍上池不包含以下哪项( )A、视交叉B、视束C、垂体柄D、颈内动脉E、大脑大静脉2、最常见的颅内生理性钙化是()A、侧脑室脉络丛钙化B、基底节钙化C、松果体钙化D、大脑镰钙化E、小脑幕钙化3、水平位由岛叶皮质深入至内囊依次经过结构为()A、苍白球、最外囊、外囊、壳B、最外囊、壳、屏状核、苍白球C、最外囊、屏状核、外囊、壳、苍白球D、壳、苍白球、屏状核、外囊E、屏状核、苍白球、壳、苍白球4、侧脑室前脚()A、前壁、顶壁为胼胝体纤维B、伸入顶叶和额叶内C、内侧壁为透明隔,下壁为尾状核D、两侧侧脑室前脚的形状、大小、位置完全一样。

E、顶壁、前壁为尾状核头、体的腹侧部。

5、在脑部横断面可见一“高脚杯”形结构,其“杯”内容物为()A、第四脑室B、小脑蚓C、四叠体池D、脑桥E、小脑半球二、颈、胸部填空1、甲状腺侧叶位于第_____气管软骨环的前外侧面,峡部位于第_____气管软骨环的前方。

2、上纵隔由前往后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和食管层五层。

3、纵隔区从气管的前方至气管和食管的左侧,依次有____、_____、和_____。

4、肺根内诸结构的排列自前向后依次为_____、 _____、_____和下肺静脉。

5、胸膜分为_____、和_____,两者在_____处相互移行形成密闭的_____。

选择1、下列那项不是位于后纵隔()A、食管B、隔神经C、胸主动脉D、胸导管E、奇静脉2、关于主动脉肺动脉窗说法正确的是()A、为放射学概念B、左外侧界为纵隔胸膜,内侧界为气管,前、后方分别为主动脉升部、降部和食管C、内有动脉韧带、左喉返神经和淋巴结等D、正常情况下CT难以显示该区淋巴结E、以上均对3、胸骨角平面不可见的结构有()A、气管B、主动脉弓起止端C、奇静脉弓D、气管杈E、主动脉肺动脉窗4、识别胸部横断结构肺动脉杈的特征表现为()A、倒“三角”形B、“三叶草”形C、“军刀鞘”样D、“S”形E、“高脚杯”状5、紧邻颈静脉切迹后方主要有什么结构?()A、左锁骨下静脉B、左侧颈内静脉C、左侧颈外静脉D、左侧头臂静脉E、左侧静脉脉三、腹部填空1、肝的脏面有一“H”形的沟,右纵沟前部容纳_____,后部容纳_____。

人体断面与影像解剖学课件

人体断面与影像解剖学课件

(1)
(2)
(3)
(4)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第二节、脑的应用解剖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脑分为端脑、间脑、 中脑、脑桥、延髓和小 脑等六部分,通常将中 脑、脑桥和延髓合称为 脑干。
一、端脑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⑶颞叶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颞横回
颞上沟 颞下沟
颞上回 颞中回 颞下回
⒉内侧面 中央旁小叶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中央旁沟
缘支
扣带沟 扣带回
楔回 距状沟
胼胝体沟
舌回
⒊下面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嗅删除球。
四、人体断面与影像解剖学的学 习目的
为影像诊断(CT、MRI、B 超等)提供形态学基础。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五、断面解剖学的学习方法
复习—理论—实践—再实践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数字人
2003年初,我国首例女性数字人数据集在南方医科大 学构建成功,成为继美国、韩国后,世界上第三个拥 有本国数字人数据库的国家。
数字人之父 钟世镇院士
1.“数字人”也称“数字化虚拟人”,即将CT、MRI或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断层标本在电脑里合成的三维人体详细结构。“数字人” 将能模拟人体的新陈代谢、生长发育、病理生理变化等。 2.复杂的高风险手术时,医生可通过磁共振、螺旋CT等 影像技术事先对病人进行扫描,借助计算机对人体结构 进行数字化三维重建。医生可在这个根据具体病人构建 的“数字人”上反复模拟开刀,选出最佳的手术方法。 3.“数字人”可将所有人体信息收集储存在电脑里,医 生开处方前,将药物的影响数据输入电脑,“数字人” 就会显示服药后的反应,协助医生对症下药。

《人体断面与影像解剖学》PPT课件

《人体断面与影像解剖学》PPT课件
断 面:指断层标本的表面。 其内部结构用肉眼无法观察到。
11
第一章 头 部 ( p5 )
第一节 慨 述 (复 习:神经系统知识)
12
复 习:神经系统知识
1、组成
中枢神经系统 (CNS)
周围神经系统
2、功能:主导作用。
端脑:
脑 小脑:
间脑: 中脑
脑干: 脑桥
脊髓:
延髓
脑神经:12对
脊神经:31对 自主神经:
杏仁
30

基底核:

尾状核头


脑冠状切面
苍 白 球 脑水平切面







31
“纹状体”
尾状核
纹状体
壳 新纹状体
豆状核
苍白球:旧
纹状体功能:
a、维持骨骼肌张力
b、协调骨骼肌运动。
尾状 核
背 侧


豆 状 核
杏仁
32

(2)、大脑髓质:
1)联络纤维:本半球内叶、回之间联系,分长短两种。
联络纤维
统”。
27
内侧面主要沟、回
中央旁小叶
扣带沟
扣带回 胼胝体
楔叶 距状沟
舌回
海马旁


28
脑 的 底 面 观
(下面)
嗅球 嗅束 嗅三角
29
2、内部结构
(1)基底核:
位于半球髓质内,位置较深,
尾状 核
背 侧


包括4种组成。
1)尾状核:头、体、尾。
2)豆状核:苍白球、壳。
3)屏状核:薄层灰质。
4)杏仁体:连尾状核尾。 豆 状 核

人体断面与影像解剖学(第3版)脊柱区课件

人体断面与影像解剖学(第3版)脊柱区课件

一、脊柱颈段断面解剖及影像
(一)颈段横断面解剖及影像
1. 经寰枕关节的横断层面(CT)
头长肌和 头前直肌
茎突 齿突 枕骨髁 椎动脉 头上斜肌
头后小、大直肌
颈内动、静脉 寰1椎侧块上关节凹 头外侧直肌 二腹肌 最长肌
夹肌 头半棘肌
颈髓
2.经环枢关节的横断层面(CT)
头、颈长肌
颈内动、静脉 齿突
硬脊膜囊 头最长肌 斜方肌 寰椎后弓
肩胛提肌 夹肌 斜方肌
5.经颈椎椎间盘的横断层面(CT)
颈长肌 前斜角肌 横突前结节 脊神经节 上关节突
最长肌 多裂肌 颈半棘肌
夹肌 斜方肌
第4、5颈椎椎间盘
椎体钩
肩胛提肌 黄韧带 头半棘肌 颈髓
(二)颈段矢状面解剖及影像
1.经颈段正中的矢状层面(MRI FSE T2WI)
寰枢正中关节 寰枢关节横韧带
2.椎内静脉丛:椎内前静脉丛和椎内后静脉丛
3.椎间静脉
4. 椎体静脉 5.脊髓静脉
椎间静脉
椎外后静脉丛
椎体静脉
椎外前静脉丛
椎内前静脉丛 椎内后静脉丛
椎内后静脉丛 椎间静脉 椎内前静脉丛
脊髓后正中静脉
脊髓前正中静脉 椎体静脉
四、椎旁软组织
脊柱周围的软组织主要位于脊柱的两侧和后方,由浅入深依 次为皮肤、浅筋膜、深筋膜、肌层、血管神经等软组织。
椎间孔
椎间孔
椎间孔
பைடு நூலகம்颈段
胸段
腰段
第四节 脊柱区结构的断层影像学表现
一、CT断层表现
1.脊椎及附件骨
椎体骨密质
✓骨皮质: 位于椎体及附件 椎体骨松质 的边缘部,CT表现为致密、附件骨骨松质

人体断面与影像解剖学教学探讨

人体断面与影像解剖学教学探讨

人体断面与影像解剖学教学探讨【摘要】人体断面与影像解剖学是阐述尸体或器官不同方位的断面标本及其对应的影像图的一门科学,是影像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是必修课和核心课程,本文通过设计科学合理的教学大纲和计划、应用计算机多媒体教学、改革教学模式、注重断面实物标本和影像图片相结合、培养学生绘图法、实验室设施要设备齐全、改革考试模式等教学方法,在教学实践中作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和探索,使教学效果明显提高。

【关键词】人体断面与影像解剖学教学方法【中图分类号】G6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6-0240-02人体断面与影像解剖学是阐述尸体或器官不同方位的断面标本及其对应的影像图的一门科学,是影像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是必修课和核心课程,是连接医学影像基础与临床实践之间的桥梁学科,为医学影像诊断学、介入放射学等打下坚实的断面解剖学基础。

我校于2008年开设了此门课程,为了使此门课程设置更为合理,教学方法更趋完善,教学效果更为理想,我们对6年的教学工作进行总结和分析,以期与同行进行交流。

1.设计科学合理的教学大纲和计划人体断面与影像解剖学是一门初创的新兴学科,目前各医学院校对这门课程的设置尚无较为成熟的教学模式。

因此,我们组织本校有关专家和临床影像科室专家,针对高职高专影像专业的特点,结合本校的现有条件和具体情况制定断层解剖学的教学大纲及教学内容。

1.1突出“校院结合”教学模式人体断面与影像解剖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1],因此我们邀请本校附属医院的影像科老师讲授此门课程,因为此类老师不仅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又有丰富的临床经验,能够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使本学科与临床影像知识结合点有较为深入的研究,使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培养了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和阅片能力,缩短教学与临床的距离,把培养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融为一体。

大纲以“校院结合”教学模式,使学生通过课程的学习,能够掌握扎实的断面解剖学知识,为后续专业课程和临床影像诊断打下坚实的基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