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水泥的技术指标
水泥规范标准

水泥一、六大通用水泥1、硅酸盐水泥(等级为、、、、、①P.Ⅰ②P.Ⅱ2、★普通硅酸盐水泥()、、、、、3、矿渣硅酸盐水泥()4、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5、粉煤灰硅酸盐水泥()6、★复合硅酸盐水泥()二、取样方法及数量混凝土结构工程用水泥根据《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1、同一生产厂家、同一强度等级、同一品种、同一批号且连续进场的水泥,袋装不超过200t为一检验批,散装不超过500t为一检验批,每批抽样不少于一次。
2、当在使用中对水泥质量有怀疑或水泥出厂超过三个月(快硬硅酸盐水泥)时,应进行复验,并按复验结果使用。
三、取样送样规则1、水泥委托检验样必须以每一个出厂水泥编号为一个取样单位,不得有两个以上的出厂编号混合取样。
2、水泥试样必须在同一编号不同部位处等量采集,取样点至少在20点以上(一般可以从20个以上的不同部位或20袋中取等量样品),经混合均匀后用防潮容器包装,质量不少于12kg。
3、水泥出厂日期超过三个月应在使用前作复验。
4、委托时填写时注意信息量(水泥品种、强度等级、生产厂家、代表数量、质保书编号)。
注:散装水泥:对同一水泥厂生产的同期出厂的同品种、同强度等级、同一编号的水泥为一批,但一批总量不得超过500t。
随机地从不少于3个车罐中各采取等量水泥,经混拌均匀后,再从中称取不少于12kg水泥作检验试样。
四、水泥的常规检测项目1、标准稠度用水量2、安定性3、凝结时间初凝时间终凝时间4、强度抗压强度抗折强度5、细度五、注意1、若用户对水泥安定性、初凝时间有疑问要求现场取样仲裁时,生产厂在接到用户要求后7天内合同用户共同取样,送水泥质量监督检验机构检验。
生产厂在规定时间内不去现场,用户可单独取样送检,结果同等有效。
2、★废品水泥凡MgO、SO3、初凝时间、安定性中的任一项不合格时,均为废品。
3、不合格水泥凡细度、终凝时间中的任一项不合格时、混合材料掺加量超过最大限量和强度低于商品强度等级规定指标称为不合格水泥。
建筑材料标准技术参数

1、水泥技术指标:根据《通用硅酸盐水泥》(GB175-2007)标准要求,按《水泥比表面积测定方法勃氏法》(GB/T8074-2008)、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检验方法》(GB/T1346-2001)、《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ISO法)》(GB/T17671-1999)和《水泥密度测定方法》(GB/T208-1994)对水泥进行比表面积、密度、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胶砂强度、氧化镁、烧失量、三氧化硫含量,并根据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工程标准《预防混凝土工程碱骨料反应技术条例》(试行)的规定,按《水泥化学分析方法》(GB/T176-1996),对水泥进行碱含量、氯离子含量检验。
三氧化硫含量(质量分数):≦3.5氧化镁含量(质量分数):≦5.0a氯离子含量(质量分数):≦0.06c《通用硅酸盐水泥》(GB175-2007)、及南水北调混凝土抗裂标准要求2、粉煤灰技术指标(I级):根据《水工混凝土掺用粉煤灰技术规范》(DL/T5055-2007)对粉煤灰的技术要求,按《技术规范》(DL/5055-2007)附录A、附录B;《水泥化学分析方法》(GB/T176-1996)和《水泥密度测定方法》(GB/T208-94)对粉煤灰的细度、需水量、烧失量、SO含量和含水量、密度进行检验,并根据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工3程标准《预防混凝土工程碱骨料反应技术条例》(试行)的规定,按《水泥化学分析方法》(GB/T176-1996)对粉煤灰的碱含量进行检验。
《水工混凝土掺用粉煤灰技术规范》(DL/T5055-2007)及南水北调混凝土抗裂标准要求标准要求3、外加剂技术指标:根据《水工混凝土外加剂技术规程》(DL/T5100-1999)的要求,按《混凝土外加剂》(GB8076-1997),对高效减水剂、引气剂进行减水率、泌水率比、含气量、固体含量、凝结时间差、抗压强度比进行检测,并根据南水北调中线标准《预防混凝土工程碱骨料反应技术条例》(试行)的规定,按《混凝土外加剂匀性试验方法》(GB/T8077-2000)进行碱含量及密度检验。
通用水泥质量等级

通用水泥质量等级通用水泥是建筑材料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广泛用于各种混凝土、水泥制品和砌体等建筑工程中。
其质量等级标准是评价其品质优劣的重要指标之一。
本文将介绍通用水泥的质量等级标准,并对其进行详细的分析和解读。
一、通用水泥的质量等级通用水泥的质量等级是由国家标准规定的,主要包括32.5级、42.5级和52.5级三个等级。
32.5级水泥强度较低,适合于一般混凝土工程;42.5级水泥强度适中,适用于一般重载混凝土工程;52.5级水泥强度较高,主要用于大体积混凝土和超高强混凝土工程。
二、通用水泥的性能指标1. 抗压强度抗压强度是评价水泥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通用水泥的抗压强度主要包括3d、7d和28d三个强度标准。
其中3d抗压强度代表水泥早期强度,7d和28d抗压强度代表水泥的中后期强度。
2. 初凝时间初凝时间是指水泥从与水混合开始到固化成型的时间,初凝时间短则施工效率高,初凝时间长则可以适应特定施工需要。
3. 终凝时间终凝时间是指水泥完全凝固成型所需的时间,终凝时间长短对工程施工有一定影响。
4. 硫酸盐含量硫酸盐含量是通用水泥的重要指标之一,过高的硫酸盐含量会影响水泥的耐久性,导致混凝土龄期后期出现膨胀破坏。
5. 氯离子含量氯离子含量是通用水泥的另一重要指标,高氯离子含量会对混凝土的耐久性造成不利影响。
6. 比表面积比表面积是指单位质量水泥的表面积,也是水泥颗粒的尺寸和形状的综合反映,比表面积大则代表水泥颗粒更细,比表面积小则代表水泥颗粒较粗。
三、通用水泥质量等级标准的意义和应用通用水泥质量等级标准的制定和执行,对于保障建筑工程的质量安全以及推动混凝土产业的进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遵循质量等级标准可以确保水泥在工程施工中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提升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耐久性,降低水泥强度不足和施工质量不合格的风险。
在实际工程应用中,建筑材料供应商和施工单位应按照国家规定的水泥质量等级标准选用适合的通用水泥,合理搭配施工材料,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和施工管理。
GB175_2007通用硅酸盐水泥标准

GB 175-2007 通用硅酸盐水泥前言本标准第7.1、7.3.1、7.3.2、7.3.3、8.4为强制性条款,其余为推荐性条款。
本标准与欧洲水泥标准ENV197-1:2000《通用波特兰水泥》的一致性程度为非等效。
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代替GB175-1999《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GB1344-1999《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GB12958-1999《复合硅酸盐水泥》三个标准。
与GB175-1999、GB1344-1999、GB12958-1999相比,本标准主要变化如下:全文强制改为条文强制;增加了通用硅酸盐水泥的定义;将各品种水泥的定义取消(原版GB175-1999、GB1344-1999、GB12958-1999第3章;将组分与材料合并为一章(原版GB175-1999、GB1344-1999、GB12958-1999第4章,本版第5章);普通硅酸盐水泥中“掺活性混合材料时,最大掺量不超过15%,其中允许用不超过水泥质量5%的窑灰或不超过水泥质量10%的非活性混合材料来代替”改为“活性混合材料掺加量为>5%且≤20%,其中允许用不超过水泥质量8%且符合本标准第5.2.4条的非活性混合材料或不超过水泥质量5%且符合本标准第5.2.5条的窑灰代替”(原版GB175-1999中第3.2条,本版第5.1条);——将矿渣硅酸盐水泥中矿渣掺加量由“20%~70%”改为“>20%且≤70%”,并分为A型和B型。
A型矿渣掺量>20%且≤50%,代号P.S.A;B型矿渣掺量>50%且≤70%,代号P.S.B(原版GB1344-1999中第3.1条,本版第5.1条);——将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中火山灰质混合材料掺量由“20%~50%”改为“>20%且≤40%”(原版GB1344-1999中第3.2条,本版第5.1条);——将复合硅酸盐水泥中混合材料总掺加量由“应大于15%,但不超过50%”改为“>20%且≤50%”(原版GB12958-1999中第3章,本版第5.1条);——材料中增加了粒化高炉矿渣粉(本版第5.2.3、5.2.4条);——取消了复合硅酸盐水泥中允许掺加粒化精炼铬铁渣、粒化增钙液态渣、粒化碳素铬铁渣、粒化高炉钛矿渣等混合材料以及符合附录A新开辟的混合材料,并将附录A取消(原版GB12958-1999中第4.2、4.3条和附录A);——增加了M类混合石膏,取消了A类硬石膏(原版GB175-1999、GB1344-1999和GB12958-1999中第3章,本版第5.2.1.1条);——助磨剂允许掺量由“不超过水泥质量的1%”改为“不超过水泥质量的0.5%”(原版GB175-1999、GB1344-1999和GB12958-1999中第4.5条,本版第5.2.6条);——普通水泥强度等级中取消了32.5和32.5R(原版GB175-1999中第5章,本版第6章);——将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和复合硅酸盐水泥中“熟料中的氧化镁含量”改为“水泥中的氧化镁含量”,其中要求P.S.A型、P.P型、P.F 型、P.C型水泥中的氧化镁含量不大于6.0%,并加注b说明‘如果水泥中氧化镁含量大于6.0%时,应进行水泥压蒸试验并合格’;P.S.B型无要求。
GB175~2007通用硅酸盐水泥标准

GB 175-2007 通用硅酸盐水泥前言本标准与欧洲水泥标准ENV197-1:2000《通用波特兰水泥》的一致性程度为非等效。
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代替GB175-1999《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GB1344-1999《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GB12958-1999《复合硅酸盐水泥》三个标准。
——将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中火山灰质混合材料掺量由“20%~50%”改为“>20%且≤40%”(原版GB1344-1999中第3.2条,本版第5.1条);——将复合硅酸盐水泥中混合材料总掺加量由“应大于15%,但不超过50%”改为“>20%且≤50%”(原版GB12958-1999中第3章,本版第5.1条);——取消了复合硅酸盐水泥中允许掺加粒化精炼铬铁渣、粒化增钙液态渣、粒化碳素铬铁渣、粒化高炉钛矿渣等混合材料以及符合附录A新开辟的混合材料,并将附录A取消(原版GB12958-1999中第4.2、4.3条和附录A);——普通水泥强度等级中取消了32.5和32.5R(原版GB175-1999中第5章,本版第6章);——增加了氯离子限量的要求,即水泥中氯离子含量不大于0.06%(本版第7.1条);——增加了选择水泥组分试验方法的原则和定期校核要求(本版第8.1条);——将“按0.50水灰比和胶砂流动度不小于180mm来确定用水量”的规定的适用水泥品种扩大为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复合硅酸盐水泥和掺火山灰质混合材料的普通硅酸盐水泥(原版GB1344-1999第7.5条,本版第8.5条);——编号与取样中增加了年生产能力“200×104t以上”的级别,即:200×104t以上,不超过4000t为一个编号;将“120万吨以上,不超过1200吨为一个编号”改为“120×104t~200×104t,不超过2400t为一个编号”(原版GB175-1999、GB1344-1999、GB12958-1999中第8.1条,本版第9.1条);——将“出厂水泥应保证出厂强度等级,其余技术要求应符合本标准有关要求”改为“经确认水泥各项技术指标及包装质量符合要求时方可出厂”(原版GB175-1999、GB1344-1999、GB12958-1999中第8.2条,本版第9.2条);——增加了出厂检验项目(本版第9.3条);——取消了废品判定(原版GB175-1999、GB1344-1999、GB12958-1999中第9.3条);——检验报告中增加了“合同约定的其他技术要求”(原版GB175-1999、GB1344-1999、GB12958-1999中第8.4条,本版第9.5条);——包装标志中将“且应不少于标志质量的98%”改为“且应不少于标志质量的99%”(原版GB175-1999、GB1344-1999、GB12958-1999中第9.1条,本版第10.1条);——包装标志中将“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和复合硅酸盐水泥包装袋的两侧印刷采用黑色”改为“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和复合硅酸盐水泥包装袋的两侧印刷采用黑色或蓝色”(原版GB1344-1999、GB12958-1999中第9.2条,本版第10.2条)。
通用硅酸盐水泥-GB-175-2007

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通用硅酸盐水泥的术语和定义、分类、组分与材料、强度等级、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包装、标志、运输与贮存等。
本标准适用于通用硅酸盐水泥。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176 水泥化学分析方法(GB/T 176—1996,eqv ISO 680:1990)GB/T 203 用于水泥中的粒化高炉矿渣GB/T 750 水泥压蒸安定性试验方法GB/T 1345 水泥细度检验方法筛析法GB/T 1346 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检验方法(GB/T 1346--2001,eqv ISO 9597:1989)GB/T 1596 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GB/T 2419 水泥胶砂流动度测定方法GB/T 2847 用于水泥中的火山灰质混合材料GB/T 5483 石膏和硬石膏GB/T 8074 水泥比表面积测定方法勃氏法GB 9774 水泥包装袋GB 12573 水泥取样方法GB/T 12960 水泥组分的定量测定GB/T 17671 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ISO法)(GB/T 17671—1999,idt ISO 679:1989) GB/T 18046 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粒化高炉矿渣粉JC/T 420 水泥原料中氯离子的化学分析方法JC/T 667 水泥助磨剂JC/T 742 掺入水泥中的回转窑窑灰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通用硅酸盐水泥 common portland cement以硅酸盐水泥熟料和适量的石膏,及规定的混合材料制成的水硬性胶凝材料。
4 分类本标准规定的通用硅酸盐水泥按混合材料的品种和掺量分为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和复合硅酸盐水泥。
评价水泥性能的主要技术指标

江都区鸿耀建材机械厂
水泥的主要技术性能指标:
(1)比重与容重:普通水泥比重为3:1,容重通常采用1300公斤/立方米。
(2)细度:指水泥颗粒的粗细程度。
颗粒越细,硬化得越快,早期强度也越高。
(3)凝结时间:水泥加水搅拌到开始凝结所需的时间称初凝时间。
从加水搅拌到凝结完成所需的时间称终凝时间。
硅酸盐水泥初凝时间不早于45分钟,终凝时间不迟于12小时。
(4)强度:水泥强度应符合国家标准。
(5)体积安定性:指水泥在硬化过程中体积变化的均匀性能。
水泥中含杂质较多,会产生不均匀变形。
(6)水化热:水泥与水作用会产生放热反应,在水泥硬化过程中,不断放出的热量称为水化热。
水泥规范标准

水泥一、六大通用水泥1、硅酸盐水泥(等级为42.5、42.5R、52.5、52.5R、62.5、62.5R)①P.Ⅰ②P.Ⅱ2、★普通硅酸盐水泥(P.O)(32.5、32.5R、42.5、42.5R、52.5、52.5R)3、矿渣硅酸盐水泥(P.S)4、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P.P)5、粉煤灰硅酸盐水泥(P.F)6、★复合硅酸盐水泥(P.C)二、取样方法及数量混凝土结构工程用水泥根据《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1、同一生产厂家、同一强度等级、同一品种、同一批号且连续进场的水泥,袋装不超过200t为一检验批,散装不超过500t为一检验批,每批抽样不少于一次。
2、当在使用中对水泥质量有怀疑或水泥出厂超过三个月(快硬硅酸盐水泥)时,应进行复验,并按复验结果使用。
三、取样送样规则1、水泥委托检验样必须以每一个出厂水泥编号为一个取样单位,不得有两个以上的出厂编号混合取样。
2、水泥试样必须在同一编号不同部位处等量采集,取样点至少在20点以上(一般可以从20个以上的不同部位或20袋中取等量样品),经混合均匀后用防潮容器包装,质量不少于12kg。
3、水泥出厂日期超过三个月应在使用前作复验。
4、委托时填写时注意信息量(水泥品种、强度等级、生产厂家、代表数量、质保书编号)。
注:散装水泥:对同一水泥厂生产的同期出厂的同品种、同强度等级、同一编号的水泥为一批,但一批总量不得超过500t。
随机地从不少于3个车罐中各采取等量水泥,经混拌均匀后,再从中称取不少于12kg水泥作检验试样。
四、水泥的常规检测项目1、标准稠度用水量2、安定性3、凝结时间初凝时间终凝时间4、强度抗压强度抗折强度5、细度五、注意1、若用户对水泥安定性、初凝时间有疑问要求现场取样仲裁时,生产厂在接到用户要求后7天内合同用户共同取样,送水泥质量监督检验机构检验。
生产厂在规定时间内不去现场,用户可单独取样送检,结果同等有效。
2、★废品水泥凡MgO、SO3、初凝时间、安定性中的任一项不合格时,均为废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通用水泥的技术性能指标
时间:2008-03-05 14:20 文字选择:大中小
为了保证水泥能很好使用和水泥制品完全使用,国家标准规定了水泥的各项技术性能指标,用户在选购水泥时对这些技术性能指标应有所了解。
(l)硅酸盐水泥的技术性能指标\r
细度:硅酸盐水泥细度为比表面积不低于3D0平米/Kg。
凝结时间:硅酸盐水泥的初凝时间不得早于45min,终凝时间不得迟于3 9 0min
不溶物:硅酸盐水泥中不溶物含量不大于0.75%。
MgO含量:硅酸盐水泥中MgO含量不大于5.0%。
SO3含量:硅酸盐水泥中SO。
含量不大于3.5%。
烧失量:硅酸盐水泥中烧失量含量不大于3.0%。
标号:硅酸盐水泥的标号及各龄期强度值,见表3-2所示。
表3-2硅酸盐水泥各龄期的强度值
标号抗压强度,MPa 抗折强度,MPa
3天28天3天28天
425R 22.0 42.5 4.0 6.5
525 23.0 52.5 4.0 7.0
525R 27.0 52.5 5.0 7.0
625 28.0 62.5 5.0 8.0
625R 32.0 62.5 5.5 8.0
725 37.0 72.5 6.0 8.5
注:R一早强型
(2)普通硅酸盐水泥的技术性能指标
细度:普通硅酸盐水泥细度汛筛余量表示,即0.080mm方孔筛筛余不超过10%。
凝结时间:普通硅酸盐水泥初凝时间不得早于45min,终凝时间不得迟于10h。
不溶物:普通硅酸盐水泥中不溶物含量不大于1.5%。
MgO含量:普通硅酸盐水泥MgO。
含量不大于5.0%。
SO含量:普通硅酸盐水泥SO。
含量不大于3.5%。
烧失量:普通硅酸盐水泥中烧失量不大于3.5%
标号:普通硅酸盐水泥的标号及各龄期强度值见表3-3。
表3-3普通硅酸盐水泥各龄期的强度值
标号抗压强度,MPa 抗折强度,MPa
3天28天3天28天
325 12.0 32.5 2.5 5.5
425 16.0 42.5 3.5 6.5
425R 21.0 42.5 4.0 6.5
525 22.0 52.5 4.0 7.0
525R 26.0 52.5 5.0 7.0
625 27.0 62.5 5.0 8.0
625R 31.0 62.5 5.0 8.0
(3)矿渣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技术性能指标。
细度。
矿渣水泥、火山灰水泥和粉煤灰水泥的细度用筛余量表示,即0.080mm方孔筛筛余量不得超过、l。
0.0%。
凝结时间:矿渣水泥、火山灰水泥和粉煤灰水泥的初凝时间不得早于45min,终凝时间不得迟于10h。
不溶物:矿渣水泥、火山灰水泥和粉煤灰水泥对不溶物含量不作规定
MgO含量:矿渣水泥、火山灰水泥和粉煤灰水泥中MgO含量不大于5.0%。
·。
一烧失量:矿渣水泥中烧失量不大于50%,其它两种水泥对烧失量不作要求。
SO3含量:火山灰水泥和粉.煤灰水泥中SO。
含量不大于3.5%,矿渣水泥中SO。
含量不大于4.0%”。
标号:矿渣水泥、火山灰水泥和粉煤灰水泥的标号和各龄期强度值见表3-4。
表3-4各龄期的强度值
标号抗压强度,MPa 抗折强度,MPa
3天7天28天3天7天28天
275 -- 13.0 27.5 -- 2.5 5.5
325 -- 15.0 32.5 -- 3.0 5.5
425 -- 21.0 42.5 -- 4.0 6.5
425R 19.0 -- 42.5 4.0 -- 6.5
525 21.0 -- 52.5 4.0 -- 7.0
525R 23.0 -- 52.5 4.5 -- 7.0
625R 28.0 -- 62.5 5.0 -- 8.0
指明水泥
美国ASTM C150 - 97 I / II型
(ASTM标准的I / ii )审查强制性指标数据标准
二氧化硅(%)20.61 min.20.0美国ASTM C114
氧化铝(%)4.89 max.6.0美国ASTM C114
铁(%)3.41 max.6.0美国ASTM C114
氧化镁(%)3.68 max.6.0美国ASTM C114
三氧化硫(%)2.38 max.3.0美国ASTM C114
C3A (%)7.18 max.8.0美国ASTM C114
烧失量(意向书)(%)1.69 max.3.0美国ASTM C114
不溶性残渣(%)0.61 max.0.75美国ASTM C114
Alkalies (钠0.658氧化钾)(%)0.51 max.0.60美国ASTM C114
(ASTM标准的I /二)
布莱恩m2/kg 347 min.280美国ASTM C204
空气含量7.1 max.12.0美国ASTM C185
维卡(初期)设置时142 min.45美国ASTM C191
维卡(最后)设定时间195 max.375美国ASTM C191
灭菌扩大0.18 max.0.80美国ASTM C151
脉冲集粘贴86.0 min.50美国ASTM C451
强度@ 3天6月19日min.12.0美国ASTM C109/C109M
强度@ 7天25.2 min.19.0美国ASTM C109/C109M
调查报告GB175 - 2007 P.O52.5R
项目审查数据强制性指标标准
氧化镁(%)≤4.0 ≤5.0 GB的/吨176-1999
三氧化硫(%)≤3.0 ≤3.5 GB的/吨176-1999
烧失量(%)≤3.0 ≤5.0 GB的/吨176-1999
范尼思(80p米残渣筛)(%)≤3.0 ≤10.0国标/吨1345年至1991年凝结时间:初步(分)≥45 GB的60-120 /吨1346年至二零零一年
凝结时间:最后(分钟)120-230 ≤600 GB的/吨1346年至二零零一年健全(八测试)合格合格国标/吨1346年至2001年
强度(3天):弯曲强度(MPa )≥5.0 ≥5.0 GB的/吨17671-1999
强度(3天):压缩强度(MPa )≥29.0 ≥26.0 GB的/吨17671-1999 强度(28天):弯曲强度(MPa )≥7.5 ≥7.0 GB的/吨17671-1999 强度(28天):压缩强度(MPa )≥55.0 ≥52.5 GB的/吨17671-1999
调查报告GB175 - 2007 P.O42.5R
硅酸盐水泥GB175 - 2007 P.O42.5R日期:2005年8月1日
项目审查数据强制性指标标准
氧化镁(%)3.49 ≤5.0 GB的/吨176-1999
三氧化硫(%)≤3.5 GB的2.48 /吨176-1999
烧失量(%)4.29 ≤5.0 GB的/吨176-1999
范尼思(80p米残渣筛)(%)4.0 ≤10.0国标/吨1345年至1991年
凝结时间:初步(分)152 ≥45 GB的/吨1346年至2001年
凝结时间:最后(分)230 ≤600 GB的/吨1346年至2001年
健全(八测试)合格合格国标/吨1346年至2001年
强度(3天):弯曲强度(MPa )5.7 ≥4.0 GB的/吨17671-1999
强度(3天):压缩强度(MPa )28.0 ≥21.0 GB的/吨17671-1999
强度(28天):弯曲强度(MPa )≥6.5 GB的8.3 /吨17671-1999
强度(28天):压缩强度(MPa )48.0 ≥42.5 GB的/吨17671-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