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下载】中国民俗文化选修课作业

合集下载

辽宁省人教版语文选修4《中国民俗文化》第三单元《职业》同步练习

辽宁省人教版语文选修4《中国民俗文化》第三单元《职业》同步练习

辽宁省人教版语文选修4《中国民俗文化》第三单元《职业》同步练习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基础攻坚。

(共10题;共20分)1. (2分)下面加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 美国潜艇部队司令部宣布,美英两国的潜艇在北冰洋地区举行代号为“2007冰”的秘密军演发生潜艇爆炸,一时间成为国际新闻的焦点。

但耐人寻味的是,关于本次事故的发生地点,英国国防部讳莫如深,只是表示事发时“不懈”号潜艇正位于冰层下数百英尺的深处。

B . 笔者想质问郭德纲,你当明星赚钱本无可厚非,但利用自己的形象为虚假广告代言,损害了广大消费者的利益,你总该给大伙儿道个歉吧?C . 有的年轻人见贤思齐,看到好的工作就去应聘,缺乏足够的忠诚和对职业长远的规划。

D . 中国女足面对世界杯上关键的一场比赛,必须做到的就是要以我为主,既不需要妄自菲薄,也切忌傲慢自大。

2. (2分) (2019高一上·杭州期末) 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划线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 . 风刮到了南方,海上飘来了温暖和慰籍。

午后,太阳露出了几星光亮,鸽子开始不间(jiàn)断地缓慢而笨拙(zhuó)地发出咕咕的叫声。

B . 它第一次触动了我的心灵,震撼了我内心某个隐秘的角落,使我惊骇(hài)万分,我的心开始剧烈地跳动:黑板上有我的笔记。

C . 冰消雪化之后,顷(qīng)刻间现出银光闪烁的王国。

在毁灭一切的冬天巨浪之下,蜇伏着的是宝贵的百花吐艳的潜力。

D . 但这绝不是小时候的捉谜藏,这也许是出于长大了的男孩子的倔强(juèjiàng)或羞涩?但这倔强只留给我痛悔,丝毫也没有骄傲。

3. (2分)下列各句中加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A . 24日,第59届联大召开纪念奥斯威辛集中营解放60周年特别会议,日本《读卖新闻》在25日的晚刊,《朝日新闻》在26日的日刊都以很小的篇幅予以“关注”,不约而同地将报道聚焦在“阿拉伯国家缺席这一特别会议”上。

2019-2020学年度人教版高中选修语文《中国民俗文化》习题精选第八篇

2019-2020学年度人教版高中选修语文《中国民俗文化》习题精选第八篇

2019-2020学年度人教版高中选修语文《中国民俗文化》习题精选第八篇第1题【单选题】下列划线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愤懑(mèn)恫吓(hè) 越俎代庖(zǔ)弱不禁风(jīn)B、斑驳(bó) 渲染(xuàn)梦寐以求(mèi)殷红一片(yīn)C、宿怨(sù)诓骗(kuāng)塞翁失马(sài)高屋建瓴(líng)D、戕害(qiāng) 绮(qǐ)丽偃仰啸歌(yǎn)冥然兀坐(wù)【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依次填入下列各句的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春节期间,北京不少大中型商厦为促销贴出这样的布告:凡在本店购货满300元者,本店将一份精美的礼品。

②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时刻把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勤政为民,扎实工作,为人民群众实实在在的利益。

③台湾方面认为,与大陆谈判的时机并不成熟。

本来可以深入的新一轮谈判因此而了。

A、惠赠谋取搁置B、敬赠谋取搁浅C、惠赠牟取搁浅D、敬赠牟取搁置【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下列各句中,加线的熟语使用不当的一句是( )A、陶渊明厌弃了黑暗的官场,毅然归隐后过着瓜田李下悠闲自得的生活。

B、人类在自然科学上遇到“起源”的问题往往会一筹莫展,宇宙起源、生命起源、思维起源都是人类碰到的最大难题。

C、马晓春退出围棋赛的消息是中国棋院负责人透露的,当然不是空穴来风,这消息不久也从新闻发布会上得到了证实。

D、各级政府机关要注意培养人才,特别是培养那些经验不足而有潜力的年轻干部,就是要“赶鸭子上架”,多给他们压担子。

【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由于有了众多的遗传学证据,__ __。

一些中国学者仍然坚持中国人有自己独立的起源,大概是出于“民族感情”。

_ __。

何况,承认中华民族和世界其他民族一样都是非洲人的后裔,无损于民族的尊严,_ __。

精选2019-2020年高中语文选修《中国民俗文化》第四单元人教版习题精选九十四

精选2019-2020年高中语文选修《中国民俗文化》第四单元人教版习题精选九十四

精选2019-2020年高中语文选修《中国民俗文化》第四单元人教版习题精选九十四第1题【单选题】下列句子中,加线的成语使用正确的是( )A、姚明的婚礼掀起了上海滩的新闻大战,当天,上海的体育媒体记者几乎倾巢出动,其他省市的体育媒体记者也一大早就纷纷来到举行婚礼的酒店等候。

B、一个人如果总是在约束下生活,就会少一分天真,少一分自由。

我愿意过一种挥洒自如的生活,我愿我的人生如行云般随意舒卷。

C、21世纪是知识、信息时代,一个人如果整日充耳不闻,对大千世界的变化不了解,是不会有所作为的。

D、他是个固执的主教练,当人们期待这位以构建进攻体系见长的主教练给火箭队带来实质性的变化时,他却萧规曹随,完全沿用了前任主教练的打法。

【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①如何住呈强蔓延的腐败之风,仍然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

②按理说,谁有本事,谁对国家的贡献大,谁就应该得到高收入的。

③十年过去了,这里的山还是那样的山,水还是那样的水,情况并无多大。

A、遏止回报变异B、遏制回报变易C、遏制汇报变异D、遏止汇报变易【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下列词语中加线汉字的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伉俪高亢沆瀣一气引吭高歌B、酝酿踉跄朗朗乾坤锒铛入狱C、靓妆倩影绥靖政策风平浪静D、泡影咆哮越俎代庖炮羊肉串【答案】:【解析】:第4题【填空题】范仲淹《渔家傲》中抒发征夫难归的无奈、壮志难酬的痛苦和对家乡的眷念之情,表达主旨的诗句是:______,______。

【答案】:【解析】:第5题【填空题】白居易《钱塘湖春行》描写西湖早春花草美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答案】:【解析】:第6题【填空题】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运用神话、夸张、衬托的手法来写蜀山之高险的句子有“______,______。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真是“物犹如此,人何以堪”!——那山有多高呢?不言而喻了!【答案】:【解析】:第7题【填空题】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侧面写边塞风狂雪早的句子是:______,胡天八月即飞雪。

2019-2020学年度高中语文选修《中国民俗文化》人教版复习特训

2019-2020学年度高中语文选修《中国民俗文化》人教版复习特训

2019-2020学年度高中语文选修《中国民俗文化》人教版复习特训第1题【单选题】下列各句中,加线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许多家长以为只要给孩子单独租房居住并且家长陪读就会提高学习成绩,结果弄巧成拙,孩子反而由于心理问题而成绩滑坡。

B、一开盘,这只股票就一路狂跌,势如破竹,使已经遭受股市重重打击的股民又雪上加霜。

C、他们以实际行动履行自己的誓言,发奋苦练,终于在北京夺得四枚金牌,雄辩地说明哀兵必胜。

D、似乎人类在自然科学上一遇到“起源”的问题就一筹莫展,宇宙起源、生命起源、思维起源都是人类碰到的几个最大的难题。

【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下列加线的字,每对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徇私/驯熟咆哮/肖像惬意/提挈济济一堂/无济于事B、漂白/饿殍与会/参与胴体/栋梁拈轻怕重/ 拈花惹草C、投奔/奔命着急/着火标识/识别强词夺理/强人所难D、丧气/沮丧殷实/殷红蜡烛/污浊螳臂当车/安步当车【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下列文学常识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孔雀东南飞》是我国最早的一篇长篇叙事诗,也是乐府民歌的代表作之一,与《木兰辞》被誉为“乐府双璧”。

“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是民歌常用的比兴手法。

B、《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

收集了春秋战国时期的诗歌305篇,按照内容可以分为风(民间歌谣)、雅(祭祀乐歌)、颂(宫廷乐歌),主要表现手法是赋比兴。

C、《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也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最长的一首浪漫主义政治抒情诗。

楚辞与《诗经》分别开创了中国文学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两大流派。

D、《古诗十九首》是东汉末年文人五言诗的选集,最早见于南朝萧统的《文选》。

【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下列词语中加线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力能扛(káng)鼎果脯(fǔ) 量(liàng)体裁衣悭(qiān)吝B、芟(shān)夷大难沏(qī)茶拾(shí)级而上埋(mán)怨C、荷(hè)枪实弹犒(kào)劳韦(wéi)编三绝症(zhēng)结D、牵强(qiǎng)附会分娩(miǎn) 宵衣旰(gàn)食盘桓(yuán)【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下面句子中成语运用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这盘棋,让何山对王江,那还不是白驹过隙,轻而易举取胜。

民风民俗大学选修作业

民风民俗大学选修作业

我的家乡的民风民俗我的家乡是山东省日照市,我热爱我的家乡,这里有丰富的民俗文化。

二月二“龙抬头”每年的二月二,妈妈就早早起床在院子里忙活。

用灶膛灰做个大圆圈,有的年份妈妈会在东、西两边一边做一个,边上还做成台阶型的,听妈妈解释那是梯子,今年粮食大丰收,收粮食时需要爬梯子。

有的人家用灶膛里的灰围绕房子撒一圈,为的是把所有的邪祟灾祸都挡在外面。

凡是有亲人远在他乡的,这个圈一定要留一个口,盼其早回家乡。

这一天,我们都会炒“虫子”,所谓“虫子”就是指玉米粒,黄豆粒,花生豆等。

进入农历二月,天气渐暖,各种昆虫开始活动,有些昆虫对人类是有害的,所以二月二这一天,人们纷纷炒虫子,希望把所有的害虫吃掉,今年庄稼不受虫子的侵害,获得大丰收。

集市文化集市是农村的一种传统贸易形式,起源于殷、周之际。

它是在固定的时间、固定的地点进行的。

在我国南方称墟或场,中原以北称集。

据《易·系辞下》记载:“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物,交易而退,各得其所。

”说的就是当时集市的盛况。

日照境内的集市,历史悠久,而且兴旺发达,有的集市早已闻名四州八县,并且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壮大。

一个地区确定一个集市。

经上级批准第一个集日叫“启集”。

为了把这个集立起来,通常都是连续三天。

启集前除了周密的组织货源外,还要做大量的工作,如集市管理人员、各行各业摊点的划分、立标竖牌,还要四处张贴广告、请剧团演戏,集市驻地的群众引以为荣。

集市日当地叫“逢集”,来集市进行交易叫“赶集”,赶集的人散去叫“散集”。

它是以农历计算,都是五天一集。

一个集镇通常一个月有6个集日。

集日一般由县区统一划分。

所以,在一个区域内,有的集镇每月的五、十日逢集,有的则在二、七,三、八或四、九缝集。

这样划分的好处是,在一个区域内天天有集,商贩们可赶“四集”,便于商品流通,且又方便群众。

1970年,日照集市改革,把每月的五、十日定为集镇的集日。

理由是为了“农业学大寨”,有利于劳动力集中,便于工商行政部门对集市进行管理和打击投机倒把分子,但由于此举有违市场规律和人民群众的商业活动习惯,没多久又恢复了原来的集市日。

中国民俗文化试题

中国民俗文化试题

中国民俗文化试题15级选修课——《中国民俗文化》测试班级: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得分:______________ 注意事项:本次测试采取开卷形式,答题时可以翻阅课堂笔记,但不可以查阅手机。

考试时切勿交头接耳,不允许小组讨论。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题1分,共20分)1.中国传统文化是以什么文化为主体的文化?()A.儒家文化、道家文化、法家文化B.儒家文化、道家文化、墨家文化C.儒家文化、道家文化、佛家文化D.儒家文化、道家文化、农家文化2.我国最早的编年体史书,是以下哪部著作()A.《国语》 B.《左传》 C.《战国策》D.《史记》3.下列哪个节日不属于中国传统节日()A.元宵节B.清明节C.七夕节D.复活节4.节日风俗的产生,直接相关的观念是:()A.自然崇拜 B.原始信仰 C.灵魂崇拜 D.迷信5.生命降生仪式称为:()A.洗三B.满月C.周岁D.抓周6. 在中国的书法工具中,被称为“文房四宝”的是哪四样书法工具?()A.笔、墨、纸、砚 B.棋、琴、画、书 C.琴、棋、茶、书 D.棋、茶、书、墨7.中国民居建筑所具有的共同民俗特点是:()A.设有堂屋B.聚族而居C.设有神龛D.设有照壁8.我国南方气候炎热,潮湿多雨,故南方民族多采用:()A.碉楼石室 B.井干式建筑 C.四合院 D.干栏式建筑9.下列几位人物中不属于“诸子百家”的是:()A.孔子 B.韩非子 C.墨子 D.子婴10.下列几项中不属于春节民俗活动的是:()A.扫尘B.请灶神C.年夜饭D.赛龙舟11.我国每年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起源于:()A.西汉B.唐朝C.北宋D.明朝12.“图腾”一词源于()方言。

A.古印度B.古埃及C.古印第安D.古巴比伦13.中国人最为崇尚的颜色是:()A.白色、红色B.红色、黄色C.黄色、黑色D.红色、黑色14.最先创造并使用“囍”这个字的人是:()A.朱熹B.欧阳修C.王安石D.王羲之15.中国人的传统饮食习俗是以()食料为主。

2019-2020年人教版语文选修《中国民俗文化》练习题第六十九篇

2019-2020年人教版语文选修《中国民俗文化》练习题第六十九篇

2019-2020年人教版语文选修《中国民俗文化》练习题第六十九篇第1题【单选题】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传统礼貌称谓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这就是您家母托我买的,您直接交给她老人家就行的。

B、令媛这次在儿童画展上获奖,多亏您悉心指导,我们全家都很感谢您。

C、我们家家教很严,令尊常常告诫我们,到社会上要清清白白做人。

D、令郎不愧是丹青世家子弟,他画的马惟妙惟肖,栩栩如生。

【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下列各句中,加线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由于春节前就做好了防寒工作,因此那里的香蕉都能硕果仅存,蕉农也能安心过节。

B、司马迁是一位勇猛的斗士,他敢于标新立异,走自己的路,因而《史记》处处闪烁着他那创造性的火花。

C、这本书的情节引人入胜,读起来真让人津津乐道。

D、考前每个考生都要做好充分复习准备,否则,上了考场万一有个三长两短,就会影响正常水平的发挥。

【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我(柯云路)是1968年12月离开北京到山西插队的。

到村里不久,就赶上了农历新年,也就是中国人最重视的春节了,由于大年三十睡得太晚,我是在初一半前晌才走到街上的。

,。

,。

从这儿就能看出谁家的日子过得好,谁家的女人能干。

①去家里磕头拜年被当做旧风俗早已禁止,人们就在街口互道过年好②每个人都一身新袄新裤,包括脚上的新鞋。

③问候的同时也用目光彼此打量,看谁家的新衣最合体,谁家的花袄最漂亮④猛然眼前一亮,但见家家户户,老老少少都喜气洋洋地立在街口⑤这使还是平日劳动打扮的知青们很是乍眼A、④①②⑤③B、④②⑤①③C、②③⑤④①D、④①②③⑤【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下列句中加线的熟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在“文明礼貌月”活动期间,各班的黑板报都办得形形色色,煞是好看。

B、我随旅游团登上了泰山极顶,面对万顷云海,游目骋怀,真是心旷神怡。

C、在生活中做人要正派,到处刺探他人隐私传播小道消息是极不道德的,古人不是说要目不窥园吗?D、上周的年级足球赛上,我们班踢了三班一个4∶1,踢得他们心悦诚服,不得不服。

2019-2020年语文选修《中国民俗文化》人教版习题精选第七十一篇

2019-2020年语文选修《中国民俗文化》人教版习题精选第七十一篇

2019-2020年语文选修《中国民俗文化》人教版习题精选第七十一篇第1题【单选题】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陶渊明这种真的隐逸文人自然、审视自然美独具匠心的崭新视角,把文学的审美视野伸展到世俗作家无可企及的地方。

②人是一种文化的存在,而文化在特定的时空中展开,特定的文化形态一旦形成,便渐渐成为一种文化记忆。

③希腊神话有较为系统的神系,有专门的神话的书籍与故事留存;而中国古代神话则显得,只在部分史书与文学作品中才见到神话的影子。

A、关照积淀凌乱B、关照积聚零乱C、观照积淀零乱D、观照积聚凌乱【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下面加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美国潜艇部队司令部宣布,美英两国的潜艇在北冰洋地区举行代号为“2007冰”的秘密军演发生潜艇爆炸,一时间成为国际新闻的焦点。

但耐人寻味的是,关于本次事故的发生地点,英国国防部讳莫如深,只是表示事发时“不懈”号潜艇正位于冰层下数百英尺的深处。

B、笔者想质问郭德纲,你当明星赚钱本无可厚非,但利用自己的形象为虚假广告代言,损害了广大消费者的利益,你总该给大伙儿道个歉吧?C、有的年轻人见贤思齐,看到好的工作就去应聘,缺乏足够的忠诚和对职业长远的规划。

D、中国女足面对世界杯上关键的一场比赛,必须做到的就是要以我为主,既不需要妄自菲薄,也切忌傲慢自大。

【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下列句子中,加线的成语使用正确的是( )A、姚明的婚礼掀起了上海滩的新闻大战,当天,上海的体育媒体记者几乎倾巢出动,其他省市的体育媒体记者也一大早就纷纷来到举行婚礼的酒店等候。

B、一个人如果总是在约束下生活,就会少一分天真,少一分自由。

我愿意过一种挥洒自如的生活,我愿我的人生如行云般随意舒卷。

C、21世纪是知识、信息时代,一个人如果整日充耳不闻,对大千世界的变化不了解,是不会有所作为的。

D、他是个固执的主教练,当人们期待这位以构建进攻体系见长的主教练给火箭队带来实质性的变化时,他却萧规曹随,完全沿用了前任主教练的打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民俗文化选修课作业
姓名:胡伟学号本学期选修了中国民俗文化一科,了解了很多中国的本土文化和很多鲜为人知的故事历史事件,各种节日的由来,各种中国本土地方的禁忌,说到中国民俗文化自然是先从中国的姓氏谈起。

作为中国最具特色的姓氏文化,中国的姓氏涉猎很广,远远不是国外国家或者民族姓氏可以比拟。

在上古三代,姓和氏不是一码事。

氏是从姓那儿派生出来。

从汉代开始,姓氏混而为一。

现代我们中国人的姓,大部分是从几千年前代代相传下来的。

考其来历,大致可分为12种类别
1、以姓为氏。

姓作为氏族公社时期氏族部落的标志符号而产生,其后人有的便直接承袭为氏。

母权制氏族社会以母亲为姓,所以那时许多姓都是女字旁。

如:姬、姜、姒、姚等。


2、以国名为氏。

如我们所熟悉的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国:齐、鲁、晋、宋、郑、吴、越、秦、楚、卫、韩、赵、魏、燕、陈、蔡、曹、胡、许等,皆成为今天常见姓。


3、以邑名氏。

邑即采邑,是帝王及各诸侯国国君分予同姓或异性卿大夫的封地。

其后代或生活在这些采邑中的人有的便继之为氏。

据统计,以邑为氏的姓氏近200个。

一些复姓由于漫长的历史演变,至今已不复存在。


4、以乡、亭之名为氏。

这类情况不多,今日常见姓有裴、陆、阎、郝、欧阳等。


5、以居住地为姓。

这类姓氏中,复姓较多,一般都带邱、门、乡、
闾、里、野、官等字,表示不同环境的居住地点。


6、以先人的字或名为氏。

出自此条的姓氏很多,据统计有五六百个,其中复姓近200个。

如周平王的庶子字林开,其后代以林性传世。

宋戴公之子公子充石,字皇父,其孙以祖父字为氏,汉代时改皇父
为皇甫。


7、以次第为氏。

一家一族,按兄弟顺序排行取姓,如老大曰伯或孟,老二曰仲,老三曰叔,老四曰季等。

后代相沿为氏,表示在宗族中
的顺序。

但也有例外。

鲁庄公之弟庄父、排行老二,本为仲氏、仲
孙氏,因他有弑君之罪,后代便改姓孟,或姓孟孙。


8、以官职为氏。

如司徒、司马、司空、司士、司寇等。

一些以官职为姓的姓氏,丹从字义上看,也可以分辨出来,如籍、谏、库、仓、军、厨等。


9、以技艺为氏。

如巫、卜、陶、匠、屠等。


10、古代少数民族融合到汉族中带来的姓。


11、以谥号为氏。


12、因赐姓、避讳而改姓。

其次,中国具有很多的传统节日,我们熟知这些节日的日期,却很
多时候并不知道他的来历。

先说说腊八节。

腊八节又称腊日祭、腊八祭、王侯腊或佛成道日,
原来古代欢庆丰收、感谢祖先和神灵(包括门神、户神、宅神、灶神、井神)的祭祀仪式,除祭祖敬神的活动外,人们还要逐疫。


项活动来源于古代的傩(古代驱鬼避疫的仪式)。

史前时代的医疗方
法之一即驱鬼治疾。

作为巫术活动的腊月击鼓驱疫之俗,今在湖南
新化等地区仍有留存。

后演化成纪念佛祖释伽牟尼成道的宗教节日。

夏代称腊日为“嘉平”,商代为“清祀”,周代为“大蜡”;因在十二月举行,故称该月为腊月,称腊祭这一天为腊日。

先秦的腊日在冬
至后的第三个戌日,南北朝开始才固定在腊月初八。

农历五月初五,俗称“端午节”,端是“开端”、“初”的意思,初五可称为端五。

农历以地支纪月,正月建寅,二月为卯,顺次至
五月为午,因此称五月为午月,“五”与“午”通,“五”又为阳数,故端午又名端五、重五、端阳、中天、重午、午日,此外一些地方
又将端午节称之为五月节、艾节、夏节。

从史籍上看,“端午”二字最早见于晋人周处《风土记》:“仲夏端午,烹鹜角黍”。

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

这一天必不可少的活动逐渐演变为: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

据说,吃粽子和赛龙舟,是为了纪念屈原,所以解放后曾把端午节定名为“诗人节”,以纪念屈原。

至于挂菖蒲、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据说是为了压邪。

清明节是中国三大鬼节之一(另外两个鬼节是七月十五、十月一)。

“鬼节”即是悼念亡人之节,是和祭祀天神、地神的节日相对而言的。

在清明节是需要祭祀的。

我国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已
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

寒衣节,又称祭祖节、十月朝、过十月一,是中国传统节日,为每年的农历十月初一,是民间祭祀祖先的日子,用纸制成棉衣烧掉。

相传,秦始皇时期孟姜女在花园池塘边打捞落水的扇子,恰巧被逃避徭役、躲在花园树丛里的范喜良看见。

喜良是个英俊青年,孟家就招他为婿。

不料,正当两个拜堂成亲之时,追兵赶到,将范喜良抓走,送到北方去修万里长城。

孟姜女日夜思念丈夫,悲痛万分。

有一天,江南飘着雪花,孟姜女打了个寒颤,心想几年来丈夫的衣服早已磨破,便决心给丈夫做身寒衣亲自送去。

于是棉花厚厚地絮、针线密密地缝,把思念丈夫的一片深情缝进寒衣里。

寒衣做好了,她告别父母,背着寒衣,踏上千里迢迢送衣的路途。

一路上,有时阴雨连绵,泥泞遍地,步履艰难;有时钱风骤起,飞沙走石,天昏地暗;有时山高路险,荆棘丛生,猛兽出没;有时大雪纷飞,冰天雪地,寒风刺骨。

尽管历经艰险,心头仍抱着一个坚定信念:尽快让丈夫穿上寒衣。

可是当孟姜女来到长城脚下,她万万没有想到,丈夫范喜良在一年前的冬天,活活地累死,尸骨埋在万里长城底下。

孟姜女一听,不禁放声大哭。

她边哭边双手拍打城墙,高喊着“范喜良”名字,孟姜女哭一阵惨死的丈夫,骂一阵残酷的暴君。

在她愤怒的控诉声里,天空中风暴嘶吼,大海上怒涛翻滚,一齐向万里长城压了过来。

忽然间天崩地裂一声巨响,一段万里长城塌了,露出一具白骨。

孟姜女守着白骨一连哭了七天七夜,之后将寒衣烧掉。

当然除了这些。

中国民俗文化中还存在很多的禁忌。

例如百姓
的姓名中有皇帝的称呼,这些字就要被别的字所代替。

另外,中国的数字有很多还存在禁忌这里举一些例子,还有很
多由于时间太久记不清了,就不列举了。

从“一”开始就有忌讳,
原因很简单,“一”是单数。

所以在给结婚或者祝寿人家赠送礼品的时候,一定要禁止送单数,以寄予好事成双的愿望。

而相反,有的
民族还忌讳数字“二”,如给死者家或者病患者送礼表示慰问时,就忌双数。

“三”谐音“散”,做寿和结婚忌这个日子,祝寿、贺喜送
礼也忌“三”这个数字。

“四”谐音“死”,大凶,所以门牌号、汽
车牌号、电话号码、手机号码等都不宜有这个数字。

“七”有的地方妇女忌讳这个数字,犯了七条就要被休。

“九”音乐界颇为忌讳,因为世界上一些大作曲家如贝多芬等,
都是在写完第九部交响乐后死去的。

在古人的观念里,一三五七九
为阳,二四六八为阴;九为阳数之极,物极必反,故是代表由盈而亏、由盛转衰的不吉数字。

清人董含在《菁乡赘笔》里就说:“古
人逢九,云是年必有灾殃。

”所以民间忌讳岁数逢九。

人们忌言“三十六、四十五、七十三、八十四”。

人们以为“三十六、七十三、八十四”这些岁数是人的一大关口,究其原因,乃是出于
对圣人和英雄人物的追念和崇拜。

“三十六”是三国时期破曹操百万大军于赤壁的东吴大将周瑜的享年;“七十三”是被世代奉为“圣人”的孔子的享年;“八十四”乃是儒家另一大圣孟子的享年。


此人们认为这几个数字是人生的一大关口,连圣人都难以逃避的,
一般人更不用提了,所以人们都很忌讳这几个年龄,俗语中有“七
十三、八十四,不死也是眼窝刺”、“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请自
己去”等等一些说法。

忌“六十六”。

民间以为六十六岁是老年人的一个“坎儿”,俗谚云:“年纪六十六,阎王要吃肉”。

东北一带老人六十六岁生日时,要由后辈给他包六十六个饺子(一般都尽量做得小些),如果能一次吃完,就预示这个“坎儿”能够平平安安地过去。

河南一带,老人六十六
岁生日时,闺女要送一块肉来,大概是为了还上阎王的债,客观上
却是解了老人的馋,还了女儿的愿。

通过这学期的选修课,经过老师的耐心讲解,让我更进一步的
认识了中国民间文化,更进一步走进了他们,并且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这样的课程对中国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是大有裨益的。

我会以此
为契机,结合兴趣,更深入的了解中国民间文化,弘扬中国民间文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