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源酶制剂对动物肠道健康的改善

合集下载

酶制剂

酶制剂

酶制剂1 酶制剂的定义及概况饲用酶制剂于1970年被引入饲料工业。

它具有高度特异性,催化效率高,安全无毒害等优点。

它能将难以消化吸收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等分解成葡萄糖、氨基酸、游离脂肪酸等动物易吸收成分,提高饲料效益,从而减少动物排泄物中有害物质的含量,保持水体及土地少受污染。

2 酶制剂的作用效果及作用机理酶制剂的作用效果主要有:(1)酶制剂能分解营养底物,降解饲料中难消化的营养成分,消除抗营养因子提高代谢水平,供给机体营养;(2)酶制剂能刺激内源性消化酶的分泌,改善消化机能;(3)添加外源性酶制剂可改变内源酶的活性,补充内源酶的不足;(4)参与有关激素的调节,影响血液的理化指标;(5)控制肠道微生物过度发酵;(6)水解植物细胞壁使细胞内营养物质释放出来;(7)破坏饲料中的可溶性非淀粉性多糖,降低肠道内容物的粘度,增加养分的消化吸收;(8)饲料中添加酶制剂能提高动物免疫力,减少疾病。

对酶制剂作用机理的研究表明,含多种酶组分的高效复合酶制剂中的纤维素酶、β葡萄糖酶、半纤维素酶、果胶酶不仅能协同作用,破坏植物性饲料的细胞壁,使存在于细胞内的大分子营养源能够充分释放出来,而且可以降解饲料中的抗营养因子。

3 饲用酶制剂的种类饲用酶制剂大致分为消化酶和非消化酶2种。

消化酶如淀粉酶、蛋白酶、脂肪酶。

非消化酶动物通常不能自身合成,多来源于微生物,用于消化畜禽自身不能消化的物质和消除饲料中抗营养因子,主要包括纤维素酶、植酸酶、果酸梅等。

4 饲用酶制剂在实际中的应用有关专家向猪饲料中添加复合酶(主要成分是酸性蛋白酶、糖化酶、纤维素酶、脂肪酶、果胶酶以及其他的生物活性因子),观察后发现,添加复合酶的日粮有助于减少仔猪断奶后过渡期消化紊乱的发生,改善仔猪生长发育,提高蛋白质消化利用率,粪便中氮排泄量减少,从而减轻了对环境的污染。

蒋宗勇对V10R-868酶制剂在肉鸭饲养中的效果进行了研究,发现肉鸭质量提高了5.81%,饲料利用率提高了8.73%,节约饲料3.42%。

兽用乳酶生的功能主治

兽用乳酶生的功能主治

兽用乳酶生的功能主治一、产品介绍兽用乳酶生是一种专门为动物提供的乳酶制剂。

它采用先进的生物发酵技术,从乳酸菌中提取高活性乳酶,并将其加工成粉状或颗粒状的产品,以便于动物摄取和消化吸收。

兽用乳酶生可用于不同类型的动物,如牛、猪、鸡等。

二、主要功能兽用乳酶生具有以下功能:1.帮助消化:兽用乳酶生中的乳酶可以分解乳糖,帮助动物更好地消化乳制品和其他含乳糖的食物,减少胃肠道不适。

2.改善生长:乳酶可以促进动物肠道的健康,提高吸收营养的能力,从而改善生长发育,增加体重。

3.缓解腹胀:动物在消化过程中,可能会产生过多的气体,导致腹胀不适。

兽用乳酶生中的乳酶可以帮助分解这些气体,减轻腹胀症状。

4.强化免疫:乳酸菌在兽用乳酶生中富含益生菌,可以调节动物肠道菌群平衡,增强免疫力,预防疾病。

三、适用范围兽用乳酶生适用于以下动物:•牛:乳酶生可以帮助乳牛更好地消化乳制品,促进乳汁产量增加。

•猪:猪在摄取乳酶生后,能够更好地吸收营养,提高生长速度和体重。

•鸡:鸡在消化乳酶生时,能够减少腹胀情况,提高饲料利用率。

四、使用方法兽用乳酶生的使用方法如下:1.按照包装上的指导,将适量的乳酶生加入动物的饲料中,搅拌均匀。

2.注意控制投料的量,以确保动物能够摄取适量的乳酶生。

3.饲料中的乳酶生可以根据动物的需要进行增减,但请务必遵循产品说明。

五、注意事项在使用兽用乳酶生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请勿将兽用乳酶生与其他添加剂混合使用,以免发生不可预料的化学反应。

2.在使用过程中,如有不适或不良反应出现,请立即停止使用并咨询兽医。

3.请储存于干燥、阴凉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

六、产品优势兽用乳酶生的产品优势在于:•高活性:兽用乳酶生中的乳酶具有高活性,能够更有效地帮助动物消化和吸收。

•纯天然:兽用乳酶生采用天然乳酸菌发酵制剂,不含任何人工添加剂,安全可靠。

•易于使用:产品以粉状或颗粒状的形式出售,易于混合和添加到动物的饲料中。

•提高生产效益:兽用乳酶生能够促进动物的生长发育,提高生产效益,增加经济效益。

碳水化合物酶对家禽生长性能和肠道健康的影响(续1)

碳水化合物酶对家禽生长性能和肠道健康的影响(续1)

碳水化合物酶对家禽生长性能和肠道健康的影响(续1)作者:王晶晶王丽萍译来源:《国外畜牧学·猪与禽》2024年第03期摘要:家禽可提供优质的蛋白质和微量营养物质。

在家禽生产中,饲料是主要的投入品,其成本占总生产成本的70%~75%。

家禽的饲料主要由谷物组成,能为家禽提供所需的能量。

然而,这些谷物含有不同水平的抗营养因子,如非淀粉多糖。

由于家禽自身缺乏重要的内源性酶(碳水化合物酶),无法消化这些非淀粉多糖,从而会增加肠道食糜的黏度,影响营养物质的运输和吸收。

这些非淀粉多糖还通过引起肠道微生物群对可消化营养物质的竞争增加家禽感染有害微生物的机会。

这不仅会影响家禽的健康,还会增加生产成本。

因此,找到效率高和起作用的解决方法极为重要。

在非淀粉多糖含量高的日粮中添加碳水化合物酶是解决方案之一,对家禽生产具有重要的影响。

多年来,饲用酶一直被用于提高动物消化率和生产性能,但对某些饲料原料的活性有限。

新一代碳水化合物酶具有广泛的活性和稳定性,有助于降解日粮中复杂的底物,提高家禽的生产性能。

本综述总结了使用碳水化合物酶改善家禽生产性能和肠道健康的最新研究成果。

关键词:营养学;兽医学;生理学;微生物学;结构生物学;生物技术中图分类号:S8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0769(2024)03-0115-053 碳水化合物酶对家禽生长性能的影响在家禽日粮中添加碳水化合物酶/饲用酶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因为它们能够解决家禽因采食高纤维型日粮造成的垫料潮湿、消化和表观代谢能问题。

酶制剂被用来平衡非淀粉多糖(non-starch polysaccharide,NSPs)对家禽肠道健康和生产性能的不利影响。

Odetallah等(2002)和Silva等(2002)的研究表明,真菌和细菌酶可有效降解小麦型、大麦型、黑麦型和燕麦型日粮中的β-葡聚糖和阿拉伯木聚糖。

外源性饲用酶的选择是一项重要工作,主要取决于配制日粮时所用的饲料原料。

酶制剂在动物营养和饲料中的应用

酶制剂在动物营养和饲料中的应用

生产指导LIVESTOCKANDPOULTRYINDUSTRYNo.3,2021酶制剂在动物营养和饲料中的应用夏 昊(武汉轻工大学,湖北武汉430023)摘 要:饲料是影响养殖业发展的关键性因素,为了提升饲料的品质,酶制剂在饲料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应用酶制剂,能够克服饲料中抗营养因子的不良作用,进而提升饲料的消化率,为动物提供充足的营养,促进动物的健康生长。

分析了酶制剂的种类,并就酶制剂在动物营养和饲料中的应用进行探究,仅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酶制剂;动物营养;饲料doi:10.19567/j.cnki.1008-0414.2021.03.012 引言近年来,随着我国养殖业的发展,对动物营养的研究更加深入、更加广泛,研究重点则是提升饲料资源的利用率。

通常情况下,动物对饲料干物质的消化率为50%~80%,由此可见,动物对饲料的消化率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酶制剂在饲料中的应用,可以更加有效地克服饲料中抗营养因子的不良作用,进而有助于提升饲料的消化率。

这既有助于提升饲料的利用率,也能更好地保证动物的营养,是促进养殖业健康发展的有效措施。

 酶制剂的相关特征分析1.1 应用酶制剂的作用饲料中含有多种抗营养因子,会对饲料中营养物质的释放产生限制作用,再加之动物胃肠道中消化酶的不足或者缺失,进而导致动物对饲料的消化率较低,影响饲料的利用率,也不利于动物的健康生长。

而酶制剂的应用,则可以有效克服饲料中的抗营养因子,充分发挥出饲料原料的潜在营养价值。

酶制剂的应用,可以显著提升蛋白质、淀粉等营养物质的利用率,极大地提升了饲料原料的可选性,有助于降低饲料的成本,同时也能有效扩展原料的适用范围。

与此同时,酶制剂在饲料中的应用,还有助于降低原料中营养价值的差异性,进而降低原料品质差异对饲料质量的影响。

酶制剂的应用,还能够降低动物粪便中的水分含量,对于腹泻也能起到有效的抑制作用。

除此之外,酶制剂在饲料中的应用还有助于促进动物肠道的健康,同时提升动物对饲料营养物质的吸收率,进而降低动物粪便中营养素的排泄量,既有助于保障动物营养,也能降低对环境造成的污染。

外源消化酶对羔羊营养物质消化率及生产性能的影响

外源消化酶对羔羊营养物质消化率及生产性能的影响
组 均 显 著 高 于对 照 组 ( P<0 0 ) 试 验 4组 酶 制 剂 组 合 效 果 最 好 。 .5 ,
关键词 : 消化 酶 ; 养 物 质 ; 现 消 化 率 ; 产性 能 营 表 生
中图 分 类 号 : 8 6 7 ¥ 1 .
Xi Zo n ngx u i
文献标志码 : A
t ec n r l r u ( h o to o p P< O 0 ) Th r f r 。 h fe to r u o r c mb n t n fe z me p e a a in )wa e t r g . 5 . e eo e t e ef c fg o p f u ( o i a i s o n y r p r t s o o s b te .
biiy o a b w e es udi . hee e i e a vi d i o f urg o lt flm r t ed T xp rm ntw sdi de nt o r ups .Gr up o s fd b s ldita o r , n h t r o ne wa e a a e sc ntol a d t e o he t e ou r e fe e n fe ge hr e gr ps we e fd dif r ntkids o xo nou i e tve e y e a e s ldit s d g s i nz m s b s d on ba a e .The r s ls s w e ha : h ve a e u t ho d t t t e a r ge

2  ̄4 日龄 为正饲 期 。分组详 见表 1 6 0 。
组 别
1组 ( 照 组 ) 对
2组 3组
4组

仔猪肠道健康调控关键技术及其在饲料产业化中的应用

仔猪肠道健康调控关键技术及其在饲料产业化中的应用

仔猪肠道健康调控关键技术及其在饲料产业化中的应用
仔猪肠道健康调控关键技术及其在饲料产业化中的应用
仔猪肠道健康调控是饲料产业中一个重要的课题,对于提高仔猪生长性能和养殖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一些关键技术及其在饲料产业化中的应用。

1. 益生菌和酶制剂的应用:益生菌可以改善仔猪肠道菌群的平衡,促进有益菌的生长,抑制有害菌的繁殖,提高肠道健康。

酶制剂能够帮助仔猪更好地消化饲料中的蛋白质、脂肪和纤维素,提高饲料利用率。

2. 肠道屏障增强剂的应用:肠道屏障增强剂可以增加仔猪肠道上皮细胞的黏附能力和堵塞细胞间隙,减少有害物质的渗透,维护肠道屏障功能,防止肠道炎症和疾病的发生。

3. 抗菌素替代品的应用:由于抗菌素滥用导致的抗药性问题,抗菌素替代品的开发和应用成为一个热点。

一些天然植物提取物、抗生素非处方药和微生物发酵产物等被广泛研究和应用于仔猪饲料中,具有一定的抗菌作用。

4. 营养调控:适宜的饲料配方和营养调控对仔猪肠道健康至关重要。

例如,添加空肠内生蛋白酶抑制剂蛋白质为主的饲料中,可以降低仔猪小肠对蛋白质的需求,缓解蛋白质消化压力。

5. 饲料添加剂的应用:饲料添加剂如维生素、矿物质、抗氧化剂等可以提供仔猪生长所需的必需营养素和抗氧化防御机制,
维持仔猪肠道健康。

这些关键技术在饲料产业中的应用可以通过饲料添加剂、预混料和全价料等形式实现。

同时,饲料生产企业可以根据仔猪的生长阶段和需要,设计出适合的配方,并对仔猪肠道健康进行全面调控。

通过合理使用这些技术,可以改善仔猪的肠道健康,提高仔猪的生长性能和养殖效益。

动物医学类毕业论文

动物医学类毕业论文

动物医学类毕业论文动物医学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动物基础医学、预防医学和临床医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动物体正常和异常结构及功能实验、检查、疾病预防、诊断、治疗技术的基本训练,具有动物保健、临床诊疗、动物防疫检疫和兽医卫生管理工作的基本能力。

下文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动物医学类毕业论文的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动物医学类毕业论文篇1浅析断奶仔猪腹泻防治摘要断奶仔猪腹泻在养猪业中危害居首,导致仔猪成活率降低,饲料报酬降低,生长缓慢,生长发育停滞;同时由于腹泻导致体质下降,免疫力降低,对疾病的抵抗力减弱,容易继发感染其他疾病,严重威胁养猪业的健康发展。

本文从生理、病原、饲料、应激、以及环境等因素出发,分析了早期断奶仔猪腹泻发生的原因,从免疫、饲料营养、饲养管理等角度提出了一些综合性预防措施,对提高断奶仔猪生产性能的现实指导意义。

关键词:仔猪早期断乳腹泻防治据统计,断奶后8-13d,仔猪腹泻率高达32%,14-17d增至41.4%,到22-28d降到8.4%,断奶后仔猪死亡率高达20%-30%。

如何降低断奶仔猪腹泻成为当前养猪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1 引发仔猪腹泻的因数1.1 生理性因数通常将出生到20千克的猪称为仔猪。

仔猪阶段是猪的生长发育和养猪生产的重要阶段。

仔猪具有不同其他阶段的猪在消化生理、免疫机能和体温调节的特点。

这些特点成为仔猪营养需要和饲养技术独特性的重要机制,也是引起仔猪早期断乳腹泻的基本原因。

1.1.1 消化生理仔猪的消化系统特点决定了仔猪在断奶期间容易发生腹泻。

1.1.1.1 胃肠酸性低出生仔猪胃酸分泌量低,且缺乏游离盐酸,一般从20天开始才有少量游离盐酸出现,以后随年龄增加。

仔猪至少在2-3月龄时盐酸分泌才接近成年水平。

仔猪分泌胃酸的能力很弱,但胃内pH值低于4时才有利于蛋白质的消化,能使大量病菌灭活。

母乳中含有丰富的乳糖,可被胃中乳酸杆菌分解成乳酸,成为哺乳仔猪胃酸的主要来源。

所以尽管哺乳仔猪分泌胃酸能力很弱,仍消化良好。

“禁抗”背景下的几种绿色饲料添加剂

“禁抗”背景下的几种绿色饲料添加剂

“禁抗”背景下的几种绿色饲料添加剂任津莹,陈鹏(北京英惠尔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北京100081)摘要:在“饲料禁抗,养殖减抗,产品无抗”的新时代,研究安全、环保、高效、无残留、无耐药性的绿色饲料添加剂成为养殖行业的重中之重。

文章对微生态制剂、酸化剂、植物提取物、酶制剂等几种绿色饲料添加剂的常见种类、作用机理及其应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综述,旨在为替抗产品的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饲料添加剂;微生态制剂;酸化剂;植物提取物;酶制剂中图分类号:S816.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1-0084(2020)12-0039-05Several Green Feed Additive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No Resistance"REN Jinying,CHEN Peng(Beijing Enhalor International Tech Co.,Ltd.,Beijing 100081,China)Abstract:In the new era of "forbidding the use of antibiotics in feed",the research on green feed additiveswith safety,environmental protection,high efficiency,no residue and no drug resistance had become the top priority of the animal husbandry industry.In this paper,several kinds of green feed additives,such as microecological agents,acidifiers,plant extracts and enzyme preparations were reviewed from the aspects of common types,action mechanism and problems in application,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s for th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substitute products.Key words:feed additives;microecological agents;acidifiers;plant extracts;enzyme preparations收稿日期:2020-11-27作者简介:任津莹(1994-),女,山西临汾人,硕士,研究方向为发酵工程与饲料资源开发利用研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9年第6期(总第149期) 文献综述67外源酶制剂对动物肠道健康的改善窦君霞 (泰山职业技术学院 泰安 271000)摘要 酶制剂以其独特的生物学功能和天然绿色倍受关注,添加外源性酶制剂可提高营养物质的消化率,同时日粮中添加外源性酶制剂还伴随有肠道菌群发生变化。

本文从外源性酶制剂(不包括植酸酶)与肠道微生物菌群的相互作用机制,说明外源性酶制剂可以改善动物肠道的健康。

关键词 外源性酶制剂 动物肠道 改善 健康中图分类号:S816.7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1733(2009)06-0067-02由于饲料工业的迅猛发展,饲料资源短缺也已成为严重的阻碍因素之,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途径要寻求既能排除抗生素、生长激素的弊端,又能提高饲料原料的消化利用率的替代品。

酶制剂以其独特的生物学功能和天然绿色倍受关注。

添加外源性酶制剂可提高营养物质的消化率,同时日粮中添加外源性酶制剂还伴随有肠道菌群发生变化,显著改善动物肠道健康的作用。

有的学者对酶制剂改善动物肠道健康的效果作出了初步的解释,认为酶制剂消除了黏性很强的可溶性非淀粉多糖的抗营养作用,降低了动物肠道食糜的黏度,改变了有害微生物滋生的环境,改善了动物肠道的健康[1]。

本文从外源性酶制剂(不包括植酸酶)与肠道微生物菌群的相互作用机制,说明外源性酶制剂是如何改善动物肠道健康的。

日粮中添加了木聚糖酶、β-葡聚糖酶、纤维素酶、半乳糖苷酶、β-甘露聚糖酶、淀粉酶等酶制剂后,可以将高黏度的可溶性非淀粉多糖(snsp )降解成多糖片断或寡糖(木寡糖、β-葡聚寡糖、水苏糖、甘露寡糖、异麦芽寡糖),这些多糖片断和寡糖是长链碳水化合物水解的中间产物或终产物,促进动物后肠有益菌的增殖,某些寡糖具有抗原性,可直接刺激动物体免疫应答反应。

1 木聚糖酶木聚糖是由1,4-β-d-木糖苷键连接起来并带有多种取代基的多聚糖。

它的含量相当丰富,是一种巨大的生物资源,是麦类饲料中的主要抗营养因子,而木聚糖酶则是降解该物质的最主要酶之一。

阿拉伯木聚糖是小麦、麸皮等饲料中的主要抗营养因子,阿拉伯木聚糖主要由戊糖(阿拉伯糖和木糖)组成,因此,俗称戊聚糖。

木聚糖分子经过内切-β-1,4-木聚糖酶(1,4-β-d-木聚糖水解酶,ec3.2.l.8)水解后的主要产物是木寡糖和木糖,木糖经过转化,进入葡萄糖代谢途径,为动物提供能量,成为可以利用的物质,而木寡糖是具有高效益生作用的化学益生素。

低聚木糖是由2~7个以1,4-β-d-木糖苷键结合而构成的低聚糖,其中以木二糖和木三糖为主。

低聚木糖是功能性低聚糖中功效最突出的一类非降解寡糖,能极显著地促进人或动物肠道内双歧杆菌的增殖,从而抑制肠道内腐败菌的生长并减少有毒发酵产物的形成,与其他低聚糖相比,低聚木糖的另一突出特点是稳定性好。

5%的木寡糖水溶液在pH2.5-8.0的范围内,煮沸1h 无变化;1%木寡糖的水溶液在pH2.5~7.0范围内,分别于5℃、20℃、37℃温度下贮存3个月,没有发生明显的变化。

因此,胃液、胰液、唾液等几乎都不能分解木寡糖,在广域的胃肠道消化酶系活跃的温度、pH 范围非常稳定。

木寡糖不但稳定性好,而且还具有降低水分活度的作用,其对水分活度的影响与葡萄糖相近,低于麦芽糖和蔗糖。

木寡糖具有改善大便的功能,生长肥育猪和母猪摄入木寡糖后增加了大便中的水分,防止便秘的出现。

木寡糖的益生效率很高,很小的摄入量就能够改善动物的肠道健康,人的有效摄入量是0.7~1.4g/d [2]。

余世袁(2003)经过蛋鸡试验表明,100~200g/t 的添加量,产蛋率提高5%~7%,鸡蛋中的胆固醇含量下降30%~60%,死亡率下降6%,木寡糖在鸭、猪、水产养殖中也取得了显著的效果[3]。

2 β-葡聚酶β-葡聚糖是自然合成的多聚糖,是由右旋葡萄糖以β-构型连接的多聚物,往往通过β-(1→3)、(1→4)糖苷键线性连接形成,即通常所说的混合链β-葡聚糖,可溶性β-葡聚糖是大麦日粮产生黏性的主要原因。

β-葡聚糖酶属于水解酶类,主要包括内切β-1,3葡聚糖酶、内切β-1,4葡聚糖酶和外切β-1,3葡聚糖酶、外切β-1,4葡聚糖酶,饲料中应用的β-葡聚糖酶主要是内切酶,β-l,3/β-1,6糖苷键构成的葡聚糖才具有较大的生理活性,而α-葡聚糖形成的是带状结构,几乎没有免疫调节活性。

对水解谷物中的β-葡聚糖具有重要的作用[4]。

suzuki 等(1990)报道,从酵母细胞壁提取的β-葡聚糖可以刺激非特异性免疫反应[5]。

schoenherr 等(1995)也有β-葡聚糖提高仔猪生长性能的报道[5]。

drytz 等(1995)实验表明,哺乳猪日粮中添加β-葡聚糖后降低了炎症反应,提高了生长性能。

细胞产生的细胞因子,依次刺激t 细胞和b 淋巴细胞,使它们的抗体生成能力得到改善,进而提高抗体对细菌和病毒的抵抗力,这就是β-l,3/β-1,6-葡聚糖不但能够增强机体的非特异性防御屏障,而且能提高机体对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的特异性抵抗力,还能使抑菌效力加强的原因。

3 纤维素酶纤维素酶将纤维素降解为葡萄糖。

现在,对于纤维素酶在纤维素水解过程中的作用,已有了相当详细的了解。

由于人和哺乳动物消化道内没有断裂β-l,4-葡萄糖苷键的纤维素酶,不能消化植物纤维素等营养物质,所以在外源纤维素酶协同作用下,可破坏富含纤维的细胞壁,一方面使其包含的蛋白质、淀粉等营养物质释放出来并加以利用,又可将纤维降解为可被畜禽机体消化吸收的葡萄糖,从而提高饲料中蛋白质、脂肪,淀粉、粗纤维和矿物质等的消化利用率。

同时,降低了动物黏稠的胃肠道内容物的粘度引起有害微生物的滋生,维持了小肠绒毛形态完整,促进营养物质吸收。

α-半乳糖苷键是饲料中果胶质的主要价键形式。

果胶(pectin)不存在于谷物籽实中,主要存在于豆类植物的胞间层和初生细胞壁中,果胶在植物的细胞组织中起着“粘合”的作用[6]。

4 果胶酶果胶酶与纤维素酶相类似,是一类复合酶,包含多种组分,α-半乳糖苷酶,是果胶酶系中最主要的一种。

该酶的作用对象是具有α-d-半乳糖苷结构的碳水化合物,在豆粕、棉籽粕日粮中添加α-半乳糖苷酶,水解日粮中高水平的α-半乳聚糖,使其抗营养作用降至最低。

单胃动物的肠黏膜中缺乏此酶,因此在胃和小肠中不能消化这些寡糖,不能被小肠壁吸收进入血液。

但是它们能作用于动物消化道中的微生物,从而间接地对动物产生双重性的作用,即过量半乳寡糖-抗营养作用,适量半乳寡糖-益生作用。

半乳寡糖的益生作用主要与动物肠道内双歧杆菌有关,适量的半乳寡糖能使肠道内双歧杆菌充分生长,而抑制产气荚膜杆菌和其他梭状泡杆菌等有害菌生长。

β-甘露聚糖是豆科植物细胞壁的重要组成成份,根据加工方法不同,饲料常用的豆科植物蛋白原料都含有一定量的β-甘露聚糖,任何以植物蛋白为主的饲料中都含有一定量的β-甘露聚糖。

甘露寡糖通过lectin(巨噬细胞表面上的一种特殊蛋白质)受体的特异性结合作用,与动物体内病源菌结合,病源菌因不利用甘露寡糖而失去能量来源,最终死亡被排除体外,笔者称之为甘露寡糖对病源菌的抑制作用。

但是这种抑制作用只是对大肠杆菌或沙门氏菌中的某些次级种类有效,而不是对全部的大肠杆菌或沙门氏菌有效。

5 淀粉酶淀粉酶是能够分解淀粉和糖原的一类酶的总称,由于不同淀粉酶的的来源不同,作用方式比较复杂,和不同的淀粉酶协同作用,产物不同。

单胃动物自身分泌淀粉酶等内源性消化酶,但是幼年动物的消化机能发育不完全,消化酶分泌不足,仔猪胰腺分泌的水解α-1,4糖苷键的淀粉酶在出生后28日龄才能升至最高点,在幼龄畜禽日龄中添加外源淀粉酶,不但能够补充内源酶的不足,而且能够激活内源酶的分泌,因而有利于动物对淀粉的消化和利用[7]。

淀粉在动物内源酶和外源酶的水解作用下,终产物和中间产物包括葡萄糖、麦芽糖、麦芽三糖、麦芽四糖、异麦芽三糖、异麦芽四糖、异麦芽五糖、潘糖、带有α-1,6糖苷键的小分子糊精、带有α-1,6糖苷键的低聚糖,其中很多中间产物是具有益生作用的低聚寡糖,所以在淀粉被动物消化的同时,淀粉代谢的中间产物-低聚寡糖的益生作用就产生了[8]。

从上述分析,可知外源酶制剂能将日粮中高黏度的可溶性非淀粉多糖降解成多糖片断或寡糖,寡糖促进动物后肠有益菌的增殖。

实践表明,饲料中添加酶制剂后,可以提高各种饲料资源的能量和蛋白质的可利用值,使玉米、豆粕这对“黄金搭档”日粮的转化效率更高;可以用更多的杂粕替换豆粕;可以用小麦、麸皮、次粉、ddgs等替换高能饲料玉米;可以减少肉鸡和肉鸭饲料中油脂的用量等。

应用这些方案后,不但没有降低畜禽的生产性能,反而大大提高了畜禽饲养的综合效益,动物日增重提高了,饲料转化率提高了,更明显的改善是动物的肠道疾病减少了,抗生素的使用量降低了,绿色无公害的动物食品生产成为可能。

讨论添加外源酶制剂对动物肠道菌群的有益作用机制,是比添加直接饲喂微生物或寡糖更崭新的课题,因为酶制剂不但最大限度地灭活了饲料中的抗营养因子,提高了饲料的利用价值,而且改善了动物的肠道健康,这是一个双重作用,正成为应用的热点。

参考文献[1]夏树龙建.酶制剂对动物肠道微生态环境的影响[J]. 畜牧兽医, 2004, (11): 23-25.[2]史宝军,崔细鹏,王淑彩,王敏,林海燕. 木聚糖酶在肉鸡小麦日粮中的应用效果[J]. 养殖与饲料, 2007, (6): 74-76.[3]高俊勤,江芸,张耀,高峰,周光宏,朱伟云. 木聚糖酶对肉仔鸡后肠道微生物的影响[J]. 草业学报, 2008, (5): 42-43.[4]王桂瑛,刘燕. 益生素的研究及应用进展[J]. 饲料博览, 2004, (6): 4-6.[5]高峰,周光宏,韩正康. 小麦基础日粮添加酶制剂对肉仔鸡生产性能和血液某些指标的影响[J].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2000, (4): 26-27.[6]罗士津,瞿明仁,张铁鹰. 复合酶制剂在畜牧业中的研究进展[J], 江西饲料, 2007, (3): 51-53.[7]刘春玉. 非淀粉多糖酶研究进展[J]. 饲料博览(技术版), 2008, (4): 72-74.[8]袁海龙. 寡聚糖在饲料工业的应用[J]. 江西饲料, 2000, (5): 11-13.(收稿日期:2008–12–30)6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