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泳池设施设备器材安全检查制度—【安全资料】.doc
游泳池设施设备器材安全检查制度范文

游泳池设施设备器材安全检查制度范文一、目的和依据为了保障游泳池设施设备器材的正常运行和使用安全,制定本制度,明确安全管理责任和工作程序。
本制度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游泳池安全管理办法》、《游泳池设施设备器材维护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并参照相关标准要求和实践经验制定。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游泳池设施设备器材的所有检查和维护工作,涉及游泳池、水泵、过滤器、消毒设备、泳道线等相关设备和器材。
三、责任和职责1. 应有明确的安全管理责任,明确由管理员负责游泳池设施设备器材的安全检查和维护工作。
2. 保安人员应定期巡查游泳池设施设备器材,及时发现问题并报告管理员处理。
3. 清洁人员应负责定期清洁游泳池设施设备器材,保持其卫生和正常运行。
4. 维修人员应负责对游泳池设施设备器材进行维护和修理,确保其安全性、可靠性和正常运行。
四、检查内容和频次1. 游泳池设施设备器材的检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a. 游泳池的清洁和水质检测:池水浑浊度、余氯含量、PH值等应根据相关标准符合要求。
b. 水泵和过滤器的运行状态:检查水泵的转速、过滤器的滤网和滤芯是否正常,过滤效果是否达标。
c. 消毒设备的运行情况:检查消毒设备的配制比例、消毒器的工作状态和消毒效果。
d. 泳道线和浮标的完好度:检查泳道线的固定情况以及浮标的是否损坏。
e. 游泳池周围的安全设施:检查安全标识牌和救生设备的完好性和可用性。
2. 检查频次:a. 每日检查:每天对游泳池设施设备器材进行一次常规检查,主要针对清洁和水质检测进行。
b. 周期检查:每周对水泵、过滤器、消毒设备、泳道线等设备进行一次维护检查,确保其正常运行。
c. 季度检查:每季度对游泳池设施设备器材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包括清洁、水质、设备运行、安全设施等方面。
五、检查记录和处理1. 检查记录:a. 每次检查应填写检查记录表,记录检查日期、检查人员、检查情况以及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游泳池设施设备器材安全检查制度

游泳池设施设备器材安全检查制度1. 引言游泳池是人们进行水上活动和娱乐的重要场所,但是由于其特殊的使用环境和设备器材,安全问题一直备受关注。
为保障游泳池的安全运行,制定游泳池设施设备器材安全检查制度是非常必要的。
2. 目的和适用范围2.1 目的本制度旨在规范游泳池设施设备器材的安全检查工作,促进游泳池的安全运行。
2.2 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各类游泳池设施设备器材的安全检查工作。
3. 检查内容和标准3.1 检查内容针对游泳池设施设备器材安全检查,应包括以下内容:1.游泳池的水质检测和水循环系统运行情况检查;2.游泳池池壁、池底、坡度、宽度、深度、标志和灯光等检查;3.游泳池设备器材(如泳圈、浮板、游泳镜等)的质量检查;4.游泳池周边设施的安全检查,如发呆区、更衣室等。
针对以上检查内容,应制定相应的检查标准,具体包括:1.游泳池的水质应符合《游泳池卫生规范》的相关标准,水循环系统应无渗漏、漏电等安全隐患;2.游泳池池壁、池底、坡度、宽度、深度、标志和灯光应符合相关标准,无遮挡和杂物;3.游泳池设备器材应坚固耐用、无损伤、无变形等安全隐患;4.游泳池周边设施应稳固、无松动、切口裂缝等安全隐患。
4. 检查部门和人员4.1 检查部门游泳池设施设备器材安全检查工作的主要责任部门为设备管理部门。
4.2 检查人员1.设备管理部门负责人及专业检查人员;2.游泳池管理员。
5. 检查周期和记录5.1 检查周期按照实际情况制定检查周期,但每周至少检查一次。
检查人员应对每次安全检查的结果进行记录,并在每次检查后及时进行整改和维修。
6. 检查整改和维修6.1 检查整改游泳池设施设备器材安全检查发现存在问题时,应及时进行整改。
6.2 维修对于需要修复的游泳池设施设备器材,应采取适当的维修措施,确保游泳池设施设备器材的正常使用。
7. 安全培训为提高游泳池设施设备器材安全检查人员的安全意识,应定期开展安全培训,并组织相关考核。
8. 结论制定游泳池设施设备器材安全检查制度,对于保障游泳池的安全使用,是非常重要的。
游泳池设施设备器材安全检查制度

游泳池设施设备器材安全检查制度1.制度背景和目的游泳是一项受欢迎的体育运动,游泳池设施设备器材的安全性对于保障游泳者的生命安全和健康至关重要。
制定游泳池设施设备器材安全检查制度的目的是确保游泳池设施设备器材的正常运行和安全使用,并及时发现和消除各种潜在的安全隐患,保护游泳者的安全。
2.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所有游泳池设施设备器材的安全检查和维护工作,包括室内和室外游泳池。
3.游泳池设施设备器材安全检查内容3.1游泳池水质检查:水质检查应包括游泳池水的pH值、氯含量、浑浊度等指标的监测,确保游泳池水质符合卫生标准。
3.2游泳池周边设施检查:检查游泳池周边的各类设施,包括卫生间、更衣室、淋浴间等设施的卫生状况和使用安全性,保证游泳者在使用设施时的安全和舒适。
3.3游泳池边缘和地面检查:检查游泳池边缘和地面的平整度、防滑性等,防止游泳者在行走或跑动时发生跌倒等意外。
3.4游泳池边护栏检查:检查游泳池边的护栏是否完整,是否有松动或破损,确保游泳池边的护栏能够有效地防止意外坠落。
3.5游泳池设备设施检查:检查游泳池的水泵、过滤器、排水系统、照明设备等是否正常运行,有无破损或故障。
3.6游泳池器材检查:检查游泳池中使用的游泳器材,如浮板、泳圈等是否完整,有无破损或失效。
4.安全检查频率根据游泳池的使用频率和规模,可以确定安全检查的频率,一般建议至少每周进行一次常规安全检查,对于游泳池水质的检查可以每日进行。
5.安全检查记录和处理每次进行安全检查时,需要指派专门人员负责记录检查结果,并及时处理检查中发现的问题。
针对问题,可以制定相应的整改计划,并跟进落实。
6.安全检查结果和整改验收对于每次安全检查的结果和整改情况,应进行记录和归档。
对于安全隐患的整改需要及时跟进,整改完成后需进行验收,并将验收结果进行记录。
7.相关培训和宣传为了更好地保障游泳池设施设备器材安全,需要定期开展相关培训和宣传工作,提高工作人员对游泳池设施设备器材安全的认识和意识,增强他们的维护和管理能力。
游泳池设施设备器材安全检查制度

游泳池设施设备器材安全检查制度1、引言游泳池设施设备是游泳池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游泳池安全使用和维护。
为了确保广大游泳爱好者的人身安全和游泳池的正常运行,制定游泳池设施设备器材安全检查制度,对游泳池设施设备器材的管理和维护进行规范,健全检查制度,提高安全意识,保障广大游泳爱好者的人身安全和游泳池正常运行。
2、检查内容和频率2.1、内容游泳池安全检查应包括以下内容:1.水质检查:必须实施每日检查,检查项目包括游泳池水的PH值、氯含量等,如出现异常应及时增加或减少消毒剂以达到卫生统计法的规定标准。
2.设备检查:必须实施每周检查,检查项目包括游泳池设施设备器材的灵活性、功能性,如发现设备有损坏、松动等情况,应及时修复或更换。
3.消防设施检查:必须实施每月检查,检查项目包括游泳池内部和周边的消防设施是否完整,如发现消防设施不完整、失效等情况,应及时修复或更换。
2.2、频率游泳池设施设备器材安全检查的频率为:1.每日检查水质;2.每周检查设备;3.每月检查消防设施。
3、检查标准游泳池设施设备器材安全检查应当按照以下标准:1.水质检查:水的PH值应保持在7-7.8之间;游泳池水的总氯含量应不低于1.0mg/L。
2.设备检查:游泳池设施设备器材应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无损坏、松动、失效等现象。
3.消防设施检查:游泳池周边的消防设施应完整齐备,消防设施应按规定进行保养和检测,如发现消防设施不完整、失效等情况,应及时报修或更换。
4、检查记录和报告游泳池设施设备器材安全检查应该做好检查记录和报告工作,记录必须详细、真实、准确地反映检查情况,报告必须实时报送,及时反馈存在的问题,做到问题明确、责任明确、措施明确。
5、总结游泳池设施设备器材安全检查制度的实施,有助于规范游泳池设施设备器材的管理和维护,提高安全意识,保证广大游泳爱好者的人身安全和游泳池正常运行。
各级管理机构应该切实加强对游泳池设施设备器材安全检查的关注和监管,确保游泳池的安全使用和维护。
游泳场所设施设备器材安全检查制度

游泳场所设施设备器材安全检查制度1. 引言为了确保游泳场所的安全运营、保障游客的人身安全,制定本《游泳场所设施设备器材安全检查制度》。
本制度旨在规范游泳场所设施设备器材的安全检查工作,确保其合规、可靠、有效。
2. 检查范围本检查制度适用于游泳场所(包括室内、室外游泳场所)的所有设施、设备和器材。
3. 检查内容3.1 设施安全检查- 确保游泳池的深度、跳板的高度等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检查游泳场所的围栏、防护设施是否完好并安全有效;- 检查游泳场所的地面和墙壁是否平整、无裂缝、无松动设施;- 检查浴室和更衣室等公共区域的卫生及安全设施。
3.2 设备器材安全检查- 检查游泳池的水质,确保水质符合相关标准;- 检查游泳池的水温设定,确保符合游泳者的需求;- 检查游泳池的滤水设备、水泵等设备是否正常运行;- 检查游泳场所的救生设备、急救箱和应急电话是否完好,并确保工作人员熟悉使用方法。
3.3 日常维护巡查- 定期对游泳场所设施进行巡查,及时发现并修复设施破损、老化等问题;- 定期对设备器材进行维护保养,保证其正常运行;- 清洁游泳场所,确保环境清洁、无异味。
4. 检查频次与记录- 设施安全检查: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并记录检查结果;- 设备器材安全检查:每月进行一次检查,并记录检查结果;- 日常维护巡查:每周至少进行一次巡查,并记录发现的问题及处理情况。
5. 检查责任与报告- 游泳场所的负责人负责组织实施本检查制度;- 检查工作由专门的安全检查人员负责进行;- 检查结果应及时整理形成检查报告,并上报游泳场所负责人。
6. 处理异常情况- 如发现设施、设备或器材存在安全隐患,应立即采取相应措施进行修复或更换;- 如发生意外事故,应立即启动应急救援程序,并及时报告有关部门;- 对于重大安全问题,应立即停止使用有关设施、设备或器材,并进行专门的检测和修复。
7. 安全培训与演练- 游泳场所应定期组织游泳安全培训,并要求所有工作人员参加;- 定期组织应急演练,以提高工作人员的应急处理能力和安全意识。
游泳池设施设备器材安全检查制度

游泳池设施设备器材安全检查制度游泳池设施设备器材的安全检查制度是指针对游泳池所使用的各种设施、设备和器材进行定期检查,以确保其安全可靠性的一套规定和程序。
以下是游泳池设施设备器材安全检查制度的一般内容:
1. 检查周期:制定定期检查的周期,例如每季度、半年或年度等,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2. 检查内容:检查项目包括游泳池边缘的防滑措施是否完好,水中设施的安全性,泳池水的清洁和水质检测是否合格等。
3. 检查责任人:确定具体的责任人,负责对游泳池设施设备器材进行检查和记录。
4. 检查记录:建立检查记录表格,记录每次检查的结果、发现的问题和处理情况等。
并保存检查记录一段时间,便于追溯和总结经验。
5. 隐患处理:对于发现的问题和隐患,必须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并记录在检查记录中。
严重的问题需立即修复或更换设备。
6. 培训和教育:定期组织游泳池设施设备器材安全知识培训和操作规程的宣传教育,提高相关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操作能力。
7. 外部检查:定期请相关专业机构或第三方进行游泳池设施设备器材的专业检查和评估,以确保游泳池的安全性和合规性。
8. 法规合规: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游泳池安全标准,确保游泳池设施设备器材的安全性符合法规要求。
以上是游泳池设施设备器材安全检查制度的一般内容,具体的实施细节可根据实际情况和法规要求进行调整和完善。
游泳馆设施设备器材安全检查制度

游泳馆设施设备器材安全检查制度1.制度目的本制度旨在确保游泳馆的设施设备和器材的安全性,有效防范事故和意外发生,保护游泳馆用户和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
2.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游泳馆内所有设施设备和器材的安全检查工作,包括但不限于游泳池、水质处理设备、泳具、瑜伽垫等。
3.检查内容根据设施设备和器材的特点,检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3.1 设施设备- 游泳池的水位、水质、温度等是否符合安全标准;- 游泳池的边缘、楼梯、滑道等是否存在安全隐患;- 水泵、管道、过滤系统等设备是否正常运行,是否存在漏水、破损等问题。
3.2 器材- 游泳用具是否完好无损,是否存在破裂、变形等问题;- 瑜伽垫、浮动器材等是否有磨损、老化现象;- 游泳镜、泳帽等是否具备必要的防护功能。
4.检查周期和责任人根据设施设备和器材的使用情况和磨损程度,制定合理的检查周期,并明确责任人。
一般情况下,设施设备每月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器材每周进行一次检查,具体周期和责任人如下:- 游泳池设施设备:每月检查一次,由游泳馆管理员负责;- 游泳器材:每周检查一次,由器材管理员负责;- 其他设备和器材:根据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检查周期和责任人。
5.检查记录和问题处理每次检查都应记录检查时间、人员、内容和检查结果,并及时处理发现的问题。
问题的处理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设施设备问题:立即修复或更换设备,确保设施设备的安全使用;- 器材问题:及时维修、更换或标识,确保器材的安全性能;- 安全隐患问题:采取措施加以解决,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6.员工培训和安全意识为了有效实施本制度,游泳馆应进行员工培训,并加强员工的安全意识。
培训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游泳馆设施设备和器材的安全知识和操作规程;- 安全事故的应急预案和处理方法;- 检查记录的填写要求和问题处理流程。
7.制度监督和改进游泳馆应设立监督机构,定期对检查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改进。
游泳池设施设备器材安全检查制度

游泳池设施设备器材安全检查制度游泳池设施设备器材安全检查制度一、前言随着游泳场馆的日益普及,人们对游泳池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然而,很多游泳场馆对游泳池设施设备器材的安全检查不够严格,导致了很多安全事故的发生。
为了保障游泳者的健康和安全,本场馆订立了游泳池设施设备器材安全检查制度,以便适时发觉和排出安全隐患。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游泳场馆的全部设施设备器材的安全检查。
三、责任人员游泳场馆管理方应指定专人负责游泳池设施设备器材的日常安全检查,并配备相应的安全检查设备。
四、安全检查内容1、池水手动掌控部分的电气安全检查。
检查范围:池水手动掌控部分的供电线路、开关和配电箱等。
检查内容:检查电气线路是否有老化现象,开关和配电箱是否有松动现象,是否有漏水现象等;检查供电线路是否经过地面或安装在墙上的保护管内;全部设备都应充足当地标准和安全规定,并符合所需的电气安全要求。
2、水质检查。
检查范围:游泳池水质检测的相关设备,包括监控设备、传感器、水质分析仪、自动加药装置等。
检查内容:检查游泳池水质检测的相关设备是否正常运行,水质分析仪是否精准,监控设备是否处在正常工作状态等;检查加药装置的自动调整与检测程序是否正确,充足当地水质检测要求。
3、池水流动设施检查。
检查范围:池水流动设施(如水泵、滤网等)的外观及工作状态。
检查内容:检查池水流动设施是否连接坚固,有无松动现象,有无变形等;检查滤网的清洗情况是否符合规定等。
4、游泳池泳道保护检查。
检查范围:游泳池泳道保护设施,包括护栏、防滑地板、浮标、安全带等。
检查内容:检查泳道保护设施是否与地面紧密连接,有无损坏,是否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等。
5、游泳池周边配套设施检查。
检查范围:游泳池周边配套设施,包括淋浴设备、更衣室、卫生间等。
检查内容:检查周边配套设施是否干净乾净,卫生是否符合要求等。
五、安全检查制度执行1、定期检查游泳池设施设备器材的安全检查应每周进行一次。
对于游泳池设施设备器材的日常维护,应有专人进行检查并记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游泳池设施设备器材安全检查制度
1 目的
规范泳池设备(设施)的日常维修保养,确保其正常使用。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泳池设备(设施)的日常维护。
3 职责
1 工程经理负责泳池设备(设施)的管理
2 工程维修人员负责泳池设备(设施)的故障检修和保养
4 内容
1 泳池清洗:开启主排水管上的阀门排水;待泳池池水排尽后,关闭主排水管上的阀门;开启供水管上的阀门供水;池水水位高于最浅的池底时,关闭给水管上的阀门;清洗池壁、池底和满水沟(可以用稀酸清洗。
如草酸);开启主排水管上的阀门,由池底主排水口放走池中的污水,排入市政排水管。
2 沙缸反冲洗:启动条件:循环水泵处于停止状态,回水管闸阀和反冲排水管的闸阀处于开启状态;将沙缸上的多项阀调到”BACKWASH”反冲洗档;接通水泵的主回路电源,开启水泵冲洗3-5分钟,冲洗时观察透视小瓶中的水是否清澈。
清澈后关闭水泵;将沙缸上的多项阀调到”FILTER”正常过滤档;注意:水泵运行时,不得转换沙缸上的多项阀。
3 毛发器的清洁:清洁条件:循环水泵处于停止状态;关闭泵前和泵后的阀门,防止水倒流;打开毛发器,将网桶取出和清洁;将网桶放回毛发器内,清
洁/安装好防水胶圈;打开收集器前后的阀门;毛发器每周清洁一次。
4 泳池循环过程中的清洁:清洁条件:循环水泵处于停止状态;将吸头吸池管和伸缩管接连好,放入水中;开启循环泵,在池边用伸缩管推动吸头吸污;注意:如吸力不够,可将主排水管上的阀门适当关小,吸力将加大。
水泵循环时吸力大,清洁口是不能打开的。
清洁过程中,三角吸头不能经常离开水面,以防吸入空气,对泵造成损害。
5 泵体:检查泵体应无破损,铭牌完好,水流方向指示明确清晰,外观整洁;紧固机座螺丝并做防锈处理;转动灵活,无卡阻现象;定时对运转部位添加润滑油。
6 电机:外观整洁,铭牌清晰,各部件紧固,接地良好;外壳除锈,刷防锈漆;拆开电机接线盒内的导线连接片,用500V兆欧表摇测电机绕组相与相、相对地间的绝缘电阻值不低于0.5MΩ;电机接线盒内三相导线及连接片应牢固紧密,无发热变色迹象,标志清晰;定时对运转部位添加润滑油。
7 阀门、管道、过滤口、附件:阀门开关应灵活可靠,无卡阻现象,关闭严密,内外无渗漏阀体内外无漏水;单向阀动作灵活,无漏水;管道及各附件外表整洁美观,无裂纹,油漆完整,无脱落,密封性是否良好;过滤口拆洗,无杂物,无漏水;压力表指针灵活,指示准确,表盘清晰,无生锈,位置便于观察,紧固良好,表阀及接头无漏水;定时对阀门主要部位添加润滑油。
8 控制柜:断开控制箱内总电源开关,检查转换开关,启动、停止按钮动作应灵活可靠;检查控制箱内空气开关、接触器、继电器等电器是否完好,紧固各电器接触线头和接线端子的接线螺丝;清洁控制箱内外灰尘。
9 电缆线路:是否破损,绝缘性是否完好;接线盒防水性是否完好。
10 试运转:合上总电源,检查电源指示应正常;手动旋转电机轴,转动应灵活;点动判断水泵转向是否正确,若有误应予更正;泵运转应平稳,无明显振动和异声,压力指示正常,电流不平衡,小于14%,控制柜各电器无不良噪声;做好保养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