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话等级考试相关规定

关于全国普通话等级考试

国家语委颁布的《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标准》是划分普通话等级的全国统一标准。按照该标准规定,普通话等级自上而下分为一、二、三级,每个级别内分为甲、乙两个等次。国家语委颁布的《普通话水平测试(PSC)大纲》是全国进行普通话水平测试工作的统一大纲。该大纲是编写普通话培训教材和拟制测试试题的依据,是实施测试、评定等级的依据,也是对普通话水平测试工作进检查评估的依据。

测试成绩的认定机构由省级语委办公室确定,但其中一级甲等成绩须在认定前由国家语委普通话培训测试中心复审,一乙等成绩在认定前由省级普通话培训测试中心复审。复审比例为:10名以内复审三分之一,1150名复审五分之一,51名以上复审十分之。

《国家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证书》全国通用,有效期限为5年。

1946年1月1日以后出后的下列人员应接受普通话水平测试并达到规定的等级:

1、师范系统的教师和毕业生,普通话水平不得低于二级,其中普通话语音课教师和口语课教师必须达到一级;

2、普教系统的教师以及职业中学与口语表达密切相关专业的毕业生,普通话水平不得低于二级;

3、非师范类高等院校的教师以及与口语哺达密切相关专业手毕业生,普通话水平不得低于二级;

4、广播电视教学的教师,普通话水平不得低于二级;

5、报考教师资格的人员,普通话水平不得低于二级;

6、国家级和省级广播电台、电视台的播音员和节目主持人,普通话水平必须达到一级甲等,其余广播电台、电视台的播音员和节目主持人的达标要求由广播电影电视部另行规定;

7、电影、话剧、广播剧、电视剧等表演、配音人员,播音、主持人专和电影、话剧表演专业的教师和毕业生,普通话水平必须达到一级;

8、其他应当接受普通话水平测试的人员(如公务员、律师、医护人员、导游员、讲解员、公共服务行业的营业员等),其达标等级可根据不同地区、不同行业特点由省级语委确定。如果有志于成为“普通话水平测试员”的同学,需要具备以下条件:

普通话水平测试员分国家级测试员和省级测试员。

国家级测试员资格:具有大专以上学历、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教师、播音员或专职从事语言文字工作5年以上的干部,熟悉推广普通话工作方针政策和普通话语音理论,熟练掌握《汉语拼音方案》和常用国际音标,熟悉方言同普通话的一般对应规律,普通话口语水平达到一级,有较强的普通话水平测试能力和较丰富的测试工作经验,身体健康,作风正派,有高度的事业心、责任感和工作热情,经国家语很能普通话培训测试中心考核合格并取得国家级测试员资格证书。

省级测试员资格:具有大专以上学历、3年以上工龄的教师、播音员和语言文字工作干部,熟悉推广普通话工作方针政策和普通话语音理论,熟练掌握《汉语拼音方案》和常用国际音标,熟悉本地方言同普通话的对应规律,普通话口语水平达到一级(南方方言区1946年1月1日以前出生的,可放宽到二级甲等),有较强的普通话水平测试能力和一定的测试工作经验,身体健康,作风正派,有高度的事业心、责任感和工作热情,经省级普通话培训测试中心考核合格并取得省级测试员资格证书。

普通话等级考试介绍

测试对象

根据国家有关文件规定,1946年1月1日以后出生至现年满18岁(个别可放宽到16岁)之间的下列人员应接受普通话水平测试:

中小学教师

中等师范学校教师和高等院校文科教师

师范院校毕业生(高等院校里,首先是文科类毕业生)

广播、电视、电影、戏剧、以及外语、旅游等高等院校和中等职业学校相关专业的教师和毕业生

各级广播电台、电视台的播音员、节目主持人

从事电影、电视剧、话剧表演和影视配音的专业人员

其他应当接受普通话水平测试的人员和自愿申请接受普通话水平测试的人员

行业标准

根据各行业的规定,有关从业人员的普通话水平达标要求如下:

中小学及幼儿园、校外教育单位的教师,普通话水平不低于二级,其中语文教师不低于二级甲等,普通话语音教师不低于一级;高等学校的教师,普通话水平不低于三级甲等,其中现代汉语教师不低于二级甲等,普通话语音教师不低于一级;对外汉语教学教师,普通话水平不低于二级甲等。

报考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资格的人员,普通话水平不低于二级。

师范类专业以及各级职业学校的与口语表达密切相关专业的学生,普通话水平不低于二级。国家公务员,普通话水平不低于三级甲等。

国家级和省级广播电台、电视台的播音员、节目主持人,普通话水平应达到一级甲等,其他广播电台、电视台的播音员、节目主持人的普通话达标要求按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的规定执行。

话剧、电影、电视剧、广播剧等表演、配音演员,播音、主持专业和影视表演专业的教师、学生,普通话水平不低于一级。

公共服务行业的特定岗位人员(如广播员、解说员、话务员等),普通话水平不低于二级甲等。

普通话水平应达标人员的年龄上限以有关行业的文件为准。

等级标准

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颁布的《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标准》是划分普通话水平等级的全国统一标准。普通话水平等级分为三级六等,即一、二、三级,每个级别再分出甲乙两个等次;一级甲等为最高,三级乙等为最低。应试人的普通话水平根据在测试中所获得的分值确定。

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标准如下:

一级

甲等朗读和自由交谈时,语音标准,语汇、语法正确无误,语调自然,表达流畅。测试总失分率在3%以内。

乙等朗读和自由交谈时,语音标准,语汇、语法正确无误,语调自然,表达流畅。偶有字音、字调失误。测试总失分率在8%以内。

二级

甲等朗读和自由交谈时,声韵调发音基本标准,语调自然,表达流畅。少数难点音(平翘舌音、前后鼻尾音、边鼻音等)有时出现失误。语汇、语法极少有误。测试总失分率在13%以内。

乙等朗读和自由交谈时,个别调值不准,声韵母发音有不到位现象。难点音较多(平翘舌音、前后鼻尾音、边鼻音、fu - hu 、z - zh -j 、送气不送气、i- ü不分、保留浊塞音、浊

塞擦音、丢介音、复韵母单音化等),失误较多。方言语调不明显,有使用方言词、方言语法的情况。测试总失分率在20%以内。

三级

甲等朗读和自由交谈时,声韵母发音失误较多,难点音超出常见范围,声调调值多不准。方言语调明显。语汇、语法有失误。测试总失分率在30%以内。

乙等朗读和自由交谈时,声韵调发音失误多,方音特征突出。方言语调明显。语汇、语法失误较多。外地人听其谈话有听不懂的情况。测试总失分率在40%以内。

测试大纲

《普通话水平测试(PSC)大纲》由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颁布,是进行普通话水平测试的全国统一大纲。普通话水平测试试卷内容全部来自大纲。

《普通话水平测试(PSC)大纲》内容包括:

1、普通话语音分析,对普通话声韵调简要、准确的描写和介绍,以指导读者学习普通话。这部分内容不属于测试范围。

2、提供了常用词语(词表),分表一、表二排列。表一根据国家对外汉语教学办公室和汉语水平考试部刊布的《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中部分词语编制,共8455条。表二选取了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的《现代汉语词典》中部分常用词语,共15496条。这些词语能基本满足一般口语交际和正确朗读一般书面材料的需要,是测试的范围之一。测试时,分读单音节字词和读双音节词语两个测试项。其中,从表一选用的词语占60%,从表二选用的词语占40%。

3、提供了部分方言区和普通话不一致的常用词语和短句对照,测试时,选取部分用来测评应试者普通话词汇汉语法的掌握情况。

4、提供50篇朗读材料按顺序编为1-50号,供朗读测试用。测试时,应试者随机抽2个号,确定其中1篇进行测试。

5、列举1-50号题目,作为说话测试的话题。测试时,应试者随机抽2个号,确定其中1个话题进行说话测试。

6、《普通话水平测试大纲》在总论中还阐述了普通话水平测试的要求和特点,规定了普通话水平测试的制卷要求,普通话水平测试的评分办法。因此,参加普通话水平测试的人员必须首先学习和掌握《大纲》的内容,进行必要的训练,才由基础由条件接受测试。

试卷介绍

普通话水平测试试卷由五个测试项构成,总分为100分。

(1)、读单音节字词100个,限时3分钟,占10分。目的考查应试人普通话声母、韵母和声调的发音。

(2)、读双音节词语50个,限时3分钟,占20分。目的是出考查应试人声、韵、调的发音外,还要考查上声变调、儿化韵和轻声的读音。

(3)、判断测试,限时3分钟,占10分。目的主要是考查应试人掌握普通话词汇、语法的程度。

(4)、400字短文朗读,限时4分钟,占30分。目的是考查应试人使用普通话朗读书面材料的能力,重点考查语音、语流音变、语调等。

(5)、说话,时间不少于3分钟,占30分。目的是考查应试人在无文字凭借的情况下说普通话所达到的规范程度。

等级证书

应试者经过测试,即可获得《国家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证书》,《国家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证书》由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统一制作。证书内将记录应试者的测试成绩和相应的等级。证书全国通用,有效期为5年。有效期满后,需经测试后取得新的等级证书。

报名方式

市测试中心组织对本市广电系统的播音员、节目主持人和社会各界各类自愿接受普通话水平测试人员的普通话水平测试。

广电系统的播音员、节目主持人的普通话测试由广电行政管理部门统一组织报名;非统一组织的社会各界各类人员的普通话水平测试每2个月组织一次,由应试人本人到市测试中心报名。报名时应携带身份证、工作证(学生证)和近期二寸免冠报名照一张。

各区县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以下简称语委办)组织本区县内的教师和其他有关人员进行普通话水平测试,一般每年组织两场。测试前,由区县语委办统一到市测试中心报名。

特别提醒:按国家语委的文件规定,报名参加普通话水平测试的人员,必须是在前5个月内,没有参加过参加普通话水平测试。也就是前后两次参加普通话水平测试的间隔时间不得少于5个月。

普通话等级考试规则

普通话等级考试规则 普通话等级考试规则是针对普通话水平测试的规则和要求,以确保测试的公平、公正和准确性。以下是普通话等级考试规则的主要内容: 1.考试目的 普通话等级考试旨在测试应试者的普通话语音、词汇、语法和口语表达能力,以及在实际交流中运用普通话的能力。 2.考试等级划分 普通话等级考试分为三个等级:一级、二级和三级。一级为最高等级,三级为最低等级。每个等级又分为甲等和乙等,甲等为优秀等级,乙等为合格等级。 3.考试内容与题型 普通话等级考试的内容包括单音节字词、多音节词语、朗读短文和命题说话四个部分。单音节字词和多音节词语测试应试者的声母、韵母、声调和词汇量;朗读短文测试应试者的语音、语调和语速;命题说话测试应试者的口语表达能力、语音标准程度和词汇量。 4.考试规则与要求 (1)应试者须在规定时间内到达考场,迟到者不允许参加考试; (2)应试者须携带有效证件(身份证、学生证等)进入考场,不得携带手机、电子设备等进入考场; (3)应试者须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试卷,不得提前交卷; (4)应试者须遵守考场纪律,不得抄袭、作弊等行为; (5)考试过程中,应试者不得离开考场。 5.成绩评定与证书发放 (1)评委根据应试者的表现进行评分,评分标准包括语音标准程度、词汇量大小、语法规范程度、口语表达能力等; (2)评委会根据应试者在各个部分的得分情况,给出总分数;

(3)根据总分数,评委会对应试者进行等级评定,一级甲等为最高等级,三级乙等为最低等级; (4)证书由国家语委统一印制,由评委签字后发放。 6.其他注意事项 (1)参加普通话等级考试的应试者应具备一定的普通话基础,了解普通话的基本知识,以便更好地完成考试; (2)应试者在考试前应做好充分的准备,包括熟悉考试内容、掌握语音知识、练习口语表达等; (3)在考试过程中,应试者应保持良好的心态,不要紧张,尽量发挥出自己的最佳水平; (4)考试结束后,应试者应尽快离开考场,不得在考场内逗留或与他人交流。 总之,普通话等级考试规则是为了确保测试的公平、公正和准确性,要求应试者必须遵守规则和要求,认真对待考试,发挥出自己的最佳水平。同时,对于想要提高自己普通话水平的同学来说,多加练习、做好准备、保持心态平和都是非常重要的。

普通话等级考试相关规定

关于全国普通话等级考试 国家语委颁布的《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标准》是划分普通话等级的全国统一标准。按照该标准规定,普通话等级自上而下分为一、二、三级,每个级别内分为甲、乙两个等次。国家语委颁布的《普通话水平测试(PSC)大纲》是全国进行普通话水平测试工作的统一大纲。该大纲是编写普通话培训教材和拟制测试试题的依据,是实施测试、评定等级的依据,也是对普通话水平测试工作进检查评估的依据。 测试成绩的认定机构由省级语委办公室确定,但其中一级甲等成绩须在认定前由国家语委普通话培训测试中心复审,一乙等成绩在认定前由省级普通话培训测试中心复审。复审比例为:10名以内复审三分之一,1150名复审五分之一,51名以上复审十分之。 《国家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证书》全国通用,有效期限为5年。 1946年1月1日以后出后的下列人员应接受普通话水平测试并达到规定的等级: 1、师范系统的教师和毕业生,普通话水平不得低于二级,其中普通话语音课教师和口语课教师必须达到一级; 2、普教系统的教师以及职业中学与口语表达密切相关专业的毕业生,普通话水平不得低于二级; 3、非师范类高等院校的教师以及与口语哺达密切相关专业手毕业生,普通话水平不得低于二级; 4、广播电视教学的教师,普通话水平不得低于二级; 5、报考教师资格的人员,普通话水平不得低于二级; 6、国家级和省级广播电台、电视台的播音员和节目主持人,普通话水平必须达到一级甲等,其余广播电台、电视台的播音员和节目主持人的达标要求由广播电影电视部另行规定; 7、电影、话剧、广播剧、电视剧等表演、配音人员,播音、主持人专和电影、话剧表演专业的教师和毕业生,普通话水平必须达到一级; 8、其他应当接受普通话水平测试的人员(如公务员、律师、医护人员、导游员、讲解员、公共服务行业的营业员等),其达标等级可根据不同地区、不同行业特点由省级语委确定。如果有志于成为“普通话水平测试员”的同学,需要具备以下条件: 普通话水平测试员分国家级测试员和省级测试员。 国家级测试员资格:具有大专以上学历、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教师、播音员或专职从事语言文字工作5年以上的干部,熟悉推广普通话工作方针政策和普通话语音理论,熟练掌握《汉语拼音方案》和常用国际音标,熟悉方言同普通话的一般对应规律,普通话口语水平达到一级,有较强的普通话水平测试能力和较丰富的测试工作经验,身体健康,作风正派,有高度的事业心、责任感和工作热情,经国家语很能普通话培训测试中心考核合格并取得国家级测试员资格证书。 省级测试员资格:具有大专以上学历、3年以上工龄的教师、播音员和语言文字工作干部,熟悉推广普通话工作方针政策和普通话语音理论,熟练掌握《汉语拼音方案》和常用国际音标,熟悉本地方言同普通话的对应规律,普通话口语水平达到一级(南方方言区1946年1月1日以前出生的,可放宽到二级甲等),有较强的普通话水平测试能力和一定的测试工作经验,身体健康,作风正派,有高度的事业心、责任感和工作热情,经省级普通话培训测试中心考核合格并取得省级测试员资格证书。 普通话等级考试介绍 测试对象 根据国家有关文件规定,1946年1月1日以后出生至现年满18岁(个别可放宽到16岁)之间的下列人员应接受普通话水平测试:

普通话等级考试时间段和等级标准

普通话等级考试时间段和等级标准 普通话等级考试时间段 全国普通话等级考试一般是一年两次,具体安排看当地政策。上半年是约3月报名,约5月考试。下半年是约9月报名,约12月考试。到当地语言培训机构报名,参加统一时间的报。 普通话等级考试等级标准 一级甲等(测试得分:97分-100分之间) 朗读和自由交谈时,语音标准,词语、语法正确无误,语调自然,表达流畅。 一级乙等(测试得分:92分-96.99分之间) 朗读和自由交谈时,语音标准,词语、语法正确无误,语调自然,表达流畅。 偶然有字音、字调失误。 二级甲等(测试得分:87分-91.99分之间) 朗读和自由交谈时,声韵调发音基本标准,语调自然,表达流畅。少数难点音有时出现失误。 词语、语法极少有误。 二级乙等(测试得分:80分-86.99分之间) 朗读和自由交谈时,个别调值不准,声韵母发音有不到位现象。难点音失误较多。 方言语调不明显。有使用方言词、方言语法的情况。

三级甲等(测试得分:70分-79.99分之间) 朗读和自由交谈时,声韵母发音失误较多,难点音超出常见范围,声调调值多不准。方言语调较明显。词语、语法有失误。 三级乙等(测试得分:60分-69.99分之间) 朗读和自由交谈时,声韵调发音失误多,方音特征突出。方言语调明显。 词语、语法失误较多。外地人听其谈话有听不懂的情况。 普通话等级设定 一级 甲等(=97分) 朗读和自由交谈时,语音标准,语汇、语法正确无误,语调自然,表达流畅。测试总失分率在3%以内。 乙等(92~96分) 朗读和自由交谈时,语音标准,语汇、语法正确无误,语调自然,表达流畅。偶有字音、字调失误。测试总失分率在8%以内。 二级 甲等(87~91分) 朗读和自由交谈时,声韵调发音基本标准,语调自然,表达流畅。少数难点音(平翘舌音、前后鼻尾音、边鼻音等)有时出现失误。语汇、语法极少有误。测试总失分率在13%以内。 乙等(80~86分) 朗读和自由交谈时,个别调值不准,声韵母发音有不到位现象。难点音较多(平翘舌音、前后鼻尾音、边鼻音、fu - hu 、 z - zh -j 、送气不送气、i- ü不分、保留浊塞音、浊塞擦音、丢介音、复韵母单音化等),失误较多。方言语调不明显,有使用方言词、方言语法的情况。测试总失分率在20%以内。 三级

全国普通话水平测试最新等级评定标准

全国普通话水平测试最新等级评定标准 全国普通话水平测试最新等级评定标准 普通话水平划分为三个级别:一级、二级、三级,每个级别内划分两个等级:甲等,乙等,具体标准为: 一级甲等:97分及其以上,朗读和自由交谈时,语音标准,词语、语法正确无误,语调自然,表达流畅。测试总失分率在3%以内。 一级乙等:92分及其以上但不足97分,朗读和自由交谈时,语音标准,词语、语法正确无误,语调自然,表达流畅。偶有字音、字调失误。测试总失分率在8%以内。 二级甲等:87分及其以上但不足92分,朗读和自由交谈时,声韵调发音基本标准,语调自然,表达流畅。少数难点音(平翘舌音、前后鼻尾音、边鼻音等)有时出现失误,词语、语法极少有误。测试总失分率在13%以内。 二级乙等:80分及其以上但不足87分,朗读和自由交谈时,个别调值不准,声韵母发音有不到位现像。难点音(平翘舌音、前后鼻尾音、边鼻音、fu-hu和z-zh-j不分、送气不送气、保留浊塞音和浊塞擦音、丢介音、复韵母单音化等)失误较多。方言语调不明显。有使用方言词、方言语法的情况。测试总失分率在20%以内。 三级甲等:70分及其以上但不足80分,朗读和自由交谈时,声韵调发音失误较多,难点音超出常见范围,声调调值多不准。方言语调较明显。词汇、语法有失误。测试总失分率在30%以内。

三级乙等:60分及其以上但不足70分,朗读和自由交谈时,声韵母发音失误较多,方音特征突出。方言语调明显。词汇、语法失误较多。外地人听其谈话有听不懂的情况。测试总失分率在40% 以内。 普通话水平划分为三个级别,每个级别内划分两个等次即三级六等。其中:97分及其以上,为一级甲等; 92分及其以上但不足97分,为一级乙等; 87分及其以上但不足92分,为二级甲等; 80分及其以上但不足87分,为二级乙等; 70分及其以上但不足80分,为三级甲等; 60分及其以上但不足70分,为三级乙等。 普通话考试报考条件有哪些 1、中小学教师。 2、中等师范学校教师和高等院校文科教师。 3、师范院校毕业生(高等师范里,首先是文科类毕业生)。 4、广播、电视、电影、戏剧,以及外语、旅游等高等院校和中等职业学校相关专业的教师和毕业生。 5、各级广播电台、电视台的播音员、节目主持人。 6、从事电影、电视剧、话剧表演和影视配音的专业人员。 7、其他应当接受普通话水平测试的人员和自愿接受普通话水平测试的人员。 怎么考普通话的证书

普通话成绩等级相关规定

普通话成绩等级相关规定 普通话水平测试是对应试人运用普通话的规范程度、熟练程度的口语考试。考试形式为口试。普通话水平等级分为三级六等。下面由小编为大家分享畅言网普通话成绩查询,欢迎大家爱爱点击。 相关规定 一级(标准的普通话) 一级甲等(测试得分:97分-100分之间) 朗读和自由交谈时,语音标准,词语、语法正确无误,语调自然,表达流畅。 一级乙等(测试得分:92分-96.99分之间) 朗读和自由交谈时,语音标准,词语、语法正确无误,语调自然,表达流畅。偶然有字音、字调失误。 二级(比较标准的普通话) 二级甲等(测试得分:87分-91.99分之间) 朗读和自由交谈时,声韵调发音基本标准,语调自然,表达流畅。少数难点音有时出现失误。词语、语法极少有误。 二级乙等(测试得分:80分-86.99分之间) 朗读和自由交谈时,个别调值不准,声韵母发音有不到位现象。难点音失误较多。方言语调不明显。有使用方言词、方言语法的情况。 三级(一般水平的普通话) 三级甲等(测试得分:70分-79.99分之间) 朗读和自由交谈时,声韵母发音失误较多,难点音超出常见范围,声调调值多不准。方言语调较明显。词语、语法有失误。 三级乙等(测试得分:60分-69.99分之间) 朗读和自由交谈时,声韵调发音失误多,方音特征突出。方言语调明显。词语、语法失误较多。外地人听其谈话有听不懂的情况。 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证书是证明应试人普通话水平有效凭证,证书由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统一印制。普通话一级乙等以下成绩的证书由省(直辖市)级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加盖印章后颁发,普通话一级甲等的证书须经国家普通话水平测试中心审核并加盖国家普通话水平测试中心印章后方为有效。有效的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证书全国通用。 报考时间 各地考试时间不统一,详情请关注全国普通话培训测试资源网或各地语言文字水平测试中心(语言文字网)。以当年公布的报名时间考试时间为准。广东省普通话水平考试一般安排在每年的4月份及11月份两次。 报名条件 1. 中小学教师; 2. 中等师范学校教师和高等院校文科教师; 3. 师范院校毕业生(高等师范里,首先是文科类毕业生); 4. 广播、电视、电影、戏剧,以及外语、旅游等高等院校和中等职业学校相关专业的教师和毕业生; 5. 各级广播电台、电视台的播音员、节目主持人; 6. 从事电影、电视剧、话剧表演和影视配音的专业人员; 7. 其他应当接受普通话水平测试的人员和自愿接受普通话水平测试的人员。 要求 根据各行业的.规定,有关从业人员的普通话水平达标要求如下: 中小学及幼儿园、校外教育单位的教师,普通话水平不低于二级,其中语文教师不低于二级甲等,普通话语音教师不低于一级;高等学校的教师,普通话水平不低于三级甲等,其中现代汉语教师不低于二级甲等,普通话语音教师不低于一级;对外汉语教学教师,普通话水平不低于二级甲等。 报考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资格的人员,普通话水平不低于二级。

普通话水平测试管理规定

普通话水平测试管理规定 第一条为规范普通话水平测试管理,促进通用语言文字的推广普及和应用,根据《通用语言文字法》,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普通话水平测试(以下简称测试)是考查应试人运用通用语言的规范、熟练程度的专业测评。 第三条语言文字工作部门主管全国的测试工作,制定测试政策和规划,发布测试等级标准和测试大纲,制定测试规程,实施证书管理。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语言文字工作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内的测试工作。 第四条语言文字工作部门设立或者指定测试机构,负责测试工作的组织实施、质量监管和测试工作队伍建设,开展科学研究、信息化建设等,对地方测试机构进行业务指导、监督、检查。 第五条省级语言文字工作部门可根据需要设立或者指定省级及以下测试机构。省级测试机构在省级语言文字工作部门领导下,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测试工作的组织实施、质量监管,设置测试站点,开展科学研究和测试工作队伍建设,对省级以下测试机构和测试站点进行管理、监督、检查。 第六条各级测试机构和测试站点依据测试规程组织开展测试工作,根据需要合理配备测试员和考务人员。 测试员和考务人员应当遵守测试工作纪律,按照测试机构和测试站点的组织和安排完成测试任务,保证测试质量。

第七条测试机构和测试站点要为测试员和考务人员开展测试提供必要的条件,合理支付其因测试工作产生的通信、交通、食宿、劳务等费用。 第八条测试机构和测试站点应当健全财务管理制度,按照标准收取测试费用。 第九条测试员分为省级测试员和国级测试员,具体条件和产生办法由测试机构另行规定。 第十条以普通话为工作语言的下列人员,在取得相应职业资格或者从事相应岗位工作前,应当根据法律规定或者职业准入条件的要求接受测试: (一)教师; (二)广播电台、电视台的播音员、节目主持人; (三)影视话剧演员; (四)机关工作人员; (五)行业主管部门规定的其他应该接受测试的人员。 第十一条师范类专业、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影视话剧表演专业以及其他与口语表达密切相关专业的学生应当接受测试。 高等学校、职业学校应当为本校师生接受测试提供支持和便利。 第十二条社会其他人员可自愿申请参加测试。 在境内学习、工作或生活3个月及以上的港澳台人员和外籍人员可自愿申请参加测试。 第十三条应试人可根据实际需要,就近就便选择测试机构报名参加

《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标准》()以上标准

《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标准》()以上标准普通话水平划分为三个级别,每个级别内划分两个等次即三级六等。国家语言文字工作部门发布的《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标准》是确定应试人普通话水平等级的依据。 一、普通话考试等级划分 普通话水平划分为三个级别,每个级别内划分两个等次即三级六等。其中: 97分及其以上,为一级甲等。 92分及其以上但不足97分,为一级乙等。 87分及其以上但不足92分,为二级甲等。 80分及其以上但不足87分,为二级乙等。 70分及其以上但不足80分,为三级甲等。 60分及其以上但不足70分,为三级乙等。

[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语言文字工作部门可以根据测试对象 或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决定是否免测“选择判断”测试项。如免测此项,“命题说话”测试项的分值由30分调整为40分。 二、普通话评分标准 1、读单音节字词 (1)语音错误,每个音节扣0.1分。 语音错误指音节读音中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音节成分读错。原则 上是指普通话语音系统中把一个音(音位)误读成另一个音(音位),还包括单字的漏读。 (2)语音缺陷,声母、韵母、声调缺陷每个音节扣0.05分。一 类声调缺陷最多扣0.5分。 语音缺陷指音节读音中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音节成分发音没有完 全达到标准程度,听感性质明显不符。 (3)超时,1分钟以内扣0.5分,超时1分钟以上,扣1分。 2、读多音节词语

语音错误指:与第一测试项“读单音节字词”相同;变调、轻声、儿化等音变的读音错误。 对变调的评判是,未按变调规律变调的,该音节判为错误;一个 词语内部因一个音节声调错误而导致其他音节声调错误的,有关音节 均判为错误。 轻声词以国家语委《普通话水平测试实施纲要》中《普通话水平 测试用必读轻声词语表》和《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为准。 对儿化词的评判是,读为错误的儿化韵音节判为错误,儿化词中 读为正确的前一音节不判为错误。 (2)语音缺陷,声母、韵母、声调以及变调、轻声、儿化缺陷, 每个音节扣0.1分,一类声调缺陷最多扣1分。词语轻重格式明显不对,或一字一顿的,该词语整体算一个语音缺陷,扣0.1分,轻重格 式最多扣1分。 (3)超时1分钟以内扣0.5分,超时1分钟以上,扣1分。 3、朗读短文

普通话考试各等级的要求

普通话考试各等级的要求 普通话考试各等级的要求 普通话考试成绩分为一级甲、乙等,二级甲、乙等和三级甲、乙等. 其中一级甲等是普通话考试的最高等级,我国央视播音员、各省级播音员以及节目主持人等,都要求普通话水平达到一级甲等水平,还有我国影视行业以及艺术行业的配音员等,普通话水平都要达到一级甲等水平。 各级教师考教师资格证书是要求普通话达到二级乙等的水平,其中语文类教师的普通话要达到二级甲等水平。 1、一级甲等的成绩要求朗读时,语音标准,语调正确,不出错,表达顺畅,考试成绩要达到97分。 2、一级乙等的成绩要求朗读时,语音标准,语调自然,表达流畅,有个别字音、字调失误,考试成绩要92-96分。 3、二级甲等的成绩要求朗读时,语音基本标准,语调自然,表达顺畅。少数平翘舌音、前后鼻音、有时出现失误,语汇、语法极少有误,考试成绩为87分以上。 4、二级乙等的成绩要求朗读时,语音发音不太标准,平翘舌音、前后鼻音等区分不明显,zhi/chi/shi与z/c/s不分等,失误较多,有读方言词的情况,考试成绩在80分以上。 5、三级甲等的成绩在70分以上。 6、三级乙等的成绩达到60分。

普通话考试技巧 1、少数难点音有时出现失误,词语、语法极少有误。 2、普通话考试时要镇定,尽量减少紧张。 3、不要停顿太久,假装什么都没有发生过。 4、学习主持人说话的发音和语调。 5、声韵调发音基本标准,语调自然,表达流畅。 6、普通话考试的时候,会有一份材料读,可以自己控制好自己的语速,慢慢读想清楚,语速过快就容易脱口而出说错。要有感情的朗读出来,这样就算有不标准的地方总体让人听起来也会很舒服。 7、在普通话考试过程中要注意第一题和第二题如果第一次读错的话,可以读两遍,以第二遍为准为准,不可跳读,在训练的过程中,不要养成回读的习惯。 8、普通话考试时不说过于激动、过于伤心、过于动情的内容,以避免出现情绪激动、泪流满面、说话难以继续的情况,会按不流畅扣分。 普通话二甲考试通关秘诀 1.注意平翘舌音的发音 在发音上,南方人跟北方人的区别很大,但不管怎样,发音时一定要注意标准,可在考试前进行平翘舌音的发音练习。 2.减少头脑中的理所当然

普通话等级划分标准

普通话等级划分标准 普通话是中国的国家通用语言,也是全国人民必须掌握的语言。为了规范和统 一普通话的使用,中国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于2000年颁布了《国家通用语言 文字等级标准》,对普通话的等级划分进行了明确规定。本文将对普通话等级划分标准进行详细介绍,以便大家更好地了解和掌握普通话等级考试的相关内容。 一、等级划分。 根据《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等级标准》,普通话等级划分为三个等级,分别是甲等、乙等和丙等。其中甲等为最高等级,丙等为最低等级。针对不同的人群和需求,普通话等级考试又进一步细分为A、B、C三个等级,分别对应初级、中级和高级 水平。 甲等,具备丰富的词汇量和良好的语音、语调控制能力,能够流利地进行口头 交际和书面表达。 乙等,具备一定的词汇量和基本的语音、语调控制能力,能够进行简单的口头 交际和书面表达。 丙等,词汇量较少,语音、语调控制能力较差,只能进行基本的口头交际和书 面表达。 二、考试内容。 普通话等级考试主要包括听力、口语、阅读和书写四个部分。其中听力部分主 要测试考生对标准普通话的听力理解能力;口语部分主要测试考生的口头表达能力;阅读部分主要测试考生对标准普通话的阅读理解能力;书写部分主要测试考生的书面表达能力。考试内容涵盖了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常见的语言运用情景,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和针对性。 三、备考建议。

想要在普通话等级考试中取得好成绩,考生需要进行系统的备考和训练。首先要重视听力训练,多听标准普通话的广播、新闻和教学录音,提高对语音、语调的敏感度和理解能力。其次要注重口语训练,多与人交流,多练习口头表达,提高语音、语调的准确性和流利度。再次要注重阅读和书写训练,多读一些标准普通话的文章和书籍,多写一些语言表达的练习题,提高语言运用的能力和水平。 四、总结。 普通话等级划分标准是对普通话能力水平的客观评价,也是对普通话教学和学习的指导。只有了解和掌握了普通话等级划分标准,才能更好地备考和应对普通话等级考试。希望本文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和掌握普通话等级划分标准,取得优异的考试成绩。

教育部颁布《普通话水平测试管理规定》

教育部颁布《普通话水平测试管理规定》 文章属性 •【公布机关】教育部,教育部,教育部 •【公布日期】2021.12.09 •【分类】法规、规章解读 正文 教育部颁布《普通话水平测试管理规定》普通话水平测试是促进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普及和应用的重要举措。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落实全国语言文字会议精神部署要求,进一步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在广泛调研、公开征求意见基础上,教育部部长怀进鹏于11月27日签发第51号教育部令,颁布新修订的《普通话水平测试管理规定》(以下简称《管理规定》)。此次修订旨在解决制约普通话水平测试健康发展的瓶颈问题,着力提高测试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水平,提升测试服务能力。 《管理规定》进一步完善测试管理体系,明晰各级语言文字工作部门的管理职能和测试机构的工作职责。《管理规定》规定普通话一级甲等须经国家测试机构认定,一级乙等及以下由省级测试机构认定,并将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证书的颁发机构由省级语言文字工作办事机构统一变更为国家测试机构,增强了专业测试的统一性、权威性。 《管理规定》明晰不同参与主体的权利和义务,完善权利保障和法律责任。首次对测试员和考务人员的权益保障作了明确规定,并增加对测试机构违规行为的处

理规定。《管理规定》还建立应试人申诉机制,规定应试人对测试成绩有异议的可以申请复核,明确复核申请提出时间、接受单位,受理及作出决定时限等。 《管理规定》提出一系列便民新举措。删除两次测试间隔时间的要求,扩大测试服务供给;取消属地报名要求,明确应试人可根据实际需要,就近、就便报名参加测试;针对残障人士的实际需求,强化对特殊人群的语言测试服务;明确在境内学习、工作或生活3个月及以上的港澳台人员和外籍人员可自愿申请参加测试;增加电子证书相关规定,明确电子证书和纸质证书具有同等效力。 《管理规定》将于2022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下一步,教育部、国家语委将修订研制等级证书管理办法、测试工作队伍管理办法以及视障、听障人员测试管理办法等配套文件,完善测试系统和信息管理系统,有针对性地加强培训,健全工作机制,提升测试管理工作能力和水平。

普通话考试政策

普通话考试政策 随着中国的崛起和国际化进程的加速,普通话的地位逐渐得到提升,成为各行各业必备的语言技能之一。为了推广普通话,提高全民语言素质,中国政府实施了普通话考试政策,以规范普通话的教学和使用。 普通话考试政策的背景 普通话作为中国的国家通用语言,其地位不断得到提升。2017年,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推广普通话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加强 对普通话的规范化、标准化教育,倡导全民普及普通话,提高普通话应用水平和语音语调标准化程度”。 为了贯彻落实这一意见,各地纷纷出台了普通话考试政策。这些政策旨在通过考试评估,规范普通话教学和使用,推动全民普及普通话,提高全民语言素质。 普通话考试政策的内容 目前,普通话考试政策主要包括两个方面:普通话水平测试和普通话教学考核。 普通话水平测试 普通话水平测试是对个人普通话能力的评估,主要分为三个层次:甲、乙、丙。甲级是最高水平,能够流利自如地运用普通话进行交流。乙级是中等水平,能够基本应对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交流。丙级是初级水平,能够简单地表达一些基本意思。 普通话水平测试的内容包括听、说、读、写四个方面。听力测试

主要测试个人对普通话语音的理解能力;口语测试主要测试个人的语音语调和口语表达能力;阅读测试主要测试个人的阅读理解能力;写作测试主要测试个人的书写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普通话教学考核 普通话教学考核是对教师普通话教学水平的评估,旨在提高教师的普通话水平,规范普通话教学。普通话教学考核主要分为两个层次:初级和高级。 初级考核主要测试教师的语音语调和口语表达能力,要求教师掌握标准的普通话语音和语调,能够流畅地进行普通话口语表达。高级考核则要求教师不仅掌握标准的普通话语音和语调,还要具备丰富的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能力,能够进行高水平的普通话教学。 普通话考试政策的意义 普通话考试政策的实施,对于推广普通话、提高全民语言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普通话考试政策可以推广普通话,提高全民语言素质。通过普通话水平测试,可以评估个人的普通话能力,引导个人学习和使用标准的普通话。通过普通话教学考核,可以提高教师的普通话水平,为学生提供更好的语言教学服务。 其次,普通话考试政策可以促进各地区之间的语言交流和沟通。普通话作为全国通用语言,可以消除地域差异,促进各地区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最后,普通话考试政策可以提高国民素质,增强国家综合实力。

普通话水平测试管理规定(2021年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令第51号

普通话水平测试管理规定(2021年修订) 正文: ----------------------------------------------------------------------------------------------------------------------------------------------------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令 第51号 《普通话水平测试管理规定》已经2021年11月16日教育部第2次部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22年1月1日起施行。 教育部部长怀进鹏 2021年11月27日 普通话水平测试管理规定 第一条为规范普通话水平测试管理,促进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推广普及和应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普通话水平测试(以下简称测试)是考查应试人运用国家通用语言的规范、熟练程度的专业测评。 第三条国务院语言文字工作部门主管全国的测试工作,制定测试政策和规划,发布测试等级标准和测试大纲,制定测试规程,实施证书管理。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语言文字工作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内的测试工作。 第四条国务院语言文字工作部门设立或者指定国家测试机构,负责全国测试工作的组织实施、质量

监管和测试工作队伍建设,开展科学研究、信息化建设等,对地方测试机构进行业务指导、监督、检查。 第五条省级语言文字工作部门可根据需要设立或者指定省级及以下测试机构。省级测试机构在省级语言文字工作部门领导下,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测试工作的组织实施、质量监管,设置测试站点,开展科学研究和测试工作队伍建设,对省级以下测试机构和测试站点进行管理、监督、检查。 第六条各级测试机构和测试站点依据测试规程组织开展测试工作,根据需要合理配备测试员和考务人员。 测试员和考务人员应当遵守测试工作纪律,按照测试机构和测试站点的组织和安排完成测试任务,保证测试质量。 第七条测试机构和测试站点要为测试员和考务人员开展测试提供必要的条件,合理支付其因测试工作产生的通信、交通、食宿、劳务等费用。 第八条测试机构和测试站点应当健全财务管理制度,按照标准收取测试费用。 第九条测试员分为省级测试员和国家级测试员,具体条件和产生办法由国家测试机构另行规定。 第十条以普通话为工作语言的下列人员,在取得相应职业资格或者从事相应岗位工作前,应当根据法律规定或者职业准入条件的要求接受测试: (一)教师; (二)广播电台、电视台的播音员、节目主持人; (三)影视话剧演员; (四)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五)行业主管部门规定的其他应该接受测试的人员。 第十一条师范类专业、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影视话剧表演专业以及其他与口语表达密切相关专业的学生应当接受测试。 高等学校、职业学校应当为本校师生接受测试提供支持和便利。 第十二条社会其他人员可自愿申请参加测试。 在境内学习、工作或生活3个月及以上的港澳台人员和外籍人员可自愿申请参加测试。 第十三条应试人可根据实际需要,就近就便选择测试机构报名参加测试。 视障、听障人员申请参加测试的,省级测试机构应积极组织测试,并为其提供必要的便利。视障、听障人员测试办法由国务院语言文字工作部门另行制定。 第十四条普通话水平等级分为三级,每级分为甲、乙两等。一级甲等须经国家测试机构认定,一级乙等及以下由省级测试机构认定。 应试人测试成绩达到等级标准,由国家测试机构颁发相应的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证书。

普通话等级规定、等级划分

普通话等级规定、等级划分 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有等级划分的经历吧?以下是店铺整理的普通话等级规定、等级划分,欢迎大家分享。 等级标准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颁布的《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标准》是划分普通话水平等级的全国统一标准。普通话水平等级分为三级六等,即一、二、三级,每个级别再分出甲乙两个等次;一级甲等为最高,三级乙等为最低。应试人的普通话水平根据在测试中所获得的分值确定。 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标准如下: 一级 甲等朗读和自由交谈时,语音标准,语汇、语法正确无误,语调自然,表达流畅。测试总失分率在3%以内。 乙等朗读和自由交谈时,语音标准,语汇、语法正确无误,语调自然,表达流畅。偶有字音、字调失误。测试总失分率在8%以内。 二级 甲等朗读和自由交谈时,声韵调发音基本标准,语调自然,表达流畅。少数难点音(平翘舌音、前后鼻尾音、边鼻音等)有时出现失误。语汇、语法极少有误。测试总失分率在13%以内。 乙等朗读和自由交谈时,个别调值不准,声韵母发音有不到位现象。难点音较多(平翘舌音、前后鼻尾音、边鼻音、fu - hu 、 z - zh -j 、送气不送气、i- ü 不分、保留浊塞音、浊塞擦音、丢介音、复韵母单音化等),失误较多。方言语调不明显,有使用方言词、方言语法的情况。测试总失分率在20%以内。 三级 甲等朗读和自由交谈时,声韵母发音失误较多,难点音超出常见范围,声调调值多不准。方言语调明显。语汇、语法有失误。测试总失分率在30%以内。 乙等朗读和自由交谈时,声韵调发音失误多,方音特征突出。方言语调明显。语汇、语法失误较多。外地人听其谈话有听不懂的情况。

测试总失分率在40%以内。 普通话是现代汉语的标准语。由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和国家教育委员会、广播电影电视部颁布的,《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标准(试行)》(国语[1997]64号)把普通话水平分为三个级别(一级可称为标准的普通话,二级可称为比较标准的普通话,三级可称为一般水平的普通话),每个级别内划分甲、乙两个等次。三级六等是普通话水平测试中评定应试人普通话水平等级的依据。 一级 (标准的普通话) 一级甲等(测试得分:97分-100分之间) 朗读和自由交谈时,语音标准,词语、语法正确无误,语调自然,表达流畅。 一级乙等(测试得分:92分-96.99分之间) 朗读和自由交谈时,语音标准,词语、语法正确无误,语调自然,表达流畅。偶然有字音、字调失误。 二级 (比较标准的普通话) 二级甲等(测试得分:87分-91.99分之间) 朗读和自由交谈时,声韵调发音基本标准,语调自然,表达流畅。少数难点音有时出现失误。词语、语法极少有误。 二级乙等(测试得分:80分-86.99分之间) 朗读和自由交谈时,个别调值不准,声韵母发音有不到位现象。难点音失误较多。方言语调不明显。有使用方言词、方言语法的情况。 三级(一般水平的普通话) 三级甲等(测试得分:70分-79.99分之间) 朗读和自由交谈时,声韵母发音失误较多,难点音超出常见范围,声调调值多不准。方言语调较明显。词语、语法有失误。 三级乙等(测试得分:60分-69.99分之间) 朗读和自由交谈时,声韵调发音失误多,方音特征突出。方言语调明显。词语、语法失误较多。外地人听其谈话有听不懂的情况。 根据国家及有关部委的要求,现阶段各类人员的普通话水平应达到的等级标准如下:播音员、节目主持人、影视话剧演员为一级以上水平;教师和大学生为二级以上水平;公务员和社会公共服务行业从业人

普通话测试管理规定(2篇)

普通话测试管理规定 第一条为加强普通话水平测试管理,促其规范、健康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普通话水平测试(以下简称测试)是对应试人运用普通话的规范程度的口语考试。开展测试是促进普通话普及和应用水平提高的基本措施之一。 第三条国家语言文字工作部门颁布测试等级标准、测试大纲、测试规程和测试工作评估办法。 第四条国家语言文字工作部门对测试工作进行宏观管理,制定测试的政策、规划,对测试工作进行组织协调、指导监督和检查评估。 第五条国家测试机构在国家语言文字工作部门的领导下组织实施测试,对测试业务工作进行指导,对测试质量进行监督和检查,开展测试科学研究和业务培训。 第六条省、自治区、直辖市语言文字工作部门(以下简称省级语言文字工作部门)对本辖区测试工作进行宏观管理,制定测试工作规划、计划,对测试工作进行组织协调、指导监督和检查评估。 第七条省级语言文字工作部门可根据需要设立地方测试机构。省、自治区、直辖市测试机构(以下简称省级测试机构)接受省级语言文字工作部门及其办事机构的行政管理和国家测试机构的业务指导,对本地区测试业务工作进行指导,组织实施测试,对测试质量进行监督和检查,开展测试科学研究和业务培训。 省级以下测试机构的职责由省级语言文字工作部门确定。 各级测试机构的设立须经同级编制部门批准。

第八条测试工作原则上实行属地管理。国家部委直属单位的测试工作,原则上由所在地区省级语言文字工作部门组织实施。 第九条在测试机构的组织下,测试由测试员依照测试规程执行。测试员应遵守测试工作各项规定和纪律,保证测试质量,并接受国家和省级测试机构的业务培训。 第十条测试员分省级测试员和国家级测试员。测试员须取得相应的测试员证书。 申请省级测试员证书者,应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熟悉推广普通话工作方针政策和普通语言学理论,熟悉方言与普通话的一般对应规律,熟练掌握《汉语拼音方案》和常用国际音标,有较强的听辨音能力,普通话水平达到一级。 申请国家级测试员证书者,一般应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和两年以上省级测试员资历,具有一定的测试科研能力和较强的普通话教学能力。 第十一条申请省级测试员证书者,通过省级测试机构的培训考核后,由省级语言文字工作部门颁发省级测试员证书;经省级语言文字工作部门推荐的申请国家级测试员证书者,通过国家测试机构的培训考核后,由国家语言文字工作部门颁发国家级测试员证书。 第十二条测试机构根据工作需要聘任测试员并颁发有一定期限的聘书。 第十三条在同级语言文字工作办事机构指导下,各级测试机构定期考查测试员的业务能力和工作表现,并给予奖惩。 第十四条省级语言文字工作部门根据工作需要聘任测试视导员并颁发有一定期限的聘书。 测试视导员一般应具有语言学或相关专业的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熟悉普通语言学理论,有相关的学术研究成果,有较丰富的普通话教学经验和测试经验。

普通话考试等级标准规定

(一)行业标准 根据各行业的规定,有关从业人员的普通话水平达标要求如下: 中小学及幼儿园、校外教育单位的教师,普通话水平不低于二级,其中语文教师不低于二级甲等,普通话语音教师不低于一级;高等学校的教师,普通话水平不低于三级甲等,其中现代汉语教师不低于二级甲等,普通话语音教师不低于一级;对外汉语教学教师,普通话水平不低于二级甲等。报考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资格的人员,普通话水平不低于二级。 师范类专业以及各级职业学校的与口语表达密切相关专业的学生,普通话水平不低于二级。 国家公务员,普通话水平不低于三级甲等。 国家级和省级广播电台、电视台的播音员、节目主持人,普通话水平应达到一级甲等,其他广播电台、电视台的播音员、节目主持人的普通话达标要求按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的规定执行。 话剧、电影、电视剧、广播剧等表演、配音演员,播音、主持专业和影视表演专业的教师、学生,普通话水平不低于一级。公共服务行业的特定岗位人员(如广播员、解说员、话务员等),普通话水平不低于二级甲等。 普通话水平应达标人员的年龄上限以有关行业的文件为准。 。等级标准 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颁布的《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标准》是划分普通话水平等级的全国统一标准。普通话水平等级分为三级六等,即一、二、三级,每个级别再分出甲乙两个等次;一级甲等为最高,三级乙等为最低。应试人的普通话水平根据在测试中所获得的分值确定。

一级 甲等朗读和自由交谈时,语音标准,语汇、语法正确无误,语调自然,表达流畅。测试总失分率在3%以内。 乙等朗读和自由交谈时,语音标准,语汇、语法正确无误,语调自然,表达流畅。偶有字 音、字调失误。测试总失分率在8%以内。 二级 甲等朗读和自由交谈时,声韵调发音基本标准,语调自然,表达流畅。少数难点音(平翘舌音、前后鼻尾音、边鼻音等)有时出现失误。语汇、语法极少有误。测试总失分率在13% 以内。 乙等朗读和自由交谈时,个别调值不准,声韵母发音有不到位现象。难点音较多(平翘舌音、前后鼻尾音、边鼻音、fu - hu、z - zh -j、送气不送气、i- u不分、保留浊塞音、浊塞擦音、丢介音、复韵母单音化等),失误较多。方言语调不明显,有使用方言词、方言语法的情况。测试总失分率在20%以内。 三级 甲等朗读和自由交谈时,声韵母发音失误较多,难点音超出常见范围,声调调值多不准。 方言语调明显。语汇、语法有失误。测试总失分率在30%以内。 乙等朗读和自由交谈时,声韵调发音失误多,方音特征突出。方言语调明显。语汇、语法失误较多。外地人听其谈话有听不懂的情况。测试总失分率在40%以内。 (三)测试大纲 《普通话水平测试(PSC)大纲》由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颁布,是进行普通话水平测试的全国统一大纲。普通话水平测试试卷内容全部来自大纲。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