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科学概论论文2000字范文

环境科学概论论文2000字范文

我整理的环境科学2000字论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环境科学2000字论文篇一:《论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伦理》

摘要:论述了生态环境问题,即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的被破坏;分析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实现“代际平等“;提出可持续发展战略旨在促进人类之间以及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的另一个目标。

关键词:环保;可持续发展;环境伦理

一种文明如果把掠夺和征服自然视为自己的价值。那么,环境污染与生态危机的出现就是必不可免的。环境危机是不能通过单纯的技术手段来解决的。

我们要突破技术决定论的局限,把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放在文明转型和价值重铸的大背景中来加以思考,从世界观和价值观的高度寻找环境保护的新支点。

保护环境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也只有实现了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才能真正得到有效的保护。无论是从全球范围,还是从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人类文明都发展到了这样一个阶段,即保护生态环境,确保人与自然的和谐,是经济能够得到进一步发展的前提,也是人类文明得以延续的保证。要实现保护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我们需要做的事情非常多;从环境伦理的角度看,我们需要同时调整好三对关系,

即人与自然的关系,当代人与后代人的关系,以及当代人之间的关系。

一、生态环境问题

生态环境问题,首先表现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的被破坏。发生于20世纪后半叶的人与自然之关系的总体性危机,是人类沿着工业文明的轨迹向前发展的必然结果。工业文明的价值指针是狭隘的人类中心主义(或人类沙文主义)。这种狭隘的人类中心主义以近代的机械论世界观及(人与自然的)二元论为基础,把人与自然对立起来,认为人是自然的主人和拥有者;自然被演绎成僵死的原料仓,毫无内在价值可言;人的使命就是去征服和占有自然,使之成为人类的奴仆。作为人类中心主义硬核的世俗人本主义,则把人完全理解为一个受其感性欲望驱使的“奴隶”,认为人生的目的就是使这些欲望得到满足。既然文明的指向是使人的欲望的满足,那么提高人类征服和掠夺自然的能力,使人们的越来越膨胀的欲望得到满足,便成了近现代文明的基调。

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目标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实现“代际平等”。确实,环境危机之所以引起人们的普遍不安与广泛关注,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环境危机不仅影响了当代人的生活质量,还威胁着后代人的生存。

在人类以往的历史中,由于人口的稀少以及人们所掌握的控制与破坏自然的力量非常有限,因而他们对自然的开发离自然的承载极限还非常遥远。相对于稀少的人口及有限的开发力量而言,自然的财富可以说是无穷无尽的。人们无须担心自己的行为会毁灭后代的生存家

园;即使一个地方的局部生态环境被破坏了,人们还可迁徙到别的地方去生存。加之人们的知识非常有限,无法准确地预见其行为的遥远后果,所以,对遥远的后代的伦理关怀基本上没有进入古人的思维视野。然而,工业革命以来的历史完全改变了人类的代际图景。到了20世纪后半叶,一方面,由于人口的爆增,人均资源消耗量与废物排放量的剧增,人类对地球的开发正在接近地球的承载极限;另一方面,由于知识的增加,我们已经能够准确地预见我们的行为对于后代的生存环境的影响,因而,如何在当代人与后代人之间公平地分配地球上的有限资源的问题,便跃入了当代人的思维视野。

三、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目的

可持续发展战略旨在促进人类之间以及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和谐(《我们共同的未来》)。

这两个目标的实现都取决于当代人(具体的正在活动的一代人)的努力。当代人之间能否公平地分配环境保护的成本与利益,能否建立一套鼓励人们的环保行为的制度安排,这直接决定着人与自然的和谐这一目标的实现;另一方面,如果当代人之间尚且不能实现某种最低限度的公正,那么,我们就很难指望他们会真正关心遥远后代的利益。因此,当代的集体努力与个人选择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的关键。

把满足贫困人口的基本需要“放在特别优先的地位来考虑”。这是由于,使人的基本需要得到满足,这是人作为人所享有的基本权利;贫困是对这种权利的剥夺,它使人作为人的价值得不到实现。同时,贫困与破坏环境往往是互为因果的。因此,消除贫困,减少贫富差距,是国

际社会的共同义务,也是实现代内平等的内在要求。

要在全球的范围内实现消除贫困、保护环境的目的,国际社会就必须采取共同的行动。在民族国家层面,政府应制定适合本国国情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制定严格的环保法规,鼓励企业与个人的环保行为。在国际层面,人类应建立一个更加公正而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维护和平,反对军备竞赛,使各国能够更多地把有限的资

源用于保护我们这个“唯一的地球”,而不是用于研制“先进”的杀人武器;发达国家应向发展中国家提供更多的经济和技术援助,增强欠发达国家保护环境的能力。同时,我们还应积极配合各种非政府组织、特别是联合国发起的保护地球的民间环保活动。

以制度安排和政策导向方式表现出来的集体行为,不过是诸多个人意愿与个人选择的综合表现。除非我们每一个人都关心环境,并采取具体的行动,否则,任何政府都不会有动力(或压力)推行环保政策。即使政府制定了完善的环保法规,但如果每个公民都不主动遵守(对任何一种法律的主动遵守都来源于对该法律的道德合理性的确认),那么,再好的环保法规也起不到应有的效果。因此,作为公民,我们每个人都必须提高自己的环保意识。

地球上的资源是有限的;生态系统吸收我们排放的废物的能力也是有限的。整个地球是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我们都生存在一个渺小的“地球村”中;为他人敲响的丧钟,也是为我们自己敲响的丧钟。因此,我们必须选择一种与地球的承载能力相适应的绿色生活方式。我们的消费习惯直接决定着商家的投资取向,购买和使用不符合环保要

求的商品,无异于支持破坏环境的行为。购买和使用包含濒危动植物成份的产品,则等于间接毁灭濒危物种。因此,作为消费者,我们应把手中的货币选票投给那些符合环保标准的产品,并选择一种崇尚俭朴的绿色消费方式。

环境科学2000字论文篇二:《浅谈对农业环境保护的认识》

摘要: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农业产业化、集约化进程的加快,农业污染问题已成为制约农业经济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中最受关注的问题。文章简单阐述了农业环境污染的来源及防治措施。

关键词:环境;污染;防治

随着一系列富农惠农政策的实施,更使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迈上了一个新台阶。但是,伴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环境正在不断恶化,有些地方环境污染相当严重,严重破坏了农业基础条件,农产品安全出现问题,威胁着农民生命安全。

1 污染来源

1.1 生活污染

1.1.1 生活垃圾随着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生活垃圾产生量增加,由于受农村财力不足环保基础设施缺乏影响,农村垃圾处理主要采取填埋、焚烧,随意倾倒等单纯的方式,污染周围环境,又造成二次污染。

1.1.2 生活污水最近几年的村村通自来水工程为农民生活用水提供了便利,而客观上也增加了农村污水的排放量。农村污水绝大多数没有经过处理,直接影响农村的人居环境,渗入地下或流入江河湖

泊,造成水体严重污染。

1.1.3 炊烟污染我国农村多数农户炊事采用作物秸秆或薪柴,产生大量烟尘,不仅危害农民自身健康,而且污染空气,部分地区依靠薪柴做饭取暖,大量砍伐树木,破坏地表植被,对生态环境危害极大。

1.1.4 粪便污染广大农村各户多为旱厕,人的粪便露天堆集,不仅直接污染居住环境,也成为苍蝇和病菌的孽生地,传播疾病,危害健康,更有甚者,部分本地农民,直接将粪便倾倒于沟渠、池塘、荒地,污染更大。

1.2 农业生产污染

1.2.1 化肥农药污染大量施用化肥且施用结构不合理,造成土壤板结,而且大量施用的化肥得不到吸收,随灌溉和降水流失,造成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污染。农药的大量施用和不合理施用,特别是大量施用巨毒农药,随意丢弃农药瓶及回收农药保管不当,对环境造成污染。现行推广的“白色农业”,造成大量使用塑料薄膜,由于回收不力,形成“白色污染”。

1.2.2 畜禽粪便对环境的污染养殖小区、养殖场和散养户排出的粪便、污水、废气物,其中大部分尚未有效处理和利用,随意露天放置或在粪沟中流淌,病菌在其中繁殖,成为重大的污染源。许多养鱼农民向库塘投放畜禽以便催肥水体,造成农村塘库水源的污染。

1.2.3 秸秆对环境的污染作物收获后产生大量秸秆,有的农户将作烧材放置于房前屋后、村边街道,影响村容村貌,秸秆年久腐烂,

也污染农村环境,并且,大量秸秆存放于村落庭院也存在着巨大安全隐患。部分燃料充裕的农民在田间直接将秸秆烧掉,对大气造成很大污染。

1.3 工矿企业和城市对农村环境造成的污染

1.3.1 乡镇、村办企业的污染随着农村经济发展,涌现出一大批乡镇、村办集体企业和私营企业,这些企业中有相当一部分生产工艺落后,不具备必要的环保条件,加之追求眼前利益,根本置环境保护于不顾,大量排放污染物,成为农村环境的重要污染源之一。

1.3.2 “五小”企业和城市的重污染企业大量向农村转移由于城市环境整治力度的加大,五小企业和城市里的一些重污染企业无法在城市立足,纷纷向农村和经济欠发达地区转移,给当地农村环境造成很大危害。

1.3.3 工业园区,城市工业企业退城进郊,城市生产生活废水给农村环境带来污染由于一些企业环保设施相对滞后,特别是污水处理设施不足,部分园区污水经管网集中收集后直接排放到周围的河流,湖泊水库中;城市生产、生活产生的大量污水,也由于污水处理能力限制,直接排放,给城郊地表水,地下水造成严重污染。

1.3.4 城市垃圾对农村环境造成污染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人口不断增加,城市所产生垃圾的数量加大,城市规模膨胀,使城市地域不断向郊区农村扩展。而由于城市垃圾处理能力有限,大量城市垃圾得不到处理,城市不断向周边农村输出垃圾,许多村庄周围变成城市垃圾场,处于垃圾包围之中,加剧了农村环境的进一步恶化。

2 防治措施

2.1 加强农村环保宣传教育

加强农村环保宣传力度,让农民了解环保知识,认清危害,增强农民的环保意识。也可在农村中学中增加环保知识教程,使农民养成良好的生产生活习惯,促进农村环境的改善,

2.2 遏制企业污染、强化农村环境的监管力度,加强环保审批

环境监管不应只设在城市,针对农村乡镇企业的增加、污染加重,必须加强环境监察力度,对一些污染严重的项目加强审批管理,严格把关。

2.3 科学处理垃圾、遏制企业污染和城市垃圾向农村转移

杜绝城市污染向农村转移,农村生活垃圾实现集中堆集,及时清理,合理处置。

2.4 合理使用农药化肥

针对我国农村化肥过量施用的情况,各级农技部门应积极开展农作物病虫害预报工作,及时向农民发布当地农作物病虫害发生信息,指导农民及时有效的施药,并大力提倡使用高效低残留的农药,减少农药使用对环境的危害。

2.5 推进生态农业发展

要在广大农村推销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模式,普及和推广沼气池建设,利用人畜粪便和作物秸杆等废弃物资源,生产沼气燃料和沼液沼渣等高效的有机肥料,带动养殖业和绿色、无公害种植业的发展。充分利用农业废弃物,拓展生物能的开发渠道,积极实施秸杆发电、

秸杆颗粒燃料、秸杆气化、乙醇汽油和生物柴油转化等工程,延伸农业产业链,探索农村经济发展的新模式。

环境科学2000字论文篇三:《浅谈工科院校环境科学教学改革》环境科学作为一门新兴的综合学科,它是研究人与自然环境相互作用关系的科学[1]。环境科学课程是工科院污水处理、给排水、固废等专业的必修课,也是化工、冶金、建筑等专业的选修课,内容涉及到生物、物理、化学、数学等多学科。该课程不但担负着提高工科学生环境保护意识、夯实环境科学知识素养的任务,也是学生今后进行环境保护、从事环境治理等行业的知识体系。

1 工科院校环境科学教学存在的一些问题

在一些工科院校里包括笔者所在的院校,由于向传统学科的倾斜,环境科学作为新学科,教学还存在诸多改进的空间,例如:教学内容前瞻性不强, 很少涉及新污染、地球资源及环境可持续管理等方面的内容;教学与学校工科背景联系不紧密,丢失了特色;忽视环境从业人员资质(如环境类各种职称)方面的培训;传统的实验课后,学生深入拓展的空间不足、钻研潜力没有得到启迪和开发等。因此,工科院校的环境科学教学还有一定的改进空间。

2 工科院校环境科学教学的改进

2.1 教学理念与内容的改进

工科院校环境科学人才培养的目标应是环境意识、环境知识与专业技能相结合的复合型人才。教学体系应由知识、技能、意识、态度、实践这相互联系的五个方面构成[2]。教育和激发学生了解和掌握关

于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和个人环境技能的知识与信息,形成系统的环境知识体系[3]。工科院校环境科学的教学内容要从介绍解决污染的科学知识逐步扩展到生命、地球空间,深入到资源、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研究和探索上来,拓宽学生的知识体系;教学-传统实验-教师科研紧密结合,开启学生的钻研潜力;开展工科传统专业与环境紧密相关的教学,体现院校特色,凸显学生就业专长。

2.2 教学课程设置的改进

工科院校环境科学的课程设置应既具有鲜明的学科前沿性和社会适应性,也要有自己的特色,要将通用性基础知识和专性人才培养紧密结合:①专业课教学增添新内容,关联工科院校如冶金、机械、建筑等专业相关的新污染(物理性污染等)方面的教学。②选修课注重与其它专业内容交叉,形成如环境材料、能源/资源、环境设计等教学内容,以适应现代科技和生产发展的需要;③增设一些人文辅修课,如环保教育、环境律法等课程,既可调动学生专业学习的积极性和能动性,提高其环境道德修养,也为入门环境行业(如环境类资格考试)打下基础。

2.3 教学方法的改进

工科院校的环境科学教学方法尤其要注重知识与技能的培养:①运用以“点”辐射“面”的教学方式,即在强调开设核心知识点的同时, 授课内容需辐射同专业其他课程或不同专业相关学科的课程,让学生全面、综合地掌握本专业及其相关知识.②善于利用多媒体、网络等手段实施教学。其有助于学生课堂上理解,课下自学,且能达到

教学资源利用便捷。③实验课程适当渗透教师科研,其目的在于、培养与开发学生独立的学习和研究能力,达到教育和科研并举。上述几个方面的改进将有助于学生知识和技能的全面培养,为继续深造和钻研做好准备。

2.4 教学条件的改进

教学条件是教与学得以成功的最基本的保障。工科学校环境教学条件要跟上时代和社会的需求。首

先,要提高师资质量,引进新环境知识体系人才。工科院校的环境科学教学,除了拥有传统环境知识背景的教师外,还必须引进或培养具有环境与其它学科(如生物、冶金、能源、材料等)交叉复合型的学者,才能保证教学质量和水平的不断提高;其次,除了基础设施外,实验教学设施的改善极为重要,传统的教学设施(如化学分析)已经不满足新形式环境科学的要求。有必要添置物理性污染、环境设计、环境材料及地球资源演示等实验设施。这些条件的改善将有助于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3 结语

工科院校的环境科学教学是一项重要的教学内容,关系到能否培养出科技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专业人才。需要我们从教学和管理入手,不断进行改革和创新,从而提高学生认知和实践能力,突出其工科特色背景,增强学生的科技发展的适应能力和社会发展的竞争能力。

猜你喜欢:

1.环境改变人生议论文

2.环境科学论文选题

3.环境治理优秀论文范文

4.最新环境科学论文

5.环境科学论文格式

环境科学概论论文2000字范文

环境科学概论论文2000字范文 我整理的环境科学2000字论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环境科学2000字论文篇一:《论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伦理》 摘要:论述了生态环境问题,即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的被破坏;分析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实现“代际平等“;提出可持续发展战略旨在促进人类之间以及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的另一个目标。 关键词:环保;可持续发展;环境伦理 一种文明如果把掠夺和征服自然视为自己的价值。那么,环境污染与生态危机的出现就是必不可免的。环境危机是不能通过单纯的技术手段来解决的。 我们要突破技术决定论的局限,把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放在文明转型和价值重铸的大背景中来加以思考,从世界观和价值观的高度寻找环境保护的新支点。 保护环境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也只有实现了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才能真正得到有效的保护。无论是从全球范围,还是从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人类文明都发展到了这样一个阶段,即保护生态环境,确保人与自然的和谐,是经济能够得到进一步发展的前提,也是人类文明得以延续的保证。要实现保护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我们需要做的事情非常多;从环境伦理的角度看,我们需要同时调整好三对关系,

即人与自然的关系,当代人与后代人的关系,以及当代人之间的关系。 一、生态环境问题 生态环境问题,首先表现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的被破坏。发生于20世纪后半叶的人与自然之关系的总体性危机,是人类沿着工业文明的轨迹向前发展的必然结果。工业文明的价值指针是狭隘的人类中心主义(或人类沙文主义)。这种狭隘的人类中心主义以近代的机械论世界观及(人与自然的)二元论为基础,把人与自然对立起来,认为人是自然的主人和拥有者;自然被演绎成僵死的原料仓,毫无内在价值可言;人的使命就是去征服和占有自然,使之成为人类的奴仆。作为人类中心主义硬核的世俗人本主义,则把人完全理解为一个受其感性欲望驱使的“奴隶”,认为人生的目的就是使这些欲望得到满足。既然文明的指向是使人的欲望的满足,那么提高人类征服和掠夺自然的能力,使人们的越来越膨胀的欲望得到满足,便成了近现代文明的基调。 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目标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实现“代际平等”。确实,环境危机之所以引起人们的普遍不安与广泛关注,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环境危机不仅影响了当代人的生活质量,还威胁着后代人的生存。 在人类以往的历史中,由于人口的稀少以及人们所掌握的控制与破坏自然的力量非常有限,因而他们对自然的开发离自然的承载极限还非常遥远。相对于稀少的人口及有限的开发力量而言,自然的财富可以说是无穷无尽的。人们无须担心自己的行为会毁灭后代的生存家

刘秉涛,教授,硕士生导师。2004年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

刘秉涛,教授,硕士生导师。2004年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 一、履历 1982-1986年,郑州大学化学专业,本科学历,学士学位;1986-1990年,河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无机专业任教;1990-1993年,郑州大学无机化学专业,研究生学历;2004-2007年,哈尔滨工业大学环境工程专业,博士;2008.5-2009.5 荷兰Wageningen 大学,国家留学基金委公派访问学者;1993-2010年,华北水利水电学院任教。 1993-2000年,华北水利水电学院,讲师;2001-2008年,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副教授;2008-2010年,华北水利水电学院,教授。 二、教学 先后为本科生和研究生讲授《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无机及分析化学》《普通化学》《环境化学》《环境科学概论》《水分析化学》《高等仪器分析》《高级分离技术》《物理化学水处理技术》等课程。培养硕士研究生12人。 三、学术 本人在教学和科研第一线工作了20年,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和明确的研究方向,目前在院重点学科环境工程中是学术带头人之一。主要方向是水环境化学、清洁生产、环境科学、吸附科学与技术等。本人致力于多功能净水剂的制备及助凝效果、机理德研究,开发天然高分子净水剂,如壳聚糖类净水剂,可同时起到电中和凝聚及粘结架桥的双重作用,在给水及饮用水处理中显示了其独特的优越性,运用分形理论(Fractal Theory)研究絮凝体的形态,借助电子显微镜和图像分析系统,考察絮凝体分形维数与混凝剂投量、沉后水浊度、UV254、CODMn之间的变化关系;在吸附科学与技术领域,运用激光反射仪研究壳聚糖多层聚电解质膜的形成和表面性质,取得前沿性的研究成果。2006年主编的“环境科学引论”“工科大学化学实验”教材,已有中国文史出版社、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表学术论文41篇,有“Study on pH effect on adsorption behaviour of chitosan solution”、“给水絮凝处理中壳聚糖的助凝作用和机理”、“聚合铝/ 壳聚糖复合絮凝剂在活性污泥中的调理作用”等。四、项目 2001-2003年,河南省科技攻关项目主持多功能净水剂MPA的制备与研究 2002-2004年,河南省科技攻关项目,主持活性碳纤维在水处理上的应用 2002-2004年,参加项目造纸废水混凝处理中SFT助凝替代性研究 2004-2006年,河南省自然科学基金,中小水厂地下水除锰除铁新工艺及机理研究 2006-2007年,参加黄河花园口河段水体THM前驱物的卤代活性 2005-2007年,主持河南省科技攻关项目,食品加工业废水中蛋白质的絮凝回收 2006-2007年,参加河南省科技攻关项目,支持向量回归稳健模型的研究及在多组分同时测定中的应用 2007-2009年,主持郑州市攻关项目,盐酸莱克多巴胺生产工艺改进和清洁生产 五、获奖 多功能净水剂MPA的制备与研究,2002年河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纳米氧化锡气敏粉体的制备与应用,2002年河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食品加工业废水中蛋白质的絮凝回收,2006年河南省教育厅科技成果二等奖 论文《给水絮凝处理中壳聚糖的助凝作用和机理》获2010年河南省自然科学优秀论文二等奖。 论文《Removal of reactive dye using a new composite chitosan adsorbent》获2010年河南省自然科学优秀论文三等奖。 论文《聚合铝/ 壳聚糖复合絮凝剂在活性污泥中的调理作用》获2010年河南省自然科学优秀论文三等奖。 论文《氧化铟气敏粉体的制备与特性》获2006年河南省自然科学优秀论文三等奖。

环境科学与人类文明论文

人类对环境的认识历程 班级:土木***班 学号:************* 姓名:*** 课程:环境科学与人类文明

摘要:环境科学是由研究环境问题,进而到研究人与环境相互关系的一门新兴的综合性科学。它在当代产生出来,这对于人类的认识、乃至科学史来说,并不是孤立和偶然的现象,而是有它漫长的历史渊源。这是因为环境问题远非自二十世纪开始,虽然就它的尖锐化和严重性来说,是本世纪以来的现象,但就它发生与发展的过程来说,是与人类历史相伴随的现象。因此,人类对环境的认识在远古时期就已开始,环境问题是日积月累产生的,可分为几个不同的阶段,而人类对它的认识也随之发生改变。 关键词:环境问题环境科学相互关系人类活动环境污染人类历史环境状况人与环境认识发展可持续发展 概括地讲,环境问题是指全球环境或区域环境中出现的不利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现象。环境问题是目前世界人类面临的几个主要问题之一。环境问题是多方面的,但大致可分为两类:原生环境问题和次生环境问题。由自然力引起的为原生环境问题,也称第一环境问题,如火山喷发、地震、洪涝、干旱、滑坡等等引起的环境问题。由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活动引起生态系统破坏和环境污染,反过来又危机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的现象,为次生环境问题,也叫第环境问题。次生环境问题包括生态破坏、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等方面。目前人们所说的环境问题一般是指次生环境问题。 生态破坏是指人类活动直接作用于自然生态系统,造成生态系统的生产能力显著减少和结构显著改变,从而引起的环境问题,如过度放牧引起草原退化,滥采滥捕使珍惜物种灭绝和生态系统生产力下降,植被破坏引起水土流失等等。环境污染则指人类活动的副产品和废弃物进入物理环境后,对生态系统产生的一系列扰乱和侵害,特别是当由此引起的环境质量的恶化过来又影响人类自己的生活质量时。环境污染不仅包括物质造成的直接污染,如工业"三废"和生活"三废",也包括由物质的物理性质和运动性质引起污染,如热污染、噪声污染、电磁污染和放射性污染。由环境污染还会衍生出许多环境效应,例如二氧化硫造成的大气污染,除了使大气环境质量下降,还会造成酸雨。 应当注意的是,原生环境问题和次生环境问题往往难以截然分开,它们之间常常存在着某种程度的因果关系和相互作用。 环境问题的发生和发展: 环境问题是随着人类社会和经济的发展而发展的。随着人类生产力的提高,人口数量也迅速增长。人口的增长又反过来要求生产力的进一步提高,如此循环作用,直至现代,环境问题发展到十分尖锐的地步。环境问题的历史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1) 生态环境的早期破坏 此阶段从人类出现开始直到产业革命,跟后两个阶段相比,是一个漫长的时期。在该阶段,人类经历了从以采集狩猎为生的游牧生活(因乱采、乱捕破坏人类聚居的局部地区的生

考试科目代码表

考试科目代码表 思想政治理论101英语翻译基础357自然辩证法原理801应用光学823环境科学概论844 经济学原理802材料科学基础(一)824有机化学(二)845 单独考试思想政治理论 111 马克思主义哲学711电子线路803材料科学基础(二)825运筹与管理846 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 199心理学712马克思主义发展简史804固体物理826企业管理学847 基础英语713思想政治教育原理及方法论805材料成形基本原理827软件工程学科专业基础综合848 英语一201艺术原理与美术史714英语专业综合考试(一)806工程热力学(一)828流体机械原理849 俄语202艺术原理与基础理论715英语专业综合考试(二)807真空技术829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专业基础综合 850日语203数学分析716高等代数808电路830地球科学概论851 英语二 204单独考试数学717高分子化学809半导体物理831有机化学(三)852 翻译硕士英语211有机化学(一)718 岩石学810数字电路832制药工程原理与设备853 单独考试英语240地质学基础719 生物化学(二)811“信号与系统”和 二外德语241生物学综合720十六位微机原理812“数字信号处理”833美术创作(6小时素描写生)501 二外法语242设计基础理论(一)721材料力学813自动控制原理834艺术设计与表现(6小时)502 二外日语243设计基础理论(二)722理论力学814结构力学835建筑设计与表现(6小时)503 二外俄语244规划设计基础理论723机械原理815水力学836建筑技术设计与表现(6小时)504景观设计原理724自动控制理论816工程热力学(二)837规划设计与表现(6小时)505 数学一301马克思主义理论综合725生产计划与控制817测绘科学基础838景观设计与表现(6小时)506 数学二302普通生物学726工程流体力学818物理化学839 数学三303造型设计基础819生物化学(一)840 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408普通物理820工程地质学841 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311资产评估专业基础436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821交通工程学842

选课相关建议

选课相关建议 选课分为预选与正选两个部分预选机制是预选期间结束后,教务系统随机淘汰一部分人,剩下的人成功选上这门课此时就要了解一个名词——课容量用通俗的话讲,课容量就是一门课程在一个班规定的人数上限,也就是一门课在一个课序号最多可以选的人数(有的课开了两个不同的时间段,课序号就是01和02,有的有四个时间段,当然也有一个时间段的,比如小编上过的汉字与中国传统文化)很多课程在预选结束后会留下一定的课余量,正选就是在有限课容量内选课(或者说是抢课)正选是正式选课,主要看网速以及手速快慢如果出现课余量不足的情况,可以去教务处填选课申请,然后让任课老师签字就行,小编第一次选课的时候是只要你递交了申请都能扩容让你选上,但第二次选课的时候,也就是上学期,教务科拒绝给选修课扩容这也是可以理解的,毕竟选课是一个很庞大的工程 先画一个重点符号:学校选课有好几个链接,不要执着于一个,同时校园网比4G和其他无线网快,电脑比手机快至于学校电脑和个人电脑哪个更快,小编真的不清楚,毕竟小编两次选课都没有抢到学校电脑~~ 同一时间段内不能同时选择两门课程——预选也不能每个专业培养方案中各类选修课要求的最低学分数不同,选课也会有一定差异,建议预选多选而不少选,同时有兴趣多修几门课也有益无害此外,最低要求学分是大学四年完成的,即使大一没有选上也不必着急,大二还可以继续修而且在选课的同时也要考虑自己必修课的数量,不要给自己太大的负担,如果必修课太多,这学期可以专心于必修课而不选修其他课程

例如经济专业人文类选修课要求4分,而大多数人文类课程都是2学分的,所以只需要选择两门就够了但中国传统思想概论是1.5分,这个凑4学分比较麻烦,除非选修政法的课程,否则还需要再选择两门人文类课程但是小编的学长学姐不建议选择政法的选修课,政法选修课对于自身发展有好处,如果有兴趣可以去政法蹭课(这也是促进两校学生交流的一个平台——你懂?),但是这些课的考试时间,评分标准与石大都不一样,据说有石大学习放假久久不归家就是因为要考政法的选修课的试····· 预选时教务系统常常奔溃,但并没有什么大碍,预选只要你在规定的时间段选好就行,与先后无关,这得看运气但正选就是手速和网速的结合了如果这时候网站奔溃,不用心急,其他人也应该遇到了同样的问题听说正选可以开两台设备刷,手机电脑一起刷(小编对此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果预选成功的课程你不喜欢,可以直接踢了(以往有转让给身边的小伙伴或者是跟别人换自己想选的课,小编在此不鼓励这种做法,容易造成不好的影响)当然,据说很晚的时候或者相对较早的早晨,是换课踢课的高峰期,此时有的课程会短暂地出现课余量·····人缘也是选课的一大法宝,根据某不可告人的后台几率,年级越高,预选成功的几率越高例如,一个大二的和一个大四的同时预选了大学语文这门课,大四预选成功的概率比比大二的大也有某些“专业人士”声称,一般大四预选都能选上,理由是“他们毕竟是最后一年了,总得让他们修满学分吧!”(小编还是坚信学校选课系统得后台绝对是公平公正保证大部分人利益的) 对于选修课和必修课,有人觉得选修课随便听听然后考个试就够了,但是存在就有它存在的意义,小编认为,选修课的老师大都很有思想,认真听听他们的课也许不能让你的线代高数瞬间提高很多分,但对于你的未来或多或少有些帮助

环境科学概论期末论文

声学环境 ---噪声的污染与防治 中文摘要 随着近代工业的开展,环境污染也随着产生,噪声污染就是环境污染的一种,已经成为对人类的一大危害。噪声污染与水污染、大气污染被看成是全球三个主要环境问题。噪声是一类引起人烦躁、或音量过强而危害人体XX的声音。噪声污染已成当代社会一大公害,近年来,噪声诉讼案件不断增加。尤其是随着工业化的开展,城市噪声大幅度增加,城市或者工业区的居民,都时刻在承受着噪声的危害。所以噪声污染的防治已经是刻不容缓的事情了。 关键词:噪声污染危害防治 1.噪声概论 1.1噪声 噪声是声音的一种。从物理学的角度来看:噪声是发声体做无规那么振动时发出的声音。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但凡阻碍到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属于噪声。噪声是一类引起人烦躁、或音量过强而危害人体XX的声音。噪声不仅有其客观的物理特性,还依赖主观感觉的评定。如在听音乐时,悦耳的歌声不是噪声,而在教师讲课的课堂上,高音播放的音乐只能算是噪声。 1.2噪声的主要特性 ①噪声是一种感觉性污染,在空气中传播时不会在环境里遗留下有毒有害的化学污染物质。对噪声的判断还与个人所在的环境和主观愿望有关。 ②噪声源的分布广泛而分散,但是由于传播过程中会发生能量的衰减,因此噪声污染的影响范围是有限的。 ③噪声产生的污染没有后效作用。一旦噪声源停顿发声,噪声便会消失,转化为空气分子无规那么运动的热能。 2.噪声来源 噪声的来源主要有四种,它们是交通运输噪声、工业生产噪声、社会生活噪声和建筑施工噪声[1] 。 2.1交通运输噪声 交通噪声主要是由交通工具在运行时发出来的。如汽车、飞机、火车等都是

0776环境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2012)

环境科学与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2012级研究生开始使用) 一、专业学科、学制、学习方式 一级学科名称:环境科学与工程(代码: 0830 ) 二级学科名称:环境科学(代码: 083001 ) 二级学科名称:环境工程(代码: 083002 ) 学制:三年学习方式:全日制 二、本学科情况介绍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是我校重点发展的学科,也是广州市重点扶持学科。学科带头人陈永亨教授,博士生导师,广东省优秀中青年专家,广州市优秀专家,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广州大学副校长。研究方向为环境化学与分析。参加撰写专著5部, 主编教材2部,发表研究论文190余篇。获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广东省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项、教育部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广州市科技进步奖三等奖2项、广东省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奖二等奖2项。目前主持在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等5项。本学科经过多年的发展已形成以下四个学科方向: 1、环境化学与分析;2、环境地球化学; 3、污染环境控制与修复; 4、环境生物学。 学科拥有一支严谨治学、研究成果丰富的教师队伍,现有专职教师29人,其中正高级职称者7人,23人具有博士学位。近5年来学院承担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在内的国家、省部级项目50余项;其他市、厅、局级及横向课题70多项,总科研经费2200多万元。获得教育部科学进步二等奖、广东省教学成果一等奖、广东省环保科技二等奖、广州市科技进步三等奖等多项奖励;出版著作、教材10余部;发表论文近500篇,其中SCI、EI、ISTP近100篇;获得专利近10项。学科拥有珠江三角洲水质安全与保护省部共建实验室和广州市污染控制与同位素应用技术重点培育实验室,科研条件齐全,实验室建筑面积达3600多平方米,仪器设备先进,总值达1500多万元,具备了承担重大、重点研究项目的能力和培养研究生等高级专门人才的硬件条件。 三、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扎实环境科学与技术理论基础,了解国内外环境科学与技术的进展与动态,掌握环境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研究方法,具备独立从事环境科学与技术问题研究能力和科学素养的高素质人才。并能够熟练地运用计算机,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文献和资料,并具有一定的写作能力。能够胜任科研机构、高中等院校、企事业单位及国家与地方政府的环境保护部门等从事科研、教学、环境保护和环境管理等工作。特别针对广东、广州的经济、社会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需求,结合我院师资队伍、办学条件的现状,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出能力强、素质高的能够解决地方经济和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类环境问题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四、培养方式 1)本专业的研究生培养实行专业学科组领导下的导师负责制,采取指导教师个人指导与学科组集体指导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并提倡与相关学科的专、兼职导师组成学科群体进行联合指导。导师全面负责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业务指导。 2)对研究生的培养要贯彻课程学习与科学研究并重的原则,以使研究生既深入掌握本门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又能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技能,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在培养过程中,要注意对研究生自学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掌握现代科学技术的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支持鼓励研究生从事探索性研究。 3)教学中应贯彻教学相长和因材施教的原则。学习方式以自学为主,教师的指导作用在于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培养其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方式以讲授、自学、讨论相结合,更多地采

校园垃圾收集方案设计.doc

xx学院 环境科学概论期中考核 课程:环境科学概论 论文题目:垃圾收集方案设计专业:地理科学

校园垃圾收集方案设计 前言 目前,垃圾问题已成为一个污染环境、困扰人类的大问题。据资料显示全世界每年产生工业固体废物约21亿吨。同时由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垃圾的增长十分迅速。而全世界每年产生垃圾约450亿吨。这些垃圾一方面侵占污染土地、大气、水体、人体、环境卫生;另一方面其本生又含多种有用物质,是一种资源。如果将这些垃圾资源化回收利用,将是一笔财富。进行校园垃圾分类处理及回收利用的调查研究在节约资源方面意义重大。垃圾分类回收处理是校园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校园垃圾分类可大幅度地减少垃圾带来的无害,而且不仅可以使资源循环再利用,节省资源,还可以培养学生环境保护的意识。我们研究校园垃圾收集处理方案是具有建设意义的,让我们的生活和学习环境变得更加优美,也让我们将所学知识用于实践。 第一,校园垃圾的分类 在校园垃圾中,废纸约占10%,塑料包装约占5%,电池、碎玻璃约占5%,食物等饮食垃圾比重较大,约占80%。总体上看教学区的垃圾以废纸和早餐塑料袋为主,食堂主要是餐饮垃圾,包括塑料餐盒和食物等,宿舍区主要塑料食品包装、快递纸箱的包装,果皮等。 第二,垃圾桶的个数和容积 大桶180个(直径45cm,高52cm),容量约为82.7L;小圆桶77个(直径32cm,高47cm),容量约为37.8L;广告牌方桶9个(长40cm,宽30cm,高45cm),容量为54L;双圆筒4个(高44cm,半径为20cm),容量约为55.3L;双方桶47个(长32cm,宽28cm,高44cm),容量约为39.4L。 垃圾桶容积利用率是80%,而1吨垃圾大概占0.6立方米,校园垃圾桶的总容积利用约是16284立方米,那么可盛的垃圾约是27t.而据调查我校每天产垃圾约为12~16t.因此我校的垃圾桶是够用的。 数据不是太准确,有些楼成高低不一样,数量可能有减少,桶的直径,长宽高可能存在误差。 第三,垃圾桶的分布 大桶主要分布在食堂,卫生间,其分布是合理的,数量是足够的;其他的桶均分布在校园的道路两侧,数量足够,但分布不合理。 第四,校园垃圾桶分布的不合理之处 食堂周围有超市,但垃圾桶少且不分类,同学从食堂里带出的塑料袋、塑料杯等,和从超市里带出的塑料都都出扔,传单到处是。校园了里垃圾最多的地方是在食堂到一号楼和三号楼的路上,大部分同学在食堂买完饭后到一号楼差不多

环境科学概论课程设计

环境科学概论课程设计 1. 课程设计背景 环境科学概论是环境科学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本课程旨在介绍环境科学的基 本原理、理论和知识,培养学生对环境问题的认识和分析能力,并为环境科学相关专业的其他课程打下基础。为了更好地达到这一目标,本课程设计将分为三个部分:课堂讲授、实验教学和课程作业。 2. 课堂讲授 2.1 课程大纲 课程大纲将按照以下内容结构设计: •环境科学概念和重要性 •环境问题的基本原理和解决方法 •生态系统与环境保护 •空气、水、土壤污染与控制 •环境影响评价与环境管理 •生态环境建设与可持续发展 2.2 考核方式 本课程考核方式将为闭卷考试。定期测试、作业等课堂表现会对期末成绩有适 当影响。

3. 实验教学 3.1 实验教学内容 实验教学将紧密围绕环境科学的基础知识和实际问题,选取一些基础的环境保护实验进行教学: •环境监测样品处理实验 •空气质量监测方案设计实验 •水质检测实验 •生态系统样方调查实验 •生物多样性分析实验 •土壤重金属污染分析实验 3.2 实验教学考核 实验教学考核方式为实验报告书,每次实验都将需要学生提交一份报告,内容包括实验设计、实验结果、数据分析和总结等四个部分。 4. 课程作业 4.1 课程作业内容 课程作业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巩固和拓展学生对本课程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进行综合性的思考和分析。课程作业包括以下内容: •综述论文:选取一个与环境保护相关的主题进行研究和撰写,要求论文能够系统全面地介绍该主题的相关问题和解决方法。 •环保计划书:设计一个切实可行的环境保护计划,要求计划能够充分考虑实际情况,提出具体可行的解决方案。 •策划方案:设计一个环保宣传活动的策划方案,包括宣传内容、宣传形式和宣传对象等。

环境科学论文题目(100个)

环境科学论文题目 1.二十一世纪的环境科学——应对复杂环境系统的挑战 2.地理加权回归及其在土壤和环境科学上的应用前景 3.人居环境科学发展趋势论 4.环境科学专业认识实习教学体系构建与实践 5.全球及中国周边地区资源环境科学数据库构建 6.学术期刊专业化、集群化发展初步探索与实践——以“地球与环境科学信息网(EES)”为例 7.环境科学研究合作网络分析 8.基于人居环境科学视角的历史文化名村整治规划研究——以湖南省张谷英村为例 9.稳定同位素在环境科学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10.“人居二”与人居环境科学 11.不同国家基于健康风险的土壤环境基准比较研究与启示 12.关于环境科学基本理论问题的若干思考 1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环境科学资助状况分析

14.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及其在环境科学中的应用 15.镉同位素技术在环境科学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16.GIS在环境科学中的应用 17.人工神经网络方法在环境科学领域应用进展 18.中国环境科学研究热点及其演化——基于文献计量学方法的量化分析 19.镉同位素体系及其在地球科学和环境科学中的应用 20.地质统计学在环境科学领域的应用进展 21.人居环境科学的探索 22.论环境管理思想与环境科学的协同演进 23.贝叶斯最大熵地统计学方法及其在土壤和环境科学上的应用 24.环境科学应用型实践教学体系的探索 25.基于重庆本地碳成分谱的PM2.5碳组分来源分析 26.人居环境科学的发展特点与规律——基于中国知网的文献计量分析 27.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科学领域发展态势文献计量分析

28.国际地球科学与资源环境科学发展战略分析 29.我国环境科学学科半衰期分析 30.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环节的探讨 31.环境损害评估:国际制度及对中国的启示 32.土壤环境基准/标准研究需要解决的基础性问题 33.单体分子放射性碳同位素分析在海洋科学及环境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34.环境科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35.山地人居环境科学研究引论 36.广州市中心城区环境空气中挥发性有机物的污染特征与健康风险评价 37.中国农田土壤重金属富集状况及其空间分布研究 38.环境科学与工程实验教学中创新能力培养方式的探索 39.基于SOA的环境科学数据共享平台设计与实践 40.中学化学教师环境科学素质调查研究 41.上海市秋季大气VOCs对二次有机气溶胶的生成贡献及来源研究

环境科学专业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环境科学专业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背景介绍 环境科学是一个综合性、边缘性学科,旨在研究影响环境变化的各种 因素以及环境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系统的影响。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使环境 问题日益突出,为培养具有深厚的理论基础、宽广的学科视野和创新精神 的环境科学博士研究生,我们制定了以下培养方案。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的博士研究生培养目标主要包括: 1.具备扎实的环境科学理论基础,掌握本学科前沿领域的研究方法和 技术。 2.具备创新思维和科学研究能力,能够独立开展环境科学研究,并在 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高质量的论文。 3.具备一定的专业实践经验和实验操作能力,能够解决实际环境问题。 4.具备较强的团队合作和国际交流能力,能够与国内外同行开展合作 研究并参与国际学术会议。 三、培养模式 本专业的博士研究生培养采用导师制,每名研究生配备一位导师,由 导师负责指导研究生的学习和研究工作。 四、培养课程 博士研究生需要修读以下课程:

1.专业必修课程:环境科学概论、环境监测与评估、环境化学、环境 生物学、环境工程原理等。 2.专业选修课程:环境污染控制技术、环境流体力学、环境地球化学、生态毒理学、气候变化与环境等。 3.通识选修课程:科学研究方法、科技创新与科研伦理等。 五、学术活动 博士研究生需要积极参与学术活动,包括: 1.参加学术会议:每年至少参加一次国际或全国性学术会议,并提交 研究报告或发表论文。 2.学术报告和研讨:定期组织学术报告和研讨会,邀请知名学者和专 家进行讲座和交流。 3.学术期刊发表:鼓励研究生在国内外高水平学术期刊上发表研究论文。 六、科研实践 博士研究生需要参与科研实践,包括: 1.科研项目参与:根据导师和课题组的科研项目需求,积极参与各类 科研项目的研究工作。 2.实验室实践:研究生需要进行实验室实践,掌握实验操作技术和数 据分析方法。 3.实际环境调研:研究生需要进行实际环境调研,了解环境问题的实 际情况,提出解决方案并进行实施。

化学与环境第三版课程设计 (2)

化学与环境第三版课程设计 前言 化学和环境是两个相辅相成的学科,其中化学为环境研究和保护提供了强有力 的技术支持。本课程设计旨在帮助学生深入学习化学与环境的关系,了解环境问题的本质及其解决方法,培养环境保护意识,从而为构建美丽中国做出贡献。 课程目标 1.掌握化学与环境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及其现状; 2.熟悉环境问题的分类和解决方法,了解各种环境污染物的产生、特性 及其处理方法; 3.能够分析化学反应对环境的影响,掌握环境经济学等相关学科的基本 理论; 4.能够了解国家环保法规、政策等方面的相关知识,并能独立思考、解 决一些环境问题; 5.培养学生对环境保护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拓宽其环保知识的应用范围。 课程设置 第一章化学与环境基础知识 1.1 化学与环境的概念和关系 1.2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1.3 重点环境问题综述 第二章环境化学原理 2.1 化学反应在环境中的作用

2.2 环境中的化学平衡 2.3 环境污染物的化学特性及其影响 第三章环境监测技术 3.1 环境监测概述 3.2 环境监测方法 3.3 环境污染物的测定技术 第四章环境污染与治理 4.1 水污染与水处理技术 4.2 大气污染与空气治理 4.3 固体废物处理与资源化利用 第五章环境经济学与环保法规 5.1 环境经济学基本概念 5.2 环境成本和环境效益 5.3 环保法规和政策 评分标准 1.课程考核占总成绩的90%,任务完成占10%; 2.课堂测试和期末考试各占50%; 3.个人任务包括论文及参与环保活动,各占5%。扩展阅读 1.《环境科学概论》(第三版); 2.《环境化学》(第四版);

《环境科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本科)

环境科学概论 (Introduction on Environment Science) 课程代码:07410149 学分:1.5 学时:24(其中:课堂教学学时:24 实验学时:0 上机学时:0 课程实践学时:0 )先修课程: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配位化学、有色冶金学、钢铁冶金适用专业:冶金工程 教材:《环境科学导论》,窦贻俭,朱继业,大学出版社,2013,第1版 一、课程性质与课程目标 (一)课程性质(需说明课程对人才培养方面的贡献) 本课程是一门综合性课程,涉及多种其它学科知识,具有与实际生产和生活活动密切相关的特征。随着现代化科学技术和现代社会文明的同步发展,环境保护问题与国计民生的密切关系愈来愈受到人们的关注。因此,本课程在环境类学生的学习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同时,由于冶金过程中不可避免地涉及到一定的环境问题,而此类环境问题环境专业的却束手无策,因而,需要本专业的人士自己从专业角度进行工艺优化和革新来改变环境现状,但本专业人士又相应地缺乏环境类的基础知识,因此,冶金工程专业开设环境类课程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本课程为冶金工程学科一门选修基础课。 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了解环境问题的发生和发展概况,了解并掌握存在于大气圈、水圈、土壤圈中化学污染物质的种类、来源,基本化学性质,与环境体系的反应过程和迁移规律,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系统的影响及有害有毒污染物的处理与处置方法,并与所面临的全球性、区域性以及局部地区特别是本专业所涉及的实际环境问题相结合,建立环境可持续发展概念,提高环保意识,使学生具备一定的从事环境保护管理与实践所需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使学生拓宽学科专业面,增强工作的适应能力,为今后从事解决有关于冶金和材料制造与应用过程中涉及的具体环境问题提供必要的知识基础。 (二)课程目标(根据课程特点和对毕业要求的贡献,确定课程目标。应包括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

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Resource and Environment Economics 020104T) 一、培养目标 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具备扎实的经济学理论基础,系统掌握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与分析方法,具有资源与环境领域的专业技能,熟悉资源环境政策及相关法规,熟练运用计算机技术开展资源与环境经济系统的分析、评价和管理工作;学生毕业后能够在资源环境领域的企业事业单位、政府部门、研究机构等从事资源核算与管理、环境评价、项目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的高级专门人才。 二、培养规格基本要求 本专业培养的学生毕业时应具备以下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 具有较坚实的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基础,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原理;具有优秀的人文素养和职业操守,及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 2. 具有一定的体育和军事基本知识,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质健康和军事训练合格标准,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和健康生活方式,具有健全的心理和健康的体魄,能够履行建设祖国和保卫祖国的神圣义务。 3. 较系统地掌握本专业所需的理论基础与分析方法,兼有经济学、环境科学、资源科学的交叉优势,着重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具有良好的计算机应用技能,至少掌握一种以上本专业核心分析软件;具有综合应用各种手段(包括外语)查询资料、获取信息的基本能力. 5. 掌握一门外语,能熟练运用外语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 6.具有良好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就业竞争力,较强的表达、人际交往和团队协作能力。 三、专业核心课程 本专业核心课程有:经济学导论、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计量经济学、环境与资源经济学、环境学、环境评价学、环境规划与管理、环境资源法学、产业经济学、经济地理学、工程项目管理。 四、学制及学期安排 基本修业年限为四学年,每学年分上、下两个学期.全程教学共计165周:每学期按20周规划课程教学(含考试)周数(第8学期19周),计159周;各院系根据专业需要经学校批准,可在两个学期之间设小学期,安排课程学习、中期实训、中期论文、社会实践等教学活动,计6周。

毕业论文(_石家庄近年来的环境质量变化__)

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册 学部:xxxxxx 专业:xxxxxxxxx 班级:xxx 学生:XXX 指导教师:xx 论文编号:xxxxxxxxxx

河北师范大学汇华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 编号: xxxxxxxxxx 学部:理学部专业: xxxxxxxxx 班级: xxxxxx 学生姓名: xxx 学号: xxxxxxxxx 指导教师: xx 职称:教授 1、论文(设计)研究目标及主要任务 (1)阐述全球、中国以及整个华北平原地区气候变化特征。 (2)分析近年来石家庄市气温、降水、平均0cm地温的变化特征。对近年石家庄市的气象原始数据进行处理,得出结论。 (3)对比石家庄地区以前和现在的环境质量,分析人为污染对环境的影响 (4)从人文和气候角度分析石家庄环境质量变化的原因 2、论文(设计)的主要内容 (1)阐述全球、中国以及华北气候变化特征。 (2)介绍研究石家庄市的环境质量概况。 (3)研究石家庄近年来的污染情况 (4)从人文和气候角度分析石家庄环境质量变化的原因 (5)阐述如何治理当前状况 3、论文(设计)的基础条件及研究路线 (1)论文设计的基础条件:全球及中国和华北地区的气候变化特征。近年来石家庄及周边地区环境变化对比。石家庄地区污染情况(2)论文的研究路线: 从气候角度以及人文角度两方面进行研究,对比石家庄以前和现在的环境质量变化。并就石家庄的环境质量变化提出相关建议。

4、主要参考文献 [1]王璟珉.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的认知比较研究.中国海洋大学.2009. [2何强, 孟宪芳.全球治理视域中的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科学经济社会.2010,28(1): 159-165. [3杨宏伟. 全球气候变化-问题与挑战. 中国青年出版社.2007. 747- 754. [4]陆晓波. 我国地温的变化特征及其地气温差与环流异常和夏季降水的相关分析.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06.

石河子大学公共选修课课程简介-石河子大学药学院

公共选修课课程简介 自然科学类 园林艺术 P301123园林艺术 学时学分:24学时 1.5学分 课程类别:自然科学类 开课单位:农学院 内容简介: 《园林艺术》是一门高超的空间和时间的综合性艺术。它一方面是现实的生活环境,要满足人们物质生活上的功能要求;另一方面又是反映意识形态、精神面貌的艺术,要满足人们精神生活的需要程,具有理论与实际紧密联系的特点。这门课程能帮助学生掌握从事园林规划设计体现艺术性的理论和技巧,了解造景艺术和技巧,掌握整体构图的艺术规律和意境创造。 考试方式:论文 昆虫世界 P301125昆虫世界 学时学分:16学分1学分 课程类别:自然科学类 开课单位:农学院 内容简介: 你知道地球上到底有多少昆虫吗?昆虫有哪些绝技吗?飞龙真有其物吗?蜘蛛是昆虫吗?昆虫有鼻子吗?飞机和昆虫有什么关系吗……想了解神奇美妙的昆虫世界吗?请来参加《昆虫世界》。 《昆虫世界》主要讲解昆虫与人类的关系、昆虫的形态识别、昆虫世界奇异多彩的生物学和行为学特性及蝶类昆虫标本的采集、制作。该课程将以大量的图片和影像资料为基础,可为学生提供形象生动的教学内容,增强学生对昆虫世界的了解和兴趣。 考核方式:试卷 庭院园艺 P301126庭院园艺 学时学分:16学时1学分 课程类别:自然科学类 开课单位:农学院 内容简介: 园艺与生活是相辅相成的,园艺的发展是为使生活更具活力。本课程的内容涵盖了在家庭中常见的园艺植物中的果树、蔬菜及花卉的种植技术, 包括以下主要果树树种、蔬菜、花卉种类种植技术

1、庭院葡萄栽培技术; 2、庭院草莓栽培技术; 3、主要庭院蔬菜栽培技术; 4、主要庭院花卉栽培技术。 考核方式:考查 森林文化 P301128森林文化 学时学分:16学时1学分 课程类别:自然科学类 开课单位:农学院 内容简介: 该选修课主要是要转变观念,摆脱传统林学侧重自然技术科学的束缚,从人文社会科学(文化与美学)系统总结森林经营的知识和经验,重新认识和协调我们人类和森林的关系,研究森林的文化与美学价值。从文化角度总结了人类从古代到现代的对森林的认识和利用方式,比如东方森林文化的森林思考和西方的沙漠思考,从火图腾到动物图腾到植物图腾的崇拜史;比如楼兰法则,汤因比的逆境论,孔子环境观,比如文明时钟学说、遗传因子学说和文明寿命学说;再比如古树理论、风景园林建筑的哲理,风水理论……,这些观点学说能开阔学生的视野,让学生对森林存在的价值和意义有了一个更为具体、直接和广泛的体会和认识,并能引发学生更深层次的思考。 考试方式:论文 生态环境科学概论 P301129生态环境科学概论 学时学分:24学时 1.5学分 课程类别:自然科学类 开课单位:农学院 内容简介: 课程主要阐述生态环境科学的产生发展、研究对象、基础理论知识及用生态学的理论分析认识我国生态环境问题的现状、理解有关的方针政策、探讨解决途径,加强学生的生态环境意识。 考核方式:笔试,开卷 有机农业概论 P301130有机农业概论 学时学分:24学时 1.5学分 课程类别:自然科学类 开课单位:农学院 内容简介: 本课程介绍有机农业产生、现状、发展目标;有机农业的理论基础(生态学理论、市场经济学理论);有机农业与有机食品的关系以及与作物健康、农产品安全、环境保护乃至人类健康的意义;结合有机农业标准,论述了有机农业种植业、畜禽养殖、水产养殖和特种农产品的生产原则;根据市场需求和发展动向,阐述有机产品进入市场的准则和方法;根据有机农业标准和检查认证的程序,探讨有机食品质量保障体系的建立和管理。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