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科学论文(优秀7篇)

环境科学论文(优秀7篇)

科学论文篇一

天然材料的包装设计往往是以其鲜明的民族艺术风格特色和独特的艺术品质感受给大众带来不俗的印象。很多时候,天然材料的绿色包装设计作为一种有效的设计载体向受众传递产品的优异性,天然材料包装设计是绿色环保设计的有机展现,更是彰显了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一、天然材料与绿色包装的关系

(一)对天然材料的认识

材料的选择是包装设计中的重要环节,更是有效表达设计创新性的一种有效存在,天然包装设计的美在于其具有不同层次,具有改良性。最为乐道的是眼下天然材料的包装设计是符合市场价值规律的,不会脱离社会和市场。

天然材料包装设计体现了人类审美意趣,也印证了它为服务人们的生活需要为主旨,将不断丰富的审美过程与实用性运用到具体设计中。

(二)对绿色包装的理解

生态平衡,环境可持续发展;人类自身健康安全意识:自然以及舒适简约的设计理念;长期发展设计思想。这在绿色包装发展的理念上也是包装文化观念层和精神层上的一种升华。从内置物的实用性到包装设计文化的审美情趣、材料形式和创作的风格彰显了审美潮流到市场消费的规律。

(三)天然材料与绿色包装设计的视觉表现

包装作为普遍化的一种艺术设计体裁,它可以将民族精神、企业精神或设计师的精神选择性的融入到设计中。绿色包装设计在今天大多易见,

受环境与不同因素的影响,为了给人留下深刻的视觉印象,包装设计不得

不充分考虑到设计定位与设计理论。

包装有着与人近距离接触的属性,良好的视觉表现会给人带来耳目一

新的视觉冲击力,渐渐成为商品销售好坏的有力因素。包装设计在社会上

影响力愈发广泛,在包装的设计中,材料的视觉感受是来自于眼睛对其材

料表面特征的感知,我们直观的接触天然材料并感受到其材料质感,良性

的将产品的固有属性与天然材料的绿色设计进行探讨,从而与之完美结合

起来,其包装的视觉表现与内置物的主体属性有效的融合。设计师通过包

装材料的选择,从而是产品增添了浓厚的地域色彩与情感共鸣。

(四)天然材料c绿色包装设计的文化融合性

科学技术和文化艺术的不断发展与交流的今天,促使了设计界的元素

语言的交流与发展。包装设计更是以以不断追求突破地视觉艺术表现形式

和彰显深层次的内涵,更直接、更准确的展现现代艺术设计的创新性特征。

天然材料本身散发出的自然质朴气息与醇厚乡情的特色就是对消费者

的一种潜在情怀上有力吸引,换句话说,天然材料的自身属性是对所包装

产品的包装风格有所影响的。在天然材料作为包装材料的设计使用中,它

是与其自己含有的内在含义具有协调一致性的,从而确切的传递出所要表

达的文化灵魂,给予包装设计崭新的界说与崭新的视觉表现和触觉感受。二、天然材料与绿色包装设计应用的可行性

(一)天然材料的绿色包装在设计美学角度中的体现

包装设计是艺术设计的一种,在谋求信息表达、信息传递的同时自身

本也是作为一传播过程中的艺术品。绿色包装设计中运用丰富的艺术形式

来增强包装的主题吸引力和增强包装的感染艺术性,焕发受众心灵上的启

迪和精神上的共鸣。

现如今,绿色包装设计文化的日益流行,设计美学原理影响渗透在包

装设计中,将设计美学的理论基础与艺术设计的审美文化相融,使两者并

驾齐驱、蓬勃发展。

(二)天然材料与绿色包装设计的发展趋势

绿色与环保是两个大家并不陌生的概念性词语,在节能与环保等方面

上绿色设计风盛行的今天,环保一直奏响着我们现实社会生活的主旋律,

毫无疑问的也是当今流行于设计界的重要设计理念之一

三、天然材料在食品包装设计上的运用

(一)基于材料自身的质感表现

现如今,包装文化的日益流行,包装设计中材料本身的质地透露的情

感表达渗透到设计中,将包装的设计基础与设计审美相互相融,使两者在

深入的交流中含有更准确的精神、文化的发展需求。

就材料自身而言,其本身在产品包装设计中就有着不可忽视、举足轻

重的角色地位,如若缺少了适宜的材料,那再完美的设计语言都跃然为纸

上谈兵罢了。

(二)包装内置物对天然材料的选择性

从文中前面所提到的对天然材料的认识和我们平时对生活的观察上,

我们所能考量的天然材料并不是舍“我”其谁的,在天然材料的选择上,

设计师注意的不只是在对所用材料自身特性的考究和成本等方面的规划上,

还要尽可能的全面的考虑到包装内置物也就是所包装的产品的性质,不能生搬硬套。

设计师在选用和采用天然材料作为包装材料进行设计创作时,先做到分析内置物,明确到哪类用品,是固态还是液体等方面,再到其产品的地域特征、自身特色等。包装设计中有些元素的设计趋向简洁而又丰满的图形样式,从设计概念的定位到图形的转换,颜色的匹配,然后再到对画面结构的调整。包装色剂作为一种视觉表现形式在整个设计层面中具有很高的社会效益。

四、小结

绿色包装设计有自身所持有的艺术特色,也在所包装的物品上有强大的功能指向性和物质精神的一致性。天然材料的绿色包装设计研究要与生活实际紧密联合,彰显其秩序美和形式美的艺术追求。包装设计作品设计手法和天然材料的自身独特性给观者呈现焕然一新的视觉冲击力,能够更好的达到销售目标。此外,天然材料在设计中的广泛应用,在缺乏理性与考量的研究下,也难免引发反审美倾向,引起审美疲劳。

研究性实验教学环境科学论文篇二

研究性实验教学环境科学论文

一、环境科学类研究性实验教学平台的构建

研究性实验教学以环境科学类研究性实验教学平台为支撑。环境科学类研究性实验教学平台在横向上覆盖了环境科学类专业的绝大部分研究领域,纵向上从环境科学类专业基础课程实验深入到各类专业课程的科研前沿。根据扬州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的专业设置,研究性实验教学平台由以下5个子平台构成,分别是环境科学研究性实验教学子平台、环境工

程研究性实验教学子平台、资源环境科学研究性实验教学子平台、给水排

水工程研究性实验教学子平台、海洋资源环境科学研究性实验教学子平台。所涵盖的实验教学领域主要包括水环境、土壤环境、大气环境、微生物资源、有机固废资源化等几个方面。各子平台所承担的实验教学领域不相互

交叉,且相对独立。通过研究性实验教学平台的建设,实现了对实验设备

等资源的有机整合,实现了系统规划,统筹兼顾,资源共享,管理体制和

运行机制适应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在实验教学中融入环境科学科研前沿的

内容和技术手段,促进了学生对该领域的实验内容的兴趣,满足了学生求

知识、求创新的愿望,发现和培养了个性化、创造性人才。

二、多层次的研究性实验教学内容架构

研究性实验教学不能脱离学生的认知规律,必须“循序渐进”、“由

浅入深”地安排实验教学内容。针对环境科学类专业实验课程多、课程内

容难易度相差大的特点,研究性的实验教学内容需按课程教学时间和年级

两个层次进行统筹安排。

1.课程教学时间层次

环境科学类专业各研究性实验教学课程所开设的实验按其难易程度分

三个层次:验证性实验、设计性实验和综合性实验,学时分配分别为总实

验学时数的30%、30%和40%。其中验证性实验最简单,设计性实验比前者

稍难,综合性实验最完整。

2.年级层次

对于一年级本科生,主要开设验证性实验,进一步强化对有关的基础

理论的认知和巩固知识,培训其各项实验技能技巧、动手能力,以增强创

新意识和探索兴趣为主要目的开展研究性实验教学。通过验证性实验,深

入理解和巩固理论课堂所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对于二年级的环境科

学类专业本科生,主要开设设计性实验,引导学生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培训其对实际实验现象的捕捉,学会利用现象判断实验结果。对于三、四年级的环境科学类专业本科生,主要开设综合性实验,在实验教学中,

学生组建实验团队,鼓励团队自主探究、设计实验、独立完成实验和整理、分析、解释实验过程中获得的实验数据。在综合性实验过程中,教师可组

织若干个围绕环境科学专业的课题,以科研方式引领和指导学生完成实验。

三、环境科学类专业研究性实验教学的实施方法

四、环境科学类专业研究性实验教学的评价方法

环境科学类专业研究性实验教学需建立科学有效的考核体系。由于学

生自由组合分组进行设计性和综合性实验,学生的课外查阅资料、设计方案,均以小组为单位完成实验,这样教师只能对小组给出学生的设计性和

综合性实验部分的成绩,对每个同学的设计及在设计中所做的贡献不能有

效评价。所以需将实验过程考核细化,制定出能详细考查每个同学的评价

方法,这样对每个同学都能做到心中有数和因材施教。扬州大学环境科学

与工程学院制定了切实有效的环境科学类研究性实验教学评价方法,每位

学生的实验成绩由3个部分组成,分别为:验证性实验成绩、设计性实验

成绩和综合性实验成绩,各占总分的30%、30%和40%。验证性实验,总分30分,由每位学生在实验课堂中独立完成并提交实验报告,教师根据学

生的课堂表现及实验报告情况,给出每位学生的验证性实验成绩。设计性

实验,总分30分,由小组根据指导教师出具的实验题目,课外查阅资料,完成并提交实验方案初稿,经实验教师指导后实施并提交实验报告。教师

根据学生提交的实验方案初稿及最终提交的实验报告,给出每组学生的设

计性实验成绩。综合性实验,总分40分,由小组自定实验题目,拟定实

验方案,经实验教师指导完善后实施并在课堂开展主题讨论。主题讨论由教师随机指定小组内1名学生讲主讲20分钟,其余学生补充5分钟。任课教师根据小组讲解情况,给小组整体打分,总分35分。由于讲解人是随机抽取的,因此小组每个成员都必须参与实验方案的制定与实施,否则将影响小组其他同学的得分,小组成员之间可以相互监督。班级其他每位同学根据小组讲解内容,公开质询和讨论。此时,任课教师根据同学提问情况,给提出问题的同学打分,每位同学的提问,总分5分。

五、结语

环境科学类专业研究性实验教学的整个过程是教师帮助学生形成自己的问题,学生自觉调控自己的实验学习行为。这对学生来说是全新的实验学习方式,学生有一定的学习自主权,学习自主性提升的空间很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实现相互监督,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创新性和学习的积极性。环境科学类专业研究性实验教学模式的建立是创新性思维的集中体现。环境科学类研究性实验教学模式的开展促进学生学习知识的积极性,系统地培养了学生学习和掌握实验知识的能力,给学生提供了实验创新的环境,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实验学习的积极性和创新欲望,是值得推广的实验教学方法。

综合性大学环境科学论文篇三

综合性大学环境科学论文

一、环境科学专业特点及影响因素

环境科学专业本科教育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

1.国家及社会的需求。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及人口的增加,在环境监测、产业污染控制、循环经济建设、城乡环境建设、环境教育等诸多领域都需要大量的环境专业研究型及实践型人才。

2.环境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随着污染控制技术、生态保护技术、清洁生产技术、循环经济技术,乃至环境伦理、环境法律、环境管理、环境经济学的快速发展,高等环境科学教育需要适应环境科学专业知识更新的节奏,寻求全新的模式以适应对环境科学本科人才培养的要求。

3.相关学科的进步。环境问题和环境科学高度的复杂性和综合性,无论是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还是技术科学或者哲学的进步,都会给环境科学研究带来新的机遇和变化。

4.环境监测设备和空间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环境监测设备的广泛使用推动环境科学从定性描述向量化方面的纵深发展,而以地理信息系统、遥感与全球定位系统为主体的空间信息技术、系统建模技术等也获得长足发展,提高学生对这些技术及方法的应用能力已经成为环境科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5.师资队伍的稳步成长与教学手段的不断改进。高水平、高素质、结构优化、质量优秀的教师队伍是环境科学专业发展的有力保障,而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等现代科技的发展对实现环境科学类专业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具有强大的推动作用。

二、环境科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学分要求

环境科学专业主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环境科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从事环境保护及相关工作的专门人才以及继续深造的专业人才。环境科学专业的学制一般为4年,实行学分制管

理,要求至少修满150学分方可获得学士学位。根据高等院校理工科本科

专业规范的要求,环境科学本科专业教学内容由普通教育(通识教育)内容、专业教育内容和综合教育内容三大部分17个方面构成。普通教育内

容包括: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经济管理,外语,计算机信息技术,

体育,实践训练等。专业教育内容包括:环境学,环境自然科学,环境技

术科学,环境人文社会科学,专业实践训练等。综合教育内容包括:40

思想教育,学术与科技活动,文艺活动,体育活动,自选活动等知识体系。

三、典型高校环境科学本科专业课程学分设置之比较

本研究选取南京大学、中山大学、吉林大学及内蒙古大学四所综合性

大学,进行环境科学本科课程学分设置的比较,以此为基础,分析不同高

校本科课程设置的特色与优势。四所综合性大学环境科学专业课程统一按

照通识通修课程,学科专业平台与核心课程,专业选修课程及教学实践课

程(毕业论文,综合实习,社会实践等)进行设置,四所高校中,吉林大

学总学分及通识必修课学分要求最多;内蒙古大学总学分要求次之,通识

必修课要求学分较少,但学科平台及专业核心课学分偏多;中山大学与南

京大学要求的总学分、通识通修课程、学科平台及专业核心课程、实践教

学学分大体相当。出各模块学分占总学分的百分比,其中必修课是指通识

通修课程和学科平台与专业核心课学分之和。就通识通修课程而言,内蒙

古大学通识通修课程学分占总学分的比例相对较低,吉林大学相对较高,

中山大学及南京大学通识通修课程所占比例居中;对于学科平台及专业核

心课,内蒙古大学所占比例明显偏高,达到40%,其他三所高校基本持平;对于专业选修课,吉林大学专业选修课学分所占比例较少,内蒙古大

学次之,中山大学与南京大学相对较高;实践教学中,吉林大学要求学分

比例较高,其他三所高校基本相当;就必修课而言,四所高校学分百分比

在61%~68%之间变动。此外,吉林大学增设课外培养计划,而其他高

校目前尚未开展此类计划。

四、结语

综上所述,四所高校必修课修读比例相当,课程设置遵循《环境科学

本科专业人才培养规范》,变动性相对较小。对于选修课,不同高校有不

同的设置方式,南京大学与吉林大学分方向设课,其中南京大学按照环境

化学、环境生物学及环境规划管理方向设课,吉林大学按照环境基础、环

境化学及环境规划与管理方向设课,中山大学与内蒙古大学未分方向设置

专业选修课。四所高校中,中山大学、南京大学、吉林大学、内蒙古大学

专业选修课学分占总学分的比例分别为32.48%、30.00%、14.14%、22.86%。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四所学校各有特色,南京大学、吉林大

学分方向授课,突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中“专”的特质,而中山大学、内

蒙古大学则体现“综合”的特性。其中,中山大学专业基础教育偏重于化

学课程的讲授,化学类课程占全部基础课的一半左右;南京大学侧重于培

养环境化学、环境生物学及环境规划管理方向的专业人才,课程设置专业

性极强;吉林大学集中加强学生专业实践环节,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及实

践能力;内蒙古大学则侧重于学生综合能力培养,加强教学与建设项目的

衔接,将环境影响评价、清洁生产、节能评估、工程设计等案例融于教学

过程,为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做好准备。环境科学专业几乎覆盖全国,综

合性大学中环境科学专业布点数最高。因此,以“厚基础、宽口径、重能力,有特色”的人才培养要求为目标,提高综合类大学环境科学专业人才

培养质量意义重大。环境科学专业特点决定其所需基础课内容广,专业课

门类多,然而学生在校时间有限,合理的教学计划、有效的课程设置、新

课程的补充、实践教学环节的加强都至关重要,对于这些环节的改进与创

新则是一个循序渐进、不断完善的过程。

实验课程教学环境科学论文篇四

实验课程教学环境科学论文

1教学方法

此外,笔者摒弃了以往实验教学完全依托理论教学的“依附性”、

“验证性”实验,将有关仪器分析、环境监测、环境工程原理、环境土壤

学等课程的实验纳入环境科学专业实验体系,进行单独设课,在大学3年

级开设。同时,利用实践教学和毕业论文等教学环节,为学生提供更多自

主设计实验、开展科学研究的机会,锻炼和提高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

2改进教学模式

通常实验仪器设备难以满足单独实验要求,或者实验过程多、任务重,实验时间有限,有些实验须采用小组实验。而小组实验中,有些学生有惰

性和依赖心,不利于对实验的理解和掌握,动手能力和独立解决、分析问

题的能力得不到培养,不利于独立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教学目标的实现。鉴于此,笔者在教学中将小组内实验分配到个人,合理安排每位成员的任

务和作用,进行合理分工和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和协作精神,同时应尽

量减少人为因素的偶然误差,保证实验数据的科学性。环境科学专业实验

每学期12个实验,由3个教师分班教学,采用10~12人/组分组进行讲解,做到每人过关。由于课程教学时间有限,教师可针对实验中的一个方

面进一步研究设计实验方法,如活性炭吸附实验仅考虑了活性炭投加量对

其的影响,而活性炭的制备原料和方法、孔隙大小、振荡时间长短、不同

的温度和pH值也对实验结果有一定影响,因此可以进行进一步研究,也

可以作为本科生创新实验和本科论文的选题。

3加强对备课和实验报告的重视程度

3.1做好预备实验工作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实验教学中,教师做好预备实

验至关重要。认真做好预备实验,可以确保实验教学效果,指导学生应对

操作过程中每一个细节问题,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教师应认真钻研,了解相关实验原理,并动手操作,结合实际进行调查。如,笔者对照有关教材和国家标准,对GB/T12496.10-木质活性炭试验

方法“亚甲基蓝吸附值的测定”实验进行了改进,采用标准硫酸铜比色法,在标准条件下初步得到的吸附值约为11ml。

3.2认真批改实验报告

培养学生科技写作和语言表达的能力实验课实验报告是实验过程的总

结与分析,是学生的实验成果和写作成果。因此,笔者以往当次实验课上

交实验报告的模式,要求学生做下一个实验时上交上一个实验报告,这样

学生有充分的时间查阅相关科研资料和分析处理数据,对实验的结果进行

科学的`论断,进一步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认真批改实

验报告体现了对学生劳动的尊重,在批改过程中,认真分析学生的实验步

骤是否规范、实验数据是否合理、问题分析是否正确、语言表达能力是否

准确,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认真学习的态度。

4完善评价体系

考核评价既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评定,又是促进学生不断提高综合素

质的动力。传统的以实验报告作为考核的方式,往往造成学生死记硬背或

者抄袭数据和报告,大大挫伤了学生实验的积极性。在新的考核体系中,

要注意实验报告与操作考试、设计与操作、理论与实践等多种形式的结合。还可以要求学生对实验以外专业知识进行综合运用,促进学生创新精神的

发展。采用平时实验报告成绩和操作考试进行综合评分,实验报告成绩占

50%(为每学期12个实验的平均分),操作考试成绩占50%(结合仪器和药

品进行有关实验的操作考试,并进行现场提问,要求学生回答)。

5结语

多年来,安徽师范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在环境科学实验教学中针

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作出尝试,学生普遍反映良好,选择考研的毕业生在研

究生初试和复试的成功率高,走上环境监测部门和食品管理部门等工作岗

位的毕业生表现良好,并做出了一定的业绩,用人单位也给予了一致好评。

型人才培养下环境科学论文篇五

实用型人才培养下环境科学论文

一、环境科学专业实践环节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一)传统的实践教学属于保姆式教学,实践环节极其薄弱

传统的实践教学绝大多数是由教师组织,教师准备好药品与器材,并

告知学生每个实践步骤与操作点,学生被动参与,基本不用动手。这种实

践教学模式难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学生对教师依赖程

度高,缺乏独立性,不利于学生的独立操作能力培养,学生深入拓展的空

间不足、钻研潜力没有得到启迪和开发。如环境科学专业学生认识实习主

要涉及污水处理厂、垃圾焚烧场、生活垃圾填埋场等的参观,但由于学生

人数众多,学生只能跟在指导教师后面听听看看,这导致大多数学生听不

到也看不清。由于认识实习时间太短,只能安排学生一天参观1-2家企业,这导致认识实习所起作用有限。

(二)环境科学专业实践内容缺乏系统性与科学的组织与管理

笔者从其他高校的调研与所招研究生面试中获悉,许多院校的实践环节基本没有,只有少量的实验课程,或者只有环境化学、环境监测等少数几个实验,并且属于教师准备充分,学生进行简单验证性的实验,实践教学内容几乎为零。

(三)实践教学以集中参观为主,难以培养学生的独立思维能力

大多院校的实践教学仅以参观为主,形式大于内容,不能反映污染产生与治理过程中出现的千变万化的情况,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这不能反映理学统筹兼顾的大局观念,更解决不了生产过程中出现的新老问题,而且还会导致恶性循环的产生。认知实习的参观部分,学生根本无法听到学习单位指导教师的讲解,更不要说进行相应的体验或操作了。这不能体现新时期环境科学实践教学任务和培养目标,不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

(四)实验教学与实践教学脱节,无法有机地结合

大多院校的实验课程只是开出一些简单而花费少的实验,根本无法与今后的实践环节相匹配,更无法与生产实践相结合。而开出的许多实验是根本不用或已淘汰的。实验,有的实验因为经费短缺,只能由教师演示一下;有的实验内容老化脱节,无法满足时代的需要。如监测方法中COD的测定、PH的测定等还是选用老式的滴定方法,而不是与目前我国环境监测的国家标准方法相一致。这导致学生进入实践或生产过程中后会出现学过实验,但还是不会做,而国际先进和国家标准方法没有学过的现象。

(五)只重视实践的数量与时间,不注重实践过程的质量

有的学校实验教学工作是以工作量进行任务考核的,这导致教师只考虑自身的实验工作量,而不考虑学生是否能从实验过程有所收获。学生由

于学不到有用的东西,无法真正从实践中获得纠错的能力,导致自身实际

动手能力不足。

(六)缺乏“基础与前沿相结合、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的教学

体系

由于缺乏“基础与前沿相结合、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的教学体系,目前的教学难以满足环境科学本科教学内容的要求,学生独立创新能

力和实际动手能力还有待提高。如何让环境科学专业学生在加强基础理论

学习的同时,提高实践教学内容,让学生有机会从实践中获得纠错的能力,为创新性人才培养服务,是目前环境专业人才培养的关键所在。

二、实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实践教学的方向

实践教学不仅仅是巩固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操

作能力。实验教学能让学生做到在工作中少犯错误,能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它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能为学生参加实

际工作提供前期的准备,为毕业生今后从事相关专业活动打好良好的基础。

(一)建立教研合作的实验室建设模式,解决实践教学的设备问题

教研合作的实验室建设有利于实践教学。将科研仪器与设备应用到部

分实践教学环节中,这既解决了设备重复率和闲置率高的问题,又为创新

性实验开创了基础。前沿实践教学可激发本科生对研究型课题的浓厚兴趣,吸引部分本科生进入课题组参与项目研究,为课题组今后的研究生招生提

供前期培养。让本科生参与科研项目,接触一线科研,并与硕士生、博士

生及教师在一起进行开放性研究,协助他们完成一些基础技能培训与仪器

设备的精确使用,能为将来的应用打下坚实的基础,为他们的创新性想法

找到突破口。

(二)开放实验室,学生自主进行实用型实验

环境专业的实验课程一般每年只有1个学期的教学任务,许多仪器的

年使用周期仅1个月左右。建议进行教研合作的实验室建设模式,实行开

放性实验室,让学生们可以不受限制地进行相关的探究与实验,让开放性

共建实践平台的教学周期延长1个学期,这样既提高了设备的利用率又降

低了实践教学对资金的需求。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与实验室预约,提

出实践所需要的仪器设备、药品和具体的时间安排,教师仅做一些必要的

启发和指导,学生自己动手进行实践研究,实践的全过程都以学生为主体

完成。

(三)博士生/硕士生/本科生协作培养模式

由于教师的数量和时间有限,通过博士生、硕士生对本科生进行传帮

带的方式能加强实践教学。本科生可以通过与相关实验室或研究团队合作,成为研究团队的一个小成员,从帮助博士生、硕士生洗试管、烧杯等开始,逐步进行简单的测试、分析、采样,在熟悉实验仪器操作的基础上,进一

步完成自己的毕业设计,从而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完成好毕业论文。

(四)校企结合的实践教育基地的建立

一方面,可以通过与上海多家污水处理厂、自来水厂、职业技术培训

中心、环境监测中心与环境监测站等合作,让本科生在大三到大四时可根

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与实践性研究的需要,通过教师推荐直接进入对口相关

企业,将实践任务直接与企业研究对接,由学校与企业共同管理指导,并

聘请企业的技术人员进行专业性一对一指导学生的创新性课题或实践性课题。另一方面,大四后期,大部分学生的学习任务基本完成,学生进入今

后工作单位实习或见习,这时,可由学校教师与企业共同指导,让学生们

尽快能将所学应用于实际工作中,达到实用型人才培养的最终目的。

(五)建立高素质的实践指导教师队伍

首先,建立一支结构、层次、数量合理且相对稳定的高素质实践指导

教师队伍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关键。如:实行职称评定教学一票否决、教

授必须参与本科实践教学中的一个环节等措施,以吸引优秀的教授、副教

授参与实践教学,择优聘任高学历人员加入实践技术队伍。所有专业理论

课教师都应参与综合实践的指导工作,这样理论课教师与专职实践教师可

以经常交流经验并共同探讨不断创新,由教师变为导师,实践教学内容,

以适应新时代环境科学的发展。其次,对专职实践指导教师进行理论与技

能的双重培训。实践指导教师素质的提高保证了教学体系、教学内容、教

学方法、教学手段的各项能紧跟时代的发展步伐,为综合实践的开设提供

了技术保障。

三、环境科学专业实践教学课程体系的设置探索

东华大学环境科学专业成立于。其在成立过程中注重专业特色与实践

环节,在本科生开设环境科学基本教学实验,如环境监测实验、环境化学

实验、化工实验、微生物实验、环境生物技术实验、生态实验、生化实验

等实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开设了实践性课程体系,进行了环境科学专业实

践教学环节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意识、设计能力、统筹规划能力、区域管理能力等方面的探索,提出并建设了科学合理的环境科学实践类课

程群。具体建设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认知实习

(二)生态实习

大三暑假期间进行生态实习,到浙江天潼山进行为期3周的生态调查

与研究。在教师的引导下组织学生进行野外调查和野外采样,将调查和采

样的结果拿回实验室分析研究,让学生独立撰写实习报告,在此基础上由学生通过实习过程搜集资料,结合当地的实际,自由设计一个与生态环境有关的小课题。教师提供指导与研究设备,让学生在已有的基础上进行小课题的设计并进行自主研究,并抽2-3天时间到野外进行生态调查与研究,完成一篇小科研论文,并在最后进行讲解与汇报,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环境生物课程设计与实践

由3-5人组成的研究小组自行组成研究团队,由教师指导,在现有的实验室与分析测试能力的基础上,应用整个学校的分析测试中心,环境专业实验平台,自主进行研究性的课程设计与创新。设计的研究课题申报国家大学创新实验与上海市大学生创新实验研究课题或成为课外科技活动的起点,学生通过至少1个学期的设计、实验和研究,最终获得研究成果报告并完成相关论文。

(四)毕业实习

大四时进行毕业实习,主要进行水处理实践或到上海环境监测中心进行为期3-4周的生产实习,学生可以直接参与环境监测中心的各种监测活动,并最终由实习单位进行相应的考核与评分。

(五)毕业论文

通过以上的实践环节后,学生再进行毕业论文设计。通过毕业论文设计、开题、中期检查、论文答辩等过程,让学生最终将所学的环境科学基础课程全面有机地结合起来,并完成相应的理论与实践、实验与实践、学习与创新的结合过程。毕业论文设计采用研究生毕业论文的模式进行管理与控制。

环境与科学论文篇六

环境与科学论文

生态环境与科学技术的变迁

(一)生态文明与科学技术的关系

从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念的理论研究出发,随着科学技术的日益发展,

人类社会的生态问题越来越呈现多样化的姿态。科学技术的异化造成了人

们心态的变化,人们只能看到眼前的发展利益,而忽视了对于资源消耗、

环境破坏造成的恶劣影响。科学技术并不是生态问题产生的唯一原因,但

是科学技术所带来的消极影响却是我们不容忽视的。生态危机是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矛盾作用下的产物,相对与资本主义社会,人类文明虽然达到

了更高的层次,但是环境问题始终是困扰着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原因。

(二)生态文明对科学技术发展的现实要求

科学技术的发展是一把双刃剑,我们在享受科学技术成果的时候,也

在承受着科学技术异化的产物。柴静的一部《穹顶之下》以真实的数据呈

现了雾霾对于人类社会造成的恶劣影响,究其根源是科学技术发展下人类

社会对于环境的肆意破坏。生态环境建设刻不容缓,以生态辩证法的角度

来看,从单一现代性走向多元现代性是现代性自我否定的结果,也是构建

生态文明的必然要求。在全球化发展的今天,不同的生态参与主体产生了

不同的环境问题,由环境问题衍生的道德问题、健康卫生问题等呈现了多

种的问题形态。环境的保护已经成为了关系到我们生存发展的主要问题。

尊重自然资源的保护,以科学的理念和健康的生活模式作为指导,在生态

文明建设的模式下,保留我们最为传统的民族文化,为子孙后代留下一片

可以生存的空间。

二、科学技术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协调发展途径

(一)创新驱动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统一

科学技术与生态文明建设都是社会主义建设的必然选择,科学技术的创新驱动是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动力。通过科学技术的有效指导实现对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有效提升,咱满足生产生活的基础上,通过创新实践带来更多的生产力发展的可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环境下,将科学技术作为提升我国社会生产力和综合竞争力的和总要因素,在保障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发展方向的基础上,实现对我国利益的维护。科学技术创新是在继承和发展的基础上实现的,对于传统的生产经验和技术特色我们更应该继承和发扬,不断的挖掘技术创新点,在总体规划和部署的基础上,推动科学技术创新的稳步发展。同时科学技术创新应该善于学习和借鉴,通过对国外先进的技术人才进行有力的吸收,在不断的摸索发现的过程中实现科学技术的创新发展,为生态文明建设创造更多的科技成果。

(二)生态文明理念与理论建设的统一

在技术上实现创新,在生态文明的建设理念上也要实现科学的发展。科学技术的发展让人们看到了巨大的经济利益,经济的快节奏发展让人们迷失在利益和欲望的追逐之中。最根本的还是需要从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识上提升人们的思维模式,通过形成生态文明的建设理念,促进人类社会思维方式、生产和生活方式的科学发展。注重对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念的理性把握,确立科学的科学技术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思维模式,树立大众普遍的生态文明建设的观念,倡导多元化、健康化的生态文明建设模式,构建合理的生态文明建设途径。以马克思主义生态辩证法为生态文明与多元现代性的实现提供了哲学基础,实现技术成果和理论成果的丰富统一,促进人类社会文明不断的发展。

环境科学概论论文2000字范文

环境科学概论论文2000字范文 我整理的环境科学2000字论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环境科学2000字论文篇一:《论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伦理》 摘要:论述了生态环境问题,即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的被破坏;分析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实现“代际平等“;提出可持续发展战略旨在促进人类之间以及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的另一个目标。 关键词:环保;可持续发展;环境伦理 一种文明如果把掠夺和征服自然视为自己的价值。那么,环境污染与生态危机的出现就是必不可免的。环境危机是不能通过单纯的技术手段来解决的。 我们要突破技术决定论的局限,把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放在文明转型和价值重铸的大背景中来加以思考,从世界观和价值观的高度寻找环境保护的新支点。 保护环境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也只有实现了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才能真正得到有效的保护。无论是从全球范围,还是从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人类文明都发展到了这样一个阶段,即保护生态环境,确保人与自然的和谐,是经济能够得到进一步发展的前提,也是人类文明得以延续的保证。要实现保护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我们需要做的事情非常多;从环境伦理的角度看,我们需要同时调整好三对关系,

即人与自然的关系,当代人与后代人的关系,以及当代人之间的关系。 一、生态环境问题 生态环境问题,首先表现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的被破坏。发生于20世纪后半叶的人与自然之关系的总体性危机,是人类沿着工业文明的轨迹向前发展的必然结果。工业文明的价值指针是狭隘的人类中心主义(或人类沙文主义)。这种狭隘的人类中心主义以近代的机械论世界观及(人与自然的)二元论为基础,把人与自然对立起来,认为人是自然的主人和拥有者;自然被演绎成僵死的原料仓,毫无内在价值可言;人的使命就是去征服和占有自然,使之成为人类的奴仆。作为人类中心主义硬核的世俗人本主义,则把人完全理解为一个受其感性欲望驱使的“奴隶”,认为人生的目的就是使这些欲望得到满足。既然文明的指向是使人的欲望的满足,那么提高人类征服和掠夺自然的能力,使人们的越来越膨胀的欲望得到满足,便成了近现代文明的基调。 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目标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实现“代际平等”。确实,环境危机之所以引起人们的普遍不安与广泛关注,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环境危机不仅影响了当代人的生活质量,还威胁着后代人的生存。 在人类以往的历史中,由于人口的稀少以及人们所掌握的控制与破坏自然的力量非常有限,因而他们对自然的开发离自然的承载极限还非常遥远。相对于稀少的人口及有限的开发力量而言,自然的财富可以说是无穷无尽的。人们无须担心自己的行为会毁灭后代的生存家

环境科学论文(优秀7篇)

环境科学论文(优秀7篇) 科学论文篇一 天然材料的包装设计往往是以其鲜明的民族艺术风格特色和独特的艺术品质感受给大众带来不俗的印象。很多时候,天然材料的绿色包装设计作为一种有效的设计载体向受众传递产品的优异性,天然材料包装设计是绿色环保设计的有机展现,更是彰显了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一、天然材料与绿色包装的关系 (一)对天然材料的认识 材料的选择是包装设计中的重要环节,更是有效表达设计创新性的一种有效存在,天然包装设计的美在于其具有不同层次,具有改良性。最为乐道的是眼下天然材料的包装设计是符合市场价值规律的,不会脱离社会和市场。 天然材料包装设计体现了人类审美意趣,也印证了它为服务人们的生活需要为主旨,将不断丰富的审美过程与实用性运用到具体设计中。 (二)对绿色包装的理解 生态平衡,环境可持续发展;人类自身健康安全意识:自然以及舒适简约的设计理念;长期发展设计思想。这在绿色包装发展的理念上也是包装文化观念层和精神层上的一种升华。从内置物的实用性到包装设计文化的审美情趣、材料形式和创作的风格彰显了审美潮流到市场消费的规律。 (三)天然材料与绿色包装设计的视觉表现 包装作为普遍化的一种艺术设计体裁,它可以将民族精神、企业精神或设计师的精神选择性的融入到设计中。绿色包装设计在今天大多易见,

受环境与不同因素的影响,为了给人留下深刻的视觉印象,包装设计不得 不充分考虑到设计定位与设计理论。 包装有着与人近距离接触的属性,良好的视觉表现会给人带来耳目一 新的视觉冲击力,渐渐成为商品销售好坏的有力因素。包装设计在社会上 影响力愈发广泛,在包装的设计中,材料的视觉感受是来自于眼睛对其材 料表面特征的感知,我们直观的接触天然材料并感受到其材料质感,良性 的将产品的固有属性与天然材料的绿色设计进行探讨,从而与之完美结合 起来,其包装的视觉表现与内置物的主体属性有效的融合。设计师通过包 装材料的选择,从而是产品增添了浓厚的地域色彩与情感共鸣。 (四)天然材料c绿色包装设计的文化融合性 科学技术和文化艺术的不断发展与交流的今天,促使了设计界的元素 语言的交流与发展。包装设计更是以以不断追求突破地视觉艺术表现形式 和彰显深层次的内涵,更直接、更准确的展现现代艺术设计的创新性特征。 天然材料本身散发出的自然质朴气息与醇厚乡情的特色就是对消费者 的一种潜在情怀上有力吸引,换句话说,天然材料的自身属性是对所包装 产品的包装风格有所影响的。在天然材料作为包装材料的设计使用中,它 是与其自己含有的内在含义具有协调一致性的,从而确切的传递出所要表 达的文化灵魂,给予包装设计崭新的界说与崭新的视觉表现和触觉感受。二、天然材料与绿色包装设计应用的可行性 (一)天然材料的绿色包装在设计美学角度中的体现 包装设计是艺术设计的一种,在谋求信息表达、信息传递的同时自身 本也是作为一传播过程中的艺术品。绿色包装设计中运用丰富的艺术形式

环境保护论文(通用15篇)

环境保护论文(通用15篇) 环境保护论文(通用15篇) 在社会的各个领域,大家或多或少都会接触过论文吧,论文是指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的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文章。写论文的注意事项有许多,你确定会写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环境保护论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环境保护论文篇1 摘要: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而公路是发展国民经济的基础,国民经济的蓬勃发展又带动了公路建设的步伐。本文针对公路环保问题从景观、生态环境和生活环境三方面进行了阐述,并且论述了解决公路环保问题的对策和政策,强调达到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双赢才是最终目标。 关键词:公路建设;环境保护;污染 环境问题一直困扰着我国,而环境保护也已经成为了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伴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系的不断发展与完善,对于公路的建设也越来越上心,随着近年来我国公路建设里程的不断增长,我国的汽车拥有量也呈持续增加的趋势在不断的增长着,公路建设在国民经济体系综合运输中所占据的位置也是越来越重要,但是由于公路建设的高速发展,一些公路污染问题也逐渐凸显出来,这些污染问题对周边环境的影响也非常大。 1、公路对环境的影响 公路对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公路对社会经济生态环境、大气环境、声音环境及自然景观等的影响。 公路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包括:新建公路对动、植物生活环境的影响、对占用土地造成的土壤流失的影响、对农作物环境的影响以及公路对水环境的影响,尤其是对饮用水源的影响。公路对大气环境的影响。主要是指公路在建设当中产生的扬尘和在道路通车以后车辆排放的污染。在施工期间,公路施工的特点之一是大量开挖土基,少则几十万立方米,多则上百万立方米,造成的粉尘污染是相当严重的。在公路运

生态环境论文

生态环境论文 篇一:生态环境与保护论文 尊重自然,善待自然 二十世纪中叶以来,环境问题已经成为整个地球的一大危机。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环境受到了严峻挑战,生态环境遭到了严重破,各种污染事故频频发生。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当今人类面临的全球性问题之一,已经成为我们国家乃至全世界的头等大事。 但是现在,触目惊心的环境污染随处可见:天空昏暗、空气污浊、污水横流、垃圾围城……连远在冰天雪地的南极企鹅体内也发现DDT等农药残余,珠穆朗玛峰遍地狼藉?蓝天碧水已经成为许多人儿时的记忆和遥不可及的梦想。人类必须意识到,人的生存无不依赖于自然生态系统。人类文明与大自然的命运已紧密结合在一起,就如同心灵和躯体一样密不可分。 我么每天都面临着因为自己对环境的不加爱护而引发的自然灾害,自然灾害也分为许多种类,地震灾害、地质灾害、气象灾害、洪涝灾害、海洋灾害、农业和林业灾害。这些简单的词语引发的自然状态无时无刻不在威胁着我们的生活。今天,人类不能再以一个征服者的面目对自然发号施令,而必须学会尊重自然、善待自然,自觉充当维护自然稳定与和谐的调节者。从一个号令自然的主人,到一个善待自然的朋友,这是一次人类意识的深刻觉醒,也是一次人类角色的深刻转换。 1972年开始起步,北京市成立了官厅水库保护办公室,河北省成立了三废处理办公室共同研究处理位于官厅水库畔属于河北省的沙城农药厂污染官厅水库问题,导致中国颁布法律正式规定在全国范围内禁止生产和使用滴滴涕。1973

年成立国家建委下设的环境保护办公室,后来改为有国务院直属的部级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各省{市、区}也相继成立了环境保护局{厅}。 我们应该倡导一种保护自然、拯救自然的实践态度,今天,人类比任何时候都能领略到气候变化的威胁。如果人类再不行动,那么100年后,巨大的热浪将会席卷地球每一个角落,海洋中漂浮的冰山将有可能融化得无影无踪。保护自然,修复自然,维护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与和谐,应当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真能如此,新世纪的人们将会迎来新的希望,人类文明将会走向光辉的彼岸 不可否认,环境保护是一个庞大的、系统性的工程,关系着千千万万人的命运,所以,这也需要所有人的配合与努力。我们知道,人类只有一个地球,而地球正受到各种污染的侵袭:废物污染、水质污染、空气污染、噪音污染等等。如果有那么一天,地球不堪重负,我们只有死路一条。所以,作为地球上的一员,我们不能仅仅担忧和抱怨,而必须加紧行动,像爱护我们的眼睛一样爱护我们的地球。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首先,我们应该尽量少用或不用一次性的用品:一次性筷子,一次性饭盒等等。虽然这些物品给我们带来了短暂的便利,却使生态环境付出了高昂的代价。其次,我们应当节约资源,减少污染。具体来说就是,节约用水,节约用电,不乱扔垃圾,同时注意回收和循环再利用等等。只有这样,我们才不会透支我们有限的资源,才不会给我们自己和我们的后代留下遗憾。 最后,我们应当学会保护动物,保护植物,与其他生物和平相处。因为,其他生物也是地球上巨大生物链上的一个重要环节,缺少了它们,我们的生活也将受到影响!

生态环境保护论文(8篇)

生态环境保护论文(8篇) 保护生态环境 本来地球上只有动物,直到有一天人类出现了。本来,动物活得很快乐。后来人类在他们居住的地方建了房子,现在动物很生气。 我知道现在的情况,就今天日本地震,最近经常发生地震。地球有可能在几年后灭亡!现在许多动物或昆虫将要死去。地球上发生了许多可怕的事情。最近,许多人死于大地震。现在它们越来越严重,影响地球,破了一个大洞。现在人们正在伤害动物,并导致它们失去很多。 我们可以从地球上的大洞知道现在发生了什么,我感到非常害怕,因为最近许多地方发生了地震。以前的地球比现在差很多。与现在不同,地震经常发生。前地球就像美丽的水钻。今天的地球就像一场灾难。我们的地球现在很难过,因为人类在毁灭地球,所以要尊重地球,不让它破个大洞。 要补地球上的洞,要从吃素开始,不要浪费电。 如何做好环保工作 环保就是环保。只有有了好的生活环境,才能快乐的工作,身心健康。 由于工商业的进步,它带来了各种污染,严重破坏了自然环境。因此,做好环境保护是我们的责任。怎么才能做好?您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 1.垃圾制作少:买日用品,最好自带购物袋,减少垃圾、塑料袋等不能分解的东西,最好不用。 二、做好垃圾分类工作:对资源垃圾、一般垃圾、餐厨垃圾进行充分分类。资源垃圾可以回收利用,制成有用的物品,可以减少垃圾,变成新产品。真是一举两得。 3.不污染环境,不乱扔垃圾,不制造噪音,不鸣笛,不在工厂乱排放污水,不在汽车和机车上乱排放黑烟,不污染空气,让我们的环境变得干净美丽。 环保工作不能单靠政府或某个人,而是靠我们大家共同努力做好环保工作,让我们的生活环境永远是绿色的,绿色的水永远是流动的。 学习环保 环保是当今社会最重要的问题,因为人们不断消耗能源,产生大量二氧化碳,所以地球开始生病,冰山慢慢融化。为了拯救地球,将4月22日定为“地球日”,

环境污染与保护论文3000字(通用5篇)

环境污染与保护论文 环境污染与保护论文3000字(通用5篇) 环境污染与保护已经成为当今社会的重大问题。以下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环境污染与保护论文3000字,欢迎大家查看。 环境污染与保护论文篇1 摘要: 人类在经过漫长的奋斗历程后,在改造自然和发展社会经济方面取得了辉煌的业绩,与此同时,生态破坏与环境污染,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已构成了现实威胁。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实现人类社会的持续发展,是全人类紧迫而艰巨的任务。因此,环境保护与实现可持续发展,是一个一而二,二而一的任务。保护环境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也只有实现了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才能真正得到有效的保护,保护生态环境,确保人与自然的和谐,是经济能够得到进一步发展的前提,也是人类文明得以延续的保证。 关键词: 环境保护;温室效应;臭氧层;固体废物污染;可持续发展;和谐发展。 环境污染与保护已经成为当今社会的重大问题。上个世纪,人类社会的文明得到了飞跃的发展,科技飞速进步。人类用环境的代价换来了社会的进步。今天我们享受物质文明的时候,被污染的环境也同时在向我们索要代价。环境遭到的破环。已经达到了刻不容缓的程度。当今世界环境污染问题涉及到许多方面,其中最显著的有以下几个: 1、二氧化碳的“温室效应” “温室效应”是当代人类社会面临的全球性环境问题之一,如果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气体含量增加1倍,全球的年平均气温将升高1.5~4.5℃。科学家预测,随着人类活动产生的温室气体大量增加,到2100年,全球气温将上升2~5℃。随着温室效应的不断增强,将对人类生存环境和社会经济发生重大影响。有的科学家认为,随着全球气候变暖,两极冰雪会部分融化,从而导致海平面上升,使沿海的一

环境保护的论文1500字(通用6篇)

环境保护的论文 环境保护的论文1500字(通用6篇) 在平时的学习、工作中,大家都写过论文吧,论文是对某些学术问题进行研究的手段。怎么写论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环境保护的论文1500字,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环境保护的论文篇1 在香气飘飘的草地上,我与蝴蝶共同玩耍;在郁郁葱葱的森林里,我与小鸟一起交谈;在广阔无垠的海洋上,我与海豚一同跳跃;走在那一望无际的草原里,吮吸这草原的气息,欣赏着阳光的沐浴,每一天都是那么的轻松,我仿佛进入了童话般的天堂,我们生存的家园,——曾经的地球。 它曾经是一个美丽的蓝色水球,人们在那里安居乐业,休养生息,和谐相处,可是如今,地球已经变成一个千疮百孔的灰色星球,环境遭到严重的破坏,白色的塑料袋在城市的上空肆无忌惮的飞舞着;臭气熏天的污水严重的危害着人们的健康;乌黑的烟囱排放着令人厌恶的烟雾……这一切都是人类造成的,有些工厂为了减少投资,将废水随意乱排,有些人为了方便将垃圾随地乱扔,人类如此的自私,如此的愚钝,更是如此的可耻,是人类让那曾经的地球灰飞烟灭,让我心目中的快乐家园不复存在。我为周围环境的恶化感到伤心感到心痛,为了不让环境更加恶劣,我立志做一名环保小卫士,与此同时,我们学校组织了爱绿护绿活动,去学校附近的七贤广场去打扫卫生,并宣传爱绿护绿活动,这次活动的主题是“环保在我心中”。 我们每个人分工明确之后,同学们就行动起来了。此时的我心中无比兴奋,无比自豪,我终于可以为环保而做出贡献了,去尽一个环保小卫士应尽的义务。当我看到一个年轻时髦的女士正在吃着零食悠闲的坐在那里时,便有点忐忑不安,担心那个人吃完后会毫不犹豫的把零食袋扔在凄苦的大地上,然而不出我的意料,他竟然放肆的这样做了,真的让我的心从悬崖顶瞬间摔到了深谷里我实在不能原谅她,走在她的面前,弯腰把零食袋捡起来,又对这个可恶的女人说:“你

保护环境小论文范文

保护环境小论文范文 提出我们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宁要绿色青山也不要金山银山,可见保护环境对于人类的延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保护环境小论文,供大家参考。 保护环境小论文范文一:公路设计中的环境保护与景观设计 公路设计在考虑安全、耐久、便利性的同时,还要引进环保、美化和人文等景观设计理念,需要着重考虑道路景观设计改善行车环境,创造景观空间的特点,促使可持续发展理念深入到公路设计中。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道路基本功能的需求,已经转移到对环境保护和景观审美的需求。 1环境保护设计原则 1.1自然保护 施工环境保护,首先要结合实际情况保留路基范围外的树木,不能随意砍伐毁坏道路两边的灌木、树种、植被,尽可能的保护原有生态植被,路基范围内的树木可以移植到道路两边。在山区建设的公路,还要考虑山体滑坡等自然灾害,尽可能的保留原有植被,减少水土流失和表土侵蚀。 1.2水文保护 道桥建设时,要严格监管,对机械设施定期维修,防治机械油料漏泄对水流造成污染,建筑废弃用材不能随意扔到水里,冲洗建筑材料的废水,要沉淀后再排入水中。施工中的化学用品,要妥善安排,在建筑工地设置临时排水设备,防止暴雨等自然灾害,对其冲刷流入河流,危害当地自然生态[1]。还有石灰搅拌场地、沥青库生产的废水。废水只有在检测PH为中性时才可以排放,而固体垃圾可以焚烧填埋处理的则要及时处理。在道路运营时期,如遇多雨季节,道路管理部门要定期做维修管理工作,在河流流经路段,加强巡查和做暴雨风险应急措施。 1.3声环境保护 道路工程在施工过程中会产生严重的噪音,在施工阶段会干扰到

沿线居民休息和日常生活。所以施工单位要尽量使用噪音低的机械,把噪音大的机械施工时间段集中在白天,严禁夜间休息时间进行打桩作业[2]。施工夜间运输,要减速慢行,争取不用想到当地居民的正常生活。1.4大气保护道路施工基地建设,需要混凝土搅拌,混凝土搅拌是道路施工期的固体污染源,如果没有防尘防治措施,周围的环境空气质量将受到影响,下风向150米的范围内,粉尘浓度在2.0mg/m2。因此,在进行混凝土搅拌时,需要加装除尘装置,以减少空气粉尘污染。 2景观设计原则 2.1功能性 道路景观设计的首位条件是道路的功能性,以保障车辆安全、畅通无阻为前提。保障道路的功能性,是其设计的前提。但是,为了适应经济发展需求,可能不得不违背生态法则,改变道路周边的环境。一定情况下,想要保持道路的原本面貌是不切实际的,只有在保障道路基本功能的前提下,对生态进行补偿重塑,或者是对其进行景观设计,把工程建设为景观,营造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环境。 2.2自然优先性 在建设公路时,要遵从自然的特有规律,不能在破坏生态的前提下换取经济发展,否则将引发严峻的生态灾害。景观设计理应尊重自然环境的自在行,不能大肆破坏道路沿边的自然植被,或者将施工废弃物丢弃在施工场所。当前自然环境生态恶化,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成为时代主题。因而,道路设计要考虑自然发展规律,促使公路建设走向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轨迹。道路建设对自然生态存在一定的干扰性,景观设计要将干扰程度控制在适当的范围内,设计构思以尊重自然为前提。 2.3可持续性 可持续发展是当前经济、社会、资源的综合性协调,道路景观的可持续性在于时间的延续。公路景观的组成系统范围较广,在进行设计时,需要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分析,立足道路发展现状,在结构与布局上,设计出具备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的协调统一系统[3]。景观

环境科学论文(5篇)

环境科学论文(5篇) 环境科学论文(5篇) 环境科学论文范文第1篇 环境设计专业是一门相对较新的专业,各个方面都还没有完善到位。自1988年国家教委设立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简称环艺专业)以来,各种类型的院校开设了这一专业,他们大都集中在艺术院校、综合类院校及其他专业高校、职业院校、师范院校。各种不同的院校在开设这一专业中,其课程设置也不同。综合类院校中的环境设计专业的课程以建筑类课程为主,结合艺术类课程的基础训练来支配相关的课程,形成了独特的课程体系;艺术类院校中的环境设计课程以室内设计为主,相应增加景观设计和建筑城市规划设计的课程,也形成了独特的课程体系;高职类院校的课程体系更注意社会的有用性,因此,各类学校中的环境设计学科专业的课程是把建筑学、园林设计、室内装饰设计、平面设计、造型基础设计交融在一起,涵盖了自然学科、社会学科、艺术学科、建筑学科等多学科内容。2021年改革之后,各个学校在课程设置、课程内容等方面都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 1、课程设置 现在许多本科环境设计专业往往还是沿用2021以前的环境设计课程设置,做出的改动也只是简洁的拆分课程,增加授课时间。详细体现在追求大而全的课程设置,没有更多的完善课程体系,使同学不能够用心于重点的关键课程,以至于贪多嚼不烂,不利于学问的消化汲取。

2、课程内容 课程内容上照旧是多传授设计理论等基本学问和设计方法,不注意详细实施当中消失问题的解决方法和突况的应对等实际问题,没有把所学学问系统的联系应用于实践中。另外,有些学校还停留在装饰、工艺美术的层面,在大一阶段没有把培育同学的创新和专业设计思路放在首位。有的学校在培育同学的综合素养方面还处于原始的等待自我觉悟状态,也没有仔细的下功夫启发。因此授课范围的广度、教学的实践性和同学的自由度等等方面得不到保证,于是同学设计出来作品的创意性也大打折扣。 3、同学和社会的联系 由于各种各样的缘由,在市场经济的背景下,许多学校没有准时有效的和社会需求相结合,造成毕业出来的同学动手力量较差,自主学习动机不强等一些问题,在毕业之后给他们自己和所在单位造成麻烦,也影响了同学自己将来在环境设计行业中的进展。 二、本科环境设计专业教学改革的探究 1、精简统一课程 精挑细选出适合市场需要的课程。有目标,有挨次,有重点的培育符合时展和市场需求的专业人才。环境设计专业中就可以删除与小环境设计关联不大的城市景观设计、建筑外观设计等宽泛的环节。同时,还要删掉太多的艺术性、装饰性的课程,合并到基础课程中去,结合设计方法的学,让同学在大一、大二就能自我架构起专业的设计框架。教学中可以在大三阶段分专业方向统一调整课程,使同学依据选择的室内设计和景观设计不同的方向,有针对性的进行学习。

生态环境的论文(精选9篇)

生态环境的论文 生态环境的论文(精选9篇) 在日常学习和工作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论文吧,借助论文可以有效训练我们运用理论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的能力。写起论文来就毫无头绪?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生态环境的论文(精选9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生态环境的论文1 我国的国土面积广阔,在世界上排名第三,在广阔的国土下,森林资源的占地面积非常少,我国的人均森林资源占有量是世界人均森林资源占有量的5%,由此可以看出,我国的森林资源占比需要进一步优化,通过。只有这样才能够促进林业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建设工作的进一步开展。而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在自然环境遭到破坏的情况下,人类子孙后代的繁衍生息将会遇到难题,面对这样的情况,我国应大力支持林业发展,同时应提高对林业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的重视程度,通过林业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建设,构建和谐家园,为子孙后代的繁衍生息打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1、因地制宜开展林业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工作 在林业生态环境与建设工作开展过程中,森林资源是非常关键的因素,而我国的森林资源分布并不均匀,东北地区的森林资源较为充足,而西北地区的森林资源十分匮乏,面对这样的情况,在落实林业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工作过程中,就应因地制宜开展这一工作。在东北地区等林业资源丰富的地区,应侧重于林业生态环境的保护,而在西北等森林资源匮乏的地区,则应侧重于林业生态环境的建设,先增加森林资源,然后进行环境保护,这才是正确的策略。因此,在森林资源匮乏地区,应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等选择合适的树种进行培育,育树成林,之后再落实林业生态环境的保护工作。 2、拓展林业生态环境保护以及建设工作资金筹集渠道 林业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建设工作在开展过程中,需要耗费大量的资金,而此方面工作的落实资金主要来源与国家财政拨款。近几年来,

环境科学论文六篇

环境科学论文六篇 环境科学论文范文1 本科毕业论文作为高校之中的最终一个学分内容,应当把它的严厉性与课程等同起来,要以对待上课的责任心去对待本科毕业论文。相关的文献报道已有许多[1~3],在此不多表述。 2利用环境科学的大方向,加强同学在本科毕业论文中的自主设计力量 国内外对中国同学的普遍熟悉是解题力量很好,但提问力量或者制造力量很差,因此,我们更盼望毕业论文能够让同学充分发挥其制造力或者设计力量,而不是像应付一般考试一样根据老师的支配和设计按部就班的一路做下去。如何选题就成为毕业论文指导模式调整的主要内容。环境科学的内容涉及面广,而且专业性较强,毕业论文选题要顾及专业性、讨论性、时限性等多个方面,现有的毕业论文指导模式主要是依靠专业导师的科研项目开展的,也有少数同学是自主选题进行讨论的。我们鼓舞同学进行自主选题的讨论,在我校也设立了高校生创新基金赐予资助,但由于本科生的专业基础学问相对还比较差,因此需要相关导师更费心的进行指导。特殊是对于环境科学这样掩盖宏观到微观的综合性学科,一方面要避开消失选题过大过空工作量来不及做,另一方面又要避开讨论过细过深导致经费缺陷的问题,必需先选好合适的题目,订立可行的试验方案方案再开头试验。避开消失由于缺乏阅历导致遇上难以解决或者过于简单的问题导致试验失败的状况。而对于大多数跟着老师做课题的同学而言,我们建议导师

让同学先动手制定试验方案,然后与其进行争论修改定稿开展试验。并坚决反对将本科生当做洗碗机,仅仅跟着讨论生洗洗瓶子到时候由讨论生抽出部分数据写本科论文,这种做法虽然导师和同学都很省心,但同学在毕业论文中却可能什么都学不到,可以说是老师的一种不负责任的行为。 3因材施教,使得毕业生能找到自己的爱好爱好和工作方向环境科学专业的涉及面较广,而且应用性操作性较强,因此,我们可以依据同学的工作去向与实际爱好对同学的毕业论文选题进行掌握。如对动手试验力量较弱,今后也仅盼望从事环境规划或者环境评价工作的同学,可以给其设定规划或评价方向的论文课题,鼓舞其查找资料,或者去相应公司实习,通过整个论文过程能取得相应的理论阅历,为其今后踏上岗位打好基础。而对于动手力量较强的同学可以依据其生物或者化学的基础力量不同进行分科,分别参加到环境化学或者环境生物学的毕业论文设计中,如让其参加水质指标监测、或者进行生态学的监测、调查等等课题,在整个毕业论文的课题中能找到自己今后的进展方向。 4采纳多种模式结合的手段合理安排现有的教学资源 由于环境科学毕业论文指导的时候常常需要进入试验室开展论文,且本科论文大多都在毕业前集中开头,简单造成试验室资源不够安排的状况。因此,必需合理利用现有的高校教学和科研资源,努力保证每位同学都能有足够的时间开展毕业论文试验。详细的内容包括:(1)根据第3点所述,将同学进行分科,对于部分把握不准自己论文方向的同学进行均衡性调整,减轻各个试验室的压力。(2)将同学试验支配错时调整,如室外水质监测的一般一个月采样1~2次,而做室内模型试验的则需要连续几周,尽量将室

生态环境论文(5篇)

生态环境论文(5篇) 生态环境论文(5篇) 生态环境论文范文第1篇 生态翻译学起步于2021年,是胡庚申提出的全新的本土翻译理论。它以翻译适应选择论为基础,将达尔文进化论中的适应/选择学说引入翻译讨论,“借助翻译生态与自然生态系统特征的同构隐喻,以生态整体主义为理念,以东方生态才智为归依,以翻译生态、文本生态、‘翻译群落’生态及其相互关系为讨论对象,从生态视角对翻译生态整体和翻译理论本体(翻译本质、过程、标准、原则和方法,以及翻译现象)进行综观和描述”,是一种生态范式的译学讨论。该理论视阈下的翻译是一种“译者适应和译者选择的交替循环过程”。译者进行翻译时,需要从“三维”(语言维、交际维和文化维)着手,使译文能够达到最佳整合适应选择度。 翻译生态学最初是爱尔兰闻名翻译理论家Mi-chaelCronin在《TranslationandGlobalization》一书中正式提出的。他指出,全球一体化引发了语言生态系统的脆弱性和一些语言前所未有的消亡速度。因此,翻译应当维护语言多样化,传递文化和语言的独特性。Cro-nin虽然提出了翻译生态学这一术语,但并没有做系统性探究。许建忠受此启发,建立起一套具有特地的讨论对象和任务以及特定讨论领域的独立理论体系,于是有了《翻译生态学》这部专著。和生态翻译学以适应选择论为原理不同的是,翻译生态学依据的是生态系统、生态平衡、协同进化等原理和机制,以此来讨论各种翻译现象及其成因。该理论主要涉及翻译生态环境及其因

子、翻译生态结构(包括宏观生态和微观生态)、翻译生态的层次分析、翻译水平结构、翻译生态的分布模式,同时还探讨了“限制因子定律”、“最适度原则”、“局部生态效应”、“翻译生态系统的整体效应”、“翻译生态的边缘效应”等一系列翻译生态学的基本原理,揭示了翻译生态的基本规律,如平衡与失调、良性循环、竞争机制与协同进化、迁移和潜移规律、富集与降衰规律等。 生态翻译学和翻译生态学同为生态学和翻译学交叉的产物,名称上又很接近,不免让人产生混淆之感。有学者认为:2项讨论有肯定的交叉性,但更多的是互补性差异,是一种“背靠背”的关系。二者交集之一就在于翻译生态环境这个概念。胡庚申将翻译生态环境视为生态翻译学九大讨论焦点之一;而许建忠认为翻译生态学的任务就是“讨论翻译与其四周生态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规律和机理”。可见,2项讨论都将翻译生态环境视为核心概念,认为翻译是译者与其翻译生态环境相互作用的活动。 2翻译生态环境 生态翻译学中的翻译生态环境最早是胡庚申在2021年国际译联第三届亚洲翻译家论坛上提出的。他将其定义为:“原文、原语和译语所呈现的世界,即语言、交际、文化、社会,以及、读者、托付者等互联互动的整体”,是“制约译者最佳适应和优化选择的多种因素的集合”。有学者质疑,这个概念“把达尔文生物进化论中静态的、物化的环境概念和动态的、主体的概念混淆在一起,用‘即’相连,显得不是非常合适”。随着讨论的深化,翻译生态环境的含义进一步宽泛,成为“由所涉文本、文化语境与‘翻译群落’,以及由精神和物质所构成的集合体”。而“‘翻译群落’

生态环境论文(精选3篇)

生态环境论文(精选3篇) 生态环境论文(精选3篇) 无论是在学习还是在工作中,说到论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通过论文写作可以培养我们的科学研究能力。相信很多朋友都对写论文感到非常苦恼吧,以下是WTT整理的生态环境论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生态环境论文1 摘要:文章针对监测过程中的主要事项展开系统分析,通过研究数据预处理、基于ArcviewGIS的信息提取、数据库的建立、成果整理与数据挖掘、评价体系的建立等监测要点,目的在于提高人们对GIS技术的认知,提升动态监测结果的通畅性。 关键词:GIS技术;生态环境;遥感动态监测 GIS技术即地理信息系统技术,是依托于计算机技术与全球定位技术为一体的综合应用技术,能够对区域内资源与生态环境的应用情况进行动态监测,有效提升整个监测过程的有效性。 1、监测过程中的主要事项 在具体监测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方面内容:

(1)在对区域内部进行监测摄影时,需要对区域内的天气情况进行提前了解,通常情况下,需要选择云量在10%以内的天气进行影像勘察,并且区域内的云雾不能对地形进行遮挡。在监测地形起伏相对较大的区域时,对于采集到的图像需要及时进行修正,修正工具为DEM,并且修正后的误差需要控制在10m以内,而图像配准误差应用过程中,误差单位需要控制在0.5个像元内。 (2)在监测数据的过程中,需要构建科学性的坐标系统,从而准确了解各个控制测量点的分布情况,通常情况下,所选择的坐标系统以高斯坐标系统为主。 (3)在绘图分析的过程中,为了方便了解区域的基本情况,可以构建不同地貌、地类的特征图斑,便于后续数据的分析应用,而各个类型的图斑数量需要超过10个,并且在分类计算的过程中,可以按照最大相邻法对其进行合并,从而有效提升整个应用结构使用的稳定性。需要注意的是,在设计变化图斑时,其数量应控制在50%以内,以便于后续数据分析过程中的使用。 2、基于GIS的资源与生态环境遥感动态监测要点 2.1数据预处理 在对资源与生态环境进行动态监测时,数据的采集属于基础应用环节,但是在采集到数据信息后不能直接进行数据分

当代生态环境问题论文(优秀9篇)

当代生态环境问题论文(优秀9篇) 摘要:水利水电工程是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工程,不仅是衡量国 家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关系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指标。本 文将主要探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对环境的影响以及对策。 关键词:水利水电;生态环境;影响及对策 一、水利工程建设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水利水电工程通常不直接产生污染问题,属非污染生态项目,其影响 的对象主要为区域生态环境。水利水电工程的环境影响区域一般可分为库区、大坝施工区、坝下游区。库区的环境影响主要源于水库淹没和移民安置、水库水文情势的变化,受影响最大和最为重要的通常是生物多样性、 水质、水温、环境地质、景观、人群健康、土壤侵蚀、土地利用、社会经 济等因子,受影响的性质多数为不利影响;坝下游区的环境影响主要源于 大坝调蓄引起的水文情势变化,受影响的主要是水文、河势、水温、水质、水生生物、湿地资源、入海河口生态环境、社会经济等因子,影响的性质 有利有弊,影响的时间一般是长期的,影响的范围因区域的特点不同各异,有时可延伸至河口区。水利水电工程的环境影响,有些是不可避免的,有 些通过采取一定的措施可以避免或减小。水利水电工程环境管理是避免或 减小工程不利环境影响的有效方式,而环境监测则可为工程的环境管理提 供依据。因此,制订水利水电工程的环境管理与监测计划是工程规划和设 计的重要内容,在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的环境影响报告书和初步设计阶段 的环境保护初步设计中均需要详细地拟订并列出有关内容。 二、水利水电工程对环境影响的具体问题分析

2.1因水库淹没,库区移民安置中毁林开荒将造成水土流失。因安置 不当及生活环境改变,移民生活不安定会产生一些社会问题。在我国人多、耕地少的条件下,应尽量减少水库的淹没损失,对库区内尽在高水位时才 被淹没的土地适当采取措施加以利用。 2.2水库蓄水后,有可能引起库岸崩坍,诱发地震等。此外,河流情 势变化对坝下与河口水体生态环境产生潜在影响。岸坡浸水后,岩体的抗 剪强度降低,在水库水位降落时,有可能因丧失稳定而坍滑。将给工程的 正常施工和运行带来极为不利的后果。 2.3水库蓄水后,会引起库周围地下水位抬高,导致土地盐碱化等。 2.4水库蓄水后,因水流变缓,水体稀释扩散能力降低,水体中污染 物浓度增加,库尾与一些库湾易发生富营养化。 2.5一些水库蓄水后,水温结构发生变化,可能出现分层,对下游农 作物产生危害。 2.6水库淹没会影响陆生生物的生活环境;修坝对水生生物特别是洄 游性鱼类将产生直接影响。 三、减小水利水电工程对环境的影响,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对策 3.1建立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是指在地区进行可能 影响环境的工程建设,在规划或其他活动之前,对其活动可能造成的周围 地区环境影响进行调查、预测和评价,并提出防治环境污染和破坏的对策,以及制定相应方案。在进行水利工程建设时,实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是 实现经济建设、水利建设和环境建设同步发展的主要手段,水利工程建设 项目不但要进行经济评价,而且要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科学地分析开发建 设活动可能产生的环境问题,并提出防治措施。通过环境影响评价,可以

关于环境保护的3000字论文

关于环境保护的3000字论文 篇一:关于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论文一篇 题目 姓名专业学号 福建工程学院土木系 摘要:人类在经过漫长的奋斗历程后,在改造自然和发展社会经济方面取得了辉煌的业 绩,与此同时,生态破坏与环境污染,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已构成了现实威胁。保护和改善生态 环境,实现人类社会的持续发展,是全人类紧迫而艰巨的任务。因此,环境保护与实现可持续发 展,是一个一而二,二而一的任务。保护环境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也只有实现了可持续发 展,生态环境才能真正得到有效的保护,保护生态环境,确保人与自然的和谐,是经济能够得到 进一步发展的前提,也是人类文明得以延续的保证。 关键词: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和谐发展 1、前言 可持续发展既是满足当代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可持 续发展包含二个重要的内涵:一是需要,指满足人类基本需要和提高生活质量的需要,将基本

需要放在特别优先的地位来考虑;二是限制,指人类的发展和需要应以地球上资源的承受能力 为限度,通过人类技术的进步和管理活动,对发展进行协调与限制,要对环境满足眼前和将来 需要的能力施加限制,以求与自然环境容量相适应。没有限制的发展,便不能持续。生态持续 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保障,经济持续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手段,社会持续发展是可持续的最终 [1]目标。随着环境问题的出现,倡导可持续发展模式更是迫在眉急的。当今世界面临着人口、 资源、环境和发展一系列重大问题。可持续发展概念是在人类深刻认识环境与资源的可持续 能力基础上提出的。它是源于环境保护的。人类是自然的一部分,人类与自然界是不可分割的 整体,人必须与自然协调才能持续生存。不适当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是地球环境所面临的最严重 问题之一。 2、环境功能和环境问题(四号) 2.1(小四) 2.1.1 (五号) 2.1.2 2.2 2.2.1

环保小论文(共10篇)

环保小论文(共10篇) 环保小论文〔一〕: 环保小论文 1500----2023字身边的小事 1,正逢过年以燃放鞭炮污染空气为主题(搜集一些全国燃放鞭炮的数据统计300字左右) 2.以环保和民俗为正反两面论证(讲一些周边人对环保重要还是民俗重要的看法300左右字 3.以年轻人的身份主人翁的态度去谈谈自己对这个的看法要有远见有依据的谈(500字左右) 4.最后提倡大家注意环保从可控因素做起 (前面谈的那些是可控因素那些是不可控因素 300字) 5.环保不是口号环保是一种行为环保不只是去制止污染环保是怎么做更绿色低碳 环保小论文〔二〕: 与生物有关的环保小论文,600字以上 就当前比拟突出的社会不良现象,谈谈看法及感受. 必须快,求求你们了~ 说起“环保〞二字,人们大都会想到怎样预防和治理空气污染、水源污染、土地沙漠化等等,这自然是不错的;可有人却无视了日常生活中看似“不值一提〞的某些“琐碎〞的陋习对环境的破坏,无视了对身边环境的保护. 如今,我们的物质生活向着现代文明又大大前进了的标识.物质文明程度提高了,精神文明程度也应有所提高才对,就该像辞别简陋的土屋茅舍那样,与生活中千百年形成的某些有悖于文明、健康、科学的不良习惯道声“拜拜〞了.不少人确实如此,比方热心于主动清扫楼道维护环境卫生这类公益之事.可也有的人大大咧咧地就将稠黄的浓痰随口吐在了人家辛辛苦苦完全是义务地清扫得干干净

净的楼道内!一口痰危害有多大痰其实就是肺里的脓液,细菌就包藏在脓液中.当人们呼吸到不干净的东西时,这些东西在人体的呼吸道中经过特殊“处理〞,最后会通过咳嗽被排出体外.所以即便是身体健康的人,他们吐出的痰也是不干净的.而大量咳嗽吐痰的人往往是身体患有各种疾病的人,他们的痰液里存在着更多的致病物.有时病人的痰液得不到有效、正确的处理,即便吐在公共排污系统中,也会对周围居民的健康带来威胁.甚至因此而极有可能给您自己和他人带来严重的疾病! 几乎所有小区在开发规划之初就将绿化工作考虑在内了.现如今我们居住的小区,不光楼房盖得漂亮,环境建设也不错,楼前楼后也都铺种了草坪,可谓清新幽雅,公园似的.多美!居住于如此宜人的环境中,当是一种福气.按说,我们都应加倍珍惜保护这美化了我们生活环境的绿地才对.可有人偏偏就享受不了这种福气,非要弄出些垃圾来摆在自己的眼皮子底下.比方有人进行室内装修时,什么水泥袋、木料瓷砖下角料,不管不顾隔着窗户就哐啷哐啷地往外扔.对环境造成极大的影响,给清扫工人也带来了不便. 日常生活中,有悖于文明的不良行为远不止于上述所举,只是限于篇幅,我不再一一列举.诸如此类的事看似“琐碎〞,然而套用“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这句话试问有上述陋习之诸君:对自己居住的地方、身边的环境都不知道保护,还能指望您在更大的范围内为环保做点儿什么吗道理似乎无需多讲,与其将“环保〞的口号喊得震天响,不如先从身边的“琐事〞做起——人人都保护好了身边的环境,还愁整个的大环境治理不好吗 ----------------------------- 环保,你做到了吗 保护环境,对我们每个人来说都很重要,而且对我们每个人的幸福也有很大的关系.人类的每一个进步都是自然给于的,但我们现在却在迫害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你发现了吗现在的夏天来得越来越早,越来越热,人们躲在空调房间里不愿出门;全国各地不断出现台风、地震、泥石流等自然灾害.这些是多么可怕的现实啊!我们必须马上行动起来,从现在做起,保护我们的家园. 保护环境对于我们不是一个新问题,假设我是一名广告设计师,我会设计一些

最新环境科学本科论文题目(七篇)

最新环境科学本科论文题目(七篇) 环境科学本科论文题目篇一 发展农村经济,保护农村环境,这是我国农村发展的客观要求,是我 国的国情和农村的环境形势决定的。因此,原国家xxx专门制定了农村环 境保护目标:力争在5到10年时间内明显改善农村环境,并提出了相应 的环境保护指标。 农村,环境保护 已经有调研材料证明,农村环境保护是当前整个中国环境保护工作的 薄弱环节,近年来为了促进城乡环境的协调发展,中国加大了农村环境保 护力度,重点解决农村突出的环境问题。为此原国家xxx在农村环境保护 方面启动了农村小康建设环保行动计划,旨在通过几年时间使中国农村现 在的水源地、垃圾污染、土壤污染等一些重要环境问题有比较大的改善, 引导农民通过改善环境来提高自身的生活质量并更新农村人口的环境理念。 耕地面积持续减少,耕地质量不断衰退 耕地质量和数量是环境优劣的一个重要指标,保护耕地也是保护环境。近年来国家在耕地保护管理上采取了一些有效的措施,如建立占用耕地的 限额审批制度、基本农田保护制度、占用耕地的补偿制度和废弃地复垦奖 励制度等,基本上控制了乱占、滥用土地资源的歪风,取得了一定成效。 但从总体上看,保护耕地还没有成为全社会的自觉行为,盲目开发、乱占、滥用耕地的情况时有发生,许多以往粮食产量高的农业耕地正在消失,大 片大片的农田被不断扩展着的工厂和公寓大楼占去。据统计,我国现有耕 地亿公顷,人均耕地仅为公顷,不足世界人均水平的45%,并且由于开发 速度的加快,耕地面积还在不断减少。耕地中的属于15度以上的坡耕地,

其中25度以上的坡耕地有9100万公顷。此外,我国耕地质量普遍不高,中、低产田比例大,占总耕地面积的。耕地养分含量不高,土壤有机质含 量低的比例高达,缺氮耕地亿公顷,占耕地面积的;缺磷耕地亿公顷,占 耕地面积的49%;缺钾耕地亿公顷,占耕地面积的13%。农业用水短缺之势 难以逆转,农业每年缺水300亿立方米,受旱面积近2700万公顷,因缺 水年均减少粮食500万吨。 面源污染影响广泛 与点源污染相比,非点源污染起源于分散、多样的地区,地理边界和 发生位置难以识别和确定,随机性强、成因复杂、潜伏周期长,因而防治 十分困难,上述非点源污染的地域特点实际上正好与我国农村的情况对应。随着各国政府对点源污染控制的重视,点源污染在包括我国在内的许多国 家已经得到较好的控制和治理,而非点源污染,由于涉及范围广、控制难 度大,目前已成为影响水体环境质量的重要污染源。前面已经明确指出, 农业自身的地域特点决定了它显著对应着存在的非点源污染,非点源污染 又称之为面源污染,因此在农村环境保护工作中,不得不将面源污染的控 制或治理作为具有代表性的措施来研究。 既要保护农业资源,又要防止环境污染 既要防止工业污染,又要防止农业污染 在开放以来,我国农村除了巩固性地发展农业以外,也积极地发展了 大量的乡镇企业,这些乡镇企业充分利用了地域优势、资源优势和劳动力 优势,以从事小型化工业生产为主,从而形成了农村工农业交叉布局的新 局面,同时也使得农村环境中既存在工业污染,又存在农业污染,而且农 村工业比较分散的特点更加明显,农村的污染源头遍及乡镇和村以至千家 万户,面广量大,增加了预防和治理的复杂性和艰巨性。所以在农村环境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