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战争教案7
信息化战争教案设计

集中优势兵力和火力,对敌方弱点实施致命打击 。
信息化战争的指挥艺术
信息化指挥
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实现指挥信息的快速传递、处理和共享,提 高指挥效能。
灵活应变
根据战场态势变化,及时调整指挥策略和行动计划,保持对敌方 的主动权。
协同配合
加强各军兵种、各作战单元之间的协同配合,形成整体作战合力 。
构建信息化作战体系,实现各作 战单元的互联互通和协同作战, 以整体优势对抗敌方局部优势。
精确打击思想
运用高精度武器和信息技术,对 敌方目标实施精确打击,最大限 度减少附带损伤和提高打击效果
。
信息化战争的战术原则
快速反应原则
迅速响应战场变化,灵活调整战术行动,保持对 敌方的压力。
隐蔽突然原则
采取隐蔽行动和突然袭击的方式,打乱敌方部署 和节奏。
作战。
无人化发展
发展无人机、无人车等 无人装备,降低人员伤
亡和提高作战效能。
高超声速化发展
研发高超声速导弹、飞 行器等装备,突破传统
防御体系。
05 信息化战争中的战略与战 术
信息化战争的战略思想
信息优势思想
通过获取、处理和利用信息,形 成对敌方的信息优势,进而转化
为决策优势和行动优势。
体系对抗思想
06 信息化战争的挑战与展望
信息化战争面临的挑战
技术更新换代迅速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武器装备的智能化、网络化、无人化趋 势日益明显,对军队的信息化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
信息化战争教案设计
目 录
• 信息化战争概述 • 信息化战争中的关键技术 • 信息化战争中的作战样式 • 信息化战争中的装备发展 • 信息化战争中的战略与战术 • 信息化战争的挑战与展望
《信息化战争》班会教案

《信息化战争》班会教案电子专业09春电子1班班主任:韦苏兰2010年4月25日武器装备是军队的工具,是进行战争的物质基础。
军队的编成、作战思想和作战方式,从根本上说都是有武器装备决定的,有什么样的武器装备,就有什么样的战争形态。
20世纪90年代,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新技术革命蓬勃发展,导致高技术特别是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武器装备大量涌现和广泛使用,标志着信息化武器装备时代的初步形成。
要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必须深刻认识信息化武器装备的特点,了解其对现代作战带来的巨大影响,探索我军信息化武器装备发展的正确道路。
一、信息化武器装备的概念及特点概念:信息化武器装备是指充分运用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微电子技术等现代高技术,具备信息探测、传输、处理、控制、制导对抗等功能的作战装备和保障装备。
具有以下特点:(一)智能化所谓智能化,就是指信息化武器采用计算机、大规模集成电路及相应软件,使武器部分具有人的大脑的思维功能,能利用自身的信号探测和处理装置,自主地分析、识别和攻击目标。
现代化的导弹,与传统武器的一个根本区别,就是部分地具有了人的思维功能。
导弹敏感部件测定自身运动参数和外部信息,经计算机分析处理,即可判断分形状态和位置偏差,进行修正后控制导弹飞向目标。
以往武器打击力、机动力的提高,都不过是对人的体力的延伸,只有信息化武器才开始对人的脑力加以延伸。
(二)网络化所谓网络化,就是利用信息网络将单件武器装备连接成为一个具有互连互通操作能力的大系统。
在信息技术大发展的今天,由电缆、光纤和无线电台、卫星等各种电子设备构成的有形的和无形的“信息公路”,密布于陆上和地下、海上和海下、天空和太空等各种空间,这些“信息公路”链接在一起,就构成了一个无缝链接、无所不在的信息网络。
这个信息网络,把分散在世界各地、部署于陆、海、空、天的所有武器系统和指挥体系连接在一起,将各种武器系统综合集成为作战大系统。
无论坦克、飞机、舰艇和卫星怎样分散部署,无论这些武器身在何处,只要想用它来打仗,随时调用都能做到“指哪打哪”,实施精确打击。
信息化战争教案7

信息化战争教案7《军事理论课程》教案一、授课题目信息化战争二、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信息化战争的概念、形成以及基本作战样式。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1)信息战争的基本特征(2)信息化战争基本作战样式2、难点:信息化战争的总体形态。
四、学时分配1学时五、授课方法教师讲授与学生讨论相结合六、教学主要内容第一节信息化战争概述一、信息化战争的基本含义信息化战争是一种全新的战争形态,军事学术界普遍认为,信息化战争是以信息为基础,以信息作战为主要的作战行动和作战样式,在全维空间内进行的一种新型战争形态。
《军语》定义:信息化战争是一种新的战争形态,它是以机械化战争的装备平台为载体,以大量使用信息化武器、信息技术为支撑,以信息为主导,以能量为后盾,以网络为神经触角的战争形态。
内涵:一是信息化战争是信息时代的产物,是信息时代经济、科技、生产力水平和生产方式在战争领域的客观反映;二是战争工具决定战争形态,有什么样的战争工具,就有什么样的战争形态。
信息时代战争工具的信息化、智能化和综合化,信息武器装备体系的形成,必然导致信息战争的出现;三是信息化战争首选的、直接打击的目标是信息获取、信息控制和信息使用的系统及其基础,剥夺敌方信息控制权、使用权和对己方信息系统的威胁,建立己方的信息优势,进而实现己方的意志;四是信息战争将主要在三条战线进行,即军事战线、政治战线和经济战线上,以有形(暴力)和无形(非暴力)两种方式进行;五是信息化战争的核心资源是信息和知识、以及在信息控制下的物质和能量的综合对抗。
二、信息化战争的发展阶段从信息因素的作用角度,可以把人类全部战争划分为“信息自发时期”和“信息自觉时期”两个阶段。
从原始战争到冷兵器战争、火药化战争、机械化战争,直到1946年第一台计算机问世前,都可以归入信息自发期。
在此之后,人类战争进入了信息自觉期。
信息自觉期分为三个阶段:萌生期、信息化战争和机械化战争并生期和信息化战争独立发展。
第五章信息化战争教案(pdf版)

案例分析讨论
探讨人工智能技术在信息化战争中的应用前景及可能带来的挑战
分析网络战在信息化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如何应对网络战威胁
思考信息化战争对现代国防建设的影响,如何加强国防信息化建设
拓展思考题
THANKS
感谢您的观看。
20世纪90年代至21世纪初,信息技术在军事领域的应用逐渐深入,信息化装备和信息化军队建设取得重要进展。
信息化战争的成熟阶段
21世纪初至今,信息技术在军事领域的应用达到较高水平,信息化战争成为现代战争的主要形态。
信息化战争对现代军事影响
改变了作战方式
信息化战争通过信息技术手段改变了传统作战方式,实现了远程精确打击和非接触式作战。
02
CHAPTER
信息化战争中的信息技术应用
包括光学、电子、红外、雷达等多种侦察手段,用于获取敌方情报信息。
侦察技术
通过卫星、无人机、地面传感器等设备对敌方目标进行持续跟踪和监视。
监视技术
对侦察和监视获取的大量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提取有价值的信息。
数据处理与分析
侦察与监视技术
建立高效、稳定的指挥体系,实现各级指挥机构之间的顺畅通信和协同作战。
构建安全、可靠的网络通信体系,支持各种信息化应用系统的运行。
网络通信技术
通信技术
末制导技术
利用红外、雷达等传感器对目标进行末段精确制导,提高命中精度。
导弹制导技术
采用惯性导航、卫星导航等组合导航方式,实现导弹的高精度制导。
智能弹药技术
通过加装智能引信、制导装置等,实现弹药的自主寻的和精确打击能力。
人工智能技术在军事领域应用现状
自主化
武器装备具备自主学习和决策能力,能够在复杂环境中独立完成任务。
《信息化战争》班会教案

《信息化战争》班会教案电子专业09春电子1班班主任:韦苏兰2010年4月25日武器装备是军队的工具,是进行战争的物质基础。
军队的编成、作战思想和作战方式,从根本上说都是有武器装备决定的,有什么样的武器装备,就有什么样的战争形态。
20世纪90年代,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新技术革命蓬勃发展,导致高技术特别是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武器装备大量涌现和广泛使用,标志着信息化武器装备时代的初步形成。
要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必须深刻认识信息化武器装备的特点,了解其对现代作战带来的巨大影响,探索我军信息化武器装备发展的正确道路。
一、信息化武器装备的概念及特点概念:信息化武器装备是指充分运用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微电子技术等现代高技术,具备信息探测、传输、处理、控制、制导对抗等功能的作战装备和保障装备。
具有以下特点:(一)智能化所谓智能化,就是指信息化武器采用计算机、大规模集成电路及相应软件,使武器部分具有人的大脑的思维功能,能利用自身的信号探测和处理装置,自主地分析、识别和攻击目标。
现代化的导弹,与传统武器的一个根本区别,就是部分地具有了人的思维功能。
导弹敏感部件测定自身运动参数和外部信息,经计算机分析处理,即可判断分形状态和位置偏差,进行修正后控制导弹飞向目标。
以往武器打击力、机动力的提高,都不过是对人的体力的延伸,只有信息化武器才开始对人的脑力加以延伸。
(二)网络化所谓网络化,就是利用信息网络将单件武器装备连接成为一个具有互连互通操作能力的大系统。
在信息技术大发展的今天,由电缆、光纤和无线电台、卫星等各种电子设备构成的有形的和无形的“信息公路”,密布于陆上和地下、海上和海下、天空和太空等各种空间,这些“信息公路”链接在一起,就构成了一个无缝链接、无所不在的信息网络。
这个信息网络,把分散在世界各地、部署于陆、海、空、天的所有武器系统和指挥体系连接在一起,将各种武器系统综合集成为作战大系统。
无论坦克、飞机、舰艇和卫星怎样分散部署,无论这些武器身在何处,只要想用它来打仗,随时调用都能做到“指哪打哪”,实施精确打击。
信息化战争教案及反思

信息化战争教案及反思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信息化战争是指利用信息技术对敌方信息系统进行攻击和破坏,以达到军事或政治目的的一种新型战争形式。
信息化战争的特点是高速度、高技术含量、高智能化、高成本和高风险。
信息化战争的发展已经成为现代军事领域的一个重要方向,各国纷纷加大力度研究、开展信息化作战的能力。
信息化战争的教案不仅要关注技术和战术层面,还要深入探讨信息化战争的本质、原则和道义。
信息化战争的核心是信息获取、信息传输和信息利用,即对信息的获取、处理和利用。
信息化战争的过程中,信息的传递速度快,传播范围广,容易扩大误解和误判,对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有严格要求。
信息化战争的教案需要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提高信息获取、分析、利用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来展开。
在理论方面,可以介绍信息化战争的定义、特点和发展状况,探讨信息化对战争的影响,分析信息化战争的利弊,深入研究信息化作战的战略思维和战术技巧。
在实践方面,可以通过模拟演练、实战模拟等方式,让学生亲身体验信息化作战的过程和结果,提高他们的应对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信息化战争的教案还应该注重对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和发展的深入了解。
信息化技术包括网络安全、数据分析、人工智能、大数据等领域,这些技术的发展已经在信息化战争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教案可以设置相应的课程,让学生学习这些技术的原理和方法,培养他们的技术实践能力,为未来参与信息化作战做好准备。
信息化战争的教案还需要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信息化战争的道义和伦理问题。
信息化战争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传统战争的性质和方式,但是一些基本道义和伦理原则仍然适用。
教案可以让学生思考信息化战争对人类社会和世界安全的影响,强调信息化作战应当遵循国际法和规则,维护正义和和平。
在信息化战争的教学过程中,还需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安全意识和信息素养。
信息化战争的实施需要有强大的技术支持和人员配备,但是也需要保障信息的安全性和保密性。
信息化战争--军事理论教案

11信息化战争一、信息化战争概述信息化战争是人类社会进入信息时代的必然产物。
农业时代的手工业生产方式,决定了战争能量的释放形式主要是依靠人的体能,战争所使用的武器主要是冷兵器,因此,这一时代的战争又称冷兵器战争。
工业时代的机器大工业生产方式,决定了热能成为战争的能量释放形式,战争所使用的武器为机械化武器,因此,这一时代的战争又称为机械化战争。
上个世纪中叶以来,由于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以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为龙头的高新技术群不断涌现,人类开始进入了信息时代。
随着信息技术在军事领域的广泛运用,大量信息化武器装备投入战场,信息化战争已展现在世人面前。
美国是最早提出信息化战争的国家之一美国是最早提出信息化战争的国家之一,1992,1992年美国人坎彭主编了《第一次信息战争》一书,将海湾战争称作世界战争史上的第一次信息战争。
美军于1998年制定了《联合信息战条令》,目前正制定信息化战争战略。
我们国家信息化战争的概念是钱学森同志在1996年的科学进步大会上首次提出的。
二、信息化战争的主要作战样式(一)指挥控制战指挥控制战是信息作战的一部分,它的实质是:在保护己方拥有指挥控制能力的同时,尽最大可能地削弱或破坏敌方的指挥控制能力,以便最终夺取战场中的制信息权。
指挥控制攻击的目的是:通过攻击敌方的信息系统,特别是信息系统的薄弱环节和关键的相关设施,破坏敌方的指挥控制能力,使敌方的指挥机关无法了解战场情况,并因最终得不到信息,患“信息饥饿症”而就范。
由于己方的信息情报系统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容易受到攻击的弱点,因而要使己方保持有效的指挥控制能力,就必须严密地组织与实施指挥控制防护。
(二)计算机网络战计算机网络战也称计算机网络空间战,它是以计算机和计算机网络为主要目标,以先进信息技术为基本手段,在整个网络空间上进行的各类信息攻防作战的总称。
计算机网络战主要包括信息恐怖活动、“语义攻击”、“朋客盯梢”等。
信息恐怖活动是恐怖分子利用计算机网络系统进行的活动。
信息化战争教案

《军事理论课程》教案一、授课题目信息化战争二、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信息化战争的概念、形成以及基本作战样式。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1)信息战争的基本特征(2)信息化战争基本作战样式2、难点:信息化战争的总体形态。
四、学时分配1学时五、授课方法教师讲授与学生讨论相结合六、教学主要内容第一节信息化战争概述一、信息化战争的基本含义信息化战争是一种全新的战争形态,军事学术界普遍认为,信息化战争是以信息为基础,以信息作战为主要的作战行动和作战样式,在全维空间内进行的一种新型战争形态。
《军语》定义:信息化战争是一种新的战争形态,它是以机械化战争的装备平台为载体,以大量使用信息化武器、信息技术为支撑,以信息为主导,以能量为后盾,以网络为神经触角的战争形态。
内涵:一是信息化战争是信息时代的产物,是信息时代经济、科技、生产力水平和生产方式在战争领域的客观反映;二是战争工具决定战争形态,有什么样的战争工具,就有什么样的战争形态。
信息时代战争工具的信息化、智能化和综合化,信息武器装备体系的形成,必然导致信息战争的出现;三是信息化战争首选的、直接打击的目标是信息获取、信息控制和信息使用的系统及其基础,剥夺敌方信息控制权、使用权和对己方信息系统的威胁,建立己方的信息优势,进而实现己方的意志;四是信息战争将主要在三条战线进行,即军事战线、政治战线和经济战线上,以有形(暴力)和无形(非暴力)两种方式进行;五是信息化战争的核心资源是信息和知识、以及在信息控制下的物质和能量的综合对抗。
二、信息化战争的发展阶段从信息因素的作用角度,可以把人类全部战争划分为“信息自发时期”和“信息自觉时期”两个阶段。
从原始战争到冷兵器战争、火药化战争、机械化战争,直到1946年第一台计算机问世前,都可以归入信息自发期。
在此之后,人类战争进入了信息自觉期。
信息自觉期分为三个阶段:萌生期、信息化战争和机械化战争并生期和信息化战争独立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军事理论课程》教案一、授课题目信息化战争二、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信息化战争的概念、形成以及基本作战样式。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1)信息战争的基本特征(2)信息化战争基本作战样式2、难点:信息化战争的总体形态。
四、学时分配1学时五、授课方法教师讲授与学生讨论相结合六、教学主要内容第一节信息化战争概述一、信息化战争的基本含义信息化战争是一种全新的战争形态,军事学术界普遍认为,信息化战争是以信息为基础,以信息作战为主要的作战行动和作战样式,在全维空间内进行的一种新型战争形态。
《军语》定义:信息化战争是一种新的战争形态,它是以机械化战争的装备平台为载体,以大量使用信息化武器、信息技术为支撑,以信息为主导,以能量为后盾,以网络为神经触角的战争形态。
内涵:一是信息化战争是信息时代的产物,是信息时代经济、科技、生产力水平和生产方式在战争领域的客观反映;二是战争工具决定战争形态,有什么样的战争工具,就有什么样的战争形态。
信息时代战争工具的信息化、智能化和综合化,信息武器装备体系的形成,必然导致信息战争的出现;三是信息化战争首选的、直接打击的目标是信息获取、信息控制和信息使用的系统及其基础,剥夺敌方信息控制权、使用权和对己方信息系统的威胁,建立己方的信息优势,进而实现己方的意志;四是信息战争将主要在三条战线进行,即军事战线、政治战线和经济战线上,以有形(暴力)和无形(非暴力)两种方式进行;五是信息化战争的核心资源是信息和知识、以及在信息控制下的物质和能量的综合对抗。
二、信息化战争的发展阶段从信息因素的作用角度,可以把人类全部战争划分为“信息自发时期”和“信息自觉时期”两个阶段。
从原始战争到冷兵器战争、火药化战争、机械化战争,直到1946年第一台计算机问世前,都可以归入信息自发期。
在此之后,人类战争进入了信息自觉期。
信息自觉期分为三个阶段:萌生期、信息化战争和机械化战争并生期和信息化战争独立发展。
萌生期:始于1946年,终于20世纪60年代数字化装备正式装备部队之前。
信息化战争和机械化战争并生期:从数字化装备列装到海湾战争结束。
信息化作战主导期:海湾战争之后,经过近10年的发展,1999年的科索沃战争成为信息化战争开始走向成熟的标志。
三、信息化战争的基本特征信息化战争作为人类进入信息化时代的主导战争形态,与机械化战争相比,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一是多维化。
主要表现在外层空间、电磁空间、网络空间、心理空间;1.“陆”。
陆地是人类战争有史以来的主战场。
2.“海”。
在未来信息化战争中,海战场的地位与作用还将上升,成为主战场之一。
3.“空”。
空战场也一直是人类现代战争的主战场之一。
在未来信息化战争中,空战场将与陆战场、海战场一样,也是敌对双方激烈较量的“舞台”。
4.“天”。
太空战场将成为信息化战争中的第四维有形战场。
可以想见,太空必将成为未来信息化战争的又一个制高点。
5.“电”。
无形的电子信息对抗充斥于有形战场空间中。
因此,计算机领域的对抗也已成为目前信息化战争中电子信息战场的重要组成部分。
6.“网”。
网络对抗是网络进攻和网络防御的总称,网络已成为现代作战的重要目标,而网络对抗也就成为现代战争的一种全新的、不可或缺的信息攻防手段。
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对网络的依赖性越大,网络攻击的效果就越显著,网络防御的重要性也就越突出。
二是一体化。
主要表现在:作战力量一体化、作战行动一体化、作战指挥一体化、综合保障一体化;武器系统的信息化和智能化,带来了作战力量的一体化。
这也是信息化战争区别于机械化战争的重要标志。
作战力量一体化就是指分布在信息化战场所有空间相互独立的作战单元,通过数字化通信网络联结为一体,形成具有新的或更高层次的整体性质或状态的作战系统。
这种新的作战系统能围绕一个统一的意图,自觉地协调行动,形成整体合力。
三是精确化。
主要表现在:精确侦察、定位和控制、精确保障、精确打击;1.精确动员。
精确动员是其它“精确”的基础。
在以往战争中,为了确保实现战争目的,往往强调最大限度地动员、调集战争力量。
信息化战争强调的是局部动员、精确动员,“以质代量”,“量锅下米”,争取做到不浪费一兵一卒。
2.精确选择。
要想作战效果精确化,首先打击目标的选择要精确。
拥有信息化武器装备优势的军队,为了更有效地利用战争手段,不使战争无限升级、规模扩大,必然要在战前精心测定并科学选择攻击目标,以便实施精确打击。
3.精确使用。
信息化战争中,过去以量取胜的用兵观将被精确用兵观所取代。
依据这一原则,美军提出了“力量投送”、“兵力投送”概念,即在战场上,根据作战任务种类与大小,充分估计到可能的伤亡,精心选用与组合作战部队。
能用一个连解决问题的不用两个连,能用一架飞机解决问题的不用两架飞机。
4.精确打击。
可从两个方面理解,一方面火力打击的位臵要精确。
自从火药用于战争之后,火力摧毁一直是战争双方进行物质摧毁的主要手段。
但过去用于火力摧毁的弹药没有信息处理功能,火力摧毁的效率不高。
比如,在越南战争中,美军为炸毁一座桥梁,要出动600余架次的飞机,投掷上千枚炸弹。
而在信息化战争中,各种具有信息处理功能的弹药制导技术的应用,极大地提高了火力打击的精度,基本上实现了点对点的打击。
另一方面火力打击的力度要精确。
打击行动由自动化指挥控制系统严格控制。
没有附带损伤的远程精确打击,将成为信息化战争中的基本火力突击样式,而地毯式轰炸、大面积射击将退出历史舞台。
5.精确评估。
精确评估是指对作战效能的准确评估。
作战效能评估,是指按照统一的标准和规则,对武器或武器系统在作战中发挥作用的有效程度和部队的作战能力进行的量化和评价。
通过对采集的作战效果信息进行科学精确的量化、分析和评价,掌握作战的效果,尔后反馈给作战指挥中枢,对作战方案和作战决心进行修正、完善,对作战行动进行更有效的协调控制,继而进一步提高作战效果。
精确评估是检验作战方案科学性、部队作战能力和作战效果的重要途径。
主要包括作战方案评估、指挥控制效能评估、机动效能评估、打击效能评估、保障效能评估、防护效能评估等等。
四是快速化。
主要表现在:作战指挥快、部队机动快、打击速度快;以往战争有一个共同特点,即规模较大,持续时间较长。
然而,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战场信息传输与处理的时间极大地缩短了,作战行动节奏大为加快,战争持续的时间呈短暂化趋势。
战争的胜负往往在几个月、几周甚至几天、几小时、几分钟即成定局。
如1978年第四次中东战争打了18天,1982年英阿马岛战争打了74天,1991年海湾战争打了42天,其地面交战不过100小时,1999年科索沃战争打了78天,2003年伊拉克战争大规模作战行动只持续了20天。
美国人侵格林纳达作战行动只有4天,美国袭击利比亚只有18分钟,以色列空袭叙利亚贝卡谷地只有12分钟。
为什么?其主要原因: 1.战争目的有限。
战争的军事目的必须服务于政治目的。
信息化战争中,指挥员不再谋求攻城略地式的军事征服,而是打击、削弱和瘫痪对手,动摇其政治、经济基础。
信息化战争有限的战争目的,决定了它的持续时间不可能太长。
为了有效地控制战争的规模,达成有限的战争目的,尽量不使战争升级,拥有信息化武器的国家往往在战略上力求速战速决。
2.战争的高消耗。
信息化战争是经济高消耗的战争。
这是因为信息化战争中使用的各类武器装备,不仅杀伤破坏力大,而且打击精度、战场摧毁力相当高,这无疑会使交战双方的战场物资消耗与武器装备的损耗大幅增加。
而且,技术含量极高的信息化武器装备,其研制、开发过程复杂,难度大,造价与平时的维护费用高。
信息化战争在经济上的高消耗客观上限制了战争的持续时间。
3.战争的高效率。
信息化武器装备在构成上由于增加了战场信息处理技术,其战场目标发现效率高,目标打击精度高,力量投送速度快,指挥决策近实时,因而带来了信息化战争的高效率。
战争无需经过较长时间的作战行动和战争力量对比转化,就可以迅速达成战争目的。
五是多样化。
主要表现在:远距离攻击、隐身攻击、无人攻击、信息攻击。
作战样式是战争形态的具体表现,有什么样的战争形态就必然会出现什么样的战争样式。
信息化战争除拥有机械化战争原有的一些作战样式外,还增添了新的作战样式,使其作战样式呈现多样化。
信息化战争除了具体影响到军队、战争活动方式等方面,更深刻的影响是人类的战争思维的冲击,主要表现在战争思维观念和战争思维方式方面。
四、信息化战争的总体形态是什么?五、信息化战争的基本作战样式有哪些?一是情报战情报战是指一个国家或集团为满足战争的需要,采取各种手段,有意识、有目的、有组织地搜集和窃取敌人情报,为其制定战争政策、方略、计划和行动方案提供依据,为作战行动直接提高遂行任务的手段,同时防止对方的类似行动而展开的一种作战样式。
二是电子战电子战实质上是指挥控制作战,已成为信息化战争中一种非常重要的基本作战样式。
所谓电子战,是指利用电磁能和定向能以控制电磁频谱,为削弱和破坏敌方电子设备正常发挥效能而采取的措施和行动。
三是网络空间战网络空间战是以计算机和计算机网络为主要目标,以先进信息技术为基本手段,在整个网络空间上进行的各类信息攻防作战的总称。
四是精确战精确战作为信息战争的基本作战样式之一,具有直接攻击战争重心和实施全纵深、全方位、全时空、机动、精确打击的突出特点。
精确战与其他作战样式融为一体,在有形的地理空间(海洋、陆地、空中和太空)和无形的信息空间(电磁频谱空间和计算机网络空间),精确地完成信息战争所赋予的作战任务。
五是心理战心理战是一种针对人的意识和情感等心理的作战。
心理战是一种特殊的作战样式,其特殊之处就在于具有时代发展密切相关的特殊的作战目的、特殊的作战武器、特殊的作战方法。
六、思考题1.什么是信息化战争?2.信息化战争有哪些基本特征?3. 信息化战争的基本作战样式有哪些?七、主要参考资料八、课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