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生物技术
食品生物技术

食品生物技术食品生物技术是指将现代生物技术应用于食品领域,以改进食品品质、提高食品营养价值、增强产品竞争力和保障食品安全的一种技术。
它是现代食品生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涵盖食品生产、食品加工、食品质量控制和食品安全等方面,为人类提供更安全、更健康的食品。
本文将从食品生物技术的定义、发展历程和应用领域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食品生物技术的定义食品生物技术是一种将现代生物技术应用于食品领域的技术,以改善食品质量、增加食品营养成分和保障食品安全。
主要涉及到生物工程、生物制药、生物材料、微生物技术、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等。
二、食品生物技术的发展历程1. 基因工程技术20世纪70年代起,基因工程技术开始被应用到食品生产中。
其中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转基因技术。
转基因指的是将一些特定的外源基因引入到生物体内,使其产生更好的品质和更好的产量,比如玉米、大豆、棉花等作物。
2. 细胞培养技术细胞培养是从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细胞中分离出细胞并在体外培养的一种技术。
利用这种技术可以生产出大量的生物活性物质,如乳酸菌、酵母菌和细胞因子等。
同时,细胞培养技术也可以用于人类组织和器官的再生和修复。
3. 蛋白质工程技术蛋白质工程技术是指利用现代生物技术手段,对蛋白质的结构进行改变,以增加蛋白质的稳定性和活性。
利用这种技术可以更好的改善食品的口感、营养成分和质量稳定性。
三、食品生物技术的应用领域1. 食品生产生物技术可以从作物的种子、土壤、水质、微生物等方面入手,用于改进农业生产和养殖生产的环境。
并且,通过加入外源基因等方法也可以获取新的品种,更好的解决实际的生产问题。
2. 食品加工食品生物技术可以更好的提高加工的效率以及改变食品的物理化学特性,改善口感,提高营养质量和延长保质期等。
比如利用盐胁迫等方法可以对蔬菜、水果进行保鲜处理,同时也可以加强食品的营养成分,如增添食品中的氨基酸、维生素等。
3. 食品质量控制食品生物技术可以用于食品质量的检测和控制,确保食品的安全。
食品生物技术专业

食品生物技术专业
第一篇:食品生物技术的基本介绍
食品生物技术是一种利用生物家族的生化性能和代谢机
能生产食品和饮料的技术。
它是综合应用多种生物学科学、化学科学和工程技术的产物;其中生物学科学包括微生物学、分子生物学、食品营养学、生物化学等,化学科学包括有机化学、生物化学、食品化学等;工程技术包括化学工程、生物工程等。
食品生物技术是绿色生产技术,它不但可以提高食品品质、保质期和安全性,而且能减少经济损失。
它的目的是开发出安全、营养、口感、便于储藏和运输的高质量食品和饮料,为人们的健康服务。
食品生物技术的主要流程包括原料处理、发酵、提取、
纯化、加工、包装等环节。
其中最核心的是发酵技术,因为发酵工艺既能提高食品品质和口感,又能增加其营养价值。
发酵过程中的微生物是最重要的生物因素,通常是乳酸菌、酵母菌和醋酸菌等。
食品生物技术可以应用于多种食品和饮料的生产中,如
面包、酸奶、干酪、啤酒、葡萄酒、肉制品等。
食品生物技术还可以用于营养品和功能性食品的生产,这些食品在维持机体营养健康方面有特殊功效。
尽管食品生物技术对于现代食品工业的发展有重要作用,但也面临着食品安全问题和生态环境问题。
因此,食品生物技术必须遵守国家法规标准,确保产品质量、安全和可追溯性。
同时,还要加强对各种微生物的监管,防止其对生态环境和人
类健康的危害。
总之,食品生物技术将继续为人类提供更多高质量食品和饮料的生产和发展。
对于食品行业来说,利用食品生物技术开拓新领域和新的产品是必不可少的。
食品生物技术

名词解释食品生物技术食品生物技术是生物技术的重要分支。
主要指生物技术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其以基因工程技术为核心手段,包括细胞工程、酶工程、发酵工程和蛋白质工程等技术,贯穿于食品制造的全过程(上游过程和下游过程)。
或者,利用生物体及其细胞、亚细胞和分子组成部分,结合工程学、信息学等手段研究及加工处理或制造食品产品的新技术。
目的基因指已被或欲被分离、改造、扩增和表达的特定基因或DNA片段,能编码某一产物或某一性状,又称特异基因或靶基因。
基因重组指将目的基因(或外源基因)与载体在体外结合构建形成重组子。
感受态指宿主细胞能吸收外源DNA分子而有效作为转化受体的某些生理状态。
取决于受体细胞自身的生理状态及重组DNA分子的构型和分子大小,一般宿主细胞在对数生长期转化能力最强。
限制性内切酶指一类以环形或线形双链DNA为底物,能识别双链DNA中特殊核苷酸序列,并在合适的反应条件下使每条链一定位点上的磷酸二酯键断开,产生具有3’-OH和5’-P基团的DNA片段的内切脱氧核糖核酸酶。
转基因食品是指用转基因生物制造、生产的食品、食品原料及食品添加物等。
酶的固定化是指将酶与不溶性载体结合,使游离酶、细胞或细胞器等的催化活动完全或基本上限制在一定空间内的过程。
酶分子修饰通过改变酶分子的结构,使酶的某些特性和功能发生改变的技术。
思考题碱性SDS法提取质粒的原理。
在pH12.0~12.5范围内使染色体中双螺旋开链DNA选择性变性,而闭环双链DNA不变性。
经乙酸钠中和后,SDS引起蛋白质-SDS复合物和高相对分子质量RNA沉淀,再经高速离心将质粒DNA留于上清液中而分离。
限制性内切酶的作用机制。
限制性内切酶以环状或线性的双链DNA为底物,在一定条件下,识别一定的核苷酸序列,在两条链的特定的磷酸二酯键上催化切开,产生具有3’-OH和5’-P基团的DNA片段。
酶分子修饰的主要方法有哪些?化学修饰:1. 大分子结合修饰2. 肽链有限水解修饰3. 侧链基团修饰4. 分子内或分子间交联5. 氨基酸置换修饰6. 金属离子置换修饰物理修饰:1.高压处理。
1 什么是食品生物技术

1 什么是食品生物技术食品生物技术(Food Biotechnology)是指利用生物学技术和工程学原理,以生命科学的基本原理为基础,对食品中生物体和非生物体进行有效控制和改良,从而改善食品的品质和性质,提高食品产量和效益的技术。
食品生物技术包括从基因、细胞、微生物和酶等层面对食品进行改良和提高。
食品生物技术可以用于整个食品生产和加工过程,从食品的生产和加工开始,到新的食品产品的设计和生产。
该技术与化学品添加剂和农药等传统方法相比,具有更高的生物安全性和更好的环境可持续性,能够帮助实现更好的生态平衡。
近年来,食品生物技术在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的推动下得到了广泛应用,其中最为重要的应用领域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转基因食品转基因技术是一种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通过改变生物体的基因组来获得新品种的技术。
通过转基因技术将有益的基因或有害基因导入到目标食品种类,从而使得目标食品具有更好的性质、外表、营养价值和产量等。
转基因食品早在1990年代就已经普及,是当今科技领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转基因食品可以提高产量,增加营养成分,抗病抗虫、减少应用的化学添加剂等,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和发展潜力。
但同时,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和风险,因此对于食品生物技术的发展需要严格的安全监管。
2、生物反应器技术生物反应器是指用来培养、生长和分离生物体的装置。
食品生物反应器技术可以通过对酶、微生物菌株和细胞进行有效的控制和运用,以改变食品的性状、品质等特征。
生物反应器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加工反应、环境污染控制和食品新品种的研发等领域。
3、生物高分子技术食品高分子是指在化学结构中含有大量高分子结构单位的化合物。
利用生物高分子技术可以改变食品的性状、品质和口味等特征。
生物高分子技术也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加工中,如酸奶等乳制品的生产,不仅可以提高产品的质量,还可以延长产品的保质期。
4、DNA分子检测技术DNA分子检测技术是一种利用PCR技术进行DNA检测的技术。
食品生物技术概论

03
品原料
基因工程
通过基因工程手段,可以改良食品原 料的品质、营养价值和抗病性,例如 转基因作物可以提高产量、抗虫害和 耐旱性。
细胞培养技术
利用细胞培养技术可以生产出具有特 殊功能的食品原料,例如实验室培养 的牛肉、鱼肉等。
生产功能性食品
益生菌和益生元
通过发酵工程和酶工程等技术,可以生产出富含益生菌和益 生元的食品,有助于改善肠道菌群平衡和促进健康。
发酵工程
发酵工程是利用微生物的代谢作用进行物质转化的技术。在食品工业中,发酵工程主要用于生产传统 发酵产品、新型微生物代谢产物等。
发酵工程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包括:利用发酵工程生产传统发酵产品,如酱油、醋、酒等;利用发酵 工程生产新型微生物代谢产物,如生物活性肽、生物活性脂肪酸等;利用发酵工程改进传统食品加工 工艺,如利用发酵工程提高蛋白质的溶解性、降低淀粉的糊化温度等。
食品保鲜
利用生物技术延长食品的保质 期,提高食品的品质和安全性 。
功能性食品开发
利用生物技术生产具有特定功能 的食品,满足消费者对健康、营
养和口感的多样化需求。
食品生物技术的发展历程
早期阶段
20世纪70年代初,随着基因工程 技术的出现,食品生物技术开始
起步。
发展阶段
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基因工 程技术广泛应用于食品工业,推动 了食品生物技术的快速发展。
利用发酵工程生产传统发酵食品
要点一
总结词
要点二
详细描述
发酵工程是利用微生物的代谢作用进行物质转化的技术, 通过发酵工程手段可以生产出具有独特风味的传统发酵食 品。
传统发酵食品的生产主要涉及菌种选育、发酵条件控制、 产物提取和加工等步骤。通过发酵工程手段,可以生产出 具有酸甜苦辣等多种风味的传统发酵食品,如酸奶、酱油 、醋等,这些食品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食品生物技术专业

食品生物技术专业食品生物技术专业是指通过运用生物学、生物化学以及相关工程技术来改良和提升食品质量、安全性和营养价值的科学与技术领域。
随着人们对健康和营养的关注度增加,食品生物技术在食品工业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该专业的定义、目标、应用以及前景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食品生物技术专业是以生物学为基础,结合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发酵工程、食品工程等学科知识,研究食品的生产、加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
其目标是通过利用生物技术手段,提高食品的品质,增加其营养价值,延长食品的保质期,并确保食品的安全性。
食品生物技术专业与食品科学、食品化学等领域密切相关,旨在为社会提供更加安全、健康和营养丰富的食品。
食品生物技术专业的应用范围广泛,包括食品加工、食品饮料研发、食品安全监测等领域。
在食品加工方面,食品生物技术可以通过利用天然微生物进行发酵,改良食品的口感、风味和贮藏性。
同时,还可以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改良农作物,使其具有抗病虫害能力,提高产量和质量。
在食品饮料研发方面,食品生物技术可以通过提取生物活性物质,制造具有保健功能的食品,满足人们对健康的需求。
在食品安全监测方面,食品生物技术可以通过快速检测技术和分子生物学方法,提高对食品中有害微生物和化学物质的监测能力。
食品生物技术专业的发展前景广阔。
随着人们对健康生活的追求,对食品的质量、安全性和营养价值要求越来越高,食品生物技术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以转基因食品为例,虽然由于种种原因,目前转基因食品在一些国家和地区仍然受到争议,但其在农作物改良、抗病虫害能力提高等方面的应用前景仍然非常广阔。
此外,快速检测技术和分子生物学方法的不断发展,也将为食品安全监测提供更为便捷和准确的手段。
总之,食品生物技术专业在食品行业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运用生物学和相关工程技术,食品生物技术可以改善食品的质量、安全性和营养价值,满足人们对健康生活的需求。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范围的扩大,食品生物技术专业的前景也将更加广阔。
《食品生物技术》课件

生产新型食品和添加剂
总结词
利用微生物发酵、酶转化等技术生产新型食品和食品添加剂,满足消费者多样化 的需求。
详细描述
通过微生物发酵技术,可生产酸奶、面包、酒类等发酵食品;利用酶转化技术可 将淀粉、蛋白质等转化为葡萄糖、氨基酸等,用于生产甜味剂、调味剂等食品添 加剂。
提高食品加工过程的效率和效益
总结词
感谢观看
基因工程具有高度定向性、可实现大规模生产等 优点,是现代生物工程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03
食品生物技术在食品工业中的 应用
改进食品原料生产
总结词
通过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和酶工程等技术手段,优化食品原料的生产过程,提 高产量和品质。
详细描述
基因工程可用于改良作物的遗传性状,提高抗病、抗虫和抗逆能力,增加产量 ;细胞工程可用于快速繁殖优质植物,缩短育种周期;酶工程则可利用酶的作 用提高食品原料的提取率和纯度。
20世纪80年代
细胞工程和酶工程在食品工业中得到广泛应用。
20世纪90年代至今
随着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食品生物技术的应用领域不断扩大,成 为食品工业的重要支柱。
02
食品生物技术的主要类型
发酵工程
01
发酵工程定义
发酵工程是利用微生物的特定性状,通过现代化工程技术,在发酵罐或
其他适宜装置中大规模培养微生物,以生产人类所需产品的过程。
合成生物学
通过设计和构建人工生物系统, 实现食品原料的可持续生产,降 低环境影响。
纳米技术
将纳米材料和纳米技术应用于食 品加工和包装,提高食品的保鲜 度和安全性。
改善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影响
功能性食品
研发富含特定营养成分或具有特定健康功能的食品,满足消费者 对健康的需求。
食品生物技术

食品生物技术绪论名词解释1 食品生物技术食品生物技术(food biotechnology):是现代生物技术在食品领域中的应用,是指以现代生命科学的研究成果为基础,结合现代工程技术手段和其它学科的研究成果,用全新的方法和手段设计新型的食品和食品原料2 基因工程基因工程:通过一系列技术操作过程,获得人们预先设计好的生物,该生物所具有的特性往往是自然界不存在的。
是用人工的方法把不同生物的遗传物质(基因)分离出来,在体外进行剪切,拼接,重组形成基因重组体,然后再把重组体引入宿主细胞或个体中得以高效表达,最终获得人们所需要的基因产物。
3 细胞工程细胞工程(cell engineering):在细胞水平研究、开发、利用各类细胞的工程。
是人们利用现代细胞分子生物学的研究成果,根据需求设计改变细胞的遗传基础。
4 蛋白质工程蛋白质工程(protein engineering):通过对Pr化学、Pr晶体学和动力学的研究,获得有关Pr理化特性和分子特性的信息,以此为基础有目的设计改造编码蛋白的基因,通过基因工程技术获得可以表达Pr的转基因生物系统,该生物系统可以是转基因微生物、转基因植物、转基因动物,或细胞系统。
最终产出改造过的Pr5 酶工程酶工程(enzyme engineering):利用酶催化作用进行物质转化的技术,是酶学理论、基因工程、蛋白质工程、发酵工程相结合而形成的一门新技术6 发酵工程发酵工程是将微生物学、生物化学和化学工程等学科基本原理有机结合,是建立在基因工程技术基础上的一门应用技术性学科。
7 生物工程下游技术生物工程下游技术(biotechnique downstream processing):将发酵工程、酶工程、蛋白质工程和细胞工程生产的生物原料,经过提取、分离、纯化、加工等步骤,最终形成产品的技术第二章(94页)1 基因工程基因工程:通过一系列技术操作过程,获得人们预先设计好的生物,该生物所具有的特性往往是自然界不存在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木糖可与酱油中的氨基酸反应生成褐色物 质,从而影响酱油的风味 ! 而木糖的生成与制造酱油用曲霉中木聚糖 酶的含量与活力密切相关 。 用反义RNA技术抑制该酶的表达所构建的 工程菌株酿造酱油,可大大地降低这种不 良反应地进行,从而酿造出颜色浅、口味 淡的酱油,以适应特殊食品制造的需要。
(二)啤酒
一、改善食品原料加工特性和改良食品品 质
在动物食品原料的改良上,基因工程技术 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如: 把采用基因工程技术生产的牛奶生长激素 (bovine somatotropin,BST)注射到母牛 上,提高母牛产奶量。 采用基因重组(recombinant)的猪生长激 素,注射于猪上,便可使猪瘦肉型化,有 利于改善肉食品质。
由于用此法所构建的基因工程菌株中α-乙酰乳酸 脱羧酶基因是存在于酵母的质粒而不是染色体上, 因此使该基因随着细胞分裂代数的增加而发生丢 失,造成性能的不稳定 。 Yamano等人将外源的α-乙酰乳酸脱羧酶基因整 合到啤酒酵母的染色体中,从而构建了稳定遗传 的转基因啤酒酵母。使用这种转基因酵母酿制啤 酒,也能明显降低啤酒中双乙酰含量,而且不会 对啤酒酿造过程中的其它发酵性能造成不良影响。
(一)酱油
酱油风味的优劣与酱油在酿造过程中所生 成氨基酸的量密切相关, 参与此反应的羧态酶和碱性蛋白酶的基因 已被克隆并转化成功, 在新构建的基因工程菌株中碱性蛋白酶的 活力可提高5倍。羧态酶的活力可提高13倍。
酱油的制造中压榨是与产品得率密切相关 的操作。 与压榨有关的酶有:多聚半乳糖醛酸酶、 葡聚糖酶和纤维素酶、果胶酶等 这些酶的基因均已被克隆 高纤维素酶活力的转基因米曲霉生产酱油 时,可使酱油的产率明显提高。
⑷ 染色体DNA的酶切。 ⑸ 载体PBR322DNA的制备。 ⑹ DNA重组 ⑺ 质粒DNA转化及克隆菌株筛选 ⑻ 产生α-淀粉酶活力的重组菌株的鉴定 ⑼ 耐热α-淀粉酶基因的次克隆及表达。
糖化酶的研究
对于糖化酶的研究,近年来国外已有将本 霉菌(A.niger、A.shirosamii、Rhizopus) 糖化酶基因引入酵母中,并成功地得到表 达。 同时,我国也对糖化酶的基因克隆、转化、 表达进行了系列研究
利用转基因技术将外源α-乙酰乳酸脱羧酶 基因导入啤酒酵母细胞,并使其表达,是 降低啤酒中双乙酰含量的有效途径。 Sone等人用乙醇脱氢酶的启动子和穿梭质 粒载体YeP13将产气肠杆菌α-乙酰乳酸脱 羧酶基因导入啤酒酵母,并使其表达。当 用此转基因菌株用于啤酒酿造时,可使啤 酒中的双乙酰含量明显降低,且不影响其 它的发酵性能和啤酒中正常风味物质。
Food Biotechnology
第一章 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
食 ① 基因工程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 品 ② 酶工程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 ③ 细胞工程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 生物 技术 ④ 现代发酵工程在食品加工上的应
内容提要:
邵阳学院 赵良忠
第一节 基因工程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
食品基因工程:指利用基因工程的技术和手 段,在分子水平上定向重组遗传物质,以 改良食品的品质和性状、提高食品的营养 价值、贮藏加工性状、酶制剂的生产和改 良以及感官性状改造的技术。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二)油脂类食品
食用油有三个重要的质量指标:营养价值、 氧化稳定性和功能性 但这三个指标之间存在着矛盾 含较多的高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用油对人的 健康是有益的,但存在着氧化稳定性、加 工性能差的缺点; 含较多的饱和脂肪酸的食用油加工性能好, 但氧化稳定性差,对健康不利。
食品工业解决此问题的方法
耐热α-淀粉酶基因的克隆和表达:
大致过程是这样的。将提取的嗜热脂肪芽 孢杆菌全染色体DNA,经限制性内切酶割 成小片段并与PBR322质粒D 体并转化入芽孢杆菌中。
操作步骤如下:
⑴ 提取纯化嗜热脂肪芽孢杆菌染色体DNA。 ⑵ 提取纯化质粒PBR322及PBD6。 ⑶ 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染色体DNA及质粒 DNA的含量。
在植物食品品质的改良上,基因工程技术 主要集中于改良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及油 脂等食品原料的产量和质量。 比如基因工程油菜含油量可达50%-60%
(一)蛋白质改良
蛋白质改良的目标主要有两个 : 一是提高必需氨基酸的含量, 二是改善蛋白质的加工性能。 原因: 大部分植物蛋白的营养较低 :谷类蛋白质 中赖氨酸(Lys)和色氨酸(Trp),豆类蛋白质 中蛋氨酸(Met)和半胱氨酸(Cys)等一些人类 所必需的氨基酸含量较低
如: 通过导入硬脂酸-ACP脱氢酶的反义基因, 可使转基因油菜种子中硬脂酸的含量从2% 增加到40%。 而将硬脂酰CoA脱饱和酶基因导入作物后, 可使转基因作物中的饱和脂肪酸的含量有 所下降,而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则明显增加。
美国Calgene(卡尔京:美国最早获准上市 的基改食品的公司)公司正在开发高硬脂 酸含量的大豆油和芥花菜油,新的大豆油 和芥花菜油将含30%以上的硬脂酸, 这些新油可以取代氢化油用于制造人造奶 油、液体起酥油和可可脂替代品,而不含 氢化油中含有的反式脂肪酸产物。
比如:通过反义基因抑制淀粉分枝酶基因则可获 得完全只含直链淀粉的转基因马铃薯 直链淀粉油炸性能好。枝链淀粉抗老化性能好!! Monsanto(孟山都农业生物技术公司 )公司开 发了淀粉含量平均提高了20~30%的转基因马铃 薯。这种新马铃薯使油炸后的产品具有更强的马 铃薯风味,更好的质构,较低的吸油量和较少的 油味
罗近贤等将大麦的淀粉酶基因及黑曲霉糖 化酶cDNA重组进大肠杆菌-酵母穿梭质粒, 构建含双基因的表达分泌载体PMAG15, 用原生质体转化法将之引入酿酒酵母,实 现了大麦淀粉酶和糖化酶的高效表达, 99%以上的酶活力分泌至培养基中 。
(三)奶酪
在奶酪工业中,近年来成功地将牛胃蛋白 酶的基因克隆入微生物体内并使其表达, 由此构建的基因工程菌可用来生产牛胃蛋 白酶,彻底解决了奶酪工业受制于牛胃蛋 白酶来源不足的问题,并降低了生产成本。
β-环状糊精 生产
β-环状糊精
可将多种有机物质包埋在分子内部,从而 赋予这些物质以新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广 泛应用在医药、食品、化妆品等领域,具 有良好的市场发展前景
由于β-环状糊精葡基转移酶(β-CGT) 生产菌产酶活力低,故使β-环状糊精因生 产成本高而使其应用受到限制。 复旦大学和上海市工业微生物研究所合作, 首次在国内应用染色体整合扩增技术,以 嗜碱性芽孢杆菌N-272作供体,克隆了β -CGT基因,成功地构建了高表达β-CGT 的基因工程菌BS16-7。摇瓶试验糊精化 酶活力最高达8 900U/mL。
通过人工合成基因、同源基因或异源基因 导入植物细胞的途径,可获得高产蛋白质 的作物或高产氨基酸的作物。 已获得转基因拟南芥菜可生产富含Met(蛋 氨酸)的2s白蛋白 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可将谷物类植物基因 导入豆类植物,开发蛋氨酸含量高的转基 因大豆 。
我国学者把从玉米种子中克隆得到的富含必需氨 基酸的玉米醇溶蛋白基因,导入马铃薯中,使转 基因马铃薯块茎中的必需氨基酸提高了10%以上。 美国F1orida Gainesvil1e(佛罗里达州盖恩斯维 尔)大学的科学家将外来的高分子量面筋蛋白基 因导入一普通小麦中,获得了含量更多的高分子 量面筋蛋白质的小麦。这样的小麦面筋蛋白具有 良好的延伸性和弹性。
(四)面包
将含有地丝菌属LIPZ基因的质粒转化到面 包酵母中,利用转基因酵母发酵生面团生 产的面包较蓬松,内部结构较均匀。 麦谷蛋白的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HMWGS)和醇溶蛋白决定面包的烘烤质量。
通过对HMW麦谷蛋白亚基的结构和序列分 析,发现HMW亚基在N端和C端具有非重复 的氨基酸序列,而蛋白质分子的大部分序 列是六肽和九肽的重复单位 。 N端和C端含有Cys(半胱氨酸)残基,从 而形成分子间二硫键,产生很高分子质量 的线性聚合物,这些聚合物使得生面团具 有较好弹性。
三、酶制剂的生产和改良
凝乳酶(chymosin)是第一个应用基因工 程技术把小牛胃中的凝乳酶基因转移至细 菌或真核微生物生产的一种酶。 1990年美国FDA已批准在干酪生产中使用。 由于这种酶生产寄主基因工程菌不会残留 在最终产物上,符合GRAS(Generally Recognized As Safe)(一般认为安全) 标准,被认定是安全的,无需标示)。
HMW麦谷蛋白聚合物的弹性也部分地由六肽和九 肽重复单位产生其结构特性,这些重复单位采取β -转角的构象 上述研究结果提示我们可以通过两种策略来改良 面粉的弹性: ①通过增加HMW麦谷蛋白亚基因拷贝数来增加 HMW的含量; ②引入具有超量Cys残基的HMW亚基来产生高交 联的聚合物。 由于HMW麦谷蛋白亚基的表达量约占总谷蛋白 (grain protein)的2%,所以引入一个单基因拷 贝可能会产生显著的影响。
目前各国学者最关注的是: 把糖化酶基因引入酿酒酵母,构建能直接 利用淀粉的酵母工程菌用于啤酒、白酒及 酒精工业,能革除传统酒精工业生产中的 液化和糖化步骤,实现淀粉质原料的直接 发酵,达到简化工艺、节约能源和降低成 本的效果 。
美国的Cetus[天鲸]公司和日本的Suntory (三德利啤酒)公司分别把酒曲霉和米根 霉的糖化基因转入酿酒酵母获得成功 国内也有许多学者正在从事这方面的研究。 唐国敏等从黑曲霉糖化酶高产株T21合成的 糖化酶cDNA,经5′-端和3′-端改造后克 隆到酵母质粒YED18上是影响发酵 食品工业经济效益的关键因素,而这些又 都取决于所使用的微生物菌株品种 但传统的微生物育种方法又难以有效地达 到定向改造微生物性状的目的 利用DNA重组技术、反义RNA技术及基因 缺失等基因工程技术来构造所需要的基因 工程菌株是解决这一问题的一条方便、快 捷的途径。
重组DNA技术生产小牛凝乳酶
首先从小牛胃中分离出对凝乳酶原专一的 mRNA(内含子已被切除) 借助反转录酶、DNA聚合酶和St核苷酸酶 的作用获得编码该酶原的双链DNA 以质粒或噬菌体为运载体导入大肠杆菌 用放射性mRNA或cDNA探针进行杂交,可 以挑选出含有专一性cDNA的克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