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大学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指标

合集下载

XX大学教师教学综合评价工作实施办法

XX大学教师教学综合评价工作实施办法

XX大学教师教学综合评价工作实施办法教师教学综合评价工作是学校实施教学质量监控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是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对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和改进教学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为积极稳妥有效地推进此项工作,特制定本办法。

一、教师教学综合评价工作由主管教学副校长负责,教学促进办公室组织实施。

教师教学综合评价由学生评教(60%)、校级教学指导委员会(20%)和分院(部)同行评议(20%)三部分共同构成。

二、学生评教(一)学生评教:以无记名填写《XX大学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评价表(学生用表)》,每个学生都要根据任课教师的课堂教学情况客观、公正的进行评价,按优秀(收获显著)、良好(收获较大)、中等(收获一般)、不合格(收获较小)四种情况给每位任课教师的课堂教学效果评出一个等级,同时对学生的评教等级进行权重赋分(四个等级分别赋予10分、8分、6分、2分的不同分值),教促办对学生的评教结果进行统计汇总。

同时,学生对任课教师授课的具体建议和意见可以写在《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评价表(学生用表)》的背面。

学生评教工作由教促办具体实施,每学期进行1次,时间安排在学期末。

评教学生不少于三分之二,成绩有效,少于三分之二,将重新组织学生评教。

(二)各学期“新开课”和“开新课”课程的教师,可以自愿选择是否参加学生评教。

若老师要求参加,可计入学生评教成绩;对于“开新课”教师,选择不参加学生评教的,其学生评教成绩按上一学期的评教成绩计入。

新入职教师按分院(部)教师学生评教平均成绩计入,按“合格”处理。

(三)随机课堂教学评价:采用无记名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

听课教师对听课班级进行随机抽查,要求学生填写《教师课堂教学情况调查表》,每次抽查班级学生不少于三分之一。

听课教师应参考学生填写的《调查表》情况,给出听课成绩。

(四)毕业生评教: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

毕业生对在校期间的教学情况进行评价。

时间为应届毕业生离校前。

结果用于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及课程设置。

浙江大学本科课程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实施办法

浙江大学本科课程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实施办法

浙江大学本科课程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实施办法(2009年10月修订)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是本科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核心环节,为进一步推进本科教学改革,加强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建设,进一步提高课程教学质量,根据《关于加强本科教学质量监控工作的若干意见》(浙大发教〔2006〕46号)文件精神和新的人才培养目标,特修订本办法。

一、评价目的本科课程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的目的是以评促教,提升教师教学水平,提高本科课程教学质量,同时为学校教学相关决策提供有效信息,实现学校人才培养目标。

二、评价范围评价范围包括所有全日制本科课程的课堂教学,不包括实习和毕业环节。

评价对象包括“教师”和“课程”,即某课程任课教师的课堂教学质量和课程的教学质量,即“人·课”。

三、评价指标理论课、实验课、体育课和双语课分别制订评价指标。

评价指标详见附件。

四、评价人员及权重1.评价人员参加本科课程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的评价人员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学生;二是同行及管理人员,包括院系主管教学领导、教学督导和教学管理人员。

2.权重原则上,学生评价权重占70%,同行及管理人员评价权重占30%(院系主管教学领导、教学督导和教学管理人员各占10%)。

五、评价方式和流程学生评价和同行及管理人员评价均在现代教务管理系统进行。

系统首先剔除每一个评价对象即“人·课”的最高5%和最低5%学生评价分,再与同行及管理人员评价分汇总,经过加权统计,得出综合评价分,并将综合评价分按类别由高到低排序。

评价工作流程见附件3。

六、评价结果及等级评定1. 评价结果分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个等级。

按同类可比的原则分类排序,并按一定比例确定评价等级。

2.全校课程按以下类别统计评价结果。

(1)通识课程:思政类、军事理论类、公共体育类、外语类、计算机类、历史与文化类、文学与艺术类、沟通与领导类、科学与研究类、经济与社会类、技术与设计类、新生研讨课等。

(2)大类课程:数学类、物理类、化学类、生物类、工程类、设计及艺术类、经管类和文史哲类等。

湖北工业大学教师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及计算方法

湖北工业大学教师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及计算方法

湖北工业大学教师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及计算方法
湖工大教处[2006]10号
根据《湖北工业大学教师教学质量评价办法(试行)》的要求,为使我校教师教学质量评价有据可依、客观公正,教务处组织有关专家、教师及学生在充分调研和实施验证基础上,制定了以下指标体系及计算方法。

一、教师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1.本指标体系共15项,评估内容共20项。

2.选项标准为A完全同意,B同意,C一般,D不同意,E完全不同意。

3.本指标体系适用于督导评价、同行评价、自我评价;其中7-15项适用于学生评价。

4.A、B、C、D、E分别折算为5、4、3、2、1分计算评估结果,总分在95分以上为优,80—94分为良,70—79分为合格,60—69分为基本合格,60分以下为不合格。

学生评价按百分制换算后,得出评估结果。

二、评价结果的计算
1.学生评价结果为“优”和“良”的,直接记为优或良。

2.学生评价结果为“基本合格”及以下的,按评价权重计算综合评分。

学生评价:督导评价:同行评价的权重为5:3:2。

其计算方法为:
Y=0.5X
1+0.3X
2
+0.2X
3
Y:教师教学质量综合评分
X
1
:学生评价平均分
X
2
:督导评价平均分
X
3
:同行评价平均分
3.学生评价结果为“合格”的,教师本人可要求按评价权重重新计算综合评价,也可直接记为合格。

本评价指标体系及计算方法将根据学校不同时期的教学评价要求而适时调整。

二○○六年八月二十二日。

听课评价表(实验课-学生用)

听课评价表(实验课-学生用)
10
7
实验(实训)现象分析科学,学生完成实验(实训)难易适度
10
教学技能
(30分)
8
语言规范、流利,表达清晰、准确
5
9
熟练使用实验(实训)仪器设备,操作示范准确、规范
10
10
注意运用现代教学手段辅助实验(实训)教学
5
11
教学方法灵活有效,教学秩序好
10
教学效果
(15分)
12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中等
合格
不合格
教学态度
(25分)
1
遵纪守时,不随意调、停课,坚守岗位
5
2
实验(实训)仪器设备、材料准备充分,摆放井然有序
5
3
教态大方,指导实验(实训)、回答问题耐心、细致
10
4
实验(实训)报告批改及时、认真
5
教学内容
(30分)
5
内容设计符合大纲要求,重点突出、难点讲解透彻
10
6
实验(实训)环节安排恰当,时间分配合理
5
13
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科学素养
514Biblioteka 无实验(实训)安全事故,教学效果好
5
总体评价等级或得分
对实验(实训)教学的评价意见或建议:
XX大学教师课程教学评价表
实验(实训)课课堂教学质量评价表(学生用)
学生根据教师课程教学情况进行如实评价:请在下面各栏内打“√”,只限选单项。
(评价等级标准: 优秀(90—100),良好(80—89),中等(70-79),合格(60-69),不合格(60以下))
一级指标
序号
二级指标
权重
评价等级
优秀
良好

南通职业大学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评价表

南通职业大学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评价表
南通职业大学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评价表
授课教师
所属部门
课程名称
所属院部
评课时间
地点
年月日(星期)第节教室
授课班级
人数
应到:实到:
出勤率:
教学内
容提要
听课评价
主要优点
改进意见
评价项目

(30分)
为人师表,教书育人,严格遵守教学规范;严格要求学生,认真维护课堂纪律,方法恰当,效果良好。
20.0
督导签名
合计得分
100.0
10.0
教学文件齐全,符合规定要求;内容与大纲、课程标准一致.
10.0
教学准备充分,讲述流畅、语言规范;教具、仪器设备操作熟练;能够合理使用多媒体课件和板书。
5.0
有效使用教学时间,教学进度与教学日历基本一致。
5.0
教学内容
(20分)
基本概念、基本理论表述清晰、准确、重点难点突出,兼顾各层次学生的能力培养。
10.0
教学内容与生产实际紧密结合,并重视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的培养。
10.0
教学方法
(30分)
合理运用课堂提问、讨论、交流、案例(实例)分析等多元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思考。
20.0
合理使用各种教学资源、多媒体技术等教学手段,对提高教学效果有明显促进作用。
10.0
教学效果
(20分)
教学气氛浓厚,学生主动学习,师生互动,学生反映良好,是否体现课程思政。

大学生对教师课堂教学的评价范文(2篇)

大学生对教师课堂教学的评价范文(2篇)

大学生对教师课堂教学的评价范文1、教师通过对课本的独到深入的讲解,达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能结合多种教学手段,使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更深刻。

教学内容重点突出,教学目的十分明确,教师具有极高的专业技能。

授课方式新颖别致,激起同学们的兴趣,教师很注重互动,课堂学习氛围轻松愉快,真正达到了教学的目的要求。

2、老师在授课中,内容深且广,涵盖面广,能联系古今,结合时代背景,在充分了解诗人,词人等古人的人生经历的同时更好地使学生们理解古文学作品的内涵与意蕴,同时在学习中使学生陶冶情操,增加了素养。

教学效果显著,合同学们在学好古代文学专业课的同时,增加了人文素质,提高了文学品味,加强自身修养,使学生在轻松活跃的学习氛围中,增长了知识。

3、教师的教学效果极佳,可以使同学在领略知识魅力的同时提高自己实际技能。

教师教课内容广大博深,高质量,高效率。

教课内容新颖,独特,有个性。

教师授课表现出来的激情和精神可以深深吸引并打动学生,希望我们的老师可以继续创新,造出更多的精品课。

4、教师教学在书面浅显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了教学的知识的深度及广度,扩大了学生知识面,并且多方面培养学生的思考问题的能力,教师的知识渊博,因此讲授的很有深度,并且在书本知识上也有所扩展。

课上教师很注意与学生的互动环节,增强了课堂气氛,使教学效果更加显著。

5、教师课堂上的整体教学效果非常好,教师在教学方面极认真负责,教师的基本知识技能过硬,因此,课上所达到的效果是很好的,指导具有针对性,使同学更容易获得提高。

课上教师很注意与学生的互动环节,尤其是赵老师互动的效果很好,语言也很生动、形象。

得到同学们的喜爱,教师并未忽视同学们的自己动手的锻炼、课堂互动效果极好。

6、教师上课认真负责,专业基础极技能高深,非常注重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老师常常告诫学生,书法要从心开始,勤于练习。

注重学生专业能力和素养的培养。

上课语言幽默,互动适当,演示精准精彩。

学生上课出勤率高,教学效果极其明显。

大学教师教学质量评价表(最新分享)

大学教师教学质量评价表(最新分享)

大学教师教学质量评价表(最新分享)1、大学教师教学质量学生评价表(理论课)2、大学教师教学质量学生评价表(实验课)3、大学教师教学质量学生评价表(音乐教育、表演专业技能课)4、大学教师教学质量督导与同行教师评价表(理论课)5、大学教师教学质量督导与同行教师评价表(实验课)附件1大学教师教学质量学生评价表(理论课)一学年第学期课程名称任课教师所属学院项目名称一级指标二级指标标准分得分教学态度(20分)教书育人教学态度严肃认真;仪表端正、举止文明;严格管理、抓课堂纪律、维护教学秩序;注意言传身教,教书育人,能寓思想于教育中。

8.0 教学纪律不随意调停课,准时上下课(不迟到、拖堂,提前下课)。

5.0 组织教学认真组织教学,搞好辅导答疑,组织好课堂讨论,认真批改作'也,及时收集教学反馈信息,改进教学。

7.0教学内容(20分)正确性讲课目的明确,内容正确,概念清楚,定义准确;结构合理,重点突出。

7.0先进性教材选用合适,并在此基础上,注意介绍本学科研究和发展的最新动态。

7.0 理论联系实际密切结合实际,恰当举例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6.0教学方法与技能讲课艺术讲课思路清晰,逻辑性强,语言生动,口齿清楚,板书恰当。

8.0(25分)能力培养因材施教,注意运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思考,指导学生学习方法,设疑提问,培养思维方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7.0指导自学布置思考题及文献阅读,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5.0教具运用根据本课程特点与要求,合理运用形象化现代化教学手段或教具,如CAI、录像、幻灯、投影、实物、模型等。

5.0教学效果(25分)学生兴趣教学有吸引力,能激发学生对本学科知识的兴趣,学生思维集中,课堂秩序好。

10.0 课堂效果课堂互动活跃,学生学习主动,当堂课结束时,学生对教师讲课的重点内容印象深刻,能掌握或理解大部分课堂教学内容。

15.0作业与辅导(10分)作业布置注重教学反馈,作业适量,检查认真。

教师教育教学成果评价指标

教师教育教学成果评价指标

教师教育教学成果评价指标一、引言教师教育教学成果评价指标是评估教师教学工作的重要依据,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

它能够客观地衡量教师的教育教学成果,为教师提供明确的发展方向和改进的动力。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探讨教师教育教学成果评价的指标。

二、学科知识与能力教师教育教学成果评价的首要指标是教师的学科知识与能力。

教师应具备扎实的学科基础知识,能够熟练运用教学方法和教学技巧,使学生能够全面、系统地理解学科知识,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维方式。

三、教学设计与准备教师教育教学成果评价的另一个重要指标是教学设计与准备。

教师需要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计划,设计富有启发性和创造性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并准备适当的教学资源和教学材料。

只有经过充分的教学设计和准备,教师才能有效地传授知识,引导学生的学习。

四、课堂教学效果教师教育教学成果评价的指标还包括课堂教学效果。

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

同时,教师还应关注学生的参与度和表达能力,能够创造积极、和谐的学习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业成绩。

五、学生评价与反馈教师教育教学成果评价的重要指标之一是学生的评价与反馈。

学生是教育的主体,他们对教师的教学工作有着直接的体验和感受。

因此,教师需要倾听学生的意见和建议,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习需求,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六、教师素质与专业发展教师教育教学成果评价的另一个重要指标是教师的素质与专业发展。

教师应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操守,注重自身素质的提升和专业知识的更新。

教师还应不断参加教育培训和学术交流活动,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

七、教学创新与科研成果教师教育教学成果评价的指标还包括教学创新与科研成果。

教师应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和教育方法,开展教学创新研究,推动教育教学改革。

同时,教师还应积极参与科研项目和教育教学论文的撰写,提升自身的学术水平和学术声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
学生学习
发展性
学习态度
基础层次
学生理解、掌握、会用所学知识和技能。
6
提高层次
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主动对学习进行评价和反思。
8
发展层次
学生感受学习与生活乐趣,体验创造的成功,具有探究欲望。
10
学习过程
基础层次
学生对所学内容感兴趣,有较强的求知欲。
6
提高层次
学生与老师有积极的信息交流。学生学会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
等级标准
100≥优秀≥90,90>良好≥80,80>合格≥60,60>不合格
评价等级
提高层次
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实践能力得到培养和体现。
8
发展层次
师生都感受到自我能力施展的快乐,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
10
达成性
基础层次
学生接受问题的提出到解决的过程。
6
提高层次
学生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8
发展层次
师生平等交流,教学相长,学习兴趣不断增加。
10
发展性
基础层次
学生克服畏惧、自卑心理,对学习充满兴趣。
教师教学着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创新能力。
5
教学效果
基础层次
教学任务完成,教学目标落实。
3
提高层次
学生学习主动、积极,学习兴趣增加。
4
发展层次
课堂师生交流充分、气氛活跃。
5
教学反思
基础层次
反思教学环节是否符合教学目标要求。
3
提高层次
反思教学过程是否符合学生认知特点。
4
发展层次
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做专门研究。
5
教学能力
基础层次
合理把握教材内容,重点、难点突出。
3
提高层次
教学内容熟练,能旁征博引,具有较强的课堂驾御能力。
4
发展层次
教师知识渊博,利用科研辅助教学,教学艺术性强。
5
教学方法
基础层次
熟练运用各种教学方法,正确引导学生学习。
3
提高层次教学注重因材施教,鼓励学生自主究,发展学生自学能力。4
发展层次
8
发展层次
师生、生生之间有行为的互动、情感的交流、思维的碰撞。
10
学生学习发展性
学习效果
基础层次
学生掌握了课堂中的内容。
6
提高层次
学生学会把旧的知识和技能迁移到新情境之中。
8
发展层次
学生的思维品质与探究能力得到提高。
10
教学协调
发展性
即时性
基础层次
学生注意力集中,能对教师课堂上的活动做出及时反映。
6
6
提高层次
学生体验到成功的愉悦,获得了再发展的信心。
8
发展层次
师生均产生再探究的心理愿望。
10
教学秩序
稳定性
教学过程
基础层次
教师按时上下课,学生到课率高。
9
提高层次
教师能有效管理课堂秩序,学生课堂参与率高。
12
发展层次
师生配合默契,教学浑然一体,激发学生上课热情。
15
听课对象
讲授课程
评价总分
授课班级
XX大学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指标
评价内容
教学层次
教学效果
分值
得分
备注
教师教学
发展性
教学目标
基础层次
教学思路清晰,教学计划安排合理,课堂教学目标明确。
3
提高层次
注重学生知识、能力等方面的培养,教学过程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
4
发展层次
以学生知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为目的,教学目标科学、有创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