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道路景观初探——以深圳松福路景观设计为例

合集下载

浅析城市街路的景观提升——以福茶片区景观提升为例

浅析城市街路的景观提升——以福茶片区景观提升为例

浅析城市街路的景观提升——以福茶片区景观提升为例何韶锋【摘要】城市活力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富有活力的城市,应在设计中体现其生态和谐的街路景观;展现如画的城市风光.在城市建设中,用丰富的创造力表现朝气蓬勃的精神风貌,并以此提升地区影响力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然而进入21世纪以后,随着社会经济高速发展,摩天大楼拔地而起,绿地系统以及自然缓和的交流空间正在被悄悄吞噬.具有活力的城市街路设计应该以人为本、以科技为先导、以质量为命脉、以环保为主线.本文在城市活力因素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实例探讨以营造城市活力为导向的城市设计方法.【期刊名称】《福建建筑》【年(卷),期】2014(000)011【总页数】4页(P16-18,37)【关键词】街路景观;城市活力;可持续发展【作者】何韶锋【作者单位】福建省建筑设计研究院福建福州3500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731.8引言街道景观是城市景观的很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城市生态很重要载体。

街道景观作为一种社会公共产品,应体现出社会对自然的追求和以人为本的社会价值观。

街道景观只有正确把握和理解人的需求及生态发展才可能得到公共的认同。

在城市街道景观设计中挖掘和表达环保内涵,如果只一味从现代化设计的景观设计中借鉴或模仿某些形式并不能对人们产生多大的吸引力。

这种方式只能满足人们一时的好奇心,没有长久的感染力,人只有融入自然中才能达到持续发展。

城市街道景观设计中应注重对深层次的生态内涵的挖掘和表达。

景观设计是一种艺术创作行为,因而在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的同时要考虑质量和科技的结合运用,体现出现代感。

1 项目背景本次景观提升设计的对象为福州市茶会片区,位于晋安区连江北路以东,福新东路以南,包括茶会路、官前路、后浦路三条街道,总长度约为1340m,占地面积约为45130m2。

改造范围大部分为老旧居民区,人流量大,许多公共设施及人行道路都已损坏严重。

设计内容包括市政道路改造、人行道铺装改造、停车位规划、围墙大门改造、街头绿化提升美化和建筑三米线以下店牌店招设计。

探究深圳市街道景观的提升

探究深圳市街道景观的提升

探究深圳市街道景观的提升摘要:深圳市街道景观整体的效果比较好,绿化水平比较高,但整体的街道景观效果还有待进一步的提高。

街道小品、铺装、人性化体验上等方面可以更加精细化,提高街道的可识别性,在城市文化的挖掘下提升特色。

一、深圳道路整体情况深圳的道路建设由最初提出的“先绿化,后美化”的原则,随着生态设计理念的融入,在兼顾本地特色上,逐步向生态型发展。

在深圳道路中,深南大道是深圳的一张名片,是城市的坐标轴。

深南大道位于特区中部,是东西走向的主干道,主要分为两段。

侨城段是华侨城生态系统和旅游文化的宣传,植物结合道路两侧的景点特色精心设计。

城管区段是深圳市政府的迎宾大道,展示了宏观大气的景观特质。

近期深南大道的街道景观也在提升改造,每一段深南大道的景观在统一的基础上打造了特色小径。

深圳道路不同区域的街道景观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综合提升改造。

(1)场所休息方面,社交停留的空间乏溃,缺乏遮阴避雨的家具小品。

地面硬质铺装样式简单,没有形式感。

(2)绿化方面,品质低,植物样式单一,没有层次感。

同时需要考虑城市热岛效应,打造海绵城市,兼顾生态可持续性。

(3)建筑方面,建筑主题缺失,品质参差不齐,缺乏街区特色。

(4)公共设施方面,城市家具小品的形式单一,缺乏文化地域特征和智能性。

标识系统样式单一,布局不够合理,需要营造智能化的街道景观。

在深圳创新的背景下,需要打造智慧城市的街道景观,为快节奏生活的人们带来便利的条件。

统筹市政、城管、公安、通管等相关部门的具体需求,一张图模式布点全部街道设施,采用集成化设置方式、模数化体系、智能化设计,打造规整、适用、有序、和谐的街道景观。

图2 密歇根大道拍摄婚纱照的人二、国外优秀案例参考项目名称:美国密歇根大道项目特色:按季节精准挑选耐用植物,在不降低美化的情况下减少维护成本。

(见图1、2)借鉴之处:(1)通过丰富的颜色、形态和尺度激活道路。

(2)将植物景观系统与公共空间连接到一起,形成了新的街道步行功能的层次。

谈深圳市南山建成区城市道路绿化景观改造——以南山区“四纵道路”绿化改造设计为例

谈深圳市南山建成区城市道路绿化景观改造——以南山区“四纵道路”绿化改造设计为例

积 外 ,绿 化 改造 时还 根据 各 自的 实际情 况 充实 了很 多 绿 化 方式 , 其 时立体 绿 化 的运 用 , 可能 地创 造 多功 尤 尽
2 建成区城市道路绿化景观改造造景手法
由于不 同地 域 、 同的文 化传 承 , 需表 达 的景观 不 所
1 建成区城市道路绿化的不足
内涵 各不相 同 , 道路绿 化景观 规划 设计必 须紧密 结合地 域特 点 、 域文 化 、 地 尊重 自然 , 能 创造 出适 合 当地 特 才 在经 济的发展 及需求 下 , I区大 力发 展城 市基础 色 、体现 地 域文 化和 富 于 良好 生态 效益 的道 路绿 化景 南 l 【 J
广东建材 20 年第 1 期 08 ( 1
综合论述
谈深圳市南 山建成 区 城市道路绿化景观改造
南 山区“ 四纵山区园林绿化管理所)
摘 要 :通过深圳市南I区建成区城市 I J 道路成南北走向的后海大道、 南海大道、 前海大道、 及月亮湾


分。 随着 经济和社 会的发 展 , 人们越 来越注 重人居 环境 , 调 , 质 功能不 明; 性 绿化 品种 单… ; 目引进 外 地树 种 , 盲 创建“ 生态 林城 市 ” 亦形 成共识 , 如何 对现有 道路 绿地 缺乏城 市道路 绿化长远 的发展 意识等 。 系统 的不足 部分进 行优化 , 力提 高景 观效 果和 生态效 努 益 , 进人 和 自然 的和谐 发展 , 促 是建 成 区提 升城 市 品质 的重要课 题 。
1 道路绿化的规划、 . 1 布局凌乱, 相互间缺乏良好 各条街 区道路 绿化有 目的, 步骤地 进 行全面 的分析和 有
的有机联 系
规划 设计 , 过各种相 关 的元 素把各 条街 区道路 联系在 通 起 , 面解 决孤 立 、 全 凌乱 、 一盘 散沙 的现 象, 时又强 同 主要表现在绿 化规划 随意性 大 ,甚至各 自为政 , 见 调精 品意识 , 力营造“ 园一特 色 、 尽 一 一路 一 景观 、 一街 缝插绿 , 相互 间缺 乏 良好 的有机 联系 , 比如 : 同一 条短短 景点” 绿化 的新格局 。在“ 四纵道 路 ” 化 设计 中是 以 绿 几 百米长 的道 路 , 却有 几个 不 同 品种 的行道 树 , 别道 个 “ 花色 ” 作为相 关元素 把不 同道 路 的绿化 贯穿起 来 的, 通 路根本 就没有行 道树等等 , 显得 非常凌 乱, 不协 调 。 过对 不 同花色 系列 的植物进行 整合 , 形成 花色各 异 的一

深圳市道路景观现存问题及对策研究

深圳市道路景观现存问题及对策研究

深圳市道路景观现存问题及对策研究摘要:文章以可持续发展为视野,首先分析了深圳市道路景观当前所存在的问题;然后,笔者结合从业经验,从实行绿道建设,开发生态廊道;加强生态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聚焦统筹规划,注重地域特色以及适时人文表达,满足人性需求等四个方面,给予了合理化建议。

笔者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为相关部门的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道路景观;深圳市;生态;可持续作为中国最早一个对外开放的城市,深圳市以其特有的“深圳速度”营造了良好的城市园林景观。

就拿其城市道路景观而言,由于建设起点高、标准高,深圳市滨海大道、深南路等道路景观已完全能够与其现代国际大都市的城市面貌相匹配。

尽管成绩显著,但还需提及的是,近年来,深圳市的道路景观也出现了诸多问题。

相关问题的存在,不但会影响其生态化城市的建设,同时也会阻滞城市经济快速增长的需求。

该背景下,笔者拟结合实际,对深圳市道路景观的发展方向进行探讨分析。

1深圳市道路景观现存问题根据笔者调研分析,当前深圳市道路景观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缺少统一规划,不能形成有机联系;二是道路景观模式单调;三是植物品种单一,抗污染树种少;四是重景观效果,轻生态功能。

2可持续发展视野下的深圳市道路景观对策研究就其下一步的发展规划而言,笔者在大量分析了国内外经典案例的基础上,结合自我从业经验,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考虑和应用。

2.1加强生态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随着全球多元文化的发展,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概念已深入人心,并逐步走入人们的生活。

生态城市、园林城市也已经成为我国城市规划设计的重中之重。

当前,深圳市已成为国家首个低碳生态示范市,以负责相关技术标准试验和示范等任务。

而这些工作只是局限于某个区的试验,波及面相对较窄。

作为城市的骨架和脉络体现,对于城市道路的生态化建设十数当务之急。

因此,下一步,深圳市要把目光聚焦于城市道路的生态环境建设,以更好地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实现其2015年生态城市之目标。

浅谈居住区景观设计——以深圳“幸福海岸”二期为例

浅谈居住区景观设计——以深圳“幸福海岸”二期为例
3 3个 性 化 设 计 .
水 流 , 用 明暗管 疏水 , 免 了死水 。 采 避 设 计 上 , 用 不 同 形 状 、 浅 、 狭 的 运 深 宽
居 住区 景观 设计 与其 它 设计 一样 , 求 不 断创新 , 忌在 不 同 的环境 要 切
储 水 形 式 营 造 多 变 的 静 态 水 景 , 在 中 做 出 相 同 的 设 计 来 。幸 福 海 岸 小 区 的 景 观 设 计 语 言 丰 富 , 计 方 法 灵 活 并 设
形起伏 有落 , 叉有秩 。景观 之 间有 交
为 了解 决 建 筑 间 距 小 的 压 抑 空 间 问题 和 朝 向 缺 陷 问题 将 大 量 的精 力
多 条 小 路 相 连 , 现 休 闲 和 省 时 的 特 放 在 植 物 的 空 间 塑 造 与 精 致 上 , 通 过 精 心 搭 配 本 地 乡 土 植 物 来 弱 化 密 集 体
其 中布置 各种 不 同 的动植 物 。其次 , 多变 , 现其 独特 的小 区景观 设计 特 点 。 体 整 个 小 区 景 观 规 划 以 景 观 道 路 为 主 线 ,利 用 环 线 型 主 干 道 打 破 整 齐 有 意 识 地 以瀑 布 、 涌 泉 作 为 动 力 , 创
自 光 色 一、 6 S 质 造 水 位 高 差 , 让 水 体 自然 循 环 流 动 , 建 筑 群 的 僵 化 布 置 ; 由 灵 活 地 应 用 形 式 要 素 ( 影 、  ̄-声 音 、 感 等 ) 产 生 溢 水 、 水 等动 态 水 景 , 通 过 与形 体 要 素 ( 形 、 体 、 物 、 筑 及 构 筑物 等 ) 结 合 的设 计 手 法 创造 跌 并 地 水 植 建 相 增 加 水 体 与 大 气 、 石 的 接 触 , 高 优 美 景 观 环 境 ; 景 设 计 手 法 独 特 而 别 具 一 格 , 分 利 用 形 与 色 、 与 静 、 沙 提 水 充 动 限 使 形 环 境 含 氧 量 。再 者 , 挖 水 渠 及 缓 坡 秩 序 与 自 由 、 定 与 引 导 等 形 式 , 水 体 环 绕 主 干 道 呈 带 状 分 布 , 成 人 开 尊 充 土 方 堆 叠 地 形 , 用 地 形 落 差 打 造 自 与 自 然 充 分 亲 近 的 生 活 领 域 ; 重 现 有 的 地 质 环 境 , 分 利 用 现 有 的 地 貌 利

城市步行商业街路面铺装景观设计

城市步行商业街路面铺装景观设计

城市步行商业街路面铺装景观设计
陈丙秋
【期刊名称】《城市交通》
【年(卷),期】2006(004)004
【摘要】步行商业街是以步行交通为主的商业街,作为市民接触使用最频繁的开放空间有其得天独厚的优势,在现代城市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论述了铺装景观设计是步行商业街设计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安全、舒适、亲切,具有方位感、方向感、文化感、历史感和特色感是步行商业街铺装景观设计的要点,并具体以上海南京东路步行商业街、武汉江汉路步行商业街、广州北京路步行商业街、天津和平路步行商业街和成都春熙路步行商业街为例加以说明.最后,指出步行商业街在建设或形象改造工程中,对于路面铺装应给予较高的重视,以形成具有良好环境艺术效果的铺装景观.
【总页数】5页(P55-59)
【作者】陈丙秋
【作者单位】广州市交通规划研究所,广州,51003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U4
【相关文献】
1.城市步行商业街路面铺装景观设计 [J], 郭葳;孙珊;代晨阳
2.现代城市步行商业街景观设计 [J], 朱丽娜
3.城市步行商业街路面铺装景观设计 [J], 郭葳;孙珊;代晨阳;
4.城市中心步行商业街空间尺度分析——以乌鲁木齐美美步行商业街为例 [J], 邓梁;冯娟
5.现代城市步行商业街景观设计研究 [J], 刘敬东;葛霁雯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城市道路空间景观提升设计研究——以深圳市沙井街道南环路(锦程路-宝安大道)绿化景观提升工程为例

城市道路空间景观提升设计研究——以深圳市沙井街道南环路(锦程路-宝安大道)绿化景观提升工程为例

D O I:10.16767/ki.10-1213/tu.2021.05.095绿化建设城市道路空间景观提升设计研究以深圳市沙井街道南环路(锦程路-宝安大道)绿化景观提升工程为例凌晨中国市政工程中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摘要:景观绿化的品质对于市容的提升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人们对一个城市建设水平高低最为直观的印象。

本文以深圳市沙丼街道南环路(锦程路-宝安大道)绿化景观提升工程为例,从总体设计定位、空间流线布置、铺装运用、植物配置、以及小品设计入手进行分析,详细阐述了景观绿化设计对于城市道路整体品质的提升。

关键词:街边公园;城市空间;园路设计;铺装运用;植物配置1引言随着粤港澳大湾区的设立,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 范区”的建成,深圳市对于城市景观提升的需求已不仅仅限于原 有的二线关内,而是扩展到了整个市区,尤其以位于粤港澳大湾 区范围内的西部片区为重。

本项目所在的沙井街道是深圳市的 工业制造重镇,随着全市对“产业升级”的需求,道路景观绿化的 提升无疑是对这一需求的重大响应,一改项目周边原有的旧工 业面貌,带来焕然一新的改变。

2总体设计定位2.1项目概况本项目位于深圳市宝安区沙井街道,西起锦程路,东至宝安 大道,全长3.27k m,设计范围172043m2,与之相交的锦程路、松福 大道、西环路和宝安大道均为城市主干道;沙井路和环镇路为城 市次干道。

其中项目南侧,从鸿桥工业园区至沙井路为南环沙 涌河。

本项目设计内容为人行道及边绿化带提升。

南环路北侧人行道,锦程路-西环路段中,边绿化带平均宽 度有20m,可充分利用其宽度设计街边线性公园,是整个项目的 重点;西环路-宝安大道段中,人行道周边多为居住区、政府及商 业用地,几乎无边绿化带,因此景观提升方式以更换人行道铺装 和车行中分带植被翻新为主。

2.2沙井街道文化背景随着“工业立街,魅力蚝乡,古韵沙井”这一发展定位的水落 石出,沙井作为宝安工业重镇和传统文化富矿的优势得到明确 和进一步凸显。

当代城市公园景观设计研究——以深圳市为例

当代城市公园景观设计研究——以深圳市为例

当代城市公园景观设计研究——以深圳市为例城市公园不仅是市民休闲娱乐的场所,更是展示城市文化和城市形象的重要载体。

在现代城市化进程加速的今天,城市公园的景观设计也越来越受到关注。

以深圳市为例,本文分析其当代城市公园景观设计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趋势。

第一部分:现状及存在问题1. 现状近年来,随着深圳市日益繁荣发展,城市公园建设不断推进。

深圳在公园建设上有不少成功的经验,一些新建公园极具价值,如野生动物园、深圳湾公园。

同时已有的莲花山公园、大运河公园等都进行了更新改造。

在景观设计方面,深圳的公园越来越注重文化元素和地方特色,如深圳湾公园中的“创意园”和福田园的“农业种植区”等。

此外,深圳的公园设计还注重环保,推广植物多样性和节约用水等理念。

2. 存在问题目前深圳市的公园存在一些问题。

其中之一是设计繁琐,缺乏主题性。

一些公园在设计时过于强调装饰性而忽略了实用性,缺乏一个清晰的主题。

此外,一些公园的场地规划不合理,缺乏公共配套设施,影响了市民的使用体验。

另一个问题是公园的维护难度较大。

深圳市的气候多变,不同季节的维护难度和成本不同。

一些公园在景观设计时注重了美学价值而忽略了维护成本,导致建成之后维护难度较大。

第二部分:发展趋势1. 强调可持续发展在未来的城市公园设计中,可持续性将成为一个重要话题。

城市公园的可持续性不仅包括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也包括资金可持续运营和社会可持续性发展等方面。

可持续性的设计策略包括推广可再生能源、增加水的存储及再利用等。

2. 注重互动体验互动式体验设计将成为一个趋势。

随着目前社会经济的发展,市民需要更多的社交、体验和互动。

有强烈的互动体验设计的公园越来越深受市民欢迎,如深圳湾公园的q9迷宫、福田公园的水幕电影。

3. 结合文化和地方特色公园将更注重体现文化和地方特色。

深圳以文化特色公园为主导,以深圳博物馆公园和翠竹山公园为例。

深圳博物馆公园依托深圳博物馆和中国戏曲中心,促进艺术教育与艺术体验的融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市道路景观初探——以深圳松福路景观设计为例
摘要:道路景观是城市意象构成中极为重要的元素之一,它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整个城市的形象。

因此,如何将道路与周边环境有机地融为一体,营造出既有地域特色,同时又能满足生态、功能、艺术等多元要求,成为道路建设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本文根据景观设计实践,以深圳松福路园林景观设计为例,对多维道路景观空间营造的原则、主要目标及规划构想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城市道路;景观设计;植物配置
城市道路系统是各种功能的“骨架”,又是城市生活和生产的“命脉”,道路景观实质上决定了整个城市的门面形象,其影响相当深远。

道路除供公共交通之外,还有很多方面的功能,不仅是市民的主要活动场所还是城市面貌展示的主要途径。

人们对道路的要求,不仅要求交通方面,同时要求有良好的景观与之配合。

在高密度的城市空间,通过作为基础建设的道路“绿色空间” 的创造,不仅可丰富城市园林植物景观的内容和形式,更是城市整体赖以组织空间的有效方式。

是建设城市园林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以植物为主的城市道路园林景观的价值与潜力
道路园林景观是城市的“窗口,一些主要的交通线都会成为关键的意象特征,随着城市化进程,植物在生态、城市意象构成等方面的重要性目益凸现,园林植物成为城市道路景观的构成要素,如联邦大道(美)就是以树木繁茂的植物景观著称[1]。

植物景观不但有美化城市的作用,还能通过不同的栽植形式与造景手法,组织调配道路园林空间序列,影响空间感受。

通过在规划上确保城市道路园林用地的同时。

结合道路交通与周边环境,选择适宜的植物种类,运用合理的配植方式与造景手法,提升道路绿化覆盖率,以植物造景为组织空间的主要手段,提倡以植物为主的城市道路园林景观设计理念,是提升城市道路园林建设综合质量的关键。

四通八达的城市道路占城市总面积的相当比重,随道路扩展引发的空气、噪声污染等已成为城市公害。

欧、美一些发达国家,主要以大量的开放式公园、公共绿地,起着改善城市生态,调节城区气候的作用。

而在我国,如上海,由于历史原因,在城市发展过程中没有保留足够的绿地,人口密度高,空间开敞性差,只有结合城市道路,综合运用植物造景手法,通过建设以植物为主的道路园林景观,调配道路空间感,增加城市绿量,改善城市生态及人居环境。

此外,道路园林亦是城市园林系统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城市人工生态系统与其外围自然生态系统问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的主要“交通廊道”,如条条绿色项链。

形成无数个绿色屏障,围护着整个城市刚。

二、道路园林景观设计
1.深圳松福路全线划分为4个路段:
1.1福海大道段
福海大道是松福路的起点,在靠近起点位置的道路中央绿化带上,布置具有中国元素的“五福”小品。

“福”字构图如一架马车,成迎驾之势,既呼应松福路路名,又表达欢迎之意。

以此段中间绿化带为16m宽,骨干树种采取轮生乔木,如:小叶榄仁,尖叶杜英,美丽异木棉等等枝条舒展、轻盈向上的树形。

根据沿线用地情况,道路两侧属于工业用地范围的,采取绿色为主的乔木;属于商业、居住用地范围的采取红花点缀的乔木。

凤塘大道路口周边用地为工厂用地及生活区。

节点铺装平面设计成“田”字型格局,并通过廊架、种植池、景墙小品的结合,营造人性化的休憩空间。

1.2南环路节点
在靠近路口的中间绿化带上,从“福”字中提出“口、田”字进行灌木花坛构图,表达对宝安区“田园”的回忆,对“幸福”的追求。

南环路路口节点以乔木为背景,在人行道外侧布置组合廊架、景墙、特色座凳等,为行人及周边人群提供绿荫休闲空间,提升路口形象。

1.3迎宾路段(图1)
迎宾路段周边集中为商铺及住宅用地,人流量较大,因此布置小游园。

迎宾路口作为通往“海上田园风光” 旅游景区的主要道路的节点,布置多层退台花池,种植时花,形成迎宾氛围。

考虑行人的休息和内外空间的互动,即设计有方便通过的小径广场,又设计大量的特色长条座凳及组合休息廊架,提供大量的优美的休憩活动空间。

图1迎宾路及游园图
1.4北环路路口
北环路路口的地面铺装进行条形对比、而带状灌木结合环形图案,这样的组合形成了具有时代动感的路口节点空间。

路口处的田字灌木花坛也保证了路口行车视线的安全,与中央绿化带中自然的复层植物景观形成对比,形成具有韵律和节奏感的绿化景观。

2、设计立意与手法
通过以植物为主的道路园林布局,组织调配道路交通与景观空间,提升道路绿化覆盖率,构筑一条融功能、景观及城市文脉于一体的城市生态景观绿廊,营造一种人性化的绿色交通空间。

2.1 结合道路周边环境,发挥道路园林的交通组织功能,使人行道与园路等“合而为一”。

提升道路绿化率,以城市居民的行为规律为主要考虑,布置景观设施,拓展道路园林的日常休憩功能;
2.2 突出以植物组景为主的路口景观节点,以复排行道树为绿轴。

以植物造景为组织空间的主要手段,以路段为区间划分,使呈现“起、承、转、合”的景观序列。

2.3 以软质与硬质景观的虚实搭配,体现自然活跃的生命力,以现代雕塑语言组合旧城民居符号,演绎城区历史文脉,组构城区道路意象。

3、景观与功能的统一
3.1植物选择与种植设计指导原则
种植设计应符合使用者的行为规律,保证道路的使用功能和交通安全,兼顾道路园林的经济实用性,运用科学、艺术的植物配置,充分考虑城市土壤、气候、养护管理水平等因素,形成优美的景观。

种植设计遵循适地适树原则,以乔、灌、地被结合,丰富两侧建筑群的轮廓线。

3.2以植物景观为主的点、线、面式的城市道路园林组织形式
点:突出以植物组景为主的节点景观,形成各路口的节点性道路园林景观。

如:南环路节点的组景。

线:以沿道路动线序列栽植的行道树作为道路园林景观的空间接合要素,贯穿不同路段区域主题,引导行进方向,形成道路园林景观的绿色轴线。

面:以路段为道路区域园林空间划分,结合周边环境,以不同的植物景观为组织空间的主要手段,营造道路区域主题植物景观空间。

如:迎宾路段的林荫广场的活跃性空间;南环路段的自然、生态的人性化空间及古今文化的对应性空间。

4 城市道路园林植物景观的人文精神
在发挥植物对城市道路园林空间构成作用的同时,运用植物本身所具备的地域性特色及“人文内涵”,可使城市的地域性及人文意象自然而然地表现出来,从而获得道路园林景观的“景外之境”。

营造城市道路园林景观“意境” 。

三、结束语
通过该项目的成功建设,对以植物为主的城市道路园林景观设计模式进行了有益的实践,充分体现出植物在生态、功能、城市意象构成等各方面的重要性。

在城市道路周边建筑密度高,空间开敞性差,园林用地有限的情况下,结合道路交通与周边环境功能性需求,通过科学合理的植物景观配置艺术手法组织调配,
道路园林空间是拓展城市道路空间,提升道路园林景观质量的有效手段。

对深圳城市道路而言,科学而艺术的植物景观布局是协调城市道路周边环境,改善城市面貌的有力手段,植物本身所具备的生长特性及人文内涵,使城市的地域性及人文意象自然地表现出来,通过把每个路段的植物景观有意识地连成一个整体,就能开展以绿色为轴线的城市规模的园林植物景观设计。

在高密度
的城市空间,必须提倡以植物为主的道路园林建设,城市道路园林景观设计,明确是将以植物为主,以空间构成手法为目的,展现城市多样性空间的“绿色建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