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康复医学评定[资料]
康复医学PPT课件 康复医学评定 运动功能评定等

肌力评定的注意事项
选择适合的检查时间 根据体位来安排检查的顺序 检查者应尽量靠近被检查者 先查健侧对应肌肉的肌力,以便健患侧对比 注意施加阻力的大小和方向 避免代偿动作 重复检查应间隔2分钟
肘关节屈曲:肱二头肌,肱肌,肱桡肌
腕关节掌屈及尺侧偏:尺侧腕屈肌
3级:患侧卧位,屈肘,前臂旋 后450 ,腕向掌侧屈并向尺侧偏 际
肌肌张张力力评评定定
肌痉挛的分级: 目前多采用改良的Ashworth痉挛量表
进行评定。评定时,患者宜采用仰卧位,检 查者分别对其双侧上、下肢的关节进行活动 范围的被动运动,按所感受的阻力来分级评 定。
痉挛的评定(改良Ashworth量表)
肌张力评定小结
• 肌张力的定义 • 改良Ashworth评定标准
一系列连续活动,使身体沿着一定方向移动的过程。 步行和步态是人体运动功能的综合表现
步态分析 研究步行规律的检查方法。
步行障碍的影响因素
·神经系统 —中枢性和周围性神经损伤
中风、头部外伤、脑性瘫痪、脑肿瘤、脊髓损伤、 脊髓炎、尺、桡、胫、腓神经损伤等 ·运动器官 —骨骼、关节、韧带、肌肉、肌腱等障碍 各种脊椎疾病、关节疾病、肌营养不良、截肢等
关节活动度测量的适用范围: • 关节水肿、疼痛,肌肉痉挛、短缩,关节 囊及周围组织的炎症及粘连,皮肤瘢痕; • 关节炎、痛风、截肢、关节周围软组织损 伤以及关节继发性损害患者
慎用范围: • 关节脱位或骨折未愈合;刚经历肌腱、韧 带、肌肉手术后;骨化性肌炎。
如何测量 关节活动范围?
关节活动范围的测量工具
同上
同上
头部上面中点 与椅背的平行线一致
同上
0~300
与两侧肩峰连线一致 0~450
第5腰椎棘突
康复医学概论14言语及吞咽功能评定

2、评定方法
构音器官功能检查: ①听患者说话时的声音特征 ②观察患者的面部如唇、舌、颌、腭、咽、
喉部在安静及说话时的运动情况以及呼吸状态 ③让患者做各种言语肌肉的随意运动以确定
有无异常 实验室检查:
频谱分析、肌电图检查、光纤腭咽喉内镜检 查、电视荧光放射照相术、气体动力学检查等
四、言语失用
言语失用是一种言语运动性疾病,构音器官本 身没有肌肉麻痹、肌张力异常、失调、不随意运 动等症状,但患者在语言表达时,随意说话的能 力由于言语运动器官的位置摆放及按顺序进行发 音的运动出现障碍而受到影响
常伴有吞咽困难
(3)运动失调型构音障碍
因小脑或脑干内传导束病变所致构音肌群运 动范围、运动方向的控制能力差
表现为发音不清、含糊、不规则、重音过度 或均等,语音语调差,字音常突然发出(爆发 性言语),声调高低不一,间隔停顿不当(吟诗 状或分节性言语)
言语速度减慢,说话时舌运动差,舌抬高和 交替运动差,系构音肌群的协调动作障碍所致
功能性构音障碍原因目前尚不十分清楚,可 能与语音的听觉接受、辨别、认知因素、获得 构音动作技能的运动因素、语言发育的某些因 素有关,大多病例通过构音训练可以完全治愈
(二)构音障碍的评定
通过检查,可以明确构音障碍类型, 找出构音错误及构音特点,对构音障 碍的训练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1、评定内容
发音器官神经反射、运动 功能及言语功能等方面
表现为说话时鼻音过重,可听见吸气声 发音时因鼻腔漏气而使语句短促,音调低, 音量小和字音不清 伴发症状可有舌肌颤动与萎缩,舌肌与口唇 动作缓慢及软腭上升不全造成吞咽困难,进食 易呛和食物从鼻孔流出 口唇闭合能力差造成流涎
(2)痉挛型构音障碍
由上运动神经元损伤后构音肌群的肌张 力增高及肌力减退所致说话缓慢费力,发 音不清,鼻音较重,音量控制差,语音语 调异常,舌交替运动减退,说话时唇、舌 运动差,软腭抬高减退
康复医学康复医学评定

语言能力评定:采用语言能力评估量表评估患儿语言能 力,发现患儿存在语言表达和理解能力较差。
认知能力评定:采用儿童认知能力评估量表评估患儿认 知能力,发现患儿存在智力发育落后。
康复治疗建议:根据上述评定结果,为患儿制定相应的 康复治疗方案,包括行为干预疗法、社交技能训练、认 知训练等。
老年痴呆康复评定案例
01
02
03
04
05
患者王奶奶,78岁,因 记忆力减退、认知障碍 就诊,康复医学评定包 括认知功能、日常生活 能力、精神状态等方面 。
认知功能评定:采用简 易精神状态量表( MMSE)、蒙特利尔认 知评估量表(MoCA) 等方法评估患者认知功 能,发现患者存在记忆 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 等问题。
预测预后
03
通过对患者的功能状况进行全面的评定,预测患者的预后情况
,为制定康复计划提供参考。
02
康复医学评定的方法
临床病史和体格检查
临床病史
详细询问患者病史,包括主要症状、伴随症状、诊疗经过等 。
体格检查
对患者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包括一般情况、皮肤、淋巴结 、头颈、心肺、腹部、脊柱和四肢等检查。
针对脑卒中、脑外伤等神经系统疾病患者,对其运动、感觉、言 语、认知等功能进行评估,了解神经功能缺损程度。
肌力和关节活动度评定
测定患者肌肉的力量和关节活动范围,评估患者运动功能和日常 生活活动能力。
平衡和协调功能评定
测定患者的平衡能力、协调性和灵活性,评估患者跌倒风险和康 复程度。
肌骨康复评定
疼痛和功能评定
疼痛评定: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 患者疼痛程度,发现患者疼痛较明显。
第三章 康复医学评定

第三章康复医学评定本章要点介绍了康复医学评定主要的工作内容,包括:康复评定的概念;关节活动度评定;肌力评定;步态分析;平衡和协调功能评定;神经电生理评定;言语及语言功能评定;脑认知功能评定及心理测验;心肺功能评定;个体活动能力评定以及社会参与能力评定等。
第一节康复医学评定概述康复医学评定简称康复评定(rehabilitation evaluation),又称康复评估、康复评价等,是用客观的量化的方法,有效和准确的评定残疾者功能障碍的种类、性质、部位、范围、严重程度和预后。
康复评定是康复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正确的康复治疗的基础。
康复的目的是最大限度的复原残疾者及有功能障碍者的受损功能,由于康复评定可以客观的反映功能障碍的情况,为康复治疗计划的制定和执行打下科学的基础。
因此熟练掌握正确的康复评定技术对从事康复工作的人员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康复评定的目的:①了解残疾所致功能障碍的性质、部位、范围、严重程度、发展趋势、预后和结局;②为制定康复治疗计划提供客观依据;③动态的观察残疾的发展变化;④评定康复治疗的效果;⑤开发新的更有效的康复治疗手段。
在康复治疗过程中往往要经历多次评定,通常是以康复评定开始,又以康复评定结束。
评定至少应在治疗前、中、后各进行一次,根据评定的结果,制定、修改治疗计划。
初期评定,一般在患者入院初期完成(最迟不超过入院后7天)。
可以帮助康复医师全面了解患者的功能状况和障碍程度、致残原因、康复潜力,以确定康复目标和制定康复治疗计划。
中期评定,在康复治疗中期进行。
以了解经过一段时间的康复治疗后,功能变化的情况,分析其中的原因,并据此调整康复治疗计划,中期评定可根据需要进行多次。
后期评定,在治疗结束后进行。
目的是经过康复治疗后,评定患者的总的功能情况,评价康复治疗的效果,提出重返家庭和社会或作进一步康复治疗的建议。
康复评定的内容很广,包括躯体功能评定、精神(心理)功能评定、言语功能评定和社会功能评定等几个方面。
3康复医学评定

优点:简便、不受场所限制;可分别测定各组或各个肌肉 的肌力,适用于不同肌力的肌肉测试。 局限性:较粗略只反映肌力大小,不表明肌肉收缩耐力和 协调性;主观性因素强;不适用于运动神经元损伤引起 痉挛的患者(如脑卒中)
• 肌力分级标准见表3-2-1。
• Lovett肌力分级标准
单击此处输入标题
明确肌肉位置、运动
•概念:关节活动度又称关节活动范围MOR,是指关节运动 时所通过的最大弧度,即一个关节起始端至终末端的正常 运动范围。常用度表示。 •关节活动度是衡量一个关节运动量的尺度。 • • 一)关节活动度分类
• • 被动关节活动度PROM: 是肢体被动活 动达 到的关节活动范围。 主动活动度AROM:是指被测试者主动、随
康复评定不同于临床医学的疾病诊断, 它不是灵找疾病的病因和论断,而是客 观地评定功能障碍的性质、部位、严重 程度、发展趋势、预后和转归。
《康复护理学》
一、康复评定的内容
康复 评定
身体功能 评定
语言功能 评定
心理评定
日常生活 活动能力 的评定
职业能力 评定
参与社会 生活能力 评定等
《康复护理学》
身体功能评定 一般康复医学评定 全身情况
人体站立时的支撑面为两足及两足之间的面积。当身体的质 心落在支撑面内,人体就保持平衡;当身体的质心落在支撑面以 外时,人体就失去平衡。支撑面大小与人体平衡的维持能力密切 相关。支撑面大,体位稳定性好,容易维持平衡;支撑面小,身 体质心提高,体位的稳定就需要较强的平衡能力来维持。
支持面
第二节 平衡功能的评定
•2)痉挛的评定 (手法检查、仪器评定法) (1)手法检查 是根据关节被动运动时所感受的阻力来分级评定的,
是最常见的检查方法。常用的手法检查评估方法有神经科分级和 Ashworth分级。改良的Ashworth分级评定标准如下图。
康复医学认知功能评定

2、运动性失用症
是最简单的失用症,常见于上肢或舌 发生于上肢时可累及精细动作的准确执行, 如洗脸、刷牙、梳头、划火柴、倒茶、用钥匙 开门等动作显得笨拙、缓慢、低下等 舌肌失用时,患者只能张口而不能伸舌 其病灶部位常在非优势侧顶枕叶交界处
评定方法
让患者扣钥匙扣、系鞋带、穿针引线等 精细工作,或用一侧手指快速敲击桌面、 前臂旋前旋后的轮替动作、食指做快速屈 伸等,动作不能准确完成者为阳性
测验内容及要求同上述2中之③,但录音 中有喧闹集市背景等,举手少于8次为异常
知觉障碍评定
感觉是人脑对当前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 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知觉以感觉为基础,但不是感觉的简单相 加,而是对各种感觉刺激分析与综合的结果 知觉的形成是当前感觉刺激与以往经验和 知识整合的结果
知觉是人脑对当前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 事物的各种个别属性进行的整体反映,是大 脑皮质的高级活动,与人类个体有关,它依 赖感知者的经验和知识水平 知觉包括所有的感觉机能,如视觉、空间 觉、听觉和触觉等 知觉功能中最重要的是视觉,识别事物的 特征以及各特征之间的相互关系 通过感觉可知事物的属性,而通过知觉才 能够对事物有完整的印象
5、双侧空间失认症
双侧空间失认的患者不能辨别左右,不能 辨认和命名自己和他人的个别手指,常因不 能正确认识字码或词的正确的序位,而不能 正确地运算和书写,产生失算和失写 伴有失算和失写时称为Gerstmann综合征 其病灶部位为左侧顶叶后部与额叶交界处
评定方法
①左、右失认: 检查者叫出左侧或右侧身体某一部分的 名称,嘱患者按要求举起相应的部分,或 由检查者指点患者的某一例手,让患者回 答这是他的左手还是右手,回答不正确者 即为阳性
4、结构性失用症
是伴随空间失认的一种失用症,表现为 对三维空间结构的感知觉和运动程序之间 的障碍,虽然病人有形状知觉,也有辨别 觉和定位觉,但患者不能模仿拼出立体结 构,患者的视觉和动觉过程之间发生分离
10康复医学评定

痉挛的评定
修订的Ashworth 痉挛评定量表 修订的 0级 无肌张力增加 Ⅰ级 肌张力轻度增加,受累部分被动屈伸时,ROM之末出现 卡住,然后释放或出现最小的阻力 Ⅰ+级 肌张力轻度增加,被动屈伸时,在ROM 后50%范围内突 然出现卡住,当继续把检查进行到底时,始终有小的阻力 Ⅱ级 肌张力明显增加,通过的大部分时,阻力均较明显地增 加,但受累部分仍能较容易地移动 Ⅲ级 肌张力严重增高,进行PROM检查有困难 Ⅳ级 僵直, 受累部分不能屈伸
MMT肌力分级标准 MMT肌力分级标准
级别 0级 1级 2级 3级 4级 5级 名称 零 微弱 差 尚可 良好 正常 标准 无可测知的肌肉收缩 有轻微肌肉收缩但不能引起关节活 动 解除重力的影响,能做关节全范围运动 能抗重力完成关节全范围的运动,但不能 抗阻力 能抗重力及轻度阻力,完成关节全范围运动 能抗重力及最大阻力,完成关节全范围运动
等速肌力测试仪
三、关节活动范围测定
1.定义:关节活动范围(range of motion,ROM) 是指关节运动时所通过的运动弧,常以度数表示, 亦称关节活动度。 主动关节活动范围:是指通过人体自身的主 动随意运动而产生的运动弧。 被动关节活动范围:是指由外力使关节运动 时所通过的运动弧。
2. ROM异常的常见原因:关节、软组织、骨 骼病损所致的疼痛与肌肉痉挛、制动、瘢 痕、粘连、关节炎、滑膜炎、关节畸形、 肌无力等。 3.ROM测定的目的:发现关节活动范围障碍 的程度;大致分析可能的原因;为选择治 疗方法提供参考;作为治疗过程中评定效 果的手段。
4.测量工具: 4. 1)通用量角器 2)方盘量角器 3)电子仪器
通用量角器检查法
• 通用量角器由一把半圆形或全原形的量角器加一 条固定臂及一条移动臂构成, 条固定臂及一条移动臂构成,使用时在标准的测 量姿势体位下, 量姿势体位下,使待测关节按待测方向运动到最 大限度, 大限度,把量角器的中心点放置到关节的运动轴 中心,将量角器的两臂分别放到两端肢体的长轴, 中心,将量角器的两臂分别放到两端肢体的长轴, 然后读出关节所处角度。 然后读出关节所处角度。 。 • 注意:量角器放置的轴心,固定臂、移动臂的正 注意:量角器放置的轴心,固定臂、 确选择。掌握关节的正常活动范围。 确选择。掌握关节的正常活动范围。
康复医学康复医学评定

采用儿童功能独立性评定量表、日常生活活动能 力评估表、生活质量问卷等。
评定内容
包括运动功能评估、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估、生 活质量评估等。
实践案例
某患者儿童男性,患脑瘫导致运动功能障碍,通 过康复评定后,发现患者在运动功能、日常生活 活动能力和生活质量方面存在较大问题,需要重 点进行运动疗法和生活自理能力训练。
01 评定目的
了解脑卒中患者的功能障碍,评 估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生活质 量,为制定康复计划提供依据。
03
02
评定方法
评定内容
包括身体功能、语言能力、认知功 能、情绪状态等方面的评估。
采用神经内科检查、功能评定、 生活质量问卷等。
04
实践案例
某患者中年男性,脑梗死后出现右 侧肢体瘫痪、语言不清等症状,通 过康复评定后,发现患者在日常生 活活动能力方面存在较大障碍,需 要重点进行肢体功能训练和生活自 理能力训练。
《康复医学评定》
2023-10-31
目 录
• 康复医学评定概述 • 康复医学评定方法 • 康复医学评定在临床的应用 • 康复医学评定的发展趋势与挑战 • 康复医学评定的实践与案例分析
01
康复医学评定概述
定义与目的
定义
康复医学评定是通过对患者进行全面的功能评定,以确定患者的功能障碍程 度、制定康复治疗计划、评估治疗效果和预测患者预后的一种方法。
• 实践案例:某患者老年男性,患糖尿病多年,出现血糖控制不稳定、 下肢血管病变等症状,通过康复评定后,发现患者在日常生活活动能 力和生活质量方面存在较大问题,需要重点进行运动疗法和生活自理 能力训练。
案例四:儿童脑瘫患者的康复评定
评定目的
了解儿童脑瘫患者的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 力和生活质量,为制定康复计划提供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