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改后2011级毕业论文指导教师名单1-15(1)
本科论文设计高可森

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册学院体育学院专业社会体育班级 2011级二班学生高可森指导教师梁玉河北师范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编号:体育学院2015届236号论文(设计)题目:河北师范大学社会体育专业毕业生就业观研究学院:体育学院专业:社会体育班级: 2班学生姓名:高可森学号:指导教师:梁玉职称:副教授1、论文(设计)研究目标及主要任务大学生毕业就业已然成为社会备受关注的大问题,大学生的择业受很多因素的影响,然而在众多因素里择业观念是非常重要的一方面。
社会体育专业在中国众多高等院校里是一个新兴专业,新兴专业是受新兴产业的出现而产生的。
随着新兴产业的出现,也会出现大量的就业岗位。
在这样一个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时代,作为一名即将毕业的社会体育专业的学生该如何择业,及时调整择业观念以适应社会的变化。
2、论文(设计)的主要内容(1)河北师范大学社会体育2011级学生就业观念的方向。
(2)影响河北师范大学大学社会体育2011级学生就业观念的影响分析,从主观(自身因素)和客观(社会、学校、家庭等)两方面分析。
3、论文(设计)的基础条件及研究路线充分利用图书馆和互联网查阅2007年—2014年关于大学生择业观念和社会体育专业就业选择和择业观念研究的相关文献;围绕学生择业观念的相关问题制作问卷;访谈了解河北师范大学社会体育2010级的就业情况的老师。
4、主要参考文献[1]朱晋元,赵志星,高源. 山西省社会体育专业学生就业观念研究[J].搏击-体育论坛,2014,6(2).[2]杨雪红,林跃,王德平. 社会体育指导员专业现状与发展的社会学分析[J].体育科学研究,2013,17(6).[3]袁丽.社会体育专业大学生择业心理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0,18.[4]李正荣.武汉体育学院社会体育专业课程体系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6,40(3).[5]王树宏,李金龙.我国社会体育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与分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8,31(10).[6]罗代华,杜华,彭彦铭.社会体育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与对策[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2013,33(2).5、计划进度指导教师:年月日教研室主任:年月日河北师范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书体育学院学院社会体育专业 2015 届河北师范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文献综述河北师范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翻译文章河北师范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评议书。
论文指导记录填写说明

论文指导记录填写说明一、开题报告的填写1、学生开题日期学生填写为2011年3月7日2、论文撰写进度安排2010年11月1日——2011年3月7日,选题,资料查阅,拟定大纲,填写开题报告。
2011年3月8日——2011年4月1日,资料查阅,整理资料,撰写论文初稿。
2011年4月2日——2011年4月11日,修改论文,写出论文第二稿;2011年4月12日——2011年4月22日,修改论文,写出论文第三稿;2011年4月23日——2011年6月4日,毕业论文审核和评阅、整改、论文答辩2011年6月5日--2011年8日,修改论文,定稿打印,送交论文3、指导教师意见填写指导教师意见应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填写意见:(1)简述论文选题主要想研究什么,解决什么问题。
(2)对选题意义的评价(如现实意义,应用价值,学术价值,为教学提供指导等)。
(3)对掌握资料和了解国内外对本研究题目情况的评价。
(4)对研究方法、研究内容、研究计划的可行性评价。
(5)是否同意开题。
填表时间为学生所填开题时间的前一天,即2011年3月6日4、开题审查小组审查意见填写开题审查小组意见填写主要从对选题意义的评价(如现实意义,应用价值,学术价值,为教学提供指导等)、对掌握资料和了解国内外对本研究题目情况的评价、对研究方法、研究内容、研究计划的可行性评价、是否同意开题这四个方面来撰写意见。
本意见由答辩小组组长负责填写。
填表时间为学生所填开题时间,即2011年3月7日。
二、论文指导记录填写规范1、选题说明主要写:(第一次指导)①对选题意义的评价(如现实意义,应用价值,学术价值,为教学提供指导等)。
②是否同意选此题作为毕业论文题目。
2、大纲栏主要写:(第二次指导)①对论文提纲条理的评价;②对论文提纲层次的评价;③对论文提纲与主题关系的评价;④对论文提纲的修改意见;⑤是否同意按此提纲撰写论文初稿。
3、初稿、二稿、三稿指导记录主要填写:(第三、四、五次指导)①学生论文中存在的主要问题;②指导教师提出的修改意见。
指导老师情况简介

通知:现将指导毕业设计的指导教师情况发给大家,请各位同学利用这个周末时间,查找资料或是联系指导教师,于2011年10月20日前选定自己的毕业设计指导老师和毕业设计题目,以班级为单位统一报到学院办公室。
(每个指导教师指导的学生数在15个左右,注意不要集中联系几个指导教师,这样学院可能根据情况做一下调整。
)
检测及监控系统设计,智能检测仪表及通信技术过程检测及监控系统设计,智能
检测仪表及通信技术
方面如补偿法测电阻、补偿法测电动势、惠斯登电桥测电阻等的实验设计。
向:系统分析与集成。
wql_zdh@163.c om
控制理论与应用,高等数学理论与应用研究。
设计中设计到的知识面,每一个知识面可单独出题目,也可
大学自动化系获控制理论与控制
工程博士学位。
主要从事非线性系统的鲁棒自适应控制、随机系
师。
1995年获数学教育学士学。
湖南大学2011年本科优秀创新毕业设计(论文)及毕业设计(论文)优秀指导教师

序号 院系 1 01土木院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01土木院 01土木院 01土木院 01土木院 01土木院 01土木院 01土木院 01土木院 01土木院 01土木院 01土木院 01土木院 01土木院 01土木院 02建筑学院 02建筑学院 02建筑学院 02建筑学院 02建筑学院 02建筑学院 02建筑学院 02建筑学院 03环境学院 03环境学院 03环境学院 04机械院 04机械院 04机械院 04机械院 04机械院 04机械院 04机械院 04机械院 04机械院 04机械院 04机械院 04机械院 04机械院 04机械院 04机械院 04机械院 04机械院 05设计院 05设计院 05设计院 05设计院 06工商管理学院 06工商管理学院 学号 学生 20071410205 冯明伟 20070130322 20070110103 2007090112 20070120112 20070110803 20070130215 20070110201 20070120311 20070110821 20070110819 20070140129 20070110205 20070110523 20060220102 20060210227 20070230125 20070230117 20060220101 20060210228 20060210214 20060210223 20070310212 20070320108 20070320122 20070410326 20070410320 20070430610 20070440131 20071210127 20070410113 20070410325 20070410106 20070420106 20070420206 20070430415 20070940121 20070430421 20070440102 20071210112 20071210114 20071210118 20070710112 20070520104 20070510113 20070510220 20070620114 20071720525 王帅 邓清 李晓辉 李严 丁楠 梅璟 蔡武军 焦静文 王金鹏 谭练武 章帆 陈曦 沈慧玲 陈伟 庄然 马珂 张涵 曹湛 左春霞 欧阳晨露 杨涛 刘敏如 景向荣 王雪丽 魏巍 毛呈宇 冷德龙 赵世雄 杨韬略 李渊 王品 黄鹏冲 宏哲 李斌 罗克体 向正伟 覃宏剑 关万琳 姜琛 李济然 毛焕泽 李喆 郝磊 田倩 王星 马牧菁 肖海英
广州大学外语学院11级本科毕业论文双向选择表(第一轮)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84
86
88
学生人数
备注
杨文滢
副教授
翻译、认知语言学、 应用语言学
陈荷荣
副教授
翻译理论与实践、跨 文化交际、文体学 语言学、认知语言学 、翻译研究、英语教 学研究
丁雅文
何 健 文柯霖 郑景辉 黄健玲 李嘉文 黄楚君 邱丽仙 姚诗颖 夏卫 黄嘉文
肖坤学
广州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2011级本科毕业论文双向选择表(第一轮)
指导教师 职称 研究方向
111 112
罗倩妍 何思慧 李绮雯
113
114
刘玉华 罗妙妮 刘子君 冯诗瑶
115
116
117
118
119
84
86
88
学生人数
备注
黎志敏
教授
英美文学、英语教育
苗群鹰
副教授
英国文学、英国文学 黄少莹 评论、美国文学评论
蔡丽芬 媛 殷晓彤 黎如珠
苏远连
副教授
林
朱亚夫
副教授
外语教学、语言研究 教学法、二语习得、 教师教育、中学英语 教学研究 语言学、翻译、跨文 化交际、外语教学 翻译理论与实践研究
黄翠萍 郭绮雯 潘苑芳
莫恩霞 杨国华 麦敬容 武 玫 周丽珍 顾丽珠 董冠聪 龚思婷 霍许宜 谢志聪 张新娣 利绍发 练媚媚 何梦真 黄冬丽 邱炜贻 彭 慧 曾信欣
马静雅
副教授
于伟昌
副教授
苏留华
讲师
陈丽虹
讲师
教学法、跨文化交际
邹晓君 樊外语教学
李嘉贤 刘嘉怡 庄晓彤 洪朝芳 朱转金 李翠娴
外国语系2011届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枣庄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题目: A Study of Metaphor Translation of Tang Poetry 姓名:周树楷学号:200903010147 年级:09级(3+2)1班专业:英语指导教师:姓名王晓倩职称讲师学科英语语言文学枣庄学院教务处二○一一年三月八日说明一、开题报告前的准备毕业论文(设计)题目确定后,学生应尽快征求导师意见,讨论题意与整个毕业论文(或设计)的工作计划,然后根据课题要求查阅、收集有关资料并编写研究提纲,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构成:1.研究(或设计)的目的与意义。
应说明此项研究(或设计)在生产实践上或对某些技术进行改革带来的经济、生态与社会效益。
有的课题过去曾进行过,但缺乏研究,现在可以在理论上做些探讨,说明其对科学发展的意义。
2.国内外同类研究(或同类设计)的概况综述。
在广泛查阅有关文献后,对该类课题研究(或设计)已取得的成就与尚存在的问题进行简要综述,只对本人所承担的课题或设计部分的已有成果与存在问题有条理地进行阐述,并提出自己对一些问题的看法。
3.课题研究(或设计)的内容。
要具体写出将在哪些方面开展研究,要重点突出。
研究的主要内容应是物所能及、力所能及、能按时完成的,并要考虑与其它同学的互助、合作。
4.研究(或设计)方法。
科学的研究方法或切合实际的具有新意的设计方法,是获得高质量研究成果或高水平设计成就的关键。
因此,在开始实践前,学生必须熟悉研究(或设计)方法,以避免蛮干造成返工,或得不到成果,甚至于写不出毕业论文或完不成设计任务。
5.实施计划。
要在研究提纲中按研究(或设计)内容落实具体时间与地点,有计划地进行工作。
二、开题报告1.开题报告可在导师所在教研室、专业或院范围内举行,须适当请有关专家参加,导师必须参加。
报告最迟在毕业(生产)实习前完成。
2.本表(页面:16K)在开题报告通过论证后填写,一式三份,本人、导师、所在系(要原件)各一份。
毕业论文指导意见

第一次指导:(2011年11月14日)一、经过了老师的指导,确定了论文题目《我国上市公司关联方交易信息披露的探讨》二、毛老师对论文的基本框架提出了一些建议:论文初步定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我国上市公司关联交易概述,第二部分我国上市公司关联方交易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第三部分是提出的问题进行自己的分析以及理解。
三、按照毛老师的意见进行资料的收集,整理,要有清晰的思路。
第二次指导:(2011年12月28日)一、开题报告的内容摘要部分不够完整二、摘要的填写要按照开题报告的填写格式填写,首行前面要空两格三、与选题相关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要认真研究四、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要认真研究撰写,充实内容。
五、研究计划要按时间进行第三次指导:(2012年2月25日)一、论文的整体的结构基本上没什么问题二、在内容方面,应分清企业与集团的区别,说的不能过于泛泛三、中文的摘要没什么问题,英文摘要里的部分专业名词,老师建议去查查字典,将专业名词表达的更加准确第四次指导:(2012年4月7日)一、应突出文章探讨的重点,对解决上市公司关联方交易信息披露的对策可加大篇幅,充实完整二、前面的关于信息披露的表现、形式、危害、原因可以适当的压缩概括,以免出现头重脚轻三、第三部分的标题可以改为“会计信息失真的对策”四、注意参考文献的格式第五次指导:(2012年5月18)一、论文结构的某些部分不够清晰,标题太长或不能很好的表达文章的内容二、脚注的位置不正确,根据老师的意见对论文的结构进行了调整,将重点的段落加以提炼合并三、重点部分应该进行分解、细化第六次指导:(2012年6月6日)一、要用三个文档分别写论文封面、写作提纲、论文正文二、对论文封面,写作提纲,正文进行细致的格式规范,排版做到整洁美观三、反复通读全文,注意全角和半角的区别,每级标题前应空两格四、论文定稿,再次熟读全文,内容和论文相关资料知识,为论文答辩做好充分准备第一次指导意见时间:2011年11月14日收集了很多关于资产减值准则方面的文章,对所研究的课题的现状有一定的了解。
陈素敏二稿(1)

c. Tenacity and optimism play a vital part in forecasting psychological resilience, especially the former one. It also implies that the higher an undergraduate’s psychological tenacity is, the better his psychological resilience is. Undergraduates with higher psychological tenacity prefer problem-solving , a more common choice , and seeking for help when confronted by hardships or frustration, rather than negative coping styles.
This research investigated 200 undergraduates in Pingdingshan University through questionnaires and the resilience scale , and created by Wagnild &Young in 1993 , was used to show the positive features when an individual adapted well to the environment.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F2陈程
54
马运柱
1
AuSn/Kovar焊点时效工艺研究
C1王瑶
55
刘文胜
2
中间层对钨/钢钎焊特性的影响
铝/镁扩散连接的工艺研究
C2杨子硕
C2张智东
56
易茂中
4
添加Al对TiC-Fe-Ni合金的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热处理对PAN基炭纤维微观结构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炭/炭复合材料W抗烧蚀涂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纳米碳材料掺杂改性及微结构表征
F2侯岩洲
75
王雅雷
1
Hf(Ta)C复相涂层自组合沉积机制及晶体结构特征
F3常林
76
黄劲松
3
粉末冶金法制备的高铬铸铁组织与性能
无油高温减摩烧结黄铜的组织与性能
铜铬锆合金的组织与高温性能
F2慈世伟
F3张绪圭
F2王佳
77
刘绍军
5
汽车氧传感器用二氧化锆的流延法制备和表征
(Ba, Ca)(OH)2基纳米粉末的可控制备与碳化动力学研究
氧化铝-氧化锆陶瓷的湿法成形工艺
C1邹远振
F3郭天奇
C2金琳琳
F3李善洲
79
江亮
3
高温合金室高温强度的影响机制
粉末冶金高温合金疲劳性能及断裂机制研究
氧化对单晶高温合金蠕变的影响机制
C3秦子珺
F3赵建敞
F3张诚
80
刘锋
2
镍基高温合金铸锭中夹杂物数量及尺寸的表征方法
研究热处理制度对一种新型高温合金压缩行为的影响
C3黄颖
48
尹健
1
热压法炭/炭-铜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暂定
F1郑聃
49
葛毅成
2
C/C复合材料滑动导电摩擦的研究
国产炭纤维增强炭基体材料的摩擦行为研究
F1薛开源
F1孙泽旭
50
李志友
2
铁基粉末冶金齿轮表面滚压的有限元仿真
TiC基金属陶瓷制备工艺研究
F1吴炳发
F1黄浩
51
张晓咏
2
Ti-55531近β钛合金在热变形过程中的不连续屈服行为
C2何建松
C1林南建
15
杜勇
3
Mo-Ni-Zr体系950oC等温截面测定
Ni-Al-Ru合金体心立方有序相扩散系数测定和原子移动性参数
硬质合金晶粒长大过程相场模拟
C3王仕民
G高建宝
F3荔琴
16
张利军
常用铝合金元素的"晶格原子移动性"
Al-Si合金均质和异质形核过程的相场模型
Co-Al-W-Ni高温合金时效过程微结构演变的实验测定及计算机模拟
C1张丽佳
20
汪炯
1
镍基高温合金γ/γ′界面能的计算与评估
F3杨胜兰
21
李凯
1
Al-Mg-Si-Cu合金中的GP区结构
F1刘丝靓
22
曾凡浩
2
碳化硼-镁、碳化硼-铜复合材料的溶渗动力学计算和实验研究
新型炭炭复合材料抗氧化涂层的制备和氧化性能研究
C2李漪
C2李玲
23
李松林
4
锰的添加方式对Fe-Mn-Mo-C烧结钢力学性能的影响
C/C复合材料高温抗氧化SiC涂层制备及性能研究
C3方雷
C3董云梅
28
李国栋
4
CVD ZrB2涂层的制备技术
CVD ZrB2/SiC复合涂层的制备技术
凝胶注模制备氮化硅陶瓷
凝胶注模制备碳化硅陶瓷
C3崔文华
李冏晛
C3毕坤
G王志坪
29
姚萍屏
2
高能制动粉末冶金摩擦材料磨损图研究
高能制动粉末冶金摩擦材料磨损机理研究
F2吴忠
C1魏安其
F1刘杰
C2刘渐陵
59
刘彬
2
钛/钢复合材料的合成和致密化研究
粉末冶金TB16钛合金的研究
C1徐礼友
F3张翠
60
潘军
2
硒化钼负载贵金属颗粒纳米结构的制备及光催化性能研究
介孔TiO2@C复合材料的制备及电化学性能研究
C3马永进
G朱安全
62
邹俭鹏
4
微纳分级孔结构TiO2/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制备与光降解性能
炭/炭复合材料表面氩弧熔覆制备碳化硅涂层
F1武世文
C1赵炜康
C3严星旺
72
熊翔
2
NiAl改性C/C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粉末冶金高硅铝合金材料制备研究
C3王馨爽
F3严兰芳
73
陈招科
2
C/C复合材料表面C-TaC复相涂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Cf/SiC管件制品制备及微观结构研究
F2陈伟
F2严科
74
孙威
1
F3黄培
F3欧阳博雅
81
陈仕奇
2
钛合金粉末制备研究
3D用粉末的研究
Me-MnOx/C的合成及其在阴极催化中的应用
G邱海发
C1朱润铭
40
李松
2
具有功能特性的非晶纳米晶材料
非晶态合金结构弛豫与纳米晶化。
C1陈凌寒
C2师芳仪
41
彭元东
2
Fe/铁氧体软磁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
柔性粘结NdFeB磁体的制备与性能;
F2艾恒宇
F1张壹金
42
吴宏
2
钛基非晶生物复合涂层的制备与摩擦磨损行为研究
生物钛合金等离子体表面改性处理探究
G宰雄飞
F3赵妹
43
范景莲
4
钨表面涂覆Y-Zr涂层制备工艺研究
Zr-B复合涂层对钼合金高温抗烧蚀行为的影响
ZrC/Y2O3纳米包覆粉末制备及其对钨烧结致密化行为的研究
研磨时间及碳含量对GT35硬质合金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F1汤志胜
F1刘正良
F1冯康杰
F1张辉
44
成会朝
2
梯度结构W-Cu复合材料的制备研究
梯度结构90W-Ni-Fe合金的结构与性能研究
一种粉末冶金排气阀座材料的研究
C2王昆文
C2邵俊杰
G常宇
F2马新星
6
龚浩然
3
锂硼合金的储氢性能
钨铜界面的扩散
钨铁界面的结合性能
F2郭伟华
C2刘俊宏
F3赵赟豪
7-8
袁铁锤
李瑞迪
5
增材制造(3D打印)用低氧超细钛粉制备研究
钛粉选区激光熔化成形(3D打印)微观组织与性能表征
多孔无机材料中可溶盐离子析出与劣化过程的相互作用机理
低介电常数和损耗微波陶瓷的流延法制备和表征
无机颜料的高精度原位和无损表征技术研究
C1冯璟
C2丁楚雄
F3陈裕华
C2韩朝阳
C2王抒秋
78
刘继进
4
二氧化钛多孔陶瓷制备及性能
二氧化钛基薄膜及陶瓷表面自清洁涂层的制备研究
La掺杂BiFeO3纳米粉及其薄膜材料的制备与性能
Mo、Ti粉末特性对钼合金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碳化物成分与特性对钼合金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F1李濛龙
F1张雅庆
45
刘涛
2
Cu与CuCrZr合金反应烧结扩散连接工艺研究
W与梯度W-Cu材料的反应烧结扩散连接工艺研究
F1肖枭
C2陈季勇
46
韩勇
1
纯W与梯度W-Fe材料的连接工艺研究
F1王敏卜
47
黄兰萍
1
亚稳材料的微观结构特征以及显微力学行为
钽—铌—钛(锆)高温合金材料研制与性能表征
3D打印法设计与制备高分子材料的技术探索
化学法研制超粗晶粒硬质合金新方法探索与微观结构分析
纳米HAP—PA6人体脊骨修复用植入材料研究性能表征
C1万晓东
C1姜怡帆
C1丁焕
C1吴泓宇
C1李林蔚
3
李笃信
5
聚合物基散热材料的设计与制备
PA6基导热材料的结构与性能
高性能聚合物基耐磨材料的制备与性能
C1周睿琪
68
冉丽萍
4
反应熔渗制备耐烧蚀C/C-ZrC-Cu复合材料
Zr含量对C/C-ZrC-Cu复合材料的组织和性能影响
Fe-Ni-Mo烧结硬化钢的组织和性能
C/C-Cu复合材料的滑动导电摩擦磨损性能研究
G胡显刚
F3王蕾雯
F3谢彬
F3刘营
69-70
刘咏
谭燕妮
6
超细晶粒功能梯度硬质合金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Ti-55531在等温过程中的α析出和回溶动力学
F2蒙明圆
F2黄晓杨
52
滕浩
1
含锰铁基烧结齿轮的表面滚压致密化工艺研究
F2赵梓萌
53
罗丰华
5
锰铜合金热处理及相变研究
高硅铁合金的退火和组织性能
大变形下的铝合金时效析出强化与回复
铜铬锆合金的再结晶和耐热性能
高硬度铁铬合金的强韧化技术
G牟楠
F2朱警
F2徐雪
C1赵杨
C1刘超
30
徐洪辉
2
Mg-Yb-Zn-Zr镁合金强化研究
Mg-Yb-Zn体系450ºC相平衡实验测定
G谢富汉
G王凝
31
肖鹏
3
C/C复合材料EBC涂层研究
SiC/Si3N4复合材料介电性能研究
C/C-SiC复合材料的生物相容性研究
G王培华
G王祁
G胡畔
32
陈洁
1
纳米纤维改性C/C复合材料的摩擦磨损性能研究
2011级毕业论文指导教师名单
(学院共有指导教师89名,学生207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