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2013年江苏对口单招文化统考试卷及选择题答案(红色标记)

合集下载

2013年江苏专转本(语文)真题试卷精选(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2013年江苏专转本(语文)真题试卷精选(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2013年江苏专转本(语文)真题试卷精选(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题型有:1. 单项选择题 6. 阅读理解7. 文学作品赏析12. 作文单项选择题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同的一组是( )A.B.C.D.正确答案:C解析:谙熟(ānshú)/黯然失色(àn rán shīsè);缜密(zhěn mì)/半嗔半笑(B ànChēnBànxià0);拓本(tàběn)/落拓不羁(luòtuòbùjī)。

2.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全国第一个节假日实施免小客车通行费后,不少高速公路都出现了严惩的堵车现象。

B.造成“中国式过马路”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人们缺少守法、安全和文明意识。

C.近年来,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高校学生的培养深受广大用人单位的欢迎。

D.在刚性需求几乎消耗殆尽等因素影响下,高房价如何调整备受关注。

正确答案:B解析:A应为:免小客车通行费实施后,C大学生培养与用人单位欢迎搭配不当,D几户与殆重复。

3.秦观词句“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中的“金风”是指( )A.春天的风B.夏天的风C.秋天的风D.冬天的风正确答案:C解析:金风:秋风,旧说以四季分配五行,秋令在五行中属金。

4.被誉为“孤篇横绝”、“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的唐代诗歌是( ) A.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B.李白的《蜀道难》C.高适的《燕歌行》D.自居易的《琵琶行》正确答案:A解析:《春江花月夜》,被闻一多先生誉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一千多年来使无数读者为之倾倒。

一生仅留下两首诗的张若虚,也因这一首诗,“孤篇横绝,竟为大家”。

诗篇题目就令人心驰神往。

春、江、花、月、夜,这五种事物集中体现了人生最动人的良辰美景,构成了诱人探寻的奇妙的艺术境界。

5.下列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西厢记》描写了崔莺莺与张生的爱情故事。

2013年对口单招语文试卷答案及分析(客观题部分)

2013年对口单招语文试卷答案及分析(客观题部分)

她站在村头,我在她的身旁。

“姐,不走行吗?”我恳求着她。

“妹乖,等姐去赚了钱回来给妹买好吃的。

”姐的眼眶里带着离别的不舍,含着的泪,始终流下来了。

“姐——。

”我用尽全身力气喊着她。

姐摸摸我的脑袋,没有说话,只是微笑。

车来了,姐没有回头,而是躲进了客车,我仰起头来看着姐,我与她隔着一层车窗,姐把脸贴在窗上,任泪水肆意的流着。

我望着行驶了很远很远的客车,依旧呆呆的站在那里,泪水流了很久很久,直到模糊了我的视线......以“温暖”为题的文章————江苏灌云高级中学高荣苏[阅读材料]同学们,当我们用敏锐的双眸去细心地观察生活时,就会发现生活中处处充满温暖和温情:冬天的阳光是温暖的,春天的和风是温暖的;寒冷时的一件棉袄是温暖的,饥饿时的一块面包是温暖的;伤心时一句安慰的话语是温暖的,困境时一个鼓励的眼神是温暖的……家庭,没有温暖便是一碗淡而无味的清茶;社会,没有温暖便是一片毫无生机的荒漠。

以“温暖”为题写一篇不少800字的文章[思路导写]这篇命题作文,不存在什么审题障碍,可以迅速的联系到我们生活中所感受的种种温暖。

可以采取第一人称来抒写,这样可以有话可说,有情可抒,也能写出感人的文章来。

也可以采用第三人称来写,抒写对亲情,或者友情的渴望和赞美,甚至还可以借此写出对社会某种现象的揭露和批判。

也可以荡开选材的思路,写出一些令人耳目一新的文章来。

这篇命题作文,适宜写成散文、记叙文、甚至小说;写成议论文有一定的难度。

在写叙事性的文章时,要注意材料的选择,在材料的处理上要注意前后的顺序,要注意详略的安排,要注意材料之间的过渡,要注意点面的结合,还要注意写好感人的细节描写。

叙事性的文章,在手法上要注意能够尺水兴波,要注意情感的变化起伏,这要有意识地运用欲扬先抑,渲染衬托,悬念对比等手法。

为了使文章的主旨更鲜明,要注意画龙点睛,卒章显志,以及前后内容的巧妙衔接和照应。

[存在问题]1、选材上不能选择自己熟悉的材料来进行写作,内容不深不透,没有真情实感。

2013年语文对口升学试卷及解析

2013年语文对口升学试卷及解析
语序不当,多项定语语序不正确,应改为“夜深人静,想起今天发生的一连串事情,我怎么也睡不着。”
7.下列对文学知识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B
A.白居易,唐代诗人,号香山居士,代表作是叙事长诗《长恨歌》、《琵琶行》。白居易倡导“新乐 府”,是我国第一位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B.司马迁,是中国古代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被后人尊为“史圣”,创作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史记》。《史记》是“二十五史”之首,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2.下列句子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B
A.绿荫
稠密 自惨形秽 惭
B.溃烂
暧昧 鼎力相助
C.谴诚 虔 敕造 小心翼翼
D.暮蔼 霭
萌蘖 不辞劳苦
自惭形秽:因为自己不如别人而感到惭愧。
鼎力相助:大力支持帮助,对别人对自己的大力帮助
虔诚:是指恭敬而有诚意的态度
敕造:奉帝王命令建造
萌蘖:指植物长出新芽。萌,生芽,发芽。蘖,树木砍去后又长出来的新芽
伤心、悔恨、失望、困苦,这几个词
B.由于伤心,悔恨,失望,困苦,她常常整日地哭好几天。是并列关系,应用“、”隔开。
C.北京的熬白菜也比别处好吃,——五味神在北京。 D.“看呀,”他说:“这里有点东西给你。”
“某某说”连接前后两句话,如果前后两句话是 同一个人说的,“说”后面应该用“,”
10.下列各句中“而”不是连词的一项是 C A.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B.子路率尔而对曰。 C.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 D.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6.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A.我市各单位首批赴北京参观的代表均是先进工作者。 B.从历史和现实的斗争中,使我们深深体会到舆论工作的重要性。

2013年对口升学语文试题

2013年对口升学语文试题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对口招收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考试语文试题卷考生注意:所有答案都要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题卷上无效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A.粗糙.(zào)句读.(dòu)难.兄难弟(nán)B.铿.尔(kēnɡ)蹒.跚(mán)笑靥.如花(yè)C.桎梏.(ɡù)哂.笑(shěn)遒劲.有力(jìnɡ)D.龟.裂(ɡuī)清冽.(liè)不落窠.臼(kē)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绿荫稠密自惨形秽B.溃烂暧昧鼎力相助C.谴诚敕造小心翼翼D.暮蔼萌蘖不辞劳苦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他看见离得最近的一条鲨鱼张开大嘴进死鱼的银白色的肚皮时,他把短棍高高地起,使劲下,朝鲨鱼的宽大的头顶狠狠地去。

A.咬举捶敲B.插举捶劈C.咬抬砸敲D.插抬砸劈4.下列作家、作品和体裁对应正确的一项是A.毕淑敏——《致橡树》——诗歌B.苏洵——《念奴娇·赤壁怀古》——诗歌C.汪曾祺——《我的母亲》——散文D.曹禺——《雷雨》——话剧5.下列古诗词默写错误的一项是A.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B.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C.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D.静女其姝,伺我于城隅。

6.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我市各单位首批赴北京参观的代表均是先进工作者。

B.从历史和现实的斗争中,使我们深深体会到舆论工作的重要性。

语文试题卷第 1 页(共 4 页)C.今年麦子的收成是几年来麦子收成最好的一年。

D.夜深人静,想起今天一连串发生的事情,我怎么也睡不着。

7.下列对文学知识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A.白居易,唐代诗人,号香山居士,代表作是叙事长诗《长恨歌》、《琵琶行》。

白居易倡导“新乐府”,是我国第一位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B.司马迁,是中国古代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被后人尊为“史圣”,创作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

2013学年江苏省职业学校对口单招三年级校际联考(语文试卷)

2013学年江苏省职业学校对口单招三年级校际联考(语文试卷)

2011学年江苏省职业学校校际联考语文试卷本试卷分第Ⅰ卷(客观题)和第Ⅱ卷(主观题)两部分。

第Ⅰ卷1页至4页,第Ⅱ卷4 页至5页。

两卷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共70分)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选出下列各项加点字注音全正确的一项()A.瞠.目结舌(táng)笃.(dŭ)嗜尸骸.(hái) 落.脚(luî)B.逶迤.(yǐ) 沙砾.(lì) 訇.然(hōng)酗.酒(xù)C.绮靡.(mǐ)玷.污(diàn) 埋.怨(mán)熨.帖(yùn)D.数.典忘祖(shǔ)庇.护(pì)饿殍.(piǎo) 周匝.(zā)2、下列词语书写全正确的一项是()A.山青水秀循序渐进如法泡制川流不息B.嘎然而止生生不息屏气凝神弱不经风C.不可思议餐风露宿一叶障目融会贯通D.迫不急待走投无路变本加厉阴谋鬼计3、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殒.身不恤(牺牲)滥.调文章(不切实际)不经.之谈(经常)B.前合.后偃(倒下)亢.旱(极)延宕.(拖延)C.弥.天大罪(满)高屋建.瓴(倒水)绵亘..(接连不断)D.素不相能.(和睦)华.而不实(开花)酒肆.(铺子)4、下列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金红的火焰中,每一块红柳根,都弥久地维持着盘根错节....的形状,好像傲然不屈的英魂。

B.过去,这里一片荒芜,如今高楼林立,绿树成荫,不由得令人发出沧海桑田....之叹。

C.大家选我当学习委员,但我自觉才疏学浅....,很难挑起这副担子。

D.即使得了冠军,也不能对同伴侧目而视....,自以为老子天下第一。

5、依次填入下面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1)然而在这样的生活艰难中预定《莽原》全年的就有她。

(2)待到学校恢复旧观,往日的教职员工以为责任已尽,准备陆续引退的时候,我才见她虑及母校前途,至于泣下。

2013届对口单招语文模拟试卷

2013届对口单招语文模拟试卷

江苏省2013年普通高校单独招生文化统考语文模拟试卷本试卷分第Ⅰ卷(客观题)和第Ⅱ卷(主观题)两部分。

第Ⅰ卷第1页至第8页,第Ⅱ卷第9页至第12页。

两卷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I卷 ( 共70分)注意事项: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试证号、考试科目填写在答题纸上。

2.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相应题号中正确答案的标号涂黑。

答案不涂写在答题卡上,成绩无效。

一、基础知识单项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在下列各小题的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正确的答案)1.下列各项词语中,每组加点字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A.肄.业/酒肆.荟萃./精粹.捷径./泾.渭分明B.披靡./糜.烂冀.望/羽翼.反馈./振聋发聩.C.缔.造/谛.听箴.言/缄.默坎坷./百舸.争流D.慑.服/蹑.足挟.制/脸颊.伶仃./酩酊.大醉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A.这时需请来最有气力的男子汉,用利斧,将这活着的巨型根雕与大地最后的联系一一斩断。

整个红柳丛就轰然倒下了。

D.再进一步的研究更深入了解折射与反射现象本身可从一个包罗万像的麦克斯韦方程推算出来,这就显示出了极深层的理论构架的美。

C.忽见琉璃宝灯一盏,高悬始信峰顶。

奇光异彩,散花坞如大放焰火。

焰火正飞舞。

那喑呜变色,叱咤的风云又汇聚起来。

D.唯有朱子解得最好,他说:“主一无适便是敬。

”用现在的话讲,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将全副精力集中到这事上头,一点不旁鹜,便是敬。

3.下列各项中,对加点字词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乍.雨乍晴(忽然)喘息甫.定(刚)拨乱反.正(恢复)B.左睇.右盼(看)花木扶疏..(疏朗)痛定.思痛(平静)C.生杀予夺.(剥夺)人烟阜.盛(码头)心无旁骛.(追求)D.天作之合.(配偶)瞠.目结舌(瞪眼)百无聊.赖(无聊)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学校的自来水龙头在哗哗地流水,你视而不见,行若无事....,像话吗?B.在飞驰的高速列车上,人们兴致勃勃....地谈论着乘坐高铁出行带来的快捷与方便。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语文 含解析答案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语文 含解析答案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语文Ⅰ试题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A. 高亢.引吭.高歌伉.俪沆.瀣一气B. 稂.莠锒.铛入狱阆.苑书声琅.琅C. 孩.提骇.人听闻尸骸.言简意赅.D. 馈.赠功亏一篑匮..乏振聋发聩.【答案】D【解析】A项kàng/ háng/kàng/hàng;B项láng/láng/làng/láng;C项hái/hài/hái/gāi D项全读kuì。

2. 在下列句子的空缺处依次填入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1)读者欣赏作品清新的故事,却忽略了蕴藏的热情,欣赏文字的朴实,却忽略了作品隐伏的悲痛,实际上近于___▲_____。

(2)中国古代文化是一座巍峨的高峰,不管我们在儒、释、道哪一条路上行走,___▲_____,最终都必然会在山顶上相逢。

(3)多年前,集团首席执行官就感觉自己___▲_____,在集团迅猛发展、国际市场不断拓展的今天,他的危机感丝毫未减。

A. 南辕北辙异曲同工如临深渊B. 买椟还珠殊途同归如履薄冰C. 南辕北辙殊途同归如履薄冰D. 买椟还珠异曲同工如临深渊【答案】B【解析】南辕北辙:到南方的楚国去却向北走,比喻行动和目的相反。

买椟还珠:买下木匣,退还了珍珠,比喻那些没有眼光,取舍不当,只重外表,不重实质的人;又讽刺那些不了解事物本质,舍本逐末、弃主求次的人。

第⑴句共有两个转折句,每一转折句的前句都言的是作品的表面,后句都言的是作品的实质,选择“买椟还珠”最为恰当。

异曲同工:不同的曲调演得同样好,指做法不相同而效果一样好。

殊途同归:通过不同的途径,到达同一个目的地,比喻采取不同的方法而得到相同的结果。

二者都有“用不同的方法,得到同样的结果”的意思,但“异曲同工”偏重于效果极好,“殊途同归”偏于中性,并且二者还有一个明显的区别:“异曲同工”针对的是不同的对象——“异曲”,“殊途同归”针对的是采取不同方法、途径——“殊途”。

2013年江苏省对口单招语文模拟试卷及答案三

2013年江苏省对口单招语文模拟试卷及答案三

江苏省沛县中等专业学校2013年对口单招语文模拟试卷一、基础知识单项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在下列各小题的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正确的答案)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A.脖颈./瓶颈.栖.息/栖栖..瞠.目/交口称.赞B.盘踞./拮据.柃.木/欺凌.摒.弃/敛声屏.息C.怆.然/创.伤作祟./隧.道蛊.惑/余勇可贾.D.刀把./把.柄瓜蔓./蔓.延里弄./弄.巧成拙2.下列句子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项是()A.没来由犯王法,不提防遭刑宪,叫声曲动地惊天。

B.这将被后代怀着敬仰之情来朝拜的圣地,远离尘嚣,孤零零地躺在林荫里。

C.正义和非正义在一定条件下会相互转化,自卫的武器也会变成侵犯的屠刀,以暴易暴是一条危机四伏的刚索,暴力一旦过渡,立即走向除暴初衷的反面。

D.黑夜,静寂得像死一般的黑夜!但是,黎明的到来,必竟是无法抗拒的。

3.下列各项中,对加点字词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翩若惊鸿.(鸿雁) 咸.与维新(都) 前合.后偃(倒下)B.贻.笑大方(赠送) 谁解相怜.(可怜) 长乐未央.(尽)C.礼尚.往来(崇尚、重视) 泱泱..大国(宏大) 生杀予.夺(我)D.临虹款.步(缓慢、从容) 天作之合.(配合) 素.不相能(向来)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他一连几次都没有考好,真是屡试不爽....,因而心情很沉重。

B.这里领导的作风急需改变,因为他们对取得的成绩宣传不遗余力,对存在的缺点却讳莫如...深.,不愿意深入检查反思。

C.有些专门揭人隐私的记者,见缝插针....如影随形地跟踪采访对象,常常让采访人防不胜防。

D.工作上的马虎,使他多次受到批评,但他总认为不足为训....,结果吃了大亏。

5.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这江水什么时候凿开三峡的呢?它的源头为什么总是,它的流动为什么总是,它的去处为什么总是呢?当它以之力凿开三峡洋洋东去之时,可曾想到后来竟变成那渺小的生物——人的胯下坐骑么?A.无穷无尽无止无休不盈不溢摧山坼地B.无止无休不盈不溢无穷无尽天崩地裂C.不盈不溢无穷无尽无止无休天崩地裂D.无穷无尽不盈不溢无止无休摧山坼地6.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①成熟的荔枝,__是深红色或紫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绝密★启用前江苏省2013年普通高校对口单招文化统考语文试卷本试卷分第Ⅰ卷(客观题)和第Ⅱ卷(主观题)两部分。

第Ⅰ卷l页至10页,第Ⅱ卷11页至16页。

两卷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共70分)注意事项: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按规定要求填涂答题卡上的姓名、考试证号等项目。

2.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相应题号中正确答案的标号涂黑。

答案不涂写在答题卡上无效。

一、基础知识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在下列每小题中。

选出一个正确答案,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标号涂黑)1.下列每组加点字读音都不.相同的是A.孱.头/流水潺.潺莅.临/不寒而栗.侍.奉/伺.机而动B.顺遂./半身不遂.船舷./故弄玄.虚和煦./殒身不恤.C.卷.宗/胜券.在握篆.书/如椽.巨笔血.晕/血.口喷人D.市侩./脍.炙人口扁.平/一叶扁.舟桀.骜/佶.屈聱牙2.下列没有..错别字的句是A.新建的街心花园姹紫嫣红,喷泉流光溢彩,为市民凭添了不少乐趣。

B.那洇漫的油彩渐渐散开去,圆圈愈来愈大,色彩也愈来愈淡薄。

远海上涌来的浪,掀拱着它,如抖动一匹残旧的绸布。

C.尤其是西屏的鹿山,白天还如佛如僧,霭然可亲,这时竟收起法相,庞然而踞。

D.到了家边,翠翠跑还家中去取小小竹子做的双管锁呐,请祖父坐在船头吹《娘送女》曲子给她听,她却同黄狗躺到门前大岩石上荫处看天上的云。

3.下列对加点字词解释全都正确的是A.孜孜矻矻..(勤勉) 放浪形骸.(身体) 苦心孤诣.(学业等所达到的程度)B.不学.无术(学习) 錾不见人(遥远) 逸兴..横飞(超逸豪放的意兴)C.刚愎.自用(执拗) 诬天藐.小(轻视) 南辕北辙.(车轮压出的痕迹)D.缘.木求鱼(探究) 轩峻..壮丽(高大) 泱.泱.大国(形容气魄宏大)语文试卷第1页(共16页)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是A.汽主越来越时尚化,连最保守的德国人都在汽车外形设计上作出了令人张口结舌....的改变。

B.沅水数百年来日夜流经这群山环抱中的湘西小镇,为小镇带来了无尽的生机,此地可真谓水木清华....,钟灵毓秀。

C.优秀的学生上课时往往会全神贯注、目不交睫....地盯着黑板,认真听讲,丝毫不受外界的干扰。

D.午后,我独自在花间小径上穿行,猝不及防....地被一只蝴蝶在面颊上点了一个触吻,一时,心头掠过了几许诗意般的遐想。

5.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关联词.最恰当的是每个事物都作用于别的事物,_▲反过来后者也作用于前者,_▲在大多数场合下,正是_▲忘记了这种多方面的运动和相互作用,_▲妨碍了我们的自然研究家看清最简单的事物。

A.并且而由于就 B.而且可由于就C.并且而因为也 D.而且可因为也6.依次填人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是①天渐渐开阔,地渐渐平旷,忽然_▲几只沙鸥,雪片一样白,闪电一样快,在船头_▲了个圈儿,不见了。

②您听:“十丈悬流万堆雪,惊天如看广陵涛。

”由险滩与江流所组成的主旋律是多么_▲!A.飞来画雄壮激烈 B.飘来画跌宕激烈C.飘来转跌宕飘逸 D.飞来转雄壮飘逸7.下列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作为名人,频繁亮相在聚光灯下的生活让素来沉浸在自己文字中的莫言颇为痛苦,不堪其扰.想重回书桌写好作品。

B.为切实做好H7N9禽流感防控工作,江苏省有关部门将继续加强疫情监测,严格执行疫情报告,适时调整监测和应对策略。

C.人们认为,团队有效性的关键因素不只是个体贡献的简单相加,而是能使队员行动一致、互相配合的团队协作技能。

D.据美国媒体报道,著名排行榜网站欧迪网“海选”评出世界十大湖泊,九寨沟五花海以“最美艳惊人”成为唯一上榜的中国湖泊。

8.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是A.它飘浮飞驶,“翩若惊鸿,婉如游龙,”时隐时现,若即若离。

B.故乡的榕树啊!我是在你绿阴的怀抱中长大的,如果你有知觉,会知道我在这遥远的异乡怀念着你么?C.为了全国人民——当然也包括自己在内——的幸福,我们每一个人都要兢兢业业,努力工作。

D.桃花开了,红得像火;梨花开了,白得像雪;郁金香也开了,黄色、紫色交相辉映.好一派万紫千红的灿烂春光。

语文试卷第2页(共1 6页)9.列下列句子中运州的修辞手法,判断错误..的是A.他经常摆出一副冰冷的面孔,令人望而生畏。

(通感)B.敌人夹着尾巴逃跑了。

(拟物)C.一览不尽的青山绿水,马远夏圭的长幅横披,任风吹,任鹰飞。

(借代)D.芝麻粒儿大的事,不必放在心上。

(夸张)10.对下列句于中运用的表达方式,判断错误..的是A.凡是吝斋鬼、野心家,所有执著一念的人,他们的感情总特别贯注在象征他们痴情的某一件东西上面。

(议论)B.荔枝大小.通常是直径三四厘米,重十多克到二十多克。

(说明)C.它的根像一柄巨大章鱼的脚爪,缠附至沙丘逶迤的边缘。

(描写) D.这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世界里。

(叙述) 11.关于应用文知识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书信的结束语也叫祝颂语,可以接着正文或另起一行空两格写“此致”,再另起一行顶格写“敬礼”;也可以另起一行空两格后写“祝你健康”等。

B.新闻的基本结构有两种:倒金字塔式和编年体式。

其中编年体式的特点是,把新闻事实中最重要的内容放在开头,然后按照事情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的顺序来写。

C.说明书是一种广泛使用的实用性文体,常见的形式有短文式和条款式两种。

推荐商品多用短文式的说明书。

D.目标、步骤、措施是计划内容的三要素,其中,步骤是计划的主要内容,包括工作的程序和时间的安排以及要求等。

12.下列作品、人物、文体投作者对应不.正确的是A.《西厢记》崔莺莺元杂剧王实甫B.《哈姆莱特》奥菲利娅剧本莎士比亚C.《包身工》小福于报告文学夏衍D.《最后一片叶子》琼西小说契诃夫13.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小说的语言包括人物语言和叙述人语言,其中人物语言要符台人物的身份,体现人物的性恪特点,它不同于作家自己的语言,不会打上作者语言习惯的印记。

B.古典诗歌的音韵菱主要体现在格律上,格律就是诗词在字数、句数、平仄、对偶、押韵等方面的格式和规则。

C.在散文中,理念与诗情的结合,想象与现实的交融,观点与形象的统一,都是凭借语言来完成的。

D.阅读欣赏剧本,要认识剧本舞台性、集中性的特点,善于在高度集中的场面和场景中抓住尖锐的戏剧冲突,由戏剧冲突分析人物形象,由人物形象挖掘剧本主题。

语文试卷第3页(共16页) 14.关于阅读方法的表述.正确的是A.文章的主旨比较复杂,领会主旨要顾及文章内容的各个方面,避免简单化、片面化、浅表化。

B.查辞书,要掌握使用方法,还要注意细心分辨、酌情抉择,根据所阅读的文本内容作出合情合理的解释,不可生搬硬套,更不能张冠李戴。

C.引申式心得是因原文而得的启发、收获,重在对原文思想内容的解释、阐发,发掘原文蕴含的意义、感情等。

D.圈点的符写以线条简洁、醒目为宜。

至于用什么符号表示什么意思,有严格的规定。

15.对有关课文的表述,正确的是A.《拿来主义》一文先立后破,主要运用了比喻论证的方法进行说理议论,深人浅出。

B.《再别康桥》一诗中,作者不是单纯地歌咏康桥迷人的自然风光,而是融情人景,托物言志,抒发了对康桥依依不舍的惜别之情。

C.《林黛玉进贾府》对一个封建大家庭中的众多人物及其生活环境展开了全景式的描写,人物描写与环境描写交叉进行,配合自然,相得益彰。

D.《邓稼先》一文中“我不能走”这一部分,从“鲜为人知”的角度,全面地介绍了邓稼先光辉的一生。

二、阅读理解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三大题,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在下列每小题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标号涂黑)(一)瑜整衣冠,引从者教百,皆锦衣花帽,前后簇拥而出。

蒋干引一青衣小童,昂然而来。

瑜拜迎之。

干曰:“公瑾别来无恙?”瑜曰:“子翼良苦:远涉江湖,为曹氏作说客耶?”干愕然曰:“吾久别足下,特来叙旧,奈何疑我作说客也?”瑜笑曰:“吾虽不及师旷之聪,闻弦歌而知雅意。

”干曰:“足下待故人如此,便请告退。

”瑜笑而挽其臂曰:”吾但恐兄为曹氏作说客耳。

既无此心,何速去也?”遂同入帐。

叙礼毕,坐定,即传令悉召江左英杰与子翼相见。

须臾,文官武将,各穿锦表,帐下偏裨将校,都披银铠,分两行而入。

瑜都教相见毕,就列于两傍而坐。

大张筵席,奏军中得胜之乐,轮换行酒。

瑜告众官曰:“此吾同窗契友也。

虽从江北到此,却不是曹家说客。

公等匆疑。

”遂解佩剑付太史慈曰:“公可佩我剑作监酒:今日宴饮,但叙朋友交情:如有提起曹操与东吴军旅之事者,即斩之!”太史慈应诺,按剑坐于席上。

蒋干惊愕,不载多言。

周瑜曰:“吾自领军以来,滴酒不饮;今日见了故人,又无疑忌,当饮一醉。

”说罢,大笑畅饮①。

座上觥筹交错。

饮至半酣,瑜携干手,同步出帐外。

左右军士,全装贯带,持戈执戟而立。

瑜曰“吾之军士,颇雄壮否?”干曰:“真熊虎之士也!”瑜又引干到帐后一望,粮草堆如山积。

瑜曰:“吾之粮草,颇足备否?”干曰:“兵精粮足,名不虚传。

”瑜佯醉大笑②曰:“想周瑜与子翼同学业时,不曾望有今日。

”干曰:“以吾兄高才,实不为过。

”瑜执干手日:“大丈夫处世,遇知己之主,外托君语文试卷第4页(共16页)臣之义,内结骨肉之恩,言盐行,计必从,祸福共之。

假使苏秦、张仪、陆贾、郦生复出,口似悬河,舌如利刃,安能动我心哉?”言罢大笑③。

蒋干面如土色。

瑜复携干入帐,会诸将再饮;因指诸将曰:“此皆江东之荚杰。

今日此会,可名‘群英会’。

”——选自罗贯中《群英会蒋干中计》16.有关选文中周瑜三次“大笑”的理解,有误..的是A.选文①处的“大笑”,是周瑜对蒋干的蔑视,同时也是为了缓和紧张气氛,稳住蒋干。

B.选文②处的“大笑”,既体现了周瑜为自己的成就、地位而自豪,又从侧面制止蒋干说降。

C.选文③处的“大笑”,表明丁周瑜忠于东吴的坚定立场,从侧面断绝了蒋干的说降念头。

D.三次大笑体现了周瑜勇敢善战、足智多谋、年轻潇洒、豪爽自信的性格特点。

17.对“外托君臣之义,内结骨肉之恩”一句的理解,最恰当的是A.在外有君臣间的义气,对内是骨肉情深。

B.表面上是君臣的名分,实际上彼此有骨肉一样的恩情。

,C.在外面是君臣关系,在家中是亲戚关系。

D.外人看来是君臣关系,实际上有骨肉般的深情。

18.有关选文的理解,正确的是A.文中写蒋干“昂然而来”的用意在于刻画蒋干气宇轩昂,充满自信。

B.蒋干“惊愕,不敢多言”是因为见吴军实力强大,心中胆怯。

C.蒋干“面如土色”是因为震惊于周瑜的决心,感到游说无望。

D.周瑜列出苏秦、张仪、陆贾、郦生,目的是为了赞美蒋干的口才。

19.联系课文,下列表述有误的是A.课文节选自我国第一部章回体长篇小说《三国演义》。

B.从情节上看,故事的结局是周瑜巧施反问计.蒋干中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