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2014年对口单招语文试卷及答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苏省2014年普通高校对口单招文化统考

语文试卷

一、基础知识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下列

每小题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请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

1.下列各组加点字读音都正确的是( )

A.胡髭(z 1)媲美(b 1)名讳(hu i)清荇(x 1 ng)

B.炽热(ch 1)怵目(ch u)装殓(li a n)袅娜(nu o)

C.果蠃(lu o)滟滪(y u)啁啾(ji口)戕害(qi a ng)

D.漫溯(shu o)嘉猷(y o u)寥阔(li a o)眩惑(xu a n)

2.下列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美国的纽可(Nucor )钢铁公司,从一家名不见经传的小公司发展为美国第

三大钢铁公司,年销售额达40亿美元,挤身《财富》500强。

B. 凭苏东坡的作品而研究其内在的本性,藉此以窥探他那幸福的秘密,不是难事。

C. 在工商文明下,无论是谁,都可以注册兴办企业,成为一个名符其实的企业家。

D. “京派老字号”是北京历史的“活化石”,600年历史的字号,历经几个朝

代更叠,其兴衰变化是北京历史变迁的缩影。

3.下列对加点字词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A.礼尚往来(崇尚)沸反盈天(充满)锱铢必较(古代计时单位)

B.引吭高歌(喉咙)明日黄花(菊花)残曛烛天(落日的余光)

C.峨冠博带(高)有史可稽(考核)层峦叠嶂(重叠的山峰)

D.冠冕堂皇(礼帽)天理昭彰(明显)斑驳陆离(色彩繁杂的样子)

4.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关联词,最恰当的一项是()

世界文学的辉煌殿堂对每一位有志者都敞开着,谁也不必对它收藏之丰富望

洋兴叹,_________ 问题不在于数量。有的人一生中只读过十来本书, _________________ 仍然不失

为真正的读书人。还有人见书便生吞下去,对什么都能说上几句,______ 一切努力

全都白费。_________ 教养得有一个可教养的客体作前提,那就是个性或人格。

A. 所以然而但是因为

B. 然而却因此所以

C.因为却然而因为

D. 因为而且然而所以

5. 下列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教育部日前下发通知,将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减负万里

行•第二季”活动。

B. 去年4月23日,全国几十个报社的编辑记者来到国家图书馆,参观展览,

聆听讲座,度过了一个很有意义的“世界阅日”。

C. 听说王教授要来学校给大家做讲座,师生们兴致很高,还没到时间,学校报告厅就挤满了很多师生来听课,场面好不热闹。

D. 今年的好青年海选活动继续采取组织推荐、社会举荐和个人自荐相结合的方式,最大限度地

宣传、推荐、发现我们身边的好青年。

6. 下列各项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

的是()

A. “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就是为了选择最恰当的字眼,表现出最美的意境。

B. 我们并不感激我们的所有,直到我们丧失了它;我们意识不到我们的健康,

知道我们生了病一一自古以来,莫不如此。

C. 过去“日啖荔枝三百颗”,究竟能有几人呢?如今现代化的荔枝生产,应该能够改变过去那种只能供少数人享受的状况了吧!

D. 正如梁启超“少年中国说”中讲的:少年人如朝阳,如乳虎,如铁路,如白

兰地酒,如春前之草,如长江之初发源。

7 •对下列各项运用的修辞手法,判断错误的是()

A. 在我窗外阳台的横栏上,落了两只麻雀:它们眯着眼睛,脑袋转来转去,毫无顾忌。(比拟)

B. 每一个成功者都可以享受三呼万岁式的崇敬,享受鲜花和红地毯。(比喻)

C. 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阳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通感)

D.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夸张)

8.对下列各项运用的表达方式,判断错误的是()

A. 我渐渐明白,世间最可厌恶的事莫如一张生气的脸;世间最下流的事莫如

把生气的脸摆给旁人看,这比打骂还难受。(议论)

B. 小屋后面有一棵高过屋顶的大树,细而密的枝叶伸展在小屋的上面,美而浓的树荫把小屋笼罩起来。(描写)

C. 化妆舞会是豪华而高贵的,不仅迎合那些一直统治着巴黎的冒险家的癖好,

而且吸引着德国的上层人物。(抒情)

D. 蝉的隧道大都深达四十厘米左右,圆柱形,根据土质而略有弯曲,但总近

于垂直,上下畅通无阻,底端却是完全封闭的,形成了略为宽敞的地穴。(说明)

9.下列作品、文体、作者及其国籍对应不正确的是( )

A.《文学是灯》散文铁凝中国

B.《警察与赞美诗》小说亨利希•曼德国

C.《寂静的春天》说明文雷切尔•卡森美国

D.《雷雨》戏剧曹禺中国

10 ..对有关课文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一诗流传广泛,被称为年轻人新的“青春之歌”。B 《多年父子成兄弟》通过日常生活的一些小事,刻画了一个可爱又可敬的父亲的形象。

C.《仁爱一生》(节选)叙述了特里萨修女初到加尔各答贫民窟开展服务工作的情况。

D. 《落日》通过现场报道表现出中国人民战胜强敌的民族自豪感,揭示了中

国抗日战争胜利的伟大意义。

二、阅读理解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题,9小题,每小题2分,共18分。在下列每小题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请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

(一)

咬文嚼字有时是一个坏习惯,所以这个成语的含义通常不很好。但是在文学,无论阅读或写作,我们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文学借文字表现思想情感;文字上面有含糊,就显得思想还没有透彻,情感还没有凝炼。咬文嚼字,表面上像只是斟酌文字的分量,实际上就是调整思想和情感。从来没有一句话换一个说

法而意味仍完全不变。例如《史记》李广射虎一段:“广出猎,见草中石,以为虎

而射之,中石没镞,视之,石也。因复更射之,终不能复入石矣。”这本是一段好

文章,王若虚在《史记辨惑》里说它“凡多三石字”,当改为:“以为虎而射之,没

镞,既知其为石,因更复射,终不能入。”或改为:“尝见草中有虎,射之,没镞,

视之,石也。”表面上似乎改得简洁些,却实在远不如原文,见“草中石,以为虎” 并非“见草中有虎”。原文“视之,石也”有发现错误而惊讶的意味,改为“既知其为石”便失去这样的意味。原文“终不能复入石矣”有失望而放弃得很斩截的意味,改为“终不能入”便觉索然无味。这种分别,稍有文字敏感的人细心玩索一番,

自会明白。

——选自朱光潜《咬文嚼字》

11. 所选文字的论点是()

A. 咬文嚼字是指过分地斟酌字句,所以这个成语的含义通常不是很好。

B. 咬文嚼字是指在阅读或写作文学作品时,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

C. 咬文嚼字看上去只是斟酌文字的分量,其实是调整思想和情感。

D. 咬文嚼字之所以必要,是因为字有直指的意义,也有联想的意义。

12. 所选文字的主要论证方法是()

A. 比喻论证

B. 归纳论证

C.举例论证

D. 类比论证

13. 下列对选文表述正确的是()

A. “视之,石也”是倒装句。

B. “凡多三石字”中“凡”字的意思是“大凡”。

C. 所选文字中所说的《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

D. 作者认为王若虚改“李广射虎”从表面上看似乎简洁,实际上变得索然无味。

14. 联系课文,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 朱光潜是著名美学家、翻译家。安徽铜陵人。

B. 课文语言明白如话,通俗易懂,但缺乏文学色彩。

C. 夹叙夹议是本文在论证过程中的表达特点之一。

D. 课文的结构特点是步步推进,逐层深入。

(二)

说到这里,也许有人会问:我们人类怎么样呢?是否也遵循伯格曼法则?如果是这样,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