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 雷 防 静 电 检 测 机 构

合集下载

江苏省防雷装置检测技术服务规范(试行)

江苏省防雷装置检测技术服务规范(试行)

江苏省防雷装置检测技术服务规范(试行)第一条为了规范全省防雷装置检测技术服务,维护用户的合法权益,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气象灾害防御条例》、《江苏省气象灾害防御条例》、《防雷减灾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本规范适用于全省各级气象主管机构所属的防雷装置检测机构向社会开展的防雷装置检测技术服务。

本规范所指的防雷装置检测是对生产、储存易燃易爆物品的场所,计算机信息系统,通信和广播电视设施,电力设施,公共场所易遭受雷击的设施,以及国家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规定的其他一、二、三类防雷建(构)筑物,所安装的防雷、防静电装置的安全性能检测。

第三条本规范规定了防雷装置检测技术服务的基本要求,包括服务窗口、咨询服务、服务行为、服务环节、收费、用户回访、投诉处理、服务监督、廉洁自律、监督管理等主要内容。

第四条服务窗口应当设置服务标示牌,明示检测资质、服务指南、服务流程、咨询电话、投诉监督电话等,帮助用户了解服务内容和环节、收费依据和标准,设置用户意见簿、投诉监督信箱等。

第五条防雷装置检测机构应当向社会公布本单位的咨询服务电话以及邮件、信函、传真等联系方式,方便与用户的联系与沟通。

对于通过电话、邮件、信函、传真等渠道或上门的用户咨询,由咨询服务人员负责解释;对于无法当场回复的咨询,由咨询服务人员负责受理,详细记录咨询的问题及联系方式,并在3个工作日内答复用户。

第六条防雷装置检测机构开展技术服务时,从业人员应当着装整齐,佩戴工号标志或识别卡,出示工作证或者从业资格证书,行为举止符合职业工作要求,服务规范,文明用语。

第七条防雷装置检测机构接受委托时,应当告知用户防雷(静电)装置检测技术服务工作流程(附件1),与用户签订《防雷(静电)装置检测协议》(附件2)。

第八条防雷装置检测机构应当在双方约定的时间内,按照工作流程和相关技术规范的要求,开展防雷装置检测技术服务,并现场填写原始记录表(附件3)。

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GBT21431-2015)

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GBT21431-2015)

4.电涌保护器 SPD 用于限制暂态过电压和分流浪涌电流
的装置。它至少应包含一个非线性电压限 制元件。也称浪涌保护器。
◆关于SPD的参数 ●最大持续运行电压Uc 允许持久地施加在SPD上的最大交流电压有 效值或直流电压。其值等于额定电压。 在TN和TT系统中,Uc≥1.15Uo ,Uo是低压 系统相线对中性线的标称电压,在220/380V三 相系统中,Uo=220V 。
☆ 对大型地网(如发电厂等)接地电阻的测量,用电位降 法的原理,通过其它设备来产生大的测试电流,用电压 表测量P点的电压,经过计算,得出接地电阻。
5 防雷分区的检查
防雷区的划分应按照GB50057-2010第6.2.1 条的规定将需要防雷击电磁脉冲的环境划分为 LPZ0A、LPZ0B、LPZ1……LPZn+1区,防雷区 定义见GB50057-2010中第6.2.1条。在进行防 雷区的划分后,应检查防雷工程设计中LPZ的划 分是否符合标准。
●本规范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建筑物防雷装置的检测项目、 检测要求和方法、检测周期、检测程序和检测数 据整理。
本标准适用于建筑物防雷装置的检测。以下 情况不属于本标准的范围: 铁路系统; 车辆、船舶、飞机及离岸装置; 地下高压管道;与建筑物不相连的管道、电力线 和通信线。
●重点术语
1.接地 一种有意或非有意的导电连接,由于
6 雷电电磁脉冲屏蔽
6.1 建筑物和线路的屏蔽要求
1.屏蔽的目的:为了减少电磁干扰的感应效应。
2.屏蔽措施:
a)建筑物和房间的外部设屏蔽措施;
b)以合适的路径敷设线路,线路屏蔽(穿金属 管埋地敷设,严禁使用PVC管敷设,强弱电必须 分开敷设);
c)为改进电磁环境,所有与建筑物组合在一起 的大尺寸金属件都应等电位连接在一起,并于防 雷装置相连。如屋顶金属表面、立面金属表面、 混凝土内钢筋和金属门窗框架;

防雷防静电检查表

防雷防静电检查表
第3.2.3条

9
化工生产装置在防爆区域内的所有金属设备、管道、储罐等都必须设计静电接地,不允许设备及设备内部结构,以控制静电的产生,使其不能达到危险程度。
非导体设备、管道、储罐等应设计间接接地,或采用静电屏蔽方法,屏蔽体必须可靠接地。
HG20571-95
第3.2.4条

10
具有火灾爆炸危险的场所、静电对产品质量有影响的生产过程;以及静电危害人身安全的作业区,所有的金属用具及门窗零部件、移动式金属车辆、梯子√
3
有火灾爆炸危险的化工装置、露天设备、储罐、电气设施和建(构)筑物应设计防直击雷装置。
HG20571-95
第3.3.3条

4
具有易燃、易爆气体生产装置和储罐以及排放易燃、易爆气体的排气筒的避雷设计,应高于正常事故状态下气体排放时所形成的爆炸危险范围。
HG20571-95

初设要求
14
仪表、PLC、DCS、计算机系统等电子设备的保护接地,应接至厂区电气系统接地网,接地电阻小于4Ω。
《石油化工仪表接地设计规范》
SH3081-1997

HG20571-95
第3.2.5条

11
重点防火、防爆作业区的入口处,应设计人体导除静电装置。
HG20571-95
第3.2.10条

初设要求
12
正常不带电而事故时可能带电的配电装置及电气设备外露可导电部分,均应按《工业与民用电力装置的接地设计规范》(GBJ65)要求设计可靠接地装置。
HG20571-95
第3.4.1条

13
用电仪表的外壳、仪表盘、柜、箱、盒和电缆槽、保护管、支架、底座等正常不带电的金属部分,由于绝缘破坏而有可能带危险电压者,均应做保护接地。对于供电电压不高于36V的就地仪表、开关等,当设计文件无特殊要求时,可不做保护接地。

防雷检测——建(构)筑物检测实施细则

防雷检测——建(构)筑物检测实施细则

防雷检测——建(构)筑物检测实施细则一、测前检查1、了解防雷装置所处的环境、位置、建筑物的使用性质、高度、形状,发生雷击事故的可能性及其后果。

并画出平面示意图。

2、查阅设计图纸了解隐蔽工程的施工情况。

3、检查方式:接地电阻值用接地电阻测试仪测量,用材规格用游标卡尺测量,高度用经纬仪或皮尺测量,长度用皮尺测量,SPIN参数用防雷元件测试仪或雷电电涌测试仪测量,其它仪器测量或外观检查。

二、防直击雷1、接闪器的检查:(1)独立避雷针:测量高度、用材规格、防腐情况、电气连接情况。

当建筑物太高或其它原因难以装设独立避雷针、架空避雷线、避雷网时,可将避雷针或避雷网或由其混合组成的接闪器直接装在建筑物上,(2)避雷针:避雷针宜设在建筑物屋面的凸出处和拐角处,应使用热镀锌钢材,优先采用圆钢。

表4.1避雷针材料规格(3)避雷线(网):测量高度、用材规格、网格尺寸、防腐、固定情况。

避雷带应沿屋角、屋脊、屋檐、檐角、女儿墙等易受雷击部位敷设,避雷带宜明敷,并用支撑卡固定,应使用热镀锌钢材,优先采用圆钢。

凸出屋面的金属物应与避雷装置连接。

表4.2避雷带材料规格表4.3避雷网格尺寸检查独立避雷针和架空避雷线(网)的支柱及其接地装置至被保护建筑物及其有联系的管道、电缆等金属物之间的距离,不得少于3米。

检查架空避雷线(网)至屋面和各种突出的风帽、放散管等物体之间的距离,不应少于3米。

避雷线应采用截面积≥35mm2的镀锌钢缆,两端接地。

(4)作为接闪器的金属板下面无可燃物质时,板的厚度≥0.5mm;当金属板下面有可燃物质时,铁板的厚度≥4mm,铜板的厚度≥5mm,铝板的厚度≥7mm。

(5)有爆炸危险的露天钢质气罐,当其壁厚不小于4mm时,可不装接闪器,但应接地、且接地点不应少于两处,两接地点弧形距离不宜大于30m。

2、引下线材料规格、防腐、连接、固定、敷设方式、间距情况。

引下线应沿建筑物四周均匀或对称布置,并宜设在拐角处,引下线间距按建筑物周长平均计算。

防雷检测技术方案(完整资料)

防雷检测技术方案(完整资料)

一、施工组织设计一、检测目的雷电放电电压高、时间短,整个过程伴随多种物理效应,如:静电感应、高温高热、电磁辐射、光辐射等,这些物理效应的共同作用已严重危害室内弱电设备的安全运行,甚至危及工作人员的安全。

因此,确定一个建筑物防雷装置是否合格应进行防雷检测工作。

二、检测依据:《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GB/T 21431-2015《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 50057-2010《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设计规范》GB50343-2012《建筑物防雷工程与质量验收规范》GB50601-2010三、检测内容:三、检测方法:1、接闪器1.1 首次检测时,应查看隐蔽工程记录。

1.2检查接闪器的位置是否正确,焊接固定的焊缝是否饱满吴遗漏,螺栓固定的应备帽等防松零件是否齐全,焊接部分补刷漆是否完整,接闪器截面是否锈蚀1/3以上。

检查接闪带是否平整顺直,固定支架间距是否均匀,固定可靠,接闪带固定支架间距和高度是否符合要求。

检查每个支持件能否承受49N的垂直拉力。

1.3 首次检测时,应检查接闪网的网格尺寸是否符合要求。

1.4 首次检测时,应用经纬仪和卷尺测量接闪器的高度、长度,建筑物的长、宽、高,并根据建筑物防雷类别应滚球法计算其保护范围。

1.5 首次检测时,检测接闪器的材料、规格和尺寸是否符合要求。

1.6 检查接闪器上有无附着的其他电气线路。

1.7 首次检测时,应检查建筑物的防侧击雷保护措施是否符合规定。

1.8 当底层或多层建筑物利用女儿墙内、防水层内或保温层内的钢筋作暗敷接闪器时,要对该建筑物周围的环境进行检查,防止可能发生的混凝土碎块坠落等事故隐患。

除底层和多层建筑物外,其他建筑物不应利用女儿墙内钢筋作为暗敷接闪器。

2、引下线检测2.1 首次检测时,应检查引下线隐蔽工程记录。

2.2 检查专设引下线位置是否准确,焊接固定的焊缝是否饱满吴遗漏,焊接部分补刷的防锈漆是否完整,专设引下线截面是否腐蚀1/3以上。

检查明敷引下线是否平整顺直、无急弯,卡钉是否分段固定。

雷电防护装置检测全过程质量控制要点

雷电防护装置检测全过程质量控制要点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Catastrophology 2023, Vol.13 No.12雷电防护装置检测全过程质量控制要点杨振华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气象局,内蒙古阿拉善 750300摘要 雷电防护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为确保雷电防护的有效性,工作人员应充分明确雷电防护装置检测全过程质量控制的要点及注意事项,认真对待雷电防护装置检测。

现阶段,雷电防护装置检测强调实现检测全过程,并实施全过程质量控制,雷电防护装置检测工作较为复杂、专业。

阐述了雷电防护装置检测全过程质量的控制要点,为相关行业进行雷电防护装置检测提供参考。

关键词 雷电防护;雷电防护装置;全过程;质量中图分类号:TU89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305(2023)12–0320-03在雷电防护处理过程中,一大重点是进行雷电防护装置检测,目的是确保雷电防护装置满足雷电防护要求,保证雷电防护装置处于有效、安全与稳定的状态。

工作人员应把握相关要点,科学进行防雷类别分类与防雷区的划分,确保检测项目及部位无遗漏、无缺项,保证检测报告的真实与有效性[1]。

1 雷电防护装置检测概述雷电防护装置检测是指按照雷电防护装置的设计、检测标准,对雷电防护装置进行检查、测量和分析,在此基础上确定雷电防护装置的质量及运行情况。

雷电防护装置检测的本质是确定雷电防护装置是否满足现行的技术标准规范及相关法律法规,评价雷电防护装置的运行是否具备安全性、稳定性、科学性和合理性,在此基础上对雷电防护装置进行调整和更新。

雷电防护装置的安装具有专业性、复杂性,且各类设备、建筑物、设施均会进行防雷处理,雷电防护装置检测过程较为复杂[2]。

当前,雷电防护装置检测主要分为首次检测和定期检测。

通过进行多种形式的雷电防护装置检测,可以更好地确定雷电防护装置的运行质量,但各种形式的检测有不同的标准、内容和方法,需要多加注意。

在进行雷电防护装置检测时,工作人员需综合分析雷电防护装置的运行质量。

防雷检测工作细则

防雷检测工作细则

防雷检测工作细则第一章总则1.1 检测范围1.1.1 本细则适用于外部防雷装置的检测1.1.2 本细则适用于内部防雷装置的检测1.1.3 本细则适用防静电接地的检测1.1.4 本细则不适用于高压电力防雷装置的检测1.2 引用标准在本细则中引用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技术指标,并结合江门地区是多雷暴区的特点而写成本规定。

使用本规定时应掌握各被引用标准的最新版本,所有标准都会不断修改完善,以保证引用标准和使用本规定的先进性。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2000年版)《爆炸与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50058-92;《民用爆破器材工厂设计安全规范》GB50089-2007;《地下及覆土火药炸药仓库设计安全规范》GB50154-92;《烟花炮竹工厂设计安全规范》GB50161-92;《氧气站设计规范》GB50030-91;《氢氧站设计规范》GB50177-2005;《乙炔站设计规范》GB50031-91;《发生炉煤气站设计规范》GB50195-94;《城镇燃气设计规范》GB50028-2006;《石油与石油设施雷电安全规范》GB15599-1995;《石油库设计规范》GBJ74-84;《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GB50160-92(1999年版);《石油天燃气工程设计防火规范》GB50183-2004;《输油管道工程设计规范》GB50253-2003;《液体石油产品静电安全规程》GB13348-1992;《石油天燃气钻井、开发、储运防火防爆安全生产管理规定》SYN5225-2005;《防止静电事故通用导则》GB12158-2005;《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GB50156-2002,《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50343-2004;《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GB50174-93;《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16-92;《计算站场地安全要求》GB9361-88;《微波站防雷与接地设计规范》YD2011-93;《通信局(站)接地设计技术规定》YDJ26-89;《电力系统通信站防雷运行管理规定》DL548-94;《电子设备雷击保护导则》GB7450-87;《电子计算机场地通用规范》GB/T2887-2000;《计算站场地技术条件》 GB288-89《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T50311-2000IEC61024-1:1990 建筑物防雷第一部分:通则IEC61312-1:1995 雷电电磁脉冲防护第一部分:通则IEC/TS61312-2:1999 雷电电磁脉冲的防护第二部分:建筑物的屏蔽、内部等电位连接和接地IEC61643-1:1998低压系统的电涌保护器第一部分:性能要求及测试方法IEC61644-21:电信网络及信号网络的浪涌保护器第1部分:性能要求及测试方法第二章防雷装置检测的基本项目和检测工作的基本程序2.1防雷装置检测的基本项目2.1.1 确定建(构)筑物的防雷类别2.1.2 接闪器的检测2.1.3 引下线的检测2.1.4 接地装置的检测2.1.5 电磁屏蔽的检测2.1.6 等电位连接的检测2.1.7 均压环的检测2.1.8 防静电接地的检测2.1.9 电涌保护器(避雷器)的检测2.1.10 其它项目的检测2.1.10.1 供电系统(低压部分)的检测2.1.10.2 玻璃幕墙的检测2.1.10.3 其它检测2.2防雷装置检测工作的基本程序2.2.1 按国家标准《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2000年版)要求及有关国家标准,确定被检建(构)筑物的类别。

《防雷电装置检测合格证》

《防雷电装置检测合格证》

贵州省防雷电装置检测合格证
时间建设单位建(构)筑物名称建(构)筑物地址防雷装置检测报告编号合格证编号
2008年5月国电安顺发电厂国电安顺发电厂油库罐区安顺市马官镇安顺发电厂
油库区黔雷检[2008]UA-1-001
黔雷检
[2008]UA-1-001
2008年5月国电安顺发电厂国电安顺发电厂油库油泵安顺市马官镇安顺发电厂
油库区黔雷检[2008]UA-1-001
黔雷检
[2008]UA-1-001
2008年5月国电安顺发电厂国电安顺发电厂油库仓库安顺市马官镇安顺发电厂
油库区黔雷检[2008]UA-1-001
黔雷检
[2008]UA-1-001
贵州省气象局
2008年6月11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防雷防静电检测机构
资质认证申请评审报告
申请单位(盖章)归口部门
申请日期
填表说明
1、本报告适用于防雷防静电检测机构资质申请、认证及复查延续换证。

2、表1——表4由申请单位填写。

其中:
(1)单位名称:按公章填写全名,不得简化。

新成立的机构,名称需与防雷主管机构协商确定,由归属单位代章。

(2)归口部门:省级填主管厅、局、公司等;市、州及以下填市、州主管机构。

(3)归属单位:填挂靠单位。

(4)地址:填所在地市州、县、街道门牌号。

3、各表填写要求内容完整、准确,书写清晰、工整。

4、申请评审报告一式三份(申请单位、防雷直接主管机构、审批发证单位各一份)。

5、资质延续单位请将到期的资质证正本和副本一并上报。

资质认证申请表1
申请单位基本情况表2
检测仪器情况
开展检测工作前的声明表4
现场检测考核委托书

经评审组研究,的防雷防静电检测资质现场检测考核及评审工作委托你中心(所、站)进行技术考核及评审。

要求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认真考核,如实填写现场检测考核情况和评审记录中的评审结果。

公证地对现场考核作出综合评审意见,现场考核负责人要对所做的评审意见负责。

现场考核意见及评审记录将作为评审组资质认证的重要依据之一。

如发现弄虚作假的现象,将取消双方单位的防雷检测资格。

防雷防静电检测资质评审组(代章)
年月日
现场考核情况表5
防雷检测资质评审记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