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模流程培训
开发项目作业流程培训课件(PPT 38页)

开发项目作业流程培训
一、立项阶段
强烈的客户意识 • 满足客户 • 客户满意 • 客户开心 • 客户舒服
1.明白清楚客人有多少个要求。 2.客人的要求,完成后 有点检确认吗?(要有清单,每项核对,最好是交叉核对,如品管,
业务 PM或PM组长来点检绘图员) 3.不能达到客人的要求,我们有事前沟通的习惯吗?有书面注明的习惯吗? 4..给客人的东西,有及时与客人确认是否收到的习惯?
开发项目作业流程培训
一、立项阶段标准 格式
序号 1
2
客人要求事项 木兰手板
木兰开模
客人()要求跟进表
评审,标准明确,节点细化 回复完成时间 责任人 跟进人
工艺标准 材料特性 工艺参数 制作完全成 设计评审
开模评审
开发项目作业流程培训
一、立项阶段格式不标准
发来 TP图纸如附件,请参考屏幕尺寸核对保护贴形状excel表格 中-工艺说明-贴膜本体形状/尺寸。 密码36837411 做出保护贴形状设计。-给华为确认,开刀模。 打样岱稜P100HC/岱稜P100LC/袭麟XLNW-1800 PDF,三种材 料,每种材料交付华为保护贴20pcs。+交付本厂测试OK报 告。
开发项目作业流程培训
二、模具设计阶段
• 样品评审:工艺、材质、成本、风险,(供应商/加工 厂/客户/同行/网上,各位同事经验共享);
• 模具设计评审:产品质量/生产效率/成本/潜在风险; • 绘图进度管控; • 图纸审核确认; • 模具报价评估;(三家以上,要求各零件工序成本细化) • 与模厂论证实施方案;(有几种,各自的优缺点,最终
参数设定 、 四 样板制作阶段
参数设定需综合考虑以下因素: • 材料的特性 • 工艺的特性 • 产品结构的特性 • 品质的要求 • 可靠性测试的要求 • 环境条件 • 机器设备的精确度
生产开模流程详细步骤

生产开模流程详细步骤如下:
1.确定模具开发需求:明确模具开发的类型、目标、功能等要求。
2.初步设计:根据需求进行初步设计,确定模具的基本结构、材
料、尺寸等。
3.详细设计:根据初步设计的成果,进行详细设计,包括模具的
各个部件的设计、制造工艺的确定等。
4.材料准备:根据设计要求,准备模具所需的各种材料,包括钢
材、铝材、铜材等。
5.加工制造:对模具的各个部件进行精密加工制造,包括车削、
铣削、钻孔、磨削等。
6.组装调试:将各个部件组装起来,进行调试,确保模具的精度
和稳定性达到要求。
7.试模检验:进行试模检验,检查模具的性能、尺寸、外观等方
面是否符合要求。
8.修正完善:根据试模检验的结果,对模具进行修正完善,确保
模具的质量和性能达到最优。
9.交付验收:将修正完善的模具交付给客户验收,客户对模具进
行全面的检查和测试,确保模具符合要求。
10.后期维护:对模具进行定期的维护和保养,保证模具长期使用
中的精度和稳定性。
模具开模流程

模具开模流程模具开模是制造业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它直接影响着产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
在进行模具开模之前,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以确保整个流程能够顺利进行。
下面将介绍模具开模的具体流程。
首先,进行产品设计。
在进行模具开模之前,需要有一份详细的产品设计图纸。
设计图纸应包括产品的尺寸、结构、材料等信息,以及模具的具体要求。
只有明确了产品的设计要求,才能进行后续的模具开模工作。
其次,制作模具设计图。
根据产品设计图纸,需要制作出模具的设计图。
模具设计图应包括模具的结构、尺寸、材料、加工工艺等信息。
模具设计图的制作需要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进行,以确保模具的质量和精度。
接下来,进行模具加工。
模具加工是模具开模流程中非常关键的一步。
首先需要选择合适的模具材料,然后根据模具设计图进行加工。
模具加工包括铣削、车削、磨削等工艺,需要使用各种加工设备和工具。
在模具加工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加工精度,确保模具的质量。
然后,进行模具装配。
模具加工完成后,需要进行模具的装配工作。
模具装配包括模具的零部件组装、调试、检测等工作。
只有确保模具装配的质量,才能保证后续产品的质量。
最后,进行模具调试。
模具调试是模具开模流程中的最后一步。
在进行模具调试时,需要使用模具来进行产品的试制。
通过对产品进行试制,可以发现模具设计和加工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及时的调整和修正。
只有经过多次的试制和调试,才能确保模具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总结一下,模具开模是一个复杂而又关键的工作环节。
只有在每一个环节都严格把关,才能确保模具的质量和生产效率。
希望以上介绍的模具开模流程能对大家有所帮助,谢谢阅读!。
开合模具的方法和步骤

开合模具的方法和步骤开合模具方法和步骤会根据具体的模具类型和使用情况有所不同,但一般情况下,开合模具的方法和步骤如下:1. 准备工作:确保模具与注塑机之间的接口清洁并无遗漏物,同时检查模具的各个部件是否正常运作。
2. 开模操作:a. 将注塑机的开合模板调整到合适位置,以打开模具所需的最小间隙。
b. 打开模具的定位销和限位销,解除模具的保护装置。
c. 开启注塑机的加热系统,将模具温度升高到合适的注塑温度。
d. 打开注塑机的液压系统,利用液压系统的动力将模板推开,打开模具。
3. 脱模操作:a. 检查产品是否完全冷却并处于脱模状态。
b. 打开模具的顶出装置,用顶出装置将产品从模具中顶出。
c. 若产品与模具黏附严重,可采用喷气、冷却水或润滑剂等方法辅助脱模。
4. 合模操作:a. 清洁模具的工作表面并涂抹一层薄薄的润滑剂。
b. 调整注塑机的合模位置,使模具完全闭合。
c. 闭合模具的定位销和限位销,确保模具的位置准确。
d. 关闭注塑机的加热系统,待模具温度下降到合适的程度。
e. 关闭注塑机的液压系统,使模具保持合模状态。
5. 封胶操作:a. 检查模具的封胶系统是否正常运行。
b. 打开封胶系统,并根据产品要求调整封胶压力和速度。
c. 封胶系统开始工作后,根据需要进行封胶压力的调整。
6. 生产操作:a. 根据产品的注塑工艺参数,调整注塑机的操作参数。
b. 进行模具的试模工作,观察产品的质量和模具的使用情况。
c. 若需要调整产品尺寸或质量,对注塑机和模具的操作参数进行调整。
注意:以上步骤仅为一般情况下的开合模具操作方法和步骤,具体操作细节可能还会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在操作过程中,请务必注意安全,遵循相关操作规程。
开模流程

2. 所有冲头必须采购进口或合资等著名供应商品牌,并提供清单及供应商信息。 3. 所有冲头安装位置,设计时采用快换结构,便于模具架于冲床上时快速安装拆卸。 直径为D=5n H、批次号代码及字母冲要求 1.批次号代码必须严格按照峰川项目产品图纸要求,且保证日期快速有效更换,备件需要考虑三套。 2.字母冲在字母深度方向,需要保证为锥度形式。 I、模具外观要求 1.模具所有非工作面,喷防锈漆及色漆,色漆颜色使用天蓝色。 模具备件要求 A、备件清单 1.所有易损件必须备一套备件,并附备件清单。 2. 备件清单应当包含所有易损件,并有相应的价格作为峰川后续备件采购依据。凡清单之外的物品在非特殊 损坏情况下,需要保证整个生命周期(峰川提供客户该产品的合同终止日期)。 3. 备件清单中所有冲头(每样5PCS)、镶件(3 套)及字母冲(3 套),氮气弹簧(3PCS),其它(2PCS)。
外
协
开
模
具
流
程
项目部: 品质部: 生产部: 设计部: 总经理:
1.0 目的 规范试模运作,使得模具能按时试模,同时减少一些无谓的试模,缩短模具交期,提升公司效益.
2.0 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外发设计制作的所有模具.
3.0 总则 模具设计前需给出《模具设计、制造、交付进度表》,表中需详细列出模具图纸设计、模具制造(线割/热处
方案及不按照图面要求加工,否则由此造成的一切损失由供应商全部承担。原则上供应商需对《工序图》、<< 排样图>>、设计进度及评审结果承担全部风险责任。模具设计寿命要求保证为 100 万次。整个设计过程中,峰 川模具技术公司只作为技术支持。所有部件设计时必须考虑便于模修人员安装、拆卸。应尽量避免为更换冲头, 而出现过多拆卸的情况。
大众开发流程介绍专题培训课件

YFV Audit: 子公司质量工程科Audit专业工程师,一般在总成零件第一次完成后,和装车零件交样前定期 进行内部Audit,进行内部Audit。
YFV 内外部降分计划: 原则上,内部问题数量涵盖客户问题;且内部降分速度快于外部降分。
客户要求目标如图:
PVS
0S
IP
180
80
DP
160
60
1、3C认可(0S 之前);
2、3份规范; 3、QPN E/F阶段 4、降分计划; 5、问题清单跟踪。
1、SOP前两周2TP认可 完成;
2、尺寸、材料、性能、 装车认可完成;
3、三份规范第一次检 查记录。
4、降分计划; 5、问题清单; 6、最终分供方清单 (需供应商签字确认) 7、最终FEMA 8、批量CP 9、最终特殊特性清单 (需工程签字确认) 10、最终过程流程图
Lauchfreigabe 起步认可
2.2 产品认可流程
装车节点 认可节点
LF
VFF
PVS
OS
SOP
2 个月 TBT
3 个月 TBT
1st
L3
tryout
Q3->N3 L1
3 个月
TBT
TBT
3 个月
Q1
N1=Q1 + BMG
试模零件
• 指零件必须通
过摸具生产,
允许手工装配
。
• 供应商提交
VFF零件时必
YFV 在SVW的每个生产地均设有生产厂。
1.3 SVW车型汇总
1.4 SVW 与YFV产品开发相关部门
Auditor
组织机构:
大众组织机构:
组织机构:
延锋组织机构: 工程部
硅胶开模的工艺和流程

硅胶开模的工艺和流程硅胶开模是指将硅胶原料注入到开模工具中,经过一定的工艺和流程形成所需产品的过程。
下面将介绍一般的硅胶开模工艺和流程,以及其中的注意事项。
第一步:设计模具设计模具是硅胶开模的第一步工作,需要根据产品的形状和尺寸来设计合适的模具。
模具可以采用金属模具、铝模具或者橡胶模具等,根据产品的要求来选择合适的材料。
第二步:制作模具制作模具是硅胶开模的关键一步,需要通过先建造模具的尺寸与尺寸相符的模型,然后通过模型制作模具。
模具可以通过数控加工、三维打印或者直接雕刻来制作,具体方法根据模具材料和产品要求来确定。
第三步:准备硅胶原料准备好所需的硅胶原料,可以是液态硅胶、固态硅胶或者是预拌好的硅胶胶块。
不同的产品要求使用不同的硅胶原料,可以根据产品的要求来选择合适的硅胶。
第四步:注入硅胶将准备好的硅胶原料注入到模具中,可以使用注射机、手动注射枪或者手工注入的方法。
注入时要注意控制硅胶的注入速度和压力,以确保硅胶能够完全填充模具并且不产生气泡。
第五步:固化硅胶固化硅胶是硅胶开模中的重要步骤,可以采用自然固化或者加热固化的方式。
自然固化需要等待一定的时间,具体的固化时间取决于硅胶的类型和厚度。
加热固化可以通过烤箱、烘干机或者加热器来进行加热,加热的温度和时间也需要根据硅胶的类型和厚度来确定。
第六步:取出成品硅胶固化后,可以将成品从模具中取出。
取出成品时要注意避免损坏产品,可以使用工具或者手工轻轻拆卸模具来取出成品。
第七步:后处理取出的硅胶成品可能会存在一些缺陷,比如毛刺、气泡、色差等,需要进行后处理。
后处理可以使用打磨、抛光、喷漆等方法来修饰成品,使其更加美观和精致。
总结:硅胶开模的工艺和流程包括设计模具、制作模具、准备硅胶原料、注入硅胶、固化硅胶、取出成品和后处理。
每个环节都需要严格控制和操作,以确保最终成品的质量和外观。
同时,不同的产品和要求可能需要针对性的调整硅胶开模的工艺和流程,以满足用户的需求。
新产品开发流程培训

8.做零件板(或电脑文件形式的零件板图档)给仓库和生产部。 9.此阶段要编写以下文件: A、最新的物料清单发放。 B、产品装配工艺作业指导书、工序流程图。 C、设计开发验证报告。产品开发表格-设计开发验证报告.pdf D、设计开发输出清单。产品开发表格-设计开发输出清单.pdf E、试产申请单。产品开发表格-试产申请单.pdf F、样机制作总结。 G、物料的确认。 注意:要有测试合格的报告才可以写《试产申请单》。如因 某些特殊原因则要注明试产后可以补齐不合格报告。 10.结构工程师召集品管、生产、采购、仓库、销售开新产品 发布会(试产申请会)
4.准备装配夹具。 5.所有的改模资料必须在3天内出齐,并要明确改模完成时间 及确定下一次送胶件日期。
6.所有的改模资料要用“模具更改通知单”的文件形式发 出。 7.不合格的五金电子零件要重新出“样板制造通知单”打 样。 8.此阶段不可以交样给销售部送样。 9.编写产品使用说明给销售部做产品说明书。 10.如果试装结构没有问题,则要装2台有功能的样板到实 验室做产品疲劳测试。 11.第一次功能样板一定要由结构工程师及PE参与组装。 并记下装配时发现的问题。 12.编制“样机测试记录表” 13.编写“样机制作总结” 14.结构工程师一定要仔细检查零配件的尺寸,外观。要在 第一次工程样板时就将问题找出来。越早发现问题越好。
培训目的: 1.充分理解新产品开发的流程。 2.让新产品开发程序化。 3.使产品开发的流程更为科学、严谨、合理、 顺畅。 4.缩短开发周期,减少开发过程中出现的错 误。 参考资料: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中的 设计开发程序。
产品开发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提出项目建议阶段 2、设计平面图(效果图)阶段 3、设计结构图阶段 4、手板制作及评审阶段 5、模具制作阶段 6、初次试模阶段 7、工程验证、提高和改进产品设计阶段 8、最后工程试验板阶段 9、试产阶段 10、生产阶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8.4 模具移交工作需在PP 生产前完成。
5. 开模注意事项
工程 技术系列培训
1
• 开模前评估好,多做手板,装配验证
4.程序
4.3 模具的设计、制造
工程 技术系列培训
4.3.1 模具评审完成后,开发工程师将最终的开模资料(2D、3D、开模申请 单)提供给模具分公司,模具分公司根据开发部提供的开模资料,进行模具 设计、制造;在模具制造过程中,项目跟进工程师跟进模具制造进度; 4.3.2 涉及到模具外发的制造的模具,按《五金、塑胶模具外发作业指导书》 执行;
4.程序
4.4 模具的首次试模、试装、改模
4.4.1 模具制造完成后,模具分公司安排首次试模;
工程 技术系列培训
4.4.2 模具分公司中试部收到试模申请单后,应做好试模的全方面的准备, 涉及到试模材料的备料、试模机台的安排、模具的调动等由模具分公司中试 部安排,并按试模计划回复试模的具体时间;
4.4.3 模具分公司中试部按项目跟进工程师的要求进行试模,项目跟进工程 师跟进试模过程;试模过程中,对结构有轻微问题的产品零件,可通知开发 工程师到试模机台现场确认;试模完成后,试模人员提供试模样件给模具分 公司品管科,经品管人员检测后,将样件及附《零件关键尺寸检测报告》 提供给研发中心中试部/各一级分公司开发部;
4.7.3 模具经开发部门验收合格后,模具分公司将《模具验收报告》提供给 财务管理中心,财务管理中心根据《模具验收报告》将模具资产划分到对 应的一级分公司。
4.程序
4.8 模具移交
工程 技术系列培训
4.8.1 PP 生产前,模具分公司将模具及《模具验收报告》、《五金/塑胶工 艺作业指导书》及《模具定型夹具、检具清单》等资料提供给模具使用单 位;
4.程序
4.5 EB 试产阶段模具的跟进及改善
工程 技术系列培训
4.5.1 研发中心中试部/分公司PMC 部收到开发工程师的EB 试产通知后, 按开发工程师提供的《物料清单》下单给模具分公司,模具分公司两个 工作日内给研发中心中试部/各一级分公司开发部复期;
4.5.2 模具分公司中试部按研发中心中试部/分公司PMC 部的要求,进行 EB 试产的备料;
模具首次 /EB/MB试模
合格模具
合格零件
改模通知单知单
模具修改完善
完善的模具
N
合格模具 模具 验收 Y 合格模具 模具移交 完善的模具 完善的模具
7. 相关记录
1
• 《开模申请单》
工程 技术系列培训
2
3 4 5
• 《零件关键尺寸检测报告》
• 《改模通知单》 • 《五金/塑胶工艺作业指导书》 • 《模具验收报告》 • 《模具定型夹具、检具清单》
4.5.3 模具分公司中试部收到试模申请单后,应做好试模的全方面的准备, 涉及到试模材料的备料、试模机台的安排、模具的调动等由模具分公司 中试部安排,并按试模计划提前通知项目跟进工程师,模具使用单位工 程师等相关人员跟进模具试模过程;
4.程序
4.5 EB 试产阶段模具的跟进及改善
工程 技术系列培训
4.5.4 试模完成后,EB 试产的零件经模具分公司品管部检验后,提供给研 发中心中试部/各一级分公司开发部,并附带《零件关键尺寸检测报告》;
4.5.5 开发工程师综合评估新产品EB 试产的问题点,并拟定改模方案;具 体重复4.4.5-4.4.6过程;
4.5.6 项目跟进工程师综合开发工程师的改模方案、试模人员提供的试模 问题点,进行模具修改及跟进; 4.5.7 模具分公司中试部综合试模的过程,对需增加模具定型、检测等夹 具时,应及时制作,此工作需在PP 生产模具试模前完成; 4.5.8 EB 试产整改完成后,开发工程师根据产品开发排期,充分评估整机 状况,对各方面要求达到MB 试产要求时,可申请MB 试产。
2
• 开模中跟进及时、有效沟通 • 开模后对样板验证及时、反馈结果
3
6. 流程图
开模申请单,图纸, 评审记录表 《产品输出评审结 论表》
工程 技术系列培训
模具复期
N 模具复期表
图纸重大更 改
N
开模前 评审
N 图纸轻微更 改 N
模具评审问题 点 满足开模要求 的模具
Y 开模3D,2D图
模具设计制造 造
4.程序
4.6 MB 试产阶段模具的跟进及改善
4.6 MB 试产阶段模具的跟进及改善
4.6.1 MB 阶段的备料过程,可重复4.5.1-4.5.4 过程;
工程 技术系列培训 工程 技术系列培训
4.6.2 开发工程师综合评估新产品MB 试产的问题点,并拟定改模方案; 具体4.4.5-4.4.6 过程; 4.6.3 项目跟进工程师综合开发工程师的改模方案,全面对模具进行修改、 跟进;改善完毕后,受控《五金/塑胶工艺作业指导书》;
物流管理中心: 负责外发模具供应商的选择、招标和合同签订; 负责外发模具《模具验收报告》的跟进; 负责向供应商办理模具付 款手续; 负责根据《改模报价单》确认最终的改模费用并办理付款 手续;协助模具分公司跟进外发模具进度,并及时追回延期模具供 应商; 模具分公司:负责模具的设计、制造、试模、验收、移交等过程; 负责外发模具的技术评估、技术资料的提供及供应商制造过程的跟 进及模具验收;负责对产品的变形、回弹、气纹等外观配合问题出改 模方案,并及时完善;负责《模具验收报告》的提出;负责将模具 移交给相应的模具使用单位。
4.程序
4.2 模具开模前评审:
工程 技术系列培训
4.2.1 模具分公司收到开模2D、3D 图、《产品输出评审结论表》后,两个工 作日内组织模具设计工程师、项目跟进工程师、开发工程师、模具使用单位 工程师等进行模具评审;
4.2.2 模具设计工程师、项目跟进工程师、模具使用单位工程师根据产品零 件外观、结构的要求,展开模具设计、制造、生产工艺等方面的评审; 4.2.3 模具分公司的设计工程师提出模具设计的方案,对不能满足设计要求 的产品图纸,应及时与开发工程师提出;
6
谢谢!
4.程序
4.7 模具验收
工程 技术系列培训
4.7.1 MB 试产问题点关闭后,模具分公司项目跟进工程师分析该型号产品 的所有模具的实际状况,对符合要求的模具,填写《模具验收报告》并附 带最新的试模样件,经部门经理审核后,向开发部门申请模具验收;
4.7.2 开发工程师收到模具分公司提供的《模具验收报告》及最新试模样件 后,应综合评估产品零件结构、整机装配、外观状况,对不符验收要求的 零件,应将模具存在问题点提供给项目跟进工程师;对符合验收要求的, 在《模具验收报告》签署合格意见,并提交给部门经理审核、总监/总经理 级人员审批;
4.程序
4.1 模具复期
工程 技术系列培训
4.1.1 模具分公司收到开模2D、3D 图、《产品输出评审结论表》、正式的 《开模申请单》后, 三个工作日内依据产品开发排期,回复提供首次试模 样件的日期给开发部(含模具评审时间); 对模具复期影响产品开发计划时,产品工程师应要求模具分公司重新复期; 对双方不能统一意见时,由项目经理协调处理。
1.目的
工程 技术系列培训
规范产品模具的开模过程,提高产品的研发,改良效 率。
2.适用范围
适用于新产品、旧产品重开模具全过程。
工程 技术系列培训
本流程引用于研发《30-WI-024 模具开模、验收、移交作业指导书A》
3.部门职责
工程 技术系列培训
产品工程部、开发部:提供开模资料给模具分公司;负责产品零件 改模方案的拟定及改模资料的提供;负责模具验收的确认。
4.程序
4.2 模具开模前评审:
工程 技术系列培训
4.2.4 项目跟进工程师根据产品图纸、模具设计工程师的设计方案提出影响 模具制造、生产工艺等方面的问题点与解决方案; 4.2.5 模具使用单位根据产品图纸、模具设计工程师的设计方案,提出同类 产品、模具在生产过程中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4.2.6 开发工程师确认零件图纸的外观(如:分模线、浇口等)、结构;对 因模具结构、制造、工艺等需产品零件3D 图纸更改的,由开发工程师更改 图纸。 4.2.7 模具评审完成后,若因客户或产品结构有重大变更时,模具分公司重新 对模具进行评审、复期。
4.程序
4.4 模具的首次试模、试装、改模
工程 技件后,组织产品试装、测试,并填写《产品 试装报告》; 4.4.5 开发工程师综合评估试装及测试的结果、拟定改模方案、填写《改 模通知单》,经开发部经理批准后下发模具分公司进行改模;《改模通 知单》需附带修改后改模图纸给项目跟进工程师(必要时提供改模样 件); 4.4.6 项目跟进工程师收到《改模通知单》后,对改模内容进行评估;若 方案不可行,项目跟进工程师应与开发工程师重新探讨改模方案,修改 《改模通知单》及改模图纸。模具分公司工程部对改模进行复期;
3.部门职责
工程 技术系列培训
模具使用单位:模具使用单位(各分公司注塑/五金部、注塑配件 厂、五金配件厂):负责参与模具评审;负责跟进模具在EB、MB、 PP 试(生)产阶段成型过程,并提出问题点及解决方案; 负责模 具的接收及入仓管理。
成本管理部:负责模具成本及改模费用成本核算。 海外/国内营销公司:负责模具制造、完善过程中,与客户的衔接沟 通。
工程 技术系列培训
开模流程培训
五分公司产品工程部:黄孝勋
工程 技术系列培训
开模主要内容
1 2 3
4 5 6 7
• 目的————————————P3 • 适用范围——————————P4
• 部门职责—————————P5-P6 • 程序———————————P7-P17 • 开模注意事项————————P18 • 流程图———————————P19 • 相关文件——————————P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