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常见成语解释

合集下载

初中常考成语及解释

初中常考成语及解释

初中常考成语及解释以下是 7 条关于初中常考成语及解释:1. “首当其冲”。

这个成语呀,就是说最先受到攻击或遭遇灾难。

哎呀,就好比在一场混乱中,第一个被波及的人。

举个例子,地震的时候,那栋老房子首当其冲地垮塌了!2. “脍炙人口”。

意思是美味人人爱吃,比喻好的诗文或事物,大家都称赞。

这不就像那首超火的歌,人人都爱唱,真的是脍炙人口啊!比如《青花瓷》这首歌就是脍炙人口的经典之作。

3. “差强人意”。

它可不是说让人不满意哦,而是大体上还能让人满意。

就像一场考试,虽然没拿满分,但成绩也不算差,这就算差强人意啦!好比这次运动会我们班的表现,整体来说差强人意吧!4. “万人空巷”。

不是说巷子里没人哦,而是指人很多,多到都跑到街上去了,很热闹呢。

过年放烟花的时候,那真的是万人空巷呀,大家都跑出来看!你想想那场景,是不是很壮观?5. “一意孤行”。

就是说一个人固执地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不听别人的意见呀。

这就像那个倔强的小孩,非要去走那条难走的路。

比如他不听大家的劝告,一意孤行地去做那件事,结果搞砸了。

6. “文不加点”。

不是说文章没标点哦,而是形容一个人写文章很快,不用涂改。

就像那个大作家,拿起笔来刷刷刷就写好了,文不加点啊!哇,他写作文的时候真是文不加点,太厉害啦!7. “不胫而走”。

不是说腿断了走不了哦,而是指消息等没有宣传就迅速传播开了。

就像一个大新闻,一下子就传遍了。

比如说那个谣言,不知不觉就不胫而走了,真让人头疼啊!我觉得这些成语真的很有意思呀,好好掌握对语文学习很有帮助呢!。

中学生成语积累及解释

中学生成语积累及解释

中学生成语积累及解释中学生成语积累及解释如下:1 呼朋引伴:呼唤朋友,招引同伴。

引:牵引,招引。

常用于鸟类招呼同伴。

2 花枝招展:形容女子打扮得十分艳丽。

这里比喻姿态优美。

3 咄咄逼人:形容气势汹汹、盛气凌人。

4 淋淋沥沥:形容轻微的风声、雨声、落叶声等。

5 翻来覆去:来回翻身。

也形容一次又一次。

6 喜出望外:遇到出乎意料的喜事而特别高兴。

7 各得其所:每一个人或事物都得到合适的安顿5 翻来覆去:来回翻身。

也形容一次又一次。

6 喜出望外:遇到出乎意料的喜事而特别高兴。

7 各得其所:每一个人或事物都得到合适的安顿。

8 人迹罕至:少有人来。

迹,足迹、脚印。

罕,稀少。

9 人声鼎沸:形容人声喧闹,像水在鼎中沸腾一样。

鼎:古代煮东西用的器物,一般为圆形,三足两耳,也有方形四足的。

沸:水开10 油然而生:很自然的产生。

11 截然不同:截然:很分明地、断然分开的样子。

形容两种事物没有一点共同之处。

12 疲倦不堪:疲惫,形容极度疲乏;不堪:不能忍受。

形容非常疲乏,过度劳累。

13 小心翼翼:翼翼:严肃谨慎。

本是严肃恭敬的意思。

现形容谨慎小心,一点不敢疏忽。

14 不求甚解:甚:很,极。

只求知道个大概,不求彻底了解。

现多含贬义,常指学习或研究不认真、不深入。

15 混为一谈:把不同的事物混在一起,说成是同样的事物。

16 恍然大悟:恍然:忽然醒悟的样子;悟:心里明白。

形容一下子明白过来或顿时醒悟过来。

17 花团锦簇:锦:有文彩的丝织品;簇:丛聚。

形容五彩缤纷、十分华丽的景象。

18 美不胜收:胜:尽,完。

美好的东西很多,一时接受不完(看不过来)。

19 拈轻怕重:接受工作时挑拣轻松的,害怕繁重的。

拈,抓、捏。

20 漠不关心:漠:冷淡。

形容对人或事物态度冷淡,一点也不关心。

21 麻木不仁:本义是肢体麻木,没有感觉。

这里指缺乏热情,对集体和人民的利益不关心。

22 精益求精:精:完美,好;益:更加。

好了还求更好。

23 见异思迁:看到别的事情就改变原来的主意。

初中成语积累大全

初中成语积累大全

以下是一些初中常见的成语及其解释:1. 安然无恙:原指人平安没有疾病,后泛指平平安安没有受到任何损伤。

2. 班门弄斧:在鲁班门前摆弄斧子,比喻在行家面前卖弄本领。

3. 搬弄是非:把别人背后说的话传来传去,蓄意挑拨,或在别人背后乱加议论,引起纠纷。

4. 别具匠心:另有一种巧妙的心思(多指文学、艺术方面创造性的构思)。

5. 不耻下问:不以向地位比自己低、知识比自己少的人请教为可耻。

6. 不可救药:病重到已无法救治,比喻人或事物坏到无法挽救的地步。

7. 不期而遇:没有约定而意外地相遇。

8. 不屈不挠:指在逆境中或恶势力、苦难面前不屈服、不低头。

9. 不速之客:指没有邀请而自己来的客人。

10. 不屑置辩:认为不值得辩论。

11. 不约而同:没有事先商量而彼此见解或行动一致。

12. 不折不扣:不打折扣,表示完全,十足,彻底。

13. 层峦叠嶂:形容山峰重叠,连绵不断。

此外,还有一些含有动物名称、人体器官、近义词等类型的成语,如:1. 含有两个动物名称的成语:鹤立鸡群、鸡鸣狗盗、鹬蚌相争、蚕食鲸吞、蛛丝马迹、龙争虎斗、龙马精神、龙飞凤舞、龙腾虎跃、龙骧虎步、龙潭虎穴、龙跃凤鸣、车水马龙、指鹿为马、兔死狐悲、鸡犬不宁、心猿意马、狼吞虎咽等。

2. 含有人体器官的成语:眼高手低、目瞪口呆、胸无点墨、头重脚轻、手足轻深、口是心非、手疾眼快、耳闻目睹、头破血流、眉清目秀、袖手傍观、口出不逊、手无缚鸡之力等。

3. 含有昆虫名称的成语:飞蛾扑火、金蝉脱壳、积蚊成雷、蟾宫折挂、蚕食鲸吞、蜻蜓点水、螳臂挡车、蛛丝马迹、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等。

4. 含有一组近义词的成语:道听途说、习惯成自然等。

这些成语在初中语文学习中都是比较常见的,掌握它们可以帮助你更好地理解课文、丰富语言表达。

同时,也可以通过阅读、写作等方式不断积累和应用成语,提高自己的语文水平。

初中成语大全及解释

初中成语大全及解释

初中成语大全及解释茅塞顿开茅塞:喻人思路闭塞或不懂事;顿:立刻。

原来心里好象有茅草堵塞着,现在忽然被打开了。

形容思想忽然开窍,立刻明白了某个道理。

初中生常见四字成语及解释1、忍俊不禁:忍不住笑。

禁:忍住。

2、任劳任怨:做事不辞劳苦,不怕别人埋怨。

任:担当,承受;怨:责怪。

3、锐不可当(dāng):形容来势凶猛,不可阻挡。

锐:锐利;当:抵挡。

4、三顾茅庐:指诚心诚意一再邀请。

顾:拜访。

5、赏心悦目:指因欣赏美好的情景而心情舒畅。

6、贻笑大方:让内行笑话。

7、义不容辞:道义上不允许推辞。

容:允许,让;辞:推辞。

8、异曲同工:不同的曲调演得同样好,比喻不同的人的辞章或言论同样精彩,或者不同的做法收到同样好的效果。

9、异想天开:形容想法离奇,不切实际。

异:奇异。

10、抑扬顿挫:(声音)高低起伏和停顿转折。

11、因地制宜:根据不同地区的具体情况规定适宜的办法。

因:依据。

12、轩然大波:比喻大的纠纷或风潮。

13、悬梁刺股:形容刻苦自学。

梁:屋梁;股:大腿。

14、鸦雀无声:形容非常安静。

15、言简意赅(gāi):言语简明而意思完备。

16、眼花缭乱:眼睛看见复杂纷繁的东西而感到迷乱。

17、杳(yǎo)无消息:没有一点音信。

杳:远得不见踪影。

18、舍生取义:为正义而牺牲生命。

义:公正合宜的道理,正义。

19、身临其境:亲自到了那个境地。

临:到;境:地方、境地。

20、深恶(wù)痛疾:厌恶、痛恨到极点。

恶:厌恶;疾:痛恨。

初中生常见四字成语及解释1、声色俱厉:说话时声音和脸色都非常严厉。

2、失魂落魄:形容心神不定非常惊慌的样子。

3、诗情画意:诗画一般的美好意境。

4、世外桃源:比喻不受外界影响的地方或幻想中的美好世界。

5、势不两立:指敌对的事物不能同时存在。

6、巧妙绝伦:精巧奇妙的,没有可以相比的。

绝伦:独一无二的,没有可以相比的;伦:同类,同等。

7、轻而易举:形容事情很容易做。

8、情不自禁(jīn):抑制不住自己的感情。

初中必备成语大全及解释【三篇】

初中必备成语大全及解释【三篇】

【导语】成语的意思精辟,往往隐含于字⾯意义之中,不是其构成成分意义的简单相加。

下⾯是⽆忧考整理分享的初中必备成语⼤全及解释,欢迎阅读与借鉴,希望对你们有帮助!【篇⼀】初中必备成语⼤全及解释 1.⼩⼼翼翼:翼翼:严肃谨慎。

本是严肃恭敬的意思。

现形容谨慎⼩⼼,⼀点不敢疏忽。

2.瘦⾻嶙峋:瘦得⽪包⾻头,像⼭崖突兀的样⼦(嶙峋:形容⼈瘦削。

) 3.⼼惊⾁跳:⼼⾥害怕,肌⾁颤抖。

4.头晕⽬眩:头脑发昏,眼睛发花。

(眩:眼睛昏花。

) 5.⼀丝不苟:形容办事认真,连最细微的地⽅也不马虎。

苟,敷衍了事。

6.仙露琼浆:神仙所喝的美酒,后⽐喻酒⾮常鲜美。

7.蜂围蝶阵:指成群的蜜蜂围绕着蝴蝶就像在列阵⼀样。

⽐喻花开得⾮常茂盛,以⾄于招来了成群的蜜蜂和蝴蝶。

8.盘虬卧龙:⽐喻枝⼲盘曲嶙峋。

盘绕横卧着的虬龙。

形容树⽊枝⼲盘旋的样⼦,弯弯曲曲。

9.碌碌终⽣:形容⼈事务繁杂,⾟⾟苦苦但⼜平平淡淡地度过了⼀辈⼦。

10.绝处逢⽣:形容在最危险的时候得到⽣路。

11.风尘苦旅:形容旅途奔波,忙碌劳累,⾟苦。

12.低眉顺眼:低着眉头,两眼流露出顺从的神情。

形容驯良.顺从。

13.惟妙惟肖:描写或模仿的⾮常逼真。

14.因地制宜:根据各地的具体情况,制定适宜的办法。

15.⽆与伦⽐:伦⽐:类⽐,匹敌。

指事物⾮常完美,没有能跟它相⽐的。

16.怒不可遏:遏:⽌。

愤怒地难以抑制。

形容⼗分愤怒。

17.⼗拿九稳:⽐喻很有把握。

18.根深蒂固:⽐喻基础深厚,不容易动摇。

19.不⾔⽽喻:喻:了解,明⽩。

不⽤说话就能明⽩。

形容道理很明显。

20.持之以恒:持:坚持;恒:恒⼼。

长久坚持下去。

【篇⼆】初中必备成语⼤全及解释 1.家喻户晓:喻:明⽩;晓:知道。

家家户户都知道。

形容⼈所共知。

2.妇孺皆知:孺:⼩孩。

妇⼥.⼩孩全都知道。

指众所周知。

3.马⾰裹⼫:马⾰:马⽪。

⽤马⽪把⼫体裹起来。

指英勇牺牲在战场。

4.鞠躬尽瘁,死⽽后已:鞠躬:弯着⾝⼦,表⽰恭敬.谨慎;尽瘁:竭尽劳苦;已:停⽌。

初中成语大全及解释

初中成语大全及解释

七年级上册01、【小心翼翼】翼翼:严肃谨慎。

本是严肃恭敬的意思。

现形容谨慎小心,一点不敢疏忽。

02、【瘦骨嶙峋】瘦得皮包骨头,像山崖突兀的样子(嶙峋:形容人瘦削。

)03、【心惊肉跳】心里害怕,肌肉颤抖。

04、【头晕目眩】头脑发昏,眼睛发花。

(眩:眼睛昏花。

)05、【一丝不苟】形容办事认真,连最细微的地方也不马虎。

苟,敷衍了事06、【仙露琼浆】神仙所喝的美酒,后比喻酒非常鲜美。

07、【蜂围蝶阵】指成群的蜜蜂围绕着蝴蝶就像在列阵一样。

比喻花开得非常茂盛,以至于招来了成群的蜜蜂和蝴蝶。

08、【盘虬卧龙】比喻枝干盘曲嶙峋。

盘绕横卧着的虬龙。

形容树木枝干盘旋的样子,弯弯曲曲。

09、【碌碌终生】形容人事务繁杂,辛辛苦苦但又平平淡淡地度过了一辈子。

10、【绝处逢生】形容在最危险的时候得到生路。

11、【忍俊不禁】忍俊:含笑;不禁:无法控制自己。

指忍不住要发笑。

(注意:不能与“笑”重复使用。

)12、【繁弦急管】形容各种乐器同时演奏的热闹情景。

13、【红灯绿酒】形容繁华热闹的夜生活。

14、【玲珑剔透】玲珑:精巧细致;剔透:孔穴明晰。

形容器物精致通明,结构细巧。

也比喻人精明灵活。

15、【具体而微】具体:各部分已大体具备;微:微小。

指事物的各个组成部分大体都有了,不过形状和规模比较小些。

16、【多姿多彩】丰富多彩,形容颜色多样,很多种形状和颜色。

17、【不可磨灭】磨灭:消失。

永远消失不了。

指事迹言论等将始终保留在人们的记忆中。

18、【回味无穷】回味:指吃过东西以后的余味。

比喻回想某一事物,越想越觉得有意思。

19、【无忧无虑】没有一点忧愁和顾虑。

20、【心旷神怡】旷:开阔;怡:愉快。

心境开阔,精神愉快。

21、【举世无双】全世界找不到第二个。

22、【多愁善感】善:容易。

经常发愁和伤感。

形容人思想空虚,感情脆弱。

23、【得失之患】生怕失去个人利益的忧虑心情。

24、【天灾人祸】天:自然。

自然的灾害和人为的祸患。

25、【突如其来】突如:突然。

初中常考成语及解释

初中常考成语及解释

初中常考成语及解释
初中阶段是学习成语的黄金时期,因为成语是汉语中特有的一种表达方式,其中蕴含着深刻的文化内涵和智慧。

学习成语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提高语言表达能力,还能够拓展我们的思维,培养我们的文字功底。

下面就来看看初中常考的一些成语及其解释。

1. 张牙舞爪
成语“张牙舞爪”形象地描绘了人或动物张大嘴巴,挥动爪子的情景,用来形容人的凶恶、威胁的样子。

2. 画蛇添足
“画蛇添足”比喻做了多余的事情,弄巧成拙,增加了麻烦。

3. 杯弓蛇影
“杯弓蛇影”比喻因为惊恐而产生的错觉,多疑心理。

4. 棋逢对手
“棋逢对手”比喻在下棋或其他比赛中碰到了强劲的对手,也可用来形容在某个领域中遇到了强有力的竞争对手。

5. 守株待兔
“守株待兔”比喻等待不切实际的事情发生,不求上进,依赖机会降临。

6. 画龙点睛
“画龙点睛”比喻在文学、艺术、技术等工作中,用简短而有力的语言或办法,使作品更加完美,更加生动有力。

7. 井底之蛙
“井底之蛙”比喻见识狭窄,不能看到大局。

8. 纸上谈兵
“纸上谈兵”比喻只空谈理论而没有实践经验。

9. 望洋兴叹
“望洋兴叹”比喻看到了远处的风景或事物,感叹自己的渺小,力量的微弱。

10. 莫逆之交
“莫逆之交”比喻友谊深厚,不可分离。

以上就是初中常考的一些成语及其解释,通过学习这些成语,我们不仅能够提高语言表达能力,还可以了解更多的文化内涵和智慧。

希望大家在学习成语的过程中能够多加积累,运用灵活,丰富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写作和口头表达的水平。

愿大家都能成为语言的高手,用智慧和文化的力量塑造自己的未来。

初中生常见四字成语及解释大全

初中生常见四字成语及解释大全

初中生常见四字成语及解释大全一、四字成语1. 目不暇接解释:形容事物繁多,眼睛看不过来。

2. 一见如故解释:初次见面就像老朋友一样。

3. 一箭双雕解释:一箭射中两只雕,比喻一个行动达到了两个目的。

4. 一丝不苟解释:形容做事认真细致,一点也不马虎。

5. 一帆风顺解释:比喻一帆风顺,一路顺利。

6. 一蹴而就解释:比喻事情一下子做成功了,也形容学习或工作进步很快。

7. 一鸣惊人解释:指声名突然传开,出人意料之外。

8. 一视同仁解释:对待各种不同的人或事物都一视同仁,不偏袒。

9. 一网打尽解释:比喻一次把全部的敌人或问题都解决掉。

10. 一诺千金解释:比喻答应的话非常可靠,值得信任。

二、解释示例1. 目不暇接:参观北京故宫时,古代文物展览馆里的宝贝太多了,让人目不暇接。

2. 一见如故:他们之间初次见面时就互相吸引,犹如老朋友一样,一见如故。

3. 一箭双雕:他在比赛中一脚射门,球直接打进了对方球门,一箭双雕。

4. 一丝不苟:他对待工作非常认真,每一个环节都一丝不苟。

5. 一帆风顺:他刚刚开始创业就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一帆风顺。

6. 一蹴而就:他学习进步很快,不到一个月就蹿升到了班级第一名,一蹴而就。

7. 一鸣惊人:他在比赛中表现出色,一举夺得冠军,一鸣惊人。

8. 一视同仁:老师对待每个学生都非常公平,一视同仁。

9. 一网打尽:警察在一次行动中将该团伙的所有成员一网打尽。

10. 一诺千金:他对朋友的承诺从来不会食言,一诺千金。

以上是初中生常见四字成语及解释的一部分,希望对初中生学习和运用成语有所帮助。

初中生在学习成语时,要通过阅读文章、背诵诗词等方式丰富自己的成语库,提高语文素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常见成语解释狐死首丘发音hú sǐ shǒu qiū 释义首丘:头向着狐穴所在的土丘。

传说狐狸将死时,头必朝向出生的山丘。

比喻不忘本。

也比喻暮年思念故乡。

出处战国·楚·屈原《九章·涉江》:“鸟飞反故乡兮,狐死必首丘。

”《礼记·檀弓上》:“狐死正丘首,仁也。

” 示例我告诉过你“~”的故事,一个人到死都是怀念自己的乡土的。

(郭沫若《蔡文姬》第一幕)助纣为虐发音zhù zhòu wéi nüè释义比喻帮助坏人干坏事。

出处《史记·留侯世家》:“今始入秦,即安其乐,此所谓助桀为虐。

”煮粥焚须发音zhǔ zhōu fén xū 释义比喻兄弟友爱。

出处《新唐书·李传》:“性友爱,其姊病,尝自为粥而燎其须。

”中原逐鹿发音zhōng yuán zhú lù 释义指群雄并起,争夺天下。

出处《史记·淮阴侯列传》:“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发音zhǐ yào gōng fū shēn,tiě chǔ mó chéng zhēn 释义谚语。

比喻只要有决心,肯下功夫,多么难的事也能做成功。

出处宋·祝穆《方舆胜览·眉州·磨针溪》:世传李白读书象耳山中,学业未成,即弃去,“过是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

’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示例~,经过五年的刻苦努力,他熟练地掌握了英语。

再作冯妇发音zài zuò féng fù释义再作:重做;冯妇:人名。

比喻再干旧行业。

出处《孟子·尽心下》:“晋人有冯妇者,善搏虎,卒为善士;则之野,有众逐虎,虎负嵎,莫之敢撄;望见冯妇,趋而迎之,冯妇攘臂下车,众皆悦之,其为士者笑之。

” 示例曾经有位总长,听说,他的出来就职,是因为某公司要来立案,表决时可以多一个赞成者,所以~的。

(鲁迅《而已集·反“漫谈”》)醉翁之意不在酒发音zuì wēng zhī yì bù zài jiǔ 释义原是作者自说在亭子里真意不在喝酒,而在于欣赏山里的风景。

后用来表示本意不在此而在别的方面。

出处宋·欧阳修《醉瓮亭记》:“醉瓮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 示例松坡果乐此不倦,我也可高枕无忧,但恐~,只借此过渡,瞒人耳目呢。

(蔡东藩、许廑父《民国通俗演义》第五二回)纸醉金迷发音zhǐ zuì jīn mí 释义原意是让闪光的金纸把人弄迷糊了。

形容叫人沉迷的奢侈繁华环境。

出处宋·陶穀《清异录·居室》:“(痈医孟斧)有一小室,窗牖焕明,器皆金饰,纸光莹白,金彩夺目,所亲见之,归语人曰:‘此室暂憩,令人金迷纸醉。

’” 示例我来到日本不久,听的不多,见的不广,但在五光十色、~的纷乱生活中,有些事物给我的刺激特别深。

(杨朔《樱花雨》)置诸高阁发音zhì zhū gāo gé 释义捆起来以后放在高高的架子上。

比喻放着不用。

诸子百家发音zhū zǐ bǎi jiā 释义原指先秦时期各种思想的代表人物和各个派别,后用来对先秦至汉初各种流派的总称。

出处《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廷尉乃言贾生年少,颇通诸子百家之书。

文帝召以为博士。

”子虚乌有发音zǐ xū wū yǒu 释义子虚:并非真实;乌有:哪有。

指假设的、不存在的、不真实的事情。

出处汉·司马相如著《子虚赋》:“楚使子虚使于齐,王悉发车骑,与使者出畋。

畋罢,子虚过奼乌有先生,亡是公存焉。

” 示例文贵征实,不蕲于振奇,所以愧文士~之习也。

(清·沈惟贤《万国演义序》)孜孜不倦发音zī zī bù juàn 释义孜孜:勤勉,不懈怠。

指工作或学习勤奋不知疲倦。

出处《尚书·君陈》:“惟日孜孜,无敢逸豫。

”《后汉书·鲁丕传》:“性沉深好学,孳孳不倦。

”《三国志·蜀书·向朗传》:“乃更潜心典籍,孜孜不倦。

” 示例他长年累月~地工作。

左右逢源发音zuǒ yòu féng yuán 释义逢:遇到;源:水源。

到处遇到充足的水源。

原指赏识广博,应付裕如。

后也比喻做事得心应手,非常顺利。

出处《孟子·离娄下》:“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原。

” 示例这样,他们在落笔的时候,便已有着“成竹在胸”、“~”的形势。

(邹韬奋《经历·青年“老学究”》)纸上谈兵发音zhǐ shàng tán bīng 释义在纸面上谈论打仗。

比喻空谈理论,不能解决实际问题。

也比喻空谈不能成为现实。

出处《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战国时赵国名将赵奢之子赵括,年轻时学兵法,谈起兵事来父亲也难不倒他。

后来他接替廉颇为赵将,在长平之战中。

只知道根据兵书办,不知道变通,结果被秦军大败。

示例新近有个大挑知县上了一个条陈,其中有些话都是窒碍难行,毕竟书生之见,全是~。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三十一回)朝梁暮陈发音zhāo liáng mù chén 释义比喻随时变节,反复无常。

出处明·杨慎《升庵诗话·萧子显春别》:“六朝君臣朝梁暮陈,何异于此?”朝三暮四发音zhāo sān mù sì 释义原指玩弄手法欺骗人。

后用来比喻常常变卦,反复无常。

出处《庄子·齐物论》:“狙公赋芧,曰:‘朝三而暮四。

’众狙皆怒。

曰:‘然则朝四而暮三。

’众狙皆悦。

名实未亏而喜怒为用,亦因是也。

” 示例厘定规则:怎样服役,怎样纳粮,怎样磕头,怎样颂圣。

而且这规则是不象现在那样~的。

(鲁迅《坟·灯下漫笔》)中流砥柱发音zhōng liú dǐ zhù 释义就象屹立在黄河急流中的砥柱山一样。

比喻坚强独立的人能在动荡艰难的环境中起支柱作用。

出处《晏子春秋·内篇谏下》:“吾尝从君济于河,鼋衔左骖,以入砥柱之中流。

”众口铄金发音zhòng kǒu shuò jīn 释义铄:熔化。

形容舆论力量大,连金属都能熔化。

比喻众口一词可以混淆是非。

出处《国语·周语下》:“众心成城,众口铄金。

” 示例群言淆乱,异说争鸣;~,积非成是。

(鲁迅《三闲集·述香港恭祝圣诞》)捉襟见肘发音zhuō jīn jiàn zhǒu 释义拉一拉衣襟,就露出臂肘。

形容衣服破烂。

比喻顾此失彼,穷于应付。

出处《庄子·让王》:“十年不制衣,正冠而缨绝,捉襟而肘见,纳履而踵决。

” 示例平时所过的早就是~的生活,更那有什么余钱来做归国的路费呢?(郭沫若《学生时代·创造十年》)中流击楫发音zhōng liú jī jí 释义击:敲打;楫:浆。

比喻立志奋发图强。

出处《晋书·祖逖传》:“中流击楫而誓曰:‘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

’” 示例~,着祖生之鞭;下濑横戈,成汉武之志。

(《晚清文学丛钞·童子军·草檄》)臧否人物发音zāng pǐ rén wù 释义臧否:褒贬。

评论人物好坏。

出处《晋书·阮籍传》:“籍虽不拘礼教,然发言玄远,口不臧否人物。

” 示例语言运用的微妙之处,使~也同样出现了秉的局面。

敝帚自珍发音bì zhǒu zì zhēn 释义敝:破的,坏的;珍:爱惜。

把自己家里的破扫帚当成宝贝。

比喻东西虽然不好,自己却很珍惜。

出处汉·刘珍《东观汉纪·光武帝纪》:“一量放兵纵火,闻之可以酸鼻。

家有敝帚,享之千金。

”宋·陆游《秋思》:“遗簪见取终安用,敝帚虽微亦自珍。

” 示例但写出以后,却不很爱惜羽毛,有所谓“~”的意思。

(鲁迅《华盖集·并非闲话〈三〉》)炳烛夜游发音bǐng zhú yè yóu 释义旧时比喻及时行乐。

出处三国魏·曹丕《又与吴质书》:“少壮真当努力,年一过往,何可攀援?古人思炳烛夜游,良有以也!” 示例古人~,良有以也。

(唐·李白《春夜宴从桃花园序》)白云苍狗发音bái yún cāng gǒu 释义苍:灰白色。

浮云象白衣裳,顷刻又变得象苍狗。

比喻事物变化不定。

出处唐·杜甫《可叹诗》:“天上浮云似白衣,斯须改变如苍狗。

” 示例真是世事~,不禁感慨系之矣!(鲁迅《华盖集后记》)白首穷经发音bái shǒu qióng jīng 释义直至年纪老了还在钻研经籍,犹言活到老,学到老。

出处《元史·张特立传》:“壬子岁,复降玺书谕特立曰:白首穷经,诲人不倦,无过不及,学者宗之,昔已赐嘉名,今复谕意。

” 示例青春作赋,皓首穷经;笔下虽有千言,胸中实无一策。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四十三回)不求甚解发音bù qiú shèn jiě 释义只求知道个大概,不求彻底了解。

常指学习或研究不认真、不深入。

出处晋·陶潜《五柳先生传》:“不慕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欣然忘食。

” 示例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要刻苦钻研,深入领会,不能粗枝大叶,~。

班门弄斧发音bān mén nòng fǔ 释义在鲁班门前舞弄斧子。

比喻在行家面前卖弄本领,不自量力。

出处唐·柳宗元《王氏伯仲唱和诗序》:“操斧于班、郢之门,斯强颜耳。

”宋·欧阳修《与梅圣俞书》:“昨在真定,有诗七八首,今录去,班门弄斧,可笑可笑。

” 示例闻得亭亭姐姐学问渊博,妹子何敢~,同他乱谈。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五十二回)筚路蓝缕发音bì lù lán lǚ 释义筚路:柴车;蓝缕:破衣服。

驾着简陋的车,穿着破烂的衣服去开辟山林。

形容创业的艰苦。

出处《左传·宣公十二年》:“筚路蓝缕,以启山林。

” 示例~,孙公既开其先;发扬光大,我公宜善其后。

(蔡东藩、许廑父第九回《民国通俗演义》)不郎不秀发音bùláng bùxiù释义原指不高不下。

后比喻不成材。

出处明·田艺蘅《留青日札·沈尤之秀》:“元时称人以郎、官、秀为等第,至今人之鄙人曰不郎不秀,是言不高不下也。

”高屋建瓴发音gāo wū jiàn líng 释义建:倒水,泼水;瓴:盛水的瓶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