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生物生活中的生物技术复习检测
济南版生物八年级下册生活中的生物技术

7.1 生活中的生物技术一.选择题(共10小题)1.下列关于生活中的生物技术的应用,错误的是()A.污水处理厂利用细菌来净化生活污水或工厂废水B.制作酸奶时,将牛奶加热煮沸是为了杀死其中的杂菌C.制作泡菜的坛子要加盖,并加水密封的主要原因是为了防止灰尘进入坛子D.采用冷藏法保存食物的原理是抑制细菌和真菌的生长与繁殖2.制作面包和酿酒过程中,酵母菌进行的生命活动包括()①光合作用②呼吸作用③消化吸收④生长繁殖.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3.下列食品或调料在制作过程中运用了发酵技术的是()①米酒②葡萄干③酸奶④酱油⑤豆豉⑥米饭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⑥C.①②⑤⑥D.①③④⑤4.下列关于“病毒、细菌和真菌与人类生活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A.酿酒、做面包、蒸馒头等可以使用酵母菌B.制作豆酱、腐乳等食品可以使用霉菌C.病毒主要是对人和一些动物有害,对农作物等基本上没有害处D.某些病毒可被利用来制取疫苗,预防疾病5.21、如图表示发面时温度对面团中二氧化碳产生量的影响,以下分析错误的是()A.此图说明食品发酵需要适宜的温度B.据图可知,高于70℃的环境中,酵母菌难以存活C.据图可推测,在发面过程中,一定不会产生酒精D.据图可知,45℃时的发面效果会明显好于15℃6.家庭制作甜米酒时,常常需要向煮熟的糯米中加哪种微生物?()A.酵母菌B.乳酸菌C.根瘤菌D.醋酸菌7.在鲜奶的制作过程中,要达到杀菌的目的,必须彻底杀死细菌的()A.芽孢B.荚膜C.细胞膜D.鞭毛8.长期保存香菇、木耳的一般方法是()A.脱水法B.巴氏消毒法C.添加防腐剂D.腌制法9.馒头、面包膨大松软,里面有很多小孔,这是因为在制作过程中()A.加入了乳酸菌,分解面粉中的有机物,产生了乳酸B.加入了酵母菌,分解面粉中的有机物,产生了酒精C.加入了乳酸菌,分解面粉中的有机物,产生了二氧化碳D.加入了酵母菌,分解面粉中的有机物,产生了二氧化碳10.酵母菌在有氧无氧环境下都能够生活,酿酒和做面包馒头都需要它,酿酒需要的环境是()A.无氧B.有氧C.有氧无氧都行D.以上都不对二.填空题(共2小题)11.酸甜可口的酸奶制作时所利用的微生物是。
中考生物基础强化训练:日常生活中的生物技术(word版含解析)

日常生活中的生物技术一、选择题1.微生物在自然界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某同学对如图微生物认识合理的是()A.①常用于酿酒和制作面包B.②有成形的细胞核C.③有鞭毛可游动,可把它看成是动物D.④病毒细胞结构比较完整2.下列有关细菌和真菌的叙述,正确的是()A.细菌靠孢子进行生殖B.真菌不能进行光合作用C.真菌的细胞里没有细胞核D.乳酸菌可用于酿制葡萄酒3.下列食物的保存方法与原理的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A.低温运输樱桃--抑制樱桃的呼吸作用B.牛奶高温煮沸--防止与细菌、真菌接触C.高盐腌制咸鱼--脱去水分,抑制细菌和真菌的生长、繁殖D.真空包装香肠--灭菌并保持与空气隔绝4.泡菜中的酸味主要与下列哪种生物有关()A.乳酸菌B.醋酸菌C.酵母菌D.米曲霉5.在酿酒和制酱的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微生物分别是()A.酵母菌和曲霉B.毛霉和青霉菌C.曲霉和乳酸菌D.乳酸菌和大肠杆菌6.某人利用乳酸菌制作泡菜,因操作不当泡菜腐烂,下列原因中正确的是()①罐口密闭缺氧,抑制了乳酸菌的生长繁殖②罐口密闭不严,氧气抑制了乳酸菌的生长繁殖③罐口密闭不严,促进需氧腐生菌的生长繁殖④罐口封闭缺氧,促进需氧腐生菌的生长繁殖.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7.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用酵母菌酿酒的过程中,必须密封B.酸奶是利用乳酸菌在有氧条件下发酵而制成C.有些真菌能产生抗生素,用于治疗细菌引起的疾病D.可以利用细菌来净化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8.人们对细菌和真菌“爱恨交加”。
下列对细菌和真菌的有关描述,正确的是()A.青霉产生的青霉素能够抑制细菌和病毒的生长B.豆瓣酱的制作与霉菌有关C.小麦叶锈病和烟草花叶病都是由真菌感染引起的D.制作泡菜加盖封口的目的是造成缺氧环境抑制乳酸菌的发酵9.人们对微生物的应用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酿酒时要常开盖保证酵母菌的活性,有利于酒精的产生B.利用乳酸菌在无氧条件下发酵产生醋酸来酿制食用白醋C.腌肉不易腐烂是因为盐分会抑制细菌的生长和繁殖D.冷藏食物不易变质是由于低温杀死了细菌等微生物10.下列食品制作过程中不需要利用细菌或真菌的是()A.酸泡菜B.老米酒C.臭豆腐D.糯米粽二、多选题11.运用适当的方法可以保存食品。
专题03 日常生活中的生物技术A卷(解析版)

03 日常生活中的生物技术(A卷基础篇)第I部分选择题4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计40分)1.(2021·广东深圳市·八年级期末)利用抗生素针对性治疗的疾病是()A.细菌引起的疾病B.真菌引起的疾病C.病毒引起的疾病D.寄生虫引起的疾病【答案】A【详解】抗生素可以用来治疗相应的疾病,如青霉素是一种著名的抗生素,它是由真菌中的青霉菌产生的,可以治疗多种细菌性疾病,即它能够杀死某些致病的细菌,如肺炎、脑膜炎、淋病等。
故选A。
2.(2021·山东临沂市·八年级期末)下列对生活实例的解释不正确的是A.保存新鲜果蔬时适当控制氧气浓度------抑制某些微生物的生命活动B.真空包装食品出现胀袋-------微生物分解有机物产生二氧化碳等气体C.产生清洁能源甲烷---------利用甲烷菌分解有机物产生氢,和二氧化碳结合产生甲烷D.将蔬菜变成有酸味的泡菜-------利用了醋酸菌的发酵作用【答案】D【详解】A.保存新鲜果蔬时适当控制氧气浓度。
由于缺氧可以抑制某些需氧微生物的生命活动,A正确。
B.真空包装食品变质涨袋的主要原因是微生物分解有机物产生硫化氢、二氧化碳之类的气体,袋内有了气体,B正确。
C.甲烷菌是一种厌氧菌,无氧时利用自身分解有机物产生的氢和二氧化碳结合产生甲烷,C正确。
D.制作泡菜时要用到乳酸菌,乳酸菌发酵产生乳酸,使得菜具有特殊的风味,还不破坏菜的品质,D错误。
故选D。
3.(2021·山东济宁市·七年级期末)下列相关内容对应有误的是()A.病毒﹣﹣制成疫苗B.甲烷细菌﹣﹣生产沼气C.根瘤菌﹣﹣固氮D.大肠杆菌﹣﹣工业化生产抗生素【答案】D【详解】A.疫苗就是经过人工处理的减毒的或无毒的病毒,A正确。
B.在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中有很多有机物,可以作为细菌的食物,在无氧的环境中,一些杆菌和甲烷菌等细菌通过发酵把这些物质分解,产生甲烷,可以燃烧,用于照明、取暖等,是一种清洁的能源,B正确。
苏教版八年级下册生物 第23章 日常生活中的生物技术 练习题

苏教版八年级下册生物第23章日常生活中的生物练习题一、单选题1.在酸奶制作过程中,加入少量酸奶的目的是()A. 增加浓度B. 接种乳酸菌C. 降低瓶泡温度D. 调味2.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食品中,通过发酵技术获得的是()①面包②纯净水③腐乳④鲜果汁⑤酱油⑥酸奶.A. ①②③⑤B. ①③⑤⑥C. ⑤②③⑥D. ①③④⑥3.课堂上,老师演示了酵母菌发酵的小实验.使挤扁的气球胀大的气体是()A. 水蒸气B. 酒精气C. 氧气D. 二氧化碳4.防止食品腐败可以采用多种不同的方法,下面哪一种方法不能防止食品腐败()A. 将新鲜的鱼放入冰箱的冷藏柜内B. 用盐腌制腊肉C. 将枣干燥脱水D. 把新鲜的蔬菜搁在阴暗、潮湿的角落5.下列说法最科学的是()A. 现代的食品保鲜方法就是添加防腐剂B. 保持正常的呼吸是贮存食品的重要方法C. 乳酸菌发酵过程中能产生乳酸和二氧化碳D. 白酒的酿造过程中利用了霉菌和酵母菌两种微生物6.要将面粉发酵产生二氧化碳,使蒸熟的馒头暄软多孔,需在面粉中加入()A. 大肠杆菌B. 乳酸杆菌C. 酵母菌D. 霉菌7.如图是一种简易的食物保存方法,下列叙述不合理的是()A. 该保存方法和冰箱贮存食物的原理相同B. 引起食物腐败的原因是微生物的大量繁殖C. 对食物加热的目的是杀死食物中的微生物D. 加清水主要是为了阻止空气中微生物的进入8.制作面包或馒头要用()A. 霉菌B. 酵母菌C. 醋酸菌D. 乳酸菌9.制作发酵食品的正确操作步骤是()A. 灭菌、发酵、接种、密封B. 密封、灭菌、接种、发酵C. 灭菌、密封、发酵、接种D. 灭菌、接种、密封、发酵10.微生物在生活和生产中有着广泛的用途,下列微生物与其应用一致的是()A. 大肠杆菌﹣胰岛素B. 乳酸菌﹣面包C. 曲霉﹣青霉素D. 酵母菌﹣泡菜11.防止食品腐败所依据的主要原因是()A. 将食品内的细菌都杀死B. 抑制食品内真菌的生长和繁殖C. 将食品内的真菌都杀死D. 杀死或抑制食品内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1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酸奶保留了鲜奶的营养成分B. 酸奶是利用酵母菌发酵制作的饮品C. 酸奶酸甜爽口、容易消化,具有明显的保健作用D. 食用酸奶后,可以降低血液中胆固醇的含量13.新鲜水果用保鲜薄膜包裹或放入冰箱冷藏室可延长存放时间,主要是因为包裹或冷藏后可以()A. 不让水分散失B. 杀死内部的细菌C. 减少水果果皮损伤D. 抑制呼吸作用14.下列所采用的食物保存方法中,最易变质、且保存期短的是()A. 冷藏的完好无损的苹果B. 浸泡在清水中的鲜肉C. 用酒浸泡的泥螺D. 盐渍的海带丝15.用盐腌制的肉可以保存较长时间的原因是()A. 盐可杀菌B. 盐杀死了肉细胞,细菌无法生长C. 肉内盐多,不利于细菌的生长繁殖D. 肉中水多,不利于细菌的生长繁殖二、填空题16.请将下列食品与其常用保存方法配伍干香菇________A.真空包装盒装牛奶________ B.脱水法酱排骨________ C.巴斯德消毒法水果罐头________D.盐渍法咸鸭蛋________ E.罐藏法17.大量的细菌可以使食品迅速腐烂,食品在冰箱中能保存较长一段时间不腐烂,主要是因为________18. 泡菜制作工艺是我国悠久的食文化遗产之一。
八年级生物下册第七单元第一章生活中的生物技术复习试题

A.降低环境温度,加快呼吸作用B.减少果蔬水分含量,加快呼吸作用
C.降低环境温度,减缓呼吸作用D.减少环境中氧含量,减缓呼吸作用
13.(2021-16)小强妈妈从菜场买来新颖的蔬菜,为了延长蔬菜的保鲜期,宜采用的保存方法是〔〕A.冷冻B.冷藏C.盐渍D.晒干
14.(2021-6)右图示一种简易的食物保存方法,以下表达不合理的是
11.〔2021永嘉竞赛-6〕右图是小明设计的一种食物保存方法。把食物充分加热后冷凉,放在盆A中,用盆B倒扣上,再在盆A中参加适量清水,食物可保存2~3天。以下表达不合理的是……〔〕
A.引起食物腐败的原因是微生物的大量繁殖B.对食物加热的目的是杀死食物中的微生物
C.加清水主要是为了阻止空气中微生物的进入D.该保存方法和冰箱贮存食物的原理一样
A.制作酸奶需要密封而制作葡萄酒不需要密封B.制作酸奶和葡萄酒都需要在无氧的条件下进展
C.制作酸奶用到一种微生物而制作葡萄酒用到两种微生物D.制作酸奶和葡萄酒用到的“菌〞都能进展孢子生殖
3.(2021-8).酿酒一定要参加酒曲,是因为酒曲上生长有大量的微生物。酒曲中的微生物主要是( )A
4.〔2021-87〕发酵技术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以下食品加工中,都是利用乳酸菌发酵的一组是〔〕A.泡菜、酸奶B.面包、米酒c.泡菜、米酒D.腐乳、酸奶
8.白酒的酿造过程需要几类微生物的参与?白酒的酿造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先后利用_____________进展发酵的酿造过程。各种各样的酒有不同的芳香和味道,主要是应用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种类以及消费工艺不同的缘故。
第二节食品保存
1.食品腐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食品腐败的主要原因。
苏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_第九单元_第23章_日常生活中的生物技术_单元检测试题(带解析)

苏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_第九单元第23章日常生活中的生物技术单元检测试题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一、选择题1. 下列食品的制作与细菌有关的一项是()A.制作酸奶B.酿造酱油C.酿制红酒D.制作馒头2. 防止食品腐败的主要原理是把食品内什么生物杀死或抑制它们的生长?()A.病毒B.寄生虫C.细菌和真菌D.病毒和寄生虫3. 木耳晒干后能保存较长时间,这种防止食品腐败的方法是()A.脱水法B.巴氏消毒法C.渗透保存法D.腌制法4. 食品腐败的罪魁祸首是()A.过高的温度B.微生物C.水分和空气D.有机物5. 某同学在尝试“制作泡菜”的过程中遇到了一些问题,其中分析错误的是()A.泡菜制作,一般都是利用乳酸菌进行发酵B.加入白砂糖,是因为乳酸菌的生活需要糖提供营养C.菜蔬都要过沸水一次,主要是为了把菜烫熟D.料液淹没菜蔬,并将菜坛密封,是因为需要乳酸菌无氧呼吸6. 我们常喝的鲜牛奶利用的保存方法是()A.罐藏法B.巴斯德消毒法C.腌制法D.真空包装法7. 食物的腐败主要由细菌和真菌引起.过年前你家买了一块新鲜猪肉,用下列哪种方法保存最容易腐败()A.放入冰箱冷冻室B.腌制成腊肉C.做成腊香肠D.煮熟后放在桌子上8. 日常生活中人们运用各种方法保存食品,表中食品的保存方法不合理的是()9. 下列食品加工过程中,采用了发酵技术的是()A.橙汁B.豆浆C.鲜奶D.啤酒10. 大量的细菌和真菌能使食物迅速腐烂,食品在冰箱中能保存一定时间不腐烂,主要原因是冰箱环境中()A.低温能够杀死细菌和真菌B.冰箱中无细菌、真菌C.隔绝空气D.低温抑制了细菌和真菌的生长11. 炎热的夏天,饭菜容易变馊的主要原因是()A.食物中水分不断蒸发B.食物中营养成分流失C.被苍蝇污染D.微生物大量繁殖12. 烤制面包、蒸馒头和酿制啤酒,利用的是何种微生物的发酵作用()A.醋酸菌B.酵母菌C.霉菌D.大肠杆菌13. 将鲜葡萄加工成葡萄干的主要目的是()A.鲜葡萄没有葡萄干的营养价值高B.葡萄干比鲜葡萄的口感好C.葡萄干比较硬,虫子咬不动D.葡萄干水分较少,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受到抑制,利于长时间保存14. 下列食品中,不需要应用到发酵技术的是()A.馒头B.制作泡菜C.做米饭D.酿酒15. 夏季天气炎热,食物容易腐败变质,但干菜能长期保存,原因是()A.所含水分极少,不利于细菌生活和繁殖B.所含有机物已分解,细菌无法利用C.空气干燥,不利于细菌生长D.天气闷热,细菌数目极少16. 制作酸奶、泡菜常用的生物是()A.酵母菌B.霉菌C.乳酸菌D.青霉菌17. 夏天蔬菜和水果很容易腐烂,人们常将果蔬用保鲜袋封好放人冰箱冷藏.原因是()A.低温抑制细菌的繁殖B.缺氧抑制细菌的呼吸C.缺水抑制细菌的繁殖D.冰箱能杀灭细菌18. 人在夏季比冬季容易患肠胃炎,忘记洗的脏衣服长了霉是因为()①夏季天热,人的抵抗力低;②夏季比冬季更适宜细菌的繁殖,食品也易变质,人吃了变质的食物就容易患肠胃炎;③脏衣服上的赃物为真菌提供了营养物质;④夏季细菌和真菌获得的营养比冬季多.A.②③B.①②C.③④D.①④19. 买回的葡萄放几天之后会有酒味产生,引起葡萄发酵的微生物是()A.酵母菌B.霉菌C.乳酸菌D.醋酸菌20. 罐头内的食品不易腐败,主要是因为()①外界微生物很难进入瓶中②原有食品经过高温消毒③瓶中过于干燥④食品的营养成分发生变化.A.①②B.①④C.③④D.②③21. 为了探究食品腐败的原因和细菌生存的条件,某生物学小组取经过消毒的甲、乙、丙三个相同的锥形瓶,按如表要求进行处理.请据表分析:上述处理中包含的对照实验、实验变量分别是()A.2组,温度、空气B.2组,温度、细菌C.2组,温度、消毒棉球D.3组,温度、消毒棉球、细菌22. 制作酸奶是利用那种微生物把有机物分解成酸乳的原理制成的()A.甲烷菌B.醋酸杆菌C.乳酸菌D.大肠杆菌23. 制作馒头和酸奶时,分别要用到的生物是()A.青霉、醋酸菌B.酵母菌、乳酸菌C.醋酸菌、枯草杆菌D.乳酸菌、酵母菌24. 咸鱼能保存较长时间,其原因是()A.咸鱼内加入了盐以外飞防腐剂B.细菌、真菌不喜欢分解有腥味的鱼C.咸鱼肉已煮熟营养很少,不利于细菌、真菌的生长繁殖D.咸鱼表面缺水,鱼肉内有大量的盐水,不利细菌、真菌的生存繁殖25. 为延长食品的保存时间,人们研究了许多贮藏方法。
八年级生物下册《生活中的生物技术》课堂检测及答案

八年级生物下册《生活中的生物技术》课堂检测1.酸奶营养丰富,有益于人体健康。
制作酸奶的菌种是( )。
A.醋酸菌B.酵母菌C.乳酸菌D.霉菌2.面包师把酵母放到生面团中用来发面,酵母菌在面团中产生了( ),使面包松软多孔。
A.酒精B.淀粉C.蛋白质D.二氧化碳3.剩菜剩饭可以用保鲜膜包起来短时间储存,保鲜膜的作用是( )。
A.隔绝空气,避免空气中的细菌进入食物B.释放出化学物质杀死细菌C.隔绝空气,把食物中的细菌闷死D.挡住灰尘4.罐头食品在较长时间内不会腐败变质的原因是( )。
A.密封很严,细菌没有侵入的机B.密封很严,细菌无法呼吸而死亡C.封盖前高温灭菌,封盖后罐内没有细菌D.高温高压影响了罐内细菌的繁殖5.下列食品的制作过程中,运用了微生物发酵技术的是()。
①酸奶、米酒②食用油、豆腐③酱油、食用醋④豆浆、牛肉干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6.下列有关日常生活中生物技术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冷藏条件下食物不宜变质是由于低温抑制了细菌和真菌的生长和繁殖B.白酒酿制过程首先要靠酵母菌将淀粉分解成葡萄糖C.制作酸奶时,将牛奶煮沸是为了杀死其中的杂菌D.制作泡菜的坛子加水密封,目的是防止外界的空气进入坛内,造成坛内缺氧的环境7.下列对生活中的生物技术叙述,正确的是()。
A.白酒和葡萄酒制作过程都要经过霉菌的糖化和酵母菌的发酵等阶段B.制作白酒和葡萄酒等用到的“菌”和香菇一样都是营腐生生活C.在果蔬贮藏场所适当降低氧气浓度的主要目的是抑制微生物的生长与繁殖D.制作酸奶过程的实质是乳酸菌在适宜条件下将奶中的蛋白质转化成乳酸8. 中国自古有“酒文化”之说,酿酒原理家喻户晓,小明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习制作米酒,该过程有如下工序:①酒曲粉末与糯米饭拌匀②将糯米饭压实后,在中间挖凹坑,淋上一些凉开水③用凉开水将糯米饭冲淋一次,冷却到30℃,装入清洁的容器中④用水将糯米浸泡一昼夜,淘洗干净⑤将容器盖好,用毛巾包裹起来置于温暖的地方⑥将糯米倒入蒸锅中煮熟(以上容器,毛巾等均要求消毒)(1)请写出制作工序的先后顺序:(用序号表示)。
济南版八年级生物下册第七章第一章 生活中的生物技术单元测试卷及解析

济南版八年级生物下册第七章第一章生活中的生物技术单元测试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卷(选择题)一、选择题)A. 防止泡菜味道跑掉B. 防止坛子内水分蒸发C. 防止氧气进入坛内抑制发酵D. 防止灰尘污染泡菜2.下列关于人类对细菌真菌的利用,对应错误的是()A. 腐乳--霉菌B. 酸奶--乳酸菌C. 泡菜--酵母菌D. 沼气--甲烷菌3.下列有关食品腐败和食品保存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 微生物的大量繁殖是食品腐败的主要原因B. 保存食品时可以大量添加防腐剂防止食品腐败C. 冷藏保存食品主要是因为低温可抑制微生物的繁殖D. 风干保存食品是因为干燥环境不利于微生物的生存4.小明同学通过学习,想在家里自己制作酸奶,但是他没有弄清制作酸奶的主要步骤,请你帮他将以下步骤进行合理的调整:()①新鲜的全脂(或脱脂)乳与糖混合②冷却(42℃~43℃)③热处理(煮沸)④发酵(放在室内温暖的地方数小时)⑤接种(加入一些购买的酸奶)并盖严盖子⑥冷藏或食用A. ①③②④⑤⑥B. ①③②⑤④⑥C. ①②③④⑤⑥D. ③①②⑤④⑥5.日常生活中,许多食品、药品的制作都要利用细菌或真菌.下列选项中,属于人类对真菌利用的是()①制作酸奶②制作米酒③制醋④生产青霉素⑤制作面包.A. ①②④B. ②④⑤C. ①③④D. ②③⑤6.食物的发霉与()有关。
A. 温度和湿度B. 食物数量的多少C. 食物的质量D. 食品的颜色7.酸奶制作与白酒酿制的过程相比较,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 需要以有机物为原料B. 需要接种不同的单细胞真菌C. 需要将实验装置做密闭处理D. 需要在适宜的温度条件下进行8.下列关于细菌、真菌与人类生活关系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 酿酒、做面包、做酸奶可使用酵母菌B. 细菌能够使食物腐败、伤口红肿化脓,因此,细菌都是有害的C. 培养细菌、真菌时不能打开培养皿的盖子,目的是制造无氧环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生活中的生物技术
一、选择题
1.利用酵母菌发酵产生酒精时,投入的适量原料和产生酒精阶段要控制的必要条件是()。
A.玉米粉和有氧 B.大豆粉和有氧 C.玉米粉和无氧 D.大豆粉和无氧
2.食品在冰箱中能保持一段时间不腐败,其主要原因是冰箱中()。
A.细菌少 B.细菌繁殖速度慢 C.没有细菌 D.细菌被冻死了
3.白酒酿造的过程中用到的微生物是()。
A.乳酸菌、酵母菌 B.乳酸菌、曲霉 C.曲霉、酵母菌 D.酵母菌、醋酸菌
4.如果自然界各种细菌和真菌全部消失,将会出现()。
A.人和动物将免除一切传染病的危害 B.动植物将大量繁殖
C.到处都是生物的遗体和残枝落叶 D.生态系统的平衡能力大大加强
5.下列生物的细胞中,有成形细胞核的是()。
A.乳酸菌 B.酵母菌 C.大肠杆菌 D.醋酸菌
6.腊肉、腊鱼能存放较长时间,是因为()
A.腊肉、腊鱼营养被破坏 B.腊肉、腊鱼体内会有较多的盐,不利于细菌存活
C.腊肉、腊鱼内的细菌繁殖速度慢 D.腊肉、腊鱼上的细菌体内水分被浓盐水夺去
7.为证明细菌对植物遗体分解作应,某小组的同学提出了下列四种方案,四种方案的共同点是:将同一种树的落叶分成甲、乙两组。
实验过程中滴加蒸馏水,使树叶保持潮湿。
你认为更能说明问题的方案是()
A.将树叶灭菌后在分组,甲组放在无菌条件下,乙组接种后放在无菌条件下
B.甲组放在无菌条件下,乙组放在自然条件下
C.将树叶灭菌后分组,甲组放在无菌条件下,乙组放在自然条件下
D.甲组灭菌后放在无菌条件下,乙组放在自然条件下
8.酵母菌制酒时,一开始持续通入空气,其结果是()
A.酵母菌大量残废、酒精减产 B.酵母菌数量不变、酒精增产
C.酵母菌数量增多、酒精增产 C.酵母菌数量增多、不产生酒精
9.在无氧的环境下能正常生活的是()
A.酵母菌和青霉菌 B.醋酸菌和放线菌 C.酵母菌和乳酸菌 D.乳酸菌和放线菌10.面包中的空洞是某种物质遇热膨胀引起的,此物质是()
A.水 B.酒精 C.二氧化碳 D.氧气
11.下列食品产生过程中,需要利用酵母菌的是()
A.制面包 B.酸奶 C.酸泡菜 D.奶酪
12.如果自然界的细菌和真菌全部被消灭,后果是()
A.草木十分茂盛 B.动物和人类免于病患病
C.植物营养来源发生困难 D.生物尸体极易腐烂
13.下列关于食品保鲜叙述不正确的是()
A.食品保鲜方法被广泛利用与日常生活中 B.现代的食品保鲜方法就是添加防腐剂C.食品保鲜提高了食品的保存性能 D.食品保鲜维持了食品原有的优良品质和风味
14.我国民间常用腌制法来保存食品,其中生物学道理是()
A.食盐可以使细菌产生的毒素失效 B.食盐中缺乏细菌需要的营养
C.食盐中有杀菌物质 C.食盐使细菌细胞脱水而死
15.食物腐败的主要原因是()
A.环境温度过高 B.食品的含水量过大,呼吸作用强
C.微生物的生长和大量繁殖 D.食品包装不合格
16.下列与克隆无关的是()
A.“多利”的产生 B.“试管婴儿”的诞生C.水蜜桃的芽嫁接到毛桃枝上 D.组织培养17.我国已培育出“菜青虫不吃的青菜”,这是利用下列生物技术中的()
A.克隆技术 B.保鲜技术 C.转基因技术 D.发酵技术
18.克隆牛时,选用甲牛的卵细胞,选择乙牛(雄性)的耳缘细胞培养,取出细胞核植入甲牛得去核卵细胞中,移植到丙牛的子宫中。
出生的克隆牛将()
A.肯定是雄性 B.肯定是雌性 C.可能是中性 D.无法确定
19.基因工程中,科学家常用细菌等微生物作为受体细胞,原因是()
A.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B.遗传物质含量少
C.形状稳定,变异少 D.繁殖速度快,容易获得
20.利用克隆技术可快速培育具有优良品质的奶牛,原因是()
A.可以保持优良奶牛的性状 B.方法简单
C.产生的后代变异性很大 D.产生后代的产奶量越来越多
21.治疗白化病,苯丙酮尿症等人类遗传病的根本途径是()
A.口服化学药物 B.利用辐射或药物诱发致病基因突变
C.注射化学药物 D.采用基因疗法替换致病基因
22.假定在一个维持平衡的封闭水缸中,有一条鱼,一株水生植物和一只蜗牛。
如果把鱼去掉,下列情况最先发生的是()
A.光合作应加快 B.植物死掉 C.水中氧气浓度增加 D.蜗牛会死掉
23.细胞工程的理论基础是细胞的全能性。
下列细胞的全能性最高的是()
A.绵羊的乳腺细胞 B.母羊的乳腺细胞 C.胡萝卜的韧皮部细胞 D.受精卵细胞24.上海医院遗传研究所培育出第一头携带人体蛋白基因的转基因牛,使动物乳汁中的白蛋白的含量较普通牛提高了30多倍,这标志着我国转基因研究向产业化的目标又迈进了一步。
转基因动物是指()
A.提供白蛋白基因的动物 B.基因中插入了外源基因的动物
C.能产生白蛋白的动物 D.能表达基因遗传信息的动物
25.下列不属于生物技术引发的问题的是()
A.将生物技术用于战争,会给人类带来灾难 B.人口越来越多,人口素质难以提高
C.个人基因信息的隐私权是否得到尊重 D.转基因食品的安全
二、非选择题
26下面是弗莱明先生发现抗生素-------青霉素的探索过程:
观察及对问题的认识:培养细菌的培养基中,有时会长出青霉菌,其周围没有细菌生长。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
[假设]
[进行实验]把青霉素放在液体中培养后,观察这些培养液对细菌生长的影响,结果培养液阻止了细菌的生长和繁殖
[结论]弗莱明分离出了这一物质,分析它的特征并将其命名为青霉素。
(1)作为这一实验的假设,下列说法最为恰当的是。
A:青霉素污染了细菌生长的培养基
B:青霉菌能产生有利于细菌生长和繁殖的物质。
C:青霉菌能产生阻止细菌生长和繁殖的物质。
D:青霉菌能产生有利于人类的物质。
(2)为了证明青霉素确实是由于青霉菌产生,而不是培养基中的其他物质产生的,应设—实验。
其实验方法是。
(3)若对照组实验结果为,则实验的结论是
(4)继青霉素之后,又有许多种抗生素陆续被发现,但是抗生素并不是万能的,不同的抗生素适合于不同的疾病,而且对人体都有一定的,滥用抗生素还会。
27.被称为“微生物学之父”的法国科学家设计了著名的“鹅颈瓶实验”,如下图所示:
(1)设计这个实验的科学家是____ 。
(2)打断“鹅颈”后,瓶
内的肉汤腐败的原因是____。
(3)根据“鹅颈瓶实验”,
如果家里没有冰箱或冰柜,夏
天可用____方法将剩饭剩菜短时间保存而不会腐败变质。
(4)在生态系统中,细菌和真菌作为生物部分的____参与二氧化碳等物质的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