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EJ电动汽车蓄电池的振动试验中文

合集下载

SAEJ电动汽车蓄电池的振动试验中文

SAEJ电动汽车蓄电池的振动试验中文

SAE J2380-2013电动汽车蓄电池的振动试验4.4 试验过程4.4.1根据SAE J1798的规定,进行一系列参考性能试验,包括一次C/3恒定电流放电试验,一次使额定容量100%放电的动态容量试验,以及一次峰值功率放电试验。

4.4.2 使用制造商建议的充电方法使电池完全充电。

4.4.3 为电池的每个垂直、纵向和横向轴选定常规G值或者表1中给出的替换G值,并合理设置振动台。

G值的选择将决定电池每个轴的振动时间,如表1所示。

(振动频谱如图2所示,表示为G2/Hz,可计量任何一组G值。

)表1 随机振动试验的振动设置(1):这些累计时间当且仅当三个轴分别进行试验时适用。

图2 随机振动试验的振动频谱4.4.5 根据规定的时间进行振动,在对给定的电池进行振动试验期间,电池放电深度从0%(完全充电)变为80%(最小充电量)。

可使用以下两种方法来完成:a.若使用一轴或两轴的振动台,则大约三分之二的垂直轴试验需要在完全充电状态下完成,纵向轴和横向轴需要在40%的放电深度下振动,剩余的垂直轴需要在80%的放电深度下振动。

b.若使用能让各轴同时振动的三轴振动台,则总试验时间可以划分为三个时长大致相等的区间,第一个区间应在电池完全充电的状态下进行,第二个区间应在40%的放电深度下进行,第三个区间应在80%的放电深度下进行。

4.4.6 在4.4.5规定的每两个振动区间之间,电池应在C/3恒定电流下放出电池额定容量的40%的电。

待第三个区间结束后,电池应完全再充电。

4.4.7 使用SAE J1798重复参考性能试验。

其中包括一次C/3恒定电流放电试验,一次使额定容量100%放电的动态容量试验,以及一次峰值功率放电试验。

4.5 试验预防措施在进行振动试验的整个过程中,测试单位都必须连接仪器,以随时报告以下状况的出现:a.电池正极与电池箱和/或试验设备接地之间的电绝缘缺失。

在振动期间,绝缘程度应定期检查,比如每日检查,须达到0.5MΩ或更高(在500V直流电压下漏电0.1mA 或更少)。

新能源汽车用动力电池系统振动试验研究

新能源汽车用动力电池系统振动试验研究

新能源汽车用动力电池系统振动试验研究摘要:双碳目标下,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进一步加速,成为汽车产业新的增长点。

新能源汽车改变了传统汽车的供应体系,其核心技术包括3种:电机、电池和电控系统,而电池性能和成本直接决定新能源车的使用经济性。

作为新能源汽车核心部件之一的动力电池,随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崛起迅速发展起来。

近年来,在政策、市场等的多项驱动下,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发展提速,特别是2020年疫情过后,动力电池产业也呈现出诸多全新特点。

关键词: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系统;振动试验引言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新能源动力电池仍处于发展阶段,动力电池发展的核心理念就是安全性能、能量密度与环境保护。

只有加强动力电池技术的创新,才可以在规模化基础上降低成本,向着智能方向实施延伸,建立起合作化发展的路径。

在提高动力电池质量同时,也能提升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电池开发的核心竞争力。

1振动特别是,位置相对平衡的对象通常称为支撑,主体会围绕此支撑来回移动,称为振动。

振动影响产品:首先,结构损坏通常是产品之间的损坏、单个配件之间的损坏、弯曲和裂纹等。

在振动干扰较大的情况下,系统运行状态不是特别稳定、不可靠,导致性能下降,更糟糕的是导致功能故障。

通用产品的附件之间,连接错误可能导致条件松弛。

2试验原理BMS通过CAN总线与高容量电池性能测试系统通信,并报告电池系统电压、电流和温度等信息。

上游PC同步存储测试系统的输出电压、电流流量和BMS升级信息,并允许准确确定和自动转发数据,如每个电池单元的电压和温度信息。

将电池组系统置于上游温度控制的热-快速电压测试盘柜中,以测试其在不同环境温度下的性能。

振动实验大体上称为振动实验。

由于实验目标不同,我们可以将它们分为三个部分。

根据加载的特性,它分为正弦振动、随机振动、混合振动等类型。

例如,由正弦和正弦组成的随机叠加动画和随机振动。

一般来说,试验的初步分析更适合于正弦振动实验,而最终的实验更适合于随机振动。

【精品】新能源汽车用动力电池系统振动试验研究

【精品】新能源汽车用动力电池系统振动试验研究

新能源汽车用动力电池系统振动试验研究摘要:介绍了振动试验的应用背景及试验技术,综述了国内外车用动力电池系统的振动试验标准,在此基础上设计并完成了某款纯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系统的振动试验,并对试验方法和结果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关键词:新能源汽车,电池系统,振动试验0 引言振动试验是检验产品结构功能和耐久的有效方法,一般包括振动频率、自由振动、机械冲击、振动热循环等试验,传统车关键零部件都要通过相关试验,且已经有成熟的测试方法,但电池系统集电、热、机械等性能于一体,结构复杂,布置位置和环境各异,目前没有完全成熟和一致的振动试验方法和标准。

本文综述了国内外新能源汽车用动力电池系统振动试验标准,对某款纯电动汽车电池系统进行振动实验,对测试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

1 振动试验应用背景及试验技术1.1 振动振动即物体围绕平衡位置进行的一种往复运动。

振动对产品的主要影响:(1)结构损坏,这种破坏包括组成产品的各构件产生变形、弯曲裂纹、断裂以及疲劳损坏等;(2)工作性能失灵,这种破坏一般指在振动的影响下,造成系统不稳定、性能差,有些系统甚至不能工作;(3)工艺性能破坏,这种破坏一般指产品的连接部件松动、焊点脱落、螺丝松动、印刷板插脚接触不良等。

1.2 振动试验与振动有关的试验广义上都可以称之为振动试验。

按振动试验的目的不同,振动试验主要分为:环境适应性试验、动力学强度试验、动力特性试验和其他试验如振动筛选试验。

按照加载性质不同,振动试验可以分为:(1)正弦振动,包括正弦定频和扫频;(2)随机振动,包括宽带和窄带随机振动;(3)混合模式振动,如:随机叠加随机、正弦叠加随机、正弦叠加随机叠加随机等。

一般地说,正弦振动试验适合于试件的最初分析阶段,随机振动适用于最终检验。

振动控制仪是通过振动台上加速度传感器的反馈信号来调整功率放大器的输入以达到控制的目的。

大多数情况下采用多点控制,针对小台面和小试验件也可采用单点控制。

按照振动参数的不同,振动试验的控制方法包括:最大值控制、平均值控制、最小值控制等。

新能源汽车用动力电池系统振动试验研究

新能源汽车用动力电池系统振动试验研究

作者: 王睿[1]
作者机构: [1]湖北省电力装备有限公司,湖北武汉430060
出版物刊名: 科技创新与应用
页码: 61-64页
年卷期: 2021年 第36期
主题词: 新能源汽车;电池系统;振动试验
摘要:动力电池作为能源供应的关键部件,在复杂的路况和行驶条件下,应能满足机械受力、安全性、可靠性和循环寿命的要求.文章详细分析了新能源汽车用动力电池系统振动试验的背景以及试验的技术要点,对于国内外的动力电池系统的振动试验标准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与概述,基于此,对于纯电动汽车的动力电池系统的振动试验做了进一步的设计与完善,并对此进行分析与探讨.。

动力电池振动主要标准

动力电池振动主要标准

动力电池振动测试主要标准(台架实验)一、ISO 12405系列Title:电动道路车辆-锂离子动力电池包和系统的测试规范Electrically propelled road vehicles —Test specification for lithium-ion tractionbattery packs and systems(a)振动测试,分两步:Part 1: Battery pack and system(5?200Hz),大质量,指电池组或者电池系统Part 2: Electric/electronic devices of battery pack and system (10?2000),小质量,电子设备,或者电池系统的元件。

(b)评价标准:无泄漏、无破裂、无起火、无爆炸;Ir:DC 100?/V,AC 500 ?/V二、IEC 62660-2,国际电工协会颁布,时间:2010年Title:电气公路用车的驱动用辅助锂电池.第2部分:可靠性和滥用试验Secondary lithium-ion cells for the propulsion of electric road vehicles - Part 2: Reliability and abuse testing(a)振动测试:1.BEV:SOC=100% HEV: SOC=80%2.3.PSD of acceleration vs. frequency Values for PSD and frequency(b)评价方法三、SAE J2380-2013,时间:2013年修订Title:Vibration Testing of Electric Vehicle Batteries(a)振动测试:1.电池状态:2.激振设备要求,1.9g,频率范围10?200Hz四、GB/T 31467.3-2015与GB/T 31486-2015试验方法及要求1.电动汽车用锂离子动力蓄电池包和系统第3部分:安全性要求与测试方法振动主要测试内容:(1)振动测试在三个方向上进行,测试从Z轴开始,然后是Y轴,最后是X轴,测试过程参照GB/T2423.56(2)每个方向的测试时间是21H,如果测试对象是两个,则可以减少到15H,如果测试对象是三个,则可以减少到12H(3)测试过程中,监控测试对象内部最小监控单元的状态,如电压和温度等(4)振动测试后,观察2H。

SAEJ电动汽车蓄电池的振动试验中文

SAEJ电动汽车蓄电池的振动试验中文

S A E J电动汽车蓄电池的振动试验中文文件管理序列号:[K8UY-K9IO69-O6M243-OL889-F88688]S A E J2380-2013电动汽车蓄电池的振动试验4.4试验过程4.4.1根据SAEJ1798的规定,进行一系列参考性能试验,包括一次C/3恒定电流放电试验,一次使额定容量100%放电的动态容量试验,以及一次峰值功率放电试验。

4.4.2使用制造商建议的充电方法使电池完全充电。

4.4.3为电池的每个垂直、纵向和横向轴选定常规G值或者表1中给出的替换G值,并合理设置振动台。

G值的选择将决定电池每个轴的振动时间,如表1所示。

(振动频谱如图2所示,表示为G2/Hz,可计量任何一组G值。

)表1随机振动试验的振动设置(1):这些累计时间当且仅当三个轴分别进行试验时适用。

图2随机振动试验的振动频谱4.4.5根据规定的时间进行振动,在对给定的电池进行振动试验期间,电池放电深度从0%(完全充电)变为80%(最小充电量)。

可使用以下两种方法来完成:a.若使用一轴或两轴的振动台,则大约三分之二的垂直轴试验需要在完全充电状态下完成,纵向轴和横向轴需要在40%的放电深度下振动,剩余的垂直轴需要在80%的放电深度下振动。

b.若使用能让各轴同时振动的三轴振动台,则总试验时间可以划分为三个时长大致相等的区间,第一个区间应在电池完全充电的状态下进行,第二个区间应在40%的放电深度下进行,第三个区间应在80%的放电深度下进行。

4.4.6在4.4.5规定的每两个振动区间之间,电池应在C/3恒定电流下放出电池额定容量的40%的电。

待第三个区间结束后,电池应完全再充电。

4.4.7使用SAEJ1798重复参考性能试验。

其中包括一次C/3恒定电流放电试验,一次使额定容量100%放电的动态容量试验,以及一次峰值功率放电试验。

4.5试验预防措施在进行振动试验的整个过程中,测试单位都必须连接仪器,以随时报告以下状况的出现:a.电池正极与电池箱和/或试验设备接地之间的电绝缘缺失。

电动汽车动力蓄电池箱振动特性试验研究

电动汽车动力蓄电池箱振动特性试验研究
中图分类号:T 3 + V 23 文献标识码: B
' 、● Fra bibliotek■ ●






K es rch ea on Ⅵ br au on char act l t Cs o1 t er S l : he
e e ti e i l te y pa k l c rc v h c e ba t r c
e io nv r nm e sa nt nd r v l on tonsTh pe r s nt n x rm e a e h m ultv i a on f ra p ta ei c d i . e pa rp e e sa e pe ng i i ntlm t od ofs i ai e vbrt ow e i o r
2 1年 1 01 2月 繁1 2辆
电 子 测 试
ELEcTR0 NI c T ES T
De . c2口11
No.2 1
电动汽车动力蓄电池箱振动特性试验研究★
桑林 ,李志明 ,潘成。 ( 国网电力科学研 究院 , 苏 南京 200 ; 2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江苏 南京 206 ) 1 江 103 101
成部件不应 引起 或加剧产 生 的电气功 能失效 、结构动 态 位移 、 组件机械磨损 。从而积累 电池箱的动力学响应数据 ,
分析电池箱振 动特性规律 。
外标准化 组织 及相关行 业也正 在逐步制 定完善 电动汽 车
部件 和动 力蓄 电池的技 术标准 、试验 方法 。如 Q /7 3 CT 4 、
振动激 励类型 多样 ,一 类来 自于外 界使 用环 境 ,如地 面 凹 凸不 平 、起伏扭 曲所 产生 的某种激励 ; 另一 类来 自于 车辆本 体 ,如发 动机 点火 、起步 颤动 、车辆制 动所产 生 的某 种激励 。振动激励 通过 轮胎 、车 身结构 、传动 系统

SAEJ范文电动汽车蓄电池的振动试验中文

SAEJ范文电动汽车蓄电池的振动试验中文

S A E J范文电动汽车蓄电池的振动试验中文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X9QT-X8QQB8Q8-NQ8QJ8-M8QMN]SAE J2380-2013电动汽车蓄电池的振动试验试验过程进行一系列参考性能试验,包括一次C/3恒定电流放电试验,一次使额定容量100%放电的动态容量试验,以及一次峰值功率放电试验。

使用制造商建议的充电方法使电池完全充电。

为电池的每个垂直、纵向和横向轴选定常规G值或者表1中给出的替换G值,并合理设置振动台。

G值的选择将决定电池每个轴的振动时间,如表1所示。

(振动频谱如图2所示,表示为G2/Hz,可计量任何一组G 值。

)表1 随机振动试验的振动设置(1):这些累计时间当且仅当三个轴分别进行试验时适用。

图2 随机振动试验的振动频谱根据规定的时间进行振动,在对给定的电池进行振动试验期间,电池放电深度从0%(完全充电)变为80%(最小充电量)。

可使用以下两种方法来完成:a.若使用一轴或两轴的振动台,则大约三分之二的垂直轴试验需要在完全充电状态下完成,纵向轴和横向轴需要在40%的放电深度下振动,剩余的垂直轴需要在80%的放电深度下振动。

b.若使用能让各轴同时振动的三轴振动台,则总试验时间可以划分为三个时长大致相等的区间,第一个区间应在电池完全充电的状态下进行,第二个区间应在40%的放电深度下进行,第三个区间应在80%的放电深度下进行。

电池应在C/3恒定电流下放出电池额定容量的40%的电。

待第三个区间结束后,电池应完全再充电。

使用SAE J1798重复参考性能试验。

其中包括一次C/3恒定电流放电试验,一次使额定容量100%放电的动态容量试验,以及一次峰值功率放电试验。

试验预防措施在进行振动试验的整个过程中,测试单位都必须连接仪器,以随时报告以下状况的出现:a.电池正极与电池箱和/或试验设备接地之间的电绝缘缺失。

在振动期间,绝缘程度应定期检查,比如每日检查,须达到Ω或更高(在500V 直流电压下漏电或更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S A E J电动汽车蓄电池的振动试验中文
集团标准化小组:[VVOPPT-JOPP28-JPPTL98-LOPPNN]
S A E J2380-2013电动汽车蓄电池的振动试验4.4试验过程
4.4.1根据SAEJ1798的规定,进行一系列参考性能试验,包括一次C/3恒定电流放电试验,一次使额定容量100%放电的动态容量试验,以及一次峰值功率放电试验。

4.4.2使用制造商建议的充电方法使电池完全充电。

4.4.3为电池的每个垂直、纵向和横向轴选定常规G值或者表1中给出的替换G 值,并合理设置振动台。

G值的选择将决定电池每个轴的振动时间,如表1所示。

(振动频谱如图2所示,表示为G2/Hz,可计量任何一组G值。


表1随机振动试验的振动设置
(1):这些累计时间当且仅当三个轴分别进行试验时适用。

图2随机振动试验的振动频谱
4.4.5根据规定的时间进行振动,在对给定的电池进行振动试验期间,电池放电深度从0%(完全充电)变为80%(最小充电量)。

可使用以下两种方法来完成:
a.若使用一轴或两轴的振动台,则大约三分之二的垂直轴试验需要在完全充电状态下完成,纵向轴和横向轴需要在40%的放电深度下振动,剩余的垂直轴需要在80%的放电深度下振动。

b.若使用能让各轴同时振动的三轴振动台,则总试验时间可以划分为三个时长大致相等的区间,第一个区间应在电池完全充电的状态下进行,第二个区间应在40%的放电深度下进行,第三个区间应在80%的放电深度下进行。

4.4.6在4.4.5规定的每两个振动区间之间,电池应在C/3恒定电流下放出电池额定容量的40%的电。

待第三个区间结束后,电池应完全再充电。

4.4.7使用SAEJ1798重复参考性能试验。

其中包括一次C/3恒定电流放电试验,一次使额定容量100%放电的动态容量试验,以及一次峰值功率放电试验。

4.5试验预防措施
在进行振动试验的整个过程中,测试单位都必须连接仪器,以随时报告以下状况的出现:
a.电池正极与电池箱和/或试验设备接地之间的电绝缘缺失。

在振动期间,绝缘程
度应定期检查,比如每日检查,须达到0.5MΩ或更高(在500V直流电压下漏电
0.1mA或更少)。

b.指示存在开路或短路状况的异常电池电压。

c.电池内出现未预计到的谐振状况,指示机械拴系元件的故障。

d.异常温度,指示电池可能损坏,或者热管理系统元件可能损坏。

e.上文未列举制造商建议的量度。

应包括正常限度和破坏限度。

一旦检测到上述a到e所列的状况,振动试验应立即中止,直至状况清除,再确定继续进行试验是安全的,或者应当终止试验。

4.6数据采集与报告
4.6.1上文4.4.1及4.4.7所述的参考性能试验中采集的数据应遵循标准性能试验数据采集的要求。

如果试验过程中未出现异常,则试验中采集的数据(而不是总结的结果)应当保留下来。

4.6.2应准备一份报告,详细说明实际振动状况,同时列举并说明采集到的所有数据,以及详细的元件故障分析结果。

此外,还应总结可确认电池设计足以承受振动环境的振动前和振动后电力性能数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