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电路实验报告
北理工通信电路软件实验报告二

实验二 二进制键控系统分析(一) 相干接收2ASK 系统分析1. 相干接收2ASK 系统分析相干接收2ASK 系统组成如下图所示:图1 2ASK 系统组成原理图2. 上机操作步骤在SystemView 系统窗下创建仿真系统, 首先设置时间窗, 运行时间: 0-0.3秒, 采样速率: 10000Hz 。
组成系统组成如下图。
参数如元件参数便笺所示。
3. 分析内容要求1) 在系统窗下创建仿真系统, 观察指定分析点的波形、功率谱及谱零点带宽;改变元件设置参数, 观察仿真结果:如果PN 码改为双极性码(Amp=1v,Offset=0v ), 能产生2ASK 信号吗?此时产生的是什么数字调制信号?改变高斯噪声强度, 观察解调波形变化, 体会噪声对数据传输质量的影响;4. 实验结果与分析(1) 调制信号为PN 码信道二进制 基带信号噪 声滤波 采样判决载 波 载 波 {}{}a)各分析点波形b)功率谱分析: 由功率谱可以看出, 基带信号能量主要在低频段, 而2ASK调制信号的能量则位于载频的3KHz左右, 符合信号经过乘法器线性搬移的结果。
同时, 谱零点带宽约为200Hz, 也符合码元速率的两倍。
(2)调制信号为双极性码(Amp=1v,Offset=0v)a)各分析点波形b)功率谱分析: 由PN码变为双极性码之后, 调制波形不再是2ASK, 而是BPSK, 两者功率谱密度规律基本一致, 谱零点带宽也均为200Hz左右。
(3)改变高斯噪声强度(Std Dev=1v)分析: 将高斯噪声标准差提高到1V, 发现输出信号与输入信号之间已有明显差别, 发生了较为严重的误码。
可见信道噪声越大, 误码率越高。
(二) 2FSK 系统分析1. 2FSK 系统组成以话带调制解调器中CCITT V.23建议规定的2FSK 标准为例, 该标准为: 码速率1200bit/s ;f0=1300Hz 及f1=2100Hz 。
要求创建符合CCITT V.23建议的2FSK 仿真系统, 调制采用“载波调频法”产生CP-2FSK 信号, 解调采用“锁相鉴频法”。
通信实验报告范文

通信实验报告范文实验报告:通信实验引言:通信技术在现代社会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无论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还是不同设备之间的互联,通信技术都是必不可少的。
本次实验旨在通过搭建一个简单的通信系统,探究通信原理以及了解一些常用的通信设备。
实验目的:1.了解通信的基本原理和概念。
2.学习通信设备的基本使用方法。
3.探究不同通信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速率。
实验材料和仪器:1.两台电脑2.一个路由器3.一根以太网线4.一根网线直连线实验步骤:1.首先,将一台电脑与路由器连接,通过以太网线将电脑的网卡和路由器的LAN口连接起来。
确保连接正常。
2.然后,在另一台电脑上连接路由器的WAN口,同样使用以太网线连接。
3.确认两台电脑和路由器的连接正常后,打开电脑上的网络设置,将两台电脑设置为同一局域网。
4.接下来,进行通信测试。
在一台电脑上打开终端程序,并通过ping命令向另一台电脑发送数据包。
观察数据包的传输速率和延迟情况。
5.进行下一步实验之前,先断开路由器与第二台电脑的连接,然后使用直连线将两台电脑的网卡连接起来。
6.重复第4步的测试,观察直连线下数据包的传输速率和延迟情况。
实验结果:在第4步的测试中,通过路由器连接的两台电脑之间的数据传输速率较高,延迟较低。
而在第6步的测试中,通过直连线连接的两台电脑之间的数据传输速率较低,延迟较高。
可以说明路由器在数据传输中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它可以提高数据传输的速率和稳定性。
讨论和结论:本次实验通过搭建一个简单的通信系统,对通信原理进行了实际的验证。
路由器的加入可以提高数据传输速率和稳定性,使两台电脑之间的通信更加高效。
而直连线则不能提供相同的效果,数据传输速率较低,延迟较高。
因此,在实际网络中,人们更倾向于使用路由器进行数据传输。
实验中可能存在的误差:1.实验中使用的设备和网络环境可能会对实际结果产生一定的影响。
2.实验中的数据传输速率和延迟可能受到网络负载和其他因素的影响。
通信电路实验报告书

通信电路实验报告书第一部分实验小组:第1组姓名学号:******** 郑超指导教师:***完成日期:2011年4月4日实验1 单调谐回路谐振放大器—、实验准备1.做本实验时应具备的知识点:●放大器静态工作点●LC并联谐振回路●单调谐放大器幅频特性2.做本实验时所用到的仪器:●单调谐回路谐振放大器模块●双踪示波器●万用表●频率计●高频信号源二、实验目的1.熟悉电子元器件和高频电子线路实验系统;2.掌握单调谐回路谐振放大器的基本工作原理;3. 熟悉放大器静态工作点的测量方法;4.熟悉放大器静态工作点和集电极负载对单调谐放大器幅频特性(包括电压增益、通频带、Q值)的影响;5.掌握测量放大器幅频特性的方法。
三、实验内容1.用万用表测量晶体管各点(对地)电压VB、VE、VC,并计算放大器静态工作点;2.用示波器测量单调谐放大器的幅频特性;3.用示波器观察静态工作点对单调谐放大器幅频特性的影响;4.用示波器观察集电极负载对单调谐放大器幅频特性的影响。
四、实验报告要求1.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说明静态工作点变化对单调谐放大器幅频特性的影响,并画出相应的幅频特性。
2.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说明集电极负载变化对单调谐放大器幅频特性的影响,并画出相应的幅频特性。
3.总结由本实验所获得的体会。
五、实验结果记录及结论记录:输入电压幅值:200mv 输出最大电压:1.44v 计算得出的放大倍数:7.2010101结论:1.从实验数据及幅频特性曲线图中(如下)可以看出,随着静态工作点(此次特指VBQ)的升高,幅频特性幅值(各频率所对应的幅值)会增大,同时曲线变“胖”,变平缓,选频特性变差,但同频带变宽(以谐振幅值的0.707为界线)。
5.4 5.6 5.866.2 6.4 6.6 6.877.2调整1W01使基极直流电压为1.5v调整1W 01使基极直流电压为2.5v5.45.6 5.866.2 6.4 6.6 6.877.2调整1W 01使基极直流电压为5v2.从实验数据及幅频特性曲线图中(如下)可以看出,当接通1R3时,幅频特性幅值减小,曲线变“胖”,品质因数Q降低,通频带加大。
通信电子线路实验报告

中南大学《通信电子线路》实验报告学院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题目调制与解调实验学号专业班级姓名指导教师实验一振幅调制器一、实验目的:1.掌握用集成模拟乘法器实现全载波调幅和抑止载波双边带调幅的方法。
2.研究已调波与调制信号及载波信号的关系。
3.掌握调幅系数测量与计算的方法。
4.通过实验对比全载波调幅和抑止载波双边带调幅的波形。
二、实验内容:1.调测模拟乘法器MC1496正常工作时的静态值。
2.实现全载波调幅,改变调幅度,观察波形变化并计算调幅度。
3.实现抑止载波的双边带调幅波。
三、基本原理幅度调制就是载波的振幅(包络)受调制信号的控制作周期性的变化。
变化的周期与调制信号周期相同。
即振幅变化与调制信号的振幅成正比。
通常称高频信号为载波信号。
本实验中载波是由晶体振荡产生的10MHZ高频信号。
1KHZ的低频信号为调制信号。
振幅调制器即为产生调幅信号的装置。
在本实验中采用集成模拟乘法器MC1496来完成调幅作用,图2-1为1496芯片内部电路图,它是一个四象限模拟乘法器的基本电路,电路采用了两组差动对由V1-V4组成,以反极性方式相连接,而且两组差分对的恒流源又组成一对差分电路,即V5与V6,因此恒流源的控制电压可正可负,以此实现了四象限工作。
D、V7、V8为差动放大器V5与V6的恒流源。
进行调幅时,载波信号加在V1-V4的输入端,即引脚的⑧、⑩之间;调制信号加在差动放大器V5、V6的输入端,即引脚的①、④之间,②、③脚外接1KΩ电位器,以扩大调制信号动态范围,已调制信号取自双差动放大器的两集电极(即引出脚⑹、⑿之间)输出。
图2-1 MC1496内部电路图用1496集成电路构成的调幅器电路图如图2-2所示,图中VR8用来调节引出脚①、④之间的平衡,VR7用来调节⑤脚的偏置。
器件采用双电源供电方式(+12V,-9V),电阻R29、R30、R31、R32、R52为器件提供静态偏置电压,保证器件内部的各个晶体管工作在放大状态。
通信电路实验报告

实验十一包络检波及同步检波实验一、实验目的1、进一步了解调幅波的原理,掌握调幅波的解调方法。
2、掌握二极管峰值包络检波的原理。
3、掌握包络检波器的主要质量指标,检波效率及各种波形失真的现象,分析产生的原因并思考克服的方法。
4、掌握用集成电路实现同步检波的方法。
二、实验内容1、完成普通调幅波的解调。
2、观察抑制载波的双边带调幅波的解调。
3、观察普通调幅波解调中的对角切割失真,底部切割失真以及检波器不加高频滤波时的现象。
三、实验仪器1、信号源模块 1 块2、频率计模块 1 块3、 4 号板 1 块4、双踪示波器 1 台5、万用表 1 块三、实验原理检波过程就是一个解调过程,它与调制过程正好相反。
检波器的作用就是从振幅受调制的高频信号中还原出原调制的信号。
还原所得的信号,与高频调幅信号的包络变化规律一致,故又称为包络检波器。
假如输入信号就是高频等幅信号,则输出就就是直流电压。
这就是检波器的一种特殊情况,在测量仪器中应用比较多。
例如某些高频伏特计的探头,就就是采用这种检波原理。
若输入信号就是调幅波,则输出就就是原调制信号。
这种情况应用最广泛,如各种连续波工作的调幅接收机的检波器即属此类。
从频谱来瞧,检波就就是将调幅信号频谱由高频搬移到低频。
检波过程也就是应用非线性器件进行频率变换,首先产生许多新频率,然后通过滤波器,滤除无用频率分量,取出所需要的原调制信号。
常用的检波方法有包络检波与同步检波两种。
全载波振幅调制信号的包络直接反映了调制信号的变化规律,可以用二极管包络检波的方法进行解调。
而抑制载波的双边带或单边带振幅调制信号的包络不能直接反映调制信号的变化规律,无法用包络检波进行解调,所以采用同步检波方法。
1、二极管包络检波的工作原理当输入信号较大(大于0、5伏)时,利用二极管单向导电特性对振幅调制信号的解调,称为大信号检波。
检波的物理过程如下:在高频信号电压的正半周时,二极管正向导通并对电容器 C 充电,由于二极管的正向导通电阻很小,所以充电电流iD 很大,使电容器上的电压VC 很快就接近高频电压的峰值。
通信电子电路高频实验报告

实验一高频小信号谐振放大器一、实验目的1.高频小信号谐振放大器的工作原理及电路构成和电路元器件的作用。
2.了解高频小信号的质量指标和谐振放大器的性能。
3.掌握L,C参数对谐振频率的影响。
4.分析单调谐回路放大器的质量指标,测量电压增益,测量功率增益;测量放大器的频率。
二、预习要求1.复习高频小信号放大器的功用。
答:高频小信号放大器主要用于放大高频小信号, 属于窄带放大器。
由于采用谐振回路作负载,解决了放大倍数、通频带宽、阻抗匹配等问题,高频小信号放大器又称为小信号放谐振放大器。
就放大过程而言,电路中的晶体管工作在小信号放大区域中,非线性失真很小。
一方面可以对窄带信号实现不失真放大,另一方面又对带外信号滤除, 有选频作用。
2.高频小信号放大器,按有源器件分可分为:_以分立元件为主的集中选频放大器__,_以集成元件为主的集中选频放大器_;按频带宽度可分为:_窄带放大器_,宽带放大器。
三、实验内容1.参照电路原理图1-1连线。
,计算回路电容和回路2.图1-1为一单调谐回路中频放大器,已知工作频率f电感。
图1-1 小信号谐振放大器1.在选用三极管时要查晶体管手册,使参数合理。
2.观察瞬态分析的波形输出及频谱分析是否合理。
3.在pspice中设定:参数,AC=100mV、V OFF =0V,Vampl=300mV,freq=10MegHz。
V2参数CD=12V。
V1在AC Sweep中设定参数:①在AC Sweep Type中选 Decade。
②在Sweep Parameters 中选pts/Decade为20、Stort Fred为10k、End Fred为500MEG。
、Lntervat为10。
③AC Sweep Type中选 Output Voltoge为V(A)、1/V为V1四、实验报告1.根据输入信号的幅度和频率,测出输出信号的幅度和频率,完成表1-12.画出输入信号和输出信号的波形;(根据图形输出)仿真图如下:3.分析单调谐回路谐振放大器的质量指标:(1)测量电压增益;=60Au=UoUi(2)测量放大器的通频带;谐振回路的通频带:BW=fH-fL =0.02MHz实验二三点式振荡器一、实验目的1.熟悉三点式振荡器的工作原理及电路构成。
通信电子电路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通信电子电路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
2. 掌握通信电子电路的基本实验技能和操作方法。
3. 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实验仪器与设备1. 信号发生器2. 示波器3. 数字万用表4. 通信电子电路实验板5. 连接线三、实验原理通信电子电路是现代通信系统中的核心组成部分,其主要功能是将信号进行调制、放大、解调等处理,以实现信号的传输。
本实验主要涉及以下通信电子电路:1. 模拟调制解调电路:将模拟信号进行调制和解调,实现信号的传输。
2. 数字调制解调电路:将数字信号进行调制和解调,实现信号的传输。
3. 放大电路:对信号进行放大,提高信号的传输质量。
四、实验内容1. 模拟调制解调电路实验(1)实验目的:掌握模拟调制解调电路的原理和操作方法。
(2)实验步骤:① 按照实验电路图连接实验板。
② 将信号发生器输出的信号接入调制电路的输入端。
③ 使用示波器观察调制电路的输出波形。
④ 改变调制电路的参数,观察输出波形的变化。
⑤ 将调制电路的输出信号接入解调电路的输入端。
⑥ 使用示波器观察解调电路的输出波形。
⑦ 改变解调电路的参数,观察输出波形的变化。
2. 数字调制解调电路实验(1)实验目的:掌握数字调制解调电路的原理和操作方法。
(2)实验步骤:① 按照实验电路图连接实验板。
② 将信号发生器输出的信号接入调制电路的输入端。
③ 使用示波器观察调制电路的输出波形。
④ 改变调制电路的参数,观察输出波形的变化。
⑤ 将调制电路的输出信号接入解调电路的输入端。
⑥ 使用示波器观察解调电路的输出波形。
⑦ 改变解调电路的参数,观察输出波形的变化。
3. 放大电路实验(1)实验目的:掌握放大电路的原理和操作方法。
(2)实验步骤:① 按照实验电路图连接实验板。
② 将信号发生器输出的信号接入放大电路的输入端。
③ 使用示波器观察放大电路的输出波形。
④ 改变放大电路的参数,观察输出波形的变化。
⑤ 使用数字万用表测量放大电路的增益。
通信电路制作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理解通信电路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
2. 掌握通信电路中常用元件的性能和作用。
3. 学习通信电路的调试方法和故障排除技巧。
4. 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和动手能力。
二、实验器材1. 通信电路实验箱2. 双踪示波器3. 函数信号发生器4. 信号源5. 测试仪6. 连接线7. 阻抗箱三、实验原理通信电路主要包括发送电路、接收电路和传输线路。
本实验主要涉及以下原理:1. 调制与解调:将信息信号转换成适合传输的信号(调制),在接收端再将信号还原为信息信号(解调)。
2. 放大与滤波:放大信号,增强信号强度,同时滤除干扰信号。
3. 编码与解码:将信息信号进行编码,以便于传输和识别,接收端再将编码信号解码为信息信号。
四、实验步骤1. 搭建通信电路:根据实验要求,搭建通信电路,包括发送电路、接收电路和传输线路。
2. 调试电路:调整电路参数,使电路工作在最佳状态。
3. 测试电路性能:使用测试仪测量电路的各项性能指标,如增益、带宽、信噪比等。
4. 分析实验结果:根据实验数据,分析电路性能,找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
五、实验内容1. 调制与解调实验:- 使用函数信号发生器产生基带信号。
- 使用调制电路将基带信号调制为高频信号。
- 使用解调电路将调制信号解调为基带信号。
- 比较调制前后信号的变化,验证调制和解调电路的工作原理。
2. 放大与滤波实验:- 使用信号源产生信号。
- 使用放大电路放大信号。
- 使用滤波电路滤除干扰信号。
- 测量放大和滤波后的信号强度,验证放大和滤波电路的工作原理。
3. 编码与解码实验:- 使用编码电路将信息信号编码。
- 使用解码电路将编码信号解码。
- 比较编码前后信号的变化,验证编码和解码电路的工作原理。
六、实验结果与分析1. 调制与解调实验:- 通过实验验证了调制和解调电路的工作原理。
- 发现调制后的信号频率较高,带宽较宽,有利于信号的传输。
- 解调后的信号与基带信号基本一致,说明解调电路能够有效还原信息信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篇一:通信电子电路实验报告实验八三点式lc振荡器及压控振荡器一、实验目的1、掌握三点式lc振荡器的基本原理;2、掌握反馈系数对起振和波形的影响;3、掌握压控振荡器的工作原理;4、掌握三点式lc振荡器和压控振荡器的设计方法。
二、实验内容1、测量振荡器的频率变化范围;2、观察反馈系数对起振和输出波形的影响;三、实验仪器20mhz示波器一台、数字式万用表一块、调试工具一套四、实验原理1、三点式lc振荡器三点式lc振荡器的实验原理图如图8-1所示。
图 8-1 三点式lc振荡器实验原理图图中,t2为可调电感,q1组成振荡器,q2组成隔离器,q3组成放大器。
c6=100pf,c7=200pf,c8=330pf,c40=1nf。
通过改变k6、k7、k8的拨动方向,可改变振荡器的反馈系数。
设c7、c8、c40的组合电容为c∑,则振荡器的反馈系数f=c6/ c∑。
通常f约在0.01~0.5之间。
同时,为减小晶体管输入输出电容对回路振荡频率的影响,c6和c∑取值要大。
当振荡频率较高时,有时可不加c6和c∑,直接利用晶体管的输入输出电容构成振荡电容,使电路振荡。
忽略三极管输入输出电容的影响,则三点式lc振荡器的交流等效电路图如图8-2所示。
c6图8-2 三点式lc振荡器交流等效电路图图8-2中,c5=33pf,由于c6和c∑均比c5大的多,则回路总电容c0?c5?c4 则振荡器的频率f0可近似为:f0?12?2c0?12?2(c5?c4)调节t2则振荡器的振荡频率变化,当t2变大时,f0将变小,振荡回路的品质因素变小,振荡输出波形的非线性失真也变大。
实际中c6和c∑也往往不是远远大于c5,且由于三极管输入输出电容的影响,在改变c∑,即改变反馈系数的时候,振荡器的频率也会变化。
五、实验步骤1、三点式lc振荡器(1)连接实验电路在主板上正确插好正弦波振荡器模块,开关k1、k9、k10、k11、k12向左拨,k2、k3、k4、k7、k8向下拨,k5、k6向上拨。
主板gnd接模块gnd,主板+12v接模块+12v。
检查连线正确无误后,打开实验箱后侧的船形开关,k1向右拨。
若正确连接,则模块上的电源指示灯led1亮。
(2)测量lc振荡器的频率变化范围用示波器在三极管q2的发射极(j5处)观察反馈输出信号的波形,调节t2,记录输出信号频率f0的变化范围,比较波形的非线性失真情况,填表8-1。
(3)观察反馈系数对输出信号的影响用示波器在三极管q2的发射极观察反馈输出信号vo的波形,调节t2,使vo的频率f1为10.7mhz左右,改变反馈系数f的大小(通过选择k6、k7、k8的拨动方向来改变),观察vo峰峰值vop-p、振荡器频率的变化情况,填表8-2。
六、实验报告1、画出三点式lc振荡器和压控振荡器的交流等效电路图,按步实验并完成表8-1、8-2。
表8-1表8-2cncjc6c6三点式lc振荡器交流等效电路图压控振荡器的交流等效电路j5处观察反馈输出信号的波形:q2的发射极观察反馈输出信号vo的波形:f=1/2 f=1/3f=1/5 f=1/102、讨论回路电感变化对三点式振荡器输出波形非线性失真的影响。
电感变化影响输出波形谐波成分的多少,对高次谐波呈高阻抗,不易滤去高次谐波,输出波形会产生非线性失真。
实验九石英晶体振荡器一、实验目的1、掌握石英晶体振荡器的工作原理;2、掌握石英晶体振荡器的设计方法;3、掌握反馈系数对电路起振和波形的影响。
二、实验内容1、观察反馈系数变化对输出波形的影响;三、实验仪器20mhz示波器一台、调试工具一套四、实验原理及电路石英晶体振荡器的实验原理图如图9-1所示。
q1组成振荡器,q2组成隔离器,q3组成放大器。
图中,c6=100pf,c7=200pf,c8=330pf,c40=1nf。
通过改变k6、k7、k8的拨动方向来改变振荡器的反馈系数。
设c7、c8、c40的组合电容为c∑,则振荡器的反馈系数f=c6/ c ∑。
图9-1 石英晶体振荡器实验原理图反馈电路不仅把输出电压的一部分送回输入端产生振荡,而且把晶体管的输入电阻也反映到lc回路两端,f大,使等效负载电阻减小,放大倍数下降,不易起振。
另外,f的大小还影响波形的好坏,f过大会使振荡波形的非线性失真变得严重。
通常f约在0.01~0.5之间。
同时,为减小晶体管输入输出电容对回路振荡频率的影响,c6和c∑取值要大。
当振荡频率较高时,有时可不加c6和c∑,直接利用晶体管的输入输出电容构成振荡电容,使电路振荡。
本实验产生的10.7mhz信号将作为功放模块、小信号放大器模块、混频器模块、幅度调制与解调模块的输入信号。
实际实验电路在c11与q3之间还加有一级10.7mhz陶瓷滤波器电路,用来滤除晶体振荡器输出信号中的二次、三次谐波分量,由于受到模块大小的限制,故没有在模块上画出这部分电路图。
本实验电路只涉及到振荡器和隔离器部分。
五、实验步骤1、连接实验电路在主板上正确插好正弦波振荡器模块,开关k1、k9、k10、k11、k12向左拨,k2、k3、k5、k7、k8向下拨,k4、k6向上拨。
主板gnd接模块gnd,主板+12v接模块+12v。
检查连线正确无误后,打开实验箱后侧的船形开关,k1向右拨。
若正确连接,则模块上的电源指示灯led1亮。
2、观察输出波形六、实验报告1、画出振荡器的交流等效电路图,按步实验完成表9-1。
表9-1振荡器的交流等效电路图:输出波形:f=1/2 f=1/3f=1/5f=1/102、讨论反馈系数对振荡器起振和输出波形非线性失真的影响。
反馈系数大,使等效负载电阻减小,放大倍数下降,不易起振。
另外,反馈系数的大小还影响波形的好坏,f过大会使振荡波形的非线性失真变得严重。
篇二:通信电路与系统实验报告通信电路与系统实验报告姓名: 宋江雪09024121 专业:通信工程指导老师: 徐小平2012年5月目录第一部分实验 1 单调谐回路谐振放大器................3 实验 2 双调谐回路谐振放大器.................11 实验3 电容三点式lc振荡器......................17 实验4 石英晶体振荡器....................28 实验 5 晶体三极管混频实验....................32 实验 6 集成乘法器混频器实验....................37 实验7 中频放大器.........................42 实验8 集成乘法器幅度调制电路....................45 实验9 振幅解调器(包络检波、同步检波)..............56 实验10 高频功率放大与发射实验....................65 实验11 变容二极管调频器....................74 实验12 电容耦合回路相位鉴频器....................78 实验13 锁相环频率调制器.........................81 实验14 锁相环鉴频器.........................88 实验15 自动增益控制(agc)....................92 实验16 发送部分联试实验....................96 实验17 接收部分联试实验....................98 实验18 发射与接收完整系统的联调....................100实验19 高频电路开发实验.........................103 第二部分实验一通信原理多种信号的产生..................105 实验二中央集中控制器系统单元实验..................112 实验三通信话路终端语音信号传输实验..................119 实验四脉冲幅度调制(pam)及系统实验.................126 实验五脉冲编码调制(pcm)及系统实验.................134实验1 单调谐回路谐振放大器—、实验准备1.做本实验时应具备的知识点: ? 放大器静态工作点 ? lc并联谐振回路 ? 单调谐放大器幅频特性 2.做本实验时所用到的仪器: ? 单调谐回路谐振放大器模块 ? 双踪示波器 ? 万用表 ? 频率计 ? 高频信号源二、实验目的1.熟悉电子元器件和高频电子线路实验系统; 2.掌握单调谐回路谐振放大器的基本工作原理; 3. 熟悉放大器静态工作点的测量方法;4.熟悉放大器静态工作点和集电极负载对单调谐放大器幅频特性(包括电压增益、通频带、q值)的影响;5.掌握测量放大器幅频特性的方法。
三、实验内容1.用万用表测量晶体管各点(对地)电压vb、ve、vc,并计算放大器静态工作点; 2.用示波器测量单调谐放大器的幅频特性;3.用示波器观察静态工作点对单调谐放大器幅频特性的影响; 4.用示波器观察集电极负载对单调谐放大器幅频特性的影响。
四、基本原理1.单调谐回路谐振放大器原理小信号谐振放大器是通信接收机的前端电路,主要用于高频小信号或微弱信号的线性放大和选频。
单调谐回路谐振放大器原理电路如图1-1所示。
图中,rb1、rb2、re用以保证晶体管工作于放大区域,从而放大器工作于甲类。
ce是re的旁路电容,cb、cc是输入、输出耦合电容,l、c是谐振回路,rc是集电极(交流)电阻,它决定了回路q值、带宽。
为了减轻晶体管集电极电阻对回路q值的影响,采用了部分回路接入方式。
图1-1 单调谐回路放大器原理电路篇三:通信电子线路实验报告通信电子线路实验报告学院: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____班级:学号:姓名: _指导老师:彭春华完成时间: 2012年06月10号目录实验一振幅调制器?????????????????????????01 实验目的 (01)实验内容 (01)基本原理 (01)实验步骤 (02)实验结果数据及波形 (03)实验二调幅波信号的解调??????????????????????06实验目的 (06)实验内容 (07)实验电路说明 (07)实验步骤 (08)实验结果数据 (08)实验三变容二极管调频器??????????????????????10实验目的 (10)实验内容 (10)基本原理 (11)实验步骤 (11)实验结果数据 (12)实验四调频波解调实验???????????????????????13实验目的 (13)实验内容 (13)实验原理电路 (13)实验步骤 (14)实验结果………………………………………………………………………………15 实验总结……………………………………………………………………………19实验一振幅调制器一、实验目的:1.掌握用集成模拟乘法器实现全载波调幅和抑止载波双边带调幅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