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频单级、两级小信号单、双调谐放大器通信电子电路硬件实验报告
双调谐回路放大器实验报告

双调谐回路放大器实验报告篇一:实验一调谐放大器实验报告实验一调谐放大器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熟悉电子元器件和高频电路实验箱。
2.练习使用示波器、信号发生器和万用表。
3.熟悉谐振电路的幅频特性分析——通频带与选择性。
4.熟悉信号源内阻及负载对谐振电路的影响,从而了解频带扩展。
5.熟悉和了解放大器的动态范围及其测试方法。
二、实验仪器1.双踪示波器2.高频信号发生器3.万用表4.实验板G1三、实验内容及步骤单调谐回路谐振放大器1.实验电路见图1-1L1图1-1 单调谐回路谐振放大器原理图(1)按图1-1所示连接电路,使用接线要尽可能短(注意接线前先测量+12V电源电压,无误后,关断电源再接线,注意接地)(2)接线后仔细检查,确认无误后接通电源。
2.静态测量实验电路中选Re=1K,测量各静态工作点,并计算完成表1-1表1-1*Vb,Ve是三极管的基极和发射极对地电压。
3.动态研究(1)测量放大器的动态范围Vi ~ V o (在谐振点上)a.选R=10K ,Re=1K 。
把高频信号发生器接到电路输入端,电路输出端接示波器。
选择正常放大区的输入电压Vi,调节频率f使其为,调节Ct,使回路“谐振”,此时调节Vi由变到,逐点记录V o 电压,完成表1-2的第二行。
(Vi的各点测量值也可根据情况自己选定)b.当Re分别为500Ω,2KΩ 时,重复上述过程,完成表1-2的第三、四行。
在同一坐标纸上画出Ic 不同时的动态范围曲线V o—Vi,并进行比较与分析。
*Vi , V o可视为峰峰值(2)测量放大器的频率特性 a.当回路电阻R=10k时,选择正常放大区的输入电压Vi,将高频信号发生器的输出端接至电路的输入端,调节频率f,使其为,调节Ct使回路谐振,使输出电压幅度为最大,此时的回路谐振频率f0=为中心频率,然后保持输入电压Vi不变,改变频率f由中心频率向两边逐点偏离(在谐振频率附近注意测量V o变化快的点),测得在不同频率f时对应的输出电压V o,完成表1-3的第一行(频率偏离范围自定,可以参照3dB带宽来确定,即信号的幅值为信号最大幅值的倍的两个频率之差为放大器的3dB带宽)。
高频小信号单调谐与双调谐放大器实验报告

高频小信号单调谐与双调谐放大器实验报告14044012 孙胤邦14 级电子一班•输出电压幅值U/mV1 \j \J____ ■实验表格及图像单调谐放大器的电压幅值输入信号频率f/fHz 5.45.55.65.75.85.96 6.16.26.36.46.56.66.76.86.9输出电压幅值U/m V 1.61.7622.162.42.73.123.844.86.327.928.087.526.084.83.84单调谐放大器幅频特性输入信号频率9 8 72 1如图所示(纵坐标为幅值mV ,横坐标为频率MHZ )单调谐的峰值为8.08mV , 下降到0.707倍时的值为5.71mv 。
输入 信号 频率 f/MHz 48 55 25 45 6 5 7 5 8 5 9 66 162 63 64 65 66 67 68 6 9 7 7 1 输出 电压 幅值 U/mV 0 61 1 4257 46 85 85 45 66 47 27 46 24 43 62 2 81 6 81 41 1 2双调谐回路幅频特性如图所示(纵坐标为幅值mV ,横坐标为频率MHZ )双调谐的峰值为7.40mV 和7.40mv 下降到0.707倍时的值为5.23mV 和5.23mV 。
这样看来,单调谐放大器优点是电路简单,缺点是通频带窄、选择性差、增益低。
双调谐放大器具有良好的选择性、 较宽的通频带。
而且由图可以看出双调谐的选 择性明显优于单调谐放大器。
值幅压电岀输2 3 4 5 输入信号频率6 7 88 7 6 54 3 2 1 0放大器输入电压与输出电压关系三、(纵坐标为输出电压V,横坐标为输入电压mV )。
当放大器的输入电压增加到一定的程度之后,输出的波形会失真,和输入波形不再一模一样。
二、实验结论及感想这是这一学期的第一次高频实验,通过低频放大的和高频所学内容,使我更真切地了解了高频小信号调谐放大器的工作原理,尤其是单级单调谐放大器和双级单调谐放大电路的原理,更是巩固了通电理论课上学到的谐振放大器电压增益、通频带、选择性的相关知识和计算方法,并在实验中测试了各组数据,验证了理论知识。
高频小信号调谐放大器实验报告(高频电子线路实验报告)

高频小信号调谐放大器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掌握高频小信号谐振电压放大器的电路组成与基本工作原理。
2、熟悉谐振回路的调谐方法及测试方法。
3、掌握高频谐振放大器处于谐振时各项主要技术指标意义及测试技能。
二、实验内容1、谐振频率的调整与测定。
2、主要技术性能指标的测定:谐振频率、谐振放大增益Avo及动态范围、通频带BW0.7。
三、实验仪器1、1号板信号源模块 1块2、2号板小信号放大模块 1块3、6号板频率计模块 1块4、双踪示波器 1台5、万用表 1块6、扫频仪(可选) 1块四、单调谐小信号放大器实验原理小信号谐振放大器是接收机的前端电路,主要用于高频小信号或微弱信号的线形放大。
实验单元电路由晶体管N1和选频回路T1组成,不仅对高频小信号放大,而且还有选频作用。
实验原理图见图1。
本实验中单调谐小信号放大的谐振频率为fs=10.7MHz。
放大器各项性能指标及测量方法如下:1、谐振频率放大器的调谐回路谐振时所对应的频率f0称为放大器的谐振频率,对于图1-1所示电路(也是以下各项指标所对应电路),f0的表达式为∑=LC f π210式中L 为调谐回路电感线圈的电感量;∑C 为调谐回路的总电容,∑C 的表达式为ie oe C P C P C C 2221++=∑式中Coe 为晶体管的输出电容;Cie 为晶体管的输入电容;P1为初级线圈抽头系数;P2为次级线圈抽头系数。
谐振频率f0的测量方法是:用扫频仪作为测量仪器,测出电路的幅频特性曲线,调变压器T 的磁芯,使电压谐振曲线的峰值出现在规定的谐振频率点f0。
2、电压放大倍数放大器的谐振回路谐振时,所对应的电压放大倍数AV0称为调谐放大器的电压放大倍数。
AV0的表达式为Gg p g p y p p g y p p v v A ie oe fe fei V ++-=-=-=∑2221212100式中,∑g 为谐振回路谐振时的总电导。
要注意的是y fe 本身也是一个复数,所以谐振时输出电压V 0与输入电压V i 相位差不是180º而是为180º+Φfe 。
高频小信号放大器 实验报告

高频小信号放大器实验报告高频小信号谐振放大器一、实验目的1、了解高频小信号谐振放大器的电路组成、工作原理。
2、进一步理解高频小信号放大器与低频小信号放大器的不同。
3、掌握用Multisim8分析、测试高频小信号放大器的基本性能。
4、掌握谐振放大器的调试方法。
5、掌握用示波器测试小信号谐振放大器的基本性能。
6、学会用扫频仪测试小信号谐振放大器幅频特性的方法。
二、实验仪器双踪示波器 数字频率计 高频毫伏表频率特性测试仪BT —3 直流稳压电源 万用表高频信号发生器三、实验原理高频小信号谐振放大器最典型的单元电路如图4.2.1所示,由LC 单调谐回路作为负载构成晶体管调谐放大器。
晶体管基极为正偏,工作在甲类状态,负载回路调谐在输入信号的频率10.7MHz 上。
该放大电路能够对输入的高频小信号进行反相放大。
LC 调谐回路的作用主要有两个:一是选频滤波,选择放大o f f =的工作信号频率,抑制其它频率的信号。
二是提供晶体管集电极所需的负载电阻,同时进行阻抗匹配变换。
高频小信号频带放大器的主要性能指标有:(1)中心频率o f :指放大器的工作频率。
它是设计放大电路时,选择有源器件、计算谐振回路元件参数的依据。
(2)增益:指放大器对有用信号的放大能力。
通常表示为在中心频率上的电压增益和功率增益。
电压增益 o o i A V V υ= (4.2.1)功率增益 po o i A P P = ( 4.2.2)图4.2.1 晶体管单调谐回路调谐放大器式中o V 、i V 分别为放大器中心频率上的输出、输入电压,o P 、i P 分别为放大器中心频率上的输出、输入功率。
增益通常用分贝表示为()20lg o o i A dB V V υ= ( 4.2.3) ()10lg po o i A dB P P = ( 4.2.4)(3)通频带:指放大电路增益由最大值下降3db 时所对应的频带宽度,用BW 0,7表示。
它相当于输入不变时,输出电压由最大值下降到0.707倍或功率下降到一半时对应的频带宽度,如图4.2.2所示。
双调谐回路放大器实验报告

双调谐回路放大器实验报告篇一:实验一调谐放大器实验报告实验一调谐放大器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熟悉电子元器件和高频电路实验箱。
2.练习使用示波器、信号发生器和万用表。
3.熟悉谐振电路的幅频特性分析——通频带与选择性。
4.熟悉信号源内阻及负载对谐振电路的影响,从而了解频带扩展。
5.熟悉和了解放大器的动态范围及其测试方法。
二、实验仪器1.双踪示波器2.高频信号发生器3.万用表4.实验板G1三、实验内容及步骤单调谐回路谐振放大器1.实验电路见图1-1L1图1-1 单调谐回路谐振放大器原理图(1)按图1-1所示连接电路,使用接线要尽可能短(注意接线前先测量+12V电源电压,无误后,关断电源再接线,注意接地)(2)接线后仔细检查,确认无误后接通电源。
2.静态测量实验电路中选Re=1K,测量各静态工作点,并计算完成表1-1表1-1*Vb,Ve是三极管的基极和发射极对地电压。
3.动态研究(1)测量放大器的动态范围Vi ~ V o (在谐振点上)a.选R=10K ,Re=1K 。
把高频信号发生器接到电路输入端,电路输出端接示波器。
选择正常放大区的输入电压Vi,调节频率f使其为,调节Ct,使回路“谐振”,此时调节Vi由变到,逐点记录V o 电压,完成表1-2的第二行。
(Vi的各点测量值也可根据情况自己选定)b.当Re分别为500Ω,2KΩ 时,重复上述过程,完成表1-2的第三、四行。
在同一坐标纸上画出Ic 不同时的动态范围曲线V o—Vi,并进行比较与分析。
*Vi , V o可视为峰峰值(2)测量放大器的频率特性 a.当回路电阻R=10k时,选择正常放大区的输入电压Vi,将高频信号发生器的输出端接至电路的输入端,调节频率f,使其为,调节Ct使回路谐振,使输出电压幅度为最大,此时的回路谐振频率f0=为中心频率,然后保持输入电压Vi不变,改变频率f由中心频率向两边逐点偏离(在谐振频率附近注意测量V o变化快的点),测得在不同频率f时对应的输出电压V o,完成表1-3的第一行(频率偏离范围自定,可以参照3dB带宽来确定,即信号的幅值为信号最大幅值的倍的两个频率之差为放大器的3dB带宽)。
高频电子线路_小信号调谐放大器和高频功放_实验报告

1-3 小信号调谐放大器一 .实验目的1.熟悉电子元器件和高频电子线路实验系统;2.掌握单调谐和双调谐放大器的基本工作原理;3.掌握测量放大器幅频特性的方法;4.熟悉放大器集电极负载对单调谐和双调谐放大器幅频特性的影响;5.了解放大器动态范围的概念和测量方法。
二 . 实验内容1.采用点测法测量单调谐和双调谐放大器的幅频特性;2.用示波器测量输入、输出信号幅度,并计算放大器的放大倍数;3.用示波器观察耦合电容对双调谐回路放大器幅频特性的影响;4.用示波器观察放大器的动态范围;5.观察集电极负载对放大器幅频特性的影响。
三 .实验步骤1.实验准备在实验箱主板上插装好无线接收与小信号放大模块,插好鼠标接通实验箱上电源开关,此时模块上电源指示灯和运行指示灯闪亮。
2.单调谐回路谐振放大器幅频特性测量测量幅频特性通常有两种方法,即扫频法和点测法。
扫频法简单直观,可直接观察到单调谐放大特性曲线,但需要扫频仪。
点测法采用示波器进行测试,即保持输入信号幅度不变,改变输入信号的频率,测出与频率相对应的单调谐回路谐振放大器的输出电压幅度,然后画出频率与幅度的关系曲线,该曲线即为单调谐回路谐振放大器的幅频特性。
(1)扫频法,即用扫频仪直接测量放大器的幅频特性曲线。
利用本实验箱上的扫频仪测试的方法是:用鼠标点击显示屏,选择扫频仪,将显示屏下方的高频信号源(此时为扫频信号源)接入小信号放大的输入端(1P1), 将显示屏下方的“扫频仪”与小信号放大的输出(1P8) 相连。
按动无线接收与小信号放大模块上的编码器(1SS1),选择1K2指示灯闪亮,并旋转编码器(1SS1) 使1K2指示灯长亮,此时小信号放大为单调谐。
显示屏上显示的曲线即为单调谐幅频特性曲线,调整1W1、1W2曲线会有变化。
用扫频仪测出的单调谐放大器幅频特性曲线如下图:图1-5 扫频仪测量的幅频特性(2)点测法,其步骤如下:① 通过鼠标点击显示屏,选择实验项目中“高频原理实验”,然后再选择“小信号调谐放大电路实验”,通过选择“小信号调谐放大”后,显示屏上显示小信号调谐放大器原理电路图。
通信电子电路高频实验报告

实验一高频小信号谐振放大器一、实验目的1.高频小信号谐振放大器的工作原理及电路构成和电路元器件的作用。
2.了解高频小信号的质量指标和谐振放大器的性能。
3.掌握L,C参数对谐振频率的影响。
4.分析单调谐回路放大器的质量指标,测量电压增益,测量功率增益;测量放大器的频率。
二、预习要求1.复习高频小信号放大器的功用。
答:高频小信号放大器主要用于放大高频小信号, 属于窄带放大器。
由于采用谐振回路作负载,解决了放大倍数、通频带宽、阻抗匹配等问题,高频小信号放大器又称为小信号放谐振放大器。
就放大过程而言,电路中的晶体管工作在小信号放大区域中,非线性失真很小。
一方面可以对窄带信号实现不失真放大,另一方面又对带外信号滤除, 有选频作用。
2.高频小信号放大器,按有源器件分可分为:_以分立元件为主的集中选频放大器__,_以集成元件为主的集中选频放大器_;按频带宽度可分为:_窄带放大器_,宽带放大器。
三、实验内容1.参照电路原理图1-1连线。
,计算回路电容和回路2.图1-1为一单调谐回路中频放大器,已知工作频率f电感。
图1-1 小信号谐振放大器1.在选用三极管时要查晶体管手册,使参数合理。
2.观察瞬态分析的波形输出及频谱分析是否合理。
3.在pspice中设定:参数,AC=100mV、V OFF =0V,Vampl=300mV,freq=10MegHz。
V2参数CD=12V。
V1在AC Sweep中设定参数:①在AC Sweep Type中选 Decade。
②在Sweep Parameters 中选pts/Decade为20、Stort Fred为10k、End Fred为500MEG。
、Lntervat为10。
③AC Sweep Type中选 Output Voltoge为V(A)、1/V为V1四、实验报告1.根据输入信号的幅度和频率,测出输出信号的幅度和频率,完成表1-12.画出输入信号和输出信号的波形;(根据图形输出)仿真图如下:3.分析单调谐回路谐振放大器的质量指标:(1)测量电压增益;=60Au=UoUi(2)测量放大器的通频带;谐振回路的通频带:BW=fH-fL =0.02MHz实验二三点式振荡器一、实验目的1.熟悉三点式振荡器的工作原理及电路构成。
高频小信号调谐放大器实验报告

⾼频⼩信号调谐放⼤器实验报告⾼频⼩信号调谐放⼤器实验报告⼀、实验⽬的1、熟悉单级⼩信号调谐放⼤器的⼯作原理和设计⽅法2、熟悉并联调谐回路两端并联电阻RL对于频率特性的影响,并分析回路品质因数,回路通频带以及选择性之间的关系3、理解放⼤器的传输特性,了解放⼤器电压传输曲线Vom-Vim在谐振点的测量⽅法,并了解Ic对于传输特性曲线的影响⼆、实验原理⾼频⼩信号单调谐放⼤器上图为晶体管共发射极⾼频单级⼩信号单调谐放⼤器,它不仅可以放⼤⾼频信号⽽且还具有⼀定的选频作⽤,此电路采⽤LC 并联谐振回路作为负载。
Cb为输⼊耦合电容,滤除直流信号,Rb1,Rb2,Re提供静态⼯作点,使其⼯作在放⼤区Ce是Re的旁路电容,LC构成并联谐振回路。
RL是集电极交流电阻,它影响了回路的品质因数,增益带宽。
三、实验内容与步骤(1)实验电路图:(2)静态测量短接JP2_A的3_4,选择发射结电阻Re_A = 1K,断开JP_A,使RLA不连⼊电路,车辆VBQ,VEQ,VCQ。
静态⼯作点测量静态⼯作点VBQ(V) VEQ(V) VCQ(V)实际测量值 1.90 1.20 12.06(3)动态研究1、电路连接选取RLA = 10k,Re_A=1K,将⾼频信号发⽣器Vpp设置为100mV,频率为10.7MHz,接⼊电路输⼊J1_A⽰波器探头,连接J2_A,观察2、调节电路调节CT1_A的值,当电压幅度最⼤时,转去调节⾼频⼩信号发⽣器,直⾄⽰波器显⽰输出幅值最⼤,记下f0为谐振频率3、数据测量选择RL=10k,⾼频信号发⽣器调节f0,Re_A=2K,调节输⼊电压Vi从20mV--820mV,逐点记录并填表(4)数据处理频率和相应输出电压值频率与相应的输出电压值f(MHz) 7.9 8.1 8.3 8.5 8.7 8.9 9.1 9.3 9.5Vo(V)RL_A= 10K Ω 0.78 0.93 1.07 1.22 1.51 1.91 2.46 3.33 4.08RL_A= 2K Ω 0.655 0.724 0.792 0.892 0.989 1.104 1.206 1.297 1.35 RL_A= 470Ω0.370.378 0.390.398 0.406 0.410.414 0.418 0.41f(MHz) 9.79.910.110.310.510.710.911.1Vo(V)RL_A= 10K Ω 3.68 2.84 2.2 1.77 1.45 1.3 1.1 0.98 RL_A= 2K Ω 1.4 1.351.281.19 1.11 1.01 0.95 0.88 RL_A= 470Ω0.422 0.418 0.410.40.40.390.40.3900.511.522.533.544.57.588.599.51010.51111.5频率与相应的输出电压值RL_A=10KRL_A=2KRL_A=0.47K输⼊电压和相应输出电压值输⼊电压与相应的输出电压值Vi(mV) 20 70 120 170 220 270 320 370 420Vo(V)RL_A= 10K Ω 0.579 1.71 2.35 2.71 2.93 3.13 3.26 3.4 3.55 RL_A= 10K Ω 1.2 3.3 4.5 5.1 5.5 5.9 6.16.46.6 RL_A= 10K Ω2.01 5.89 8.01 9.13 9.86 10.4 10.94 11.5 11.8Vi(mV) 470520 570 620 670 720 770 820Vo(V)Re_A= 2K Ω 3.67 3.78 3.9 4.01 4.11 4.25 4.34 4.46 Re_A= 1K Ω 6.9 7.2 7.4 7.6 7.8 8 8.2 8.4 RL_A= 510Ω12.112.312.612.812.912.912.913.0四、课后思考题1、引起⼩信号谐振放⼤器不稳定的原因:主要是集电极内部反馈电容,使输出电压反馈到输⼊端如果实验中出现⾃激现象,消除的⽅法:A 、中和法B 、失配法024*********100200300400500600700800900输⼊电压与相应的输出电压值Re_A=2KRe_A=1KRe_A=0.51K2、负载电阻和三极管β值负载电阻RL增加时电压增益减⼩通频带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一高频(单级、两级)小信号(单、双)调谐放大器一、实验目的1、掌握高频小信号调谐放大器的工作原理;2、掌握谐振放大器电压增益、通频带、选择性的定义、测试及计算方法。
二、实验内容1、测量各放大器的电压增益;三、实验仪器BT-3扫频仪(选做)一台、20MHz示波器一台、数字式万用表一块、调试工具一套四、实验基本原理1、单级单调谐放大器图1-1 单级单调谐放大器实验原理图实验原理图如图1-1所示,本实验的输入信号(10.7MHz)由正弦波振荡器模块的石英晶体振荡器或高频信号源提供。
信号从TP5处输入,从TP10处输出。
调节电位器W3可改变三极管Q2的静态工作点,调节可调电容CC2和中周T2可改变谐振回路的幅频特性。
2、单级双调谐放大器图1-2 单级双调谐放大器实验原理图实验原理图如图1-2所示,单级双调谐放大器和单级单调谐放大器共用了一部分元器件。
两个谐振回路通过电容C20(1nF)或C21(10 nF)耦合,若选择C20为耦合电容,则TP7接TP11;若选择C21为耦合电容,则TP7接TP12。
3、双级单调谐放大器图1-3 双级单调谐放大器实验原理图实验原理图如图1-3所示,若TP5处输入信号的峰峰值为几百毫伏,经过第一级放大器后可达几伏,此信号幅度远远超过了第二级放大器的动态范围,从而使第二级放大器无法发挥放大的作用。
同时由于输入信号不可避免地存在谐波成分,经过第一级谐振放大器后,由于谐振回路频率特性的非理想性,放大器也会对残留的谐波成分进行放大。
所以在第一级与第二级放大器之间又加了一个陶瓷滤波器(FL3),一方面滤除放大的谐波成分,另一方面使第二级放大器输入信号的幅度满足要求。
实验时若采用外置专用函数信号发生器,调节第一级放大器输入信号的幅度,使第一级放大器输出信号的幅度满足第二级放大器的输入要求,则第一级与第二级放大器之间可不用再经过FL3。
4、双级双调谐放大器图1-4 双级双调谐放大器实验原理图实验原理图如图1-4所示,第一级放大器两谐振回路的耦合电容(C20、C21)可选,第二级放大器两谐振回路的耦合电容不可选(固定为C26,1nF),两级放大器之间是否接FL3及相应原因与两级单调谐放大器相同。
五、实验步骤1、计算选频回路的谐振频率范围若谐振回路的电感量L=1.8uH ~2.4uH ,回路总电容C=105 pF ~125pF (分布电容包括在内),根据公式LC f π210=计算谐振回路谐振频率0f 的范围。
2、单级单调谐放大器(1)连接实验电路在主板上正确插好小信号放大器模块,开关K1、K2、K3、K5向左拨,主板GND 接模块GND ,主板+12V 接模块+12V 。
TP9接地,TP8接TP10。
检查连线正确无误后,打开实验箱右侧的船形开关,K5向右拨。
若正确连接,则模块上的电源指示灯LED4亮。
(2)静态工作点调节K5向左拨(即关闭电路电源),TP5接地,然后K5向右拨。
用万用表测三极管Q2发射极对地的直流电压,调节W3使此电压为5V 。
说明:本实验箱的所有实验,改接线的操作均要在断电的情况下进行,以后关于断电改接线的操作步骤不再重复说明。
(3)测量放大器电压增益去掉TP5与地的连线,由正弦波振荡器模块或高频信号源提供输入信号V i 。
1)输入信号V i 由正弦波振荡器模块提供,参考实验九产生10.7MHz 的正弦波信号V i ,操作步骤如下:①在主板上正确插好正弦波振荡器模块,该模块开关K1、K9、K10、K11、K12向左拨,K2、K3、K5、K7、K8向下拨,K4、K6向上拨。
主板GND 接该模块GND ,主板+12V接该模块+12V ,检查连线正确无误后,开关K1向右拨。
若正确连接,则该模块上的电源指示灯LED1亮。
②用示波器在正弦波振荡器模块的TP5处测量,输出信号应为正弦波,频率为10.7MHz 。
调节该模块的W2可改变TT1处信号的幅度(注意W2不要调到两个最底端)。
此信号即为本实验的输入信号V i ,从TP5处引出。
③正弦波振荡器模块的TP5接小信号放大器模块的TP5,调节正弦波振荡器模块的W2使小信号放大器模块TP5处信号V i 的峰峰值V ip-p 为400mV 左右。
④用示波器在小信号放大器模块的TP10处观察,调节小信号放大器模块的T2、CC2,适当调节该模块的W3,使TP10处信号V o 的峰峰值V op-p 最大不失真。
记录各数据,填表1-1。
2)输入信号V i 由高频信号源提供,参考高频信号源的使用方法,用高频信号源产生频率为10.7MHz ,峰峰值约400mV 的正弦信号,将此信号输入到小信号放大器模块的TP5。
用示波器在小信号放大器模块的TP10处观察,调节小信号放大器模块的T2、CC2,适当调节该模块的W3,使TP10处信号V o 的峰峰值V op-p 最大不失真。
记录各数据,填表1-1。
3、单级双调谐放大器(1)连接实验电路在主板上正确插好小信号放大器模块,开关K1、K2、K3、K5向左拨,主板GND 接模块GND ,主板+12V 接模块+12V 。
TP6接TP13,TP7接TP11(选择C20为耦合电容),TP14接TP10。
检查连线正确无误后,打开实验箱右侧的船形开关,K5向右拨。
若正确连接,则模块上的电源指示灯LED4亮。
(2)静态工作点调节TP5接地,用万用表测Q2发射极对地的直流电压,调节W3使此电压约为5V。
(3)测量放大器电压增益①去掉TP5与地的连线,参考实验步骤2(3),产生10.7MHz的输入信号V i(V ip-p约400mV)。
将V i输入到小信号放大器模块的TP5处。
②用示波器在小信号放大器模块的TP10处观察,调节该模块的T2、T3、CC2、CC3,并适当调节该模块的W3,使TP10处信号V o的峰峰值V op-p最大不失真。
记录各数据,填表1-2。
注意:不要用示波器探头直接在耦合电容(C20、C21)的两侧测量,因为示波器探头的输入电容会影响谐振回路的特性。
4、双级单调谐放大器(1)连接实验电路在主板上正确插好小信号放大器模块,开关K1、K2、K3、K5向左拨,主板GND接模块GND,主板+12V接模块+12V。
TP9接地,TP17接TP6,TP20接地,TP19接TP10。
检查连线正确无误后,打开实验箱右侧的船形开关,K5向右拨。
若正确连接,则模块上的电源指示灯LED4亮。
(2)静态工作点调节TP5接地,用万用表测Q2发射极对地的直流电压,调节W3使此电压约为5V。
TP16接地,用万用表测Q3发射极对地的直流电压,调节W4使此电压约为5V。
(3)测量放大器电压增益①去掉TP5与地及TP16与地的连线,TP8接TP15。
参考实验步骤2(3),产生10.7MHz 的输入信号V i1(V i1p-p约400mV)。
将V i1输入到小信号放大器模块的TP5处。
②用示波器在TP8处测量,调节T2、CC2,使TP8处信号V o1的峰峰值V o1p-p约为4V。
③用示波器在TP10处测量,调节T4、CC4,并适当调节该模块的W3、W4,使TP10处信号最大不失真,记录此时输出信号V o2的峰峰值V o2p-p。
用示波器在TP16处测量第二级放大器输入信号V i2的峰峰值V i2p-p,记录各数据,填表1-3。
5、双级双调谐放大器(1)连接实验电路在主板上正确插好小信号放大器模块,K1、K2、K3、K5向左拨,主板GND接模块GND,主板+12V接模块+12V。
TP6接TP13,TP17接TP22,TP17接TP6,TP7接TP11,TP18接TP21,TP23接TP10。
检查连线正确无误后,打开实验箱右侧的船形开关,K5向右拨。
若正确连接,则模块上的电源指示灯LED4亮。
(2)静态工作点调节TP5接地,用万用表测Q2发射极对地的直流电压,调节W3使此电压约为5V。
TP16接地,用万用表测Q3发射极对地的直流电压,调节W4使此电压约为5V。
(3)测量放大器电压增益去掉TP5与地及TP16与地的连线,TP14接TP15。
参考实验步骤2(3),产生10.7MHz 的输入信号V i1(V i1p-p约200mV)。
将V i1输入到小信号放大器模块的TP5处。
②用示波器在小信号放大器模块的TP14处测量,调节T2、T3、CC2、CC3使TP14处信号V o1的峰峰值V o1p-p约为4V。
③用示波器在TP10处测量,调节T4、T5、CC4、CC5,并适当调节该模块的W3、W4,使TT2处信号最大不失真,记录此时V o2的峰峰值V o2p-p。
用示波器在小信号放大器模块的TP16处测量第二级放大器输入信号V i2的峰峰值V i2p-p,记录各数据,填表1-4。
注意:两级双调谐放大器的各中周不要调节的太深,因为中周的变化会改变放大器的输入输出阻抗,从而使放大器与信号源之间不匹配,进而使放大器的输入波形失真。
同时,为了获得最佳的实验效果可以适当调节输入信号的幅度和各三极管的静态工作点。
六、实验报告1、按步实验并完成表1-1、1-2、1-3、1-4。
表1-1表1-2表1-3表1-42、高频小信号放大器的主要技术指标有哪些?1.电压增益与功率增益:电压增益等于放大器输出电压与输入电压之比;而功率增益等于放大器输出给负载的功率与输入功率之比。
2. 频带宽度:放大器的电压增益下降到最大值的倍时,所对应的频带宽度。
常用2△f0.7来表示。
3.矩形系数:矩形系数是表征放大器选择性好坏的一个参量。
其定义为:K r0.1 =2 △f0.1 ∕2 △f0.7 (2-1)式中,2△f0.7 为放大器的通频带;2△f0.1为放大器的电压增益下降至最大值的0.1倍时所对应的频带宽度。
4.工作稳定性:指放大器的直流偏置、晶体管参数、电路元件参数等发生可能变化时,放大器主要性能的稳定程度。
5.噪声系数:是用来表征放大器的噪声性能好坏的一个参量。
实验二场效应管谐振放大器一、实验目的1、了解双栅场效应管放大器的工作原理;2、了解场效应管调谐放大器与三极管放大器的优缺点。
二、实验内容1、观察场效应管调谐放大器的输出波形;2、测量场效应管放大器的电压增益。
三、实验仪器20MHz示波器一台、调试工具一套四、实验原理场效应管具有输入阻抗高、动态范围大、噪声小、线性好、辐射能力强等优点,在分立元件的高频放大器在中有取代晶体管的趋势。
特别是双栅场效应管高频放大器在彩色电视机的高频调谐器、无线车载接收机和无线电话接收机中得到了较为广泛得应用。
本实验得电路原理图如图2-1所示。
图2-1 场效应管调谐放大器实验原理图图中,Q1为双栅场效应管,D1、D2用于限幅,以免场效应管损坏。
信号从TP1输入,输出信号在TT1处测量。
五、实验步骤1、连接实验电路在主板上正确插好小信号放大器模块,开关K1、K2、K3、K5向左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