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电子电路实验讲义完全版
通信电子电路课件第2章

North China Electric Power University
通信电子电路 第2章无线收发机系统
例: 超外差收音机的中频频率fI=465KHz, 接收电台信号频率fs=931 KHz, 则相应的本振频率fL=fs+fI=1396KHz, 混频器非线性器件产生的组合频率中, 当 p= -1,q=2时,得组合频率-fL+2 fs =466KHz=fn,与fI相差1KHz,中频滤波 器难以滤除 在检波器中形成差拍检波,听到1KHz的 啸叫声。
2.1.1 单次变频超外差接收机
f S : 0 .5 M 3 0 M
fS
f I f L fS 455k (465k )
fL
图2-1-1 单次变频超外差式接收机方框图
超外差的含义: 本振频率始终高出接收频率一个中频,且中频固定
North China Electric Power University
通信电子电路 第2章无线收发机系统
2、镜像干扰 取 p 1 、q 1 得
fn fS 2 fI
fI
fI
fS
fL
f
fn
镜像干扰频率关系
干扰信号频率 f 与有用信号频率 f 相对于本振频率 f 恰好形成镜像对称关系
n S
L
North China Electric Power University
North China Electric Power University
通信电子电路 第2章无线收发机系统
一、啸叫干扰(干扰哨声) 原因:由接近中频的组合频率产生, 当某些组合频率分量满足表达式 ±pfL±qfs≈fI,则混频器输出端的选频 电路就无法剔除这些频率分量的信号 现象:收听到正常信号的同时,伴随 有啸叫声
通信原理实验(电子)讲义

实验一脉冲幅度调制(PAM)实验【实验性质】:验证性实验一、实验目的1、加深对取样定理的理解。
2、了解脉冲幅度调制PAM系统的工作过程二、实验预习要求主要预习通信系统原理教材中关于“脉冲模拟调制系统”这—章中的“低通信号的取样定理”、“脉冲幅度调制”等主要章节,其次预习一下PPM、PDM 调制系统。
三、实验仪器仪表:1、双踪示波器一台2、低频信号源一台3、电子与通信原理实验系统实验箱一台四、实验原理(1)、电路组成脉冲幅度调制实验系统图见图1—1所示,主要由输入电路、调制电路、脉冲发生电路、解调滤波电路、功放输出电路等五部分组成。
图1—1 脉冲振幅调制电原理框图(2)、实验电路工作原理这是一种简单的脉冲幅度调制实验,在设计上有一定的普遍性和代表性,比较清晰直观。
为了能使学生在实验时有一个感性认识和方便测试,没有采用大规模集成电路,而是采用分离元件与集成电路相结合的设计。
为了便于学生熟悉整体与部分、分离与集成以及实验中任意改变元件的数值,加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下面就将电路中五部分的工作原理介绍如下:1、输入电路该电路由低通滤波、陷幅电路等组成,其中低通滤波器主要用在发端的波形编码电路中,即所谓的发端通道电路中,见图1--2。
因此,该电路还用于PCM、增量调制编码电路中。
在其他实验中,遇到该电路将不再介绍。
特别注意后继电路中有二个陷幅二极管D1、D2组成双向陷幅电路,主要防止外加输入信号过大而损坏后面调制电路中的场效应管器件。
图1--2 (PAM、PCM、增量调制)发送通道输入电路电原理图2、调制电路调制电路采用单管调,由场效应管3DJ6F来担任,利用其阻抗高的特点和控制灵敏的优越性,能很好的满足调制要求。
取样脉冲由该管的S极加入,D极输入音频信号,由于场效应管良好的开关特性,在TP602处便可以测到理想的脉冲幅度调制信号,该信号为双极性脉冲幅度信号,不含直流分量。
脉冲序列可表示为:SN(t)=∑P(t-KTS),其傅氏变换FS(W)=∑C k F(w-kwK),由此可见,成周期性上、下边带频谱信号。
《通信电子线路》实验指导书

《通信电⼦线路》实验指导书实验⼀、⾼频⼩信号放⼤器实验⼀、实验⽬的1、了解谐振回路的幅频特性分析——通频带与选择性。
2、了解信号源内阻及负载对谐振回路的影响,并掌握频带的展宽。
3、掌握放⼤器的动态范围及其测试⽅法。
⼆、主要实验仪器与设备1、⾼频电⼦线路综合实验箱(TKGP系列);2、扫频仪;3、⾼频信号发⽣器;4、双踪⽰波器。
三、实验原理1、⼩信号调谐放⼤器基本原理⾼频⼩信号放⼤器电路是构成⽆线电设备的主要电路,它的作⽤是⼤信道中的⾼频⼩信号。
为使放⼤信号不失真,放⼤器必须⼯作在线性范围内,例如⽆线电接收机中的⾼放电路,都是典型的⾼频窄带⼩信号放⼤电路。
窄带放⼤电路中,被放⼤信号的频带宽度⼩于或远⼩于它的中⼼频率。
如在调幅接收机的中放电路中,带宽为9KHz,中⼼频率为465KHz,相对带宽Δf/f0约为百分之⼏。
因此,⾼频⼩信号放⼤电路的基本类型是选频放⼤电路,选频放⼤电路以选频器作为线性放⼤器的负载,或作为放⼤器与负载之间的匹配器。
它主要由放⼤器与选频回路两部分构成。
⽤于放⼤的有源器件可以是半导体三极管,也可以是场效应管,电⼦管或者是集成运算放⼤器。
⽤于调谐的选频器件可以是LC谐振回路,也可以是晶体滤波器,陶瓷滤波器,LC集中滤波器,声表⾯波滤波器等。
本实验⽤三极管作为放⼤器件,LC 谐振回路作为选频器。
在分析时,主要⽤如下参数衡量电路的技术指标:中⼼频率、增益、噪声系数、灵敏度、通频带与选择性。
单调谐放⼤电路⼀般采⽤LC回路作为选频器的放⼤电路,它只有⼀个LC回路,调谐在⼀个频率上,并通过变压器耦合输出,图1-1为该电路原理图。
1f中⼼频率为f0+带宽为Δf=f2-f1图1-1、单调谐放⼤电路为了改善调谐电路的频率特性,通常采⽤双调谐放⼤电路,其电路如图1-2所⽰。
双调谐放⼤电路是由两个彼此耦合的单调谐放⼤回路所组成。
它们的谐振频率应调在同⼀个中⼼频率上。
两种常见的耦合回路是:1)两个单调谐回路通过互感M耦合,如图1-2(a)所⽰,称为互感耦合双调谐振回路;2)两个单调谐回路通过电容耦合,如图1-2(b)所⽰,称为电容耦合双调谐回路。
通信电子线路实验报告

中南大学《通信电子线路》实验报告学院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题目调制与解调实验学号专业班级姓名指导教师实验一振幅调制器一、实验目的:1.掌握用集成模拟乘法器实现全载波调幅和抑止载波双边带调幅的方法。
2.研究已调波与调制信号及载波信号的关系。
3.掌握调幅系数测量与计算的方法。
4.通过实验对比全载波调幅和抑止载波双边带调幅的波形。
二、实验内容:1.调测模拟乘法器MC1496正常工作时的静态值。
2.实现全载波调幅,改变调幅度,观察波形变化并计算调幅度。
3.实现抑止载波的双边带调幅波。
三、基本原理幅度调制就是载波的振幅(包络)受调制信号的控制作周期性的变化。
变化的周期与调制信号周期相同。
即振幅变化与调制信号的振幅成正比。
通常称高频信号为载波信号。
本实验中载波是由晶体振荡产生的10MHZ高频信号。
1KHZ的低频信号为调制信号。
振幅调制器即为产生调幅信号的装置。
在本实验中采用集成模拟乘法器MC1496来完成调幅作用,图2-1为1496芯片内部电路图,它是一个四象限模拟乘法器的基本电路,电路采用了两组差动对由V1-V4组成,以反极性方式相连接,而且两组差分对的恒流源又组成一对差分电路,即V5与V6,因此恒流源的控制电压可正可负,以此实现了四象限工作。
D、V7、V8为差动放大器V5与V6的恒流源。
进行调幅时,载波信号加在V1-V4的输入端,即引脚的⑧、⑩之间;调制信号加在差动放大器V5、V6的输入端,即引脚的①、④之间,②、③脚外接1KΩ电位器,以扩大调制信号动态范围,已调制信号取自双差动放大器的两集电极(即引出脚⑹、⑿之间)输出。
图2-1 MC1496内部电路图用1496集成电路构成的调幅器电路图如图2-2所示,图中VR8用来调节引出脚①、④之间的平衡,VR7用来调节⑤脚的偏置。
器件采用双电源供电方式(+12V,-9V),电阻R29、R30、R31、R32、R52为器件提供静态偏置电压,保证器件内部的各个晶体管工作在放大状态。
通信原理实讲义验课件

锁定检测信号观测
锁定状态TPP07
失锁状态TPP07
注释:上左图是锁定状态时,VCO的压控输出电压为最小;当失锁时,失锁 频率偏离中心频率越大,VCO的输出电压越大,TPP07的幅度也就越大.
返回
同步带测量
注释:上左图是锁定状态,右图则是当 频率加到278.7KHZ时失锁图,左下图 则是减少到149.7KHZ时失锁图,同步 带=278.7-149.7=129KHZ
返回
VCO自由振荡频率测量
• 实验步骤:
• 1. 将J007接地,用函数信号发生器测量TPP04点的VCO输出 振荡频率f0 .记录每次闪动的频率读数(其读数不太稳定).
• 2. 求VCO在频率512KHZ时的短期频率稳定度△f/ f0 .
返回
锁定状态测量
• 实验步骤:
•
1.用函数信号发生器从测试信号输入端口J007送入一个
• 2. 缓慢增加函数信号发生器输出频率,直至J007、 TPP04两点波形失步,记录下失步前的频率。
• 3.调整函数信号发生器频率为256KHz,使环路锁定。缓 慢降低函数信号发生器输出频率,直至J007\TPP04两点 波形失步,记录下失步前的频率。
• 4. 计算同步带。
返回
捕捉带测量
• 实验步骤
TPP07
TPP06
返回
环路锁定过程观测
• 实验步骤:
•
用函数信号发生器从J007送入一256KHz的
TTL方波信号。观测TPP03、TPP05的相位关系,并
用TPP03同步;反复断开和接入测试信号,让锁相环
进行重新锁定状态。此时,观察它们的变化过程(锁
相过程)。
返回
锁定检测信号观测
通信电子线路实验讲义讲解

目录实验守则1实验箱使用注意事项21、高频小信号调谐放大器32、高频谐振功率放大器83、LC振荡器的研究164、串联型晶体振荡器研究205、模拟乘法器的应用(一)226、模拟乘法器的应用(二)297、模拟乘法器的应用(三)338、压控调频和解调369、锁相环应用研究41附录:高频C3电子实验箱总体简介49通信电子线路综合实验箱简介52实验守则一、实验前必须预习相关的实验内容,了解实验步骤,要求及仪器操作方法。
在实验课教师讲解后或经实验室老师同意后才能做实验。
二、实验中不得应用和本实验无关的仪器、设备和器材。
不要乱搬仪器设备、乱拧仪器设备的旋钮。
在做扩展实验内容时确要使用其他仪器等,应征得实验室老师的同意。
三、遵守实验室纪律,保持室内安静、整洁,按指定位置就坐。
四、在实验室内,要注意公共卫生。
不大声喧哗,不抽烟、不随地吐痰,不乱扔杂物纸屑等。
五、实验时必须注意安全,谨防人身事故和仪器仪表的损坏。
如实验中发生事故,应立即切断电源,报告指导教师进行处理;如仪器设备损坏应立即报告实验室备案。
六、实验完毕,应切断所用仪器设备的电源、将连接线和其他元件放回原处,打扫好实验台周边卫生,经指导教师同意后方可离开。
七、认真整理实验数据,理论联系实际,写好实验报告。
实验箱使用注意事项一、实验箱内所有地均连通,但做实验时测试仪器探头的地线应就近接地。
二、在进行信号连接时,应优先选择较短的信号连接线。
三、两只无感起子,窄口用于调磁心为细的中周,宽口用于调磁心为粗的中周和可调电容。
四、调中周磁心时,应将无感批垂直放置,旋转无感批时不应用力过猛。
五、更换实验板时,不要摇晃插拔电源线,应均匀用力操作,避免电源插座松动。
六、各实验单元直流供电开关(黄色),只在所在单元工作时才打开,以免各实验单元之间互相影响。
七、为避免频率计对示波器观察波形时产生干扰,应尽量避免两者同时挂在信号的输入(输出)端。
八、中周外壳接地。
实验连线过程中,要注意连线端口的线头或鳄鱼夹子不要与外壳相碰,以防短路。
通信原理实验讲义

实验一数字基带信号系统实验一、实验目的1、了解插入帧同步码信号的帧结构特点。
2、了解数字绝对波形输出特点。
3、了解单极性码、归零码、不归零码等基带信号波形特点。
二、实验原理数字信源块是整个实验系统的发终端,模块内部只使用+5V电压,其原理方块图如图1-1所示。
本单元产生NRZ信号,信号码速率约为170.5KB,帧结构如图1-2所示。
帧长为24位,其中首位无定义,第2位到第8位是帧同步码(7位巴克码1110010),另外16位为2路数据信号,每路8位。
此NRZ信号为集中插入帧同步码时分复用信号,实验电路中数据码用红色发光二极管指示,帧同步码及无定义位用绿色发光二极管指示。
发光二极管亮状态表示1码,熄状态表示0码。
图1-1 数字信源方框图图1-2帧结构MAR-OUTFS图1-3 FS、NRZ-OUT波形三、实验内容用示波器观察数字信源中晶振信号试点,信源位同步信号,信源帧同步信号,NRZ信号(绝对码)。
本模块有以下测试点及输入输出点:CLK 晶振信号测试点BS—OUT 信源位同步信号输出点/测试点(2个)FS 信源帧同步信号输出点/测试点NRZ—OUT(AK) NRZ信号(绝对码)输出点/测试点(4个)四、实验步骤本实验使用数字信源单元。
1、熟悉数字信源单元的工作原理,检查直流稳压电源输出正常的+5V,+12V、-12V电压,关直流稳压电源。
将与直流稳压电源相连(若未连接好请通知指导教师)的实验专用的电源四芯插头正确的插入实验板左上角的四芯插座中。
打开直流稳压电源,实验中不再改变电源输出参数。
(以后的实验中接通电源均照此操作!)2、用示波器观察数字信源单元上的各种信号波形。
01110010 11110000 00001111(1.)示波器的两个通道探头分别接信源单元的NRZ—OUT和BS—OUT,对照发光二极管的发光状态,判断数字信源单元是否已正常工作(1码对应的发光管亮,0码对应的发光管熄。
)(2.)用开关K1产生代码X1110010(X为任意代码,1110010为7位帧同步码),K2、K3产生任意信息代码,观察本实验给定的集中插入帧同步码时分复用信号帧结构,和NRZ码特点。
通信电子电路实验讲义20130925(学生版)

通信电子电路实验讲义电工电子实验教学中心2013年9月DS2012高频(通信)电子电路实验系统概述《通信电子电路》课程主要介绍无线/有线通信系统的关键技术及电路。
课程内容包括:高频功率放大器电路;高频小信号调谐放大器电路;正弦波振荡器电路(包括LC振荡器和石英晶体振荡器);幅度调制和解调(检波)电路;频率调制和解调电路;混频器理论及电路;自动增益控制(AGC)电路;模拟锁相环理论及电路等等。
DS2012高频(通信)电子电路实验系统围绕以上电路提供实验方法,实验电路典型、实用,模块设计合理,实验内容涵盖了《通信电子电路》课程的关键知识点,完全可满足《通信电子电路》理论和实践的教学要求。
DS2012高频(通信)电子电路实验系统设计的功能模块包括:(1)多级高频小信号调谐放大器实验电路(2)正弦波振荡器实验电路(包括LC三点式振荡器和石英晶体振荡器)。
(3)幅度调制和解调实验电路(包括乘法器AM调制和乘法器DSB调制;二极管包络检波器);(4)频率调制和解调实验电路(包括变容二极管调频电路;乘积型相位鉴频器电路);(5)混频器实验电路(包括集成乘法器混频器;低通滤波器电路);(6)模拟锁相环实验电路(包括锁相倍频、程序分频电路);(7)无线调频发射机实验电路(包括单芯片调频电路;分立元件实现丙类功率放大器及天线电路);(8)无线调频接收机实验电路(包括单芯片调频接收/解调电路;分立元件实现音频放大驱动及数据接收电路);实验项目的设置和实验指导书的编写主要参考了近期出版的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通信电子线路”;中等专业学校电子信息教材“高频电子线路”,高等职业技术电子信息类教材“高频电子技术”等教材。
DS2012实验系统布局示意图见图1。
实验系统使用应注意:(1)每个功能模块都装有开关单独控制电源。
按下开关,指示灯亮,表示模块电源接通;(2)实验系统中所有跳线开关用于电路参数选择;(3)实验需外配仪器:DG1022双函数信号发生器;40MHz以上双踪示波器;双路直流稳压电源;万用表;条件允许可选配频谱分析仪23仪表使用练习1、熟悉RIGOL DG1022函数任意波形发生器、RIGOL DS1052E数字示波器和视频毫伏表的使用方法;2、调节函数发生器,用示波器观察并记录相应波形(请标明幅度和周期)A:正弦波频率f=10KHz,幅度U OPP=1V;B:正弦波频率f=500KHz,幅度U OPP=30mV;C:方波频率f=5KHz,幅度U OPP=3V,正峰值2V,负峰值-1V;D:脉冲波频率f=20KHz,幅度U OPP=1V,占空比3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通信电子电路实验》实验讲义2012修正高频电路实验代前言本实验讲义是为配合清华大学TPE—GP2型高频电路实验学习机专门编写的。
多年前,学校电子技术实验室购买了几十台TPE—GP2学习机供学生做高频实验,但是,始终没有与之配套的实验讲义。
结合我校实验室现有实验条件和实验教学时间的需要,特地编写《高频电子线路实验讲义09版》。
实验一高频小信号调谐放大器(实验版G1)、实验二高频谐振功率放大器(实验版G2)是一类、实验三LC振荡和石英晶体振荡(实验版G1)都是单独实验;实验四振幅调制与解调(实验版G3)、实验五变容二极管调频振荡器(G4)、实验六集成电路压控振荡器构成的频率调制与解调(实验版G5),都是含有调制解调内容,是复合实验。
这样的实验安排涵盖了高频电路教学的主要内容。
本学期(2012秋)新购入扫频仪,所以再次修订实验讲义。
在此,特别感谢06、07、08、09级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
正是通过他们的使用,使本教材得到不断改进与完善。
TPE—GP2型高频电路实验学习机说明1.技术性能1.1电源:输入AC220V;输出DCV+5V、-5V、+12V、-12V,最大输出电流200mA1.2信号源:(函数信号发生器)输出波形:有方波、三角波、正弦波幅值:正弦波V P-P :0~14V(14V为峰—峰值,且正负对称)方波V P-P :0~24V(24V为峰—峰值,且正负对称)三角波V P-P :0~24V(24V为峰—峰值,且正负对称)频率范围:分四档2~20Hz、20~200Hz、200~2KHz、2K~20KHz1.3电路实验板:备有五块实验板,可完成11项高频电路实验。
2.使用方法1.1将标有220V的电源线插入市电插座,接通开关,电源指示灯亮。
1.2使用实验专用电导线进行连线。
1.3实验时先阅读实验指导书,然后按照实验电路接好连线,检查无误后再接通主电源。
特别注意:电源极性不可以接反。
附录:BT-3D型扫频仪使用说明1.300MHz扫频仪主要技术参数扫频范围:1~300MHz扫频频偏:全扫1~300MHz,中心频率为150MHz;窄扫中心频率~300MHz,扫频宽度1~40MHz连续可调点频(CW)1~300MHz范围内连续可调,输出正弦波扫频线性:不大于1:1.2输出电压:1~300MHz范围内0.5V±10%输出平坦度:1~300MHz范围内0dB衰减时全频段优于±0.25dB输出衰减器:粗衰减器10dB×7步进,电控,数字显示;细衰减器 1dB×9步进,电控,数字显示输出阻抗:75Ω频率标记:50MHz、10MHz/1MHz复合及外接,共三种;外接频标灵敏度小于300mV2.面板布置说明2.1 前面板部分,见图1前面板部分:①显示器:采用大屏幕显示器,显示待测网络的幅频特性曲线。
②电源开关(POWER)③Y增益:用于调节Y轴输入信号幅度的大小。
④Y移位:调节该旋钮,可使扫描线上下移动。
⑤亮度:用来调节扫描线的亮度。
⑥Y输入:通常接检波探头的输出端。
⑦输入方式:+/-键,弹出为“-”极性;×1/×10键,弹出为“×1”,Y轴输入不衰减;AC/DC键:弹出为“AC”测量,按下为“DC”测量。
⑧中心频率调节:⑨频标方式:50档为50MHz频标,按下有效;10/1档为10MHz和1MHz组合频标,按下有效;外接档,按下此键,显示器上频标会全部消失。
⑩频标幅度调节旋钮:⑪扫频方式:为全扫、窄扫、CW(点频)三档转换键。
⑫扫频宽度调节旋钮:⑬输出衰减:为电控粗细衰减组合形式“×10”为粗衰减器,10dB×7步进,衰减范围:0─70dB;“×1”为细衰减器,衰减范围:0─9dB。
⑭RF输出(75Ω):扫频信号的输出端。
⑮外接频标:该插座应和“频标方式”中的“外接”键配合使用。
⑯输出衰减dB:显示两位输出dB值。
2.2后面板部分:①X轴位移,调节该旋钮,可使扫描线左右移动。
②X幅度,调节该旋钮,可改变扫描线在水平方向上的幅度。
3.使用方法说明3.1连接连接方法见图3,将RF扫频输出口接滤波器输出口。
显示方式置于DC,倍率×1,调Y位移(图1的④)使基线与底格重合,Y增益调至5div,选择适当扫频宽度进行测量。
直读频标,确定滤波器带宽,用细衰减器确定带内波动量以及插入损耗dB值。
用粗衰减器确定带外衰减dB值。
3.2有源放大器、高频电路的测量连接方法同上。
对有源网络的测量应注意隔直流。
注意通过检波器的信号不可大于3V,以免损伤检波器。
有源放大器一般测量指标有增益值、3dB带宽、带内波动、带外衰减、中心频率等幅频参量。
3.2.1 3dB带宽的确定。
在不限幅的情况下,假定被测设备所显示的包络图形Y轴最大幅度为0dB,用仪器的细衰减衰减3dB 后,图形位置改变,用频标即可确定3dB带宽。
3.2.2带内波动、带外衰减、增益3dB值测量方法带内波动和衰减值可用粗、细衰减器协调动作,曲线的高位置点和低位置点之差既是。
增益值:将扫频输出经检波后显示的图形位置和接入放大器后显示的图形位置比较,其dB差值既是。
注意,基扫线位置不动、Y增益和倍率不动。
3.2.3中心频率和频率范围由频标直接读出。
实验一单调谐高频小信号放大电路一、预习内容1.单调谐高频小信号放大电路工作原理。
2.了解谐振放大器的电压放大倍数、动态范围、通频带及选择性相互之间关系。
3.了解LC并联谐振回路的中心频率f o、品质因数Q L的计算方法。
二、目的要求1.熟悉电子元件和高频电路实验箱。
2.熟悉谐振回路的幅频特性分析——通频带与选择性。
3.熟悉信号源内阻及负载对谐振回路的影响,从而了解频带扩展。
4.熟悉和了解放大器的动态范围及其测试方法。
三、实验仪器高频电路实验箱(G1实验板)、高频信号发生器、扫频仪、示波器、万用电表。
四、实验内容实验电路在图1图1-1单调谐高频小信号放大电路原理图1.正确连接实验电路,将R1、R2元件参数在图上标明。
分别接入1kΩ、500kΩ、2kΩ电阻到Re位置,用万用表量出放大器静态工作点电压,填入表1-1。
表1-1Re放大器静态工作点电压根据V CE判断晶体管是否工作在放大区V B V E V CE计算I E2kΩ1kΩ500kΩ2.取Re=1kΩ,让晶体管保持在放大区工作,进行放大器动态研究。
(1)调试并联谐振回路的中心频率到10.7MHz。
将高频信号发生器的输出端接到放大器的输入端,调整V ip-p的峰峰值为300 mV,R L悬空,放大器的输出端接到示波器。
调整信号发生器的频率到10.7MHz,反复调试CT,使输出信号达最大,记录此时最大输出电压峰峰值V omax。
(2)在谐振点上,测量放大器的动态范围。
调节Vip-p由50mV~800mV,逐点测量输出电压的大小,并填入表1-2。
另外,在做图纸上画出Vip-p=300mV时的输出电压V op-p(V)波形(要求时间轴对齐)。
表1-2R L=75ΩR=10kΩV ip-p(mV)50 100 180 300 500 600 800V op-p(V)Au=V o/V i保持回路谐振在10.7MHz上。
将扫频仪的射频输出端接到电路输入端,电路输出接到扫频仪输入端。
观察并绘制出回路谐振曲线。
(4)测量放大器的频率特性。
回路谐振在10.7MHz上。
选(用于展宽通频带的回路电阻)R=10kΩ,保持高频信号发生器输出信号幅度在180mV不变。
调节信号频率在10.7MHz两边逐点变动,测量不同频率时电路输出电压的大小,并填入表1-3中。
(5)改变回路电阻R分别为2kΩ和470Ω,重复(4)测量步骤,并填入表1-3中。
表1-3 (输入信号V ip-p=180mV)f(MHz)7 8.5 9.7 10.7 12 14 16V op-p (V) R=10kΩR=2kΩR=470ΩR=2K时计算电压增益A U(A U=V o/V i)五、实验报告1.列出本实验所用仪器设备名称,画出实验电路,写出实验目的。
2.画出实验电路的直流和交流等效电路,计算直流工作点,并与实验数据比较。
3.真实记录并画出实验(4)不同输入时输出波形。
4.分析整理实验数据,确认所有实验电路元件参数值,根据扫频仪测试绘出电压增益AU--f(幅频)特性曲线。
实验二高频功率放大器(丙类)一、预习内容复习谐振功率放大器的基本工作原理,分析实验电路中各元器件作用。
二、目的要求1.了解丙类功率放大器的基本工作原理,掌握丙类放大器的计算与设计方法。
2.了解电源电压Vcc与集电极负载对功率放大器输出功率和效率的影响。
三、实验仪器高频电路实验箱(G2实验板)、高频信号发生器、扫频仪、示波器、万用电表、毫伏表。
四、实验内容1.按丙类功放图2-1正确连接+12V电源,并将C、D两端短接,利用扫频仪调好回路谐振频率,逐级调整CT值,使回路谐振在6.5MHz频率上。
图2-1 高频谐振功率放大器实验电路图2.静态工作点测量。
用万用表直流挡测量各级三极管的静态电压,计算各级电流值,并记录到表2-1中。
电源电压*)之间的关系。
3.输出功率与负载、输入信号、(以及不同的VCC(1)用示波器调整并监视高频信号发生器的输出电压,将电路中C、D两端用导线连接。
按照表2-2给出的实验条件,测量实验电路的输入、输出电压峰-峰值,记录在表2-2中。
表中,V i2是晶体管V2的输入信号(A点),V i3则是V3的输入信号(B点),参见图2-1。
将万用表打到直流电流挡,将表笔接到电路C 、D 两端,读出Ico 值。
表2-1V CC =12V 万 用 表 实 测 值(单位:V )计算值(单位:mA)V B1 V E1 V CE1 V B2 V E2 V CE2 V B3 V E3 V CE3 I E1I E2I E3V i =0 C 、D 断开输入f i =6.5MHz V ip-p =100mV CD 短接,R L =120Ω表2-2V CC =12V ,实 测 值实测计算值V i2p-p V i3p-p V op-pIco I oP oP Vη输入信号f i = 6.5MHzV ip-p =120mV R L =51R L =75R L =120V ip-p =70mV R L =51R L =75R L =120f i = 8.5MHz V ip-p =120mV R L =75(2)见表2-2。
在f i = 6.5MHz 、V ip-p =120mV 、R L =120Ω条件下,用示波器逐点显示输入端IN 、A 点、B 点、M 点以及输出端OUT 的波形图,并在作图纸上画出(要求各波形的时间轴对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