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邮通信电子电路实验指导书.pdf
电子电路测量实验(北邮)

北京邮电大学电子电路综合设计实验实验报告课题名称:函数信号发生器院系:电子工程学院摘要本实验的目的在于使用集成运算放大器设计一个方波—三角波—正弦波发生器。
其中,由施密特触发器组成的多谐振荡器产生方波,再经积分运算电路产生三角波。
最后,经过差分放大器,利用晶体管的非线性特性将三角波变换为正弦波。
并要求波形达到一定的幅值、频率等要求。
关键词函数信号发生器方波三角波正弦波集成运放正文一、设计任务要求1基本要求(1)信号输出频率在1~10kHz范围内连续可调,无明显失真。
(2)方波信号输出电压U opp=12V(误差≤20%),上升、下降沿小于10us,占空比范围为30%~70%。
(3)三角波信号输出电压U opp=8V(误差≤20%)。
(4)正弦波信号输出电压U opp≥1V2提高要求(1)将输出方波改为占空比可调的矩形波,占空比可挑范围为30%‐70%;(2)三种波形的输出峰峰值U opp均可在1V-10V 范围内连续可调。
3+二、实验原理及设计过程1总体思路函数信号发生器的构成方法多样。
本实验来看,可以先产生方波,由方波积分得到三角波,在由三角波经过整形得到正弦波;也可以先产生正弦波,将正弦波进行整形得到方波,在通过积分器产生三角波。
在器件使用上,可以是分立元件电路,也可以采用集成电路。
根据提供的器材和资料,选择设计由集成运算放大器和晶体管放大器构成的方波—三角波—正弦波发生电路(如下图二)。
2原理结构框图三、Multisim仿真过程及波形输出1元器件选择(1)方波—三角波发生电路(最终电路见附录)●芯片选择:对比uA741CP与LM318N的相关参数。
选择转换速度较快的LM318N作为矩形波发生电路的芯片,uA741CP作为三角波发生电路的芯片。
●稳压管选择:根据方波U opp =12V,方波幅度限制在-(U Z+U D)~+(U Z+U D),故选择稳压值为U Z =6V的稳压管。
查阅资料,在Multisim中选择1N4734A单稳压管,放置为稳压对管。
《通信电子线路》实验指导书XXXX版(简)

北方民族大学《通信电子线路》实验指导书主编校对审核北方民族大学电气信息工程学院二○一三年九月ﻬ目录实验一小信号谐振放大器的性能分析 (2)实验二LC正弦波振荡器的综合分析 (8)实验三ﻩ振幅调制与解调电路研究与综合测试 (12)实验四ﻩ频率调制与解调电路研究与综合测试 (22)实验五ﻩ锁相环的工作过程及综合分析 (29)实验一小信号谐振放大器的性能分析(综合性实验)一、实验目的1.掌握小信号谐振放大电路的组成和性能特点。
2.熟悉小信号谐振放大器的主要性能指标。
3.学会频响特性的测试。
二、实验仪器与器材1. 高频电子技术实验箱中小信号谐振放大器实验模块电路(RK -050) 2. 示波器 3. 信号源 4. 扫频仪三、小信号调谐放大器实验电路图1-1为小信号调谐放大器实验电路(R K-050)。
图中,201P 为信号输入铆孔,当做实验时,高频信号由此铆孔输入。
201TP 为输入信号测试点。
接收天线用于构成收发系统时接收发方发出的信号。
变压器21T 和电容12C 、22C 组成输入选频回路,用来选出所需要的信号。
晶体三极管21BG 用于放大信号,12R 、22R 和52R 为三极管21BG 的直流偏置电阻,用以保证晶体管工作于放大区域,且放大器工作于甲类状态。
三极管21BG 集电极接有LC 调谐回路,用来谐振于某一工作频率上。
本实验电路设计有单调谐与双调谐回路,由开关22K 控制。
当22K 断开时,为电容耦合双调谐回路,12L 、22L 、42C 和52C 组成了初级回路,32L 、42L 和92C 组成了次级回路,两回路之间由电容62C 进行耦合,调整62C 可调整其耦合度。
当开关22K 接通时,即电容62C 被短路,此时两个回路合并成单个回路,故该电路为单调谐回路。
图中12D 、22D 为变容二极管,通过改变ADVIN 的直流电压,即可改变变容二极管的电容,达到对回路的调谐。
三个二极管的并联,其目的是增大变容二极管的容量。
北京邮电大学电子电路基础实验报告

电子电路基础实验报告——晶体管β值检测电路的设计2012211117班2012210482号信通院17班01号张仁宇一、摘要:晶体管β值测量电路的功能是利用晶体管的电流分配特性,将放大倍数β值的测量转化为对晶体管电流的测量,同时实现用发光二极管显示出被测晶体管的放大倍数β值。
该电路主要由晶体管类型判别电路、β-V转换电路、晶体管放大倍数档位判断电路、显示电路、报警电路及电源电路六个基本部分组成。
首先通过LED发光二极管的亮灭实现判断三极管类型,并将β值的变化转化为电压的变化从而利用电压比较器及LED管实现β值档位(<150、150~200、200~250、>250)的判断与显示、并在β>250时通过LED管闪烁报警。
二、关键字:β值;晶体管;档位判断;闪烁报警三、实验目的1、加深对晶体管β值意义的理解2、了解掌握电压比较器的实际使用3、了解发光二极管的使用4、提高电子电路综合设计能力四、设计任务要求1、基本要求设计一个简易的晶体管放大倍数β值检测电路,该电路能够实现对放大倍数β值大小的初步测定1)电路能够测出NPN,PNP三极管的类型2)电路能将NPN晶体管的β值分别为大于250,大于200小于250,大于150小于200和小于150共四个档位进行判断3)用发光二极管指示被测三极管的放大倍数β值在哪一个档位4)在电路中可以用手动调节四个档位值得具体大小5)当β值大于250时可以光闪报警2、扩展要求1)电路能将PNP晶体管的β值分别为大于250,大于200小于250,大于150小于200和小于150共四个档位进行判断在电路中可以用手动调节四个档位值得具体大小。
2)NPN,PNP三极管β值的档位的判断可以通过手动或自动切换3)用PROTEL软件绘制该电路及其电源电路的印制电路版图。
五、设计思路与总体结构框图晶体管类型判别电路β-V转换电路放大倍数档位判断电路显示电路报警电路电源电路三极管类型判别电路的功能是利用NPN 型和PNP 型三极管的电流流向相反的特性判别晶体管的类型。
北京邮电大学电子电路实验报告

北京邮电大学电子电路实验报告实验一:函数信号发生器的设计与调测院系: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班级:2009211129姓名:班内序号:学号:指导教师:王老师课题名称:函数信号发生器的设计与调测摘要:本实验由两个电路组成,方波—三角波发生电路和三角波—正弦波变换电路。
方波—三角波发生电路采用运放组成,由自激的单线比较器产生方波,通过积分电路产生三角波,在经过差分电路可实现三角波—正弦波变换。
该电路振荡频率和幅度用电位器调节,输出方波幅度的大小有稳压管的稳压值决定;而正弦波幅度和电路的对称性也分别由两个电位器调节,以实现良好的正弦波输出图形。
关键词:方波、三角波、正弦波、频率调节、幅度调节,占空比调节设计任务要求:基本要求:a)设计一个设计制作一个可输出方波、三角波、正弦波信号的函数信号发生器。
1,输出频率能在1—10KHz范围内连续可调,无明显失真;2,方波输出电压Uopp = 12V,上升、下降沿小于10us,占空比可调范围30%—70%;3,三角波Uopp = 8V;4,正弦波Uopp≥1V。
b)用PROTEL软件绘制完整的电路原理图(SCH)设计思路:1,原理框图:2,系统的组成框图:分块电路和总体电路的设计:函数发生器是指能自动产生方波、三角波和正弦波的电压波形的电路或者仪器。
电路形式可以采用由运放及分离元件构成;也可以采用单片集成函数发生器。
根据用途不同,有产生三种或多种波形的函数发生器,本课题采用由集成运算放大器与晶体差分管放大器共同组成的方波—三角波、三角波—正弦波函数发生器的方法。
本课题中函数信号发生器电路组成如下:第一个电路是由比较器和积分器组成方波—三角波产生电路。
单限比较器输出的方波经积分器得到三角波;第二个电路是由差分放大器组成的三角波—正弦波变换电路。
差分放大器的特点:工作点稳定,输入阻抗高,抗干扰能力较强等。
特别是作为直流放大器时,可以有效地抑制零点漂移,因此可将频率很低的三角波变换成正弦波波形变换的原理是利用差分放大器的传输特性曲线的非线性。
通信电子电路实验指导书

实验一高频小信号调谐放大器实验一、实验目的1、掌握小信号调谐放大器的基本工作原理;2、掌握谐振放大器电压增益、通频带及选择性的定义、测试及计算;3、了解高频小信号放大器动态范围的测试方法;二、实验内容1、测量单调谐、双调谐小信号放大器的静态工作电2、测量单调谐、双调谐小信号放大器的增益3、测量单调谐、双调谐小信号放大器的通频带三、实验仪器1、信号源模块1块2、频率计模块1块3、2 号板1块4、双踪示波器1台5、万用表1块6、扫频仪(可选)1台四、实验原理(一)单调谐放大器小信号谐振放大器是通信机接收端的前端电路,主要用于高频小信号或微弱信号的线性放大。
其实验单元电路如图1-1所示。
该电路由晶体管Q1、选频回路T1二部分组成。
它不仅对高频小信号进行放大,而且还有一定的选频作用。
本实验中输入信号的频率f S=10.7MHz。
基极偏置电阻W3、R22、R4和射极电阻R5决定晶体管的静态工作点。
调节可变电阻W3改变基极偏置电阻将改变晶体管的静态工作点,从而可以改变放大器的增益。
表征高频小信号调谐放大器的主要性能指标有谐振频率f0,谐振电压放大倍数A v0,放大器的通频带BW及选择性(通常用矩形系数K r0.1来表示)等。
图1-1 单调谐小信号放大电路放大器各项性能指标及测量方法如下: 1、谐振频率放大器的调谐回路谐振时所对应的频率f 0称为放大器的谐振频率,对于图1-1所示电路(也是以下各项指标所对应电路),f 0的表达式为∑=LC f π210式中,L 为调谐回路电感线圈的电感量;∑C 为调谐回路的总电容,∑C 的表达式为ie oe C P C P C C 2221++=∑式中, C oe 为晶体管的输出电容;C ie 为晶体管的输入电容;P 1为初级线圈抽头系数;P 2为次级线圈抽头系数。
谐振频率f 0的测量方法是:用扫频仪作为测量仪器,测出电路的幅频特性曲线,调变压器T 的磁芯,使电压谐振曲线的峰值出现在规定的谐振频率点f 0。
通信(电子)电路上机实验指导书(第二版)1

R3 1 50
L5 2 551nh 1
Q1
1 L3 158n C2 1.6n C4 260p R2 50
Q2N2222 L1 1mh 2 C1 30u
0
V2 VOFF = 0 VAMPL = 2.5 FREQ = 10meg
0
0
C5 100p
C6 700p
C7 762p 2
Z equ
图 1-9 等效原理图 在 PSpice 中对图 1-8 三极管基极加入信号源, 设置频率 f = 10MHz , 对于 Vs 的选取值应使三极管工作于临界状态,通过仿真观察三极管集电极输出电流波 形,大致确定其 Vs ,这里选取 Vs = 2.5V 电源内阻 Z s = 50Ω ,对于电流取出 Ii 中的 基频成分 I [1] 则仿真后得到基极电压和电流波形为图 1-10、图 1-11 所示。
(VCC − Vces )
2 RP Rp
2
≥ 1.5W
2
(12 − 1) ≤
3
≈ 40Ω
在本实验中选取 Rp = 30Ω ,并联谐振电路如下图 1-4 所示。 IS
C
L
Rp
3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通信工程学院
图 1-4 并联谐振电路 对于并联谐振回路有:
ωL =
Q=
1 ωC Rp
其中 ω = 10MHz
图 1-12 输入端匹配网络原理图 其中实现条件为:
2 Re < RL (1 + Qe1 ),
7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通信工程学院
各个元件转换表达式为: R X C1 = − e − X C0 Qe1
X C2 = − RL XL =
通信电子线路实验指导书(8个实验)

目录第一章高频IV型实验系统介绍 (1)一、高频IV型实验系统概述 (1)二、实验箱箱体结构 (1)三、箱体各组成部分说明 (2)四、高频模块介绍及实验说明 (4)五、高频电路实验要求 (4)第二章高频电路实验部分 (6)实验一单调谐回路谐振放大器 (6)实验二高频功率放大器 (10)实验三正弦波振荡器 (15)实验四振幅调制器 (21)实验五变容二极管调频器与相位鉴频器实验 (26)实验六混频器实验 (35)实验七检波器实验 (40)实验八调频发射、接收系统实验 (46)第一章 高频IV 型实验系统介绍一、高频IV 型实验系统概述本系统由实验箱体和外接实验模块两部分组成,其中外接模块采用插拔式结构设计,便于功能的扩展。
箱体上带有一个最高频率1MHz 的低频信号源、最高频率10MHz 的高频信号源、语音与麦克风模块和电源引出端,可进行部分数字电路和模拟电路实验。
而插上选配的高频模块,则可进行相应的高频实验。
二、实验箱箱体结构箱体平面结构如图1所示,主要由以下几部分组成:● 扬声器● 高频信号源、低频信号源区 ● 电源输出区扬声器 麦克风电源输出低频信号源外接实验模块高频信号源模块电源座图1 GP-IV 实验箱平面布局图●外接实验模块区●实验模块电源座区三、箱体各组成部分说明1.电源输出区电源接通时,电源输出区电源指示灯亮2.扬声器和麦克风其输入输出为汉字标示3.直流电压输出区:系统的电源为220V交流输入,5路直流输出:±5V/2A,±12V/0.5A,-8V/0.5A。
在本区内设有这5组直流电压的输出接口,以方便使用。
4.高频信号源、低频信号源高低频信号源均采用DDS芯片输出正弦波、三角波、方波三种波形的信号,峰峰值最大可达6V,同时幅值、偏移可调。
1).操作:●频率设置键“MENU”:第一次按下此键,数码管第一位开始闪烁,即进入了“频率设置”状态,此时功能键“NEXT”、“ADD”有效;第二次按下此键,退出“频率设置”状态,功能键“NEXT”“ADD”无效。
《通信电子线路》实验指导书

《通信电⼦线路》实验指导书实验⼀、⾼频⼩信号放⼤器实验⼀、实验⽬的1、了解谐振回路的幅频特性分析——通频带与选择性。
2、了解信号源内阻及负载对谐振回路的影响,并掌握频带的展宽。
3、掌握放⼤器的动态范围及其测试⽅法。
⼆、主要实验仪器与设备1、⾼频电⼦线路综合实验箱(TKGP系列);2、扫频仪;3、⾼频信号发⽣器;4、双踪⽰波器。
三、实验原理1、⼩信号调谐放⼤器基本原理⾼频⼩信号放⼤器电路是构成⽆线电设备的主要电路,它的作⽤是⼤信道中的⾼频⼩信号。
为使放⼤信号不失真,放⼤器必须⼯作在线性范围内,例如⽆线电接收机中的⾼放电路,都是典型的⾼频窄带⼩信号放⼤电路。
窄带放⼤电路中,被放⼤信号的频带宽度⼩于或远⼩于它的中⼼频率。
如在调幅接收机的中放电路中,带宽为9KHz,中⼼频率为465KHz,相对带宽Δf/f0约为百分之⼏。
因此,⾼频⼩信号放⼤电路的基本类型是选频放⼤电路,选频放⼤电路以选频器作为线性放⼤器的负载,或作为放⼤器与负载之间的匹配器。
它主要由放⼤器与选频回路两部分构成。
⽤于放⼤的有源器件可以是半导体三极管,也可以是场效应管,电⼦管或者是集成运算放⼤器。
⽤于调谐的选频器件可以是LC谐振回路,也可以是晶体滤波器,陶瓷滤波器,LC集中滤波器,声表⾯波滤波器等。
本实验⽤三极管作为放⼤器件,LC 谐振回路作为选频器。
在分析时,主要⽤如下参数衡量电路的技术指标:中⼼频率、增益、噪声系数、灵敏度、通频带与选择性。
单调谐放⼤电路⼀般采⽤LC回路作为选频器的放⼤电路,它只有⼀个LC回路,调谐在⼀个频率上,并通过变压器耦合输出,图1-1为该电路原理图。
1f中⼼频率为f0+带宽为Δf=f2-f1图1-1、单调谐放⼤电路为了改善调谐电路的频率特性,通常采⽤双调谐放⼤电路,其电路如图1-2所⽰。
双调谐放⼤电路是由两个彼此耦合的单调谐放⼤回路所组成。
它们的谐振频率应调在同⼀个中⼼频率上。
两种常见的耦合回路是:1)两个单调谐回路通过互感M耦合,如图1-2(a)所⽰,称为互感耦合双调谐振回路;2)两个单调谐回路通过电容耦合,如图1-2(b)所⽰,称为电容耦合双调谐回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通信电子电路实验指导书
电路实验中心
2016 年 4 月
目录
实验1单调谐回路谐振放大器 (2)
实验2双调谐回路谐振放大器 (8)
实验3集成乘法器幅度调制电路 (15)
实验4振幅解调器(包络检波) (23)
实验5振幅解调器(同步检波) (28)
附录高频信号发生器使用简介 (32)
实验1单调谐回路谐振放大器
—、实验准备
1.本实验时应具备的知识点
(1)放大器静态工作点
(2)LC并联谐振回路
(3)单调谐放大器幅频特性
2.本实验时所用到的仪器
(1)①号实验板《小信号调谐放大器电路》板
(2)⑤号实验板《元件库》板及库元件。
注意:元件库板与库元件一一对应,实验结束后,请对应放好,便于实验后
检查。
(3)双踪示波器(模拟)
(4)电源
(5)高频信号发生器
(6)万用表
二、实验目的
1.熟悉电子元器件和高频电子线路实验系统;
2.掌握单调谐回路谐振放大器的基本工作原理;
3. 熟悉放大器静态工作点的测量方法;
4.熟悉放大器静态工作点和集电极负载对单调谐放大器幅频特性(包括电压增益、通频带、Q值)的影响;
5.掌握测量放大器幅频特性的方法。
三、实验内容
1.用万用表测量晶体管各点(对地)电压VB、VE、VC,并计算放大器静态工作点;
2.用示波器测量单调谐放大器的幅频特性;
3.用示波器观察静态工作点对单调谐放大器幅频特性的影响;
4.用示波器观察集电极负载对单调谐放大器幅频特性的影响。
四、基本原理
1.单调谐回路谐振放大器原理
小信号谐振放大器是通信接收机的前端电路,主要用于高频小信号或微弱信号的线性
放大和选频。
单调谐回路谐振放大器原理电路如图1-1所示。
图中,R B1、R B2、R E 用以保证晶
体管工作于放大区域,从而放大器工作于甲类。
C E 是R E 的旁路电容,C B 、C C 是输入、输出耦
合电容,L 、C 是谐振回路,R C 是集电极(交流)电阻,它决定了回路Q 值、带宽。
为了减轻
晶体管集电极电阻对回路Q 值的影响,采用了部分回路接入方式。
Ec
Cc
Rc
L
OUT
Rb1
C
Cb
IN
Q
Rb2
Re
Ce
图1-1 单调谐回路放大器原理电路
3
通信电子电路实验指导书
1L 0 1 +1 2V1 1R 9
1C 0 2
1C 0 8
1K0 2
1W 0 1
1T 0 1
1R 3 1C 2
1C 0 4
1R 1
1R 6
1T P01
1C 0 6
1Q0 2 1
90 18
1P01
1R 1 0
1C 0 1
1Q0 1
90 18
输入
1R 2
1R 8
1K
1R 4
1C 0 3
1D0 1
L E D
1T P02 1
1C 0 7 1P02
输出
GND1
1
图 1-2 实验电路图 (此图为典型原理图,图中标号与所用电路标号不一致)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