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版)毒物毒品案例分析

合集下载

禁毒教学案例

禁毒教学案例

禁毒教学案例毒品问题一直是困扰社会的严重问题,尤其是对青少年的影响更为严重。

因此,禁毒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为了有效开展禁毒教学工作,我们需要设计一些生动有趣的案例,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强他们对禁毒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下面,我们就来分享一些禁毒教学案例,希望能对您的教学工作有所帮助。

案例一,小明的选择。

小明是一个乖巧懂事的学生,但他的同学张三却是一个吸毒的人。

小明在得知张三吸毒的事情后,面临着一个选择,是选择继续和张三交往,还是勇敢地远离他并向老师或家长寻求帮助?请学生们以小明的角度写一篇文章,描述小明面临的困境和他的选择,以及选择的原因和结果。

通过这个案例,学生可以深刻理解吸毒的危害,明白正确的选择对自己的影响。

案例二,真假毒品鉴别。

在这个案例中,老师可以准备一些看似毒品的物品,让学生们通过观察、嗅闻等方式来判断这些物品是否是真正的毒品。

通过这个案例,学生们可以学会如何鉴别毒品,增强他们对毒品的警惕性和辨别能力。

案例三,禁毒漫画创作。

让学生们以小组形式创作一幅禁毒漫画,漫画内容可以围绕着“拒绝毒品,远离毒品”展开。

学生们可以通过漫画的形式表达对毒品的态度和看法,同时也可以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通过这个案例,学生们可以通过自己的方式来表达对毒品的拒绝和抵制,增强他们对禁毒的认识和态度。

案例四,禁毒知识竞赛。

组织一场禁毒知识竞赛,让学生们在竞赛中检验自己对禁毒知识的掌握程度。

竞赛题目可以涵盖毒品的种类、危害、预防方法等方面的知识,既能增强学生对禁毒知识的学习兴趣,又能检验学生对禁毒知识的掌握程度。

通过以上这些案例,我们可以更好地开展禁毒教学工作,增强学生对禁毒知识的认识和理解。

希望各位老师在教学中能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更多生动有趣的禁毒教学案例,让禁毒教育工作更加有效,让学生们远离毒品,健康成长。

毒品少年案例分析报告范文

毒品少年案例分析报告范文

毒品少年案例分析报告范文一、案例背景本案例涉及一名16岁的少年,名为小明(化名),因家庭环境和个人心理因素,不幸陷入毒品的泥潭。

小明的父母长期在外工作,缺乏家庭的温暖和关爱,加之学校教育和同伴影响的缺失,导致小明在青春期的迷茫和冲动中,被不良群体所吸引,最终走上了吸毒的道路。

二、案例概述小明在初中时期,由于缺乏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加之受到周围不良群体的影响,开始接触并尝试吸毒。

起初,小明只是偶尔尝试,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毒品对其产生了依赖,逐渐演变成无法自控的吸毒行为。

这一行为不仅严重影响了小明的身心健康,也对其学业和人际关系造成了极大的破坏。

三、问题分析1. 家庭因素:小明的父母长期在外工作,缺乏对小明的关爱和教育,使得小明在成长过程中缺乏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2. 心理因素:青春期的小明内心迷茫,对自我认同和未来方向感到困惑,这使得他更容易受到外界不良因素的影响。

3. 社会环境:小明所处的社会环境中存在吸毒的不良群体,这些群体通过各种手段诱导小明吸毒,加剧了小明的吸毒行为。

4. 教育缺失:学校在毒品预防教育方面存在不足,未能及时发现并干预小明的吸毒行为,导致问题逐渐恶化。

四、干预措施1. 家庭干预:小明的父母需要认识到家庭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加强与小明的沟通和交流,给予更多的关爱和支持。

2. 心理干预:专业心理咨询师对小明进行心理辅导,帮助其建立正确的自我认知,解决内心的困惑和冲突。

3. 社会支持:社区和学校应加强对青少年的毒品预防教育,提高青少年对毒品危害的认识,同时为吸毒青少年提供专业的戒毒服务和支持。

4. 法律教育:加强对青少年的法律教育,使其认识到吸毒行为的违法性和严重后果,增强法律意识。

五、案例反思小明的案例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提醒我们在青少年成长过程中,家庭、学校和社会都承担着重要的责任。

家庭应给予孩子足够的关爱和正确的价值观教育;学校要加强毒品预防教育,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社会要为青少年营造一个健康的成长环境,防止不良群体的影响。

毒物毒品案例分析

毒物毒品案例分析

氢氰酸
无色液体,沸点 26.50C ,极易 挥发,其蒸气剧毒
中毒症状
在大量摄入氰化物的10~60 秒内,常发出尖叫声,突然 昏倒,呼吸困难,全身痉挛, 2~3分钟后呼吸停止,继而心 跳停止而死亡。
一、毒鼠强(Tetramine)
又名424,化学名为四次甲 基二砜四胺,为白色粉末,无味。
沙林(sarin)(化学名甲氟磷 酸异丙酯,美军代号GB)是重要 的军用神经性毒剂。几乎无味,挥 发性高
四、有机磷杀虫剂

是一类含磷的有机化合物,
大多数为浅黄色或黄棕色液体,
具有蒜臭味
有机磷杀虫剂中毒症状:
口吐白沫、大汗淋漓、痉挛、 肌肉震颤、高热、瞳孔缩小、呼吸 困难、肺水肿等
中毒急救:
常见毒物急性中毒最佳取材部位表
氰化物
亚硝酸盐
砷化物 安眠药 生物碱 有机磷 磷化锌 毒鼠强
氟乙酰胺
长效鼠药
乙醇 CO
吗啡
有毒气体
胃内容
+++ +++

+++ ++

++
尿


++
胆汁
+++

+++
++
+++
+++
+++
++
++

+一++ 般情++况下,++ 所有案件必须采取
+胃++及胃+内容物++、 血、+ 肝、++尿、肾
1、清除毒物; 2、洗胃,导泻; 3、解毒药
(1)胆碱酯酶复活药如解磷定、氯磷定等
(2)阿托品
另外主要还有三种: 有机氯杀虫剂 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 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

呋喃丹 涕灭威

叶蝉散 灭多威(万灵)

大学生毒蘑菇案例分析

大学生毒蘑菇案例分析

大学生毒蘑菇案例分析
大学生毒蘑菇案例是一起涉及到毒品使用和贩卖的案件。

该案发生于2016年,当时四川一位大学生在校内贩卖毒蘑菇,其中多名同学因食用后出现严重中毒症状。

经过警方调查,该大学生是通过网络购买毒蘑菇,并在校内将其贩卖给其他同学。

毒蘑菇是指一些富含毒性的蘑菇,如果食用不当可能会导致严重的中毒症状,甚至危及生命。

此次案件中,大学生的毒蘑菇引起了多名同学中毒,这一行为是极其危险和不负责任的。

警方针对此案进行了严肃处理,该大学生最终被判刑,并同时要求其向中毒同学进行赔偿。

该案件也引起了公众对于校园贩毒问题的重视和关注。

这起案件提醒人们,毒品危害极大,任何人都不应该尝试使用和贩卖毒品。

校园中应该加强毒品教育和监管,发现和制止毒品的传播。

同时,也提醒学生要自觉拒绝毒品,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小学生吸毒案例

小学生吸毒案例

小学生吸毒案例
小明,一个十岁的小学生,因为好奇尝试了同学家中留下的一些药片。

他并不
知道这些药片是毒品,只是觉得好奇想尝试一下。

结果,他因为吸食毒品而导致严重中毒,差点丧命。

这个案例让我们看到,小学生因为好奇心而尝试毒品的情况时有发生。

小芳,一个八岁的小学生,因为和家庭环境不和谐,感到孤独和无助,于是开
始接触毒品。

她觉得毒品可以帮助她忘记烦恼,让她感到快乐。

然而,毒品并没有解决她的问题,反而让她陷入了更深的困境。

这个案例告诉我们,小学生因为心理问题而接触毒品的情况也时有发生。

以上这些案例告诉我们,小学生吸毒的原因各种各样,但无论是出于好奇还是
心理问题,吸毒都会给他们的健康和未来造成严重的伤害。

所以,我们应该如何预防和应对小学生吸毒呢?
首先,家长要加强对孩子的监督和教育,让他们了解毒品的危害性,树立正确
的价值观。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课堂,家长的言传身教对孩子的影响非常大。

其次,学校应该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让他们能够正确应对生活中的困难和压力。

再次,社会应该加强对毒品的打击力度,净化社会环境,让孩子们远离毒品的诱惑。

总之,小学生吸毒案例时有发生,我们要引起足够重视。

只有家庭、学校和社
会共同努力,才能有效预防和应对小学生吸毒问题。

希望每一个孩子都能健康快乐地成长,远离毒品的危害。

毒物毒品案例分析(学生版)

毒物毒品案例分析(学生版)

2.乙醇(ethanol)

又名酒精,是无色、透明、易 燃、易挥发的有芳香气味的液体。
中毒症状



第一期:兴奋期,乙醇浓度 一般为10~100mg乙醇/100ml血 第二期:共济失调期,乙醇浓度为 150~300mg乙醇/100ml血
第三期:昏迷期,乙醇浓度为 350~400mg乙醇/100ml血 当400~500mg乙醇/100ml血可致死亡
2、VitK1特效解救药;
3、氢化可的松、VitC、输血等。
毒物的基础知识
6、毒物的种类 根据毒理作用分类: (1)腐蚀毒。如强酸、强碱 (2)实质毒。如砷化物、汞化物 (3)酶系毒。如有机磷农药 (4)血液毒。如一氧化碳 (5)神经毒。如安眠药

根据毒物的来源和用途分类: (1)工业类毒物。如甲醇 (2)药物类毒物。如安眠药 (3)植物类和动物类毒物。如夹竹桃、 河豚、毒蛇等 (4)农药类毒物。如敌敌畏 (5)军用化学毒剂。如 芥子气、沙林
3.按《刑法》中毒品的概念分类 ①麻醉药品。它包括鸦片类、可卡因类、 大麻类、合成麻醉药类等 ②精神药品。如安眠镇静药、安非他明 (苯丙胺)、安眠酮等

(三)毒品的主要产区



1、“金三角”地区 2、“金新月”地区 3、“银三角”地区

三、军用化学毒剂
芥子气(mustard
gas)(化学 名二氯二乙硫醚,代号HD)是重 要的军用糜烂性毒剂。呈微黄色 或无色的油状液体,有大蒜气味, 挥发度较低。

沙林(sarin)(化学名甲氟磷 酸异丙酯,美军代号GB)是重要 的军用神经性毒剂。几乎无味,挥 发性高
四、有机磷杀虫剂

是一类含磷的有机化合物, 大多数为浅黄色或黄棕色液体, 具有蒜臭味

毒害学生案件分析报告

毒害学生案件分析报告

毒害学生案件分析报告近年来,校园安全问题日益受到社会关注,其中毒害学生案件因其严重性和恶劣影响而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

本报告旨在对近期发生的毒害学生案件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其背后的原因、影响及预防措施。

首先,从案件发生情况来看,毒害学生案件多发生在中小学校园内,涉及的毒物包括但不限于有毒化学品、过期食品等。

这些案件不仅对学生的身体健康造成严重伤害,同时也对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深远影响。

受害者可能会出现长期的心理创伤,如恐惧、焦虑和抑郁等。

其次,分析案件背后的原因,可以发现多方面的因素。

一方面,校园安全管理存在漏洞,如化学品管理不严、食品安全监管不到位等,为不法分子提供了可乘之机。

另一方面,部分学生缺乏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容易成为侵害对象。

此外,家庭、学校和社会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关注不足,也是导致此类案件发生的原因之一。

案件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首先,受害者及其家庭承受着巨大的精神和经济压力。

其次,校园安全事件频发,严重影响了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和社会的稳定。

最后,此类事件的曝光,也引发了公众对校园安全的担忧,对教育部门的信任度下降。

针对毒害学生案件,预防措施至关重要。

首先,学校应加强安全管理,严格化学品和食品的监管,确保校园环境的安全。

其次,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提高他们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同时,家庭和学校应加强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关注,及时发现并解决他们的心理问题。

此外,社会也应提供更多的支持和资源,帮助受害者及其家庭度过难关。

综上所述,毒害学生案件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共同努力,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此类事件的发生。

通过加强安全管理、提高安全意识、关注心理健康等措施,我们可以为学生创造一个更加安全和健康的学习环境。

毒品犯罪典型案例分析

毒品犯罪典型案例分析

毒品犯罪典型案例分析毒品犯罪典型案例分析01李某某贩卖、运输毒品案——贩卖、运输毒品数量巨⼤,且系累犯和毒品再犯,罪⾏极其严重(⼀)基本案情被告⼈李某某,男,汉族,1968年x⽉x⽇出⽣,⽆业。

1996年8⽉26⽇因犯盗窃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五年;2004年3⽉21⽇因犯贩卖毒品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五年,剥夺政治权利五年,并处没收财产⼈民币五万元,2012年6⽉20⽇刑满释放。

2014年4⽉和5⽉,被告⼈李某某电话联系孙某某(同案被告⼈,已判刑)后,先后2次指使李某甲(同案被告⼈,已判刑)到⼴东省惠东县,从孙某某处分别购买1 000克甲基苯丙胺(冰毒)和1 000克氯胺酮(俗称“K粉”)后运回湖南省益阳市,由李某某贩卖。

同年5⽉22⽇,李某某电话联系孙某某后,于次⽇与李某甲携带购毒款到达惠东县。

经孙某某介绍,李某某向他⼈购得氯胺酮3 000克及甲基苯丙胺5 000克。

24⽇5时许,李某某与李某甲携带毒品乘车回到益阳市,李某某将部分毒品放在某公司楼上。

6时30分许,李某某携带毒品到益阳市龙洲路⼀餐馆与他⼈见⾯时被抓获,公安⼈员当场从李某某处查获甲基苯丙胺105.9克、氯胺酮1 580.4克。

当⽇13时许,公安⼈员在上述203室内查获甲基苯丙胺4960.8克、氯胺酮2030.2克。

综上,李某某运输、贩卖甲基苯丙胺共计6066.7克、氯胺酮共计4610.6克。

(⼆)裁判结果本案由湖南省益阳市中级⼈民法院⼀审,湖南省⾼级⼈民法院⼆审。

最⾼⼈民法院对本案进⾏了死刑复核。

法院认为,被告⼈李某某明知甲基苯丙胺、氯胺酮是毒品,⽽伙同他⼈贩卖、运输,其⾏为已构成贩卖、运输毒品罪。

在贩卖、运输毒品共同犯罪中,李某某提供全部购毒款,联系毒品上家或者直接向上家购买毒品,亲⾃或者指使同案被告⼈李某甲到⼴东省惠东县接取毒品,并负责保管、销售毒品,起主要作⽤,系主犯,应当按照其所指挥和参与的全部犯罪处罚。

李某某多次贩卖、运输毒品,数量巨⼤,社会危害⼤,罪⾏极其严重,且其曾因犯贩卖毒品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在刑罚执⾏完毕后五年内⼜犯贩卖、运输毒品罪,系累犯和毒品再犯,应依法从重处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汞及汞化物

金属汞是银白色液体,口服不 会中毒,但皮下或静脉注射有毒, 汞蒸气经呼吸道吸入对人体有剧毒。 汞化物几乎都有毒,常见的汞化物 主要为升汞和甘汞
(三)铊及铊化物
铊为银白色柔软金属,属高毒类,
具有蓄积性 硫酸铊、硝酸铊等为白色粉末或结 晶,可作杀虫剂和杀鼠剂
中毒症状

下肢麻木或疼痛,手足颤动, 站立或走路不稳,腰痛、头痛、肌 肉痛,脱发等
三氧化二砷(砒霜,信石,白砒)

无味、无嗅的白色粉末
中毒症状:

胃肠型较多见。有烧灼感,口 渴,剧烈腹痛,上吐下泻,体温血 压下降,最后因循环衰竭休克而死。
中毒急救:



1、服生鸡蛋清,催吐、洗胃; 2、肌肉注射5%二巯基丙磺酸钠解毒; 3、输液以纠正脱水,维持水盐代谢平衡; 4、升压、镇痛等。

三、军用化学毒剂
化学武器:

在战争或 武装冲突中使 用化学物质攻 击敌方的一种 武器。
芥子气(mustard
gas)(化学名 二氯二乙硫醚,代号HD)是重要 的军用糜烂性毒剂。呈微黄色或无 色的油状液体,有大蒜气味,挥发 度较低。
四、有机磷杀虫剂

是一类含磷的有机化合物, 大多数为浅黄色或黄棕色液体, 具有蒜臭味

(二)吩噻嗪类镇静药
氯丙嗪 氟奋乃静
盐酸氯丙嗪 (冬眠灵)
异丙嗪
奋乃静 三氟拉嗪
盐酸异丙嗪 (菲那根)
(三)

苯二氮卓类安定药
安定(地西泮) 三唑仑(海乐神) 阿普唑仑(佳静安定、佳乐安定) 咪达唑仑 艾司唑仑(舒乐安定) 利眠宁 硝基安定(硝西泮)
六、金属毒物
(一)砷及砷化物
氢氰酸

无色液体,沸点 26.5 C ,极易 挥发,其蒸气剧毒
0
中毒症状

在大量摄入氰化物的10~60 秒内,常发出尖叫声,突然 昏倒,呼吸困难,全身痉挛, 2~3分钟后呼吸停止,继而心 跳停止而死亡。
急救:



1、洗胃:5%硫代硫酸钠 2、“亚硝酸钠—硫代硫酸钠”闻法 (1)闻亚硝酸异戊酯 (2)缓慢静注亚硝酸钠0.3g (3)静注硫代硫酸钠 3、注射葡萄糖和维生素c作为 辅助解毒剂
有机氯杀虫剂 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 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



呋喃丹 叶蝉散 滴灭威
西维因 灭多威(万灵) 克百威
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 丙烯菊酯 氯氰菊酯 溴氰菊酯 胺菊酯

氰戊菊酯
五、安眠镇静药



巴比妥类安眠药 吩噻嗪类镇静药 苯二氮卓类安定药
(一)巴比妥类安眠药
1863年,阿道夫· 贝耶尔,巴比妥酸 1904年,埃米尔· 菲舍尔 约瑟夫· 梅林 冯· 巴比妥(维罗那、佛罗那) 苯巴比妥(鲁米那)
七、亚硝酸盐

亚硝酸盐主要是指亚硝酸钠 和亚硝酸钾,是一种白色或黄白色 的结晶或粉末。
中毒症状

首先表现为头晕、恶心、呕吐, 然后口唇青紫、头昏、头痛、思睡、 全身无力,最后(重症)昏迷、抽搐、 口吐白沫、呼吸困难,因缺氧窒息而 死亡。
中毒急救




1、催吐 2、吸氧、洗胃 3、导泻、输液 4、美蓝小剂量口服或注射(1~2毫克/公 斤体重)+25-50%葡萄糖20ml 5、大剂量维生素C 美蓝、维生素C、葡萄糖三者合用效果好
一、毒鼠强(Tetramine)

又名424,化学名为四次甲 基二砜四胺,为白色粉末,无味。

2003年,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 检察院作出司法解释,制造买卖运输 储存毒鼠强构成犯罪,要依据《刑法 》判刑

非法制造,买卖,运输,储存毒鼠 强等剧毒化学品原粉原液、制剂50克以 上,饵料2千克以上的构成非法制造买 卖运输储存危险物质罪,判处三年以上 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数量达500克以上 或者20千克以上的,判处十年以上有期 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中毒症状:
口吐白沫、抽搐(强直性或 阵发性抽搐),类似癫痫发作

中毒急救:
1、催吐、洗胃; 2、导泻; 3、肌肉注射二巯基丙磺酸钠; 4、注射苯巴比妥钠。

毒物的基础知识
1、毒物的概念
毒物的基础知识
1、毒物的概念 a.毒物被人体吸收

在一定条件下,经生物体吸收 后,引起生物机体功能性或器质性 损害,甚至危及生命造成死亡的物 质。 b.毒物这个概念是相对的
八、挥发性毒物
1.甲醇(methanol) 又名本酒精或木醇,为易燃、 易挥发的无色液体,有时因不纯而 带黄色。

中毒症状

头痛、呼吸困难、面色苍白、大 量出汗、肌无力、眼球疼痛、视网 膜水肿、视力下降、视物模糊、甚 至失明
[中毒急救]




1.催吐,1%碳酸氢钠液洗胃,硫酸镁导泻; 2.口服碳酸氢钠1克或静脉注射2%—5%碳酸 氢钠100~250毫升; 3.视力障碍:静脉滴注甘露醇和静脉注射地 塞米松; 4.血液透析。
中毒急救
1、对大多数醉酒者,注意保持体温; 2、洗胃; 3、肌注氯丙嗪12.5~25毫克; 4、肌注苯甲酸钠咖啡因0.5克; 5、静脉补液、升压、促醒等。

九、一氧化碳(CO)
(Carbon monoxide)

CO是无色、无臭、无刺激性 的有毒可燃气体,在空气中燃烧呈 蓝色火焰,与空气混合到一定的浓 度要爆炸。

《关于办理摇头丸、氯胺酮等毒品违法 犯罪案件适用法律有关问题的意见》
名 称 数量(摇头丸以每颗0.3克计算) 100克以上(即约334颗以上) 15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 期徒刑直至死刑 贩卖K粉 贩卖摇头丸 500克以上 20克以上~不满100克(即约67颗 以上到约334颗以下) 50克以上~不满500克 不满20克(即约67颗以下) 3年以下有期徒刑 贩卖K粉 50克不满 七年以上15年以下有期徒 刑 刑 期 贩卖摇头丸
贩卖K粉 贩卖摇头丸
(二)毒品的种类


1.按来源分类 ① 天然毒品。主要包括鸦片、大麻、可 卡因、麦司卡林(仙人掌碱)等 ②合成毒品。如苯丙胺类、苯环己哌啶 (PCP)、麦角酰二乙胺(LSD)、安眠镇 静药等




2.按药理作用分类 ① 中枢神经抑制剂。主要有鸦片类、安眠镇静 药等 ②中枢神经兴奋剂。主要有苯丙胺类、可卡因、 咖啡因等 ③致幻剂。如大麻、致幻蘑菇、麦角酰二乙胺、 仙人掌碱(麦司卡林)、苯环已哌啶等
c.毒物、药物、食物之间 没有严格的界线
毒物的基础知识
2、毒物进入机体的主要途径

(1)消化道 (2)呼吸道 (3)皮肤黏膜 (4)注射
毒物的基础知识
3、毒物在体内的代谢、排泄
(1)代谢:
肝脏 (2)排泄: 肾脏(主要)
毒物的基础知识


4、检材的采取
可供分析的检材 (1)中毒者吃剩的食物、饮料及怀疑有毒 的粮食、蔬菜、调料、饮水等 (2)中毒者服用的药物和煎药剩下的药渣 (3)现场上可疑的物品、纸片、注射器、 破碎的小瓶或器皿等 (4)中毒者的呕吐物、排泄物、洗胃液 (5)中毒尸体的胃及胃内容物、血液、尿、 肝肾、肺、脑等脏器以及毛发、指甲、骨骼 等
毒物毒品 案例分析
姚 利
毒物: 1、急性杀鼠剂:毒鼠强 2、慢性杀鼠剂:溴敌隆等 3、军用毒剂:芥子气 4、杀虫剂:有机磷杀虫剂等 5、安眠药:安定等 6、砒霜 7、亚硝酸盐 8、甲醇、乙醇、一氧化碳 毒品:吗啡、海洛因、冰毒、“摇头丸”、氯胺 酮等
氰化钾、氰化钠

白色不透明具有杏仁味的块状或 粉末状固体,易溶于水,能溶于醇 及甘油,在潮湿的空气中露置会起 化学反应

十、毒品
1987年11月28日,国务院发布《麻醉药品管理办法》 1988年12月28日,《精神药品管理办法》 (一)毒品的概念 1990年12月28日,第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 根据《刑法》第357条的规定: 第十七次会议通过了《关于禁毒的决定》 1995年1月12日,国务院公布《强制戒毒办法》 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 1997年3月14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 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 在修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新《刑法》中, 在第六章第七节有专门的说明 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它能够使人 2005年11月1日施行《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办法》 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2008年6月1日施行《禁毒法》


常见毒物急性中毒最佳取材部位表
胃内容 血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尿

++
胆汁
氰化物
亚硝酸盐
+++
+++ +++ +++ +++ +++ +++ +++ +++
如贩毒案件,根据刑法第347条第一款, 贩卖鸦片1千克以上,海洛因、甲基苯 丙胺50克以上或其他毒品数量大的, 可判处15年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死 刑,并处没收财产; 贩毒量少的,贩卖鸦片不满200克,海 洛因、甲基苯丙胺不满10克或其他少 量毒品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 役或管制,并处罚金。
砷化物 安眠药 生物碱
有机磷
磷化锌 毒鼠强
氟乙酰胺
长效鼠药
乙醇 CO
+++
++ (×) (×) (×)
++
+++ +++ + ++
++
++ + ++
++
++ ++ +++ ++ +++
吗啡
有毒气体
毒物的基础知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