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品预防教育教案课程.doc

合集下载

远离毒品教案(精选五篇)

远离毒品教案(精选五篇)

远离毒品教案(精选五篇)第一篇:远离毒品教案健康教育课题:《毒品》迁安镇丁官营中学王立民【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了解什么是毒品?毒品的种类以及对个人、对家庭、对社会的危害。

2、懂得一些自我保护的常识和远离毒品的方法,自觉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教学重点】懂得毒品的危害,如何远离毒品、珍爱生命。

【教学难点】提高学生拒绝毒品、远离毒品的心理防御能力和自觉性。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时数】 1课时【教学方法】置疑导学、自主探究【教学过程】一、导入课题:图片欣赏导入。

1、让同学们欣赏几张图片。

(课件展示)2、师生谈话:导:同学们,知道这是什么花吗?罂粟花的果实可以做什么?引出新课:毒品。

二、展示有关毒品的图片和文字,了解有关毒品的一些常识。

课件展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找学生朗读。

1、了解什么是毒品?毒品的种类以及对个人、对家庭、对社会的危害。

2、懂得一些自我保护的常识和远离毒品的方法,自觉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一)、学习什么是毒品?教师出示关于毒品有个传说。

(课件展示)找一位同学给大家读一下。

毒品传说:据说从前有一只生活在水井边的小白鼠,不满自己弱小的命运,先后求仙人把它变成了凶悍的猫、威武的狮子和勇敢的猎人。

但它还是不满足,就又变成了母仪天下的皇后。

有一天,当它路过曾经生活的水井时,却掉进井里淹死了。

仙人为了让世人永远记住这只贪婪的小白鼠,便在水井边种了一种奇怪的植物,开出一种妖艳的花朵,叫罂粟花。

从罂粟花中提取的一种白色浆汁,就称为“鸦片”。

鸦片就是实实在在的毒品。

教师提问:什么是毒品呢?学生看教材回答。

教师:回答得非常好,让我们看一看我国刑法是是怎样规定的呢?根据我国《刑法》第357条的规定: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它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二)、介绍常见毒品介绍几种毒品。

(课件展示)出示毒品图片。

找学生读。

1、鸦片俗称“大烟”、、“烟土”等,来自于鸦片罂粟。

毒品预防教育课教案

毒品预防教育课教案

毒品预防教育课教案【教案名称】:毒品预防教育课教案【教案简介】:本教案旨在通过毒品预防教育课的开展,匡助学生认识毒品的危害,增强他们对毒品的警惕性,提高他们拒绝毒品的能力,从而有效预防学生接触和滥用毒品的风险。

本教案适合于中小学各年级的学生,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和活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增强他们的自我保护意识,培养他们健康、积极的生活方式。

【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毒品的定义、分类、危害和常见的毒品,掌握毒品预防知识。

2.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增强他们对毒品的警惕性和自我保护意识。

3. 能力目标:提高学生辨别毒品的能力,培养他们拒绝毒品的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

【教学内容】:1. 了解毒品的定义和分类:a. 通过讲解和讨论,引导学生了解毒品的定义和分类。

b. 利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料展示不同种类的毒品,让学生对毒品有直观的认识。

2. 掌握毒品的危害:a. 介绍毒品对个人身体、心理和社会的危害,引起学生对毒品的警惕性。

b.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深入了解毒品对个人和家庭的破坏性影响。

3. 认识常见的毒品:a. 介绍常见的毒品种类,如大麻、海洛因、冰毒等,让学生了解它们的特点和危害。

b. 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角色扮演等方式,深入了解毒品的使用场景和手段。

4. 毒品预防知识:a. 传授学生毒品预防的基本知识,如如何拒绝毒品、寻求匡助等。

b. 利用互动游戏、小组讨论等形式,让学生掌握有效的拒绝毒品策略。

5. 培养自我保护意识:a. 引导学生认识到保护自己远离毒品的重要性,培养他们自觉抵制毒品的意识。

b. 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让学生明白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对于预防毒品滥用的重要性。

【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a. 利用图片或者视频展示毒品的危害,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思量。

b. 提出问题,让学生思量和讨论毒品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

2. 知识讲解:a. 通过讲解和多媒体资料,介绍毒品的定义、分类和常见种类。

毒品预防教育教案四课时

毒品预防教育教案四课时

课题一吸毒的危害(适合主题教育课)【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知道吸毒对个人、家庭和社会的危害;知道吸毒是违法行为。

2、能力目标:学会远离毒品,保护自己不受毒品侵害。

3、情感、态度、价值观:知道生命的可贵、尊重生命、珍爱生命。

【教学方法】:教授和讨论相结合【教学准备】:上网查找资料、多媒体课件等【教学过程】教学引入多媒体:出示一组"吸毒者毒瘾发作时生不如死的惨状"。

--多媒体图片讲授:吸食鸦片、大麻或者吸食、注射吗啡、海洛因、可卡因、冰毒和摇头丸等毒品的违法行为,我们称之为吸毒。

科学研究表明,无论吸食哪一种毒品都会使人的身心受到严重摧残,产生可怕的恶果。

今天,我们就和同学们一起通过了解吸毒的具体危害,从而更进一步自觉拒绝毒品,珍爱我们如花的生命。

吸毒的危害可以通过对个人、对家庭、对社会的危害来加深理解。

提问:全班分为三个组,每一组分别选一个主题进行讨论,然后,每组选一名代表代表本组发言,比一下究竟哪一组观点更全面。

讨论三分钟,然后由各组代表发言并进行评比,然后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将各种危害,配以必要的图表和内容,让学生加深理解。

(一)吸毒对个人的危害--图片出示吸毒者脑部病变图小结:1、吸毒严重摧残人的身体:吸毒破坏人体正常生理机能和新陈代谢并导致多种疾病,如果吸毒过量还会造成突然死亡。

2、吸毒扭曲人格,自毁前程:吸毒者毒瘾发作时,大都会不顾廉耻,丧失自尊,无法进行正常的生活、学习和工作,他们普遍丧失正常的人生观、价值观,人格扭曲,难以自拔,即使是有才华的人,一旦吸毒就掉进了死神和魔鬼的陷井,都不可避免走向堕落的深渊,从而毁掉自己的生活和前途。

--多媒体"美丽的小孔雀"3、吸毒引发自伤、自残、自杀等行为;4、吸毒容易感染爱滋病等传染性疾病:吸毒会导致人的免疫功能下降,使人容易患上肝炎、皮肤病等,特别是共用注射器、静脉注射毒品的危险行为,极易导致爱滋病的交叉感染,据统计,在我国现有爱滋病毒感染者中,有超过63.7%的患者是通过静脉注射毒品感染的。

毒品预防教育课教案

毒品预防教育课教案

毒品预防教育课教案【毒品预防教育课教案】一、课程简介毒品预防教育课是为了提高学生对毒品的认识和预防意识,匡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远离毒品,保护自己的身心健康而设计的一门课程。

本课程旨在通过丰富的教学内容和互动活动,让学生了解毒品的危害性、认识毒品的常见类型,学习拒绝毒品的方法和技巧,以及了解寻求匡助的途径。

二、教学目标1. 了解毒品的定义、分类和危害性;2. 掌握毒品的常见类型和特征;3. 学习拒绝毒品的方法和技巧;4. 了解寻求匡助的途径和资源。

三、教学内容与活动安排1. 毒品的定义和分类(20分钟)a. 介绍毒品的定义和分类,如毒品的三个基本特征:对中枢神经系统有影响、易成瘾性、危害身心健康;b. 列举常见的毒品类型,如大麻、海洛因、冰毒等,并简要介绍其特点和危害。

2. 毒品的危害性(30分钟)a.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小组,每组选择一种毒品,了解其危害性和对身体、心理、家庭、社会的影响;b. 各小组展示:每一个小组派代表向全班介绍所选毒品的危害,并进行讨论。

3. 拒绝毒品的方法和技巧(40分钟)a. 角色扮演:安排几个学生扮演毒品诱惑者,其他学生扮演受诱惑的学生,进行实景演练,让学生亲身体验拒绝毒品的场景;b.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小组,探讨拒绝毒品的方法和技巧,并向全班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验。

4. 寻求匡助的途径和资源(30分钟)a. 宣传资料介绍:向学生展示寻求匡助的宣传资料,如热线电话、网站等;b.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小组,了解当地的毒品预防教育资源和相关机构,并向全班分享自己的调研结果。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 演讲和讲解:通过讲解毒品的定义、分类和危害性,提供基础知识;2. 分组讨论:让学生参预讨论,促进思量和交流;3. 角色扮演:通过实景演练,让学生亲身体验拒绝毒品的场景;4. 展示和分享: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经验和调研结果,增加互动和参预度。

五、教学评估1. 小组展示评估:评估学生对所选毒品的危害性和影响的了解程度;2. 角色扮演评估:评估学生在实景演练中拒绝毒品的方法和技巧的运用情况;3. 分享和讨论评估:评估学生对寻求匡助途径和资源的了解程度和能力。

毒品预防教育课教案

毒品预防教育课教案

毒品预防教育课教案【毒品预防教育课教案】一、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毒品的危害性,掌握预防毒品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增强抵制毒品的能力,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健康的生活方式。

二、教学内容:1. 了解毒品的定义和分类:1.1 介绍毒品的定义和范围;1.2 分类介绍常见的毒品,如大麻、海洛因、冰毒等。

2. 认识毒品的危害:2.1 分析毒品对身体和心理的危害;2.2 探讨毒品对社会的危害;2.3 引导学生思量个人和社会的责任。

3. 掌握预防毒品的基本知识和技能:3.1 介绍常见的毒品预防知识,如毒品的外观、包装、吸食方法等;3.2 学习如何拒绝毒品的诱惑;3.3 培养适应压力的方法,提高抵制毒品的能力。

4. 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健康的生活方式:4.1 引导学生认识健康的生活方式的重要性;4.2 探讨正面的人生价值观,如追求梦想、关爱他人等;4.3 鼓励学生积极参预社会活动,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

三、教学方法:1. 情景摹拟法:通过摹拟真实生活场景,让学生亲身体验毒品的危害和拒绝毒品的方法。

2. 讨论法:引导学生自由讨论毒品的危害和预防方法,激发学生的思量和参预。

3. 视听教学法:利用多媒体资源,播放相关视频和音频,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毒品的危害和预防知识。

4. 角色扮演法:让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摹拟拒绝毒品的情景,培养学生的应对能力和自信心。

四、教学流程:1. 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张关于毒品危害的图片或者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思量。

2. 知识讲解(15分钟):2.1 介绍毒品的定义和分类;2.2 分析毒品对身体和心理的危害;2.3 探讨毒品对社会的危害。

3. 情景摹拟(20分钟):3.1 分组进行情景摹拟,让学生亲身体验毒品的危害和拒绝毒品的方法;3.2 每组选择一位学生扮演毒品的诱惑者,其他学生扮演被诱惑者,进行角色扮演。

4. 讨论和总结(15分钟):4.1 引导学生自由讨论毒品的危害和预防方法;4.2 总结学生的观点和经验,指导学生形成正确的预防毒品的观念。

毒品预防教育课教案

毒品预防教育课教案

毒品预防教育课教案【毒品预防教育课教案】一、课程背景和目标1.1 课程背景毒品滥用是当今社会面临的严重问题之一,特别是青少年群体容易受到毒品的诱惑和影响。

为了保护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提高他们对毒品的认识和防范意识,本课程旨在通过系统的毒品预防教育,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和抵制毒品的能力。

1.2 课程目标- 了解毒品的种类、危害和成瘾过程;- 掌握毒品预防的基本知识和技巧;- 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增强拒绝毒品的意识;- 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和应对毒品诱惑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和流程2.1 教学内容第一课时:毒品的定义和分类- 介绍毒品的定义和分类,包括合法药物和非法毒品的区别;- 详细介绍常见的毒品种类,如大麻、冰毒、海洛因等;- 分析各类毒品的危害和成瘾过程。

第二课时:毒品的危害和社会影响- 引导学生了解毒品对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的危害;- 分析毒品滥用对个人、家庭和社会的影响;-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深刻认识毒品滥用的后果。

第三课时:毒品预防的基本知识和技巧- 介绍毒品预防的基本知识,如毒品的外观、气味和常见的藏匿方式;- 培养学生观察和辨别毒品的能力;- 教授拒绝毒品的技巧和策略。

第四课时: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 探讨毒品对个人和社会的价值观冲击;- 引导学生思考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 培养学生珍惜生命、追求健康和幸福的态度。

第五课时: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教授学生如何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包括学会拒绝、寻求帮助和与不良环境隔离等;- 引导学生树立自信心和自尊心,增强抵抗毒品诱惑的能力;- 分析毒品滥用的社会风险,警示学生远离不良环境。

2.2 教学流程第一课时:- 导入:通过展示一张关于毒品的图片或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介绍毒品的定义和分类,引导学生了解毒品的基本概念;- 分组讨论:请学生分组讨论一种毒品的危害和成瘾过程,并汇报讨论结果;-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引导学生思考对毒品的态度和看法。

毒品预防教育课教案

毒品预防教育课教案

毒品预防教育课教案【教案名称】:毒品预防教育课教案【教案目的】:本教案旨在通过毒品预防教育课的教学,提高学生对毒品的认知和风险意识,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抵制毒品的能力,促使学生远离毒品,维护自身健康和社会安全。

【教学目标】:1. 了解毒品的定义、种类和危害,认识毒品对个人和社会的危害;2. 掌握毒品预防的基本知识和方法,学会拒绝毒品的技巧;3. 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增强抵制毒品的意识;4. 激发学生保护自己和他人免受毒品伤害的责任感和行动力。

【教学内容】:1. 毒品的定义和种类:a. 介绍毒品的定义,包括合法药物被滥用的情况;b. 分类介绍常见的毒品,如大麻、海洛因、冰毒等,以及它们的危害特点。

2. 毒品对个人的危害:a. 分析毒品对身体、心理和社交方面的危害;b. 强调长期滥用毒品对个人健康和生活的影响。

3. 毒品对社会的危害:a. 讲解毒品滥用对家庭、社区和国家的危害;b. 探讨毒品滥用引起的犯罪问题和社会不稳定因素。

4. 毒品预防的基本知识和方法:a. 介绍毒品预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b. 讲解如何提高自我保护意识,避免接触毒品;c. 强调拒绝毒品的技巧和方法,如说“不”、寻求匡助等。

5. 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a.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和追求;b. 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包括珍惜生命、尊重他人等;c. 培养学生拒绝诱惑和抵制毒品的决心和能力。

6. 激发保护自己和他人免受毒品伤害的责任感和行动力:a. 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毒品问题,如同学之间的影响等;b. 鼓励学生积极参预毒品预防活动,如宣传、倡导等;c. 提醒学生在发现毒品问题时及时报告相关部门。

【教学方法】:1. 讲授法:通过教师讲解、示范和解答学生提问,向学生传授毒品预防的基本知识和方法。

2. 互动讨论法:组织学生分组或者全班讨论,让学生互相交流和分享对毒品预防的认识和经验。

3. 角色扮演法: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摹拟拒绝毒品的场景,培养学生拒绝毒品的技巧和能力。

青少年毒品预防-教案

青少年毒品预防-教案

青少年预防-教案第一章:的基本知识1.1 的定义1.2 的种类1.3 的危害1.4 的传播途径1.5 常见的识别与防范第二章:的成瘾机制2.1 对大脑的影响2.2 的依赖性2.3 的耐受性2.4 的成瘾过程2.5 摆脱的方法与技巧第三章:的心理危害3.1 对心理的影响3.2 的幻觉与妄想3.3 的情绪波动3.4 的自我疏离感3.5 的心理依赖第四章:的生理危害4.1 对神经系统的影响4.2 对循环系统的影响4.3 对呼吸系统的影响4.4 对消化系统的影响4.5 对其他器官的影响第五章:的社交危害5.1 对家庭关系的影响5.2 对人际关系的影响5.3 对社交能力的影响5.4 对学业与职业的影响5.5 对社会的危害与影响第六章:预防策略6.1 家庭预防策略6.2 学校预防策略6.3 社会预防策略6.4 法律法规与政策支持6.5 青少年自我防护策略第七章:预防教育方法7.1 课堂教育法7.2 同伴教育法7.3 情境模拟教育法7.4 亲子教育法7.5 网络与媒体教育法第八章:预防主题活动8.1 主题班会8.2 预防知识竞赛8.3 禁毒宣传月活动8.4 亲子活动8.5 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第九章:预防案例分析9.1 国内典型案例分析9.2 国外典型案例分析9.3 青少年预防成功经验分享9.4 错误观念与行为纠正案例9.5 戒毒康复案例分析10.2 存在的问题与不足10.3 改进措施与建议10.4 未来研究方向与趋势10.5 青少年预防教育事业的重要性重点和难点解析第六章:预防策略家庭预防策略:家长的教育和引导是关键,如何有效地与孩子沟通,建立信任关系。

学校预防策略:学校教育的重要性,如何将预防教育纳入课程体系。

社会预防策略:社会资源的支持,如何营造一个拒绝的环境。

法律法规与政策支持:国家对的态度和政策,如何运用法律手段预防和打击犯罪。

青少年自我防护策略: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如何识别和抵制的诱惑。

第七章:预防教育方法课堂教育法:如何通过课堂教学有效地传达预防的知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毒品预防教育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我们所熟知的明星因吸毒而毁灭自己的事业甚至生命的案例,进一步了解毒品的危害。

2、能力目标:能掌握各种毒品的危害,尤其是新型毒品的危害。

3、情感、态度、价值观:能自觉树立远离毒品的意识,提高自己抗毒拒毒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新型毒品的危害。

【教学形式】:小组合作、师生互动、多媒体等。

【教学过程】:一、看图引题多媒体;图表及各明星照片人名
职业吸毒的代价马拉多纳足球明星失去健康和顶尖球艺科特 ?
考本音乐家丧命于海洛因惠特妮 ?
休斯顿著名歌星失去孩子的监护权及声誉陵 ?
白阿斯篮球明星丧命于海洛因约翰 ?
比西路电影明星丧命于可卡因、海洛因
老师:这些人你们认识吗?他们原本都有另人羡慕的事业和家庭,有着美好的前
途,可吸毒却让他们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大家对此有何想法?多媒体:大陆、香港涉
毒艺人照片他们的美丽容颜已经不再,今天的课上我们就请同学们认识毒品及其危
害,拒绝毒品对我的侵害,珍惜我们每一个人的花样年华。

二、认识毒品及其危害
1、毒品原来是一种能医治疾病的药物,但被一些人滥用后,成了麻醉人的精神,
让人成天沉迷之中,不想工作,不想学习,这些药物就成了毒品。

你知道哪些东西属
于毒品的范围?——学生自由阐述。

2、今天老师让大家看看目前在社会上人们说的最多的哪些毒品及其给人带来的危
害。

——多媒体
A.丸:丸具有烈的神作用,服用后表运度、妄想、
自我束力下降以及幻和暴力向。

丸具有烈的精神依性,使用数次后即可成,量使用会生急性中毒。

引的社会极重,被是未来世最
具危性的毒品。

B.可卡因。

可卡因一般呈白色晶体状,无臭,味苦而麻。

毒出售呈状的可
卡因,称“ 石”。

吸毒者把可卡因称作“自由”或“快客”。

可卡因中枢
神系生作用,是致用的重要原因。

初期,用者生欣快,感到
欲仙、舒适无比,表洋洋自得、健。

用后的作用,生了消除疲的
感。

感只能持30分左右。

随之以后,它人身体的抑制效便出了。

吸毒者了恢复初期的体,往往再用第二、⋯⋯乃至每10分使用一次,
以持“ ”不致衰落。

周而复始,量越用越大,使用越来越繁,把吸食者
到的深渊。

C.咖啡因。

咖啡因是从咖啡果中提出来的一种生物碱,适度地使用有祛除疲
、神的作用,床上用于治神衰弱和昏迷复。

但是,大量或期使
用也会人体造成害,特是它也有成性,一旦停用会出精神萎、身困乏疲等各种戒断症状,然其成性弱,戒断症状也不十分重.但由于物的耐受性而致用量不断增加,咖啡因就不作用于大皮,能直接延髓,
引起性惊厥和骨骼震,害肝、胃、等重要内器官,呼吸道炎症、
女乳腺瘤等疾病,甚至致吸食者下一代智能低下,肢体畸形。

因此也被列入受国家管制的精神品范。

D.海洛因。

白色晶粉末,黑市品种度不一,由浅棕色至白色;亦有混奶
粉、咖啡因、酵粉或葡萄糖等物。

依度不同而以一号、二号、三号、四号、五
号海洛因区分。

通常用锡箔包装或以封口塑胶带方式流通市面。

海洛因毒品具有舒适和欣快感的药理学特征。

吸食海洛因毒品初始有一种强烈的欣快感,实践表明,多数成瘾者第一次吸毒后就有浑身困乏、非常难受的感觉,而渴望第二次吸毒,从而导致成瘾。

因人已适应了药物,从而产生了生理和心理的依赖。

因此,吸三次海洛因就会
上瘾是有大量例证的,那些认为偶尔吸一下海洛因无所谓的看法是非常错误的,也是非常危险的。

E.冰毒。

冰毒,即兴奋剂甲基苯丙胺,因其原料外观为纯白结晶体,晶莹剔透,故被吸毒、贩毒者称为“冰”( Ice)。

由于它的毒性剧烈,人们便称之为“冰毒”。

该药小剂量时有短暂的兴奋抗疲劳作用,故其丸剂又有“大力丸”之称。

“冰”长期滥用后突然停止使用,患者会出现高度疲劳、精神抑郁、饥饿感,以及强烈的求药行
为。

这就是戒断综合征。

过量的使用冰毒可导致急性中毒。

严重者出现精神混乱、性
欲亢进、焦虑、烦躁、幻觉状态。

长期滥用可造成慢性中毒、体重下降、消瘦、溃疡、脓肿、指甲脆化和夜间磨牙。

静脉注射方式滥用者可引起各种感染合并症;包括肝炎、细菌性心内膜炎、败血症和爱滋病等。

三、拒绝毒品的侵害
1、刚才有不少同学说,不愿意去尝试这样的东西,但如果真有人将毒品放在你的眼前,告诉你尝一尝没有什么关系的,你还会像现在这样说吗?
教师小结:毒品是一口也不能尝的,许多瘾君子就是抱着好奇心进而陷入泥坑而不
能自拔的。

2、我们国家开设了不少戒毒所,让我们听听戒毒所中戒毒人员的心声吧。

——视

3、每年的 6 月 26 日是世界禁毒日,让我们记住:坚决远离毒品,用心呵护生命为
了生命,我们远离毒品毒品——生命终结的使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