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中英语码转换的翻译
广告语篇中英汉语码转换的语法特征及其社会功能

广告语篇中英汉语码转换的语法特征及其社会功能
钮文燕
【期刊名称】《海外英语》
【年(卷),期】2017(000)012
【摘要】语码转换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语言变体的转换。
随着语言接触的频繁,语码转换已成为广告宣传中的一种社会语言现象,更是一种独到的语言使用策略。
语码转换,尤其是英汉语码转换,在广告语篇中的使用尤为普遍。
基于报刊文本等语料,在语码转换的语法特征进行分析并从社会语言学角度对语码转换的社会功能进行探讨分析后发现,国内广告语篇中英汉语码转换多以英汉名词的转换、英语缩略词的语码插入为主。
转换的英语语码在词汇上偏专业性和术语化。
但在句式结构上,使用的英语句子比较简单,简短,易记忆与掌握。
【总页数】3页(P230-232)
【作者】钮文燕
【作者单位】苏州大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H146
【相关文献】
1.女性广告语篇中英汉语码转换现象认知活动分析 [J], 刘瑞
2.广告语篇中英汉语码转换的语法特征及其社会功能 [J], 钮文燕
3.广告语篇中英汉语码转换的语法特征及其社会功能 [J], 钮文燕
4.汉-英中介语语法中英语存现义虚指结构的实证研究 [J], 马志刚
5.汉语广告语篇中英汉语码转换现象的语言学分析 [J], 姚丽丽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语码转换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运用

语码转换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运用语码转换(Code Switching)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具有重要的运用价值。
语码转换是指在交流中使用多种语言而不引起交流困难的行为。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学生来自不同的文化背景,他们具有不同的语言能力和习惯。
语码转换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学习汉语,提高他们的语言交际能力。
首先,语码转换可以促进学生的听力和语音能力。
通过使用学生熟悉的语言(母语或其他外语)进行解释和讲解,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汉语的发音和语音规律。
例如,在教授汉语拼音时,可以使用学生的母语拼音来比较并解释汉语拼音的发音特点,以便学生更快地掌握汉语的发音。
其次,语码转换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汉语的语法和词汇。
通过将汉语和学生的母语或其他外语进行对比和翻译,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汉语的语法结构和词义。
例如,在教授汉语的动词时,可以使用学生母语的动词来比较并解释汉语动词的用法和变化规律,以便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和掌握汉语的动词。
此外,语码转换可以促进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
通过允许学生在汉语教学中使用他们熟悉和掌握的语言,可以帮助他们更自信地参与课堂讨论和交流。
这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鼓励他们用汉语进行思考和表达,并培养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例如,在课堂上,可以鼓励学生使用自己的母语或其他外语来与同学进行讨论和辩论,以提高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听力理解能力。
最后,语码转换可以帮助学生更全面地了解中国的文化和社会背景。
通过使用汉语以外的语言(如英语、法语等)解释和讲解中国的文化和社会现象,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理解中国的文化特点和社会背景。
这可以丰富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和认知,促进他们对中国语言和文化的学习兴趣。
综上所述,语码转换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具有重要的运用价值。
它可以提高学生的听力和语音能力,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汉语的语法和词汇,促进他们的语言交际能力,并丰富他们对中国文化和社会背景的认知。
因此,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教师应积极运用语码转换的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掌握汉语。
广告语篇中的汉英语码转换分析

广告语篇中的汉英语码转换分析作者:李德敏来源:《现代交际》2012年第10期[摘要]本文结合现实语料将广告语篇中的汉英语码转换分为轮换式和插入式转换两大类型,并对此种语言现象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语码转换广告语篇原因[中图分类号]H3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2)10-0049-01语码转换作为一种重要的语言现象,通常指同一段话语中同时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语言(方言)的“混合编码”,“语码转换既可以出现在同一句话中,也可以出现在话轮和话轮之间”。
作为广告主与消费者沟通商品信息的重要手段,广告语篇中也越来越多地出现语码转换现象。
结合众多现实语料,本文主要分析的是广告语篇中的汉英语码转换现象。
一、广告语篇中汉英语码转换类型广告语篇中使用了汉语和英语两种语码的现象,我们称其为汉英语码转换现象。
从语言结构角度看,汉英语码转换可以分为轮换式转换和插入式转换。
(一)轮换式转换轮换式转换通常发生在句与句之间,轮换的方式比较均衡、整齐,如汉语→英语→汉语→英语→汉语。
广告的标题或广告口号经常使用该种转换。
如观澜湖高尔夫球会广告文案:MISSION HILLS GOLFCLUB;观澜湖高尔夫球会GUINNESS RECORDS WORLD’S NO.1 吉尼斯纪录世界第一球会。
(二)插入式转换插入式转换指的是在一个汉语分句中插入英语语码,直观体现为英语语码镶嵌在汉语语码中。
在笔者收集到的语料中,插入式转换占据了绝大部分,是广告语篇中使用最广泛的语码转换类型。
1.单词式插入。
顾名思义,单词式插入指的是将单词嵌入到另一种语码的语句或语篇中,插入的单词通常是大众比较熟悉、使用率较高的单词,如Good、Ok、Cool等;或是某些专业领域的特殊词汇,如mp3、DVD、GPS、CI等。
如长城汽车广告:都市智能SUV,哈弗H6荣耀登场。
2.词组式插入。
词组式插入指的是在汉语广告语篇中插入英语短语或词组,有时插入的只是一些可以帮助产生“洋化”效果但没有什么实质意义的辅助词语,如奥迪汽车广告:Audi Top Service奥迪卓悦服务,轮胎及冷却系统免费检查,完美呵护您的冬日出行。
从社会语言学角度看微博中的语码转换

例2 : 短语 的语码转换 她就是来 s a y g o o d b y e的。
哦, 好 萌的宝宝 , 好想 k i s s h e r啊 ! 例3 : 单词 的语码转换 我 的黄晓 明哥哥真是太帅 了, l o v e死他 了。
我觉得这张照片好 s e x y啊。 好东西大家一起 s h a r e 。
中, 从使用 一种 语 言 或方 言 转 换 到 使用 另 一 种 语 言 或方 言u J 。语码转换作 为语 言接触的一种常见 的现象越来越 被 语言学家们所关 注。他 们试 图揭示语码转换与社会 因素之 间的 内在 关系及其社会 动机 。甘柏兹 ( G u m p e r z ) 和 布鲁姆 ( B l o m) 最早 区别 了语码转换 的两种 类型 : 一种 是情 编 号 : 2 0 9 5— 4 6 5 4 ( 2 0 1 3 ) 0 4- 0 0 9 7— 0 2
从社会语 言学角度看微博 中的语码转换 “
毛 翔
( 广西师范学院 外国语学院, 广西 南宁 5 3 0 0 0 1 )
摘 要: 微博作 为一种新 的信息分享和传播方式 以其 鲜明的独特性 引起 关注。文章以标记模式 为理 论框 架, 对微
则, 汉语 在转换 中起主导型作用 , 如: 句 间语 码转 换 , 通常这 种转 换 的句 子都 是及其 简短 的
句子 。
、
标记模式理论
My e r s— S c o t t o n的标记 理论 认 为语 码 代表 这一 组权 利 和义务 , 会话是一 个双方 商议 “ 权利 和 义务 ” 关 系 的过程 。 语码选择既是手段又是标 志。语 码转 换主要有两个交 际 目 的, 进 行无标记 ( u n ma r k e d ) 选 择 和有 标 记 ( m a r k e d ) 选择 。
从语言的顺应性看广告中的汉英语码转换

从语言的顺应性看广告中的汉英语码转换一、引语语码指的是人们用于交际的任何符号系统,可以是一种语言,语体,或是语类。
语码转换指“发话者在同一话段或语篇中同时使用两种或更多的语言的现象”。
Mayer-Scotton (1993)认为,凡是含有语码转换的话语或语篇,其中一种语码属于既出语,另外一种或几种属于嵌入语。
语码转换可以发生在句子之间,也可以发生在句子内部,也就是主语的句内嵌入另外一种语码的单词,也称为语码混合。
在本文中语码转换界定为基础语为汉语的语篇中嵌入英语句子、短语、单词或者缩略语。
语码转换现象广泛存在于各类文体中,人们大致从三个方面对其展开相关的研究(于国栋:2000)。
一是从句法学的方向出发研究语码转换,其焦点为语码转换所受到的语法限制,一是社会语言学的方法,旨在揭示社会因素和语言结构之间的关系。
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出发研究语言转换,揭示了语码转换和社会因素的宏观关系,比如语码转换和民族身份之间的关系,但却不能体现其间的动态过程,不能从心理、认知、文化等因素解释其动因。
然而语用学恰是对具体语境中的语言运用和理解作动态研究的一门学科,能发掘语言使用的复杂性。
从这一角度不仅能对语码转换这一现象进行描述,也对其语言、社会、认知及文化在内的内在成因作出了解释。
Vershueren在1999年提出的顺应论是一种新的语用学模式,兼具包容性和解释力,本文拟从顺应论的角度以报刊杂志中所出现的汉英语码转换现象作为研究对象对语码转换的成因进行讨论。
二、Verschueren 的语言顺应论Verschueren的顺应论认为,语言的使用实际上是语言使用者不断选择语言的过程。
这种选择可以发生在语言结构的任何一个层次,可以是语言形式的选择,也可以是语言策略的选择。
语言使用者这样有意识或无意识的语言选择过程要受到社会和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而他们的选择反过来又会引起相关的语言或非语言因素的变化。
而自然语言所具有的变异性、商讨性、顺应性三个特征使得人们对语言有意识无意识的选择成为可能。
语码转换(code-switching)

© Copyright 2003 Dr Lubna Alsagoff
13
4. Society functions of Code-switching
语码转换可看作是操双语者的社会语言工具,常被视作协 商人际关系的策略(a strategy to negotiate interper-sonal relations),起着重要的交际作用,具有社会语用功能. Quotation (表示引用) Reiteration (表示重复)
12
© Copyright 2003 Dr Lubna Alsagoff
3.4 AS summary
在谈到某个主题时,由于想不起或缺少适当的表达方式 而采用另一种语言 当不想让在场的某个人或某些人知道所讲的内容时,转 用别人听不懂的语言 炫耀自己能说几种语言或为了迎合对方而转换语码 或用语码转换来突出某些话语
9
3.1 Markedness theory (标记理论)
Scotton: 语码代表着一组组权利和义务,语码选择既是
手段又是标志,进行无标记选择和有标记选择两个交际 目的. eg: Shopping 姐姐 弟弟 家乡话 普通话 有标记选择 无标记选择
© Copyright 2003 Dr Lubna Alsagoff
10
3.2
Accomodation theory (言语顺应理论)
Giles&Smith:
一个群体的成员在某种情况下尽力 使他们说的话更像另一个群体。这就是言语会聚 (convergence)。这时说话者调整自己的语码,以求 更接近对方使用的语码,目的是赞同或讨好谈话对象. eg: Interview 面试的场合,被面试者经常根据需要调换随时自 己的语码,以迎合面试官的喜好,尽量的讨好拉 近关系,这就是很明显的言语顺应。
网络流行语中汉英语码转换的语用探析

网络流行语中汉英语码转换的语用探析作者:赵芳珍来源:《文学教育》 2017年第7期内容摘要: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对汉英语码转换的研究取得重要进展,但主要集中于对双语社区(香港)、英语课堂以及各类传媒语言的汉英语码转换研究,对网络流行语中汉英语码转换研究尚未形成系统的论述。
本文将从语用的角度对网络流行语的汉英语码转换现象进行初步探析。
关键词:流行语语码转换语用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更新与发展,大众网络语言展现出百花齐放的发展趋势,大量的网络流行语涌现并更迭。
日益分化的大众话语环境使得网络流行语在结构形式、语义、句法上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而近两年来,随着“hold住”、“out”等流行语的迅速蹿红,汉英语码转换类流行语成为后起之秀,“get”、“美cry了”跻身于年度热门网络流行语之列。
这类流行语作为新构式词语,在结构形式、语义上呈现出其独特性,也映射出网民使用语言背后的心理动机。
语码转换是交际者对语言的选择与顺应,从语用学的角度对此类流行语进行研究是可行且必要的。
一.汉英语码转换研究概述1.汉英语码转换语码转换是指在同一次对话或交谈中使用两种甚至更多的语言或语言变体的现象。
而Myers—Scotton(1995)将“语码转换”定义为“在同一次对话或交谈中使用两种甚至更多的语言变体。
转换的语码,可以是没有谱系关系的另一种语言或同一种语言的两种变体。
”[1]汉英语码转换是指说话者在汉语的交际会话中夹杂着使用英语词汇或者语句的现象。
2.网络流行语的汉英语码转换研究随着国外语码转换研究理论的成熟,国内对汉英语码转换的研究也取得丰硕成果,不仅相关学术论文数量惊人,而且研究的理论视角极为广阔,主要从语言学、心理学、社会认知学、新闻传播学等角度进行研究。
研究的对象不仅包括英语课堂教学,还具体到电影、电视节目、小说、论坛、报刊、广告等各类传播媒介的汉英语码转换研究。
而汉英语码转换的网络流行语因近几年才呈现出繁荣发展的趋势,相关研究相对较少,有从社交网站的角度对“hold住”、“X客”的语义、句法功能及流行原因的研究。
网络流行语中语码转换的语用研究

- 244-校园英语 / 语言文化研究网络流行语中语码转换的语用研究西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祁佳【摘要】本文以网络语言和语码转换的研究成果为基础,以网络流行语中语码转换现象为语料资源,从语用学的角度出发,对网络流行语中语码转换的结构类型、及其语用功能进行了详细的论述,从而对网络流行语中语码转换现象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关键词】网络流行语 语码转换 语用学一、引言语码转换(Code-switching)是一种常见且复杂的语言接触现象。
它是指人们用于交际的任何符号系统,指在同一次对话或交谈中,说话者使用两种或多种语言变体的现象。
网络语言是伴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发展而出现的一种新兴语言变体。
网络流行语是在网络语言中使用频率高、流行范围广的语言变体。
本研究以网络聊天室、评论、留言板的网络流行语中语码转换现象为语料资源,从语用学的视角出发,综合分析了网络流行语中的语码转换的结构类型及其背后的语用学功能。
二、网络流行语中语码转换的结构类型语言学家Poplack从语言结构角度出发将语码转换分为句间语码转换、句内语码转换和附加语码转换。
在本研究中,通过对网络语料的观察将网络流行语中语码转换的结构类型分为:中英文/英文缩写语码转换、中文与符号语码转换、中英文与数字语码转换、下面将以网络流行语为例,分别说明网络流行语中语码转换的结构类型。
1.中英文/英文缩写语码转换。
中英文或英文缩写语码转换在网络(QQ、Wechat)等聊天软件中比较常见,网民用此种语言表达方式不仅满足了他们在聊天时求简、方便的心理动机,同时可以弥补由于文化差异所致的在表意方面的空缺。
近年网络流行语中中英文语码转换的例子有:“你真out”out在英文中的意思是落后,将out和汉语“你真”巧妙的结合,体现了网络语言新颖、时尚的特点。
中文和英文缩写的网络流行语有:“I服了U”意为“我服了你”字母U是英文单词YOU的缩写。
2.中文与符号语码转换。
符号语码主要包括字符、符号、表情和图片等具备视觉的语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媒体中英语码转换的“翻译”2
(1) 中国人DIY的飞机昨试飞。
(2) 只要稍花心思,将两个系列来个Mix &Match ,轻而易举就能尽显男士个人风采。
(3) 先走IRP 后ERP 之路。
例(1)DIY是英语Do it yourself (你自己做) 的缩略语。
例(2)Mix
&Match 分别有英语单词“混合”和“相配”的意思;而&是英语and(和) 的符号表达。
例(3) 由于全文对IRP 和ERP 没有一个明确的说法,
其所指难以确定。
实则他们分别是:中文“信息资源管理”英语Information Re2source Planning 的缩略语,
中文“企业资源规划”英语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 的缩略写。
这样的句子可能出于英汉翻译者之手,
也可能是其他作者为了让读者从中获得一点特殊意义,或是为了达到某种效果,或是信手拈来一些英文,移用到汉语句子里。
但是作者忘记了一条原则,即在信息传播的有效性上,不可忽视最基本的要求———信息共享。
文字翻译通顺、连贯、清晰是译者的基本准则。
发送者对于信息的选择理解并不等于接受者的企盼和理解,双方所处的环境、地位、文化层次、专业的各异等都可以不同程度地改变信息在传播和接受过程中的形式和内容、取向和理解。
不注重信息传播的有效性就是语用失误,因为隐喻性的表述会给读者在含意和目的的推导上增加一道障碍,而语码转换更是增加了又一道障碍,且又是较难逾越的语言障碍。
他难以确定喻体与本体标书翻译的同位关系,难以产生意象图式,因为最重要的语义结构是意象图式结构( Image Schemas) ,而“意象图式是一个在我们感觉经验中反复出现的框架模式。
我们就是运用这些意象图式来建构我们的经验,来识别物体和事件的”。
理解和推理是凭借意象图式进行的,意象图式规定并制约了人类的理解和推理。
语码解读中断谈不上语义理解,更谈不上发音,交际由于语码转换不成功而中断。